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tw1234
waitw1234
关注数: 20
粉丝数: 65
发帖数: 8,064
关注贴吧数: 4
会员怎么申请不上呀 我申请会员. 我发过10个贴了. 注册时间也满3个月. 贵吧为什么还不许我点击? 我被封了????
申请会员 贵吧如何申请会员? 在下发过10个帖子了。 注册时间也超过一个月了。
宇文泰与宇文化及 北周宇文泰皇族,与隋朝权臣宇文述家.没有血缘关系. 宇文述家族,本来没有姓氏,是宇文泰家族的家奴. 有功(可能功劳,可能苦劳,待查百度),被赐姓宇文的. 宇文述在隋文帝时代,与杨广时代的发迹与权力,是另外一回事. 陇西集团与宇文述家族,最多只是小联系,完全是两回事. 宇文化及杀杨广后,做皇帝,失败得那么快. 除了个人能力太差,行为错误等原因外. 得不到豪族势力支持,也是原因之一.
吴王李恪的身份 提醒诸位. 分析吴王李恪的身份,分析吴王李恪的立储可能.不要忽视以下两点. 1.唐代,不是一个礼法森严的时代. 嫡,庶之争,母亲身份高低之争.大家作分析的时候,不要忽略 唐代的开放与通融. 2.唐代,利益集团. 初唐时代,陇西集团共天下的历史环境. 大家作分析的时候,不要忽略. 杨家除了有隋王朝的光环. 还有陇西集团的背景. 陇西集团---也称八柱国集团
河山常在掌中看 大唐若欲大兴盛世,须平藩镇之乱. 大唐若欲守成盛世,只需谨修内政. 宣宗皇帝是将治国之道术,洞察得最透彻的皇帝. 他没有为了自己帝位的华丽,去寻求平定河北的政绩. 他没有为了自己权利的自在,去加剧文臣宦官的矛盾. 平服牛李党政,游刃自如---------我还是觉得李德裕很冤. 朝廷谨修内政,不动刀兵,藩镇自不敢动. 朝廷爱惜恩威,赏罚公道,宦官自不敢动. 朝廷唯才是举,知人善任,朋党之争自息. 雄才大略兮,大中皇帝.
吴王之殇 立李恪为太子,怎么能找长孙无忌商议// 这是制造对立//制造矛盾// 李恪是隋炀帝的外孙. 长孙无忌是凌烟阁第一功臣.推翻隋朝立下大功. 矛盾激化后,李恪和李治谁将来做皇帝,都会容不下对方. 李恪即位,第一件事,就会杀李治 李治即位,第一件事,就会杀李恪 太宗英雄一世,怎么会犯下如此错误
凄美动听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这是大唐王朝浪漫的衰败 ----这也是大唐王朝浪漫的灭亡 仙乐第一曲,农民之歌 演奏人,裘甫. 仙乐第二曲,南国之歌 演奏人,世隆. 仙乐第三曲,公主之歌 演奏人,韦保衡 仙乐第四曲,军旅之歌 演奏人,庞勋 仙乐第五曲,佛骨之歌 李漼还想再听下去.可是即便是华美的大唐,也无力继续承载了. 天子,就听到这里了. 大唐,就听到这里了.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大唐王朝的挽歌,如此凄美动听.
李昂真的可怜吗/ 甘露之变,的确胜败一线. 1.先说李昂的用人. 研究李训和郑注的生平,发现---这是两个小人. 甘露之变,如果成功,无非是中央权力,从宦官手里,转到奸臣手里. 2.再说李昂的眼光. 牛李党争中,李昂居然支持了得过且过的牛党. 3.李昂的性格. 毕其功于一役.说好听点---急噪.说难听点---赌徒. 杀了仇士良,就能稳住禁军吗// 知道东汉的王允是怎么死的吗// 结论, 1.甘露之变,失败是必然的.如果成功,那才是李昂运气好. 2.甘露之变,李昂即便成功,也未必是大唐的福音. 再多说一句,在下很喜欢唐武宗和李德裕.
