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n20001018
Steven20001018
经作弦,纬作弓,弹指一拨,箭射苍穹。
关注数: 34
粉丝数: 172
发帖数: 18,747
关注贴吧数: 48
【半干】【理科活跃气氛】青年问禅师系列
【80%会Duna】【求不删】火箭发射场改形状了 发射场是我们Kerman绝大多数航天工程的第一步(有的在跑道上),大家的航天梦都是从这里起步的,但有谁注意过她的变化呢?任凭风雨沧桑,那旗杆、那油塔、那储罐还有那节俭的几何边框,永远伫立在那里。 ——作死的开篇词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5e4edf3f63ca0e93bffd1aa125cb6edd8e3dfb6c&urlrefer=2e0824300304b63bde628a316a14712b 上图为0.23.5的发射中心,可以清楚看到发射场是 六边形的。这张图片是 @披甲龙龟索尼克 发的0。21的发射场,是 圆形的。 今天突然注意到这个问题,那么请问发射什么时候改的形状! 是022,还是023
【干货】你不一定知道的太阳系往事 摘自腾讯新闻(原标题:太阳系内最大的天体并不一定是太阳):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822%2F012384.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23p%3D1&urlrefer=203b3af437dfa9b59d2405bc21ae8322太阳系内最大天体:通常人们会认为太阳是太阳系内最大的天体,然而,2007年一颗彗星短时期内直径超过了太阳,这是由于将冰晶和灰尘构成的彗星朦胧区域计算在内,这颗彗星被命名为“17P Holmes”,最早发现于1892年。2007年10月23日,天文学家测量其最大直径达到140万公里。但质量与太阳相比还是非常微不足道啦。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作死】吧务后台数据公布之一 总的来说发展趋势良好,潜力不浅,但发展势头较缓,希望大家更多宣传。
【干货】欧美欲打造新型空天飞机 五倍音速天地往返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821%2F011356.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23p%3D1&urlrefer=7f9a55e06e866e1db9466814ffe15f7f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空天飞机被认为是一种可从普通机场起飞,轻松进入轨道的飞行器,此前美国曾研发过空天飞机,由于技术原因空天飞机一直无法问世,其最大的难点在于动力系统。空天飞机需要穿越大气层进入轨道,因此需要吸气式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混合动力是空天飞机迟迟未能出现的技术瓶颈。(罗辑)
新人报个到\(≥▽≤)/ 五级了五级了 \(≥▽≤)/\(≥▽≤)/\(≥▽≤)/\(≥▽≤)/\(≥▽≤)/\(≥▽≤)/\(≥▽≤)/\(≥▽≤)/\(≥▽≤)/\(≥▽≤)/\(≥▽≤)/\(≥▽≤)/
【干货】组图:伊拉克男子被高射机枪爆头 子弹插头生还 近日,一位名叫谢赫·默罕默德·奥贝德·阿尔-拉维(Sheikh Mohammed Obaid Al-Rawi)的伊拉克居民在费卢杰地区做完晚祈祷回家的途中,遭遇政府军与叛军交火。期间,奥贝德·阿尔-拉维头部被12.7mm 机枪弹命中,被送到医院时苏醒,他说,他并未感到任何的疼痛。此人幸存了下来,高射机枪的子弹没有完全穿透头骨。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qq.com%2Fa%2F20140820%2F030051.htm%23p%3D3&urlrefer=c1a232543db5f53a28c2688d1168382b
【干货】“移民”火星计划再筹资2亿美元 估值近100亿 【美国Business Insider作品(简称“作品”)的中文翻译权及中文版版权均归腾讯公司独家所有。未经腾讯公司授权许可,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不得对作品进行中文翻译或对作品中文版本实施转载、摘编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使用行为,违者腾讯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既然人家这么说了,咱们也就保护版权,不转了,自己去原网站看吧。 原网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820%2F010249.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0119b68657604e021a41bf7f151d4e34
