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07aZeQ🐾 -
关注数: 0 粉丝数: 10 发帖数: 1,143 关注贴吧数: 7
日本饮食印象 谈到日本的饮食,不得不提到一个城市,那就是日本的大坂。大坂除了临山傍海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之外,还因平稳的濑户内海使得物资流通非常便利。因此大阪在日本积淀了丰富的饮食文化。  日本的饮食注重发挥食材本身的味道,体现食材最天然的风味,所以并不会在烹饪上花很复杂的心思,只是简单的煮一下,拌点佐料。  在日本最著名的饮食就是乌冬面和刺身了。  乌冬面讲究原汁原味,它最早原自中国的乌龙面,传到日本后逐渐演变成现在的乌冬面。是日本最为常见的食物,也是日本的家常面。乌冬面的特点是汤鲜,鲜美的汤是用海带和鱼的原味配合而成。  刺身就是生鱼片,是日本的国菜。生鱼片的主要食材是鱼,与其说日本人喜欢吃鱼,不如说他们以前只能吃到鱼。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最丰富的天然食材就是各式各样的鱼了。因此鱼也成为了日本最重要的食物。  在这个基础上,日本人用发酵的方法保存鱼,这便是最早的寿司。后来的寿司逐渐演变成用米饭加上海鲜做成的饭团形状。  现在最流行的日本特色饮食店当数日本的回转寿司店了。回转寿司店是大坂人发明的,它通过传送带的方式,一方面方便顾客选取自己喜欢的寿司,另一方面节省自己的成本。  小编我在元绿回转寿司店吃过一次,最大的印象就是酸,酸味其实是寿司的传统口味,因为鱼发酵之后的口感就是酸的,尽管现在的寿司多达百种,但大体都继承了寿司那传统口味。
日本大米给中国农业的启示 4年前停止对华出口的日本大米本月将重回中国市场。近日,有关人士表示,首批日本大米已于6月24日从横滨港启程赴华,预计7月下旬将首先在北京和上海的日资超市上市。(7月6日《东方早报》)  2003年,我国以“可能携带新的病虫害入境”为由停止从日本进口大米。其后中日两国于今年4月就中方恢复进口日本大米达成了协议。此次日本大米重回中国市场,让人感兴趣的不仅是“政治”,还有天价。据了解,本次进口大米共24吨,每公斤价格90元左右。  每公斤90元是什么概念?这一价格大约为国内普通大米20倍,是泰国香大米的10多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日本研究室副主任廉德瑰认为,本次进口的日本大米不会对国内的大米市场带来冲击。“本次进口的数量不算多,而且价格是国内大米的10至30倍,只有高收入的人和高级餐厅才会购买。”虽如此,但对于中国农业来说,这一价格是让人吃惊的;对农业农民而言,震撼是巨大的。  日本大米为何这么贵?首先物以稀为贵,其次则是生产工艺标准化、大米优质化。去年,江苏武进经济开发区引进日本“日光”牌优质稻种,按照有机水稻生产标准,在经发区农场发展了100多亩有机水稻。在生产工业上,要求近乎苛刻,不能使用化肥、除草剂以及农药,只能使用生物有机肥料,防病治虫也只能采用生物和物理的方法。由于禁止使用了农药、化肥,有机水稻亩产要比普通水稻低得多,只有300多公斤。产量如此低,加之绿色有机,在健康风行的今天,日本大米的“天价”应该在情理之中。  与日本相比,中国大米的产量远远超之。据统计中国大米养活了60%以上的人口,大米在我国被尊称为“国粮”,“省长市米袋子负责制”甚至成了一道政治风景。然而在今天,农业不仅承担着解决温饱问题,更担负着带动农民致富的责任。实事求是地讲,依靠传统的大米,是不能实现农民致富的。据了解,普通水稻在丰收年亩均纯效益可能达到1000元,但这一收益与致富相距甚远。也正因为此,很多地方不重视农业,尤其不重视粮食生产。  种粮能不能实现农民致富?从日本大米身上,我们发现是能的。农业生产关键在标准化、高质化、品牌化。这些年,我们也相继开发了一些优质、有机大米,但其价格与日本大米相比,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品牌的认同感较差,对农民致富增收的拉动性较弱。  古人讲,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面对日本大米的天价,我们在感叹之余,更应该反思我们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数量有限,目前市场上,对我国大米造成冲击的不是日本大米,而是泰国等东南亚大米。如果,我们亦能生产出优质、绿色、有机的品牌大米,那么,无论日本还是泰国的大米,都不会对我国构成冲击。当前,中国农业需要从量进入到质的阶段。日本大米,乃至泰国大米,无疑都给了我们这一启示。
