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国33
南中国33
关注数: 46
粉丝数: 221
发帖数: 6,611
关注贴吧数: 168
自从知道意识形态这东西,史论都很少看了,喜欢看编年史 史论什么的很多都是道德观和马后炮,往往是以偏概全,秦国和楚国各自为政而已,也不是一两句就说的清的,简单的一句话,“不是好东西”和“万万岁”都不是合理的态度。喜欢看编年史原文,较少那种烦人的说教,司马光把智伯失败归结为他缺德也是比较片面的。
楚朝不存在,楚汉时期存在 楚朝只是不靠谱的说法,义帝死的太快,义帝死后史记说的“楚”是西楚王国。严谨来说,义帝是中国第三任皇帝,皇帝死后自然是诸王争霸,西楚霸王虽行天子之权,但也没有建立帝国,所以是楚汉时期,即西楚王国与汉王争夺天子位。
李寻欢活了多久?
柳残阳生年1941年,但百度和互动百科说1948年 柳残阳生前受访视频结尾说他出生于1941年,维基百科也说1941,搜狗百科说1941年,互动百科和百度百科说出生于1948年。 一般认为柳残阳享年73岁,所以我觉得台湾资料比较正确,1941年出生对。
柳残阳生前受访 原来如来神掌也是柳残阳写的啊!
都别争了,多情剑客无情剑才是最出色的作品
孔子那么牛,为啥颜回饿死? 颜回安贫乐道,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好喝好,为啥不帮助他?还夸他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安贫乐道。40岁须发皆白而死,有棺无椁,儒家提倡后葬,颜回的葬礼那么寒碜。还有吕氏春秋记载,孔子经过厨房,看到颜回把手伸进锅里,以为他偷吃,还责备他,颜回没有辩解,而另一个弟子也看到,原来是颜回看到锅里掉了一个灰,颜回把那个脏的吃了。
翟璜的翟,读作“狄”,翟志刚,读作“宅” 魏国大臣翟璜,读作“狄黄”,当代宇航员翟志刚,读“宅”。好比乐毅读“月”,乐嘉读“勒”。傅经常简写成为付。事实上不是一个氏。 一般说,古代北方“翟”是“狄”的另一称呼,所以北方读“狄”,到了南方读“宅”,由于古代读音的消亡,现在一般都读“宅”。呵呵,还有项羽的“项”,据史记集解,读作“沆”,现在都读“项目”的项。我姓狄,没有别的读音,没有读错的机会,哦不,好多人说我姓耿。
以后武侠小说和影视就看唐宋明背景的,清朝的就看黄飞鸿系列吧 唐宋明还有一些看头,清朝太近不浪漫,黄飞鸿系列数百部,有的看了,别的清朝片,那就不忍看了,个个是家国情仇,看多了清朝,降低想象力。
近日看到的一个女作家叫做“郑丰” 此人叫做郑丰,原名是陈宇慧,祖父是国民党前行政院长陈诚,她的武侠作品也受台湾人欢迎,人称女金庸,在台湾的图书馆里借阅率甚至超过金庸古龙。
秦姓是怎么回事?不是秦国被绝灭了吗 秦姓可能跟秦国没有关系吧。
魏文侯当过晋国最后一位执政,那晋君怎么称呼他? 魏文侯当过晋国最后一位执政,那晋君怎么称呼他,“君侯”还是“大夫”?晋军是不是魏军下属?
有人爱上子婴和熊心,非说他们是皇帝 子婴是秦王,熊心是怀王,还什么秦三世,所谓义帝只是开开玩笑,不用其命,马上把他们杀了。爱他们的人还去寻找他们,可惜子婴尸骨无存。项籍主命,且“虐戾灭秦自项氏”,刘邦只是平定海内,终践帝祚。
本吧无语 项羽灭秦公认的了,刘邦早入关中也只是受降而已,傀儡熊心的彭城之约唬住了那些假道学之士,项羽封三秦王,封“义帝”,义帝是皇帝吗,只是一种高级囚徒而已。义帝绝非中国三任帝,只是一介囚徒耳。
无语,汉承秦制,刘邦当秦朝亭长都有人否定,没看史记就乱扯 汉承秦制有争议吗?竟然有人说刘邦当了楚国的亭长,那时候楚国不在了好不好?汉朝不喜欢秦始皇,跟继承秦制有什么关系?
