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伪娘吧
大家一起伪娘吧
关注数: 0
粉丝数: 85
发帖数: 35,415
关注贴吧数: 24
一个东西一旦成为知识,就没意思了 对否?
现象学简述,与抽象性概念的考察 按标题来看,是个比较大的东西,不过我不准备把它做很长,能理解即可,深入,没有太大必要 后面则是要考察一些抽象性的概念,这是前后看同学提到的,我也觉得比较有意思,所以放在这里一起说了
对于康德思想,历史当中的前序与对象 我这个人一向不喜欢批判谁,如果他错得离谱,顶多不说话就是了 不过这次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我仍然不想要批判谁,但是我想要解说一下从历史角度上来说,康德提出“批判”或是“肯定”再或是“可能”的一些原因和基础 那么,如果感兴趣,自然可以去看,不感兴趣也无所谓,可以当做一个解读的基础
哲学很有意思 虽然它在很多地方都很有意思,不过,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语言的内容层次 实际上就是说,如果我说一句话,只要我说的靠谱,那么只要你问我,我就可以将它展开成为很多个层次的知识、逻辑,最终,指向一些书本文字的段落或是个人的某些思想,以及基础符号 每说一句话,里面都大有学问,而且还能自己跟自己玩思辨,这个就很有意思了
拆解马克思主义 基本上来说,我话很多,所以这次,说简单一些
理性与能指 我们说要回到理性当中,或是回到非理性当中 理性是什么呢?简单的说法是使用逻辑 逻辑是什么呢?简单的说法是对象的关系 到这里,就可以与语言学联系在一起了 对象是什么的对象?肯定是语言的对象嘛,那么,关系呢,也同样,是语言对象之间的关系 所以,如果我们将纯粹数学作为一个形而上来对比构建,它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所指之间的关系 而如果我们将这个数学(完美)的模型拿掉,剩下的就是能指之间的关系了 于是这里又绕回来了,我们设一个集和{A}为A的能指范围,那么就有: A→{A}→(a,b,c,d,……,n)∈{A} A是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而{A}是隐蔽的A的指向即能指,abc……是能指的可能 那么继续,设集和{B};再继续,设集和{Ð}为联系词 于是有{A}∩{Ð}∩{B},这样就形成了语境 那么,理性是什么呢?理性就是一个概念集:{a1,b1,c1,……,n1}Ð{a2,b2,c2……n2} 逻辑是什么呢?逻辑就是在能指当中推理得到语境条件下的能指的范围,并加以构建所指的过程,即:{a1,s1,l1}¬{b1,s1,k1}↔Ð↔{b2,i2}¬{c2,i2} → {a1,s1,l1}∩{b1,s1,k1}∪{b2,i2}∩{c2,i2} → {s1}∪{i2} → {AB} → AB 在这个范型当中,理性是完美的体现,然而考虑到能指群的庞大,以及理性各种极限的存在,事实上一个完美的理性是无法实现的 因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使用这样一个范型来应对:{A}∈A,{B}∈B,{AB}∈AB 这样,就成了“定义”,或是“我说”的问题了,不过很显然,这只是理性本身的问题 那么,简单的总结一下,如果理性不能够深入能指当中去追寻逻辑,而简单的停留在逻辑的形式上,那么,再简单的事情也不是使用了理性,而是使用了理性的范型