最近有黑人行动吗 哈哈 在下报名
神秘的秦朝之亡 秦朝的灭亡,是亡于农民起义吗/ 周文50万起义军逼近咸阳,堂堂大秦居然调不出正规军来迎战//要依靠章邯率囚徒作战// 秦朝的灭亡,是因为征南越,任嚣和赵佗,带走了50万精锐,从此再无音信. 六国臣服不久,50万精锐不在,谁能保证天下不动荡// 答= 秦始皇可以做到. 秦始皇死后谁能做到// 答= 无人了.
王莽的失败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王莽的失败 他没有基层工作经验
宋天子 太祖:不世英雄 太宗:正道沧桑 真宗:盛世欢庆 仁宗:爱民如子 英宗:情义两难 神宗:励精图治 哲宗:天不假年 徽宗:端王轻佻 钦宗:我本善良 高宗:残山剩水 孝宗:江山北望 光宗:身心俱弱 宁宗:战和徘徊 理宗:虎头蛇尾 度宗:得过且过 恭宗:无可奈何
如果传位给太平公主 武则天晚年,面对一个死结==继承人问题。 1.如果传位给武家人,比如武三思,可以维持武周王朝。李家势力不答应。武则天不可能为了武三思未来政权的稳定,而预先清除李家人。 侄子再亲,能比亲生儿子还亲/// 狄仁杰说的好==母亲进太庙,儿子祭祀。传给侄子,姑姑能进太庙吗。 2.如果传位给李家人,比如李显,武则天建立周朝似乎就失去了意义。 传回给儿子,武则天何必作皇帝,一直做太后不就是了,为了武周的建立。死掉的人,比如徐敬业,不就白死了。 面对这个死结,唯一的解决方法==传位太平公主。
关于朱温趴灰,未必是真的 朱温是宋人修史中,最被抹黑的历史人物。 有关他的恶行,有史书记载 1.朱温喜欢把美女赐给重臣和大将,然后继续和这些送出去的美女保持不正当关系。 2.朱温喜欢让儿媳妇,轮流---- 觉得两条都不可靠。 1.可能是密探。 最近看‘美人心计’,突有感想。派出的美女回来,应该是汇报的。 许多皇帝喜欢搞特务统治,比如武则天。 后世的朱元璋,连大臣请客吃饭请了多少客人都知道。明代还有专门的特务机关。 2.照顾病情。 朱温晚年身体一直不好,年纪又大,怎么可能还有那种行为。 儿媳妇照顾病人,端水送药,还差不多。
神秘的明亡清兴 大明的灭亡,神秘吗? 明朝拥有当时最坚固的防线:北京城和关宁防线。 拥有强悍的关宁铁骑。 拥有最先进的火炮。 为什么会灭亡? 答案: 剪刀石头布
韩侂胄很冤 北伐中原有错吗? 为什么韩太师进了,宋史-奸臣传. 打了败仗,继续努力嘛! 韩侂胄打败仗是在1207年, 当时铁木真已经成为成吉思汗了。 只要南宋坚持打下去,金国将受到南宋和蒙古的两面夹击。一定被迫向南宋议和。 这样就可以收复一些失去的土地。 有人说韩侂胄无能。更冤。 南宋到了韩太师时候,没有能打仗的将军了。 韩太师自己也没有战争经验。 仗能打成这样,就不错了。前期准备还是比较好的。 汉武帝武功盖世,第一仗马邑之战,不是也很丢人吗?第一次,难免! 韩太师被史弥远暗杀的时候,正在筹措军备,准备整军再战!
宋天子 太祖:不世英雄 太宗:正道沧桑 真宗:盛世欢庆 仁宗:爱民如子 英宗:情义两难 神宗:励精图治 哲宗:天不假年 徽宗:端王轻佻 钦宗:我本善良 高宗:残山剩水 孝宗:江山北望 光宗:身心俱弱 宁宗:战和徘徊 理宗:虎头蛇尾 度宗:得过且过 恭宗:无可奈何
雄浑后唐 英雄,龙争虎斗,终于累了. 战神,纵横天下,终于醉了. 贤君,垂治康平,终于老了. 千秋万代,永铭风流.后人评说,无限唏嘘.雨打风吹,衰草斜阳.
