布茨120 萨文柯夫
发关于契丹辽国的东西,我帖子里的东西可以拿去用,不是恶意用途就行了。
关注数: 140 粉丝数: 114 发帖数: 20,111 关注贴吧数: 3
【资料】论耶律贤 这一篇会有点长。 耶律贤是一直被人误解的皇帝之一。误解主要在三方面∶认为他是病秧子。认为他是废物,性格软弱。还有一种就是现在网络上的观点,认为他能力很强,把他抬到了不属于他的高度。编撰《辽史纪事本末》的李有棠和辽史学者陈述都相信了第一第二点,令人无语。耶律贤并不是病秧子,或者没有那么病。关于他是病秧子的说法仅见于宋朝的《长编》和《契丹国志》,辽国没有相应的史料证明。在《辽史》里面,耶律贤一直在喝酒打猎,甚至因为喝酒打猎太多被人劝谏过。在他继位之初,因为打猎差点被豪猪的刺扎死,又差点被鹿的角撞死。这已经不是打猎了,而是疯狂打猎。有一次有老虎吃人,耶律贤就带着几个人去打老虎(谁家病秧子敢打老虎?),后面老虎见到他就趴着不敢动,耶律贤就放过了它,那片林子还因此被称为“伏虎林”。结局肯定是吹的,但是也反映出了他不是病秧子。在他统治末期,大臣郭袭给他上了奏折,让他少喝酒打猎,在里面完全没提到他有病。耶律贤根本不是病秧子,契丹国志说他连马都爬不上去太过分了,会信的也是脑子有点问题的。宋人最憎恶萧绰,因为隆绪的前中后期都是萧绰主导的,所以他们用了倒推,胡编耶律贤时期也是萧绰主导的。宋人黑萧绰的内容特别像黑武则天,他们用武则天的形象去套萧绰,用李治的形象去套耶律贤,风疾都给他编出来了。 辽国人对女性参政是无所谓甚至是赞美的,任何一个皇后都是参政的,皇后参政也不需要皇帝有病。跟中原的情况有天差地别。 耶律贤的父母在“火神淀之乱”中被杀,后面继位的是他的堂叔耶律璟(穆宗)。因此他对父母有执念,他的堂兄弟陈哥想要谋害父亲,被他车裂,这也是辽国史上唯一一桩车裂。几乎每个皇帝都最爱父母,没什么好奇怪的。关于辽前期的历史,不熟悉辽史的朋友可以看我写的二姐篇,或者百度也可以。耶律贤对皇位是有觊觎之心的,他结交了高勋(汉人权贵)、女里、韩氏家族的代表韩匡嗣、耶律贤适等人。因为他会装,耶律璟从始至终都没怀疑过他。此时萧思温(萧绰老爹)正把希望寄托在大女婿罨撒葛(穆宗弟弟)身上,但是罨撒葛翻车了。于是他就倒向了耶律贤,他跟耶律贤的往来应该是隐秘的,不然以耶律璟的性格,事情败露后,他跟耶律贤都要完蛋。萧思温给耶律贤开出的条件就是娶萧绰,耶律贤同意了。 969年二月,耶律璟遇刺,是否是耶律贤干的这里不讨论。总之之后耶律贤率领着一千多名铁甲赶到,逼迫大臣承认他继位。大臣不承认肯定会被他杀掉。之后耶律贤就把萧绰接进宫立为皇后。随着烂剧《燕云台》的播出,有的人相信萧绰的能力是耶律贤培养的,太搞笑了。耶律贤什么能力史书没写么?他有资格培养萧绰?何等不要脸的人会提出这种观点,又是何等愚蠢的人会去相信。耶律贤是一个很平庸的人,说他在位时是萧绰统治的是对萧绰的侮辱。 开疆拓土、打服周边、制定制度、改革,这些他有吗?都没有。 耶律贤为何不与强大的述律平家族合作,而是选择与弱势的萧绰家族,这是个谜,可能是他厌恶述律平家族,也有可能人家不想接纳他。 萧思温当了国丈以后,就被任命为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等于变成了第一重臣。耶律贤随即把萧绰的二姐嫁给了耶律喜隐,把她的侄女嫁给了耶律斜轸。他极端信任妻子,也不排除他们在婚前就认识的可能。 耶律贤是篡位的,他不信任宗室,就大封诸王(辽前期很少封王),拉拢他们。耶律贤最信任的人就是皇后萧绰及其家族、姻亲,高勋、女里,韩氏家族、耶律贤适和几个没有野心的叔叔。他让耶律贤适为他盯着宗室,让萧绰的哥哥(远房)萧挞凛保护他和萧绰睡觉。 耶律贤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实权皇帝,所以当时的多数宗室已经放弃了野心。只有耶律喜隐不服,论资格他比耶律贤更有资格。辽国是崇拜强者的,不会容忍一个病秧子继位,要是他是病秧子,还是篡位上台的,宗室们早搞事了。他们要搞事萧绰也挡不住,难道这群宗室都是傻子? 不久以后发生了一件事,萧思温被述律平家族的人暗杀了。耶律贤震怒,萧绰受到极大的打击,这件事影响了她一辈子。四个月后耶律贤抓到并处死了两个凶手,他们的弟弟萧神睹受牵连被流放黄龙府。述律平家族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萧绰下台。萧思温是萧绰的靠山,没有了老爹她的处境危险。当时萧绰只有一个女儿。不久耶律贤和萧绰开始东幸,到了黄龙府一带,耶律贤又处死了萧神睹(辽国很少有流放后又杀死的),这是耶律贤自己干的还是萧绰要求的就不知道了。述律平家族没想到的是耶律贤爱萧绰,又让她怀孕了,不久皇子出生,危机解除。萧绰的后位稳固了,其实耶律贤的皇位也稳了。耶律贤追封萧思温为楚国王,萧思温是辽国第二位国王。#耶律贤##辽景宗##萧绰##萧燕燕##契丹##辽国#
刘娥的为人 本人对宋史不熟悉,不可能像写辽国一样写得那么详细,那么到位。 “ 大中祥符末,上始得疾,是歲仲春,所苦浸劇,自疑不起,嘗臥枕懷政股,與之謀,欲命太子監國。 ” (长编) “天禧末,真宗寝疾,章献明肃太后渐预朝政,真宗意不能平。 ”(东轩笔录卷三) 宋真宗想直接命太子监国。 “已而事泄,準罷相。 ”(长编)刘娥搞暗箱操作,罢免寇准。 乾兴元年(1022),真宗去世,“遗诏軍國事兼權取皇太后處分 。”开启刘娥时代。“ 戊辰,貶道州司馬寇準為雷州司戶參軍,戶部侍郎、知鄆州李迪為衡州團練副使,仍播其罪於中外。”进一步迫害寇准、李迪。一年后寇准在流放地去世。宋朝规定不能杀士大夫,因此流放就是最接近于死刑的。 天圣元年(1023)“侍御史知雜事謝濤言:「先帝東封西祀,儀物大備,猶不聞有所毀撤。且遺詔務從儉薄,今有司治明器侈大,以勞州縣,非先帝意,願下少府裁損之。」太后不可。上時與太后俱坐閤中,乃言曰:「城門卑者當毀之,民居不當毀也。」太后以為然。(长编) ”大臣请刘娥按照遗诏对真宗的葬礼务从节俭,刘娥不同意。还是宋仁宗同意减损一番。 “初,太后欲具平生服玩如宮中,以銀罩覆神主。參知政事呂夷簡言:「此未足以報先帝也。今天下之政在兩宮,惟太后遠姦邪,獎忠直,輔導皇帝,成就聖德,則所以報先帝者宜莫若此。」 ”(长编)刘娥想让真宗的葬礼奢侈,被大臣劝谏。 天聖五年(丁卯,1027)“王蒙正為荊南駐泊都監,挾太后姻橫肆,知府李若谷繩以法,議事多異同。轉運使王碩具奏,頗右蒙正。戊申,徙若谷知潭州。”(长编)纵容姻亲,排斥忠良。 “太后大出金帛修景德寺,遣内侍罗崇勋主之,命齐为文记之。崇勋阴使人诱齐曰:“趣为记,当得参知政事矣。”齐久之不上,崇勋谗之,罢为龙图阁学士、知河南府。参知政事鲁宗道固争留之,不能得。 ”(宋史)兴土木,被人抗拒,就把那人贬谪。 “宰相張知白因言:「按五行志,宮室盛則有火災,近者洞真、壽寧觀相繼火,此皆土木太盛之證也。請自今罷諸不急營造,以答天戒。」上納其言。壽寧觀火,在四月,洞真宮火,則不得其時。東京記云天聖初。當考。張知白雖有是言,上固然之,未即行也。 ”(长编)宋仁宗是不同意兴土木的。 “己未,上以災異數見,詔羣臣毋得因郊祀請加尊號。時太后欲獨加尊號,遣內侍諭輔臣,輔臣力言不可,太后從之。乃別下書諭中外。”(长编)想单独给自己加尊号。 “時方崇建塔廟,議營金閤,費不可勝計,修古極陳其不可。壬申,修古出知歙州。”(长编)曹修古劝刘娥不要大兴土木,被排斥。 天聖六年(戊辰,1028)“太后遣內侍曾繼莘於永興軍營浮屠,遵希太后旨,悉毀漢、唐碑碣以代盨甓,而又佐繼莘躬自督治。既成,乃得召用云。繼莘尋死於塔所,人謂鬼誅之也。”(长编)刘娥的亲信死了,时人称为“鬼誅之”。 天聖七年(己巳,1029)“癸卯,樞密使曹利用罷,以保平節度使、守司空、檢校太師兼侍中判鄧州。”“利用奏抑內降恩,或屢卻而復下,則有黽勉從之者。久之,人測知其然,或給白太后曰:「蒙恩得內降,雖屢卻於樞密院,今利用之家媼陰諾臣請,其必可得矣。」下之而驗。太后始疑其私,頗銜怒。”(长编) “以問執政,皆顧望未有對者。張士遜進曰:「此獨不肖子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狀。」太后大怒,將并逐士遜,而王曾徐亦為利用解,太后曰:「卿嘗言利用橫肆,今何解也?」曾曰:「利用恃恩素驕,臣每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惡,則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釋。(长编)迫害曹利用,要把给曹利用求情的大臣一起贬了。 “瑋密諷守信以邊事入奏,白于章獻劉后,遂貶利用,而非命死于道。”(长编)逼死曹利用。“ 丁未,大雷雨,玉清昭應宮災。宮凡三千六百一十楹,獨長生崇壽殿存焉。翌日,太后對輔臣泣曰:「先帝力成此宮,一夕延燔殆盡,猶幸一二小殿存爾。」樞密副使范雍,度太后有再興葺意,乃抗言曰:「不若燔之盡也。」太后詰其故,雍曰:「先朝以此竭天下之力,遽為灰燼,非出人意。如因其所存,又將葺之,則民不堪命,非所以祗天戒也。」宰相王曾、呂夷簡亦助雍言,夷簡又推洪範災異以諫,太后默然。”(长编)最爱的宋真宗的宫殿烧掉了,要重修。 “甲寅,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平章事王曾罷為吏部尚書,知兖州。”“會玉清昭應宮災,曾以使領不嚴,累表待罪,乃罷相出守。尋改青州。”(长编)把与这件事有关的大臣贬谪。“ #刘娥##宋真宗#
庸君耶律隆绪 统和二十七年(1009)十一月,萧绰病重,隆绪举行柴册礼,开始亲政。十二月,萧绰去世。 统和二十八年(1010)五月,高丽弑君的事被捅到辽国,耶律隆绪立刻决定讨伐高丽。他要给自己建功立业,证明自己是一个皇帝。 十一月,辽军渡过鸭绿江,进入高丽首都开京。由于找不到国王,隆绪就把开京烧了,不管皇宫还是民居,烧得一干二净。他又怕后路被切断,所以在攻克开京的当天就撤军。他派去出使高丽的使者韩杞被高丽人杀害。韩杞就是参加澶渊之盟的使者,萧绰执政的时候,他可是活得好好的。另一个参加过澶渊之盟的大臣高正,被高丽军围住,差点死了。此时隆绪也后悔轻易攻打高丽了,就赦免了他的罪过。辽军在撤退途中遭到高丽军反扑,惨败,官吏几乎死了一半。隆绪只能选燕云地区当过官的和稍微识字的人来补空缺。隆绪打高丽就是没事找事,就算高丽没有弑君,他也会千方百计找到借口攻打的。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亲征,也是唯一一次。 统和二十九年(1011)五月,萧图玉降服阻卜,隆绪在那里设置节度使。“自後,节度使往往非材,部民怨而思叛。”西北乱得很,萧图玉也没办法。萧绰时期的西北是相对平静的,萧图玉那时就是战神。因为领导不一样。开泰元年(1012)七月,“进士康文昭、张素臣、郎玄达坐论知贡举裴玄感、邢祥私曲,秘书省正字李万上书,辞涉怨讪,皆杖而徒之,万役陷河冶。”大臣犯错,让他们去服苦役。 十一月,给自己加最夸张的尊号,没有一个字符合。同月,西北彻底乱了(“沿边诸部皆叛”)。 开泰二年(1013)七月,“乌古、敌烈皆复故疆。”被萧绰灭掉的乌古部、敌烈部都复国了,牛逼得很。开泰三年(1014)七月,“诏政事省、枢密院,酒间授官释罪,毋即奉行,明日覆奏。”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名声最差的耶律璟下的诏书。 “自八月射鹿至于九月,复自癸丑至于辛酉,连猎于有柏、碎石、太保、响应、松山诸山。”他这游猎频率和耶律璟有啥区别,凭什么说耶律璟就是昏君?开泰六年(1017)六月,赐死德妃萧氏,德妃估计就是废掉的第一任皇后,不知道哪儿得罪他了。 开泰七年(1018)十二月,萧排押与高丽军作战,惨败,高丽取得“龟州大捷”。开泰九年(1020)五月,辽丽停战,高丽给了隆绪台阶下,仍然来进贡。有学者把他的对丽战争称为彻头彻尾的失败。太平六年(1026)八月,“自是阻卜诸部皆叛,辽军与战,皆为所败。”太平八年(1028)十月,耶律斜轸的孙媳妇阿聒冒犯了他,其夫骨欲为之隐瞒,隆绪把两个人都抄家。萧绰曾让隆绪和斜轸约为朋友,他就是这么对待朋友一家的。太平九年(1029)八月,爆发大延琳起义。大延琳起义是辽国史上最大的起义。“太平盛世”还能爆发起义。大延琳杀了隆绪的女儿八哥,杀公主算什么本事,怎么不把死种马给杀了。 太平十年(1030)八月,平定大延琳起义。 太平十一年(1031)三月,隆绪病重。死种马拖了三个月才死,没见过皇帝病重时间这么长的。 隆绪晚年扶持萧耨斤家族,打压萧绰和韩德让家族,他想玩平衡,结果玩崩了。没有能力非要去制衡。给辽国内乱埋下伏笔。“ 诏资忠往问故。高丽无归地意。由是权贵数短於上,出为上京副留守。”“是时,枢密使萧合卓、少师萧把哥宠,资忠不肯附,诋之。帝怒,夺官。”听信谗言,出忠臣。 “(王)继忠曰:合卓虽有刀笔才,暗於大体。萧敌烈才行兼备,可任。上不纳,竟用合卓。及遣合卓伐高丽,继忠为行军副部署,攻兴化镇,月馀不下。师还,上谓明於知人,拜枢密使。”用人不明。“时议以为(萧合卓)无完行,不可大用;南院枢密使王继忠侍宴,又讥其短。帝颇不悦。”不纳忠言。 #耶律隆绪##契丹##辽国##历史#
萧绰大事年表 应历三年(953,1岁)五月初五(端午节),萧绰出生。应历十九年(969,16岁)二月,皇帝耶律璟遇刺,堂侄耶律贤继位,改元保宁。萧绰入宫,封为贵妃。保宁元年(969,16岁)五月,立为皇后。 保宁二年(970,17岁)五月,父亲萧思温被刺杀。九月,处死凶手萧海里、萧海只,流放其弟萧神睹于黄龙府。同年,公主观音奴出生。 保宁三年(971,18岁)四月,处死萧神睹。 十二月,皇子隆绪出生。 保宁五年(973,20岁)正月,皇子隆庆出生。 二月,耶律贤与萧绰来到老家新城(萧绰老家),追封萧绰祖父胡母里为韩王,伯父胡鲁古兼政事令,尼古只兼侍中。 保宁六年(974,21岁)三月,遣涿州刺史耶律琮与宋议和。 保宁七年(975,22岁),公主长寿奴出生。保宁八年(976,23岁)二月,耶律贤谕史馆学士,书皇后言亦称“朕”暨“予”,着为定式。 保宁九年(977,24岁),公主延寿奴出生。 乾亨元年(979,26岁)三月,遣耶律沙、冀王敌烈援救北汉,战败,冀王敌烈战死。 六月,北汉灭亡。七月,宋军侵辽,战于高梁河,惨败。九月,以韩匡嗣为都统,大举入侵宋朝,惨败。同年,皇子隆裕出生。乾亨二年(980,27岁)三月,遣驸马萧啜里等人侵宋,战败,萧啜里战死。 十月,耶律贤亲征。同年,皇子药师奴出生。乾亨三年(981,28岁)三月,药师奴去世。乾亨四年(982,29岁)四月,耶律贤亲征,战败。九月,耶律贤去世。皇子隆绪继位,萧绰称制。改国号“大契丹”。统和元年(983,30岁)六月,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改元统和。 统和二年(984,31岁)四月,辽使与宋使在高昌起冲突,几乎动武。统和四年(986,33岁)正月,枢密使耶律斜轸、林牙萧恒德俘虏女真人口十余万、马二十余万。 二月,西夏李继迁叛宋来降。 三月,宋朝发动三十万大军侵辽。亲征。宋军惨败。九月,隆绪纳皇后萧氏。 十一月,亲征,入侵宋朝。 十二月,与宋军战于君子馆,宋军战败。李继迁降辽,“愿婚大国,永作藩辅”,封宗室耶律汀为义成公主,许嫁西夏。 统和五年(987年,34岁)正月,班师。五月,上尊号为“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 统和六年(988,35岁)九月,亲征。 同年开科举。 统和七年(989,36岁)三月,为耶律休哥举行再生礼。以义成公主下嫁李继迁。辽夏联姻自此始。四月,拜谒奇首可汗庙。五月,爆发徐河之战。 统和八年(990,37岁)十二月,遣使册封李继迁为夏国王。 统和十年(992,39岁)十二月,遣萧恒德、耶律元宁讨伐高丽。 统和十一年(993,40岁)正月,高丽遣使请罪,自此称臣纳贡。 统和十二年(994,41岁)七月,诏契丹人犯十恶者依汉律。 八月,命皇太妃萧胡辇抚定西边。宋遣使请和,不许。 九月,宋遣使请和,不许。 统和十三年(995,42岁)三月,遣韩德威侵宋,战败。十一月,高丽遣童子十人来学契丹语。统和十四年(996,43岁)三月,高丽请婚,许以东京留守萧恒德女下嫁。高丽遣童子十人来学契丹语。统和十五年(997,44岁),公主延寿奴去世,杀驸马萧恒德。七月,禁吐谷浑别部鬻马于宋。 统和十七年(999,46岁)九月,亲征。败宋军于瀛洲。统和十九年( 1001,48岁)三月,废皇后萧氏。 五月,册萧菩萨哥为齐天皇后。九月,亲征。十月,败宋军于遂城。遇到暴雨,班师。 统和二十年(1002,49岁)三月,遣萧继远侵宋,败宋军于梁门、泰州。统和二十一年(1003,50岁)四月,遣耶律奴瓜侵宋,败宋军于望都。 六月,修可敦城。 统和二十二年(1004,51岁)闰月,亲征。 十二月,与宋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统和二十三年(1005,52岁)五月,以金帛赐阵亡将士家。十一月,韩德让赐姓耶律。 统和二十四年(1006,53岁),禁鬻马于宋、夏界。五月,皇太妃萧胡辇谋反,失败。幽禁皇太妃于怀州,囚禁夫人夷懒于南京,余党皆生埋之。 十月,上尊号为“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洪仁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 统和二十五年(1007,54岁)正月,建立中京。 六月,赐皇太妃死。统和二十六年(1008,55岁)十二月,萧图玉讨伐甘州回鹘,俘虏其酋长,抚慰而还。统和二十七年(1009,56岁),开殿试。 四月,瘟疫。十二月初五,南幸,萧绰病重。初八,大赦。十一日,萧绰去世。 #萧绰##萧燕燕##契丹##辽国#
萧绰时期的名臣名将 萧绰是最伟大的契丹统治者,在位时期是辽国的全盛期,也是名臣名将最多的时候。萧绰对内改革,制定制度,对外开疆拓土,压制宋朝。萧绰一上台就四处用兵,往西打党项、阻卜、回鹘,往东打女真、高丽,往南压制宋朝。 高丽、西夏都是在萧绰时期来进贡的。 萧绰时期的名臣名将(按照史书和石刻整理): 韩德让,第一重臣,应该参与了萧绰的多种决策。耶律斜轸,名将,讨伐女真、攻打宋朝。 耶律休哥,第一名将,与萧绰堪称天才组合,打得宋朝不敢北上。萧继远,对宋屡立战功。邢抱朴,文官,长于吏治。 韩德威,韩德让的弟弟,征讨党项。耶律景(海里),阿保机的侄孙,萧绰屡次亲征,他负责南院的民事,休养生息。 萧挞凛,耶律休哥、耶律斜轸之后的第三号名将,主要负责阻卜和对宋战争。萧图玉,辽国战神,主要负责西北战事。耶律铎轸,出身卑微。在999年的对宋战争中,为了让萧绰认识自己,他在身上裹了一块红布,冲入宋阵,格杀甚众。萧绰一眼就看到了他,等战事稍缓,她把他召过来说道:“卿作战如此英勇,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耶律速撒,在耶律贤时期负责党项事务,萧绰上台后继续任用他,“太后益信任之”,在边疆待了二十年。韩瑜,韩德让的侄子,在长城口之战中战死。王悦(953—1005),参与对宋战争。常遵化(943—1007),在澶渊之盟后负责宋辽边境的榷场贸易。王说(951—1007),文臣,萧绰让他负责中京的营建,被萧绰累死了。 耶律元宁(安世,939—1008),皇族,辽国名臣曷鲁的孙子,萧绰派他和萧恒德一起讨伐高丽,从此高丽称臣纳贡。 耿延毅(968—1019),上谷耿氏,韩德让的外甥。镇守宋辽边境。1001年,萧绰入侵宋朝。宋朝边民趁辽国国内空虚,进入辽境抢劫,被耿延毅击败。宋匡世(978—1025),文臣,由耶律斜轸推荐为官,长于吏治。 张昭莹,禁军将领。1001年,萧绰入侵宋朝。路上遇到大雨,道路泥泞不堪,辽军都陷入了淤泥里面。萧绰的后路被宋军切断。张昭莹率领敢死队击退宋军,使萧绰得以从容撤出。张昭莹在击退宋军以后,仍然没有反应过来,脸色很凝重。萧绰抚摸着他的后背安慰了他,还亲手赐酒给他。 李德宗,陇西李氏。参加1004年的对宋战争。张守节(981—1033),参加对宋战争。 #萧绰##萧燕燕##契丹##辽国#
