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猕狈 猫猕狈
关注数: 4 粉丝数: 152 发帖数: 11,684 关注贴吧数: 11
普世派的批评实属无知、大逆! ZF做一些事情,总有人说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但细细一想,钱还是那样的钱,没有因为ZF做了什么就变成别的东西,虽然钱从ZF那里到了别的群体的那里,但是这些群体也包括参与工程的劳动者在内,就是说不管ZF怎么花钱,都起到扩大生产、增加就业、促进某些行业发展的作用,推动或拉动了经济,确实在为包括百姓在内的纳税人服务,只是难以兼顾所有的纳税群体(不同职业的百姓)。有人扯到民生,难道提供了就业不是民生吗?民生的前提是有收入吧! 毛左倒是有资格指责ZF,因为毛左理论中,ZF管理经济的方方面面,钱花在什么领域是ZF该费心担责的,但普世派对ZF说三道四就不厚道了,普世派反对ZF的微观管理,只希望ZF有限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话,ZF就不能考虑钱花在什么地方,宏观调控的是经济本身而不会考虑谁受益。花钱建衙门与修学校等等的区别就在于钱花在什么地方、谁是受益者,对经济的贡献反倒没什么区别。如果ZF去思考受益者是谁、为百姓争取利益这样的事情,那就是干预经济运行了,并且会引发对民企、私有化、老板与文体明星奢靡生活的反思直至反对。 一个兴建楼堂馆所的ZF即没影响经济运行、又没干扰市场的自然分配,没有与毛左思想同流合污,普世派的批评实属无知、大逆!
剪刀差是无奈中的必须 剪刀差是无奈中的必须 剪刀差不单是工农中存在,先富与未富间也存在,资源是有限的,一定时期内,一个人群占有的多了,别的人群得到的自然就少了。 剪刀差造成某些人的贫穷,说是一种剥削也不为过,应该避免发生。但某种情况下也是无奈中的必须,有其合乎逻辑的一面。拿工农剪刀差来说,为啥要穷农民而富工人呢?因为劳动性质有不同,农民的劳作不需要精细耐心,体力运用没有时序要求,也没什么危险,而工人则相反,如果工人挨饿受穷的话,生产会受大很大影响。工人如此,科研人员也如此,让科学家穷得掉底、饿得发昏,会出成果吗?所以工农剪刀差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说创造财富的人,准确地说只有科工农牧,其他的人都是外围。财富本质上有三种:自然资源、人造产品、动植物。农牧民创造的是动植物财富,但严格地说,不是创造动植物而是为动植物的生长创造好的环境条件,其劳作性质也属于一种外围。而工人和科研人员则是实实在在的创造,尽管是基于自然资源,但没有他们,自然资源会变成产品吗?农牧是外围,科工是中坚,财富较贫瘠时向中坚者倾斜的剪刀差也不违背天理啊! 如果去批判工农剪刀差,请先先想想外国为啥允许一部分人巨富,78年后的中国为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这些能人要是过得不舒心,怎么创造财富带动后富呢?这一样是剪刀差。
剪刀差是无奈中的必须 剪刀差不单是工农中存在,先富与未富间也存在,资源是有限的,一定时期内,一个人群占有的多了,别的人群得到的自然就少了。 剪刀差造成某些人的贫穷,说是一种剥削也不为过,应该避免发生。但某种情况下也是无奈中的必须,有其合乎逻辑的一面。拿工农剪刀差来说,为啥要穷农民而富工人呢?因为劳动性质有不同,农民的劳作不需要精细耐心,体力运用没有时序要求,也没什么危险,而工人则相反,如果工人挨饿受穷的话,生产会受大很大影响。工人如此,科研人员也如此,让科学家穷得掉底、饿得发昏,会出成果吗?所以工农剪刀差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说创造财富的人,准确地说只有科工农牧,其他的人都是外围。财富本质上有三种:自然资源、人造产品、动植物。农牧民创造的是动植物财富,但严格地说,不是创造动植物而是为动植物的生长创造好的环境条件,其劳作性质也属于一种外围。而工人和科研人员则是实实在在的创造,尽管是基于自然资源,但没有他们,自然资源会变成产品吗?农牧是外围,科工是中坚,财富较贫瘠时向中坚者倾斜的剪刀差也不违背天理啊! 如果去批判工农剪刀差,请先想想外国为啥允许一部分人巨富,78年后的中国为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这些能人要是过得不舒心,怎么创造财富带动后富呢?这一样是剪刀差。
