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n20001018 Steven20001018
经作弦,纬作弓,弹指一拨,箭射苍穹。
关注数: 34 粉丝数: 172 发帖数: 18,747 关注贴吧数: 48
【新闻水】美宇航局与波音联合建造推力最大火箭 [摘要]美国宇航局与波音公司正在联合打造超级火箭的关键部分,签署了价值28亿美元的合同。美国宇航局与波音公司正在联合制造SLS火箭关键部件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正在打造未来太空发射系统,可将数十吨重的载荷送入近地轨道,这款被命名为SLS火箭的重型运载工具可承担起月球探索、火星载人飞行以及小行星任务。本周三,美国宇航局宣布与波音公司签署了价值28亿美元的合同,波音公司将研制SLS火箭的核心动力,补充协议上也提到SLS火箭将在2017年试飞,并在2021年左右实现第一次载人飞行,预计在2025年至2030年开启小行星探索之旅,对近地小行星、火星的两颗卫星进行调查。 美国宇航局与波音公司此前一直在合作研制未来火箭,比如将合作制造大型搅拌摩擦焊,用来制造SLS火箭芯级动力与装配过程,垂直焊接的重量超过150吨,涉及结构包括推进剂存储箱、发动机外围结构、连接环等等。除了波音公司外,美国宇航局还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合作研发“猎户座”多用途飞船,其将于SLS火箭结合形成美国宇航局最强大的载人航天飞船,NASA估计这两大项目到2017年将花费180亿美元,巨大的资金需求仍然是制约其成功研发的关键因素。包括美国宇航局前官员洛瑞·加弗在内的观察家纷纷表示应该取消SLS火箭,使用商业火箭来降低成本。 美国宇航局致力于研制下一代火箭建立在其庞大的太阳系调查计划基础上,SLS火箭是土星五号退役后人类制造的最大火箭,起飞质量将达到3000吨,而且研制火箭的航空电子等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可以降低开发的风险,该火箭的关键设计评审在美国宇航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进行。根据合同,波音公司还将开发200英尺的火箭核心级,包括其中的航电系统,满足其130吨的运载能力需求,除了波音外,还有三个较为主要的承包商,如布里格姆城的ATK公司、达萨克拉门托的洛克达因公司以及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特莱丁布朗工程公司等。(罗辑/编译) 摘自腾讯科学: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704%2F012859.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aee1288821bd467bed4b91d0810fbc49
【新闻水】波音公司2017年发射可搭载七人的飞船 [摘要]著名的航空航天巨头波音公司开始打造全新的CST-100飞船,可搭载7名宇航员进入轨道,运载能力是俄罗斯“联盟”飞船的2倍以上。 转播到腾讯微博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经拉开了商业太空的序幕,作为老牌航空航天企业,波音公司也不甘示弱,计划在2017年发射新的宇宙飞船,该飞船被命名为CST-100,可搭载7名宇航员进入轨道,运载能力是俄罗斯联盟飞船的2倍以上,后者目前是国际空间站人员转换的主力平台,但一次只能运输3名宇航员,新设计的飞船一次能运载7名宇航员,显然在效率上大大提升,这也意味着波音这家航空航天巨头也加入了商业近地轨道竞争。 美国宇航局目前通过一系列的小型飞船老达到运载宇航员的目的,过去这些任务都由航天飞机来担任,航天飞机一次能运输7名宇航员和大量的物资,现在人员和货物分开进入轨道,人员的轮换由俄罗斯的联盟飞船、波音的CST-100飞船、“龙”式飞船的载人版本等,其中“龙”式飞船的货运版本已经完成了对空间站的补给作业,美国宇航局希望“龙”式飞船能在未来数年内完成十多次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 从2011年7月以来,美国宇航局都依靠俄罗斯的联盟飞船进入空间站,为此前者启动了商业载人计划,并资助研制新一代的载人飞船,波音公司推出的这款飞船在外形上与联盟飞船有着较大的区别,也不同于欧洲的货运飞船,虽然其体积不大,但仍然可搭载7名宇航员,2017年将进行试飞。本次波音公司公布的CST-100飞船涉及到全新的内部设计,宇航员上下排列,完全有别于俄式飞船。 此外,波音公司还与毕格罗航空航天合作研发空间站和月球基地,后者使用了更加新颖的充气式空间站设计,该设计已经进行了测试,未来宇航员将进驻充气式空间站或者充气式月球基地。 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指挥官、波音商业船员和任务操作主管Chris Ferguson认为NASA需要多种商业宇宙飞船来完成不同的轨道任务,同时可以开发其他国家的潜在客户,CST-100飞船可以与空间站进行对接,未来人类在外太空和其他星球的上栖息地将是由一种“摆渡”飞船和充气式基地组成。 摘自腾讯新闻-天文航天: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613%2F009784.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21e00d1722c4876ef3ddbbfb7dfaf9d7