春夏 到日本去吃樱虾刺身 春夏来临,正是大地万物再生之时,我们吃海鲜,也要坚持“不时不食”的宗旨。日本三至四月盛产樱虾,很多日本餐厅便趁机推出樱海老料理,有兴趣的食客可以一饱口福。  樱虾产于日本本州岛静冈县骏河湾,湾口东西长约五十公里(静冈县西的御前崎与伊豆半岛南端的石廊崎之间),湾内海底地形复杂,骏豆海沟最深处达两千米以上,其附近的石花海不到一百米,东西湾岸附近都在一百米以下。特殊的地形也造就了特殊的美味,樱虾体长只有约二十毫米,因为色泽粉里透红,远观恍如盛开中之樱花般美艳,故此也有樱虾之美名。  樱虾的地理分布十分狭窄,而且每年只能捕获一次,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全日本的年产量只有五千吨左右(东京湾、相模湾也有少量出产),数量少而且波动很大,因此每五百克便要二百元,绝对珍贵。一般在渔货季节,渔家捕获樱虾以后,自家制作包装材料直送消费者,全程物流配送到府上,以保证品质卫生安全。  樱虾除了拥有讨人欢喜的外表,其营养价值也不能小觑,含丰富磷、粗蛋白质,同时钙质含量更是牛奶的六倍,实是老幼之补身佳品。可能体积太小的关系,一般食客都会把樱虾连壳吃掉,口感清脆无比,同时也能吃出其带点微咸的海水味及鲜甜味。而且日本料理一般不怎么使用香辛材料压味,因此食客可以品尝原滋原味的海鲜。  日本人因为樱虾产量波动太大,为了避免资源被过渡开发而枯竭,最近几年在附近海域寻找可替代的渔产品。随后,台湾渔民在台湾东南部沿海捕获樱虾,经过日本学者鉴定,确认两地所产的樱虾属同种,但台湾樱虾品质不佳,被视为次极品,因此售价也比不上日本产的樱虾。樱虾鲜甜脆身,可轻轻蘸上青芥辣豉油凸显其鲜味,单吃则可尝到其清甜的鲜味。  樱虾蟹子沙拉  略拌入新鲜沙拉菜,加上特制的柚子沙拉汁,做法简易不花巧,却是清新醒胃的前菜。  樱虾带子百合扬  主要是带子、百合及日本香叶组成的天妇罗,表面则铺上樱虾一同蘸以极为薄身的天妇罗炸浆,结合脆和软的口感,不觉油腻。  樱虾腐皮卷  想吃出传统口味,可以试一下这道用木鱼汤烩煮的日本腐皮,加入樱虾和柚子果皮的腐皮卷,因为尽收了汤的精华,更提升了樱虾的精致口感。
细说日本的和风拉面 和风拉面  日本贸易港口对外开放后,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中华街,中华街里的中餐馆便是日式拉面的发祥地。起初,中餐馆的顾客大部分是中国人,后来日本人也去那里就餐,对中餐面 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中国人也走出中华街,到其他地方的餐馆工作,从而使拉面步入日本社会。  进入大正年代(1912-1926)以后,一般的日本人才开始真正了解中餐。广播电台及杂志社开始制作有关中餐烹饪方法的专题电台节目,横滨和东京地区的中餐馆如雨后春笋。至大正时代末期,东京地区的中餐馆已经超过了一千多家。  为了同装饰高雅、品种繁多的高级中餐厅竞争,一些餐馆便集中精力经营烧麦、饺子以及拉面等几种家常食品的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位于东京浅草地区的中餐馆(来来轩)。这家中餐馆于一九一零年开业,在横滨中华街工作的中国厨师们施展手艺,为日本的大众化中餐奠定了基础。  起初,拉面多用猪肉及鸡架熬汤,后来逐渐加入日本人喜欢的干松鱼和海带等材料,开始使用酱油调味。据说这才是传统的(正宗东京拉面)。不过,拉面在日本普及并不是因为(来来轩)中餐面在日本各地传播,而是二战前后的一段时期里,日本各地的中国人和从中国人那里学过手艺的日本人制作出具有地方特色、风味不同的拉面,进一步促进了拉面文化的发展的结果。
“精灵”一尝韩国美味~“釜山料理” 最近超迷看韩剧~看的我眼泪水哗啦啦~现在我已经中了很深的“韩毒”了~连FB都第一时间想到去吃韩国料理~晚餐~在“釜山料理”订了位子~摆好餐具~烤肉调料~“玉米粥”~“玉米粥”蛮好吃大~而且可以无限量续碗~偶要了2份~说是“粥”还8如说是“玉米羹”~玉米粒磨的很细~煮出来的DD非常的细腻绵软~只有三碟小食~“泡菜萝卜+煎带鱼+泡菜黄瓜”~特别好吃的“炒年糕”~每一块软糯的年糕都裹着重重的特制辣酱汁~红亮的色泽仅在视觉上9给人一种丰收的、富足的喜悦感~香香甜甜辣辣的口感交织在一起~“烤肉拼盘”80元~有“牛舌+羊排+五花肉+鸡翅”~架上火炉~开始烧烤咯~铺上美味的烤物~吱吱的烤肉香扑鼻而来~沾沾酱料~“五花肉包生菜”绝对好味道~9觉得烤肉拼盘的量8太大~最多3个人吃~热气腾腾的“海鲜石锅拌饭”35元~把辣酱倒入饭饭里~金黄的生鸡蛋~撒上点点白色芝麻~撕碎的绿绿生菜~切丝的黄瓜条~鲜美的海鲜肉~色彩丰富going偶的食欲啊~“泡菜饼”18元~饼蛮薄的脃脆的~沾沾酱汁味道还可以~“明太鱼汤”~大块的鱼肉+豆腐~喝一口汤~口感酸酸的有一点点微辣~鱼汤搭配的米饭~夹一口香香的米饭~舀一勺鱼汤喝喝~韩国人好像就是这么吃的吧~嘿嘿买单243元~3个人去的~人均80元~
