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庙人
黄庙人
史学
关注数: 443
粉丝数: 521
发帖数: 59,536
关注贴吧数: 13
御寇与弭盗:吴潜任职沿海制置使与晚宋海防困局 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20年第3期;作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朱文慧。
南宋上供米输送问题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20年第3期;作者:高桥弘臣。
简论元人对《宋史》的评说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20年第3期;作者: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宇。
身心合一:论《近思录》中的理学工夫要诀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20年第3期;作者:杭州市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尹晓宁。
南宋“富民”涉讼案件类型与特点 ——以《名公书判清明集》为研究对象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20年第3期 作者: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研究员 张锦鹏、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陈琳玲。
两宋经济结构变迁与海上丝路勃兴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20年第3期;作者: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葛金芳。 内容提要:本文以“大宋史”为视野,将宋代社会放在亚洲政治格局和民族格局发生诸多变动的共时性结构中来理解,并从两宋经济格局的跃迁性变化中探寻海上丝路在宋代勃兴的深层次原因。从外部环境来看,由于北方民族的兴起和立国,遮断了中原特别是南宋通往中亚、西亚的陆上交通,使陆上“丝绸之路”彻底衰落。另一方面,公元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在伊斯兰旗帜下实现了统一,阿拉伯商人开始成为沟通东西方的信使。从国内环境来说,进入南宋,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工商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为陶瓷、丝绸等手工业产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源,使农商并重的经济结构初步成型,迫切需要找到外贸出口。
南宋后期史弥远专权内情及其嬗变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20年第3期;作者:日本熊本大学大学院副教授 小林晃。
日本“东洋史学”对中国史学的正负评价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6卷第6期 作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学研究院教授 王向远。
“十三五”期间中国考古学的主要成就 来源:《中国文物报》2020年12月4日第1版;作者:王巍。
一代史学大师的绝唱 ——读布罗代尔《法兰西的特性》 转载:《文汇读书周报》第1817号第三版“三味书屋”(2020年12月25日发行) 作者:潘永强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张裕。
张家山汉简中的“偏妻”身份考辨 来源:《社会科学》2018年第11期;作者:南京师大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孙玉荣。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方法论意蕴 ——兼评“中国古代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年8期;作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王峰明。
《大众哲学》之“续篇” ——新中国初期艾思奇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论析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6期;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杜涛。
西方人类学的“历史性”研究:概念、表达与路径 来源:《世界民族》2020年第5期;作者: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李凌霞。
葛兰言之苗族研究与当代意义 来源:《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0年第5期;作者:南京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 杨渝东。
薛福成史学思想初探 来源:《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5期;作者: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郑素燕。
从元首政制到王朝统治:罗马帝国早期政治史研究路径考察 来源:《世界历史》2020年第3期;作者: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 王忠孝。
霍乱、面包与谣言 ——论1832年巴黎的拾荒者骚乱 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3期;作者: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乐启良。
笑的情感、文化与社会历史 ——读玛丽·比尔德的《古罗马的笑:演说家、弄臣和猴子》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第1816号第四版“三味书屋”(2020年12月11日发行);作者:邹赜韬。
世界史研究方法刍议 来源:《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1日 14版;作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李隆国。
论宋代士大夫的“共治”意识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20年第3期;作者: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 何忠礼。
中国史观的20世纪偏误及其探源——基于清代经济史研究的考察 来源:《清史研究》2020年第6期;作者: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教授 龙登高。
明代江南田宅买卖的“找价”述论 来源:《史林》2020年第5期;作者: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范金民。
《乡土中国》的时空认知方式 来源:《社会》2020年第6期;作者: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丁元竹。
“德国学派”?——康德、黑格尔和克劳塞维茨 来源:《史学月刊》2020年第9期;作者: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教授 崔建树。
学术全球化时代如何推进中国世界史研究 来源:《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6期;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教授 陈恒。
破解大月氏“失踪”之谜——中乌联合考古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光明日报》2016年09月27日 07版;作者:(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王丹。
史学学人日记视域下的近代史学研究 来源:《河北学刊》2020年第3期;作者: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舒习龙。
中国古代社会演进三历程理论析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作者:华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易建平。
中国农业灾害史研究的基本问题及学术旨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0年第3期;作者:陕师大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 卜风贤。
论“西北一候”:汉王朝西域决策的战略思考 来源:《西域研究》2020年第6期;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王子今。
人类学与“人地关系”视野里的“边疆”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作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范可。
方纳:一个伟大美国学术时代的写照 ——为《19世纪美国的政治遗产》而作 来源:《美国研究》2020年第1期 作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希。
近代早期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多层次治理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7日 14版;作者:钱金飞。
近代早期英国的粮食问题与政府应对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7日 14版;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初庆东。
从“重写”到“本体论”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狩猎采集社会研究 来源:《世界民族》2020年第4期第81~90页;作者: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张雨男。
中国历代王朝西南边疆治理三维探讨 来源:《民族学刊》2020年第3期第1~12页、123~124页;作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宋才发。
从艾兰“夏代神话说”看中西方学界夏文化研究的差异 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0年第3期;作者:河南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副教授 韩鼎。
分期与断限:20世纪中国历史撰述中的“古史”表述 来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王兴。
阐释学对历史研究的启示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3期;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 晁天义。
论天台山佛教圣地化的初期历史 ——以北齐《赵郡王高叡修寺碑》为中心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2020年第4期;作者:青岛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王鹤琴。
论明代佛教的宗法化 来源:《江海学刊》2019年第6期;作者: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李利安。
【文萃】新石器时代战争与早期中国文明演进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10期;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 韩建业。
【文萃】由考古学统计资料看东周女性贵族社会地位之变迁 来源:《江汉考古》2020年第3期 作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杨文胜、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王芳 殷睿。
论晚期青铜时代叙利亚地区诸王国的崩溃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作者: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郭磊、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王新刚。
南宋前期史学兴盛问题探究 来源:《人文杂志》2020年第6期;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燕永成。
弘扬援庵精神 传承优良学术 ——陈垣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张娓
奥维德《恋歌》在中世纪西欧的文本传播 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 来源:《学术研究》2019年第2期;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博士生 张子翔。
丝路视域下8-10世纪敦煌民族交融与文化互鉴 ——从敦煌古藏文占卜文书谈河西民众社会生活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作者:王东。
论东罗马帝国皇帝阿卡狄乌斯的“托孤” 来源:《史学集刊》2020年第5期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徐进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徐晓旭。
北京东胡林遗址植物遗存浮选结果及分析 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文刊于:《考古》2020年第7期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赵志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赵朝洪;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郁金城、郭京宁;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王涛;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崔天兴。
清代驻藏大臣巡边制度考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作者:陕师大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教授 周伟洲。
2019年清史研究综述 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2020年第5期;作者: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 金鑫。
中国史学之连续性发展的特点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来源:《河北学刊》2020年第4期;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瞿林东。
理性的结构:比较中西思维的根本异同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刘家和。
《皇帝编年史》中的帝国与教会 来源:《世界历史》2020年第2期;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副研究员 李腾。
路易十四时代荒政背后的疑商心态 来源:《光明日报》2020年11月16日 14版;作者: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周立红。
历史时间、历史实在与历史表现 ——科泽勒克与当代史学理论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3期;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 陈慧本。
文物数据库活化利用究竟难在哪里 来源:《中国文物报》2020年8月18日第5版;作者: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副研究馆员 袁永明。
论我国夏代国家的起源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4日 11版;作者: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沈长云。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