论萧绰的为人(二) 皇后时期∶ 总有人扯萧绰政斗,其实萧绰是所有女主里面用的权谋最少的,不过她当然会权谋。扯她政斗的主要是说她杀了高勋、女里,但那件事不确定。因为契丹风俗开放,大臣是不会反对皇后参政的。而且耶律贤是实权皇帝,萧绰杀人能不通过他?在此之后,他们的感情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第三,高勋、女里的确有当年参与杀害萧思温的可能,耶律贤发怒杀了他们也是合理的。耶律贤派韩匡嗣大举入侵宋朝,惨败,耶律贤要杀了他。萧绰就引导宗室把他救了出来。当时的情况应该是萧绰故意询问宗室的意见,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思说话。说明皇后在宗室里面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宗室的关系很好。宗室的确会救人,阿保机时期,阿保机的弟弟迭剌谋反,宗室们请求赦免他。在这件事中并没有看到皇后述律平的身影,估计因为述律平性格残忍,她是主张处死迭剌的。 萧绰当皇后和太后,她的家族都是低调的。她当太后时韩氏家族也是低调的。这跟她的性格有关,萧绰一直是温和的(对内)。萧绰当皇后和当太后性格差距不大,有的人当太后就变脸了。因为她性格温和,和与耶律贤本来就很恩爱的缘故。 太后时期∶ 萧绰刚当上太后就立刻决断军国事,大臣耶律勃古哲给她上奏折陈述军事,萧绰当即召见了他,让他当天就兼领山西路诸州事,她是最关心边防的。 这个时候耶律贤的葬礼还没开始操办,萧绰就是这样的,事业第一,男人靠边。统和元年(983)正月,寒冬腊月,萧绰命令给地方上供职的耶律休哥等人送去汤药。 大臣要给她上尊号,上尊号的那天大小官员都要入京祝贺,萧绰担心宋朝会趁机入侵。她就下诏那几天只让儿子或亲属入京祝贺。她宁愿减损自己册礼的规模也要注重军国大事。不过册礼仍然很隆重,大臣们都很宠爱她,是在紫宸殿(皇帝的宫殿)受册的,隆绪则在弘政殿。在册礼上,萧绰仍然心不在蔫,大臣们还要对她说∶“军国内外平安。” 太师柘母对她说恭维话,被她命人用铁骨朵打了二十下。 解放了从应历(951)以来被迫为奴的民众。 高丽史记载,高丽给她进贡岁币,不久高丽成宗王治去世,她就把岁币又退了回去,让他们好好安葬先王。 澶渊之盟时,宋真宗听到辽使说“国母命臣上问起居”,就知道辽国是太后执政的。他就在给隆绪写国书之余,为给萧绰写国书。辽使姚柬之对他说,太后本来要给你写的,但是看你没写,她也就没写。 1008年,宋真宗要去泰山封禅,封禅要带很多人,他怕引起萧绰误会,就派人去跟她解释。萧绰很快回复了,说她根本没误会,宋朝做这种事根本不用跟她说。 #萧绰##萧燕燕##契丹##辽国##历史#
论萧绰的为人 在网上看到一些说萧绰残忍、狠毒的话,看多了就受不了了,特发此贴。《契丹国志》是宋朝人编的,宋人最憎恶萧绰,在这本书里面死命黑她。说她“天性忮忍,阴毒嗜杀”,这个描述放在武则天、述律平身上是绝对合适的,放在萧绰身上就太过分了。契丹国志紧接着说“神机智略,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因为萧绰的内政没什么好黑的,宋人也只能承认大臣们对她极度忠诚。对于萧绰的评价,《辽史》最合理,“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萧绰是唯一一个大臣们对她极度忠诚,也没有被要求归政的女性统治者。她其实是女性统治者里面最有人性的。 说她残忍就很奇怪。先来看看她的皇后时期,她在皇后时期疑似杀死的只有高勋、女里。这两个人是耶律贤的亲信,萧绰杀死他们必须经过耶律贤。而且他们死了以后,萧绰和耶律贤的感情没有受到丝毫影响。所以他们到底因何而死、是谁杀的还是一个问题。还有杀留礼寿和喜隐,留礼寿显然是耶律贤杀的,喜隐隔一年赐死看上去也没什么问题。 就不用拿耶律贤拉踩李治了,耶律贤在位13年,李治在位35年,这两人有可比性?哪个皇帝在位13年就被妻子架空?再说萧绰也没想架空他。她跟耶律贤是感情很好的夫妻,也是政治联盟。耶律贤最信任的人就是萧绰家族和与之有关的人。他们之间没有争斗。三流学者林鹄说什么萧绰仍然用耶律贤的人,好像是惊天大发现一样。太搞笑了。耶律贤的人就是萧绰的人,她用他们有什么问题么?再来看看她的太后时期,萧绰当太后时只杀过三个大臣,有两个是犯有重罪的。她出于私心杀过的人只有一个。武则天杀了那么多人,萧绰只出于私心杀过一个人,所以她们一样?(??!)萧绰杀的三个人是:萧恒德、耶律国留、胡里室。萧恒德和侍女私通,气死了她女儿,萧绰把他处死了。国留妻弟的妻子和奴隶私通,国留多管闲事,杀死了奴隶。萧绰把他处死了。他俩都是该死的。胡里室因为撞了韩德让,被萧绰杀死,这才是萧绰为数不多的黑点之一。萧绰和宗室的关系很好,耶律贤要杀韩匡嗣和耶律沙,萧绰引导着宗室把他们救了出来。辽国是皇族和后族共治的,宗室根本不会反对她摄政。而且辽国母权发达,他们对太后是极度尊重的。电视剧里出现的宗室让她归政,对她不礼貌地说话,在历史上绝对不会出现。这是典型的以中原视角看待契丹。编剧这么蠢还“研究”辽史,不要玷污辽史了。萧绰也不会迫害宗室。胡里室把韩德让撞下马,萧绰把他杀了。那是因为他撞了韩德让,不管皇族、后族还是别人,谁撞了他都是要死的,萧绰还能让他故意撞他?宗室看隆绪年纪小,的确想过篡位。但是萧绰的能力太强,他们又放弃这个想法了。萧绰还让耶律贤的叔叔耶律稍担任上京留守,她要是不信任宗室何必让他担任留守。 萧绰杀两个姐姐是正当防卫,她们想杀她,她还手而已。难道她们想杀她,让她站着不动?萧绰在平定萧胡辇之乱以后,活埋了她的同党,又腰斩了两个参与的隆绪的近侍。这是她此生最残忍的时候,也就那么一次。关于活埋人数,辽史没有记载清楚,只写了一句话“馀党皆生瘗之”。可能多,也可能少。b站的嘉佑生宣就说她杀了那么多人,从这句话能看出她杀了那么多人?还说阴狠,哪里阴狠了?对人有偏见是可以信口胡说的。还见过有人说刘娥脾气好,萧绰脾气差,其实读过《辽史》的都能看出来萧绰对大臣是不温不火的,刘娥对大臣是很急躁的。刘娥不杀人是因为宋朝不能杀士大夫,但她老是流放人,流放就接近死了。刘娥还间接杀死过寇准、曹利用,这两个都是大功臣。萧绰从来没对大臣做过这种事。刘娥显得“脾气好”是因为在宋朝的制度下她不能杀人。而萧绰作为契丹统治者是可以杀任何人的,但她只出于私心杀过一个大臣,她的脾气还不好? #萧绰##萧燕燕##契丹##辽国##历史#
论萧绰和隆绪的关系 但凡摄政太后与皇帝之间都有矛盾,只有萧绰和耶律隆绪是例外。他俩没有矛盾原因很多。首先是孝顺,古代人是最追求孝顺的,更别提皇帝。其次辽国母权发达,皇帝和大臣都是极度尊敬太后的。可以说辽国太后是中国太后里面的异类,学者冯家昇还就辽国太后的崇高地位进行过讨论。 萧绰和耶律贤是相爱的,并且爱隆绪。隆绪的童年可能跟一般的帝王之家不同,更接近民间家庭。萧绰对隆绪有爱、有教育,也有打压。可以说她对隆绪的态度是摄政太后里面最合理的。统和四年(986)十月,隆绪十六岁,萧绰举行再生礼,为他祭神祈福。统和十五年(997),隆绪游猎无度,萧绰告诫了他,有学者就说这是萧绰对隆绪的控制。很搞笑。萧绰在上个月刚死了女儿,她怕儿子再出事,才告诫他的。她在平时是不会管儿子游猎的。上下文都不会看的?那个学者随即又说到萧绰去世,此后隆绪的游猎活动只有一次。那是因为他只看了本纪,没看游幸表。这么蠢还当学者?萧绰明明是爱孩子,却被解释为控制他,又能得出她心理阴暗的结论。统和二十四年(1006),萧绰的大姐萧胡辇造反,隆绪的两个近侍也参与了,萧绰随即把他们腰斩。这是她保护儿子的表现。隆绪年近四十,还要老妈来帮他建立权威。萧绰一直在培养隆绪,想把他培养成守成之君。统和四年(986),隆绪朝见萧绰,萧绰就让他在自己面前决滞讼。《契丹国志》是一本很夸张、恶意满满的书,萧绰的形象是最差的。在描述萧绰对隆绪的教育时也很夸张,说他和左右的小臣戏谑,萧绰知道了以后就打了他们,训斥了隆绪。这倒没什么。但之后的记载就离谱了,说隆绪穿的衣服,骑的马都要萧绰看过。从府库里拿一样东西,要经过萧绰允许。好像萧绰是控制狂。最离谱的记载是,有嫔妃跑到萧绰面前进谗言,萧绰立刻信了,当众骂了隆绪。问题是嫔妃是跟皇帝过日子的,又不是跟太后过日子的,她去进谗言对自己有好处?而且太后是会死的,到时候隆绪不会报复?而且萧绰是一直在帮隆绪建立皇帝权威,她不可能当众侮辱他。萧绰对隆绪确实严厉,但绝对没有到恶意、控制的地步。契丹国志还记载隆绪对萧绰毫无怨言,事事服从。这种态度符合契丹皇帝对太后的态度,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他心里在想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萧绰是一个自律的人,她也有某些很文雅的爱好,比如赏花钓鱼。耶律贤喜欢喝酒打猎,但他也会陪着她去赏花,他不是真的对花感兴趣,而是对萧绰感兴趣。萧绰也希望儿子自律,不要放纵。在萧绰活着的时候,隆绪的后妃数量应该是很少的。但隆绪就是一个放纵的人,一是因为他天性如此,二是因为萧绰很严厉,她越严厉,他在她死后叛逆得越厉害。他在萧绰死后就大封后宫,并且能喝酒跳舞到天亮。高丽曾经进贡乐妓,萧绰让隆绪拒绝,其实以他的性格是想接受的。元朝史官还把拒绝乐妓当成他的功绩,早就有人批评元朝史官史识不足,这岂止是不足,简直是猪脑子。看不出隆绪的真实性格,还把萧绰的功绩安到他身上。隆绪就是一个平庸的人,萧绰对此也清楚,所以她对他的要求就是守成。 萧绰活着的时候一直是由她执政的,隆绪平时会研究典籍,不然他就太无聊了。萧绰自然会让他参与政务,但他并没有多少决策权。萧绰时期的捺钵就是萧绰去哪儿,他就去哪儿,他没有选择权。《辽史》往往没有主语,其实皇帝和皇后、皇帝和太后,多数时间是在一起的。杨若薇看了契丹国志的记载,说什么说明太后也夏捺钵。大哥,《宋会要》已经记载了萧绰和隆绪一年四季去哪儿,还需要你去看契丹国志发现?有时一个明摆着的事实,却要说得跟惊天大发现一样,这就很搞笑了。 萧绰对隆绪也是打压的,这是权力的本质。她故意提升韩德让和耶律隆庆的地位,打压隆绪。这两个人的地位几乎与隆绪平等。第三子隆裕也有很大权力。隆绪在亲政以后,还得和韩德让、隆庆展开斗争,才是真正的亲政。 隆绪在萧绰面前是谦卑的,比如他的生日叫“千龄节”,称千岁而不是万岁。还有他的尊号只是“昭圣皇帝”,碑文显示在萧绰活着的时候,他的尊号就是“昭圣皇帝”,“天辅皇帝”是辽史误载。辽国皇帝继位,一般都会给自己加尊号“天X皇帝”,隆绪仅是“昭圣皇帝”,因为他还不算正式的皇帝。 萧绰也会强迫他做事,比如册封萧绰侄女菩萨哥为“齐天彰德皇后”,这是第二个有尊号的皇后。述律平是和阿保机并肩作战的,有尊号不奇怪。菩萨哥是在萧绰授意下加尊号的,“齐天”是皇后尊号里面最好的,意味着几乎与皇帝平等。是皇后尊号里面最威严、最合理的。隆绪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他是不会给菩萨哥加尊号的,更别提这种尊号,他就是顺从母命,才不得不给菩萨哥待遇。#萧绰##耶律隆绪##契丹##辽国#
论隆绪对韩德让的真实态度 经常看到网上说耶律隆绪对韩德让态度好,甚至无所谓的,事实果真如此么?萧绰和耶律贤是相爱的,对萧绰来说,对于耶律贤和韩德让,就是爱和更爱的区别。耶律贤曾陪萧绰一起在南京赏牡丹,赏花是女人的爱好,这必然是萧绰要求的。在当了太后以后,萧绰仍然保持着这个习惯,和隆绪一起赏花,在本纪里达到七次之多。耶律贤死后,萧绰让隆绪和她一起写信,让书信陪着耶律贤一起入葬。隆绪的童年是极度幸福的,父母相爱,并且爱他。他对父母都有很深的感情。而且他继位的时候已经十二岁了,已经知道了。统和元年(983)十二月,隆绪在父亲死后过第一个生日,萧绰和他一起在双溪点燃万鱼灯。他们在怀念耶律贤,并打算好好地过以后的生活。 萧绰和韩德让保持着情人关系,隆绪必然是在意的,只是在母亲面前不好表现出来。《契丹国志》说隆绪把韩德让当成自己的父亲对待,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耶律贤是皇帝,韩德让是大臣,萧绰不可能让隆绪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契丹国志说隆绪每天派隆庆、隆裕去问安,典型的胡扯,按照乘轺录的记载,隆庆都跟韩德让关系不好。隆绪爱父母,他的童年极度幸福,他绝对不可能把韩德让当成自己的父亲。在萧绰活着的时候,韩德让的确位极人臣,地位几乎与隆绪平等。但同时,位极人臣的不止韩德让,还有次子耶律隆庆。隆绪作为儿皇帝的压力很大。澶渊之盟以后,萧绰给韩德让赐姓耶律,隶属横帐,韩德让是第一个被赐姓的汉臣。 统和二十七年(1009)十一月,萧绰归政给隆绪。一个多月后,萧绰死了。情况就变得微妙起来。萧绰死后七个月,隆绪就给韩德让赐名“隆运”,韩德让就变成了耶律隆运。隆绪是把他当成自己的哥哥,这么做是为了羞辱他。《辽史》记载是在四个月后赐名,按照墓志铭是七个月后,辽史有误。 给韩德让赐名的一个月后,隆绪随即亲征高丽,这么做是为了给自己建功立业,并且建立威信。萧绰死后,她最爱的次子隆庆蠢蠢欲动,想要篡位。隆绪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发动战争。他还命令韩德让随行,长途行军,还是在寒冷的高丽,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会遇到什么情况可想而知。 统和二十九年(1011)三月,韩德让病重,隆绪和菩萨哥一起去探望他。不久韩德让去世。等于他是被隆绪间接杀死的。隆绪以亲王的礼节安葬了韩德让,宋朝却造谣成韩德让的葬礼规模跟萧绰一样,这怎么可能。韩德让没有孩子,隆绪就把弟弟隆裕的儿子宗业(胡都古)过继给他。此后一直有宗室过继给他。等于韩德让的斡鲁朵仍然属于皇室。这件事是隆绪干的,不是萧绰干的,不要又在这里给萧绰扣贞女人设。韩德让病重时,隆绪问他谁可以代替他,韩德让回答耶律世良。隆绪否决了他的看法,连续任命耶律室鲁、耶律化哥为北院枢密使,室鲁很快去世,化哥能力不行,隆绪还得用世良。他也不得不承认韩德让能力很强。隆绪不清洗韩氏家族的首要原因是,经过萧绰的一番操作,韩氏家族在朝中的势力已经盘根错节,他根本铲除不掉。他不仅不能铲除,还得重用他们。《契丹国志》记载的所谓后族与外族通婚,必须经过皇帝同意,其实是隆绪晚年发布的诏令。他就是不满满朝都是汉臣(尤其韩氏家族)。 隆绪大力提拔萧耨斤家族,打压皇后菩萨哥(菩萨哥是韩德让外甥女)和韩氏家族,也是对于韩德让的反感体现。隆绪最倚重的大臣是张俭,封户比韩德让还多。隆绪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一样看待。他确实需要爹,只不过需要自己找的爹。张俭是他自己找的爹,封户当然要比韩德让多。 #耶律隆绪##韩德让##契丹##辽国#
论萧绰和韩德让的关系 韩德让的家族是契丹化汉人,他的父亲韩匡嗣是阿保机养子一样的地位,跟耶律贤的关系也很好。在辽国,不仅契丹人的地位高,跟契丹人联系紧密的汉人地位也高。韩匡嗣能率领辽军攻宋一点都不值得奇怪。韩德让的家族是与后族萧氏通婚的,应该是和述律平(耨斤)家族通婚多,但这不意味着就不能跟萧绰家族通婚了。而且萧思温一开始把宝押在罨撒葛身上,耶律贤是绝对不可能继位的。萧思温想把萧绰嫁给韩德让也合理。别说什么年龄差,辽国挺流行老少恋,萧绰嫁给大他十几岁的男人不是奇怪的事。此时韩德让是未婚,或者妻子已经死了,都有可能。当然婚约仍然存疑,所谓的婚约出自《乘轺录》,连萧绰对韩德让说的话都这么清楚,太后说的话别人能轻易听到?不过里面说韩德让的妻子是李氏,这是有点可能的,因为韩德让大哥韩德源的嫡妻也是李氏。不过他俩有婚约,耶律贤能不知道?就算辽国风俗开放,男方不会介意女方之前的婚约。但是别人不介意,不代表耶律贤会不介意。 耶律贤跟韩匡嗣关系好,他跟韩德让也是认识的,但是他跟他的大哥韩德源更熟。韩德让一开始的官职是东头供奉官,有人就说他是宦官。其实只要看过一些辽代石刻的就知道,东头供奉官是结婚生子的。韩德让没有孩子,可能是因为生理问题。某些人就不要认为他是宦官了,这属于张口就来。韩德让代替父亲做南京留守时,参与了高梁河之战。这才是他得以升迁的机会。韩匡嗣之后率军攻打宋朝,惨败,耶律贤要杀他,被萧绰救下。耶律贤是一个有时会走极端的人,他想杀韩匡嗣不值得奇怪。这也不是辽国史上唯一要杀败军之将的例子。耶律宗真就曾想杀了战败的萧惠。某些搞阴谋论的人拜托请多看点史料。耶律贤最信任的人就是萧绰家族、和萧绰家族有姻亲的人、高勋、女里、耶律贤适、韩氏家族和几个叔叔。韩氏家族是支持耶律贤的重要力量。耶律贤之后还得用韩匡嗣,并且拜韩德让为南院枢密使。这是韩德让真正得到重用的时候。 第二年九月(982),耶律贤病重,《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契丹国志》的对这段时间的记载搞得跟政变一样。宋人史料对辽国的记载是很夸张的,甚至恶意满满(尤其契丹国志)。宋人最憎恶的就是萧绰,自然要死命黑她。按照《长编》的记载,韩德让不等诏书,就率军赶到行宫,帮萧绰换掉不信任的大臣,立隆绪为帝。《契丹国志》记载得更夸张,甚至说萧绰没有姻亲,其实她是有很多姻亲的。最搞笑的一句话是“时赵王等俱在上京”,赵王就是喜隐,这个时候已经死了。一个死人怎么在上京的?宋人史料忽略了耶律斜轸的作用,似乎萧绰完全靠韩德让。这么记载就是为了让萧绰的权力来源显得不正当。《辽史》没有记载韩德让不等诏书就过去,而是记载他和耶律斜轸接受顾命。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耶律贤当时已经无法视事,隆绪年幼,大臣是很有可能立一个年长的人的。这时萧绰就要采取紧急措施,和斜轸、韩德让一起让隆绪继位。总之当日的事模糊不清。《长编》和《契丹国志》甚至记载萧绰在耶律贤活着的时候就跟韩德让私通了。萧绰是一个谨慎的人,她是不会做损害自己利益的事的。又是在抹黑她。耶律贤和萧绰最信任的人是耶律斜轸,斜轸是萧绰的侄女婿。在变成太后以后,萧绰就让斜轸担任北院枢密使。此时最高掌权者是耶律斜轸,不是什么韩德让。 萧绰不是贞女,网上的人却喜欢给她抠贞女人设,历史上确实有符合贞女人设的皇后太后,但萧绰是最不符合的。那么喜欢当贞女自己去当啊,生前生后都伺候男人,生十胎。耶律贤死后不久,就有人“醉言宫掖事”,还能是什么宫掖事。而且这个人是耶律贤身边的侍卫,所以他才能那么介意。耶律贤还没埋,萧绰就跟韩德让在一起了。要是他俩之前很熟,那可以解释为旧情复燃,要是不熟,就是萧绰刻意在拉拢他。《乘轺录》记载萧绰派人缢杀了韩德让的妻子李氏,当时韩德让已经42岁,应该有妻子。他的妻子可能已经死了,也可能真的被萧绰杀了。韩德让在大殿上打死过大臣,他自己动的手也有可能。如果是真的,那这就是萧绰为数不多的黑点之一。 萧绰对于韩德让也不是贞女,按照宋人史料的记载,她还有另外的三个男宠,“又近幸医工迪黑姑及北大王孙、弟子将军二人”,迪黑姑可能是迪里姑的误载,迪里姑是很常见的契丹名字。在《东都事略》里面就记载了一个迪里姑。有人搁这洗地北大王是耶律斜轸,萧绰不可能跟自己的侄女婿。但是那时候斜轸已经是枢密使了。这三个人因为记载太少,真假不好说。后面紧跟着的一句“部族有窃议者,为其党所告,萧氏尽戮之”,又是抹黑,因为萧绰不是一个残忍的人。迪里姑还是有点可能的,太后看病的时候临幸了一个医生,很奇怪么?辽国风俗开放,太后有男宠很奇怪么?萧绰和耶律贤感情很好,她同时也喜欢韩德让,还有可能喜欢这些男宠。她同时喜欢两个人甚至三四个人,并不值得奇怪。她是渣女,关别人什么事?哪来的那么多网络道德鉴定师。她不为耶律贤守贞,也不为韩德让守贞,因为萧绰最爱的是自己。#萧绰##萧燕燕##韩德让##契丹#
