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之五,基础哲学的再次深入,与总结
哲学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这是本系列最后一个了,码完了之后就得开始整理成一个帖子,真麻烦啊[汗]
最后这篇,估计会比较长,于是……请随意回复
2012年05月23日 07点05分 1
level 7
期待
2012年05月23日 07点05分 2
level 11
一、基础、结构与系统的整体转化:内部转化与协同转化
在整体性的系统之内,元素的转化与结构性转化的实质,在系列之四里面提到,是最后一个属性之自转化性
这样的自转化,经由元素本身的融合与离散而构成,而另一方面,元素的来源则有内部与外部的划分
那么,这样就是内部转化的先决条件与实现之可能性
在内部转化的进程当中,我们可以直观性的认识到,元素与元素之间的融合可以以数学方式来表达:
设,符号a为系统A内元素,则有:{a1,a2,a3,……an}∈A → {a1,a1a2,a2,a3,a3a4,a4,……an}∈A
每当任意两个元素在结构的可能性之内转化为一个新的元素,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它事实上成为了一个以a1,a2作为基础的结构性符号,将其重新表达为a11,标示为二级结构体,那么就有:{a1,a2,……a11,a12,a22,……an……ann}∈A
这是一个最理想的结构表达,然而事实上,由于系统本身的完整性、元素本身所占比重、结构性的具体表现等,使得一个系统当中很难出现严格的结构性归递
那么,以一个完美的结构性表达式来推递真系统,则,其中的结构性表现为或然性,即真实性
而以或然性为表达的假性结构体元素,则在整体系统当中充当了完整性的自然倾向
这就是整体性系统的内部转化——在任意系统当中,若没有外来元素的干扰,则系统本身表现为趋向结构完整性的特质,这个特质的时间性表达,即内部转化过程
然而当我们考察任意真系统的时候,毫无疑问的一点是,真系统本身就包含了相容性体现
也就是说,在真系统的绝对范畴之内,不存在完美结构体的可能
其实质,即外来元素的进入(或侵入)
那么,将上式当中加入假设性元素b,并以结构规则加入其中,则有:{a1,a2,……b1,b2……an,bn}∈A → {a1,a1a2,a2,……b1,b1b2,b2……an,anbn,bn}∈A
又由于系统本身的构架性,使得系统本身表现为天然倾向的完整性,则,anbn的形成时间过程本身就是对于系统A的结构性破坏
这样的破坏,在系统本身的相容性当中表现尤为明显,即,一个泛系统当中,有且仅有真系统可以完成相容性的运作过程。换句话说,正是因为其相容性表现,才使得泛系统成为真系统,否则,复归于结构体,而不成为结构体的上层建筑
那么,每当外来元素与内部元素完成了一次融合或离散,我们即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协同转化
而协同转化的含义,也正是由转化本身的二项元素划分而提供的
那么,综上所述,无论是内部转化或是协同转化,都表示了系统内部元素与元素、结构与结构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时间性的,也可以是天然的,这取决于外来元素本身的结构完整与否
当A系统遭遇了元素b的时候,系统与系统间的对抗即转化内容的最终结果,则就是对于A系统四大特性的考验,若系统本身的特性不足以对抗元素b,则系统本身将转变为B
那么,即使主体改变了,结构性转化的过程并没有由此而停止,此时,系统A将作为谓项,参与至系统B的转化过程当中
也由此,引出了下一个问题,蒙蔽本身的系统性作用
2012年05月23日 08点05分 3
level 11
二、蒙蔽在系统当中发挥的作用:同时性表现与表象分离