库尔德某大帝,好像叫萨拉丁 萨拉丁领导阿拉伯人打败了十字军,但他是库尔德人,而且还是挺宽容,各种宗教都没过分干涉。
自考一定要70分吗
一个伟大的问题~~为什么港台版本是黄鹰著,而内地老版是古龙呢 为啥子黄鹰的著作,在港台出版多是“黄鹰”著,而内地太白社说“古龙 著”,特别有趣的是青海社说是“(台湾)黄鹰”著,明明八十年代黄鹰的作品,都被拍成电影了,例如《天蚕变》《天蚕再变布衣神相》《大侠沈胜衣》《名剑》《水晶人》《黑蜥蜴》《僵尸先生》都标记是原著或者编剧是黄鹰,而《血鹦鹉》由于前四章由古龙写的,后面是黄鹰写的,所以标为“古龙原著”。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香港台湾电影标为香港黄鹰,那内地的出版社为什么说是“古龙著”。难道仅仅是为了卖个好价钱?
黄鹰的很多小说是先有剧本再有小说的吧? 天蚕变好像是的,还有好多小说篇幅很短,不由得怀疑是不是先有剧本再有小说的,毕竟黄鹰更多的是编剧。
昨天看了郑少秋的电影《名剑》,又看了黄鹰的原小说 看了名剑,故事太简单了,李蓦然(郑少秋饰演)一直寻找天下第一剑客花千树比剑,花千树败了,却被剑公子连环派了陈铁衣趁他受伤杀害。小说也够短的,电子书就250多页。其中一句名言,懂得用剑的人才是剑客。徐少强演的连环太卑鄙了。
武侠小说家姓名接龙,伙计们接下去,排名可不分先后 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 卧龙生,陈青云,萧逸 后面的继续!………
邵氏电影logo有点好笑 邵氏电影的商标很有趣。
七种武器新名字~~告诉大家一个古龙小说的消息 我到书店看了一下,新内地版河南文艺出版社古龙小说集里面,七种武器,把《愤怒的小马(又名拳头)》和七杀手都列入七种武器里面,而珠海出版社把《拳头》列入,但是珠海出版社书末尾“古龙武侠小说首次出版年表”提到“拳头又名愤怒的小马,曾被收入七种武器”,百度里面好像说,古龙的友人说古龙告诉他,七杀手是七种武器的一篇。所以河南文艺出版社折中一下,把《愤怒的小马》(河南版的篇名,珠海版篇名是拳头)和七杀手同列入七种武器系列。
武侠短篇小说 要说武侠小说,觉得还是短篇小说好,写得少,但多是精品,虽然经常被遗忘,但是短篇武侠很不错。 金庸-----《鸳鸯刀》《越女剑》《白马啸西风》。 古龙———《七种武器》个篇都很短,寓言体。《飞刀又见飞刀》是古龙晚期口述,弟子代笔,可以说是古龙的,但是有点差。 梁羽生《飞凤潜龙》——铜人里的三国演义 飞凤潜龙 (梁羽生武侠小说) 编辑《飞凤潜龙》,是著名武侠作家梁羽生所写的一部武侠小说,亦是梁羽生小说中篇章最短。讲述南宋初年以鲁世雄、独孤飞凤、孟中还之间的传奇故事。书 主人公:鲁世雄、独孤飞凤、孟中还故事历史年代:南宋和金国对峙时期看点:侦探故事 有1981年黄域吴佩蓉执导电影(普通话),可以看看,还算清楚。 个人比较喜欢看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看得很累。
据说李寻欢只有十二把飞刀 看狄龙主要电影《多情剑客无情剑》,里面有了改编,说龙啸云就是梅花盗,原著没有这个吧,而且龙啸云说李寻欢只有12把飞刀,我原著看到20回,后面还没看,你们觉得是真的吗。
被和谐了的金庸古龙小说题材电视剧 反正感觉到,书中写的都拍不出来,很多打斗场面没有拍出来,很多敏感话题,尤其是书剑恩仇录,尤其是天涯明月刀,比较贴合原著的还是老版的邵氏武侠电影,主干都有。