论耶律贤和萧绰的关系 萧绰的家族不是什么大贵族,在后族里面只能算中等的,根本与述律平家族比不了。萧绰只有两个姐姐,没有弟弟,所谓的靠山实际上只有父亲。有说法称她的弟弟廆因是过继的,也有说是亲生的,但早死。也有人说没有早死。无论如何,这个弟弟帮不上她什么忙。萧思温娶了太宗德光的长女吕不古,他是一个投机者。他先把大女儿萧胡辇嫁给了罨撒葛,罨撒葛是当朝皇帝穆宗的弟弟,就是继承人。这招不错。但是罨撒葛犯错误被流放了,萧思温就又把目光放在耶律贤身上。耶律贤是穆宗的堂侄,绝无继位可能,他们就只能搞手段。萧思温给耶律贤开出的条件就是娶萧绰,耶律贤同意了。 萧绰跟韩德让有婚约,没有实锤。这是宋朝使者听一个辽国老人说的。韩氏确实和后族通婚,但他俩有婚约,耶律贤能不知道?所以这事很迷。969年二月,穆宗遇刺,耶律贤自立。他随即让萧绰以贵妃的身份入宫,三个月后册立为皇后。并拜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变成了国丈、权臣和第一重臣。 耶律贤是自立的,不得人心,他信任的人很少。他信任的人就是做宗室时结交的高勋、女里、耶律贤适、韩匡嗣(韩德让老爹),还有萧思温。他一继位,就把萧绰的二姐嫁给了喜隐,把她的侄女嫁给了耶律斜轸,对萧思温有多重视就不用说了。 但就在第二年(970)五月,萧思温跟随耶律贤打猎的时候,被刺客杀害。刺客萧海只、萧海里估计就是述律平家族的。耶律贤极力追捕凶手,四个月后,他抓住了萧海只兄弟,并把他们处死。把他们的弟弟萧神睹流放到了黄龙府。 萧思温一死,萧绰没有靠山了,而且当时她只有一个女儿。耶律贤是可以废后的。萧思温活着的时候,他可以说是被强迫的。但现在萧思温死了,没人强迫他了。但是他并没有对萧绰怎么样,仍然和她生了孩子,并且没有跟别人生孩子,他已经爱上萧绰了。 但萧绰显然不会坐以待毙,她是不可能完全靠耶律贤对她的爱活的,她随即认大臣萧干为父,以求取他的支持。保宁三年(971)三月,萧绰又怀孕了。四月发生了耶律阮(耶律贤他爹)的妃子蒲哥、啜里的诅咒事件。不知道她们诅咒谁,被耶律贤处死。之后耶律贤去举行再生礼,再生礼一般是皇帝每隔十二年举行的,当时耶律贤刚好二十四岁,说再生礼跟诅咒无关也行。同月,耶律贤和萧绰结束东幸,在启程以后,又处死了萧神睹。这是耶律贤自己做的还是萧绰要求的就不知道了。 同年十二月,萧绰生下隆绪。萧绰的后位稳了。耶律贤就追封萧思温为楚国王。萧思温是辽国的第二位国王。没过多久罨撒葛气死,耶律贤的帝位也稳了。耶律贤不是病得快断气的人,可能是有点病或者体质较弱。辽史记载他一直在打猎,喝酒,还亲征。甚至因为打猎喝酒太多被劝谏过,奏折里面也没提到他有病。再说辽国那个氛围,他又是自立的,他要是病秧子别人能忍? 在辽国,皇后参政是很正常的,不一定需要皇帝有病。萧思温死了,萧绰又那么有政治才能。耶律贤爱她,又和她结成政治联盟,很正常。耶律贤让萧绰的侄女婿耶律斜轸做南院大王,让萧绰的哥哥(远房)萧挞凛做宿直,保护他们睡觉。萧绰的亲戚萧札剌做宁远军节度使。 973年正月,萧绰又生下隆庆。在坐了近一个月的月子后,耶律贤陪着她回了老家(萧绰老家)。萧绰的老家在应州新城。来到应州新城的前三天,耶律贤用青牛白马祭天地。青牛白马一般是平叛和出征时用的,可见耶律贤对此行的重视程度。又过了几天,他们再度来到新城,耶律贤追封萧绰的祖父胡母里为韩王,两个伯父赠官。萧绰是辽国第一个祖父封王的皇后。此时她有两个儿子,祖父封王,已经是很高的待遇了。 耶律贤和萧绰十三年里面生了七个孩子,她俩有多激烈就不用说了。耶律贤没跟别人生过孩子。他只在当宗室的时候纳过一个渤海妃,生了一女。这个女儿没有封号,和大臣之女一起出嫁,婚后不幸福。耶律贤在萧绰之前有女人就代表他背叛她了?哪有这样的。此后渤海妃就没有记载了。任何史料和石刻都没有记载耶律贤有别的女人。 契丹国志说耶律贤沉迷酒色,如果这是真的,那他可真厉害,遇到萧绰就能生,遇到别的女人就自动绝育。郭袭上的奏折里面让他节制喝酒打猎,没有提到女色。还有吧里讨论他的身体不好,不会找女人。耶律贤是没有不好到老是躺床上的,他完全有能力找女人。他身体健康岂不是更能证明对萧绰的爱?绝大多数封建帝王最爱的都是权力、父母和子嗣,耶律贤也不例外,但他也很爱萧绰。不能因为他的局限性就否定对萧绰的爱。 耶律贤是实权皇帝,而且很强势。萧绰作为皇后的权力是有限的。并没有二圣的称呼,辽国早期好像不搞中原那套,权力很大的述律平也没有二圣的称呼。萧绰的生日并没有变成一个节日,不过这有她自己的原因。她当太后也没有设节,她出生在五月初五(端午节),古代人认为这时候出生的女人不祥。萧绰为了祈求好运,就没有设节。#萧绰##萧燕燕##耶律贤##辽景宗##契丹##辽国#
阿保机的次女耶律袅胡 《萧汉宁墓志》记载了阿保机有一个次女,袅胡公主,这个次女是《辽史》没有记载的。但同时墓志又说她是“四公主”。 墓志全文如下:故西南面都招討使、前六節度、奚國王蕭公墓誌銘。鄉貢進士苗世雄撰。鄉貢進士張弼舉書丹。大口口口口口口口國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崢嶸之丑岳,來為嘉瑞,勝口祥之口盡者,惟蕭公之德及此也。公諱漢寧,蘭陵人也。素剌王四公主之孫也。口口口口口口奚國王。祖諱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忠宣力奉國功臣、安國軍節度使、邢洺管內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同政事門下平章事、開國公、食邑二千戶、食實封二百戶、口王。公主諱褭胡,大聖皇帝之次女也。祖母耶律氏,漆水郡夫人。考諱口,銀青崇祿大夫、檢校太傅、行左神武大將軍、兼御史大夫、上柱國、蘭陵縣開國男、食邑五百戶。太傅大夫人生三子;妣為二夫人,生二子,公為長,弟左神武大將軍。太傅之弟無子也。公九歲,奉口口無知。祖母耶律氏,帳口口口口在家而必達,致在邦之必聞。二十一,南征,忠臣之心口口口口口之殊勲,梁王請口口番皮一,領銀盒子一口口。二十八,詔入朝,知口宣頭子。三十三,任本帳敞史,半年,旋改小常袞,轄五帳。祖口月,俄拜大將軍。次保万,居一載,累沐口口可弘北面口口口口口口聞。公名器不可假人。口加積慶宮漢兒渤海副部署、銀青崇祿大夫、檢校司空、右千牛衛大將軍。口口口木口口口居之一年,口口口口標於家口口口旋播扵寰德,便授金吾營口。公任之二載,奉宣口口間都巡檢使。口口出,浮人三百五十戶。口口韓、信二州巡官。四年,口詔口口州口口口口理事,半年,公有口口口,封六節度、奚國王、武信軍節度管內觀察處置等使、金紫崇祿大夫、檢校太傅、使持節遂州刾使、兼御史大夫、上柱國、蘭陵郡開國男、食邑三百戶。九記兼授口口廕口口口一二二年三口口亰,令分當帳二十房人戶口口。公之討口口口記。六年,囹圄空閑。口口口恩口口楊其嚴肅口口口口口口口知公純口口全委口東口口口六口月率小大以歸,心感狂兇而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而果,了口口口口口口六師論功而竟同肅相次口公与左承相同提點建脩大內。二年,有職員口口口不束者,公嚴責之。口口者口口而取口二者日口口來口口口口保褭至唐,吾口口治諸公事斷口口罰馬一百疋,牛三百頭,羊一萬一千口,並入自己口口。祀十,兩順侍,五穀大獲。農民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石口口居測化口便走騎。詔公超口口口封西南面都招討使、安撫巡檢使、兼口口都鈐口口口軍節度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口口崇祿大夫、檢校太尉、同政事門下平章事、使持節遂州諸軍事、口州刾史、上柱國、蘭陵郡開國侯、食邑一千戶、食實封一百戶。口口口口口口同為霸州之功口彼口口口起口陽之口公之謀略正政如一,口偶口口而口。太平十年正月九日薨于公署,朝口奇之才,有口口口口口三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淑,共仰賢明。生九子:長曰遇吉保,巡檢口使;次曰伯里口口口相公;次曰口也不口;次曰口口口短口口口六口口;次曰口口;次曰游口口口口口口口,早口;次曰汙都捏 m;次曰口口哥,並大丑女口蓮口只。迎未至,口君早世。只倚袞夫人,侍口口太師口哥夫人,達口口太師,口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大口林免口口口口口孝敬口護廧口。以當年十月二十九日葬於松山縣故城鄉口口宅兆也。口口公字俱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去奢華,刑政清廉,正直嚴謹,口口禮讓見識機口,天下口口,人間口一。口則形而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設口上拓其口口邑可口口口國口家口口三口口口口岳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時口口口口口口口之口不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不口口口人早嘗口口口口口滿口維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以口口石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行一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也口口口口一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公之夭口……口赤口既將襄…… #阿保机##述律平##辽国##契丹#
【资料】关于萧挞里 萧挞里(1015—1076)是兴宗耶律宗真的皇后,在辽国皇后里面存在感很低。她是萧耨斤的弟弟萧孝穆的长女,萧孝穆是辽国重臣、名臣,萧挞里的出身可谓极度尊贵。 耶律宗真一开始的妻子是萧三㜘(音句),出自萧绰家族。所以耶律隆绪很愚蠢,他一边扶持耨斤家族打压萧绰家族,一边又让儿子娶萧绰家族的女人,并让他不要杀了菩萨哥。怎么着,想在自己死后,让两个家族和睦相处?辽国的内乱完全是他一手造成的。 太平八年(1028),宗真娶了萧三㜘。三年后(1031),耶律隆绪死了。宗真继位。耨斤随即掌权。她就让侄女萧挞里进入宗真的后宫,并在景福二年(1032),生下长子弘基。此时萧三㜘并没有生出儿子,其实就算她生出来,萧耨斤也有办法废她的。就在重熙初年,萧三㜘被降为贵妃。萧挞里由此成为皇后。耶律宗真喜不喜欢萧三㜘不知道,但他娶萧挞里确实是被迫的。婚后两个人感情还行。萧挞里没啥婆媳纠纷,因为耨斤这个人,不爱丈夫不爱孩子,她就爱自己和自己的家族。萧挞里是她的侄女,她对她也是很疼爱的。 萧挞里“容德兼美”,就是长得好,为人好,她应该是辽国皇后里面最善良的一个。她跟其他的辽国皇后一样,参政,辅佐丈夫。同时她对宗真很温顺。耶律宗真是辽国皇帝里面性格最荒唐的,但他很听萧挞里的话,她的劝谏,他一般听得进去。有一次大臣耶律义先在宗真面前直言不讳,宗真大怒,幸好挞里在旁边开解,他才没拿义先怎么样。重熙十一年(1042)十一月,群臣上皇帝尊号,同时上皇后尊号为“贞懿宣慈崇圣皇后”。此时上皇后尊号就是一个定式,跟皇帝对她的感情无关。而且从尊号的意思来看,很女德,顺从丈夫一类的。 《契丹国志》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某天晚上,耶律宗真要做戏,让萧挞里换上女道士的衣服,走到大臣的队伍里面。萧挞里的父亲萧孝穆觉得不妥,就对宗真说:“群臣都在,让后妃入戏,恐怕不妥。”宗真随即打了孝穆一巴掌,打出血了,还对他说:“我都亲自上场了,你女儿是什么人啊!”个人觉得这个故事是假的,因为萧孝穆是辽国第一权臣,位高权重。而且当时太后还在,宗真应该不敢这么得罪后族。宗真和萧挞里生了两个女儿四个儿子:魏国公主跋芹郑国公主斡里太 道宗耶律弘基(1032—1101)宝信奴(夭折) 宋魏国王耶律弘本(和鲁斡,1041—1110) 秦越国王耶律弘世(阿琏,1042—1087) 就在萧挞里生下弘世不久,重熙十一年(1042)冬天,耶律宗真命令三韩国王宗范的妻子萧乌骨里入宫,册封她为丽妃。宗范是萧绰第三子隆裕的嫡次子,在重熙年间朝见宗真时死了,要搞阴谋论的话人就是宗真杀的。萧乌骨里跟他有孩子。萧乌骨里很漂亮,入宫以后,耶律宗真跟她搞了十几年,没搞出孩子,那是因为他没有那个能力了。重熙二十二年(1053),耶律宗真让乌骨里出宫,可能是他身体不好了,或者厌倦她了,或者两者兼有。乌骨里出宫后,嫁给了耶律弘仁,弘仁是隆裕的孙子,宗真的堂侄。她跟弘仁也有孩子。她跟第一任、第三任都有孩子,跟宗真没生出来,只能是他自己的问题了。 重熙二十四年(1055)八月,宗真去世,年仅四十岁。宗真早死可能是由于生活过于放纵,还有母亲耨斤给他的压力太大。他一直处于缺爱状态,心理压抑。萧挞里就变成了太后。 耶律宗真跟萧挞里没有异腹子,不是因为宗真忠诚,而是因为他后期无能。宗真本来立弟弟宗元为皇太弟,临死又后悔,让长子弘基继位。他跟他爹一样,不会玩权力制衡,给辽国制造内乱。 宗真死后,萧挞里恸哭,她的婆婆兼姑姑萧耨斤都看不下去了,对她说:“你还年轻干嘛哭成这样(暗示她找男宠)!”萧耨斤一点都不悲伤,她不爱儿子,比起儿子更爱儿媳(也是侄女)。 #萧挞里##辽兴宗##耶律宗真##契丹##辽国#
【资料】关于萧观音 萧观音可谓辽国最惨的皇后。 萧观音不是萧惠的女儿,是萧孝惠的女儿(孝惠为萧耨斤之弟),辽史记载有误。萧观音长得很漂亮,会写诗,善于谈论,还会弹琵琶。她的性格是“恬淡寡欲”,崇尚节俭。 萧观音可能12岁就嫁给耶律弘基了,少年夫妻,后面耶律弘基对她那样真的很糟糕。 耶律弘基对萧观音有“专房宠”,和她生了三女一子,《契丹国志》记载,“余子皆不育”,估计他俩还有别的儿子,但是夭折了。 皇太叔宗元起兵,萧观音估计也参与了平叛,外出打仗是辽国女人的基本技能,跟她们个性强不强烈无关。宗元死后,耶律乙辛崛起,就发生了著名的皇后私通案。 这桩案件被记录在《焚椒录》里面,所谓唯一的辽代笔记小说,兹录如下: 鼎于咸太之际,方侍禁近。会有懿德皇后之变,一时南北面官悉以异说赴权,互为证足。遂使懿德蒙被淫丑,不可湔浣。嗟嗟!大黑蔽天,白日不照,其能户说以相白乎?鼎妇乳妪之女蒙哥,为律耶乙辛宠婢,知其奸构最详,而萧司徒复为鼎道其始末,更有加于妪者。因相与执手,叹其冤诬,至为涕淫淫下也。观变已来,忽复数载,顷以待罪可敦城。去乡数千里,视日如岁,触景与怀,旧感来集。乃直书其事,用俟后之良史。若夫少海翻波,变为险陆,则有司徒公之实录在。大安五年春三月,前观书殿学士臣王鼎谨序。 懿德皇后萧氏,为北面官南院枢密使惠之少女。母耶律氏梦月坠怀,巳复东升,光辉照烂,不可仰视。渐升中天,忽为天狗所贪,惊寤而后生,时重熙九年五月己未也。母以语惠,惠曰:“此女必大贵而不得令终,且五日生女,古人所忌,命已定矣,将复奈何!”后幼能诵诗,旁及经子。及长,姿容端丽,为萧氏称首,皆以观音目之,因小字“观音”。二十二年,今上在青宫,进封燕赵国王。慕后贤淑,聘纳为妃。后婉顺善承上意,复能歌诗。而弹筝琵琶尤为当时第一,由是爱幸,遂倾后宫。及上即位,以清宁元年十二月戊子,册为皇后。 后方出阁升坐,扇开帘卷,忽有白练一段,自空吹至后褥位前,上有“三十六”三字。后问:“此何也?”左右曰:“此天书命可敦领三十六宫也。”后大喜。宫中为语曰:“孤稳压帕女古靴,菩萨唤作耨斡么。”盖言以玉饰首,以金饰足,以观音作皇后也。二年八月,上猎秋山,后率妃嫔从行在所至伏虎林。上命后赋诗,后应声曰: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都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上大喜,出示群臣曰:“皇后可谓女中才子。”次日上亲御弓矢射猎,有虎突林而出,上曰:“朕射得此虎,可谓不愧后诗。”一发而殪,群臣皆呼万岁。是岁十一月,群臣上皇帝尊号,曰“天祐皇帝”,后曰“懿德皇后”。三年秋,上作《君臣同志华夏同风》诗,后应制属和曰:虞廷开盛轨,王会合奇琛。 到处承天意,皆同捧日心。文章通鹿蠡,声教薄鸡林。大宇看交泰,应知无古今。明年,后生皇子睿,皇太叔重元妃入贺,每顾影自矜,流目送媚。后语之曰:“贵家妇宜以庄临下,何必如此?”妃衔之,归骂重元曰:“汝是圣宗儿,岂虎斯不若。使教坊奴得以可敦加吾。汝若有功,当除此帐,笞挞此婢。”于是重元父子合定叛谋。于九年七月驾幸滦水,聚兵作逆。须臾军溃,父子伏诛,而讨平此乱,则知北枢密院事赵王耶津乙辛与有功焉。寻进南院枢密使,威权震灼,倾动一时。惟后家不肯相下,乙辛每为怏怏。及咸雍初,皇子睿册为皇太子,益复蓄奸为图后计矣。 后常慕唐徐贤妃行事,每于当御之夕,进谏得失。国俗君臣尚猎,故有四时捺钵。上既擅圣藻,而尤长弓马,往往以国服先驱,所乘马号“飞电”,瞬息百里,常驰入深林邃谷,扈从求之不得,后患之。乃上疏谏曰:“妾闻穆王远驾,周德用衰。太康伏豫,夏社几危。此游佃之往戒,帝王之龟鉴也。顷见驾幸秋山,不闲六御,特以单骑从禽,深入不测,此虽威神所届,万灵自为拥护,倘有绝群之兽,果如东方所言,则沟中之豕,必败简子之驾矣。妾虽愚暗,窃为社稷忧之。惟陛下尊老氏驰骋之戒,用汉文吉行之旨,不以其言为牝鸡之晨而纳之。”上虽嘉纳,心颇厌远。故咸雍之末,遂稀幸御。 后因作词曰《回心院》,被之管弦,以寓望幸之意也:埽深殿,闭久金铺暗。 游丝络网尘作堆,积岁青苔厚阶面。埽深殿,待君宴。拂象床,凭梦借高唐。敲坏半边知妾卧,恰当天处少辉光。拂象床,待君王。换香枕,一半无云锦。 为是秋来转展多,更有双双泪痕渗。换香枕,待君寝,铺翠被,羞杀鸳鸯对。犹忆当时叫合欢,而今独覆相思块。铺翠被,待君睡。装绣帐,金钩未敢上。 解却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见愁模样。装绣帐,待君贶。叠锦茵,重重空自陈。 只愿身当白玉体,不愿伊当薄命人。 叠锦茵,待君临。展瑶席,花笑三韩碧笑妾。 新铺玉一床,从来妇欢不终夕。展瑶席,待君息。剔银灯,须知一样明。 偏是君来生彩晕,对妾故作青荧荧。剔银灯,待君行。爇熏炉,能将孤闷苏。 #萧观音##契丹##辽国##辽道宗#
【资料】关于萧耨斤 萧耨斤出生于述律平本家,她有五个弟弟,孝穆、孝诚、孝先、孝惠(孝忠)、孝友,家族无比强大。耨斤一开始是以宫人身份入宫的,伺候萧绰,估计伺候得很好,萧绰很喜欢她。她的脸很黑,目光凶狠,沉默寡言。她其实很会说的,所谓的沉默寡言只是在萧绰面前。萧绰是她最不敢冒犯的人。要是她敢在萧绰面前嚣张,小命就瞬间结束了。据说她在萧绰的房间里发现一只金鸡,就变美了。萧绰无比惊讶,就让她去伺候隆绪。吞金鸡估计是假的。萧绰应该只是让她去伺候隆绪。当时萧绰侄女、皇后菩萨哥生出的儿子都夭折了,萧绰绝望了,就让耨斤去伺候隆绪。她让耨斤去的时间估计是在澶渊之盟以后。耨斤和萧绰并不是同一个家族,而且萧绰的家族很羸弱,萧绰就不怕耨斤生了皇子以后,反噬自己么?答案是否定的。萧绰不仅用自己家族的人,也用对面后族的人,她的二女婿和三女婿就是如此。这是政治,萧绰要和他们形成联盟。再说就算耨斤生了皇子,也可以给菩萨哥养。是隆绪极力扶持耨斤家族,才导致耨斤坐大的。隆绪是罪魁祸首。 耨斤跟隆绪生了四个孩子:魏国公主岩母堇 越国公主槊古 耶律宗真耶律宗元有梦女扯什么耨斤爱不爱隆绪,隆绪爱不爱耨斤,没事吧。耶律隆绪的后宫是辽代第一,这种种马能爱谁?还有隆绪是一个庸君,年近四十才亲政,还是个大胖子,居然有女的喜欢他。宗真一出生,隆绪就把他拿给菩萨哥抚养。第二年,菩萨哥生下皇子属思。吧里有人讨论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就对宗真变脸了。哪条史料记载她变脸了?从菩萨哥死后宗真痛苦的表现来看,他很喜欢菩萨哥,菩萨哥对他很好。属思不久夭折。之后耨斤又生下宗元,此时隆绪就开始大力扶持耨斤家族。他对母亲的长期摄政是有意见的,因此他要扶持耨斤家族打压萧绰家族和韩氏家族。每逢提起耨斤和菩萨哥的斗争,就有人怪耨斤或者菩萨哥,却不提耶律隆绪,他才是罪魁祸首。宗真对菩萨哥很孝顺,伺候得很好,这让生母耨斤非常不满。耨斤随即与菩萨哥展开斗争,她屡次诬告菩萨哥与乐师私通,隆绪都不信。菩萨哥必然不可能私通,因为隆绪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还赐死过德妃,他是要求所有女人都对他恭顺的,他对菩萨哥和耨斤所谓的“爱”也是因为她们伺候得好。要是菩萨哥真的私通了,他能忍? 隆绪对耨斤家族偏心到什么程度呢,耨斤的弟弟孝先娶了公主耶律崔八,大延琳造反,孝先和妹妹跑了出来,把崔八丢在后面,导致她遇害。隆绪对此的反应就是把孝先调职,继续重用他。 隆绪给耨斤的封号是“顺圣元妃”,就是让她顺从自己,耨斤估计会对这个封号甩个白眼。耨斤和菩萨哥的斗争,是为了辽国的大权,不是为了耶律隆绪。耨斤想把皇后挤下去,菩萨哥必然要维护自己的地位。 耶律隆绪长成那副尊荣,她们的眼睛又不瞎。太平十一年(1031),隆绪病重,萧耨斤随即让弟弟萧孝先掌管禁卫,等于控制了行宫。 萧耨斤还当着隆绪的面骂菩萨哥:“老家伙你还能专宠到何时?”耶律隆绪想玩平衡,但是他没有那个能力,最后玩脱了。他就告诉宗真,让他以后不要杀了菩萨哥。同时留下遗诏,让菩萨哥做太后,耨斤做太妃。但是耨斤把遗诏藏了起来,自立为太后。还有人说辽国是以生母为太后的,谁说是以生母为太后的?隆绪遗诏是以菩萨哥为太后,只不过耨斤自立了。她自立成功,就代表辽国以生母为太后? 耨斤是辽国最残忍的太后,比述律平还要残忍,她随即开始清洗萧绰家族和与之有关的人,杀死了萧啜不(萧绍业)、萧匹敌,又杀死萧延留等人。她总共杀死了几十个人。此时隆绪的坟土还没干。《契丹国志》又把耨斤杀的人夸大为百余人。契丹国志是宋人编的,宋人对母权发达的辽国持憎恶态度,辽国女人在书上的形象很差,连萧绰这种没什么黑点的都能黑她阴毒、残忍嗜杀。不过耨斤这个人确实残忍,她姐姐秦国夫人看上宗室宗允(隆庆的儿子),她就把宗允的妻子杀了,把姐姐强行嫁给他。她妹妹晋国夫人看上大臣耿元吉,她就把耿元吉的妻子杀了,把妹妹强行嫁给他。她又要杀菩萨哥,宗真求情,但是她不听,就派了个使者去逼菩萨哥自杀。到此掌握了大权。耨斤在模仿萧绰,萧绰的待遇她全都要,但她又没有萧绰的能力和责任心。她只是名义上的摄政太后,朝政是由五个弟弟把持的。她给自己加尊号为“法天应运仁德章圣皇太后”,她跟萧绰的尊号是辽国唯二没有女性特质(慈爱、温顺)的尊号。辽国人都很同情菩萨哥的死,对耨斤及其家族的专权感到不满。宗真也不参与任何政务,大臣请他参加,他也不参加,就是逃避这一切。#萧耨斤##契丹##辽国#