【新闻水】美国探测器明年将抵达“冥界星球” [摘要]美国宇航局“新地平线”号探测器自2006年升空以来已经飞行了近7年之久,预计在2015年抵达冥王星附近的轨道。 转播到腾讯微博“新地平线”号预计在2015年左右抵近冥王星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在2015将迎来新的探索高峰期,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新地平线号探测器抵达冥王星轨道附近,这是人类第一次近距离详细研究这颗曾经的第九大行星。自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来,冥王星因为其体积和质量问题被降级成矮行星,这就是说太阳系内只有八大行星了。到目前为止,冥王星从来没有被专用的探测器调查过,因此美国宇航局的“新地平线”号探测器的任务繁重,将为我们第一次展示这颗太阳系外侧轨道的天体世界。 此前,美国宇航局的旅行者探测器对海王星进行了调查,但没有深入研究冥王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一颗“全新”的星球,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冥王星表面到底是何模样,来自科罗拉多州西南研究所的科学家艾伦•斯特恩是该探测器任务的首席研究员,当新地平线号第一次抵达冥王星时,那将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其意义不亚于我们登陆火星,这使得我们有机会对冥王星和冥外天体世界进行调查。 2006年1月,美国宇航局成功发射了“新地平线”号探测器,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到目前为止“新地平线”号已经飞行了近7年之久,如此长距离飞行对星载仪器的稳定性是个极大的考验。冥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达到了58.7亿公里,虽然哈勃望远镜拥有极强的观测能力,但在其视野中冥王星仍然是个“毛茸茸”的星球,而且冥王星周围轨道上到底有多少颗卫星仍然无法给出确切的观测值,这对“新地平线”号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 根据科学家观测结果,冥王星的卫星“卡戎”体积较大,近1200公里,在冥王星上留下了巨大的影子,近年来哈勃望远镜发现了4颗冥王星卫星群,有研究指出冥王星周围可能存在物质环,但这一推论并没有得到进一步证实,因此“新地平线”号在抵近冥王星轨道时需要进行再次轨道机动,避免撞上这些小卫星。“新地平线”号在探索冥王星之后将进入冥外天体的调查,这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研究这些游离在太阳系边缘的冰封天体。(罗辑/编译) 摘自腾讯科技-天文航天: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612%2F012825.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219eabd17d7aea163724d6e1f0b81506
【新闻水】美私企计划向火星进军:建造基地定居 [摘要]在SpaceX公司公布的方案中,该公司将研制重型猎鹰,具备将宇航员送上火星的能力,未来将建立首个火星人类基地。 转播到腾讯微博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前不久SpaceX公司公布了新一代的“龙”飞船方案,这是第一种可携带7名宇航员的宇宙飞船,运载能力直逼美国航天飞机,SpaceX公司给世人惊喜的同时也开始探讨载人登陆火星的方案,并提出了新的登陆计划。SpaceX公司总裁格温•肖特韦尔在周三称登陆火星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对深空技术的一大挑战,因此登陆火星需要更安全的行星登陆技术。 恐龙之所以灭绝是因为其不懂得航天技术,人类之所以能与其他物种区分开来,最大的特点在于我们能探索宇宙,如果我们能成功登陆火星,那么这将是人类第一次踏上其他行星。SpaceX公司在2002年由艾隆•马克斯创立,其目的在于利用商业航天的路线打造出低成本的发射业务,将近地轨道任务的价格降到最低。现在,该公司开始从近地轨道向火星迈进,其研制的“龙”二代飞船具备独特的软着陆能力,不像“联盟”和“神舟”飞船那样无着落支架。 从目前的发展看,SpaceX公司具备了将航天器送入轨道的能力,该公司打造的“猎鹰9号”火箭成功完成了数次航天发射,并实现了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任务。SpaceX公司同时也在测试可重复使用火箭,该火箭被命名为“蚱蜢”,在发射升空后可自行着陆,可以预见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将被用于火星登陆,宇宙飞船进入火星大气后可调整姿态垂直降落。 科学家认为早期的火星基地可能由数艘垂直降落的飞船组成,形成可在火星表面持续作业的组合体,SpaceX公司目前正在研发类似的技术,未来有望开启商业登陆火星的业务。