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个人智慧爆棚的人物 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这里的古,是儒家的古法,中庸之道。 1.智伯荀瑶:此人英俊潇洒,绝非电视剧里面的脑满肠肥,其父选定宗主时,虽有人反对,但是说了他五大优点,其中就有高大帅气等等,但他的问题就是不仁。《韩非子》一书记载了他讨伐仇由国的经过,为了讨伐此山区小国,送给国君一个大车,但其国土地崎岖,所以要仇由国造路,造完了,晋军躲在车内,把仇由给消灭了,个人智慧很高。至于他被后人批评为小人,应该是他个人“贪而愎”不能接受他人建议,最后被赵氏灭了,头成为饮器。而赵襄子长得不好看,矮小,被智伯轻视。 2孙膑: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增兵减灶,可以说把孙子兵法用到极致,出其不意。 3吕不韦:商人成功转型为政治家,留下文学著作,把一个破落王子扶上王位,投资高人,不会本本分分做个商人。 4秦始皇:废除一系列上古制度,凡是对帝国有用的制度他都采用,但是绝对集中于自己,绝对是法家理想的君主代表。没有分封同姓,导致六国之外秦的势力空虚。 5项羽:个人智慧太高,部下的意见他多不听,三万兵打56万刘邦诸侯军,破釜沉舟都是他智慧的表现。手下的范增不用,韩信的计策不纳,都是他自信甚至自恋的表现 。 6隋炀帝:他个人智慧太强,一生中做了很多大事,一个诗人,也不是儒家主张的君主形象。 一般奋其私智而不师古的人物,结果都不太好,作为一个有智慧的领导,将领,应该知人善任,集思广益,而尽量少搞点个人决策。刘邦知人善任,善于发挥部下的能力,而不是一人决策。所以奋其私智,个人智慧的发挥也是有风险的,如果最终失败,就会被笑话,成为刚愎自用的笑柄。 孙子兵法由于其辩证法,表达了主帅的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的关系。一方面,兵贵速,不贵久,一方面要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就事论事,不要把祖先和今人搅和一起 历史总是在变化的,但是经过千百年的变迁,古代的人和今人是不太一样的,春秋战国的各国纷争不能延续为地域矛盾,毕竟古代的诸侯国的疆界已经不存在了,古今事过境迁,谁都不能肯定自己是殷人,秦人,宋人,楚人,赵人的后裔,即使你可能姓殷,你可以认为自己是殷人后裔,但是不要加一个“纯正正宗”的前缀词,因为你也不能确定一定是没有过继,少数民族改姓,姓氏生僻在百家姓查不到而被改姓这类现象,因为家谱也可能不完全靠谱。 最不喜欢的是,我们爱好历史者,往往偏爱某个朝代,邦国,人物和文化,为了表达对某类历史事物的偏爱,说的诗情画意、慷慨激昂一点都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历史也可以用诗歌、散文诗的方式来表现。但是如果把你所爱的历史事物说的太伟大光荣正确,那就和实际偏离了。 历史观和方法论,还是要朴素一点,虽然不太符合历史爱好者的激情,但冷静的分析讨论,才是更好的办法,而不是互相谩骂诽谤,人身攻击,进而上至祖宗八代,下至子孙后代,都要问候一下那就不雅了,要知道历史的爱好应该是一个高雅而快乐的事情。 现今中国历史的研究者爱好者们,往往把古今混乱并提,“如果祖先伟大,后代也就伟大,永远伟光正”,不就是龙生龙凤生凤的翻版吗。楚人的一些问题,秦人的缺点,往往被人们安在现代南方人和陕西人身上,这种粗糙且粗暴的方式,实在不对。舜杀鲧而用其子,祁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隐子”,急子和寿虽异母却兄弟情深争相赴死,都是正确的态度,那种揭老底、捅伤疤,出身论,地域决定论,“老子反动儿混蛋”都是不对的。 