【资料】关于萧菩萨哥 萧菩萨哥是萧绰的弟弟隗因的女儿,关于这个隗因,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说是萧思温的儿子,有说是他过继的儿子。学者史春风持过继+早死的说法,关于史春风的水平,有时候他写得挺好的,有时候又极端低劣。比如他说皇太妃是耶律贤的嫔妃,理由就是隆绪纳第一任皇后的时候,她曾资助过隆绪。由此得出第一任皇后和萧绰属于不同家族,和皇太妃属于同一家族。大哥,皇太妃显然是皇太叔的妻子,太后的姐姐。外甥纳后,作为姨妈资助他怎么了?深度近视可以配副眼镜,搁这给男人虚空纳妾。 这里就不管隗因是儿子还是继子了,这个问题说不清。隗因娶了韩德让的妹妹,契丹国志说萧绰因为韩德让的缘故特别喜欢侄女。宋人史料向来喜欢夸大萧绰对韩德让的宠爱,是不是这个缘故不知道。不过萧绰应该是很喜欢菩萨哥的。菩萨哥相貌漂亮,有才华,十二岁就被选入宫中。统和19年(1000),隆绪的第一任皇后因为长期无子,被萧绰废为贵妃。同年萧菩萨哥被立为皇后。她也是辽国第一个有尊号的皇后,“齐天彰德皇后”,她的尊号也是辽国皇后里面最合理的,最威严的。这显然是萧绰的主张。菩萨哥把婆婆萧绰伺候得很好,这也是萧绰喜欢她的理由之一。 但是萧菩萨哥也是长期无子,她生的儿子都夭折了。萧绰就让耨斤去伺候隆绪。比起侄女,萧绰显然更重视辽国的继承。萧绰在世的时候,菩萨哥不能参政,不是萧绰对女人有什么看法,萧绰的女伴岐国夫人就积极参政。而是菩萨哥的能力太一般。萧绰去世后,菩萨哥就积极参政,“置宫闱司,补官属,出教令。”尊号也变成了八个字“仁慈翊圣齐天彰德皇后。”参政是辽国女人的正当权利,隆绪自然不会在意。菩萨哥跟金国的裴满氏很像,好名利,脑子不太聪明,八个字的尊号比得过实权?就不要拿她们跟萧绰做对比了,不是是女的就能拿来比的。哀册吹菩萨哥“后德中助,帝功大成。”耶律隆绪是一个庸君,如果是在菩萨哥的辅佐下他还干成这样,可见菩萨哥的能力有多平庸。 隆绪和菩萨哥的生活很奢侈,“尝以草莛为殿式,密付有司,令造清风、天祥、八方三殿。既成,益宠异。所乘车置龙首鸱尾,饰以黄金。又造九龙辂、诸子车,以白金为浮图,各有巧思。夏秋从行山谷间,花木如绣,车服相错,人望之以为神仙。”隆绪本质是一个放纵的人,只是在萧绰面前装得好。萧绰是一个自律的人,他们生活奢侈必然是在萧绰去世以后。隆绪对菩萨哥有感情,那是因为菩萨哥伺候得好,伺候了他四十年。哀册说她“专宠”,隆绪的女人光辽史记载的就有十二个,他是个大种马。所谓的专宠,要么是哀册吹的,要么专宠这个词很水。菩萨哥蠢到相信能靠隆绪的宠爱活着,韩制心提醒过她,靠宠爱是不能长久的,但是她不听。 开泰五年(1016),耨斤的长子宗真出生,此时隆绪就开始偏心耨斤。有梦女说隆绪爱耨斤,跟种马谈爱?隆绪是想跟她生儿子和重用她的家族才“爱”她。耶律隆绪长那么丑,能力又平庸,还有梦女,也是奇葩。 #萧菩萨哥##耶律隆绪##契丹##辽国#
【资料】萧绰的大姐 萧绰的大姐萧胡辇,嫁给了穆宗耶律璟的弟弟罨撒葛。穆宗是性无能,罨撒葛就是继承人。辽史明确记载,耶律璟“委以国政”。不出意外的话,罨撒葛就是皇帝,萧胡辇就是皇后。胡辇的母亲吕不古和穆宗兄弟可能是同母的,也就是说胡辇嫁给了亲舅舅。 萧思温无疑是把希望寄托在大女儿身上的。萧胡辇何时嫁给罨撒葛不清楚,但绝对是在耶律璟继位以后。耶律璟把朴谨公主嫁给了萧讨古,耶律璟是性无能,不可能有女儿。辽国制度,亲王嫡出的女儿位于皇帝的庶出女之上,也是公主。耶律璟只有罨撒葛一个同母弟,估计朴谨公主就是罨撒葛的女儿,是他跟前妻生的。 萧胡辇和罨撒葛有一女钵国娘子,他们有没有其他孩子就不知道了。穆宗耶律璟太残暴,罨撒葛也不确定自己能不继位,他就找别人算命,结果被哥哥流放到西北守边。罨撒葛是个很无能的人,在察割之乱的时候就被抓住过,差点回不来。在耶律璟继位之初又谋反过,失败。 罨撒葛被流放,最着急的当然是萧思温,他是想当国丈的。他就只能找耶律贤,愿意支持他,条件是让他娶萧绰,耶律贤同意了。应历十九年(969)二月,耶律璟被人谋害,耶律贤随即赶到,自立。他随即杀了耶律璟的亲信和支持罨撒葛的人。罨撒葛听了非常害怕,就逃走了,不久被耶律贤召回,封为齐王。此时萧胡辇的心情是不用说的,本来罨撒葛是皇帝,她是皇后。但现在耶律贤变成了皇帝,妹妹变成了皇后。但是耶律贤是自立的,又没有皇子,宗室有夺位的理由。但是在保宁三年(971)十二月,萧绰生下了隆绪。耶律贤的帝位稳了。几个月后,罨撒葛被气死了。本来他才是继承人,耶律贤对他有愧,于是追封他为皇太叔,萧胡辇就成了皇太妃。皇太妃是皇太叔的妻子,本纪明确记载追封罨撒葛为皇太叔。一堆学者还在那里猜,说萧胡辇是皇太妃是不对的,没长眼睛么?还怀疑是耶律贤纳了萧胡辇。什么鬼。《辽朝后族诸问题研究》的作者还说萧胡辇是耶律贤的妃子之一,哪条史料、哪块石刻记载他有妃子了?除了当宗室时纳过的渤海妃,他还有谁?史书没看清楚,又没脑子,就张口就来。高嵩墓志铭记载萧胡辇在耶律贤时期就是皇太妃了,但凡多看点资料,就得不出耶律贤纳了她这种结论。那么喜欢给男人找女人,什么心理。萧胡辇和萧绰的关系不清楚,但应该没有二姐和她那么差。萧绰当了太后以后,她的两个姐姐的地位是极高的。萧胡辇也积极参与事务,比如隆绪立后的时候,她就出钱资助过。宋朝雍熙北伐,萧胡辇也在军中,击败了宋军的西路军。 统和十二年(994)八月,萧绰命令萧胡辇领西北路乌古等部兵及永兴宫分军,抚定西边。让她去西北打仗。永兴宫就是耶律德光的斡鲁朵,罨撒葛是继承人之一,萧胡辇又继承了丈夫的军队。萧胡辇在丈夫活着的时候就跟他在西北了,西北就是她的革命根据地。萧绰让她去西北没毛病。 萧绰显然是猜忌大姐的,她让萧挞凛监督她的用兵,萧胡辇干脆让萧挞凛发布军中号令,减轻妹妹的疑心。统和十五年(997)三月,萧胡辇给萧绰带来大捷。 萧胡辇在西北开疆拓土,萧绰对她的疑心必然越来越重。两姐妹的关系也就更不好。 有说法称萧绰让萧胡辇嫁给了韩瑜(韩德让侄子),但这个说法只源于《乘轺录》,乘轺录里面有很多错误。作者可能是把韩瑜和萧挞凛揉杂在一起了。韩瑜墓志铭显示他续娶的是萧氏,那为什么不写明是皇太妃呢。皇太妃比他尊贵,写明了会更好啊。还说萧氏在他死后不想嫁人,但萧胡辇后面可是爱上了奴隶。 《辽史》记载萧胡辇谋反了一次,但是《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她在“一次”之前已经谋反过了。 应该是萧胡辇在西北的时候,她看上了相貌英俊的奴隶达揽阿钵。想跟他在一起。萧绰闻讯大怒,命人把阿钵用沙袋猛击了四百下。沙袋就是一种刑具,专门对付重罪者,在人的肋骨和四周拷打。四百下估计快把人打死了。萧绰反应这么大,不知道为什么。她自己临幸过的迪里姑也是奴隶,萧胡辇喜欢一个奴隶,她就这么过分。 到了第二年,萧胡辇又去找萧绰,这次萧绰同意了,但她仍然嫌阿钵出身低,就把他封为将军,让他去和萧胡辇一起打仗。长编记载,萧胡辇和阿钵想联合北阻卜(骨历扎国),篡夺萧绰的太后之位。那她要当太后,必然要立一个皇子。萧绰知道以后,就夺了她的兵权,让她待在幽州(南京)。这是很奇怪的做法,南京这么重要的地方,萧绰让萧胡辇一个罪人待着,她就不怕?耶律德光和罨撒葛的墓地在怀州,萧胡辇要待也是待在怀州。这次的谋反事件很奇怪。 萧绰显然原谅了姐姐,在统和二十二年(1004)正月,萧胡辇和奚王、南府宰相、令公率军在宋辽边境修筑边城。实际上就是为萧绰的南下做准备。当年,萧绰和宋朝签订了澶渊之盟。#萧绰##契丹##辽国##辽史#
【资料】可怜的耶律德光 辽国优秀的统治者就四个:阿保机(开国)、耶律德光(创业)、萧绰(盛世之君)、耶律大石(复国)。其中最可怜的无疑是耶律德光,立下那么大的功业,儿女大多早死,位子还被耶律倍一脉的篡夺了。 耶律德光有七子二女: 耶律璟(辽穆宗,931—969),母为皇后萧温。辽国第一暴君,后被挺身反抗的下人杀害。皇位被堂侄耶律贤篡夺。 耶律罨撒葛(934—972),母为皇后萧温。耶律璟的继承人,耶律贤篡位后,不久气死。 耶律天德,母为宫人萧氏。耶律德光庶长子,年纪在耶律璟、罨撒葛之上。生性勇猛,令人生畏。虽然是庶子,但是受到奶奶述律平的喜爱。在横渡之约中站在耶律阮(辽世宗)这一边,述律平很不高兴,以前的宠爱都白宠爱了。后与萧翰等人谋反,天德用手打断了锁,但由于监狱人太多,没能出去。可能是因为害怕他的勇猛,耶律阮把他杀害。 耶律敌烈,母为宫人萧氏。曾两次谋反,都被哥哥耶律璟放了。可见耶律璟很疼爱弟弟。乾亨元年(979),奉命去救援北汉,战死。 耶律必摄,母为宫人萧氏。作为侍从跟在哥哥耶律璟身边,从耶律璟手里救下过养鹿官。 提离古,生母不详,可能是萧温或者继后。早夭。 只撒古,生母不详,可能是萧温或者继后。早夭。 耶律吕不古,长女,生母应为萧温。她是萧绰的母亲。耶律璟封她为汧国长公主。萧绰当了皇后以后,又进封为燕国大长公主。但据《元一统志》里的辽代碑文记载,保宁四年(972)吕不古的封号为魏国长公主。另据《辽史.萧思温传》记载,她在耶律德光时期就已经是燕国公主。可能德光时期公主并没有封号,是辽史误载。吕不古应该活了五十几岁。 耶律嘲瑰,次女,生母不详。按照辽史记载,她结婚的时候只是翁主。在耶律璟时期,没受册封就死了。后追封魏国大长公主,但这个封号又跟吕不古重合了。嘲瑰的儿子就是萧图玉,是萧绰的表弟,西北战神。萧图玉又娶了钵国娘子,就是萧绰大姐胡辇的女儿。辽史记载萧图玉是萧绰的“戚属”,可能嘲瑰和吕不古是同母的,或者她是继后或高级妃生的。辽史记载为翁主,可能是误载。 耶律德光的儿女里面,只有必摄有好下场。#耶律德光##辽太宗##辽国##契丹#
【资料】庸君耶律隆绪 统和二十七年(1009)十一月,萧绰病重,隆绪举行柴册礼,开始亲政。十二月,萧绰去世。 统和二十八年(1010)五月,高丽弑君的事被捅到辽国,耶律隆绪立刻决定讨伐高丽。他要给自己建功立业,证明自己是一个皇帝。 十一月,辽军渡过鸭绿江,进入高丽首都开京。由于找不到国王,隆绪就把开京烧了,不管皇宫还是民居,烧得一干二净。他又怕后路被切断,所以在攻克开京的当天就撤军。他派去出使高丽的使者韩杞被高丽人杀害。韩杞就是参加澶渊之盟的使者,萧绰执政的时候,他可是活得好好的。另一个参加过澶渊之盟的大臣高正,被高丽军围住,差点死了。此时隆绪也后悔轻易攻打高丽了,就赦免了他的罪过。辽军在撤退途中遭到高丽军反扑,惨败,官吏几乎死了一半。隆绪只能选燕云地区当过官的和稍微识字的人来补空缺。 隆绪打高丽就是没事找事,就算高丽没有弑君,他也会千方百计找到借口攻打的。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亲征,也是唯一一次。 统和二十九年(1011)五月,萧图玉降服阻卜,隆绪在那里设置节度使。“自後,节度使往往非材,部民怨而思叛。”西北乱得很,萧图玉也没办法。萧绰时期的西北是相对平静的,萧图玉那时就是战神。因为领导不一样。 开泰元年(1012)七月,“进士康文昭、张素臣、郎玄达坐论知贡举裴玄感、邢祥私曲,秘书省正字李万上书,辞涉怨讪,皆杖而徒之,万役陷河冶。”大臣犯错,让他们去服苦役。 十一月,给自己加最夸张的尊号,没有一个字符合。同月,西北彻底乱了(“沿边诸部皆叛”)。 开泰二年(1013)七月,“乌古、敌烈皆复故疆。”被萧绰灭掉的乌古部、敌烈部都复国了,牛逼得很。 开泰三年(1014)七月,“诏政事省、枢密院,酒间授官释罪,毋即奉行,明日覆奏。”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名声最差的耶律璟下的诏书。 “自八月射鹿至于九月,复自癸丑至于辛酉,连猎于有柏、碎石、太保、响应、松山诸山。”他这游猎频率和耶律璟有啥区别,凭什么说耶律璟就是昏君? 开泰六年(1017)六月,赐死德妃萧氏,德妃估计就是废掉的第一任皇后,不知道哪儿得罪他了。 开泰七年(1018)十二月,萧排押与高丽军作战,惨败,高丽取得“龟州大捷”。 开泰九年(1020)五月,辽丽停战,高丽给了隆绪台阶下,仍然来进贡。有学者把他的对丽战争称为彻头彻尾的失败。 太平六年(1026)八月,“自是阻卜诸部皆叛,辽军与战,皆为所败。” 太平八年(1028)十月,耶律斜轸的孙媳妇阿聒冒犯了他,其夫骨欲为之隐瞒,隆绪把两个人都抄家。萧绰曾让隆绪和斜轸约为朋友,他就是这么对待朋友一家的。 太平九年(1029)八月,爆发大延琳起义。大延琳起义是辽国史上最大的起义。“太平盛世”还能爆发起义。大延琳杀了隆绪的女儿八哥,杀公主算什么本事,怎么不把死种马给杀了。 太平十年(1030)八月,平定大延琳起义。 太平十一年(1031)三月,隆绪病重。死种马拖了三个月才死,没见过皇帝病重时间这么长的。 隆绪晚年扶持萧耨斤家族,打压萧绰和韩德让家族,他想玩平衡,结果玩崩了。没有能力非要去制衡。给辽国内乱埋下伏笔。 “诏资忠往问故。高丽无归地意。由是权贵数短於上,出为上京副留守。”“是时,枢密使萧合卓、少师萧把哥宠,资忠不肯附,诋之。帝怒,夺官。”听信谗言,出忠臣。 “(王)继忠曰:合卓虽有刀笔才,暗於大体。萧敌烈才行兼备,可任。上不纳,竟用合卓。及遣合卓伐高丽,继忠为行军副部署,攻兴化镇,月馀不下。师还,上谓明於知人,拜枢密使。”用人不明。 “时议以为(萧合卓)无完行,不可大用;南院枢密使王继忠侍宴,又讥其短。帝颇不悦。”不纳忠言。#耶律隆绪#
【资料】萧绰大事年表 应历三年(953,1岁)五月初五(端午节),萧绰出生。 应历十九年(969,16岁)二月,皇帝耶律璟遇刺,堂侄耶律贤继位,改元保宁。萧绰入宫,封为贵妃。 保宁元年(969,16岁)五月,立为皇后。 保宁二年(970,17岁)五月,父亲萧思温被刺杀。 九月,处死凶手萧海里、萧海只,流放其弟萧神睹于黄龙府。 同年,公主观音奴出生。 保宁三年(971,18岁)四月,处死萧神睹。 十二月,皇子隆绪出生。 保宁五年(973,20岁),皇子隆庆出生。耶律贤来到萧绰老家新城,追封其祖父胡母里为韩王,伯父胡鲁古兼政事令,尼古只兼侍中。 保宁六年(974,21岁)三月,遣涿州刺史耶律琮与宋议和。 保宁七年(975,22岁),公主长寿奴出生。 保宁八年(976,23岁)二月,耶律贤谕史馆学士,书皇后言亦称“朕”暨“予”,着为定式。 保宁九年(977,24岁),公主延寿奴出生。 乾亨元年(979,26岁)三月,遣耶律沙、冀王敌烈援救北汉,战败,冀王敌烈战死。 六月,北汉灭亡。 七月,宋军侵辽,战于高梁河,惨败。 九月,以韩匡嗣为都统,大举入侵宋朝,惨败。 同年,皇子隆裕出生。 乾亨二年(980,27岁)三月,遣驸马萧啜里等人侵宋,战败,萧啜里战死。 十月,耶律贤亲征。 同年,皇子药师奴出生。 乾亨三年(981,28岁)三月,药师奴去世。 乾亨四年(982,29岁)四月,耶律贤亲征,战败。 九月,耶律贤去世。皇子隆绪继位,萧绰称制。改国号“大契丹”。 统和元年(983,30岁)六月,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改元统和。 统和二年(984,31岁)四月,辽使与宋使在高昌起冲突,几乎动武。 统和四年(986,33岁)正月,枢密使耶律斜轸、林牙萧恒德俘虏女真人口十余万、马二十余万。 二月,西夏李继迁叛宋来降。 三月,宋朝发动三十万大军侵辽。亲征。宋军惨败。 九月,隆绪纳皇后萧氏。 十一月,亲征,入侵宋朝。 十二月,与宋军战于君子馆,宋军战败。李继迁降辽,“愿婚大国,永作藩辅”,封宗室耶律汀为义成公主,许嫁西夏。 统和五年(987年,34岁)正月,班师。 五月,上尊号为“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 统和六年(988,35岁)九月,亲征。同年开科举。 统和七年(989,36岁)三月,为耶律休哥举行再生礼。以义成公主下嫁李继迁。辽夏联姻自此始。 四月,拜谒奇首可汗庙。 五月,爆发徐河之战。 统和八年(990,37岁)十二月,遣使册封李继迁为夏国王。 统和十年(992,39岁)十二月,遣萧恒德、耶律元宁讨伐高丽。 统和十一年(993,40岁)正月,高丽遣使请罪,自此称臣纳贡。 统和十二年(994,41岁)七月,诏契丹人犯十恶者依汉律。 八月,命皇太妃萧胡辇抚定西边。宋遣使请和,不许。 九月,宋遣使请和,不许。 统和十三年(995,42岁)三月,遣韩德威侵宋,战败。 十一月,高丽遣童子十人来学契丹语。 统和十四年(996,43岁)三月,高丽请婚,许以东京留守萧恒德女下嫁。高丽遣童子十人来学契丹语。 统和十五年(997,44岁),公主延寿奴去世,杀驸马萧恒德。 七月,禁吐谷浑别部鬻马于宋。 统和十七年(999,46岁)九月,亲征。败宋军于瀛洲。 统和十九年( 1001,48岁)三月,废皇后萧氏。 五月,册萧菩萨哥为齐天皇后。 九月,亲征。 十月,败宋军于遂城。遇到暴雨,班师。 统和二十年(1002,49岁)三月,遣萧继远侵宋,败宋军于梁门、泰州。 统和二十一年(1003,50岁)四月,遣耶律奴瓜侵宋,败宋军于望都。 六月,修可敦城。 统和二十二年(1004,51岁)闰月,亲征。 十二月,与宋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统和二十三年(1005,52岁)五月,以金帛赐阵亡将士家。 十一月,韩德让赐姓耶律。 统和二十四年(1006,53岁),禁鬻马于宋、夏界。 五月,皇太妃萧胡辇谋反,失败。幽禁皇太妃于怀州,囚禁夫人夷懒于南京,余党皆生埋之。 十月,上尊号为“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洪仁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 统和二十五年(1007,54岁)正月,建立中京。 六月,赐皇太妃死。 统和二十六年(1008,55岁)十二月,萧图玉讨伐甘州回鹘,俘虏其酋长,抚慰而还。 统和二十七年(1009,56岁),开殿试。 四月,瘟疫。 十二月初五,南幸,萧绰病重。初八,大赦。十一日,萧绰去世。#萧绰##辽国##契丹#