定义——人类意志的2b表现 这个标题,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说明这样一个事情 我前段时间知道了个事,联系到很久之前听过的一些话,以及一些持续性的想法,得出这个结论 实际上,开玩笑罢了,虽然事情是这样的事情 前段时间听到:建筑物和构造物有什么区别? 我百思不得其解,想了很多个答案也不对,最后被告知:建筑物是给人住的,构造物则不是 而很久之前听到的:网络分为哪两种?这是一个老网管问新网管的问题 我也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被告知:通的,和不通的 这里要解释一下,对于网管来说,只有通的网络才是需要负责的网络,因为它本身通着却出问题的话,网管才能去做点什么,而如果网络本身就不通,那就和网管没什么关系了,是网络维护的问题 人呢,定义某些东西,实际上没什么标准,如果一定说有,那就是为了方便和简单 由此延伸一下,定义,只是对于事实的判断性陈述,除此以外的定义,基本上都成了瞎说了 实际上你想想,人定义很多东西,确实挺没意思的,所以我说它是人类意志的2b表现,虽然是开玩笑
表象与形式 首先声明,我很看不惯有些人的思维,说好听点叫执着,说难听点叫一根筋 这个事,实际上非常简单,我特别纳闷为什么就能想成某个奇特的样子去 表象与形式,对应的是本质与内容 这里,说的是表象的重要性,和形式的必要性
哲学究竟有什么用 三:我们的死亡 前两篇,写到兴趣和解释,并且做了一个大概的范围,将哲学本身的实用性方面弄成了三个大块 这里要面对的是【把握】,即,直接面对着我们的生命形态和感官体验,以及我们天然既有的理性或感性 这一块,说实话我并不是非常有把握,毕竟我对于即将提到的这些人都没有吃透,因此,大略意思如果对了即可,挑刺也欢迎
语言结构的图像 这个事,想来想去最好还是单独开一贴 因为实际上事情很简单,不过要熟练运用就需要一些时间上的训练,所以这里只是一个大略的概述
唯心唯物、刘翔、运动会,三段形式 最近没来,有蛮多事,虽然主要是看奥运会了…… 因为事情比较多,也就不分开了,和一起说吧
手机,一句话问答 看不了楼中楼,所以回复。。。需谨慎
理性的极限和盲区 实际上我是想骂人的,有不少人想了半天结果想出来个完全不靠谱的东西 但是转念一想,这也不能怪谁,毕竟思想本身就是时间的累计 所以还是得正本清源 以下正文,随意插楼
扯淡的主义者 你愿意吃啥你就吃啥,这点问题非得弄个主义出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都几千年了,嗳 自己扇自己脸,这就是典型
123的问题 哦,写错了,是一二三 唔,实际上就是这么简单 123是符号,而一二三是算筹 推广一下,二是完美基础,三是变化基础,一呢,不一定 唔,只是看到有扯淡的,所以解释一下
哲学究竟有什么用 二:搞不定的问题 事情实际上很简单,不过说起来很复杂,虽然我并不准备写个思想线索主导的哲学史,不过看来总是要涉及到一些东西 比如旧形而上学,或是理性的发端,然后到解释学和现象学,再到解构主义
太黑,弄个亮点的 RT
哲学究竟有什么用 一:兴趣 百度有个专属词汇,叫月经贴,用来形容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发某个内容的帖子——如果它恰好时间不长不短又很及时准确,那就确实和月经区别不大了 这,要说的就是哲吧月经贴其中之一的回应,哲学究竟有什么用 我的楼随意插啊~
关于同性恋之定则和我见 仍然插楼随意,本来是不想在哲学吧说这个事的,不过既然确实被问到了,那么就详细说一下
语言,语境,语义的指向之浅析 这个事零零散散的说了一些,不过没有集中过,这里集中一下说一说,插楼随意
关于哲吧 有人走有人留,很正常的事情,不过如果都在说哲吧不好,那可不太好 关于哲吧,有两个问题是关键:第一,你为何来?第二,你想要做什么? 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如果明白这句话,我想,很多事情都是很简单的事情——比如,抱着学习的目的来的,事实上你有相应的付出才可以;抱着说自己主见的目的来的,也有相应的听别人说的义务 中国的近代教育跟不上,这个窟窿要时间来弥补,而过程,就是耕耘和收获,分享和包容 如果不会,就试着做,只要记得分享原则就可以了