不相信智伯荀瑶是个又丑又傻的胖子,因为这个身份高贵,聪明的帅哥因为被长得丑的赵无恤淹了城池,一败而丢失了所有的荣光;也不相信曹操一开始就处心积虑相当皇帝,只是儿子决定老子的事情太多,“曹丕是曹操的爸爸”;朱元璋的爸爸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作为贫农死后成了“皇帝”。 中国人的不太好的传统,就是从结果看过程,成王败寇论,往往成功的人,他做的事都是对的,说的话都是成功学宝典。
看新闻4.7平方千里看成了“4.7万”,瞬间激动 今天看到新闻,还以为俄罗斯发善心,还给我们4.7万平方千米,激动万分,定睛一看,原来是我眼神不好,得了一个小村子的地盘,嗯,还好啦,我自我安慰,况且那条北流河离乌苏里斯克近60公里,黑瞎子岛离伯力很近,海参崴离我们也不远。还有那边旅游业可以发展,开放商可以把房价弄高一点,经济又发现了,地图和地球仪又换了,可以多赚钱了。 下次看清楚了,不要看走眼了。吉林珲春界碑,写了中朝两种文字,虽然这里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区,但是看到韩文总是感到不爽,我只想说:韩国人不要乱想!这里是我们的,别歪歪了,朝鲜还没搞定呢。
看新闻4.7平方千里看成了“4.7万”,瞬间激动 今天看到新闻,还以为俄罗斯发善心,还给我们4.7万平方千米,激动万分,定睛一看,原来是我眼神不好,得了一个小村子的地盘,嗯,还好啦,我自我安慰,况且那条北流河离乌苏里斯克近60公里,黑瞎子岛离伯力很近,海参崴离我们也不远。还有那边旅游业可以发展,开放商可以把房价弄高一点,经济又发现了,地图和地球仪又换了,可以多赚钱了。 下次看清楚了,不要看走眼了。吉林珲春界碑,写了中朝两种文字,虽然这里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区,但是看到韩文总是感到不爽,我只想说:韩国人不要乱想!这里是我们的,别歪歪了,朝鲜还没搞定呢。
楚国支持者颠倒是非 刘邦是魏人,出生于丰,不是沛。
楚国支持者们的困境 领土已到河南省中部,怎么没有歼灭韩国?一个宋国就把他折腾了那么多年,最后还是和魏,齐一起瓜分的(前286),不敢吃独食还是武力不行?淖齿是来帮齐闵王的,杀他之后,为什么王孙贾带了几个大夫就把他杀了,原来是草包将军。 卫国那么弱,离你的地盘近,为什么成为魏国的附庸?你不争吗。
春秋战国看人口问题 额,简单的说吧,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口不多。但是奉行多子多福的诸侯贵族,还是因为夺嫡之祸,而手足相残,当然这只是特例,因为王家亲情淡薄。 那么谁比较早发现人口问题呢,据庄子一书某篇(忘记篇名了),尧巡行到了华山,华封人祝寿:多福,多寿,多男子。尧帝不以为然。多儿子,最后都争这家业。况且儿子都不肖。 比较明确提出人口问题的是法家韩非子,他说,一个农民生了五个儿子,五个儿子各生五个儿子,那一家三代就有31男人,而他家只有那么点田地,人均土地就不多了。 之后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汉末人口从6000万跌至1000以下,婚龄也提前到15。另外,三国演义太儿戏了,蜀国就92万户,哪来的人和?研究谋略的话多看看孙子兵法,东周列国志吧。
《芈月传》这部书拍电视了 芈月传拍成电视剧了,孙娘娘演宣太后了,好像是叫芈八子,是楚国人,为秦国服务的。史记里面比较狗血,说她和义渠戎王生了孩子,后来把他杀了,不可思议,当时的秦王干啥去了。突然想起,表达比较粗糙。