【资料】阿保机次女袅胡公主 《萧汉宁墓志》记载了阿保机有一个次女,袅胡公主,这个次女是《辽史》没有记载的。但同时墓志又说她是“四公主”。 墓志全文如下: 故西南面都招討使、前六節度、奚國王蕭公墓誌銘。鄉貢進士苗世雄撰。鄉貢進士張弼舉書丹。大口口口口口口口國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崢嶸之丑岳,來為嘉瑞,勝口祥之口盡者,惟蕭公之德及此也。公諱漢寧,蘭陵人也。素剌王四公主之孫也。口口口口口口奚國王。祖諱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忠宣力奉國功臣、安國軍節度使、邢洺管內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同政事門下平章事、開國公、食邑二千戶、食實封二百戶、口王。公主諱褭胡,大聖皇帝之次女也。祖母耶律氏,漆水郡夫人。考諱口,銀青崇祿大夫、檢校太傅、行左神武大將軍、兼御史大夫、上柱國、蘭陵縣開國男、食邑五百戶。太傅大夫人生三子;妣為二夫人,生二子,公為長,弟左神武大將軍。太傅之弟無子也。公九歲,奉口口無知。祖母耶律氏,帳口口口口在家而必達,致在邦之必聞。二十一,南征,忠臣之心口口口口口之殊勲,梁王請口口番皮一,領銀盒子一口口。二十八,詔入朝,知口宣頭子。三十三,任本帳敞史,半年,旋改小常袞,轄五帳。祖口月,俄拜大將軍。次保万,居一載,累沐口口可弘北面口口口口口口聞。公名器不可假人。口加積慶宮漢兒渤海副部署、銀青崇祿大夫、檢校司空、右千牛衛大將軍。口口口木口口口居之一年,口口口口標於家口口口旋播扵寰德,便授金吾營口。公任之二載,奉宣口口間都巡檢使。口口出,浮人三百五十戶。口口韓、信二州巡官。四年,口詔口口州口口口口理事,半年,公有口口口,封六節度、奚國王、武信軍節度管內觀察處置等使、金紫崇祿大夫、檢校太傅、使持節遂州刾使、兼御史大夫、上柱國、蘭陵郡開國男、食邑三百戶。九記兼授口口廕口口口一二二年三口口亰,令分當帳二十房人戶口口。公之討口口口記。六年,囹圄空閑。口口口恩口口楊其嚴肅口口口口口口口知公純口口全委口東口口口六口月率小大以歸,心感狂兇而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而果,了口口口口口口六師論功而竟同肅相次口公与左承相同提點建脩大內。二年,有職員口口口不束者,公嚴責之。口口者口口而取口二者日口口來口口口口保褭至唐,吾口口治諸公事斷口口罰馬一百疋,牛三百頭,羊一萬一千口,並入自己口口。祀十,兩順侍,五穀大獲。農民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石口口居測化口便走騎。詔公超口口口封西南面都招討使、安撫巡檢使、兼口口都鈐口口口軍節度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口口崇祿大夫、檢校太尉、同政事門下平章事、使持節遂州諸軍事、口州刾史、上柱國、蘭陵郡開國侯、食邑一千戶、食實封一百戶。口口口口口口同為霸州之功口彼口口口起口陽之口公之謀略正政如一,口偶口口而口。太平十年正月九日薨于公署,朝口奇之才,有口口口口口三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淑,共仰賢明。生九子:長曰遇吉保,巡檢口使;次曰伯里口口口相公;次曰口也不口;次曰口口口短口口口六口口;次曰口口;次曰游口口口口口口口,早口;次曰汙都捏;次曰口口哥,並大丑女口蓮口只。迎未至,口君早世。只倚袞夫人,侍口口太師口哥夫人,達口口太師,口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大口林免口口口口口孝敬口護廧口。以當年十月二十九日葬於松山縣故城鄉口口宅兆也。口口公字俱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去奢華,刑政清廉,正直嚴謹,口口禮讓見識機口,天下口口,人間口一。口則形而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設口上拓其口口邑可口口口國口家口口三口口口口岳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時口口口口口口口之口不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不口口口人早嘗口口口口口滿口維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以口口石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行一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也口口口口一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公之夭口……口赤口既將襄……
【资料】萧绰时期的名臣名将 萧绰是最伟大的契丹统治者,在位时期是辽国的全盛期,也是名臣名将最多的时候。萧绰对内改革,制定制度,对外开疆拓土,压制宋朝。 萧绰一上台就四处用兵,往西打党项、阻卜、回鹘,往东打女真、高丽,往南压制宋朝。 高丽、西夏都是在萧绰时期来进贡的。 萧绰时期的名臣名将(按照史书和石刻整理): 韩德让,第一重臣,应该参与了萧绰的多种决策。 耶律斜轸,名将,讨伐女真、攻打宋朝。 耶律休哥,第一名将,与萧绰堪称天才组合,打得宋朝不敢北上。 萧继远,对宋屡立战功。 邢抱朴,文官,长于吏治。 韩德威,韩德让的弟弟,征讨党项。 耶律景(海里),阿保机的侄孙,萧绰屡次亲征,他负责南院的民事,休养生息。 萧挞凛,耶律休哥、耶律斜轸之后的第三号名将,主要负责阻卜和对宋战争。 萧图玉,辽国战神,主要负责西北战事。 耶律铎轸,出身卑微。在999年的对宋战争中,为了让萧绰认识自己,他在身上裹了一块红布,冲入宋阵,格杀甚众。萧绰一眼就看到了他,等战事稍缓,她把他召过来说道:“卿作战如此英勇,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耶律速撒,在耶律贤时期负责党项事务,萧绰上台后继续任用他,“太后益信任之”,在边疆待了二十年。 韩瑜,韩德让的侄子,在长城口之战中战死。 王悦(953—1005),参与对宋战争。 常遵化(943—1007),在澶渊之盟后负责宋辽边境的榷场贸易。 王说(951—1007),文臣,萧绰让他负责中京的营建,被萧绰累死了。 耶律元宁(安世,939—1008),皇族,辽国名臣曷鲁的孙子,萧绰派他和萧恒德一起讨伐高丽,从此高丽称臣纳贡。 耿延毅(968—1019),上谷耿氏,韩德让的外甥。镇守宋辽边境。1001年,萧绰入侵宋朝。宋朝边民趁辽国国内空虚,进入辽境抢劫,被耿延毅击败。 宋匡世(978—1025),文臣,由耶律斜轸推荐为官,长于吏治。 张昭莹,禁军将领。1001年,萧绰入侵宋朝。路上遇到大雨,道路泥泞不堪,辽军都陷入了淤泥里面。萧绰的后路被宋军切断。张昭莹率领敢死队击退宋军,使萧绰得以从容撤出。张昭莹在击退宋军以后,仍然没有反应过来,脸色很凝重。萧绰抚摸着他的后背安慰了他,还亲手赐酒给他。 李德宗,陇西李氏。参加1004年的对宋战争。 张守节(981—1033),参加对宋战争。#萧绰#
【资料】论萧绰和隆绪的关系 但凡摄政太后与皇帝之间都有矛盾,只有萧绰和耶律隆绪是例外。他俩没有矛盾原因很多。首先是孝顺,古代人是最追求孝顺的,更别提皇帝。其次辽国母权发达,皇帝和大臣都是极度尊敬太后的。可以说辽国太后是中国太后里面的异类,学者冯家昇还就辽国太后的崇高地位进行过讨论。 萧绰和耶律贤是相爱的,并且爱隆绪。隆绪的童年可能跟一般的帝王之家不同,更接近民间家庭。萧绰对隆绪有爱、有教育,也有打压。可以说她对隆绪的态度是摄政太后里面最合理的。 统和四年(986)十月,隆绪十六岁,萧绰举行再生礼,为他祭神祈福。统和十五年(997),隆绪游猎无度,萧绰告诫了他,有学者就说这是萧绰对隆绪的控制。很搞笑。萧绰在上个月刚死了女儿,她怕儿子再出事,才告诫他的。她在平时是不会管儿子游猎的。上下文都不会看的?那个学者随即又说到萧绰去世,此后隆绪的游猎活动只有一次。那是因为他只看了本纪,没看游幸表。这么蠢还当学者?萧绰明明是爱孩子,却被解释为控制他,又能得出她心理阴暗的结论。统和二十四年(1006),萧绰的大姐萧胡辇造反,隆绪的两个近侍也参与了,萧绰随即把他们腰斩。这是她保护儿子的表现。隆绪年近四十,还要老妈来帮他建立权威。萧绰一直在培养隆绪,想把他培养成守成之君。统和四年(986),隆绪朝见萧绰,萧绰就让他在自己面前决滞讼。《契丹国志》是一本很夸张、恶意满满的书,萧绰的形象是最差的。在描述萧绰对隆绪的教育时也很夸张,说他和左右的小臣戏谑,萧绰知道了以后就打了他们,训斥了隆绪。这倒没什么。但之后的记载就离谱了,说隆绪穿的衣服,骑的马都要萧绰看过。从府库里拿一样东西,要经过萧绰允许。好像萧绰是控制狂。最离谱的记载是,有嫔妃跑到萧绰面前进谗言,萧绰立刻信了,当众骂了隆绪。问题是嫔妃是跟皇帝过日子的,又不是跟太后过日子的,她去进谗言对自己有好处?而且太后是会死的,到时候隆绪不会报复?而且萧绰是一直在帮隆绪建立皇帝权威,她不可能当众侮辱他。萧绰对隆绪确实严厉,但绝对没有到恶意、控制的地步。契丹国志还记载隆绪对萧绰毫无怨言,事事服从。这种态度符合契丹皇帝对太后的态度,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他心里在想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萧绰是一个自律的人,她也有某些很文雅的爱好,比如赏花钓鱼。耶律贤喜欢喝酒打猎,但他也会陪着她去赏花,他不是真的对花感兴趣,而是对萧绰感兴趣。萧绰也希望儿子自律,不要放纵。在萧绰活着的时候,隆绪的后妃数量应该是很少的。但隆绪就是一个放纵的人,一是因为他天性如此,二是因为萧绰很严厉,她越严厉,他在她死后叛逆得越厉害。他在萧绰死后就大封后宫,并且能喝酒跳舞到天亮。高丽曾经进贡乐妓,萧绰让隆绪拒绝,其实以他的性格是想接受的。元朝史官还把拒绝乐妓当成他的功绩,早就有人批评元朝史官史识不足,这岂止是不足,简直是猪脑子。看不出隆绪的真实性格,还把萧绰的功绩安到他身上。隆绪就是一个平庸的人,萧绰对此也清楚,所以她对他的要求就是守成。 萧绰活着的时候一直是由她执政的,隆绪平时会研究典籍,不然他就太无聊了。萧绰自然会让他参与政务,但他并没有多少决策权。萧绰时期的捺钵就是萧绰去哪儿,他就去哪儿,他没有选择权。《辽史》往往没有主语,其实皇帝和皇后、皇帝和太后,多数时间是在一起的。杨若薇看了契丹国志的记载,说什么说明太后也夏捺钵。大哥,《宋会要》已经记载了萧绰和隆绪一年四季去哪儿,还需要你去看契丹国志发现?有时一个明摆着的事实,却要说得跟惊天大发现一样,这就很搞笑了。 萧绰对隆绪也是打压的,这是权力的本质。她故意提升韩德让和耶律隆庆的地位,打压隆绪。这两个人的地位几乎与隆绪平等。第三子隆裕也有很大权力。隆绪在亲政以后,还得和韩德让、隆庆展开斗争,才是真正的亲政。 隆绪在萧绰面前是谦卑的,比如他的生日叫“千龄节”,称千岁而不是万岁。还有他的尊号只是“昭圣皇帝”,碑文显示在萧绰活着的时候,他的尊号就是“昭圣皇帝”,“天辅皇帝”是辽史误载。辽国皇帝继位,一般都会给自己加尊号“天X皇帝”,隆绪仅是“昭圣皇帝”,因为他还不算正式的皇帝。 萧绰也会强迫他做事,比如册封萧绰侄女菩萨哥为“齐天彰德皇后”,这是第二个有尊号的皇后。述律平是和阿保机并肩作战的,有尊号不奇怪。菩萨哥是在萧绰授意下加尊号的,“齐天”是皇后尊号里面最好的,意味着几乎与皇帝平等。是皇后尊号里面最威严、最合理的。隆绪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他是不会给菩萨哥加尊号的,更别提这种尊号,他就是顺从母命,才不得不给菩萨哥待遇。#萧绰##耶律隆绪#
【资料】论萧绰的为人 在网上看到一些说萧绰残忍、狠毒的话,看多了就受不了了,特发此贴。 《契丹国志》是宋朝人编的,宋人最憎恶萧绰,在这本书里面死命黑她。说她“天性忮忍,阴毒嗜杀”,这个描述放在武则天、述律平身上是绝对合适的,放在萧绰身上就太过分了。契丹国志紧接着说“神机智略,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因为萧绰的内政没什么好黑的,宋人也只能承认大臣们对她极度忠诚。对于萧绰的评价,《辽史》最合理,“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萧绰是唯一一个大臣们对她极度忠诚,也没有被要求归政的女性统治者。她其实是女性统治者里面最有人性的。 说她残忍就很奇怪。先来看看她的皇后时期,她在皇后时期疑似杀死的只有高勋、女里。这两个人是耶律贤的亲信,萧绰杀死他们必须经过耶律贤。而且他们死了以后,萧绰和耶律贤的感情没有受到丝毫影响。所以他们到底因何而死、是谁杀的还是一个问题。还有杀留礼寿和喜隐,留礼寿显然是耶律贤杀的,喜隐隔一年赐死看上去也没什么问题。 就不用拿耶律贤拉踩李治了,耶律贤在位13年,李治在位35年,这两人有可比性?哪个皇帝在位13年就被妻子架空?再说萧绰也没想架空他。她跟耶律贤是感情很好的夫妻,也是政治联盟。耶律贤最信任的人就是萧绰家族和与之有关的人。他们之间没有争斗。三流学者林鹄说什么萧绰仍然用耶律贤的人,好像是惊天大发现一样。太搞笑了。耶律贤的人就是萧绰的人,她用他们有什么问题么? 再来看看她的太后时期,萧绰当太后时只杀过三个大臣,有两个是犯有重罪的。她出于私心杀过的人只有一个。武则天杀了那么多人,萧绰只出于私心杀过一个人,所以她们一样?(??!)萧绰杀的三个人是:萧恒德、耶律国留、胡里室。萧恒德和侍女私通,气死了她女儿,萧绰把他处死了。国留妻弟的妻子和奴隶私通,国留多管闲事,杀死了奴隶。萧绰把他处死了。他俩都是该死的。胡里室因为撞了韩德让,被萧绰杀死,这才是萧绰为数不多的黑点之一。 萧绰和宗室的关系很好,耶律贤要杀韩匡嗣和耶律沙,萧绰引导着宗室把他们救了出来。辽国是皇族和后族共治的,宗室根本不会反对她摄政。而且辽国母权发达,他们对太后是极度尊重的。电视剧里出现的宗室让她归政,对她不礼貌地说话,在历史上绝对不会出现。这是典型的以中原视角看待契丹。编剧这么蠢还“研究”辽史,不要玷污辽史了。萧绰也不会迫害宗室。胡里室把韩德让撞下马,萧绰把他杀了。那是因为他撞了韩德让,不管皇族、后族还是别人,谁撞了他都是要死的,萧绰还能让他故意撞他?宗室看隆绪年纪小,的确想过篡位。但是萧绰的能力太强,他们又放弃这个想法了。萧绰还让耶律贤的叔叔耶律稍担任上京留守,她要是不信任宗室何必让他担任留守。 萧绰杀两个姐姐是正当防卫,她们想杀她,她还手而已。难道她们想杀她,让她站着不动?萧绰在平定萧胡辇之乱以后,活埋了她的同党,又腰斩了两个参与的隆绪的近侍。这是她此生最残忍的时候,也就那么一次。关于活埋人数,辽史没有记载清楚,只写了一句话“馀党皆生瘗之”。可能多,也可能少。b站的嘉佑生宣就说她杀了那么多人,从这句话能看出她杀了那么多人?还说阴狠,哪里阴狠了?对人有偏见是可以信口胡说的。 还见过有人说刘娥脾气好,萧绰脾气差,其实读过《辽史》的都能看出来萧绰对大臣是不温不火的,刘娥对大臣是很急躁的。刘娥不杀人是因为宋朝不能杀士大夫,但她老是流放人,流放就接近死了。刘娥还间接杀死过寇准、曹利用,这两个都是大功臣。萧绰从来没对大臣做过这种事。刘娥显得“脾气好”是因为在宋朝的制度下她不能杀人。而萧绰作为契丹统治者是可以杀任何人的,但她只出于私心杀过一个大臣,她的脾气还不好?#萧绰#
【资料】论隆绪对韩德让的真实态度 经常看到网上说耶律隆绪对韩德让态度好,甚至无所谓的,事实果真如此么? 萧绰和耶律贤是相爱的,对萧绰来说,对于耶律贤和韩德让,就是爱和更爱的区别。耶律贤曾陪萧绰一起在南京赏牡丹,赏花是女人的爱好,这必然是萧绰要求的。在当了太后以后,萧绰仍然保持着这个习惯,和隆绪一起赏花,在本纪里达到七次之多。耶律贤死后,萧绰让隆绪和她一起写信,让书信陪着耶律贤一起入葬。隆绪的童年是极度幸福的,父母相爱,并且爱他。他对父母都有很深的感情。而且他继位的时候已经十二岁了,已经知道了。统和元年(983)十二月,隆绪在父亲死后过第一个生日,萧绰和他一起在双溪点燃万鱼灯。他们在怀念耶律贤,并打算好好地过以后的生活。 萧绰和韩德让保持着情人关系,隆绪必然是在意的,只是在母亲面前不好表现出来。《契丹国志》说隆绪把韩德让当成自己的父亲对待,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耶律贤是皇帝,韩德让是大臣,萧绰不可能让隆绪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契丹国志说隆绪每天派隆庆、隆裕去问安,典型的胡扯,按照乘轺录的记载,隆庆都跟韩德让关系不好。隆绪爱父母,他的童年极度幸福,他绝对不可能把韩德让当成自己的父亲。 在萧绰活着的时候,韩德让的确位极人臣,地位几乎与隆绪平等。但同时,位极人臣的不止韩德让,还有次子耶律隆庆。隆绪作为儿皇帝的压力很大。 澶渊之盟以后,萧绰给韩德让赐姓耶律,隶属横帐,韩德让是第一个被赐姓的汉臣。 统和二十七年(1009)十一月,萧绰归政给隆绪。一个多月后,萧绰死了。情况就变得微妙起来。萧绰死后七个月,隆绪就给韩德让赐名“隆运”,韩德让就变成了耶律隆运。隆绪是把他当成自己的哥哥,这么做是为了羞辱他。《辽史》记载是在四个月后赐名,按照墓志铭是七个月后,辽史有误。 给韩德让赐名的一个月后,隆绪随即亲征高丽,这么做是为了给自己建功立业,并且建立威信。萧绰死后,她最爱的次子隆庆蠢蠢欲动,想要篡位。隆绪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发动战争。他还命令韩德让随行,长途行军,还是在寒冷的高丽,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会遇到什么情况可想而知。 统和二十九年(1011)三月,韩德让病重,隆绪和菩萨哥一起去探望他。不久韩德让去世。等于他是被隆绪间接杀死的。隆绪以亲王的礼节安葬了韩德让,宋朝却造谣成韩德让的葬礼规模跟萧绰一样,这怎么可能。 韩德让没有孩子,隆绪就把弟弟隆裕的儿子宗业(胡都古)过继给他。此后一直有宗室过继给他。等于韩德让的斡鲁朵仍然属于皇室。这件事是隆绪干的,不是萧绰干的,不要又在这里给萧绰扣贞女人设。 韩德让病重时,隆绪问他谁可以代替他,韩德让回答耶律世良。隆绪否决了他的看法,连续任命耶律室鲁、耶律化哥为北院枢密使,室鲁很快去世,化哥能力不行,隆绪还得用世良。他也不得不承认韩德让能力很强。 隆绪不清洗韩氏家族的首要原因是,经过萧绰的一番操作,韩氏家族在朝中的势力已经盘根错节,他根本铲除不掉。他不仅不能铲除,还得重用他们。 《契丹国志》记载的所谓后族与外族通婚,必须经过皇帝同意,其实是隆绪晚年发布的诏令。他就是不满满朝都是汉臣(尤其韩氏家族)。 隆绪大力提拔萧耨斤家族,打压皇后菩萨哥(菩萨哥是韩德让外甥女)和韩氏家族,也是对于韩德让的反感体现。隆绪最倚重的大臣是张俭,封户比韩德让还多。隆绪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一样看待。他确实需要爹,只不过需要自己找的爹。张俭是他自己找的爹,封户当然要比韩德让多。#耶律隆绪##韩德让#