救助!! 哪位能提供中文版的,甲阳军鉴。 万分感谢。 在下手头是日语的,读起来很痛苦。
贵吧如何申请会员 在下发过10个帖子了 在下申请会员
复兴安土王朝 这个帖子是接着 “如果把万历皇帝换成洪武皇帝或永乐皇帝,日本是不是中国的一个省了 ”这个帖子写的
两宋算不算二次南北朝 在下是东北人. 宋朝从来没有到过这片国土
如果定都长安 长安自古帝王都!!! 关中平原,沃野千里。 铁锁潼关,固若金汤。 西北民风,淳朴坚韧。 赵匡胤曾经想要迁都长安,被大臣们拦住了. 如果北宋定都长安,能否国势强一些,寿命长一些. 我觉得可以. 潼关蒙古人打不破,女真人同样打不破. 赵匡胤说----籍山关之险,除冗兵之害. 赵光义说----在德不在险. 赵匡胤说----晋王所言虽善,然百年之后,民力殆矣. 赵匡胤当年下定决心,强行迁都多好.
迷一般的杨坚 在下读史书,一直觉得杨坚是个笼罩着迷雾的皇帝. 杨坚的政变,为什么会成功// 当然. 杨坚的大隋王朝是汉家正统, 杨坚是一个好皇帝.杨坚的开皇之治老百姓有好日子过. 杨坚统一了中国. 杨坚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篡位的权臣. 我对杨坚的印象也还好. 不算喜欢,算还好. 杨坚很象司马懿,他比司马懿更神秘. 迷一般的普六茹那罗延 司马懿用20年的南征北战,得到了军权,一举政变成功. 杨坚却没有战功,没有军权,他篡位之后. 为什么宇文家族连反扑的实力都没有. 为什么在大臣和将领中,没有人打着宇文家的旗号,再度动乱.
精彩的三国演义 为什么只有魏蜀吴是三国演义. 南北朝晚期的三国演义同样精彩. 北周,北齐,梁陈-----西魏北周算一个,东魏北齐算一个,梁陈算一个. 三国里面有董卓,南北朝晚期有尔朱荣. 三国里面有曹操,南北朝晚期有两个权雄--高欢与宇文泰.
突然想到的 玄公的霸业为什么不能成功? 武田家为什么是最惨的? 答案: 枪打出头鸟。 1.信长记住了玄公的经验,也记住了玄公的教训。最终信长成功了 (猴子替信长得到后人的尊敬)。 信长的事业比玄公晚开始了10年左右。 玄公一生奋斗的得失,都看在信长眼里了。 很多影视作品,传记小说里,都说:信长很佩服玄公。 应该是有道理的,不是瞎猜的。 2.玄公出头太早,才遭到各方的联手打压。 玄公吞并邻国的时间太早了,吞并信浓时候,不光上杉JJ敌对玄公。连那么老远的天皇和将军也敌对玄公。还搞了一个:天杯,御剑,“可讨伐觊觎邻国土地之罪臣” 吞并骏河更惨,遭到今川氏,北条氏,上杉氏三家的攻击。(后来还有落井下石的德川家康)
北魏的汉化改革谁是发起人? 查到几份资料, 北魏的汉化改革是冯太后。不是元宏。 把这项功绩给元宏。 冯美妇会不会喊冤。
信长为什么自称平氏 反正是攀附 攀附源氏,开幕不是更容易一点吗//
信长上洛是不是错的 等我说完再板砖我. 我不反对信长的统一野望 可是信长在京畿陷入了泥潭,一直被包围,那么危险. 是不是找个人清一清道路好些. 皇太极让李自成清一清路,自己做享其成. 曹操时候,是董卓清一清路,自己的阻力就小了.