(升级啊)什么是扯淡;什么是哲学 这事,不能直接说,得先说什么是不知道 什么是不知道,人们一看,物理学家说M理论已经建成,然后就万分高兴,说,啊,我知道了! 知道个屁啊,人家给你个结论,连结构都没看见呢就知道了,这很显然是完全不可能的 如果要说知道了,那么只能是知道了这个抽象的概念而已,具体说了些啥,确实不知道 延伸一下,在现在这个社会,你说谁还能不知道点哲学,起码黑格尔尼采还是听说过的吧,再一联想,把自己生活当中的经验往自己“知道”的概念上一贴,这就算哲学了……么? 扯淡,这叫扯淡 哲学很简单,有1说1,没有2说没有2,就这么点事,别骗自己 举个例子,日日运动身体好,从来不说自己的哲学概念,只说“XX是如何如何说的”,以及“你对我的文本就是这样解释的” 嗳,这就是很到位的姿势,说哪个人就说哪个人,不要老扯淡 估计到这,有人想说话:难道自创理论就不成? 成,当然成。不过还是这句话,除非你不是人,否则你无法超越几千年的人物历史基础来自创理论,这是经验,没人成功过 那怎么办,很简单啊,在哲学大厦上添砖加瓦不就完了?我就纳闷了,这么简单的事情,非得搞得全世界上下五千年我就最牛X的姿态才行吗? 不知道玩没玩过wow,战士有三种姿态:战斗姿态;防御姿态;狂暴姿态 哲学也有三种姿态:扯淡姿态,继承姿态,开创姿态 谁也没比谁强多少,只是花的时间问题,另一个问题就是态度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哲学确实没什么难的 唔,玩游戏去了,帮我升级,谢谢
飞羽滴露漪春湖 唔,忙不忙?不忙的话聊聊天吧 我很好奇你的思想系统的基础在哪,我完全没有概念,如果可以的话,能说说么? @飞羽滴露漪春湖
啊 @对不起萱
抽象abc 1,“一个苹果” 人类的全部语言和理性思维,都只建立在抽象的基础上,如果没有了抽象,世界本身是混乱而无法辨识的 如果我们能够回忆小时候,那么看到了一个苹果之后,父母告诉我:这是苹果。然后记住了它;再看见一个苹果,父母仍然说:这是苹果 这是什么情况?怎么会有两个苹果?到底哪一个才是? 这就是抽象的第一内容:归纳式抽象 2,“苹果是圆的” 倘若有人问你:苹果长什么样? 这时候最有效的方法是画图,把自己意识当中的苹果呈现在纸上 这种时候,凭借的是什么呢?眼前完全不需要有一个苹果在那里让你画,但你就是能画出来 这是抽象的第二内容:回忆式抽象 3,“苹果由带有细胞壁的真细胞组成,其中有水、维生素、多种矿物质” WTF?细胞壁是什么玩意,矿物质和苹果又有啥关系? 你看——除非有人告诉你,XX是什么什么样,本质是什么什么,你才能说:XX是什么什么样 然而你见过细胞壁么?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见过,但是所有人都能说苹果里面的细胞壁大概什么样 这是抽象的第三内容:知识性抽象
这是一个搞笑贴……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ip.book.sina.com.cn%2Fbook%2Fcatalog.php%3Fbook%3D191375&urlrefer=938e7f52c1346579db3cda027ae5a56e 此人集大成也
似乎有很多问题啊,专门再开楼回答 唔,最近貌似哲学吧有点问题,我努力一下弄一弄
话说……为什么没有人说点好事? 比如常年积极工作,送谁谁上学,高考直通车,潜心研究的学者之类的 中国十好几亿,每天出点坏事再正常不过了,问题是好事呢?这东西也得有个比例吧,按照每天的信息处理量来看,如果做个统计呢?坏事多还是好事多?
价值评判:不会挑逗爱慕对象情欲的家伙,都是笨蛋 如题,就是这样
笛卡尔《形而上学沉思集》小串连 再开一贴骗点回复
基础哲学之形而上学的认识论,与内意识现象延展 这是一个整合贴,请勿插楼
忽然发现局部真理了怎么办 这是个问题
关于不可知、上帝、飞马、和苹果 这个,是借刀杀人(误),原帖在这里http://tieba.baidu.com/p/1614192098 因为实在是展开太多了,所以在此给原楼主致歉,另立新帖是因为扩展了讨论范围 @望远镜里的木星
常驻贴,今后回答问题、探讨、发个小文什么的,都在这了 RT 每天开一贴我也累了,而且很多东西不集中一下自己也不好找,于是开一常驻贴 此贴兼职三项任务,回答问题;哲学、生活问题探讨;无聊的时候可以聊天 嗯,事先做个说明,一般情况下我不喜欢吵架,没事找事的还是别来 欢迎探讨问题
[问] 大家怎么看老庄和当代哲学的关系? 如题
公平 一个人有羊30头,另一个人有羊20头,后来两个人为了公平起见,平均了一下,于是都有羊25头 这是公平么?当然不是 那么为何要求公平?