【资料】论萧绰和韩德让的关系 韩德让的家族是契丹化汉人,他的父亲韩匡嗣是阿保机养子一样的地位,跟耶律贤的关系也很好。在辽国,不仅契丹人的地位高,跟契丹人联系紧密的汉人地位也高。韩匡嗣能率领辽军攻宋一点都不值得奇怪。韩德让的家族是与后族萧氏通婚的,应该是和述律平(耨斤)家族通婚多,但这不意味着就不能跟萧绰家族通婚了。而且萧思温一开始把宝押在罨撒葛身上,耶律贤是绝对不可能继位的。萧思温想把萧绰嫁给韩德让也合理。别说什么年龄差,辽国挺流行老少恋,萧绰嫁给大他十几岁的男人不是奇怪的事。此时韩德让是未婚,或者妻子已经死了,都有可能。当然婚约仍然存疑,所谓的婚约出自《乘轺录》,连萧绰对韩德让说的话都这么清楚,太后说的话别人能轻易听到?不过里面说韩德让的妻子是李氏,这是有点可能的,因为韩德让大哥韩德源的嫡妻也是李氏。不过他俩有婚约,耶律贤能不知道?就算辽国风俗开放,男方不会介意女方之前的婚约。但是别人不介意,不代表耶律贤会不介意。 耶律贤跟韩匡嗣关系好,他跟韩德让也是认识的,但是他跟他的大哥韩德源更熟。韩德让一开始的官职是东头供奉官,有人就说他是宦官。其实只要看过一些辽代石刻的就知道,东头供奉官是结婚生子的。韩德让没有孩子,可能是因为生理问题。某些人就不要认为他是宦官了,这属于张口就来。韩德让代替父亲做南京留守时,参与了高梁河之战。这才是他得以升迁的机会。韩匡嗣之后率军攻打宋朝,惨败,耶律贤要杀他,被萧绰救下。耶律贤是一个有时会走极端的人,他想杀韩匡嗣不值得奇怪。这也不是辽国史上唯一要杀败军之将的例子。耶律宗真就曾想杀了战败的萧惠。某些搞阴谋论的人拜托请多看点史料。耶律贤最信任的人就是萧绰家族、和萧绰家族有姻亲的人、高勋、女里、耶律贤适、韩氏家族和几个叔叔。韩氏家族是支持耶律贤的重要力量。耶律贤之后还得用韩匡嗣,并且拜韩德让为南院枢密使。这是韩德让真正得到重用的时候。 第二年九月(982),耶律贤病重,《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契丹国志》的对这段时间的记载搞得跟政变一样。宋人史料对辽国的记载是很夸张的,甚至恶意满满(尤其契丹国志)。宋人最憎恶的就是萧绰,自然要死命黑她。按照《长编》的记载,韩德让不等诏书,就率军赶到行宫,帮萧绰换掉不信任的大臣,立隆绪为帝。《契丹国志》记载得更夸张,甚至说萧绰没有姻亲,其实她是有很多姻亲的。最搞笑的一句话是“时赵王等俱在上京”,赵王就是喜隐,这个时候已经死了。一个死人怎么在上京的?宋人史料忽略了耶律斜轸的作用,似乎萧绰完全靠韩德让。这么记载就是为了让萧绰的权力来源显得不正当。《辽史》没有记载韩德让不等诏书就过去,而是记载他和耶律斜轸接受顾命。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耶律贤当时已经无法视事,隆绪年幼,大臣是很有可能立一个年长的人的。这时萧绰就要采取紧急措施,和斜轸、韩德让一起让隆绪继位。总之当日的事模糊不清。 《长编》和《契丹国志》甚至记载萧绰在耶律贤活着的时候就跟韩德让私通了。萧绰是一个谨慎的人,她是不会做损害自己利益的事的。又是在抹黑她。 耶律贤和萧绰最信任的人是耶律斜轸,斜轸是萧绰的侄女婿。在变成太后以后,萧绰就让斜轸担任北院枢密使。此时最高掌权者是耶律斜轸,不是什么韩德让。 萧绰不是贞女,网上的人却喜欢给她抠贞女人设,历史上确实有符合贞女人设的皇后太后,但萧绰是最不符合的。那么喜欢当贞女自己去当啊,生前生后都伺候男人,生十胎。 耶律贤死后不久,就有人“醉言宫掖事”,还能是什么宫掖事。而且这个人是耶律贤身边的侍卫,所以他才能那么介意。耶律贤还没埋,萧绰就跟韩德让在一起了。要是他俩之前很熟,那可以解释为旧情复燃,要是不熟,就是萧绰刻意在拉拢他。 《乘轺录》记载萧绰派人缢杀了韩德让的妻子李氏,当时韩德让已经42岁,应该有妻子。他的妻子可能已经死了,也可能真的被萧绰杀了。韩德让在大殿上打死过大臣,他自己动的手也有可能。如果是真的,那这就是萧绰为数不多的黑点之一。 萧绰对于韩德让也不是贞女,按照宋人史料的记载,她还有另外的三个男宠,“又近幸医工迪黑姑及北大王孙、弟子将军二人”,迪黑姑可能是迪里姑的误载,迪里姑是很常见的契丹名字。在《东都事略》里面就记载了一个迪里姑。有人搁这洗地北大王是耶律斜轸,萧绰不可能跟自己的侄女婿。但是那时候斜轸已经是枢密使了。这三个人因为记载太少,真假不好说。后面紧跟着的一句“部族有窃议者,为其党所告,萧氏尽戮之”,又是抹黑,因为萧绰不是一个残忍的人。迪里姑还是有点可能的,太后看病的时候临幸了一个医生,很奇怪么?辽国风俗开放,太后有男宠很奇怪么?萧绰和耶律贤感情很好,她同时也喜欢韩德让,还有可能喜欢这些男宠。她同时喜欢两个人甚至三四个人,并不值得奇怪。她是渣女,关别人什么事?哪来的那么多网络道德鉴定师。她不为耶律贤守贞,也不为韩德让守贞,因为萧绰最爱的是自己。#萧绰##韩德让#
【资料】辽国宗室汇总 耶律倍(899—937),太祖阿保机长子,母为皇后述律平。外表宽厚,内心狠毒。喜欢杀人。身边的仆人、小妾稍有过错,他就用火烧人家,用刀割人家,把人家的眼睛挖出来。他还喜欢喝人血,在妻妾的胳膊上刺个洞,慢慢吸。述律平废长立幼,立耶律德光为帝。耶律倍逃到了后唐。后面契丹灭唐,李从珂派秦继昮、李彦绅杀死了耶律倍。耶律倍的罪行基本上是真的,因为耶律贤及以后的皇帝都是他的后代,他们没有必要抹黑自己的祖先。 耶律李胡(911—960),阿保机第三子,母为皇后述律平。心胸狭隘,性情残暴,一发火就在人脸上刺字,或者把人扔到水里或火里。耶律阮(耶律倍之子)继位,述律平和李胡去讨伐,母子俩兵败,被软禁。之后李胡的儿子喜隐谋反,李胡被牵连,死于狱中。 耶律牙里果,阿保机庶子,母为宫人萧氏。出生在耶律倍和耶律德光之间。可能因为是宫女生的缘故,他自幼沉默寡言。在战争中被后唐军队俘虏,契丹人也没管他。他在中原待了八年,等石敬瑭称帝才被送回来。 耶律娄国,耶律倍次子,与自己的哥哥耶律阮不对付,数次怂恿耶律璟(耶律德光之子)谋反。耶律璟当了皇帝以后,他自己又谋反,被杀。 耶律稍,耶律倍第三子,生平不详。 耶律隆先,耶律倍第四子,母为渤海人大氏。儿子陈哥想要谋害他,举兵造反,被耶律贤车裂。隆先应该活了很久,比萧绰还长寿,活了七八十岁。 耶律道隐,耶律倍第五子,母为渤海人高氏。道隐出生在后唐,刚好耶律倍被杀,他被一个洛阳僧人收养了,之后回到契丹。 耶律罨撒葛(934—972),耶律德光次子,母为皇后萧温。娶了萧绰的大姐萧胡辇。因为耶律贤和萧绰生下皇子,气死。 耶律天德,太宗耶律德光庶长子,母为宫人萧氏。他是耶律德光的第一个儿子。天德生性勇猛,在耶律阮时期参与谋反,被关押,他用手打断了锁,但是由于守卫太多,没能出去。随即被耶律阮杀害。 耶律敌烈,耶律德光之子,母为宫人萧氏。曾参与谋反,被兄弟耶律璟释放。率军支援北汉,被宋军击败,与儿子蛙哥一起战死。 耶律必摄,耶律德光之子,母为宫人萧氏。在耶律贤时期曾参与征讨党项。 提离古,耶律德光之子,生母不详。夭折。 只撒古,耶律德光之子,生母不详。夭折。 耶律喜隐,耶律李胡长子,在耶律璟时期谋反了两次,在耶律贤时期谋反了三次。和儿子留礼寿一起被耶律贤杀害。 耶律宛,耶律李胡庶长子,年纪在喜隐之上。曾参与谋反,被耶律璟释放。 耶律吼阿不,世宗耶律阮长子,母为皇后萧撒葛只,夭折。 耶律只没,耶律阮庶长子,母为皇后甄氏(辽国人不承认他的后位)。他是耶律阮的第一个儿子。与耶律璟的宫人私通,耶律璟把他拷打了几百下,又刺瞎他的一只眼睛,施以宫刑。打算公开处死,但是耶律璟很快被刺杀。耶律贤封他为宁王。之后妻子安只研制毒药,耶律贤杀死安只,把只没流放到乌古部。后面萧绰把他召回,复爵。后事不详。 耶律隆庆(973—1016),景宗耶律贤次子,母为皇后萧绰。他是萧绰最爱的儿子,被封为梁国王,拜大元帅(大元帅一般是继承人才能担任)。拥有自己的斡鲁朵,地位几乎与皇帝隆绪平等。史书记载他的性格刚强果断。在萧绰死后想篡位,与哥哥明争暗斗。从他的虚张声势来看,看不出他的刚强果断。隆绪的儿子宗真出生,隆庆在同年死去,疑似不是善终。 耶律隆裕(979—1012),耶律贤第三子,母为皇后萧绰。相貌俊美,性格沉毅。在母亲出征时负责留守京师。在举国佞佛的辽国信仰道教,比较罕见。 耶律药师奴(980),耶律贤第四子,母为皇后萧绰。八月而夭。萧绰悲痛万分,把他安葬在契丹人的祖地,在他的坟墓旁边建造永州。 耶律宗政(查葛,1003—1062),隆庆长子,母为宋魏国妃萧氏。隆绪逼他娶隆庆的第三任王妃,他拒绝,之后终身未婚。 耶律宗德(遂哥),隆庆次子,母为宋魏国妃萧氏。 耶律宗允(谢家奴,1005—1064),隆庆第三子,母为宋魏国妃萧氏。 耶律宗教(旅坟,992—1053),隆庆庶长子,母为渤海妃。他是隆庆的第一个儿子。封为广陵郡王。 耶律宗诲(苏撒),隆庆庶子,不知名妃子所生,等漆水郡王。 耶律宗业(胡都古),隆裕长子,母为齐国妃萧氏(萧继远之女)。 耶律宗范(合禄),隆裕次子,母为齐国妃萧氏。在朝见耶律宗真时突然死亡,之后妻子萧乌骨里被耶律宗真弄进宫。 耶律宗熙(贴不),隆裕第三子,母为齐国妃萧氏(萧和尚之女)。被家奴告状心怀不满,后不了了之。之后参加宗元(重元)之乱,称自己是被胁迫的,于是被流放。后事不详。 耶律弘仁(1032—1073),宗熙之子,娶了出宫后的萧乌骨里。 耶律弘义(1033—1048),宗熙次子,母为夏侯妃萧氏。体弱多病,重熙十七年去世,时年十六岁。 耶律弘礼(1045—1096),宗熙之子,母为夏侯妃萧氏。
【资料】天祚帝的后妃 天祚帝是一个平庸的人,要是生在和平年代就是一个过日子的皇帝,但他偏偏接手了耶律弘基的江山,遇到阿骨打那样的对手。在女真起兵以前,天祚帝是没有什么特别昏庸或残暴的行为的,比他的祖父稍好一点。他后期的那些暴行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乱局,没有能力,就选择了最粗暴的办法。不过天祚帝确实是一个军事白痴,屡战屡败。 辽国最大的种马是耶律隆绪,天祚帝的种马程度跟耶律德光差不多。但是史书却说天祚帝荒淫,真是只要是亡国之君,什么帽子都往他头上扣。 可考的天祚帝的后妃有八个: 皇后萧夺里懒,无生育 德妃萧师姑,生皇子挞鲁(夭折) 文妃萧瑟瑟,生晋王敖卢斡、蜀国公主余里衍 元妃萧贵哥,生秦王耶律定、许王耶律宁、公主斡里衍、大奥野、次奥野 昭容赵氏,生赵王习泥烈 宫人,生公主牙不里、骨欲 吴王妃(情妇) 天祚帝应该还有一个妃嫔,而且位份不低,生梁王雅里 皇后萧夺里懒,萧继先五世孙,出自萧绰家族。耶律弘基憎恶萧耨斤(述律平)家族,找借口杀死了皇后萧观音,萧观音死后不久,他就把萧菩萨哥迁葬到庆陵(隆绪的陵墓)。之后又让孙子娶萧绰家族的女人。萧夺里懒有生理问题,没有孩子。而且她应该很受宠,没有孩子却没有被废后,只能用很受宠来解释了。她的哥哥萧保先也靠着妹妹得到天祚帝的重用。金灭辽时,萧夺里懒被金兵俘虏,嫁给了女真贵族。 德妃萧师姑,在天祚帝当皇孙时就嫁给了他,生天祚帝第三子挞鲁,挞鲁八岁夭折,萧师姑悲伤过度而死。 文妃萧瑟瑟,本来是渤海人,被赐姓萧,隶属后族。性情沉默寡言。文妃有两个姐姐,大姐嫁给了耶律挞葛,二姐嫁给了耶律余睹,这两个姐夫都是宗室。天祚帝到挞葛家里玩的时候,遇到了文妃,很喜欢她,就把她藏在宫里好几个月。这里搞不懂天祚帝的操作,喜欢她就立为妃子啊,还藏在宫里好几个月。这时皇太叔弘本(和鲁斡,天祚帝叔祖)劝他纳了她,天祚帝这才把她立为文妃。萧瑟瑟生了天祚帝的第四子敖卢斡,长女余里衍,余里衍也是公主里面唯一有封号的,因为辽国很快灭亡,其余的公主都来不及册封。 敖卢斡是天祚帝的皇子里面最优秀的,辽国人不喜欢读书,宫里看到有人读书就骂。有一次聚会,他看到小底茶剌在读书,就自己把书拿过来看了。过了一会儿兄弟们要过来,他就把书藏在袖子里还给他,对他说:“不要让别人看到。” 但是天祚帝不喜欢这个正经的儿子,就把他过继为韩德让的后代。皇帝把自己儿子过继给韩德让,这在辽国史上是头一个。 天祚帝用打猎逃避责任,沉默寡言的萧瑟瑟也看不下去了,就做歌进谏: 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兮,选取贤臣。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 丞相来朝兮剑佩鸣,千官侧目兮寂无声。养成外患兮嗟何及!祸尽忠臣兮罚不明。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畜兮爪牙兵。可怜往代兮秦天子,犹向宫中兮望太平。 辽国女人说话很直白,她在歌词里面把天祚帝比作秦二世。 天祚帝跟他的祖父很像,不喜欢听直言,见状就渐渐疏远了文妃。保大元年(1120),萧奉先怕秦王耶律定不能继位,就诬告文妃姐妹要立敖卢斡为帝,图谋造反。天祚帝就把萧瑟瑟赐死了。但是他放过了儿子。萧瑟瑟的二姐夫余睹投降了金人,并带领着金人找天祚帝复仇,萧奉先就对天祚帝说余睹这次来就是为了立敖卢斡,要是把敖卢斡杀了,他就没有来的借口了。天祚帝就把敖卢斡缢杀了。他当时还有四个儿子,所以能够杀了某一个儿子。他的行为已经与耶律弘基无异。 元妃萧贵哥,关于萧贵哥的出身有两种说法,一是她是萧夺里懒的妹妹,出自萧绰家族。一是她是萧孝先的曾孙,出自萧耨斤(述律平)家族,萧奉先、萧嗣先是她的兄弟,萧得里底是她的叔叔。也有说法称萧奉先和萧得里底是同一个人。个人认为她跟萧夺里懒是姐妹,不然皇后无子,元妃那么得宠,天祚帝为什么不废后?反而让皇后稳居后位二十四年。而且这俩都是不同家族,皇后无子,却能一直做皇后也太奇怪了。天祚帝最后面的两个儿子耶律定、耶律宁,公主斡里衍、大奥野、次奥野都是萧贵哥所生,可见她有多得宠。她的得宠程度应该与萧夺里懒不分上下。萧贵哥性情沉静,很宽容。有一次午睡,近侍偷了她的貂皮大衣,萧贵哥已经看到了,但是她没有说什么。萧奉先害死了文妃母子,萧贵哥训斥他:“你掌管国政,把君主害到这种地步,还活着干什么?”萧奉先无言以对。之后萧贵哥被金人俘虏,做了宗翰(粘罕)的侧室,她的女儿金辇公主做了宗望的侧室。她们都极力劝说丈夫灭宋。因为宋朝曾经辽金灭辽。宗翰很宠爱萧贵哥,大臣完颜希尹看不下去,就把萧贵哥杀了。 昭容赵氏,在天祚帝当皇孙的时候就跟着他了,生下长子赵王习泥烈。辽国的皇子公主是按照嫡庶排行的,所以他排在很后面。 宫人,生下长女牙不里、骨欲,骨欲应该排在萧贵哥所生公主的前面。宫人就是没有封号的宫女,阿保机、耶律德光都曾与宫人生子。
【资料】关于萧耨斤 萧耨斤出生于述律平本家,她有五个弟弟,孝穆、孝诚、孝先、孝惠(孝忠)、孝友,家族无比强大。耨斤一开始是以宫人身份入宫的,伺候萧绰,估计伺候得很好,萧绰很喜欢她。她的脸很黑,目光凶狠,沉默寡言。她其实很会说的,所谓的沉默寡言只是在萧绰面前。萧绰是她最不敢冒犯的人。要是她敢在萧绰面前嚣张,小命就瞬间结束了。据说她在萧绰的房间里发现一只金鸡,就变美了。萧绰无比惊讶,就让她去伺候隆绪。吞金鸡估计是假的。萧绰应该只是让她去伺候隆绪。当时萧绰侄女、皇后菩萨哥生出的儿子都夭折了,萧绰绝望了,就让耨斤去伺候隆绪。她让耨斤去的时间估计是在澶渊之盟以后。耨斤和萧绰并不是同一个家族,而且萧绰的家族很羸弱,萧绰就不怕耨斤生了皇子以后,反噬自己么?答案是否定的。萧绰不仅用自己家族的人,也用对面后族的人,她的二女婿和三女婿就是如此。这是政治,萧绰要和他们形成联盟。再说就算耨斤生了皇子,也可以给菩萨哥养。是隆绪极力扶持耨斤家族,才导致耨斤坐大的。隆绪是罪魁祸首。 耨斤跟隆绪生了四个孩子: 魏国公主岩母堇 越国公主槊古 耶律宗真 耶律宗元 有梦女扯什么耨斤爱不爱隆绪,隆绪爱不爱耨斤,没事吧。耶律隆绪的后宫是辽代第一,这种种马能爱谁?还有隆绪是一个庸君,年近四十才亲政,还是个大胖子,居然有女的喜欢他。宗真一出生,隆绪就把他拿给菩萨哥抚养。第二年,菩萨哥生下皇子属思。吧里有人讨论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就对宗真变脸了。哪条史料记载她变脸了?从菩萨哥死后宗真痛苦的表现来看,他很喜欢菩萨哥,菩萨哥对他很好。属思不久夭折。之后耨斤又生下宗元,此时隆绪就开始大力扶持耨斤家族。他对母亲的长期摄政是有意见的,因此他要扶持耨斤家族打压萧绰家族和韩氏家族。每逢提起耨斤和菩萨哥的斗争,就有人怪耨斤或者菩萨哥,却不提耶律隆绪,他才是罪魁祸首。宗真对菩萨哥很孝顺,伺候得很好,这让生母耨斤非常不满。耨斤随即与菩萨哥展开斗争,她屡次诬告菩萨哥与乐师私通,隆绪都不信。菩萨哥必然不可能私通,因为隆绪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还赐死过德妃,他是要求所有女人都对他恭顺的,他对菩萨哥和耨斤所谓的“爱”也是因为她们伺候得好。要是菩萨哥真的私通了,他能忍? 隆绪对耨斤家族偏心到什么程度呢,耨斤的弟弟孝先娶了公主耶律崔八,大延琳造反,孝先和妹妹跑了出来,把崔八丢在后面,导致她遇害。隆绪对此的反应就是把孝先调职,继续重用他。 隆绪给耨斤的封号是“顺圣元妃”,就是让她顺从自己,耨斤估计会对这个封号甩个白眼。耨斤和菩萨哥的斗争,是为了辽国的大权,不是为了耶律隆绪。耨斤想把皇后挤下去,菩萨哥必然要维护自己的地位。耶律隆绪长成那副尊荣,她们的眼睛又不瞎。太平十一年(1031),隆绪病重,萧耨斤随即让弟弟萧孝先掌管禁卫,等于控制了行宫。 萧耨斤还当着隆绪的面骂菩萨哥:“老家伙你还能专宠到何时?” 耶律隆绪想玩平衡,但是他没有那个能力,最后玩脱了。他就告诉宗真,让他以后不要杀了菩萨哥。同时留下遗诏,让菩萨哥做太后,耨斤做太妃。但是耨斤把遗诏藏了起来,自立为太后。还有人说辽国是以生母为太后的,谁说是以生母为太后的?隆绪遗诏是以菩萨哥为太后,只不过耨斤自立了。她自立成功,就代表辽国以生母为太后? 耨斤是辽国最残忍的太后,比述律平还要残忍,她随即开始清洗萧绰家族和与之有关的人,杀死了萧啜不(萧绍业)、萧匹敌,又杀死萧延留等人。她总共杀死了几十个人。此时隆绪的坟土还没干。《契丹国志》又把耨斤杀的人夸大为百余人。契丹国志是宋人编的,宋人对母权发达的辽国持憎恶态度,辽国女人在书上的形象很差,连萧绰这种没什么黑点的都能黑她阴毒、残忍嗜杀。不过耨斤这个人确实残忍,她姐姐秦国夫人看上宗室宗允(隆庆的儿子),她就把宗允的妻子杀了,把姐姐强行嫁给他。她妹妹晋国夫人看上大臣耿元吉,她就把耿元吉的妻子杀了,把妹妹强行嫁给他。 她又要杀菩萨哥,宗真求情,但是她不听,就派了个使者去逼菩萨哥自杀。到此掌握了大权。 耨斤在模仿萧绰,萧绰的待遇她全都要,但她又没有萧绰的能力和责任心。她只是名义上的摄政太后,朝政是由五个弟弟把持的。她给自己加尊号为“法天应运仁德章圣皇太后”,她跟萧绰的尊号是辽国唯二没有女性特质(慈爱、温顺)的尊号。辽国人都很同情菩萨哥的死,对耨斤及其家族的专权感到不满。宗真也不参与任何政务,大臣请他参加,他也不参加,就是逃避这一切。
【资料】关于萧菩萨哥 本来想写述律平的,但是贴吧不知道什么毛病,审核了两次都没通过,就改写其他的。 萧菩萨哥是萧绰的弟弟隗因的女儿,关于这个隗因,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说是萧思温的儿子,有说是他过继的儿子。学者史春风持过继+早死的说法,关于史春风的水平,有时候他写得挺好的,有时候又极端低劣。比如他说皇太妃是耶律贤的嫔妃,理由就是隆绪纳第一任皇后的时候,她曾资助过隆绪。由此得出第一任皇后和萧绰属于不同家族,和皇太妃属于同一家族。大哥,皇太妃显然是皇太叔的妻子,太后的姐姐。外甥纳后,作为姨妈资助他怎么了?深度近视可以配副眼镜,搁这给男人虚空纳妾。 这里就不管隗因是儿子还是继子了,这个问题说不清。 隗因娶了韩德让的妹妹,契丹国志说萧绰因为韩德让的缘故特别喜欢侄女。宋人史料向来喜欢夸大萧绰对韩德让的宠爱,是不是这个缘故不知道。不过萧绰应该是很喜欢菩萨哥的。菩萨哥相貌漂亮,有才华,十二岁就被选入宫中。统和19年(1000),隆绪的第一任皇后因为长期无子,被萧绰废为贵妃。同年萧菩萨哥被立为皇后。她也是辽国第一个有尊号的皇后,“齐天彰德皇后”,她的尊号也是辽国皇后里面最合理的,最威严的。这显然是萧绰的主张。 菩萨哥把婆婆萧绰伺候得很好,这也是萧绰喜欢她的理由之一。 但是萧菩萨哥也是长期无子,她生的儿子都夭折了。萧绰就让耨斤去伺候隆绪。比起侄女,萧绰显然更重视辽国的继承。萧绰在世的时候,菩萨哥不能参政,不是萧绰对女人有什么看法,萧绰的女伴岐国夫人就积极参政。而是菩萨哥的能力太一般。 萧绰去世后,菩萨哥就积极参政,“置宫闱司,补官属,出教令。”尊号也变成了八个字“仁慈翊圣齐天彰德皇后。”参政是辽国女人的正当权利,隆绪自然不会在意。菩萨哥跟金国的裴满氏很像,好名利,脑子不太聪明,八个字的尊号比得过实权?就不要拿她们跟萧绰做对比了,不是是女的就能拿来比的。 哀册吹菩萨哥“后德中助,帝功大成。”耶律隆绪是一个庸君,如果是在菩萨哥的辅佐下他还干成这样,可见菩萨哥的能力有多平庸。 隆绪和菩萨哥的生活很奢侈,“尝以草莛为殿式,密付有司,令造清风、天祥、八方三殿。既成,益宠异。所乘车置龙首鸱尾,饰以黄金。又造九龙辂、诸子车,以白金为浮图,各有巧思。夏秋从行山谷间,花木如绣,车服相错,人望之以为神仙。”隆绪本质是一个放纵的人,只是在萧绰面前装得好。萧绰是一个自律的人,他们生活奢侈必然是在萧绰去世以后。 隆绪对菩萨哥有感情,那是因为菩萨哥伺候得好,伺候了他四十年。哀册说她“专宠”,隆绪的女人光辽史记载的就有十二个,他是个大种马。所谓的专宠,要么是哀册吹的,要么专宠这个词很水。 菩萨哥蠢到相信能靠隆绪的宠爱活着,韩制心提醒过她,靠宠爱是不能长久的,但是她不听。 开泰五年(1016),耨斤的长子宗真出生,此时隆绪就开始偏心耨斤。有梦女说隆绪爱耨斤,跟种马谈爱?隆绪是想跟她生儿子和重用她的家族才“爱”她。耶律隆绪长那么丑,能力又平庸,还有梦女,也是奇葩。