签到恨晚 签到恨晚 此贴就是感慨一下,可以删的
自相残杀 陈霸先偷袭杀死王僧辩. 恰好在南朝最艰难的时刻. 王僧辩死后,旧部为其报仇,攻击陈霸先,南朝混战. 引来北齐乘机南侵,夺取淮河平原. 后来南朝灭亡,就是因为失去了淮南防御屏障. 南朝是汉人仅存的土地啊 梁元帝死后,南朝飘摇. 王僧辩.陈霸先.两人都是武将出身.若能先联手兴复南朝. 即便不能创造象刘裕那样的伟业,也可以恢复南朝的疆土. 何苦自相残杀,损耗南朝剩余不多的元气,让北方的胡族得利. 痛 痛 痛 -----哪怕恢复江陵与淮南之后,再自相残杀. -----刘裕和刘毅,就是北伐取得一定成功之后,才自相残杀,没有让胡人乘机得利.
雄浑后唐 英雄,龙争虎斗,终于累了. 战神,纵横天下,终于醉了. 贤君,垂治康平,终于老了. 后人评说,无限唏嘘.千秋万代,永铭风流. 雨打风吹,衰草斜阳.大河奔流,入海无声.
红尘滚滚 净土何方 在贴吧 发贴子也好 写回复也好 至少不能说脏话吧. 开始有人骂人了. 叹息一声. 退了.
看不懂的毛利元就 为什么不试一试“野望”一下。 实力那么强大!! 临终还要“不求扩张,但求守成”。
可惜 北魏的历史怎么资料这么少? 连拓跋弘让位之谜都众说纷纭。
自取灭亡,蠢不可及的武田胜赖 玄公英雄一世,怎么又如此疯狂而愚钝的儿子。 自取灭亡之一,长筱之战。 甲阳军鉴记载:老臣集体主张撤退或诱敌深入,胜赖不听。 长筱日记记载:老臣集体主张撤退或诱敌深入,胜赖不听。 胜赖面对的是对手是:天下人-信长。老狐狸-家康。 胜赖面对的是实力是:敌众我寡,对方装备先进。 胜赖面对的是局面是:坚城不克,援军抵达。 长筱之战的形势恶劣,可以退兵不战,可以以计谋取胜(也只能是小胜)。 胜赖的选择是:正面迎战,全军出击。 这种计谋,就是传说中的没有计谋。 我家邻居5岁得小孩子,玩打架,也是这个水平。
关原 关原是西军主场。家康敢来打! 3万多部队没到。家康敢来打!! 家眷在对方手里。家康敢来打!!! 西军由三成拼凑起来。 家康表现德越神勇,说明三成的人缘越差。 后来的战况说明,西军还真是一盘散沙。 首辅大臣都让了,毛利家还放水。 淀姬都没有动员起来。 三成 衰,真是衰!!
贵吧如何申请会员 在下申请了几次。 提示:现在不够资格申请,需要发帖超过1贴。 在下发过几个贴了呀!
刘禅不容易 蜀国之亡。 非昏君 非奸臣 非征战之败 非不思进取 中原政权的经济实力一旦恢复,其力量实在是巨大的可怕。 政治经济军事的综合实力。 寡不敌众,弱不敌强
野望 野望真是个技术工作。 1.野望。有实力没地利的。 比如:北条家,命苦,有实力也没有用呀。真的没有路呀! 2.野望。有地利没实力的。 比如:浅井长政,命苦,离得近,真的是力量不足呀! 3.野望不了,非要野望。 比如:三好三人众如果不上洛,向西发展,盘踞一方也是有机会的。 野望不了,非要野望。死的好难看。 4.能野望,偏偏不野望。 比如:朝仓义景,如果跟着信长上洛,也能当大内义兴。 义景看谁都不服气。结果自己一废到底。 5.野望太快了不行。 比如:细川政元。还有人比他更牛吗?心醉了无痕,心醉不愿醒。刺客帮他醒。 6.野望太慢了不行。 比如:毛利元就,老天给了他75年寿命,居然都不够用,老爷子也太稳当了吧。 7.野望太早了不行。 比如:北条早云,这人要是晚生几十年,谁也争不过他。 8.野望太晚了不行。 比如:伊达政宗,虽然赶在散场前登上了舞台,还是没有表演时间。 9.野望。 有实力,有地利,不快,不慢,不早,不晚,有野望能力的,也真的野望了。 能成功吗?