高清的时代,中国等国看的电视却不清晰 许多平板电视看电视台的节目都不清晰,比不上老的显像管电视,原因在于16:9和图像扩幅。 电视台的很多节目还是4:3,800*600级别的(PAL制式720*576),而平板电视的横竖比例是16:9的,全高清分辨率为1920*1080。16:9的屏幕适合NTSC制式(720*480),能实现整倍数的画幅扩展(整倍数扩展才能清晰)到接近屏幕垂直幅度,720*2=1440,480*2=960。而对于PAL制式来说就不适合了,720*2=1440,576*2=1152,垂直上大于屏幕的行数。PAL要实现画幅扩展,要么抽调100多行,要么行混合,前者清晰,后者模糊,两者都损失信息。很多机顶盒不提供扩幅方式的选择,直接就是行混合,所以不管多高级的屏幕,显示效果都不好。如果不要大画幅,以原始大小显示,也是清晰的,但很多机顶盒也不允许你选择点对点。 如果中国高清标准选择16:10的比例,即1920*1200,即能兼容16:9,又保证了4:3的PAL制节目的扩幅要求(1200〉1152),实现两种比例节目的清晰显示。可惜中国自己即做不了液晶屏,也不考虑自己的技术要求,附和了西方的技术标准,美国、加拿大、日本、台湾、韩国等都是NTSC制式(人家能看得清晰)。除了中国,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PAL制国家地区以及SECAM制式(法国)都是16:9的受害者。 即便选择16:10的显示器来看数字电视,也很难获得清晰,因为很多机顶盒内部的画幅扩展是按16:9的比例来运算的,不提供16:10的选择。而广电对机顶盒生产研发的垄断也使得用户不知道也无法选择真正合适的机顶盒。广电的垄断即便按非市场的理解也不妥当,它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好的垄断方式是垄断智能卡、解密模块,而不是机顶盒。 据说16:9的好处是面板切割的浪费少,产出率高些,价格下降。但是很多国家的人却因此而欣赏不到清晰的电视节目。
高清的时代,中国等国看的电视却不清晰 许多平板电视看电视台的节目都不清晰,比不上老的显像管电视,原因在于16:9和图像扩幅。 电视台的很多节目还是4:3,800*600级别的(PAL制式720*576),而平板电视的横竖比例是16:9的,全高清分辨率为1920*1080。16:9的屏幕适合NTSC制式(720*480),能实现整倍数的画幅扩展(整倍数扩展才能清晰)到接近屏幕垂直幅度,720*2=1440,480*2=960。而对于PAL制式来说就不适合了,720*2=1440,576*2=1152,垂直上大于屏幕的行数。PAL要实现画幅扩展,要么抽调100多行,要么行混合,前者清晰,后者模糊,两者都损失信息。很多机顶盒不提供扩幅方式的选择,直接就是行混合,所以不管多高级的屏幕,显示效果都不好。如果不要大画幅,以原始大小显示,也是清晰的,但很多机顶盒也不允许你选择点对点。 如果中国高清标准选择16:10的比例,即1920*1200,即能兼容16:9,又保证了4:3的PAL制节目的扩幅要求(1200〉1152),实现两种比例节目的清晰显示。可惜中国自己即做不了液晶屏,也不考虑自己的技术要求,附和了西方的技术标准,美国、加拿大、日本、台湾、韩国等都是NTSC制式(人家能看得清晰)。除了中国,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PAL制国家地区以及SECAM制式(法国)都是16:9的受害者。 即便选择16:10的显示器来看数字电视,也很难获得清晰,因为很多机顶盒内部的画幅扩展是按16:9的比例来运算的,不提供16:10的选择。而广电对机顶盒生产研发的垄断也使得用户不知道也无法选择真正合适的机顶盒。广电的垄断即便按非市场的理解也不妥当,它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好的垄断方式是垄断智能卡、解密模块,而不是机顶盒。 据说16:9的好处是面板切割的浪费少,产出率高些,价格下降。但是很多国家的人却因此而欣赏不到清晰的电视节目。
生病的时候,要竞争的死还是要合作的活? 在你病入膏肓的时候,有几家企业正在研制相应的药品,但他们的老板为了比狠斗富,彼此竞争,老板不懂得具体的研究,他们只是梦想着富豪排行榜上的名次以及名媛佳丽的倾慕,真正的工作是作为雇员的科学家在做,科学家们接受老板的任务,老板要他们保密就保密,要他们分享就分享,竞争对于科学家来说无关紧要,紧要的是赶快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 这个领域有成百上千的科学家,他们分布在几个企业里,因为老板间勾心斗角,企业间封锁信息,科学家组群间谁也不知道对方取得了什么进展、犯了什么错误,彼此都在摸索着,甚至重复着对方的错误、甚至相同的实验毫无交叉验证地做了若干遍。 若干年后,这些科学家们在学术会议上相聚了,谈及各自的职业生涯,话题聚焦到某个药品的研发上,他们交换了各自的研发进程,忽然大家都有了共同的感慨:你们走的弯路我们也走了;要是我们给你们提个醒,你们的某个实验就不必那么波折了;要是当初沟通下信息,取各自的长补彼此的短,这个药品会更快地研发出来,大家也能轻松些;要是按我们的方案,成本会更低,副作用会更少,可惜我们走了一段弯路耽误了时间,错过了专利先机;我们企业为了研发这个药投入的人力物力现在来看是白搭功,因为没有什么理论上的突破,最后也没成功,要是咱们能分享信息,即便还是做重复劳动,但至少有个审时度势的机会啊,我们及早转项,不必白白浪费啊! 科学家正在谈论着,忽然一个老人冲着他们大叫:“你们这群人要是早把那药研究出了,我的好友也不会丧命的!他是个多么优秀的普世份子啊!你们为啥不合作呢?为啥要各自为营呢?你们老板的虚荣重要还是人们的生命重要?你们老板就不得病吗,要是他要病死的时候,某些老板还为了富豪排行而耽误科学进步,他死得冤不冤?他是要竞争的死还是要合作的活?”说完跪地大哭。 科学家们无语了,人们在沉思。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