【资料】关于萧挞里 萧挞里是兴宗耶律宗真的皇后,在辽国皇后里面存在感很低。她是萧耨斤的弟弟萧孝穆的长女,萧孝穆是辽国重臣、名臣,萧挞里的出身可谓极度尊贵。 耶律宗真一开始的妻子是萧三㜘(音句),出自萧绰家族。所以耶律隆绪很愚蠢,他一边扶持耨斤家族打压萧绰家族,一边又让儿子娶萧绰家族的女人,并让他不要杀了菩萨哥。怎么着,想在自己死后,让两个家族和睦相处?辽国的内乱完全是他一手造成的。 太平八年(1028),宗真娶了萧三㜘。三年后(1031),耶律隆绪死了。宗真继位。耨斤随即掌权。她就让侄女萧挞里进入宗真的后宫,并在景福二年(1032),生下长子弘基。 此时萧三㜘并没有生出儿子,其实就算她生出来,萧耨斤也有办法废她的。就在重熙初年,萧三㜘被降为贵妃。萧挞里由此成为皇后。 耶律宗真喜不喜欢萧三㜘不知道,但他娶萧挞里确实是被迫的。婚后两个人感情还行。萧挞里没啥婆媳纠纷,因为耨斤这个人,不爱丈夫不爱孩子,她就爱自己和自己的家族。萧挞里是她的侄女,她对她也是很疼爱的。 萧挞里“容德兼美”,就是长得好,为人好,她应该是辽国皇后里面最善良的一个。她跟其他的辽国皇后一样,参政,辅佐丈夫。耶律宗真是辽国皇帝里面性格最荒唐的,但他很听萧挞里的话,她的劝谏,他一般听得进去。有一次大臣耶律义先在宗真面前直言不讳,宗真大怒,幸好挞里在旁边开解,他才没拿义先怎么样。 重熙十一年(1042)十一月,群臣上皇帝尊号,同时上皇后尊号为“贞懿宣慈崇圣皇后”。此时上皇后尊号就是一个定式,跟皇帝对她的感情无关。而且从尊号的意思来看,很女德,顺从丈夫一类的。 《契丹国志》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某天晚上,耶律宗真要做戏,让萧挞里换上女道士的衣服,走到大臣的队伍里面。萧挞里的父亲萧孝穆觉得不妥,就对宗真说:“群臣都在,让后妃入戏,恐怕不妥。”宗真随即打了孝穆一巴掌,打出血了,还对他说:“我都亲自上场了,你女儿是什么人啊!” 个人觉得这个故事是假的,因为萧孝穆是辽国第一权臣,位高权重。而且当时太后还在,宗真应该不敢这么得罪后族。 宗真和萧挞里生了两个女儿四个儿子: 魏国公主跋芹 郑国公主斡里太 道宗耶律弘基(1032—1101) 宝信奴(夭折) 宋魏国王耶律弘本(和鲁斡,1041—1110) 秦越国王耶律弘世(阿琏,1042—1087) 就在萧挞里生下弘世不久,重熙十一年(1042)冬天,耶律宗真命令故三韩国王宗范的妻子萧乌骨里入宫,册封她为丽妃。宗范是萧绰第三子隆裕的嫡次子,在重熙年间朝见宗真时死了,要搞阴谋论的话人就是宗真杀的。萧乌骨里跟他有孩子。萧乌骨里很漂亮,入宫以后,耶律宗真跟她搞了十几年,没搞出孩子,那是因为他没有那个能力了。重熙二十二年(1053),耶律宗真让乌骨里出宫,可能是他身体不好了,或者厌倦她了,或者两者兼有。乌骨里出宫后,嫁给了耶律弘仁,弘仁是隆裕的孙子,宗真的堂侄。她跟弘仁也有孩子。她跟第一任、第三任都有孩子,跟宗真没生出来,只能是他自己的问题了。 重熙二十四年(1055)八月,宗真去世,年仅四十岁。宗真早死可能是由于生活过于放纵,还有母亲耨斤给他的压力太大。他一直处于缺爱状态,心理压抑。萧挞里就变成了太后。 耶律宗真跟萧挞里没有异腹子,不是因为宗真忠诚,而是因为他后期无能。 宗真本来立弟弟宗元为皇太弟,临死又后悔,让长子弘基继位。他跟他爹一样,不会玩权力制衡,给辽国制造内乱。 宗真死后,萧挞里恸哭,她的婆婆兼姑姑萧耨斤都看不下去了,对她说:“你还年轻干嘛哭成这样(暗示她找男宠)!”萧耨斤一点都不悲伤,她不爱儿子,比起儿子更爱儿媳(也是侄女)。
【资料】关于萧观音 萧观音可谓辽国最惨的皇后了,如果说萧撒葛只、甄氏那是被害,无法避免。萧撒葛只是主动要为婆婆、丈夫收尸的,属于自找的。萧观音却是被丈夫赐死的。 萧观音不是萧惠的女儿,是萧孝惠的女儿(孝惠为萧耨斤之弟),辽史记载有误。萧观音长得很漂亮,会写诗,善于谈论,还会弹琵琶。她的性格是“恬淡寡欲”,崇尚节俭。 萧观音可能12岁就嫁给耶律弘基了,少年夫妻,后面耶律弘基对她那样真的很糟糕。 耶律弘基对萧观音有“专房宠”,和她生了三女一子,《契丹国志》记载,“余子皆不育”,估计他俩还有别的儿子,但是夭折了。 皇太叔宗元起兵,萧观音估计也参与了平叛,外出打仗是辽国女人的基本技能,跟她们个性强不强烈无关。宗元死后,耶律乙辛崛起,就发生了著名的皇后私通案。 这桩案件被记录在《焚椒录》里面,所谓唯一的辽代笔记小说,兹录如下: 鼎于咸太之际,方侍禁近。会有懿德皇后之变,一时南北面官悉以异说赴权,互为证足。遂使懿德蒙被淫丑,不可湔浣。嗟嗟!大黑蔽天,白日不照,其能户说以相白乎?鼎妇乳妪之女蒙哥,为律耶乙辛宠婢,知其奸构最详,而萧司徒复为鼎道其始末,更有加于妪者。因相与执手,叹其冤诬,至为涕淫淫下也。观变已来,忽复数载,顷以待罪可敦城。去乡数千里,视日如岁,触景与怀,旧感来集。乃直书其事,用俟后之良史。若夫少海翻波,变为险陆,则有司徒公之实录在。大安五年春三月,前观书殿学士臣王鼎谨序。 懿德皇后萧氏,为北面官南院枢密使惠之少女。母耶律氏梦月坠怀,巳复东升,光辉照烂,不可仰视。渐升中天,忽为天狗所贪,惊寤而后生,时重熙九年五月己未也。母以语惠,惠曰:“此女必大贵而不得令终,且五日生女,古人所忌,命已定矣,将复奈何!”后幼能诵诗,旁及经子。及长,姿容端丽,为萧氏称首,皆以观音目之,因小字“观音”。二十二年,今上在青宫,进封燕赵国王。慕后贤淑,聘纳为妃。后婉顺善承上意,复能歌诗。而弹筝琵琶尤为当时第一,由是爱幸,遂倾后宫。及上即位,以清宁元年十二月戊子,册为皇后。 后方出阁升坐,扇开帘卷,忽有白练一段,自空吹至后褥位前,上有“三十六”三字。后问:“此何也?”左右曰:“此天书命可敦领三十六宫也。”后大喜。宫中为语曰:“孤稳压帕女古靴,菩萨唤作耨斡么。”盖言以玉饰首,以金饰足,以观音作皇后也。二年八月,上猎秋山,后率妃嫔从行在所至伏虎林。上命后赋诗,后应声曰: 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 灵怪大千都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 上大喜,出示群臣曰:“皇后可谓女中才子。”次日上亲御弓矢射猎,有虎突林而出,上曰:“朕射得此虎,可谓不愧后诗。”一发而殪,群臣皆呼万岁。是岁十一月,群臣上皇帝尊号,曰“天祐皇帝”,后曰“懿德皇后”。 三年秋,上作《君臣同志华夏同风》诗,后应制属和曰: 虞廷开盛轨,王会合奇琛。 到处承天意,皆同捧日心。 文章通鹿蠡,声教薄鸡林。 大宇看交泰,应知无古今。 明年,后生皇子睿,皇太叔重元妃入贺,每顾影自矜,流目送媚。后语之曰:“贵家妇宜以庄临下,何必如此?”妃衔之,归骂重元曰:“汝是圣宗儿,岂虎斯不若。使教坊奴得以可敦加吾。汝若有功,当除此帐,笞挞此婢。”于是重元父子合定叛谋。于九年七月驾幸滦水,聚兵作逆。须臾军溃,父子伏诛,而讨平此乱,则知北枢密院事赵王耶津乙辛与有功焉。寻进南院枢密使,威权震灼,倾动一时。惟后家不肯相下,乙辛每为怏怏。及咸雍初,皇子睿册为皇太子,益复蓄奸为图后计矣。 后常慕唐徐贤妃行事,每于当御之夕,进谏得失。国俗君臣尚猎,故有四时捺钵。上既擅圣藻,而尤长弓马,往往以国服先驱,所乘马号“飞电”,瞬息百里,常驰入深林邃谷,扈从求之不得,后患之。乃上疏谏曰:“妾闻穆王远驾,周德用衰。太康伏豫,夏社几危。此游佃之往戒,帝王之龟鉴也。顷见驾幸秋山,不闲六御,特以单骑从禽,深入不测,此虽威神所届,万灵自为拥护,倘有绝群之兽,果如东方所言,则沟中之豕,必败简子之驾矣。妾虽愚暗,窃为社稷忧之。惟陛下尊老氏驰骋之戒,用汉文吉行之旨,不以其言为牝鸡之晨而纳之。”上虽嘉纳,心颇厌远。故咸雍之末,遂稀幸御。 后因作词曰《回心院》,被之管弦,以寓望幸之意也:埽深殿,闭久金铺暗。 游丝络网尘作堆,积岁青苔厚阶面。 埽深殿,待君宴。拂象床,凭梦借高唐。 敲坏半边知妾卧,恰当天处少辉光。 拂象床,待君王。换香枕,一半无云锦。 为是秋来转展多,更有双双泪痕渗。 换香枕,待君寝,铺翠被,羞杀鸳鸯对。 犹忆当时叫合欢,而今独覆相思块。 铺翠被,待君睡。装绣帐,金钩未敢上。 解却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见愁模样。 装绣帐,待君贶。叠锦茵,重重空自陈。 只愿身当白玉体,不愿伊当薄命人。 叠锦茵,待君临。展瑶席,花笑三韩碧笑妾。 新铺玉一床,从来妇欢不终夕。 展瑶席,待君息。剔银灯,须知一样明。 偏是君来生彩晕,对妾故作青荧荧。 剔银灯,待君行。爇熏炉,能将孤闷苏。
【资料】关于辽国皇后的谥号 1,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 神睿贞烈皇后 称制过的皇后(太后)谥号四个字,没称制过的皇后两个字。 这个谥号是孙子耶律璟给的,神睿指的就是她辅佐阿保机开国,废长立幼,让耶律德光上台。毕竟要是耶律德光没当过皇帝,耶律璟继位就没有合法性。贞烈指的就是她为阿保机的断腕之举。契丹人也有贞洁烈妇的观念。 厌女的耶律宗真把她的谥号改成“淳钦”,差了很多意思。虽然也是好谥号,但没有原来的气势。 2,耶律德光的皇后萧温 彰德皇后 萧温在生了次子罨撒葛以后就死了,耶律德光自己做了册文,给她加谥号。彰德的意思就是彰显妇德,啥妇德,为了孩子牺牲自己。 后改为靖安。比原来的稍微好听点。 3,耶律阮的皇后萧撒葛只、甄氏 孝烈皇后 耶律阮和太后萧氏在祭祀耶律倍的时候被杀,萧撒葛只去给他们收尸,然后第二天被察割杀害。孝指的就是孝顺婆婆,烈指的是殉夫。萧撒葛只爱不爱耶律阮不知道,也许她只是在遵循封建女性道德。别说什么萧撒葛只给耶律阮和甄氏收尸了,甄氏是在其他地方遇害的。她只可能为婆婆和丈夫收尸,这才符合当时的道德观。她有什么义务为甄氏收尸? 后改为怀节,跟原来的意思差不多。 甄氏,因为是汉人,不被辽国人承认,称为妃。只没应该是她生的,因为是耶律贤的庶兄。列传里提到的只没之母可能是养母。耶律阮是很喜欢甄氏的,生下第一个孩子也不奇怪。难道他有两个甄氏(一个皇后一个妃子)。耶律阮也喜欢撒葛只,和她至少生过三个孩子。他对甄氏撑死算偏爱。 4,耶律璟的皇后萧氏 这个萧氏是存在感最低的。耶律璟不是《契丹国志》所说的同性恋,他是很喜欢女人的,只不过性无能。他抢过石重贵的宠姬,墓志还扒出来两个女的。 最奇葩的是没有记载她的谥号。 5,耶律贤的皇后萧绰 圣神宣献皇后 萧绰为辽国做的事是比任何皇帝都要多的,她在位的时候是辽国的巅峰期。这个谥号最符合她的功绩。 后改为睿智,也是好谥号,就是没有那个气势了。 6,耶律隆绪的皇后萧菩萨哥、萧耨斤 仁德皇后(萧菩萨哥) 中规中矩的谥号,“德”倒是德的,毕竟伺候了耶律隆绪40年,耶律隆绪喜欢她就是因为她伺候得好。 钦爱皇后(萧耨斤) 钦爱(辽史误载为钦哀)是一个恶谥,“啬于赐与曰爱”,这个谥号是孙子耶律弘基给她上的。萧耨斤杀了不少人,她不爱丈夫和儿子,只爱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她对侄女(也是儿媳)萧挞里感情很深,但是对儿子宗真很差。她喜欢宗元也是因为他听话,可以利用。宗真早逝也跟母亲给他的压力很大有关。耶律弘基是一点都不喜欢奶奶的,在她病重时,只是赦免了行宫五百里内的囚犯,还给她上恶谥。 耶律隆绪还有第一任皇后萧氏,被废,后面疑似被赐死。没有谥号。 7,耶律宗真的皇后萧三㜘、萧挞里 萧三㜘是萧绰家族的,本来是宗真的太子妃。萧耨斤自立为太后后,很快废了她。宗真被迫娶了表妹萧挞里,他对这个表妹就那样。 仁懿皇后 萧挞里确实很仁慈,把岁币都赏赐给贫寒人家。“懿”指的就是她顺从丈夫。宗真死后,萧挞里恸哭,萧耨斤都无语了,让她别哭,她还年轻(暗示她找男宠)。 从萧挞里开始辽国皇后的谥号特别像中原,从辽代墓志来看,辽国人也是要求女人恭顺的,但很多女人没有遵守。社会道德是一回事,自己又是一回事。没看出萧挞里谥号和中原皇后的区别。 8,耶律弘基的皇后萧观音、萧坦思 宣懿皇后 被大臣诬告私通,被赐死了。萧观音是一个有道德到刻板的人,她是绝对不会私通的。宣懿跟萧挞里的谥号差不多,都是赞美女性道德的。 萧坦思就是工具人,耶律弘基不小心把儿子害死了,想跟她生个儿子。后面发现她生不出来,就立刻让她回去了。她被尊为太皇太妃,不知道谥号是啥。 9,耶律延禧的皇后萧夺里懒 由于是亡国皇后,没有谥号 西辽不清楚。
【资料】论耶律贤和萧绰的关系 萧绰的家族不是什么大贵族,在后族里面只能算中等的,根本与述律平家族比不了。萧绰只有两个姐姐,没有弟弟,所谓的靠山实际上只有父亲。有说法称她的弟弟廆因是过继的,也有说是亲生的,但早死。也有人说没有早死。无论如何,这个弟弟帮不上她什么忙。萧思温娶了太宗德光的长女吕不古,他是一个投机者。他先把大女儿萧胡辇嫁给了罨撒葛,罨撒葛是当朝皇帝穆宗的弟弟,就是继承人。这招不错。但是罨撒葛犯错误被流放了,萧思温就又把目光放在耶律贤身上。耶律贤是穆宗的堂侄,绝无继位可能,他们就只能搞手段。萧思温给耶律贤开出的条件就是娶萧绰,耶律贤同意了。 萧绰跟韩德让有婚约,没有实锤。这是宋朝使者听一个辽国老人说的。韩氏确实和后族通婚,但他俩有婚约,耶律贤能不知道?所以这事很迷。 969年二月,穆宗遇刺,耶律贤自立。他随即让萧绰以贵妃的身份入宫,三个月后册立为皇后。并拜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变成了国丈、权臣和第一重臣。 耶律贤是自立的,不得人心,他信任的人很少。他信任的人就是做宗室时结交的高勋、女里、耶律贤适、韩匡嗣(韩德让老爹),还有萧思温。 他一继位,就把萧绰的二姐嫁给了喜隐,把她的侄女嫁给了耶律斜轸,对萧思温有多重视就不用说了。 但就在第二年(970)五月,萧思温跟随耶律贤打猎的时候,被刺客杀害。刺客萧海只、萧海里估计就是述律平家族的。 耶律贤极力追捕凶手,四个月后,他抓住了萧海只兄弟,并把他们处死。把他们的弟弟萧神睹流放到了黄龙府。 萧思温一死,萧绰没有靠山了,而且当时她只有一个女儿。耶律贤是可以废后的。萧思温活着的时候,他可以说是被强迫的。但现在萧思温死了,没人强迫他了。但是他并没有对萧绰怎么样了,仍然和她生了孩子,并且没有跟别人生孩子,他已经爱上萧绰了。 但萧绰显然不会坐以待毙,她是不可能完全靠耶律贤对她的爱活的,她随即认大臣萧干为父,以求取他的支持。 保宁三年(971)三月,萧绰又怀孕了。四月发生了耶律阮(耶律贤他爹)的妃子蒲哥、啜里的诅咒事件。不知道她们诅咒谁,被耶律贤处死。之后耶律贤去举行再生礼,再生礼一般是皇帝每隔十二年举行的,当时耶律贤刚好二十四岁,说再生礼跟诅咒无关也行。同月,耶律贤和萧绰结束东幸,在启程以后,又处死了萧神睹。这是耶律贤自己做的还是萧绰要求的就不知道了。 同年十二月,萧绰生下隆绪。萧绰的后位稳了。耶律贤就追封萧思温为楚国王。萧思温估计是辽国第一位国王。没过多久罨撒葛气死,耶律贤的帝位也稳了。 耶律贤不是病得快断气的人,可能是有点病或者体质较弱。辽史记载他一直在打猎,喝酒,还亲征。甚至因为打猎喝酒太多被劝谏过,奏折里面也没提到他有病。再说辽国那个氛围,他又是自立的,他要是病秧子别人能忍? 在辽国,皇后参政是很正常的,不一定需要皇帝有病。萧思温死了,萧绰又那么有政治才能。耶律贤爱她,又和她结成政治联盟,很正常。耶律贤让萧绰的侄女婿耶律斜轸做南院大王,让萧绰的哥哥(远房)萧挞凛做宿直,保护他们睡觉。萧绰的亲戚萧札剌做宁远军节度使。 生下隆绪的第二年(972),萧绰又生下隆庆,但按照宋会要的记载,隆庆比隆绪小两岁。他到底何时生的不清楚。萧绰的老家在应州新城,她只跟耶律贤回去过两次,自己从没单独回去过。保宁五年(973)二月,耶律贤和萧绰来到新城,耶律贤用青牛白马祭天地。青牛白马一般是平叛和出征时用的,可见耶律贤对此行的重视程度。祭天三天后,她和萧绰来到新城。又过了几天,他们再度来到新城,耶律贤追封萧绰的祖父胡母里为韩王,两个伯父赠官。萧绰是辽国第一个祖父封王的。此时她已经有两个儿子(或者一个),祖父封王,已经是很高的待遇了。 耶律贤和萧绰十三年里面生了七个孩子,她俩有多激烈就不用说了。耶律贤没跟别人生过孩子。他只在当宗室的时候纳过一个渤海妃,生了一女。这个女儿没有封号,和大臣之女一起出嫁,婚后不幸福。耶律贤在萧绰之前有女人就代表他背叛她了?哪有这样的。此后渤海妃就没有记载了。任何史料和石刻都没有记载耶律贤有别的女人。 契丹国志说耶律贤沉迷酒色,如果这是真的,那他可真厉害,遇到萧绰就能生,遇到别的女人就自动绝育。郭袭上的奏折里面让他节制喝酒打猎,没有提到女色。还有吧里讨论他的身体不好,不会找女人。耶律贤是没有不好到老是躺床上的,他完全有能力找女人。他身体健康岂不是更能证明对萧绰的爱? 绝大多数封建帝王最爱的都是权力、父母和子嗣,耶律贤也不例外,但他也很爱萧绰。不能因为他的局限性就否定对萧绰的爱。 耶律贤是实权皇帝,而且很强势。萧绰作为皇后的权力是有限的。并没有二圣的称呼,辽国早期好像不搞中原那套,权力很大的述律平也没有二圣的称呼。萧绰的生日并没有变成一个节日,她当皇后也没有尊号。不过她似乎不怎么注意生日变节日,她在当太后的时候也没有设节。#萧绰#
【资料】萧绰的大姐 关于辽国历史,在二姐篇已有详述。 萧绰的大姐萧胡辇,嫁给了穆宗耶律璟的弟弟罨撒葛。穆宗是性无能,罨撒葛就是继承人。辽史明确记载,耶律璟“委以国政”。不出意外的话,罨撒葛就是皇帝,萧胡辇就是皇后。 萧思温无疑是把希望寄托在大女儿身上的。萧胡辇何时嫁给罨撒葛不清楚,但绝对是在耶律璟继位以后。耶律璟把朴谨公主嫁给了萧讨古,耶律璟是性无能,不可能有女儿。辽国制度,亲王嫡出的女儿位于皇帝的庶出女之上,也是公主。耶律璟只有罨撒葛一个同母弟,估计朴谨公主就是罨撒葛的女儿,生母是萧胡辇。 萧胡辇和罨撒葛有几个孩子不知道,但朴谨公主估计是他俩的。 但是耶律璟太残暴,罨撒葛也不确定自己能不继位,他就找别人算命,结果被哥哥流放到西北守边。罨撒葛是个很无能的人,在察割之乱的时候就被抓住过,差点回不来。在耶律璟继位之初又谋反过,失败。 罨撒葛被流放,最着急的当然是萧思温,他是想当国丈的。他就只能找耶律贤,愿意支持他,条件是让他娶萧绰,耶律贤同意了。 应历十九年(969)二月,耶律璟被人谋害,耶律贤随即赶到,自立。他随即杀了耶律璟的亲信和支持罨撒葛的人。罨撒葛听了非常害怕,就逃走了,不久被耶律贤召回,封为齐王。 此时萧胡辇的心情是不用说的,本来罨撒葛是皇帝,她是皇后。但现在耶律贤变成了皇帝,妹妹变成了皇后。但是耶律贤是自立的,又没有皇子,宗室有夺位的理由。但是在保宁三年(971)十二月,萧绰生下了隆绪。耶律贤的帝位稳了。几个月后,罨撒葛被气死了。本来他才是继承人,耶律贤对他有愧,于是追封他为皇太叔,萧胡辇就成了皇太妃。 皇太妃是皇太叔的妻子,本纪明确记载追封罨撒葛为皇太叔。一堆学者还在那里猜,说萧胡辇是皇太妃是不对的,没长眼睛么?还怀疑是耶律贤纳了萧胡辇。什么鬼。《辽朝后族诸问题研究》的作者还说萧胡辇是耶律贤的妃子之一,哪条史料、哪块石刻记载他有妃子了?除了当宗室时纳过的渤海妃,他还有谁?史书没看清楚,又没脑子,就张口就来。高嵩墓志铭记载萧胡辇在耶律贤时期就是皇太妃了,但凡多看点资料,就得不出耶律贤纳了她这种结论。那么喜欢给男人找女人,什么心理。 萧胡辇和萧绰的关系不清楚,但应该没有二姐和她那么差。萧绰当了太后以后,她的两个姐姐的地位是极高的。萧胡辇也积极参与事务,比如隆绪立后的时候,她就出钱资助过。宋朝雍熙北伐,萧胡辇也在军中,击败了宋军的西路军。 统和十二年(994)八月,萧绰命令萧胡辇领西北路乌古等部兵及永兴宫分军,抚定西边。让她去西北打仗。永兴宫就是耶律德光的斡鲁朵,罨撒葛是继承人之一,萧胡辇又继承了丈夫的军队。萧胡辇在丈夫活着的时候就跟他在西北了,西北就是她的革命根据地。萧绰让她去西北没毛病。 萧绰显然是猜忌大姐的,她让萧挞凛监督她的用兵,萧胡辇干脆让萧挞凛发布军中号令,减轻妹妹的疑心。统和十五年(997)三月,萧胡辇给萧绰带来大捷。 萧胡辇在西北开疆拓土,萧绰对她的疑心必然越来越重。两姐妹的关系也就更不好。 有说法称萧绰让萧胡辇嫁给了韩瑜(韩德让侄子),但这个说法只源于《乘轺录》,乘轺录里面有很多错误。作者可能是把韩瑜和萧挞凛揉杂在一起了。韩瑜墓志铭显示他续娶的是萧氏,那为什么不写明是皇太妃呢。皇太妃比他尊贵,写明了会更好啊。还说萧氏在他死后不想嫁人,但萧胡辇后面可是爱上了奴隶。 《辽史》记载萧胡辇谋反了一次,但是《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她在“一次”之前已经谋反过了。 应该是萧胡辇在西北的时候,她看上了相貌英俊的奴隶达揽阿钵。想跟他在一起。萧绰闻讯大怒,命人把阿钵用沙袋猛击了四百下。沙袋就是一种刑具,专门对付重罪者,在人的肋骨和四周拷打。四百下估计快把人打死了。萧绰反应这么大,不知道为什么。她自己临幸过的迪里姑也是奴隶,萧胡辇喜欢一个奴隶,她就这么过分。 到了第二年,萧胡辇又去找萧绰,这次萧绰同意了,但她仍然嫌阿钵出身低,就把他封为将军,让他去和萧胡辇一起打仗。 萧胡辇和阿钵生了一个女儿,叫钵国娘子。那时她已经四十多岁了。辽国四十多岁生孩子的女人有不少,不值得奇怪。为啥说她是阿钵的女儿呢。因为辽国也是**制,如果是罨撒葛的女儿,她必然是公主。石刻说她是皇太妃之女,用母亲的身份来表达她的尊贵。那她就只能是和阿钵生的。 长编记载,萧胡辇和阿钵想联合北阻卜(骨历扎国),篡夺萧绰的太后之位。那她要当太后,必然要立一个皇子。萧绰知道以后,就夺了她的兵权,让她待在幽州(南京)。这是很奇怪的做法,南京这么重要的地方,萧绰让萧胡辇一个罪人待着,她就不怕?耶律德光和罨撒葛的墓地在怀州,萧胡辇要待也是待在怀州。这次的谋反事件很奇怪。 萧绰显然原谅了姐姐,在统和二十二年(1004)正月,萧胡辇和奚王、南府宰相、令公率军在宋辽边境修筑边城。实际上就是为萧绰的南下做准备。当年,萧绰和宋朝签订了澶渊之盟。
