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庙人
黄庙人
史学
关注数: 443
粉丝数: 522
发帖数: 59,536
关注贴吧数: 13
由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关系再审视看二里头文化研究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2020年第5期;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徐良高。
论李维的史学致用思想 来源:《史学史研究》2020年第3期;作者: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赵北平。
清代西北边疆厅的历史嬗变——以吐鲁番为例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0年第2期第87~100页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副研究员 王启明。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民族文学“入史”问题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5期;作者: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马梅萍。
魏晋南北朝史学的正统之辨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 汪高鑫。
追溯中华文明之精神源头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07日 09版;作者: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员 程苏东。
早年范文澜的学术与思想新探 来源:《安徽史学》2020年第3期;作者: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特聘研究员 叶毅均。
平淡中的创新与突破:评2019年的中国史学史研究 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编辑 刘江。
跨国史视角下的民族国家史书写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02日 14版;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邢科。
跨文化互动:历史书写的新主题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02日 14版;作者: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教授 王晓辉。
【文萃】区域视角下良渚文化因素的排他性与独立性 来源:《文物春秋》2020年第4期;作者:上海大学文学院 富鹏程。
苏秉琦:告别一烛独照,看见满天星斗 来源:《光明日报》2020年11月02日 11版;作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 郭大顺。《考古寻根记》 苏秉琦 著 北京出版社
论历史陈述之“真”的界定——验证曼德尔鲍姆的一个观点 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张耕华。
文明史书写的“空间转向” 来源:《光明日报》2020年11月02日 14版;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刘文明。
板凳甘坐十年冷 十年磨砺成一剑——评十卷本《战国史》 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晁福林。
偏传主倾向:《史记》求真精神的新视角 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作者: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石洪波。
中西比较视域中的宋代史学近世化:基于历史观与史学方法的考察 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1期;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邓锐。
中国历史与历史中国 ——论现代中国的历史基础与历史中国的现代叙事 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年第10期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苏航
关于近代早期英国“中等阶层”的术语争议及定义标准 来源:《世界历史》2020年第3期;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教授 李新宽。
泰西阿斯《波斯志》的“东方主义”及其历史渊源 来源:《史学史研究》2020年第3期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中世纪史研究室副研究员 吕厚量。
一个福柯式的解构主义者:海登·怀特对历史学学科化的思考 来源:《世界历史评论》2020年秋季号;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魏涛。
丝路视域下8-10世纪敦煌民族交融与文化互鉴 ——从敦煌古藏文占卜文书谈河西民众社会生活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作者: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馆员、博士 王东。
丹尼尔·斯迈尔与“深度历史”理论 来源:《世界历史》2020年第3期;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张文涛。
在长时段中探寻伊洛社会的横截面 ——《洛阳盆地中东部先秦时期遗址——1997-2007年区域系统调查报告》读后 来源:中国考古网;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常怀颖 。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特质 ——基于中外文明比较的视野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1日 11版;作者:北师大历史学院教授 杨共乐。
古巴比伦王国的正义敕令探析 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刊于《贵州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国洪更。
东哥特王国的罗马化 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刊于《世界历史》2020年第2期;作者: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马锋。
对东方国家崛起趋势下东亚史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想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陈奉林。
年鉴学派的总体史理论及其实践 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刊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0年第5期;作者:浙江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王加丰。
政治与法律的交织纠缠:明嘉靖初李福达案探微 来源:《史学月刊》2020年第8期;作者:北京行政学院校刊编辑部研究员 高寿仙。
深入推进宋辽夏金史研究的思考 来源:《河北学刊》2020年第5期;作者:史河北大学特聘教授 金波。
在史法与史义之间:刘知幾的经史观与史学批评 来源:《河北学刊》2020年第5期 作者: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王记录、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在读博士生丁文。
一个福柯式的解构主义者:海登·怀特对历史学学科化的思考 来源:《世界历史评论》2020年秋季号;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魏涛。
郑天挺与中国现代史学 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刊于《南开史学》2020年第5期;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中心教授 周文玖。
论李维的史学致用思想 来源:《史学史研究》2020年第3期;作者: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赵北平。
拓展历史学的新领域:情感史的兴盛及其三大特点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作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王晴佳。
共识的中国、理想的中国和现实的中国 ——苏秉琦“中国”观的新思考 来源:《南方文物》2020年第4期;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李新伟。
漫谈西方学术界的伊斯兰教法学研究 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
跨国熟人关系与越南边民入境消费习性研究 ——兼论民族志方法的理念创新 来源:《世界民族》2020年01期 作者: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 邓玉函、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周春。
边境地区民族语言的共生与交融 ——基于云南片马茶山人的调查分析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作者:北京华文学院副教授 李春风。
论新时代中国世界历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 来源:《史学集刊》2020年第2期;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史学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董欣洁。
从auspicia patrum到auspicia plebeii ——罗马共和早期平民与贵族的“天命”之争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教授 胡玉娟。
中国民族宗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来源:《思想战线》2020年第5期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祁进玉、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马婧杰。
拓展历史学的新领域:情感史的兴盛及其三大特点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作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王晴佳。
近年西方史学理论与历史书写研究 ——近二十年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及与历史书写的关系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邓京力。
中国古代史学会通思想探研 来源:《史学史研究》2020年第3期;作者:北师大历史学院 马新月。
“后现代”之后的史学“长时段” ——关于超越“新文化史”的反思 来源:《史林》2020年第1期;作者: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胡成。
“帝后之争”——赫梯安塔赫舒节日中国王与王后地位考辨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作者:首都师大历史学院讲师 蒋家瑜。
正本清源,正确阐明新疆历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疆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西域研究》2019年第3期;作者:新疆社会科学院 苗普生。
费孝通的两种共同体理论:对比较研究的反思与重构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作者: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 张亚辉。
法国大革命图像史研究的兴起、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4期;作者: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汤晓燕。
奥维德《恋歌》在中世纪西欧的文本传播 来源:《学术研究》2019年第2期;作者:上海师大人文学院世界史系博士生 张子翔。
张荫麟的新中国通史撰著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实质性继承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作者:上海财大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徐国利。
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特点的考古学阐释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特聘教授 刘庆柱。
历史书写中的“文成公主” 来源:《社会》2019年第2期;作者: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王娟、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旦正才旦。
文化史研究的三种取向 来源:《史学月刊》2020年第8期;作者:北师大历史学院教授 张昭军。
刘泽华与“王权主义”理论建构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林存阳、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李文昌。
学问道德两纯粹 ——读乔治忠编《杨翼骧文集》 来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0年第1期;作者:北师大历史学院教授 周文玖。
纪念九一八,国人勿忘国耻!
从编辑视角初议学术论文的写作问题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0年第2期;作者: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编审 吴志军。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