鸡蛋这样吃最有害健康 中国的老百姓将鸡蛋视为补品,经常食用鸡蛋可增强记忆力,还可保护心脏和动脉血管、预防癌症、延缓衰老。可如果不能加工和食用,补品就会变为“废品”,甚至是“毒品”,所以应当认真掌握鸡蛋里的学问,防患于未然…… 1.忌吃未熟鸡蛋 鸡蛋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眉等症状。鸡蛋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它们影响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未熟的鸡蛋中这两种物质没有被分解,因此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鸡蛋在形成过程中会带菌,未熟的鸡蛋不能将细菌杀死,容易引起腹泻。因此鸡蛋要经高温后再吃,不要吃未熟的鸡蛋。 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煮熟后的蛋白质才变得松软,人体胃肠道才可消化吸收。生鸡蛋有特殊的腥味,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使唾液、胃液和肠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2.忌吃煮老的鸡蛋 鸡蛋煮得时间过长,蛋黄表面会形成灰绿色硫化亚铁层,很难被人体吸收。蛋白质老化会变硬变韧,影响食欲,也不易吸收。 3.鸡蛋不宜与糖同煮 鸡蛋与糖同煮会因高温作用生成一种叫糖基赖氨酸的物质,破坏了鸡蛋中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成分,而且这种物质有凝血作用,进入人体后会造成危害。如需在煮鸡蛋中加糖,应该等稍凉后放入搅拌,味道不减。 4.炒鸡蛋不需放味精 鸡蛋中含有氯化钠和大量的谷氨酸,这两种成分加热后生成谷氨酸钠,有纯正的鲜味。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谷氨酸钠,炒鸡蛋时如果放入味精,会影响鸡蛋本身合成谷氨酸钠,破坏鸡蛋的鲜味。 5.煮熟的鸡蛋用冷水浸后忌存放 一些人常将煮熟的鸡蛋浸在冷水里,利用蛋壳和蛋白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使蛋壳容易剥落,但这种做法不卫生。因为新鲜鸡蛋外表有一层保护膜,使蛋内水分不易挥发,并防止微生物侵入,鸡蛋煮熟后壳上膜被破坏,蛋内气腔的一些气体逸出,此时鸡蛋置于冷水内会使气腔内温度骤降并呈负压,冷水和微生物可通过蛋壳和壳内双层膜上的气孔进入蛋内,贮藏时容易腐败变质。 鸡蛋:最适合怎么吃? 最营养的烹饪方法: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由此来说,煮鸡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儿童消化吸收。 注意:茶叶蛋应少吃,因为茶叶中含酸化物质,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会对胃起刺激作用,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 鸡蛋一天吃多少:鸡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过多,可导致代谢产物增多,同时也增加肾脏的负担,一般来说,孩子和老人每天一个,青少年及成人每天两个比较适宜。 蛋白好还是蛋黄好:正确的吃法应该是吃整个鸡蛋,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而其他营养成分则是蛋黄中含得更多。 六种鸡蛋千万不能吃 裂纹蛋:鸡蛋在运输、储存及包装等过程中,由于震动、挤压等原因,会使有的鸡蛋造成裂缝、裂纹,很易被细菌侵入,若放置时间较长就不宜食用。 粘壳蛋:这种蛋因储存时间过长,蛋黄膜由韧变弱,蛋黄紧贴于蛋壳,若局部呈红色还可以吃,但蛋膜紧贴蛋壳不动的,贴皮外呈深黑色,且有异味者,就不宜再食。 臭鸡蛋:由于细菌侵入鸡蛋内大量繁殖,产生变质,蛋壳乌灰色,甚至使蛋壳因受内部硫化氢气体膨胀而破裂,而蛋内的混合物呈灰绿色或暗黄色,并带有恶臭味,则此蛋不能食用,否则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散黄蛋:因运输等激烈振荡,蛋黄膜破裂,造成机械性散黄;或者存放时间过长,被细菌或霉菌经蛋壳气孔侵入蛋体内,而破坏了蛋白质结构造成散黄,蛋液稀混浊。 若散黄不严重,无异味,经煎煮等高温处理后仍可食用,但如细菌在蛋体内繁殖,蛋白质已变性,有臭味就不能吃了。 死胎蛋:鸡蛋在孵化过程中因受到细菌或寄生虫污染,加上温度、湿度条件不好等原因,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的蛋称死胎蛋。这种蛋所含营养已发生变化,如死亡较久,蛋白质被分解会产生多种有毒物质,故不宜食用。 发霉蛋:有的鸡蛋遭到雨淋或受潮,会把蛋壳表面的保护膜洗掉,使细菌侵入蛋内面发霉变质,致使蛋壳上有黑斑点并发霉,这种蛋也不宜选购食用。 此外,还有泻黄蛋、血筋蛋等一般也不应采购食用。
