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老子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7
大二笨
楼主
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恶矣。
天地不尽公平,不得已而为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人生并非一条笔直的路,而是布满坎坷的行程。
有人在家庭的重担里喘息,有人在病痛的折磨中坚持,有人在人际的误解里孤独前行。
所谓“善”,并不是字面上的道德选择,而往往要和生存的痛苦较量。
———————
理解,而非审判。
真正的人文关怀,不是告诉别人“你应该怎样做”,而是先问“你正在经历什么”。
当一个人处于绝境时,我们若轻言“要善良”“要宽容”,或许只会让他觉得自己的痛苦被忽略,甚至被否定。
只有理解苦难,才知道善良是多么艰难的抉择。
2025年08月18日 06点08分
1
吧务
level 17
大二笨
楼主
因此,劝人向善之前,不妨先陪伴。
善意不一定是规劝,也可以是同行。
真正的劝善,不是说出几个漂亮的字,而是让对方感受到:即使在苦难里,也有人理解、有人在场。
———————
“善”是珍贵品格。
一个历经苦楚的人,若仍愿意选择善意,便是最动人的力量。
这样的善,带着对世界的温柔理解,也带着对他人苦难的深切同情。
———————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不是拒绝善,而是提醒——善意必须生根于理解。
经历过黑暗的人,懂得光明的珍贵。
2025年08月18日 06点08分
2
level 9
诸界觉者
牛逼
2025年08月18日 06点08分
3
诸界觉者
楼主,科学家和哲学家两选一,你要哪个?
2025年08月18日 06点08分
大二笨
@诸界觉者
理性思考为搞科学。潜意识热爱哲学。人是复杂的、混沌的,并非是“非黑即白”的,也并非全然线性的。
2025年08月18日 06点08分
诸界觉者
@大二笨
每个人理解不同,科学和哲学没什么交集,倒是哲学和宗教血脉相通
2025年08月18日 06点08分
level 12
前朝遗珠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个苦应该有两个不同的来源:一是自己的作死二是别人带来的祸害。若是自己作死的苦,别人是不会劝的。若是别人给自己带来的祸害,那么该如何给受害力作补偿,这是世俗法律的事了。有一种苦与他人无关任何人都可能经历,这种苦在佛家里是:劫(难),在道家里应该是:知止,在儒家思想是:知足。有的人会无止境的追求与索取,其实这是一种苦,并且是最大的苦,这个需不需要劝人停下来呢?
2025年08月18日 07点08分
8
level 12
前朝遗珠
苦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更多的是人的:执,执念执爱。
2025年08月18日 07点08分
9
level 12
前朝遗珠
普通人会苦中作乐,生死富贵天注定。
2025年08月18日 07点08分
10
前朝遗珠
二笨所谓的苦应该是本身就是一种代价,所以不要劝。
2025年08月18日 07点08分
level 12
前朝遗珠
只有想改变他人与世界的人才有"苦"的感受。
2025年08月18日 07点08分
11
诸界觉者
@前朝遗珠
那可能是你的人生过于顺遂了,去一下医院就能感受到铺天盖地的苦,以现在的医学水平,至少有一半的病治不好或称为慢性病
2025年08月18日 07点08分
前朝遗珠
@诸界觉者
人的生死病老不是苦,去住院花光了钱也不是苦,病治不好也不是苦。真正的苦是来自他人的影响,比如:攀苦,
2025年08月18日 08点08分
诸界觉者
@前朝遗珠
你的逻辑不严密,生老病死都不是苦,佛教可以解散了
2025年08月18日 08点08分
前朝遗珠
@诸界觉者
攀比
2025年08月18日 08点08分
level 13
光芒5
所谓的善就要像水一样,即能随势而变,又受外物约束,人要有一定的克制力,方是成事之道,而不是放任自己行善作恶。
2025年08月18日 08点08分
12
映莲旻🌙
@阿飞1237895
上,善若水。否则上善,若水。那天下皆知水为上善,水就不是上善了。
2025年08月19日 08点08分
level 8
玄元立命
这里是阴阳术的老祖宗,被别人阴阳了。
所有正教都劝善。
道家不言之教,众妙之门,玄之又玄,不是劝善,而是直接构建全善的结构。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道家就是消解世间的恶。
2025年08月18日 09点08分
13
level 7
愚者亦千虑
劝人本身就是一件荒谬的事情,劝人其实从来都没有效果,看似有效果的那些其实是他自己想改变,所以我的主张就是,劝人是很蠢的行为,而顺人才是
正确的
选择,等到他人自己想改变时,我们顺其自然帮他一把,当然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而劝人的本质是企图自己能改变他人的行为,自大且愚蠢。
2025年08月18日 09点08分
14
映莲旻🌙
@愚者亦千虑
问题大部分人不到黄河心不变,到了黄河心难变。就好比一些重症患者,你要给他时间转变,可是病魔不会给时间啊。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即使你肯帮。他肯被你帮,有效也过时效了。而这个「即使」的情况,万中无一。
2025年08月19日 08点08分
愚者亦千虑
@映莲旻🌙
本质在于你“劝人”是为了他人还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出发点就是以为自己能改变他人获得成就感,这种思想在他人并没有改变的时候就会变为厌烦,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收获,其实他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而如果你是为了他人,就不需要用劝,当然理依然要说,但是能不能改变在于他人,基本他人没有改变你也只是惋惜而不会变为厌烦,也不会觉得自己在付出什么,这就叫顺其自然。
2025年08月19日 08点08分
映莲旻🌙
@愚者亦千虑
为了自己是不会劝人的,你看阿谀奉承的人。哪一个是为了他人的?再比如洪秀全你说他宣扬太平天国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你不能这么分,因为人是很复杂的。所以只能论迹不论心,因为论心是无完人的
2025年08月19日 08点08分
愚者亦千虑
@映莲旻🌙
其实并不复杂,只是你自己弄复杂了而已
2025年08月19日 09点08分
吧务
level 13
买空卖空二道贩
赞同。不知道事情的原委,就给出方向,是瞎指挥。
2025年08月18日 09点08分
15
level 9
诸界觉者
不可否认,二笨是个宽容大度的人,甚至无法看到他的底线在哪里
2025年08月18日 10点08分
20
level 6
🌴星海一粒尘😷
用这章我的理解不知可否?
2025年08月19日 00点08分
21
前朝遗珠
这章节古人已经有了理解:世界上万物万事是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相生相克即是是共同吸收共同促进进步)。
2025年08月19日 04点08分
level 1
映莲旻🌙
对是对,但是前提是你先知道如何迈过坎。为什么能迈过去。才能问这些问题,否则没有逻辑的「劝」没有意义。为什么有些比方讲「上师」,他也没有经历过学员一模一样的痛苦啊!可是他讲的「劝」却是有效果的,而普通人讲的「劝」却是无效果的,不是因为他是上师,而是因为他有逻辑性。那这个逻辑性一定是有一个能够说得通的因果关系的,或者讲系统吧。他才能出来「劝」。病友和病友之间相互安慰,如果有用的话,还要医生干嘛
2025年08月19日 07点08分
2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