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tw1234 waitw1234
关注数: 20 粉丝数: 65 发帖数: 8,064 关注贴吧数: 4
一个人救了一段历史-上杉谦信 日本战国,是一个唯利是图,血腥残忍的时代。 为什么还被后人讴歌成为英雄的史诗。 因为一个人,上杉JJ 上杉JJ一生,重情重义,忠义两全。 “在杀伐无常,狂争乱斗的诸国武将中间,上杉谦信以尊神佛、重人伦、尚气节、好学问的高节之士见称,令人感到不愧是混乱中的一股清新气息。”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在。 如果连上杉JJ都在抢人,抢钱,抢地盘。 那日本人有什么脸面把他们的战国历史包装出来,给我们外国看。 如果战国成为一段阴暗的,拿不出手的历史,那战国的大人物,还不都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一个人吃苦,救了一段历史,救了一大堆大人物。 上杉JJ真的很苦。 上杉家臣杉原常陆说:“我等追随谦信公时,历大战小战不计其数,其酷烈无可相比者;纵不期生还之恶战,亦未足得一感状。今之战犹如小儿投石打闹,仿佛赏花游山而得褒。” 为什么这么苦,每次给人帮忙,都不要好处。 也不侵占别人的地盘。不抢人丁,不抢财货。 始终消耗自己的资源,能不苦吗? 上杉JJ自己苦,家臣苦,还要笼络住家臣,还要到处给人帮忙。多难! 不抢地盘,自己的兵力就会不足,兵力不足还要打胜仗,就要置诸死地而后生。 川中岛打得多难!手取川打得多难! 叹息
父慈子孝,信玄公该把老爷子接回来 今川义元死后,信虎发密信要信玄图取骏河,并暗中为儿子拉拢骏河豪杰。 父爱深沉。令人唏嘘。 信玄公该在此时将老爷子接回甲斐,化解宿怨。当时,以信玄公,足以使信虎不问甲斐国事,退隐田园,四世同堂,善养天年。 孝敬父母者,才能教好儿女。父慈子孝,言传身教,信虎归国,孺子可教。 力主出兵骏河的信虎若回甲斐,或许可以避免武田家父子相残。 信玄公病逝征途时,若信虎身在甲斐,从中斡旋,诸老臣与胜赖之间的内耗,不至如此之重。 信玄公死,关东大震,老辣的信长借机发动外交攻势,孤立甲斐,将胜赖逼入死角。 德高望重的信虎其时若在甲斐,甲斐的外交不必如此被动。 即便信虎德望不足,老脸还在,至少在大名间多几个熟人。 信虎早年,勇悍善战,善于在人少,贫困,孤立的逆境中死中求生。 有信虎在,即便甲斐金矿枯竭,人丁单薄,内外困苦。 也足以和信长拼个鱼死网破,不至于像长筱之战,完败于对手。 今川义元死后,信虎重新活跃,观察其人所为,20年前那个暴戾勇悍的武夫不见了。 凤凰涅盘,信虎成为一位睿智沉着的长者。此时之信虎归国,于家于国,有益无害。 信虎最终回国了,却不是信玄请回来的,是胜赖请回来的。 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被胜赖请回来,老爷子怎么还好意思对国事指手画脚。 青灯古佛了残生,家败国亡叹奈何。 王者以仁孝成大业,霸者以权谋雄于世。 信玄公虽有霸业,不足以成王者,心怀终狭矣------
叹息 谦信公与信玄公是一生最大的敌人?是 谦信公与信玄公是最知己的朋友?也是 谦信一生的追求:各大名各守疆土,互不攻伐,天下可得太平。 信玄一生的追求:以武止武,日本统一,自然再无征伐。 信玄相信,统一日本,从信浓开始。 谦信相信,各守疆土,从将信浓还给村上义清开始。 两种理想冲突的结果,是五次惨烈的川中岛大战。两败俱伤 川中岛大战对双方实力的损耗只是表面。还有更惨痛的。 这两位英雄都输在了事业的起点上。再也没有机会。 消耗了太多时间和实力的信玄,再也没有机会统一日本。 谦信则无力制止今川义元死后的关东大乱。 这才是惨痛的两败俱伤。 第六天魔王信长趁势而起。 13年后,谦信理解了信玄的理想:各守疆土,互不攻伐不可实现,日本要想太平,只能用战争完成统一。 13年后,信玄理解了谦信的理想:晴信不能统一日本,那就在有生之年,除掉祸根。让大名们都活下去,免得大家都要亡国。 三方原之战,信玄得到了谦信至关重要的帮助。 谦信结盟于信长,见胜赖八百兵北返。信长像沙袋站在原地被信玄打。 可惜,来不及了。上天没有再给信玄时间。 信玄死于征途,谦信痛不欲生。 信玄死后,谦信继承信玄遗志,手取川再败信长。 来不及了,上天没有再给谦信时间。 后人读史,唯感叹息。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