糖尿病患者多吃黄芪山药粥有助于降糖 祖国医学主张秋冬进补,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由于糖尿病为慢性疾病,患者多为阴虚或气阴两虚,所以养阴补虚是糖尿病人进补的重要原则。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补药时不宜选择温补燥热之品,诸如含鹿茸、甘草的制剂。这主要是由于鹿茸性热,属于温补药物,会使糖尿病病情加重。而且药理研究表明,鹿茸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导致血糖升高。近年对甘草化学成分的分析证明,甘草含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素等,这些成分也能使血糖升高。因此鹿茸、甘草可能对降糖药有一定的拮抗作用,糖尿病患者原则上不宜进补含有它们的制剂。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用补阴或气阴双补的药物来进补,如黄芪等。黄芪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温、味甘,具有益气、固表等功效。古今中医治疗糖尿病,大多以黄芪为主药。近年研究发现黄芪可通过多种途径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此外,黄芪还有提高免疫力、强心、利尿、降压、保肝、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蛋白尿的作用,这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尤为适宜。 使用黄芪时,可将15—20克黄芪加水煎服;或者服用黄芪山药粥。山药属于温和的滋补药物,同样具有健脾补气的作用,而且能够辅助降糖。具体做法是准备黄芪30 克、山药60克(研粉),将黄芪煮汁300毫升,去渣,加入山药粉搅拌成粥,每天服用1—2次即可,适于患糖尿病日久、脾肾虚弱的患者。
英调查称:上海人日均食盐量10克 高于6克推荐值 英国一个民间组织日前发布调查报告称,吃一餐快餐食品摄入的盐分是专家建议每日最高摄盐量的2倍多,一些快餐食品含盐量甚至堪比海水。有关专家昨日告诉记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盐量不应超过6克,但据调查和专家估算,上海人目前平均每人每日摄入盐量约为10克,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 上海市每人日均食盐量6-10克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有关人士昨日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盐量不应超过6克。我国对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每10年会作一次调查,最近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每人每日食盐为12克。根据市盐务局以本市盐销量的情况估算,目前上海人每人每天平均食盐量为6-10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预防医学研究院主任医师姜培珍则估计,本市市民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在10克以上。如果从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来看,则本市市民每日食盐的量偏高。 “少盐”建议升格为标准较难 据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家和本市均没有对食物含盐量设置相关标准。据姜培珍介绍,要将建议上升为标准则很难,因为人们的口味不一,尤其是一些较偏远的地区,目前能做到“少盐”的可能性很小。市盐务局有关人士也认为,“少吃盐”是现在的一大趋势,但是这一点目前还不能强求,这不能以标准来约束,只能从健康角度出发来倡导和呼吁。 不过,一些行业已经在往“低盐”方向发展了。如腐乳调味料新行业标准将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标准将食盐下限调整为不低于每百克6.5克,以求产品更有益健康。 【相关链接】 食盐过多易引起血压升高 姜培珍介绍说,食盐过多容易引起血压升高,患有心、肝及肾等疾病者应适当限制盐的摄入。摄入盐分过多会引发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人早亡。 有关专家还研究发现,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钙的量越多,钙的吸收也就越差。这就是说,少吃盐就等于补钙。