回答问题 自己的帖子开个链接也可以 现在看来,哲学这个东西,处处是陷阱,一不留神就掉进去了,再想爬出来,难 我这,如果涉及到个人心理问题,只能负责把掉进去的拉他一把,至于愿不愿意出来,这是另一回事
系列之五,基础哲学的再次深入,与总结 这是本系列最后一个了,码完了之后就得开始整理成一个帖子,真麻烦啊 最后这篇,估计会比较长,于是……请随意回复
今天不想回答问题了
这会,我靠,哲吧首页直接就是变态程度大测试啊 你能得几分? 恭喜你变态
回答问题 自己的帖子开个链接也可以
嗳,发一贴 知识啥的,可以学,人格啥的,可以变,经历啥的,还没到,社会啥的,还在变 我唯一能确定的,只有相同的灵魂 除此以外,只能猜,猜对了算你我幸运,猜不对,也算你我幸运
回答问题 自己的帖子开个链接也可以
好像10级了 唔····
回答问题 自己的帖子开个链接也可以
前后看…… 别逗我笑了,大半夜的不好睡着 每次看到你的回复就忍俊不禁,哲吧有你真是很幸运的事情
系列之四,系统的基础与标准判定,及属性 嗯,想来想去,没有什么不能通俗化的,除非是语言结构本身 选词上,可以避免,我的整套系统只多了一个词,应当不算多了 这里跳过结构体的进一步深入,而上升至系统的整体概念 将系统完成之后,将是系统—结构—基础的综合考量,这是另一个深入,我不确定是写一个还是两个来完成它,毕竟抽象学还没有打好基础,时间不太多,估计这里基本已经要进入尾声了
回答问题 自己的贴开个链接也可以
地域民族的核心思想有效性 这个命题,几乎是从一开始思考,就始终在了,直到现在,才有了一个大概完整的结构体现 例如中国,汉族 很简单,持经达变,融合作为手段,实现超越 例如大和民族 很简单,自我奉献,报偿作为手段,实现寄托 等等,简单归纳起来,这样的核心思想,对于任意一个受到地域民族思想影响长大的孩子,都是切实有效的,即使完全不用想,也会在行为当中体现出倾向 就像日耳曼民族,前几天有人说理性,屁,说白了就是一根筋,求证作为手段,实现价值 这样的民族思想,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很多方面,甚至可以说在几乎所有可以被称为科学或是学科的方向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很多人讨论,为啥近代中国科学跟不上,逻辑也不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窝里斗狠。为啥,因为经没有了,还能变个戏法出来不成 战争,谁赢谁输,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民族思想的核心竞争力 说到这,算完,如果有点启发,挺好,我可以保证这个结构体系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也是结构之外的事情,例如,核心思想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理解不理解,就这么回事了,只是说出来仅供参考
回答问题 自己的帖子开个链接也可以
刚才拉shi说我数学不好,我要证明一下 证明我不仅数学不好,而且哲学也不好 证明如下:我们可以任意表述一个存在,该存在在经验内是具有真性排他的概念体,因而我们在将其抽象之后,意识当中就有了两个同一的存在,一个是本真的存在,一个是抽象的存在 那么我们到底说的是哪一个?
嘛……刚那个帖子有问题,重开
回答问题 自己的贴开个链接也可以
无聊的来吧,想个问题 如果在纯粹概念的基础上,加上时间,会如何? 例如,1+1=2,例如(A∩B)∈C,例如“苹果”,等等 按照通常规则,将要加入限定语句,或是限定条件范围,然而如果将时间直接加入概念本身呢? 如何表达一个过去的A的存在状态?
落鸡山伯爵,认识论哟 @落鸡山伯爵
有没有人给点好的话题,谢了 相当无聊,想码字或者想点东西,又苦于空想无物,要是实在没什么可说的,我就去看电影了
回答问题,聊天也可 最近可能比较闲吧……不太清楚 自己的楼开个链接也成
吴大江,你又闹妖了 偷个闲看看哲学吧,能不能让我看见点喜闻乐见的,谢谢您了
回答问题 自己的楼开个链接也可以 今天较闲,如果问的是哲学家的体系之类的事情也无所谓,权当回忆讨论了
关于某个主观假定的客观实在 对于这个概念,我说了两三次,但是没看到当时就理解的,今天正好想起来,于是单发一贴来说 对于任意一个判断来说,人们是以对象本身来做出判断的么? 很显然,不是 一定有比对,关于比对的结果,才是判断的结果 那么,比对了什么东西呢? 例如你面前有且仅有一个苹果,你却得出结论说,这苹果有点小 这是什么情况?明明没有看到别的苹果,何来“小”之说? 那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主观假定的客观实在 首先,对于类似的对象,经验过它,其次,这种类似的对象被抽象为共性的抽象物,这样,就提供了一个比对判断的基础,在人们做出下一次判断的时候,就显得简单了 类似的情况,还有一个假定客观的人,这在伦理学和社会结构学当中很有用,如果没有这个假人的存在,那么很多事情不用说证实,甚至都无法知道,例如二人之间的道德判断 而在纯粹数学当中也有较大应用,例如常数1的存在,例如坐标原点的存在,等等 事实上,这个假定的客观实在,可以被很多东西代替,然而在说明上,我认为都不如这个直观生动,例如在二人道德判断当中,若是问到道德的效应问题,那么很明显,只要有第三个人就非常简单了,于是我们假定有这么个人即可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