在系列之三当中演绎过的:结构当中蒙蔽展开的同时性,在这里将上升为整体性系统的演绎
当系统A成为其本身,即蒙蔽过程的完成之后,上面的数学表达将成为可知性内容,而非已知性内容,即,蒙蔽本身需要被移除,才能有集和算式的内容表达
那么,在系统当中的蒙蔽,则充当了已知与可知的经验性界限,该界限由于蒙蔽本身的自为,进一步上升为系统当中蒙蔽的天然性质
蒙蔽性的时间表现,在整体系统当中以结构性蒙蔽作为基础,在系统性蒙蔽当中完成自我,并在系统的二象转化当中复归于结构性蒙蔽
将其拆解一下,那么,泛系统与结构体之间的异同,则是由蒙蔽作为划分的
当我们考察任意结构体,并限制观察手段为结构体的上一层次,则结构体本身显现为整体性的A的存在,其中的基础与结构被蒙蔽
而当我们考察任意结构体时,若有转化的任意表现,即元素的进入或放出,则可以判断该结构体为泛系统A
更进一步,若A在协同转化的时间过程当中仍然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则,我们可以判断该系统为真系统
同理,任意元素都在蒙蔽的作用下互动
因而,当观察层次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将得到这样一组时间过程:{A} → {A}∩{b} → {A} → {A-a} → {A},{a} → {A}……
而将观察层次改变,深入至A的结构当中,则有:(a1,a2,……,an)∈{A},将此带入上式,将得到第一次去除蒙蔽之后的A的结构性体现
将观察层次再次深入A的结构,则有:(1,2,3,……,n)∈{a},带入上式,将得到第二次去除蒙蔽之后的A的结构性体现
将此行为一直重复,直到元素本身成为结构的基础为止,时间过程将展现出复杂的结构性表现
这样的结构性表现,在自然条件下是几乎无法达成的,这来源于观察手段的有限以及结构体本身层次的假设性无限,于是,蒙蔽在结构性表达当中,充当了系统转化过程的同时性关键因素,即系统本身的完整性与稳定性的具象表现:蒙蔽本身在任意结构当中都有效,并在同一时间之内找不到任何非蒙蔽状态的结构体,由此完成系统本身的结构紧密性,即稳定性
那么,由蒙蔽本身的同时性带来的,则是对于人为划分结构体符号表达的便利
每当我们审查一个对象,由于它本身被蒙蔽而将整体形式显露给观察者,由此,我们可以将它与其余对象区分开来,并命名为符号A
因此,我们可以说,符号学的传统做法,是对于存在本身天然既有的表象内容做出的指向完成的规定,这样的“人为”的规定,即满足了人本身对于世界认知的需求,同时在对象与符号之间完成了对象本身天然划分的联系
这就是由系统的蒙蔽性带来的表象分离,也就是结构体本身之所以能够被人所区别并认知的天然形式
2012年05月23日 09点05分 4
level 11
在对于蒙蔽性质的演绎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即蒙蔽本身是不会自然被移除的,这需要观察者——人的主动行为
那么,人是如何移除蒙蔽,或是如何利用蒙蔽的呢?这里将进入精神系统当中,对于基础、结构、系统及蒙蔽,作出一系列演绎或拆解,从而最终到达基础哲学本身最大的实用性方向
三、理性的实质:逻辑的结构性表现与拆解的可能性 及 感性的实质:对象的实在蒙蔽,与非逻辑性结构处理
对于有哲学基础的人们来说,逻辑在传统哲学当中所占的地位相信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而且对于理性或非理性的规定性内容也有了全面的理解
那么,在这里,仅是对于理性当中的两个方面做出个人诠释,第一是理性的结构性表现,第二是将其拆解为非蒙蔽性结构。而接下来则是对于感性内容的结构性演绎
在任意判断的过程当中,意识对于记忆内容的抽取,即思维的对象处理过程当中,可以将逻辑性的归纳为理性,而其反面,非逻辑性的,归结为感性
那么,一个结构性的理性是否可能呢?