认为馒头没营养是错误的 早餐只吃蛋、奶不科学 很多人都会忽略早餐,觉得一日三餐,营养不在这一顿。其实,早餐十分重要。 早餐摄取养分不足不但会引起低血糖,还会造成精神不集中而影响工作学习;更重要的是空腹时间过长,会减少消化液分泌,导致肠胃病的发生,从而损害健康。营养学家认为,早餐应保证全日营养量的1/3左右。可见,早餐是多么的重要。 有人认为,既然早餐那么重要,就选高营养的食品吧。一杯牛奶、一个鸡蛋,既富含营养又简便易行。其实,这种安排并不好,因为这种早餐供应的养分很不“全面”。认为馒头、窝头、面包、稀粥、面条等淀粉类食品没什么营养可言的看法是错误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之一,是人体从膳食中获取热能的最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还参与细胞的多种代谢活动,并且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对于神经组织十分重要。人脑对低血糖反应很敏感,轻者可导致心理障碍,重者可致昏迷。由此可见,早点除食用蛋、奶外,搭配一些淀粉类食品是十分必要的。 蛋和奶的营养价值虽然很高,但是,它所含的铁却难以被机体吸收,需由其他食品来补充。因此,安排以蛋、奶为主的早餐时,别忘了补充铁。动物肝脏、血、肉类、禽类、鱼类和某些蔬菜(如油菜、苋菜、韭菜、莴笋叶等)都是铁的良好来源,可做成小菜搭配着食用。
营养学家:粥是秋季调节脾胃最好的食品 初秋时节,很多人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营养学家研究发现,粥是此时调节脾胃最好的食品,秋后早晨喝碗粥,既可泻秋凉,又能防秋燥。这里,我们就教大家做几道秋季养生粥。 红薯大米粥原料:百合、红薯、青豆、大米、冰糖 做法:将红薯去皮切成菱形块,大米清洗干净,与百合、冰糖、青豆、红薯块同煮。 特点:红薯性味甘、平,具有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健脾胃、养肠胃之功效。常食能降低胆固醇,并能减少皮下脂肪,有健美益寿之功效。 红枣山药粥原料:大米、红枣、山药、薏仁、红糖 做法:1.将大米同薏仁一起洗净倒入锅中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煮;2.将山药去皮洗净,红枣洗净去核;3.山药切块与红枣放入熬熟的粥中同煮,待粥黏稠后即可,食前放入红糖。 特点:香甜可口,暖胃补气。山药性平、味甘,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之功效。薏仁可健 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湿。 姜葱粥原料:大米、生姜1块、葱白和葱根2段、米醋 做法:1.将大米洗净放入水中浸泡1小时,将生姜、葱洗净,姜切片备用;2.大米大火烧开,与生姜片煮至半熟,并放入葱白和葱根,转小火慢熬。待粥快熟时,加米醋(或水果醋)半匙,稍煮即可。 特点:姜可祛寒暖胃,并有防呕之功效。适用于伤风感冒、受寒呕吐、胃口不好。 山楂莲子粥原料:大米、山楂肉、大枣、莲子 做法:1.先将原料分别洗净备用;2.把去掉莲心的莲子放入锅内加清水煮,至莲子烂熟后放入洗净的米,等开锅后转入小火慢熬;3.待粥煮至将熟,放入山楂肉与大枣,等粥煮成透明状后即可食用。 特点:口感酸甜黏糯,余味悠长。 煮粥小贴士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即可节省时间,熬出的粥还黏滑可口。 火候: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熬煮约半小时,可使米香浓郁。 搅拌:搅拌可以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时搅几下(搅动时应顺着同一个方向转),盖上锅盖至文火熬2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 点油:用温火煮约10分钟后在锅中滴入少许色拉油,可使粥色泽鲜亮,入口鲜滑。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