野望真是个技术工作 野望真是个技术工作。 1.野望。有实力没地利的。 比如:北条家,命苦,有实力也没有用呀。真的没有路呀! 2.野望。有地利没实力的。 比如:浅井长政,命苦,离得近,真的是力量不足呀! 3.野望不了,非要野望。 比如:三好三人众如果不上洛,向西发展,盘踞一方也是有机会的。 野望不了,非要野望。死的好难看。 4.能野望,偏偏不野望。 比如:朝仓义景,如果跟着信长上洛,也能当大内义兴。 义景看谁都不服气。结果自己一废到底。 5.野望太快了不行。 比如:细川政元,说得好听:心醉了无痕。说得难听:找不到北了。 6.野望太慢了不行。 比如:毛利元就,老天给了他75年寿命,居然都不够用,老爷子也太稳当了吧。 7.野望太早了不行。 比如:北条早云,这人要是晚生几十年,谁也争不过他。 8.野望太晚了不行。 比如:伊达政宗,虽然赶在散场前登上了舞台,还是没有表演时间。 9.野望。 有实力,有地利,不快,不慢,不早,不晚,有野望能力的,也真的野望了。 能成功吗?
郭威与赵匡胤不可比 郭威是被逼的。 赵匡胤是狼子野心
家康为什么要实行“锁国令” “锁国令”真的必须实行吗? “锁国令”对日本的影响,是不是负面的?
大英雄谢玄 很少人关注他哦
一念之差 刘裕当年若下定决心经营中原,能否一统海内. 拓拔嗣和赫连勃勃应该不是刘裕的对手吧// 读史书,从来不敢细读刘裕南撤之后那一段. 太痛苦了.跳过
北陆一向宗 越中,加贺一向一揆折磨谦信公的时间也太久了. 平定了,又叛乱. 再平定,又叛乱. 使得谦信公迟迟无法靠近近畿. 就没有什么好办法吗/ 大屠杀除外,谦信公不会那么做的. 如能收编,谦信公就是军队,地盘两增加,两全其美啊
大阪之战 是不是因为家康自知时间不多,才下手的. 不然,为什么留了丰臣家那么久
北宋还有救吗?1125 如果你是宋钦宗!! 面对的是宣和七年(1125年)年底的局面。 北宋是否还能挽救?? 集体措施还能做什么??
上杉谦信-织田信长-一向宗-大屠杀 一楼祭百度
贾似道其人 第一听到这个名字,在神雕侠侣里,说他误国误民. 后来读宋史,他是奸臣. 南宋亡国的责任人是他// 是理宗// 是度宗// 或者谁也不怪,只怪蒙古军太强//
王僧辩和陈霸先 乱世豪杰在消灭了共同敌人之后,反目成仇,很常见. 光明正大的开战.比如同时代的刘裕杀刘毅. 陈霸先杀王僧辩这件事. 我有三个不认可. 1.南朝的疆土尚未恢复,北方的威胁没有解除. 自相残杀,为时尚早. 2.陈霸先以王僧辩臣服北朝的罪名杀人. 之后,陈霸先又臣服北朝. 陈霸先以王僧辩改立皇帝的罪名杀人. 没过多久,陈霸先篡位. ----刘裕以桓玄篡位为罪名起事,自己等了20年才篡位. ----20年间南征北伐,刘裕足够赎罪了 3.陈霸先杀王僧辩的方式是偷袭. 太不光明磊落了. 陈霸先成功后问==你竟然毫不防备. 王僧辩回答==我把国家北疆全心全意托付给你,怎么是不防备. 每次读到这段历史,我都很叹息=== 王僧辩光明磊落,为国为民.----臣服北朝是不得以.
闲话五代 冷血无情 刘知远 刘知远实在难以评价. 做将军的时候,够冷,军纪严明,对敌,杀人如麻. 做皇帝的时候,够冷, 斩草除根的时候,很冷. 对自己很冷,一生节俭. 对百姓很冷,赋税很重. 对儿子很冷,定完辅政大臣,就要儿子守规矩就行了,儿子手里没有权力. 蛊惑仔 刘承佑 高天流云 在写宋史的时候,评价刘承佑是个蛊惑仔. 我觉得很中肯. 老谋深算 郭威 造反是被逼的,全家都死了,----------同情. 对百姓也不错,自己勤于朝政,生活节俭. 不过也太喜欢玩阴招了.每次都玩阴的.