战国七雄排行榜 按照实力,昨天看到一本书,说燕国最弱,很有道理,西周春秋时期燕国默默无闻,燕国差点亡于山戎,齐桓公送给了燕国五百里土地,打跑了山戎,才有其强盛的基础,按左传,燕国几乎没有什么记录,按史记,直到燕文侯时,燕国几乎没有什么大事,都是按照谁传谁记录,后来又差点被齐国灭了,根据史记,是苏秦把燕国强大起来,乐毅联合五国攻齐,说明光靠燕国一国不可能打败齐国。 一开始以为韩国最弱,但发现韩国土地不大,但是人口众多,密度很大,还有锋利的武器装备。韩国屡遭打击,但总是打不死。
大秦帝国写的很好,然而无卵用 写的很好,文笔流畅,读起来气势磅礴,可惜啊,喊着纠纠老秦,共赴国难的时候,感觉到作者历史观有很大问题,虽然捧商鞅的改革精神,秦国的落后就要挨打的进取精神我都不反对,但是把秦国刻意塑造成为弱者那就不对了,贬低孟子庄子,有必要吗。最雷人的是六国分秦的说法,史书只是说六国不带秦国会盟。秦国的进取,改革,开明而专制的君主,人才济济都值得学习,但还是不能过分讴歌秦国的对外战争,毕竟杀人如麻,白骨累累,还有先秦诸子百家互相批判的事情很多,过分抬高法家和纵横家,贬低儒家道家都不足取。 最不对的,就是是历史小说,非要说成还原历史。 当然,相比架空历史,大秦帝国还是不错的上乘之作,比较符合历史。
史记最早的剖腹产 好像是史记楚世家,一个母亲拆剖难产而死,后来以楚作为部落名字,意思是纪念她难产之痛。央视纪录片楚国八百年也说到这个了。楚人居于荆山(具体位置我不知,时代我也不知),荆条也是痛楚之意。 古代剖腹产是因为难产,现在剖腹产流行是因为妈妈怕痛,怕身材走样。
白起的病 白起屠了赵的降卒45万,加上长平之战中打死的20万,的确是把赵的有生力量消灭了,导致赵男女比例失衡。白起后来知道应侯范雎嫉妒他了,怕他跟秦王要治他,于是,“病笃”, 于是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就反复提到白起的病,可能真的有病,也可能是托病不去耍滑头,不管是不是真病,最后一次,秦王不信任他,把他废为士伍,迁于阴密,这时候他又病了,可是秦王不管他了,催他上路,后来送了一杯毒酒。 那么问题来了,白起得了大概什么病,真病还是假的,还有他死的时候大概多大。
白起的病 史记,白起快死的那一年,突然得病了,后来又好了,又病了,最后死了。
可否写一个东周英雄传? 其实三国,水浒,隋唐都有庞大的英雄规模,其实我觉得东周也可以写东周英雄传!最大的障碍是人物跨度太大,前后五百年,要不列一个东周英雄排行榜,武将,刺客,剑客,猛士又可以上榜,期待有伙伴们排一下
【隋唐演义】隋唐模仿三国 隋唐演义,说唐的作者,说书人都是三国粉吧,都模仿三国很多桥段,庆坠山模仿了落凤坡,伍云召模仿赵云,马超。
鬼谷子可能不存在,或者只是战国纵横家的精神信仰 东周列国志说孙子把孙子兵法送给了鬼谷子,而孙膑是孙子的曾孙,说一下啊,孙子破楚国是在前506年,孙膑马陵之战是在前343年,而鬼谷子认识孙子,这样算鬼谷子经历了160多年,那他至少有180岁了,而某些书籍更加夸张说鬼谷子教了韩信,那他不是成仙了???所以我认为,要么鬼谷子没见过孙武和韩信,只收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四个徒弟,毛遂还有茅蒙(不知道怎么来的)尉缭都不算鬼谷子的徒弟,要么没这个人只是假托的精神领袖
遇羊而荣,遇马而瘁 东周列国志鬼谷子对庞涓的告诫,欺骗别人,必被人骗。这句谶语有没有道理,还是作者故弄玄虚。
春秋战国的分期 个人认为前453年智伯灭亡算作战国开始。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