这里,可以将结构性的数学表达内容作为标准化表达,来进行一系列演绎
例如,一个判断,A,其结构的可能性将是:1→a→a1→A。那么,我们就说,这是一个理性的判断
例如,一个判断A,其结构的可能性将是:{a,b,e}∪(ab),那么,我们就说,这是一个感性的判断
在这样简单的形式当中,可以简单的看到,逻辑本身仅是对于完美结构体的复述,即,若结构体本身是完美形式,则,精神可以由基础性的知识或感觉,经由任意概念与概念,最终完成一次判断,而除此以外的时间过程,就被称为非理性判断,例如,仅由单一概念做出的判断
然而事实上完美形式本身并不存在,这就在先天上限制了理性之可能的途径
例如,精神A的结构性表达为:(a1,a3,b2,c8,……nn)∈A,那么事实上,找到“1→a→a1→A”这样的过程,是几乎不可能的。于是,理性本身被放宽条件,将1→a→A、a→ab→A也称为理性的判断,而相应的,感性或许仅仅是对于{A}的选择倾向,它本身并不需要一个逻辑的时间过程
于是,逻辑本身在结构当中的表现,事实上就是结构本身完整性的复述,即由基础到结构再到系统的内容表达
由此,我们可以将逻辑拆解为结构性的时间过程:
当我们面对任意对象的时候,以对象本身在世界结构当中的位置,找到其内意识当中的线索,并将其中联系最紧密的一些内容标示为最大可能性,将其中联系次紧密的内容标示为次之可能性,等等
简单的来说,逻辑在结构当中的表现,仅仅是找到“联系的线索”,并标示之
这样的一种方法,最大的好处在于思维的可能性即广泛性,次之的是准确性
回过头来看感性,感性在内意识当中,又充当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很显然,逻辑本身所余下的结构性内容,则是感性的方向。即结构体的性质当中,除去基础性与构架性,则剩下的共时性与蒙蔽性,就是感性的内容
详细拆解一下,感性则是这样一种性质:
当我们面对任意对象的时候,以对象本身可能所处的位置,及其本身所带来的感官体验,而直接作出相应表达
那么,感性的优势在于思维更快、更及时,以及,可以补全结构当中未完成的部分
于是,理性与感性这一对范畴,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与不同之处,都在于结构本身的内容当中,仅是对于结构本身的解读方法不同
理性本身更加偏重于逻辑性的结构内部梳理,而感性则更加偏重于非逻辑性的结构外部处理
于是,我们可以进入蒙蔽当中,去划分或统摄思维内容了
2012年05月23日 10点05分 5
level 11
吃饭,回来再说
2012年05月23日 10点05分 6
level 10

2012年05月23日 10点05分 7
level 13
[吐舌]
2012年05月23日 10点05分 8
level 4
啊..
2012年05月23日 11点05分 11
level 11
啊~
哈哈
9楼真有意思
2012年05月23日 11点05分 12
level 8
先顶,换了个妖娆的签名图片,又换回来了怎
2012年05月23日 11点05分 13
level 11
额,这都是感觉嘛
2012年05月23日 11点05分 15
level 7
没耐心了,这签名也,,,,粉红的咧。。。[揉脸]
2012年05月23日 11点05分 16
level 14
[升起]看了半天 感觉有点难度
2012年05月23日 12点05分 17
level 8
签名档的中拇指啊。。
2012年05月23日 12点05分 18
level 8
我好像看过一个什么独断论。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说什么认定后就不能再深究,深究下去也没结果。。好像是这么个意思[拍砖]现在找不到了
2012年05月23日 12点05分 19
level 9
从三点码到六点。。娘锅真敬业。我5点都考完试了,你还在码
2012年05月23日 12点05分 20
level 14
[发怒]像我这种接受能力差的人 看了 高难的字眼和概念 感觉 我的脑子要爆了
2012年05月23日 12点05分 22
level 11
意识独断论
2012年05月23日 12点05分 23
level 11
必须的,正好今天有时间,码完算了,毕竟早做完做都得做
2012年05月23日 12点05分 24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