5月29日,该公司推出了龙二代飞船,这是一种可将宇航员往返于地面与国际空间站的飞船,同时也是商业太空的重要一步。 但SpaceX公司目前还没有能力超越近地轨道,不过从种种迹象上看,艾隆•马克斯具有登陆火星的野心,该公司未来数年内研制出重型猎鹰火箭,其运载能力有望媲美土星五号火星,这是前往火箭的一个重要基础。在上个月举行的国际空间发展大会上,艾隆•马克斯称SpaceX公司已经加速其火箭的研制,最终将在火星上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基地。(罗辑/编译)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608%2F004180.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2cea391d71d7a6378f2a5fe70a07734a
【新闻水】科学家发现115亿岁行星 距离地球仅13光年 [摘要]科学家通过欧洲南方天文台拉西拉站等望远镜发现距离地球仅13光年左右的“卡普坦”星周围存在潜在可居住的系外行星,该行星年龄更是达到了115亿岁! 转播到腾讯微博艺术家绘制的卡普坦c天体轨道景象,其背景是半人马座球状星团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系外行星大规模发现时代仍然没有到来,但是科学家已经确定了近千颗系外行星,其中大多数是巨型气态行星,从生命诞生理论上看,类地行星是潜在拥有生命的星球。2014年6月3日,科学家公布最新的系外行星发现成果,在半人马座ω方向上发现一颗可能支持生命的星球,新发现的系外行星候选者为卡普坦b,从这个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颗开普勒探测器观测计划之外发现的系外行星,其距离我们大约13光年,年龄却高达115亿岁! 要知道宇宙的年龄也仅为137亿年左右,这意味着这颗星球起源非常非常早,比地球的年龄大2.5倍左右,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20亿年左右时间就存在了,如此长的存在期暗示这颗系外行星上可能存在生命,或者曾经存在过生命。除了卡普坦b外,该天体系统中还存在一颗被命名为卡普坦c的天体,这两个天体的轨道都很接近该系统中的红矮星,但科学家认为卡普坦b是潜在可居住的系外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五倍左右,是一颗超级地球,而卡普坦c很可能表面温度极低,无法适合居住。 天文学家发现该系外行星是通过观测“卡普坦星”存在微小的引力摆动,正是由于其周围存在行星系统,因此“卡普坦星”会出现微小摆动,这就会被位于欧洲南方天文台拉西拉天文台HARPS光谱仪捕捉到,此外位于夏威夷凯克天文台的高分辨率观测设备以及位于智利的麦哲伦望远镜也发现了类似的信号。 对于研究小组而言,他们确实没有想到在卡普坦星周围发现了潜在的宜居星球,该恒星的质量仅为太阳的三分之一,而且如此接近地球,我们通过业余的天文望远镜就可以看到,其位于绘架座方向上,如果这里被证实存在可居住的系外行星,那么必然是人类向深空进军的太阳系外首个前哨站。卡普坦b位于其恒星周围的可居住区内,支持液态水的存在,轨道周期为48天,更远的卡普坦c轨道周期为121天,因此卡普坦c的表面更加寒冷。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606%2F008595.htm&urlrefer=5dfbe0541bdb760cbb8abc54518d5ac6
王者归来:2017年美国将恢复载人航天发射 [摘要]美国宇航局商业乘员计划目前进入了下一阶段的评估,2017年美国将恢复本土载人航天发射的能力,并为全球提供廉价的入轨报价。 转播到腾讯微博内华达山脉公司的“追梦者”方案更加迷人,可搭载7名宇航员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商业乘员计划已经完成了认证过程,这是美国宇航局2017年在美国本土将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的重要一步,其目的是发展出新一代的空间运输系统。美国宇航局华盛顿总部商业太空飞行主任菲尔·麦卡利斯特认为美国本土将很快恢复载人航天发射能力,自航天飞机退役后我们已经失去了近地轨道载人发射与返回平台,因此本次认证的通过是非常重要的,确保了我们可以制造出可靠的运输系统,并将其发展成深空飞船,推动人类向太阳系深远空间前进。 商业乘员计划是一个庞大的载人航天任务,子任务包括与几个航空航天生产商的合作,比如波音公司、内华达山脉公司以及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美国宇航局在2012年签署了大约3000万美元的合同,让这些合作生产商设计出适合天地往返的宇宙飞船,满足美国宇航局与国际空间站任务的持续性对接。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主要向宇宙飞船方向发展,近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还公布了新一代“龙”飞船的设计方案,可搭载7名宇航员,这是创纪录的宇宙飞船载人方案,此前只有航天飞机能运输7名宇航员。 