【资料】萧绰的二姐 这里先介绍一下辽国历史,以防不了解辽国的朋友不知道。 辽国开国皇帝阿保机和述律平有三个儿子:耶律倍、耶律德光、耶律李胡。 本来耶律倍是皇太子,但是述律平在耶律倍死后废长立幼,立了耶律德光,述律平最爱的是李胡,由于李胡太小了,才让德光过渡一下。 耶律德光在灭掉后晋以后北还,死于途中,由于死得突然,没有遗诏,李胡和德光的儿子耶律璟都不在军中,群臣又厌恶李胡的残忍,就立了耶律倍的长子耶律阮为帝。但这个是临时推定的,不代表群臣真的服从他。 述律平和李胡闻讯就来打,最后在耶律屋质的劝说下放弃夺位。耶律阮上台。但是他轻慢契丹贵族,在位五年就被刺杀。群臣又拥戴耶律德光的儿子耶律璟为帝。 至此,耶律倍、耶律德光、耶律李胡三支的人都有资格称帝,不存在什么正统。辽国前期就是世选制。 作为阿保机和述律平最爱的儿子,李胡显然没有放弃对皇位的野心,并且他的两个儿子耶律宛、耶律喜隐比他更有野心。 李胡有多少子女不知道,就已有的资料来看,他至少有两个儿子:耶律宛和耶律喜隐。 耶律宛应该是庶长子,他的谋反时间比喜隐早得多,在列传里面名字也排在喜隐后面。契丹贵族的出生是按嫡庶排序的。而且他对谋反也没那么执着,也符合作为庶子自卑的心理。 应历三年(953)十月,李胡的长子耶律宛谋反,被抓。之后耶律璟放了他。 应历十年(960)十月,李胡的次子喜隐谋反,喜隐当时才十几岁。契丹人十几岁谋反并不奇怪,耶律德光的庶子天德十五岁谋反,被杀。这次谋反事件牵连到了李胡,李胡死于狱中。后面喜隐被释放。 没过多久,喜隐又谋反了,又被关到监狱里面。 应历十九年(969)二月,耶律璟被五个下人谋杀,鉴于他的残暴,他被谋杀不奇怪。但随即耶律阮的儿子、耶律璟的堂侄耶律贤赶到,自立为帝。时间上太凑巧了,耶律璟是被他杀死的可能性很大。 耶律贤是自立的,不得人心,他就拉拢宗室,大封诸王。当时宗室里面唯一想造反的就是喜隐了。 耶律贤不是什么病得要断气的人,辽史记载他一直在打猎,而且很喜欢喝酒,还亲征。甚至因为喝酒打猎太多被劝谏过,在劝谏的奏折里面也没提到他有病。耶律贤可能只是有点病或者体质较弱,《契丹国志》说的老躺着是不可能的。而且契丹人崇拜强者,他们能容忍一个病恹恹的人当皇帝?耶律贤还是自立的。要是那样,宗室早谋反了。 喜隐是李胡的儿子,耶律贤的堂叔,比耶律贤更有资格继位。他瞧不起耶律贤是正常的。耶律贤刚自立,他就让看守把他放出来,耶律贤大怒,他把喜隐关了回去,并处死了看守。 耶律贤改元以后,就把喜隐放了出来,从赵王改封宋王,把皇后萧绰的二姐萧氏嫁给了他。 萧绰入宫的时候,萧氏还没有出嫁,这是很奇怪的。按古代人的规矩,应该是萧氏先结婚才对。 萧氏和喜隐是政治联姻,有没有感情不知道,但萧氏应该很爱自己的孩子。喜隐有多少孩子不知道,但留礼寿估计是他和萧氏生的。 耶律贤把萧绰的姐姐嫁给喜隐,就是在极力拉拢他,让他跟他们一条心。但喜隐显然不吃这套,他就是瞧不起耶律贤。有一次耶律贤召他,他慢悠悠地过去了,让耶律贤等了他很久。耶律贤大怒,把他鞭打了一顿。喜隐回去就准备造反了。 喜隐谋反,萧氏应该是参与的,按契丹女人对政治的自发性和参与度,她大概率是参与的。 喜隐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他看耶律贤写给刘继元的书信用词谦卑,就跟他说这样有失国体。喜隐跟耶律贤的斗争本质上是权力之争,无关善恶。 保宁六年(974)四月,喜隐意图谋反,被阖门使酌古的儿子海里告发,他受到了处罚。 这已经是喜隐第三次谋反了,没一次成功,说明喜隐的毛病就是做事不周到,没有那个能力非要干那事,屡叛屡败。 但是喜隐是萧绰的二姐夫,耶律贤不能对他太过分,他还是想让喜隐回心转意的。之后他又把他放了出来,在保宁九年(977)六月封喜隐为西南面招讨使。西南面招讨使是重要职位,耶律贤是真的很想把他当成自己人。 三年以后,即乾亨二年(980)六月,喜隐又意图谋反,被人告发。他压根就没有势力,但就是要做那事。这次耶律贤不打算原谅他了,就命令用枷锁住喜隐的手足,筑城囚于祖州。但是耶律贤并没有杀他,为了萧绰,他并不想杀他。 第二年(981)五月,投降辽国的宋人谋反,实际上他们只有两百多人,为了给辽国制造混乱,他们想把喜隐救出来,立他为皇帝。但是看守过于严密,他们没有成功。于是他们立喜隐的儿子留礼寿为帝。但随即,上京留守除室击败了他们,并抓住了留礼寿。 这已经是喜隐势力的第三次谋反了,耶律贤多次被他耍过,已经忍无可忍了,想必怒不可遏。于是在当年七月,他处死了留礼寿。萧绰的二姐萧氏是在耶律贤即位之初嫁给喜隐的,从时间推算,这时留礼寿顶多有十二岁。 把一个小孩子处死了,确实残忍。萧绰有没有参与这事不知道。但是把她的外甥杀了,这么大的事,萧绰不可能不知道。她可能没有极力阻止,和姐姐、外甥比起来,还是丈夫、儿子更重要。
【资料】西夏小梁太后 小梁后是大梁后的侄女,更有戏剧性,也更沉不住气。她嫁给了李秉常,不知道她们之间有没有感情。秉常死后,儿子乾顺才三岁。梁氏临朝称制。 梁氏作为外戚,两次专政,引起皇族不满。因此他们需要军功,在小梁后统治时期,对宋发动了大小战争50余次,堪称穷兵黩武。 元祐七年(1092)十月,宋夏之间爆发洪德堡之战,小梁后御驾亲征,围攻环州七天,毫无效果。宋军又在水井里下毒,喝了水的士兵都死了。在督战的小梁后也被人发现,她只能命令铁鹞子军抵抗,自己则换掉了太后的衣服首饰,打扮成士兵的样子才得以脱身。 小梁后的执政处处受到哥哥梁乙逋的掣肘,她就和皇族联合,把哥哥一家灭门。她比武则天还狠,连娘家都不要了,为了权力可以做任何事。 绍圣三年(1096)十月,小梁后和乾顺又发兵五十万入侵金明寨,并且把俘虏献给辽国。 此后小梁后屡次请求辽国出兵,但耶律弘基都敷衍她,这让小梁后很不满,似乎骂了耶律弘基。 元符元年(1098)十月,宋夏之间爆发平夏城之战,夏军大败,小梁后出于羞耻,划破了自己的脸。狠人。 耶律弘基向来憎恶小梁后,因为她老打仗,还想把辽国扯进去,还对他出言不逊。乾顺十六岁了还没有亲政。他就在元符二年(1099)正月,派使者送去毒酒,毒杀了小梁后,谥号“昭简文穆”。一国太后竟然被当场毒杀了。怀疑是李乾顺勾结了辽国人,一起毒杀母亲。
【资料】西夏大梁太后 梁氏,汉人,本来是权臣没蔵讹庞的儿媳妇,在宫中与皇帝李谅祚私通。后面谅祚杀了没蔵讹庞全家。谅祚是一个极其糟糕的丈夫,残忍淫荡,路过贵族家里就jian淫他们的女人,因此大臣们都很怨恨。谅祚这么搞,把身体搞得很虚弱。1068年,李谅祚在对宋战争中受伤,加上身体本来就虚弱,他很快就死了,时年二十一岁。儿子秉常八岁,梁氏就变成了摄政太后。 大梁后在丈夫死后,立刻有了男宠,叫罔萌讹,显然是党项人。 她体弱多病,但是很喜欢打仗,一上台就跟宋朝交恶,连续发兵攻打秦州、庆州。又在熙宁三年(1070)八月征召七十岁以下、十五岁以上的男人做壮丁,率军三十万进攻大顺城。此战双方打成平手。此后西夏和宋朝冲突不断。 熙宁五年(1072),梁氏把女儿嫁给了吐蕃的蔺逋比。这似乎是她唯一的女儿。 熙宁九年(1076)正月,十六岁的秉常亲政,但他只是象征性的亲政,实权仍然在母亲梁氏手里。 秉常宠信大臣李清,与母亲政见不和。大梁后就和罔萌讹一起邀请李清喝酒,然后把他杀了。大梁后随即把儿子软禁起来。这就是低配版武则天啊。大梁后的行为引起了皇族和许多大臣的不满,国内气氛变得很紧张。 宋朝听说西夏内乱,就在元丰四年(1081)发兵进攻西夏,并在次年扩建城堡。大梁后随即率军进攻永乐城。宋军惨败,据说死伤战死二十万。 元丰六年(1083),大梁后把儿子放了出来,让他复位,但大权仍然在大梁后手上。 元丰八年(1085)十月,大梁后去世,死前让秉常与宋朝和谈。谥号“恭肃章宪”。大梁后死时应该不到四十岁,执政十八年。 在她死后,秉常仍然是傀儡,权力在梁氏家族手上。因此他在第二年郁郁而终。
【资料】嫁到西夏的辽国公主 义成公主耶律汀 王子帐节度使耶律襄的女儿 统和四年(986)二月,李继迁投靠辽国,萧绰给他封官。在宋朝的雍熙北伐失败后,李继迁“愿婚大国,永作藩辅”。萧绰许诺把公主嫁给他。但是李继迁反复无常,背叛了宋朝数次,萧绰并不相信他的诚意。公主的事过了三年还没有下落,他就派使者询问萧绰,萧绰这才把公主嫁给她。统和八年(990)十二月,萧绰册封李继迁为夏国王。西夏是萧绰亲手扶持的,目的就是牵制宋朝。有西夏在,宋朝就不能全力对付辽国,宋朝要灭西夏,辽国也会加以阻止。 耶律汀在西夏应该过得不好,李继迁有很多妃嫔,她和李继迁之间没有孩子。统和二十二年(1004),李继迁死了。第二年,萧绰派人去册封李德明(李继迁之子),并让使者给她带口信,让李德明好好对待公主。之后耶律汀就很少有记载了,只知道她在开泰二年(1013)还活着。 兴平公主耶律氏 景福元年(1031),辽国把宗室女兴平公主嫁给李元昊。当时当政的是萧耨斤。李元昊是个什么东西,懂历史的都知道,荒淫残暴,兴平公主跟他关系不好。重熙七年(1038),兴平公主去世,疑似被李元昊害死。同年李元昊称帝。耶律宗真不满西夏的坐大,又愤怒于公主之死,就派使者来质问。李元昊含糊其辞。重熙十三年(1044),耶律宗真亲征西夏,被打败。重熙十八年(1048),趁着李元昊死了,耶律宗真又亲征,这次辽军胜利了,西夏的没蔵太后上表请降。耶律宗真就让西夏继续给自己进贡。 在这之后,辽夏关系一会儿好一会儿坏,因为兴平公主之死,辽国不敢轻易把公主嫁过去了。西夏的小梁后一直在跟宋朝打仗,希望辽国出兵。耶律弘基不想被扯进去,就敷衍她,或者仅仅给她造势。小梁后很不满,好像骂了耶律弘基。耶律弘基不想卷入宋夏纷争,又不满小梁后在西夏专政、乾顺长期无法亲政的现象,就派使者去毒死了小梁后。这应该是弘基和乾顺的合谋。辽使对西夏宫廷不熟悉,他又怎么能精确下毒。这也证明了西夏在辽国面前没有自主权。 成安公主耶律南仙 天祚帝族女 小梁后死后,辽夏关系又发生了变化。寿昌六年(1100)十一月,李乾顺遣使求娶公主。耶律弘基没有同意。不久弘基死去,孙子延禧(天祚帝)继位。乾统二年(1102)六月,乾顺又派人过来。天祚帝就问大臣们乾顺的为人,还说这件事慢慢说。他显然很关心公主到那里过得好不好。天祚帝就是无能,优柔寡断。第二年六月,乾顺又派人来。但天祚帝没有同意。乾统五年(1105)三月,天祚帝终于把族女南仙封为义成公主,下嫁李乾顺。 耶律南仙再婚后和乾顺非常恩爱,生子李仁爱,被立为世子。耶律南仙在下嫁的第七年,又回到辽国朝见天祚帝。可能是天祚帝让她回来的,想她了。但此时已经是辽国末期,阿骨打反辽。西夏也派兵去救过,但被打穿了。李乾顺为了时势就臣服于金国。保大五年(1125)二月,辽国灭亡。同年九月,李仁爱郁郁而终。耶律南仙的母国灭亡,儿子又死了,她已经没有盼头了,就绝食而死。
【资料】辽世宗耶律阮的后宫 皇后甄氏,耶律阮和叔叔耶律德光在后唐俘虏的,辽史明言很宠爱她。甄氏比耶律阮大十几岁。耶律阮一继位就立她为皇后,这在辽国是破天荒的,因为她是汉人。这件事必然被契丹贵族极力反对,所以耶律阮在几年后又立皇后萧氏(萧撒葛只)。 他立萧撒葛只的同时又没废了甄氏,于是辽国出现了二后并立的现象。 甄氏做皇后的时候还挺好的,“严明端重,风神闲雅。内治有法,莫干以私。” 甄氏给耶律阮生了一个儿子,只没。有个未封的公主撒剌不知道谁生的,可能也是她生的。 萧撒葛只也不是不受宠,就是没有甄氏受宠,她给耶律阮生了二子二女。吼阿不、耶律贤、和古典、观音。辽国嫡庶分明,甄氏在他们眼里只是妃子,吼阿不和耶律贤必然是萧撒葛只生的。耶律贤如果是甄氏的孩子就不会有继位资格。两个公主也同理,和耶律贤同母,被封为长公主。 耶律阮不是什么专情的男人,《资治通鉴》说他“荒于酒色,轻慢诸酋长。”她的两个妃子在耶律贤时期搞诅咒,不知道诅咒谁,被耶律贤处死了。这件事对耶律贤影响很大,在这之后他就去祭祀木叶山,搞再生礼了。 而不尊重契丹贵族才是致命的。 耶律阮是自立的,没有合法性,加上立了汉人皇后,贵族的造反前仆后继。耶律阮有多不尊重贵族呢,贵族拨里得批评了他的政策,他就把人家毒死了。拨里得的妻子的鲁发誓要为丈夫报仇。 等于耶律阮几乎把贵族得罪光了。 耶律阮在位五年后,要南下侵略,契丹贵族都不同意,他就强行要他们出发。不知道是真的想南下,还是想转移内部矛盾。耶律阮在路上祭祀老爹耶律倍,当夜,大臣们都喝醉了。他的堂叔造反,带兵冲进来,把太后和皇帝都杀了。甄氏不知道在哪里遇害,也被杀。 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萧撒葛只的反应,她居然主动找到察割,要求收尸。第二天,察割把她也杀了。她这么做不知道是爱耶律阮还是出于什么礼法。 察割很快被平定,的鲁由于儿子的缘故免于一死。
【资料】关于萧绰的庶女淑哥 耶律贤和萧绰生了四子三女,唯一的异腹子是在萧绰入宫前生的。 异腹子耶律淑哥,生母渤海妃,在耶律贤当宗室的时候就跟着他。萧绰次子隆庆也有渤海妃,估计耶律倍这一支的人都会娶渤海妃。 关于淑哥的资料很少,能找到的都找到了。 淑哥是耶律贤的第一个孩子,也是萧绰诸女的姐姐,但是排在萧绰女儿的后面,没有封号。辽国公主是按嫡庶排的,不是按长幼排的。 按照淑哥的结婚日期来看,萧绰进宫的时候淑哥大概有三四岁。 乾亨三年(981),耶律贤封萧绰长女观音奴为齐国公主。辽史公主表不准,这是从墓志上看到的。但作为真正长女的淑哥却没有封号,连翁主和县主都没有,以前的庶出女是有封号的,比如太宗德光的庶出女嘲瑰被封为翁主。没有封号可能还由于辽国前期制度不完善,或者皇女早死。 淑哥的第一任丈夫是北汉的卢俊,卢俊在北汉就是驸马,而且充当北汉和辽国的联络人,在北汉灭亡前,来过辽国两次,所以耶律贤和他也算熟悉。 乾亨元年(979),北汉灭亡,卢俊投辽,被耶律贤封为同政事门下平章事。 第二年,耶律贤把淑哥嫁给他,其实这时候卢俊在辽国才几个月。卢俊在北汉就是驸马,在辽国又做了驸马。而且把亲生女儿嫁给降将,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一般嫁降将的都是大臣之女。在耶律贤以前,皇女不管嫡出庶出嫁的都是契丹人,他却把淑哥嫁给汉人降将。萧绰次子隆庆的儿子宗教,也是渤海妃生的,娶的是契丹人。男女不平等。 淑哥在婚后并不幸福,统和元年(983)六月,“有司奏,同政事门下平章事、驸马都尉卢俊与公主不协”,这时候淑哥跟他结婚才三年。萧绰就让两个人离婚。为了给淑哥出气,她把卢俊出为兴国军节度使。四个月后,萧绰又把淑哥嫁给国舅详稳照姑(另一名萧神奴)。萧绰把她嫁给了契丹人,说明之前让他嫁给汉人降将真的是耶律贤的主张。 也不知道她在婚后生活得怎么样,此后她就在史料中失去记载了。
【资料】萧绰的子女 萧绰和耶律贤生了四子三女,耶律贤唯一的异腹子淑哥是在萧绰入宫前生的。 萧绰对每个孩子都很好,但她爱孩子的前提是爱自己。萧绰爱孩子,但她不是什么贤妻良母。 四个儿子: 耶律隆绪(972—1031),继承皇位。1009年12月萧绰去世,隆绪亲政。1031年去世,时年六十一。 耶律隆庆(973—1016),萧绰最爱的儿子。被萧绰封为南京留守、天下兵马大元帅。大元帅一般是继承人才能担任的。他是隆绪皇位的严重威胁,因为隆绪长期无子,而此时隆庆已经有了三个儿子。萧绰偏爱他除了出于母亲纯粹的爱,也是出于继承考虑。萧绰死后,隆庆放出谣言,说隆绪闇弱,国人不附,他想和宋朝联合篡位,但被宋朝拒绝。之后一直跟哥哥暗斗。1016年,隆庆在见过隆绪以后,突然死亡,疑似不是善终。时年四十三。 耶律隆裕(978—1012),性格沉毅,相貌俊美。萧绰出征的时候,都让他监国。1012年去世,时年三十四。他很喜欢道教。 耶律药师奴(郑哥、韩八),夭折。辽史记载未详所出,契丹国志记载是萧绰生的。其实就是萧绰生的,药师奴即郑哥、韩八,契丹人有很多契丹名。他夭折以后,辽史还特意记上一笔,围绕着他的坟墓建造了永州。辽国嫡庶分明,有很高待遇的只能是萧绰的孩子。 三个女儿: 耶律观音奴(970—1046),萧绰的第一个孩子,也是最爱的孩子。因为第一个孩子对她来说特殊。她出嫁的时候,萧绰赐她奴婢一万口。她嫁给了北府宰相萧继远。去世时七十六岁。 耶律长寿奴(975—1017),嫁给东京留守萧排押。去世时四十二岁。 耶律延寿奴(977—998),嫁给林牙萧恒德(排押之弟),萧绰特别喜欢的女儿。生下孩子后发生产后感染,萧绰派侍女贤释去照顾,萧恒德和贤释私通,延寿奴被气死了。萧绰大怒,赐死萧恒德。延寿奴时年二十一。
【史料】辽国皇后的孩子数量 1,阿保机和述律平 三子一女。 阿保机还和宫人生过一子。 2,耶律德光和萧温 儿子一女,女儿就是萧绰的老妈。 耶律德光显然更爱宫人萧氏,和她生了三个儿子。还有个女儿嘲瑰未详所出。夭折的皇子只撒古未详所出。 3,耶律阮和甄氏 一子 耶律阮和萧撒葛只,二子二女。 还有一个女儿撒剌,未详所出。 耶律阮显然不是专情的,他的妃子啜里和蒲哥在耶律贤时期搞巫蛊,不知道诅咒谁,被赐死了。 4,耶律璟和萧氏 无子 耶律璟是性无能,还有人谣传他是同性恋的,就因为无子和《契丹国志》记载的“恶见妇人”。但他显然不是同性恋。《资治通鉴》记载他抢了石重贵的两个宠姬。辽代石刻记载他有妃子。他一辈子杀了很多人,大多是男仆,还把男人的胆挖出来当药引,想长生不老,如果他是男同是不会这样的。耶律璟还妒忌生理正常的男人,宗室只没造反,被他阉了,宗室娄国造反,被他杀死,命有司选绝后之地安葬。他是性无能的原因大概率就是酗酒。 5,耶律贤和萧绰 四子三女 他俩是生育最多的。第四子药师奴所出不详,其实也是萧绰生的,又名韩八、郑哥(契丹人有很多契丹名)。这个孩子夭折了,辽史还特意记上一笔,围绕着他的坟墓建造了永州。辽国嫡庶分明,庶子根本没有这种待遇。 耶律贤唯一的异腹子是在萧绰入宫前生的,公主淑哥,耶律贤把她嫁给了一个降将,过后不和睦,还是萧绰帮她离婚的。 反正不明白他们怎么会生这么多的。 6,耶律隆绪和萧菩萨哥 二子,皆夭折 耶律隆绪和萧耨斤,二子二女 耶律隆绪有二十个孩子(不算夭折的),后宫无数,辽国最荒淫的皇帝。 7,耶律宗真和萧三㜘 无子。萧三㜘出自萧绰家族。萧耨斤在掌权后对萧绰家族展开清洗,耶律宗真迫于母命,也不得不和她离婚。 耶律宗真和萧挞里 三子二女。宗真和萧挞里生得多,而且没有异腹子,估计有迫于母命的意思。 耶律宗真不是什么好男人,辽代石刻显示他还有一个丽妃,不过没有生下孩子。他还让皇后打扮成道姑取乐,皇后之父觉得不合适,就被他打了一耳光(不知道故事的真假),反正性格很荒唐。 8,耶律弘基和萧观音 一子三女。 耶律弘基对萧观音怎样就不说了。关于他的名字,哀册表明是弘基,辽史误记为洪基。他在杀死萧观音以后又娶了皇后、妃子,还跟大臣的夫人私通,但再也没有异腹子。可能因为生活作风不好,导致不会生。 9,耶律延禧和萧夺里懒 无子。不知道是不宠爱还是生理问题。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