岳飞之死 岳飞之死. 是前古奇冤. 也是个迷. 第一个迷.岳飞是谁杀的. 第二个迷.岳飞是因为什么原因死的.
风流后唐 英雄,龙争虎斗,终于累了. 战神,纵横天下,终于醉了. 贤君,垂治康平,终于老了. 后人评说,无限唏嘘.千秋万代,永铭风流. 雨打风吹,衰草斜阳.大河奔流,入海无声.
隆中对 三国里面有三版隆中对 曹魏版的是荀彧提出的。 东吴版的是鲁肃提出的。
五胡英雄 推崇五胡英雄不算汉奸! 氐族和羌族融合成我们现在的:羌族。 现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少数民族,何况姚家做的坏事不多,符家重情重义。 羯族,匈奴族,鲜卑族都消失了,融合到其他民族去了。 都算是我们中华民族了,说到底,也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家事。 家事,再血腥也是家事。 这和八国联军不同!! 和日本人不同!!
怀帝叹息 父皇早立我为嗣,何有国之危难!
枋头之败 不在粮道。 桓公以愠兴师,掘河300里。兵士气力大损。 否则即便慕容垂与慕容德来断粮道。 一战灭之!!
奸臣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出任过宋朝首相,主持过元佑更化。
晋朝 晋武帝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236-290) 265-290年在位。公元265年他继承父亲司马昭的晋王之位,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浚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 晋惠帝司马衷 晋惠帝司马衷(259-307)290-307年在位。武帝子。痴呆不任事,在位期间发生八王之乱中,相传被司马越毒死。 晋怀帝司马炽 晋怀帝司马炽(284-313)307-313年在位。武帝子。永嘉之乱中被汉赵军所俘,后被刘聪用毒酒杀之。 晋愍帝司马邺 晋愍帝司马邺(300-318)313-317年在位。武帝孙,吴孝王司马晏之子。313年,群臣在长安扶立他为帝。317年降,后为刘聪所杀。 后晋明帝司马绍 晋明帝司马绍(298-325) 322年即位,在位3年 司马绍,元帝长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即位后,巩固了东晋的统治。死于325年,时年27岁。 晋成帝司马衍 晋成帝司马衍(321-342) 325年即位,在位18年 成帝司马衍,明帝长子。即位时5岁。死时22岁。 晋康帝司马岳 晋康帝司马岳(322-344) 342年即位,在位3年 康帝司马岳,明帝的儿子,成帝的弟弟,在位3年死,时年23岁。 晋穆帝司马聃 晋穆帝司马聃(343-361)344年即位,在位17年。 穆帝,康帝子,即位时才2岁,死于361年,时年19岁。 晋哀帝司马丕 晋哀帝司马丕(341-365) 361年即位,在位5年 司马丕,成帝长子,迷信黄老之术,常服长生不老之药,服食过量而死,时年25岁。 晋废帝司马奕 晋废帝司马奕(342-386) (365-371)年在位,在位5年 司马奕,成帝子,哀帝同母弟。在位5年被大将军桓温所废,死于386年,时年45岁。 晋简文帝司马昱 晋简文帝司马昱(320-372) 371年即位,在位1年 司马昱,元帝的幼子,初封会稽王,371年,被桓温拥立为帝。在位1年死,时年53岁。 晋孝武帝司马曜 晋孝武帝司马曜(352-396) 372年即位,在位25年 孝武帝,简文帝第三子。383年,与前秦有“淝水之战”,在谢安领导下,大败前秦军。谢安死后,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加上,孝武帝“溺于酒色”,时****。孝武帝死于396年,时年35岁。 晋安帝司马德宗 晋安帝司马德宗(382-418) 396年即位,在位23年 安帝,孝武帝长子,即位后,发生内乱,国势日衰,安帝没有什么政治才能,418年,被刘裕所杀。时年37岁。 晋恭帝司马德文 晋恭帝司马德文(386-421) (418-420)年在位,在位2年 恭帝,安帝同母弟,在位2年,被废,421年被杀,时年36岁。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