内华达山脉公司的方案更加迷人,作为美国宇航局“商业乘员发展”2(CCDev2)任务下的项目,其使用了升力体来打造天地往返系统,根据美国宇航局与内华达山脉公司签署的合同,“追梦者”也被要求用来运送宇航员至国际空间站,且运载人员的数量也达到了7人。美国宇航局对三家航天航空生产商将展开第二阶段的评估,并判断哪种航天器适合作为未来商业航天的主要运载工具,同时也进行载人轨道飞行测试,验证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能力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美国宇航局从商业乘员计划中将获得新的载人入轨能力,并将其推广到其他市场,诸如欧盟等有兴趣进入轨道的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利用廉价的天地往返工具进入国际空间站,而美国宇航局的“猎户座”飞船主要任务将侧重于深空,比如筹备2020年代将执行的小行星载人登陆。(罗辑/编译) 摘自腾讯科学频道: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604%2F009779.htm&urlrefer=5479a1f1b1b201d3877febac1836c50a
【新闻水】NASA称到2035年人类可登上火星 [摘要]NASA首席科学家艾伦·斯托芬博士表示,将人类送上火星,是NASA目前的“主要任务”。 在本月初举行的欧洲月球研讨会上,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官员透露,在20年内人类可以登上火星。而在派遣人类向这一伟大征程出发前,月球,将被利用作为一个登陆火星的“训练场”。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29日消息称,NASA首席科学家艾伦·斯托芬博士与副首席技术专家吉姆·亚当斯表示,将人类送上火星,是NASA目前的“主要任务”。斯托芬认为,将人类科学家送到火星表面,可以明确解答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一问题。但她也承认,为了完成此任务所需做好的技术准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截至目前,除了已经到达过月球的少数几个人外,大多数被送入太空的人类都是处于“低地球轨道”,依托地球上的系统而生存。而前往火星意味着一个长达几个月的远程旅行,有相当危险性。 鉴于这趟“深空大冒险”的性质,在即将派遣人类前往火星前,NASA决定利用月球作为一个中间“演练场”。月球最大的优点就是离我们足够近,宇航员在几天内就可以返回家园,但NASA此次计划却并非登月,而是要将一颗小行星拖曳到月球近距离位置,让宇航员从上面采集样本。其操作简而言之就是:勾住目标小行星、套住它、再拖它到绕月轨道。 该计划旨在测试类似环境对宇航员健康的危害程度,譬如说太阳风爆发的影响;同时还将训练宇航员如何在深空下进行工作;而由机器人负责执行的捕捉部分,则会检测离子推进系统——也就是人类及随行装备前往火星时要用的重型推进器。 NASA官员强调,他们不准备将重新登上月球表面作为火星之旅的一部分。但也承认,月表研究无论对人类科学还是太空探索,都具有普遍重要性,因此他们将在这一方面与其他空间机构进行合作,帮助制定研究计划,以尝试如何在一个“陌生世界”里收集资源——譬如说提取月表的水。 “NASA的目标就是本世纪30年代登上火星表面。”亚当斯最后表示,“这是我们的梦想,一旦我们把靴子踏在了火星上,我们就建立起在其表面进行开拓的可能。然后,思考下一步要去向哪里。”(张梦然) 转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601%2F004775.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3f61ef121f9cfe47e33b6989a09b201c
【水】物理博士称虫洞或可传未来中奖彩票信息 [摘要]剑桥大学物理学家认为我们的科技水平有望维持一个虫洞的开放并传递光子信息,这意味着未来的“你”可以给现在的你发送中奖彩票号码,玩转大乐透。打开并维持一个虫洞的开放需要大量的能量和奇异物质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虫洞可以用于时间旅行吗?物理学家称虫洞可能是一种用来接收消息的通道,虽然我们无法做到通过虫洞传输宇宙飞船和人体,但信息有可能被传递,因此虫洞将演变成一种传递信息的快捷通道。如果消息进入虫洞中,就有可能进入未来或者回到过去,根据虫洞理论,维持一个虫洞的持续开放需要强大的质能支持,不论是何种形式的物质进入虫洞就会导致虫洞在物体传递前关闭。 对此,物理学家发现负能量可以维持一个光子通过虫洞的时间,这就使得一个携带当前时空状态的消息可抵达遥远的过去或者未来。如果这个理论成为现实,那么彩票行业无疑会受到强烈的冲击,未来的“你”可以给现在的你发送中奖彩票的号码,那现在的你就可以玩转大乐透。虽然该情节似乎是一厢情愿的,但来自剑桥大学的物理学家认为从理论上看,该行为是可能存在的,我们只要能把虫洞开放的时间延长,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发送光脉冲消息,其中携带了中奖号码。 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虫洞是扭曲的时空结构,可连接两个遥远的宇宙空间,需要大量的物质或者能量来创造虫洞,关于虫洞的理论已经演变了数十年,最关健的问题在于如何创造虫洞,按照人类当前的科技水平无法维持一个可通过宇宙飞船的虫洞。早在1988年,加州理工学院的理学家表示诸如卡西米尔负能量可以维持虫洞的开放,对此剑桥大学的卢克博士认为可以从卡西米尔效应来获得打开虫洞的“秘方”。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524%2F005863.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427d52cbb03a8e970fa4f7ec1b0a259c
【水】美国宇航局确定三颗候选小行星:2021年登陆 [摘要]美国宇航局将在2020年代执行小行星捕捉计划,2021年派遣宇航员登陆小行星,目前已经选出三颗目标小行星,直径在7至10米左右。宇航员登陆小行星的想象图(腾讯科学配图)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将在下一个十年内进行一项史无前例的空间探索计划,对小行星进行捕获并派遣宇航员登陆小行星进行探索,本项计划将在2020年代完成,为载人登陆火星做准备。目前,美国宇航局已经开展对小行星的观测和筛选工作,科学家们需要在庞大的小行星群中选择值得探索的小行星,其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也需要有经济价值,但小行星的体积并不大,研究人员认为捕获的小行星直径大约在7至10米左右,将小行星捕获后需要拖回地月系的轨道上,因此科学家需要对小行星的轨道进行精确计算,避免发生碰撞等事故。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任务时间表,捕获小行星后将派遣宇航员登陆小行星,时间点大约在2021年左右,对此美国宇航局正在打造未来太空发射系统和“猎户座”多用途载人飞船,这两项空间交通平台可以为小行星登陆计划提供充足的资源,目前科学家已经选择了三个适合探索的小行星,其中有一颗将成为我们未来10年的探索目标。 捕获小行星的装置是一种空间机器人,从外形上看类似一种巨型“袋子”,可以将小行星装入“容器”内,并带回地球附近。而负责宇航员运输的是猎户座飞船,该型飞船与阿波罗飞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可以容纳更多的宇航员,而且比阿波罗飞船要先进很多。 猎户座飞船在执行完登陆小行星任务后将返回地球,其着陆方式与目前使用的联盟飞船不同,前者溅落在海面上,而联盟飞船则降落在陆地上。科学家设想中的载人登陆小行星时间为2021年,为此奥巴马总统将在2014年度财政计划中拨款115亿美元用于该计划的执行。 对小行星进行调查探索的目的是主动发现小行星,获得这一技术后可增加我们发现小行星的概率,避免类似俄罗斯陨石袭击事件的发生,甚至是提高(危险)小行星飞掠/撞击的预警时间。美国宇航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称NASA准备在2030年代载人登陆火星,而小行星捕获计划可以为此提供帮助。 源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406%2F003467.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7fb7d6d400a5bdba19983ecf23a84a2c 【编者又亮了】
【水】水!NASA宣布土卫二冰层下发现海洋 [摘要]美国宇航局最新消息公布,“卡西尼”土星探测器在“土卫二”的冰层之下探测到了隐藏的大型海洋,面积相当于苏必利尔湖。美国宇航局“卡西尼”探测器测量表明,在“土卫二”南极区域的冰层之下隐藏着一个巨大海洋。 腾讯科学(罗辑、乔辉)据美国宇航局(NASA)网站报道,“卡西尼”土星探测器发现了“土卫二”冰层之下存在大型海洋的证据,科学家将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这里很能是一个潜在的外星微生物“家园”。 早在2005年,“卡西尼”土星探测器就发现在靠近“土卫二”南极的区域存在水蒸气和冰物质喷涌等现象。2010年至2012年,“卡西尼”探测器曾3次飞掠“土卫二”,在此期间发现了该星球的南极区域存在重力异常。 经过数据分析,科学家现在认为那里的冰层之下存在着海洋,面积相当于苏必利尔湖,深度接近10公里,上方冰层的厚度为30至40公里。该发现刊登在了4月4日的《科学》杂志上。该发现令科学家感到非常兴奋,因为那里很有可能存在地外微生物。 “土卫二”是1789年由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的,它是土星的第六大卫星,直径超过500公里。 无独有偶,木星的卫星“木卫二”(欧罗巴)的冰层之下也拥有巨大的液态海洋。因此,这两颗星球的海洋中都拥有孕育微生物形态地外生命的条件。 源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404%2F013280.htm&urlrefer=e4aebf8bb0a973edaf8b9001e867704e (编者名字亮了!) (楼主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的新闻了,看见央视报道,于是转过来了)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