【干货】满载垃圾的宇宙飞船坠入大气层焚毁 [摘要]“天鹅座”货运飞船完成对国际空间站的补给任务后坠入地球大气层,这一幕被德国宇航员Alexander Gerst拍摄到。“天鹅座”飞船降低轨道高度后进入地球大气层烧毁 腾讯科学讯(罗辑)国际空间站接收了“天鹅座”货运飞船运送的货物,目前这艘货运飞船完成了任务,坠入大气层烧毁,坠毁在太平洋海域,国际空间站上的德国宇航员Alexander Gerst拍摄到“天鹅座”飞船坠入大气层时烧毁的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天鹅座”飞船与地球大气层摩擦后分裂成数块,形成数团大火球冲入大气层,这一幕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坠入大气层时类似。目前,国际空间站上的多数货运飞船都不是返回式飞船,一旦结束任务后就会坠入大气层。 “天鹅座”飞船是一种专门为国际空间站货物运输设计的飞船,由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制造,为一次性使用飞船,完成货物补给任务后无法返回地球,因此“天鹅座”飞船的结构较为简单,为加压货舱和服务模块组成,加压货舱可为飞船上的货物提供加压环境,有助于保护货物,飞船质量为1.5吨左右,可运输2吨多的货物,飞船上拥有完善的能源、推进、制导、通信系统,与载人飞船有着一定的功能相似性,携带的燃料允许飞船飞行一至两周。 本次对接国际空间站是“天鹅座”飞船逐渐成熟的标志,未来可承担起更多的货物补给任务,并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式飞船形成竞争局面。“天鹅座”飞船目前没有载人版本,轨道科学公司也计划在该飞船的基础上研制载人版本,但进度会落后于“龙”式飞船,目前“天鹅座”飞船仍然是以货物补给为主的飞船。 为国际空间站补给货物的飞船中,除了“天鹅座”外,还有“进步”飞船、欧洲空间局的ATV飞船、日本宇宙航空开发机构的HTV飞船、以及“龙”式飞船,根据美国宇航局与轨道科学公司达成的协议,“天鹅座”飞船将执行8次空间站补给任务,运输货物重量达到20吨左右,合同价值19亿美元。 “天鹅座”飞船不仅具有上行货物运输的能力,也能够进行下行货物运输,即把空间站上的垃圾带走,目前国际空间站都是采用这个方法来丢弃垃圾,而不是在轨道上直接丢弃,因为微小的碎片都会导致致命的事故,当“天鹅座”飞船将大约1.6吨的垃圾带走时,可降低到一定的高度上进入地球大气层,确保垃圾在大气层中被完全烧毁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820%2F012848.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2447cfdffb4df8a35c01727eaa093263
【度娘】度娘你够了 度娘啊,你就不能擦亮眼睛看看吗?我码了半天字的帖子哪里有无恶不赦的小广告啊,你删我的贴,说我广告太多,唯一的广告却是贴吧游戏推广!你有这精力多去百度图片删些少儿不宜的图片不好吗,浪费时间在这里找小广告,有小广告吧务会删的好不好。
【干货】科学家设计“钻地导弹” 欲打入火星内部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820%2F011341.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23p%3D1&urlrefer=fc06c9dd4aa0f87b04df2c831900b0fb科学家最新提出一项新型火星探索方案,向火星表面发射“导弹”,内部装配探测器,而不是爆炸物,目前,他们正在积极寻求25万美元的投资资金。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庆祝】 庆祝关注70,帖子1000。\(≥▽≤)/ 因为昨天可能被爆吧,所以没有庆祝,今天补上。 \(≥▽≤)/\(≥▽≤)/\(≥▽≤)/\(≥▽≤)/\(≥▽≤)/\(≥▽≤)/\(≥▽≤)/\(≥▽≤)/\(≥▽≤)/\(≥▽≤)/\(≥▽≤)/\(≥▽≤)/
【干货】我们的周围可能有平行宇宙吗? [摘要]1954年,休·埃弗雷特提出观测量子世界会导致我们的宇宙出现“分裂”,形成了多世界理论,我们的宇宙可能存在平行宇宙吗?有研究指出,如果我们的宇宙存在平行宇宙,那么每个宇宙之间的距离为1毫米 腾讯科学讯(罗辑)我们的宇宙是独一无二的吗?有研究指出我们的宇宙可能存在平行宇宙,这就意味着在另一个宇宙中也有同样事件发生,只不过结果可能不同,潜在的平行宇宙可衍生出多世界理论,在许多科幻电影中都不同程度提到了多世界理论以及多世界所带来的变化。在量子力学中,平行宇宙理论的出现使得宇宙学家开始更多地考虑量子问题,量子力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微观粒子问题,比如光子可表现出波粒二象性。 在量子力学中,观测对事件的结果产生了影响,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认为我们不可能对粒子的速度和动量都能掌握,对速度测量越精确,那么对动量的测量就越不准确,这就使得微观领域的观测变得越来越困难。1954年,普林斯顿大学的年轻的学生休·埃弗雷特提出了一个前卫的假设,他认为观测量子世界会导致我们的宇宙出现“分裂”,一次观测导致了宇宙衍生出不同的次级宇宙,每个次级宇宙中都对应着一种可能性的结果。 如果埃弗雷特多世界理论是真实的,那么我们主观意念上的改变会导致宇宙出现无数个分支,任何一种可能的结果都代表了一个宇宙,于是每个次级宇宙之间就互为平行宇宙。此外,多世界理论也会导致一种特殊的现象,比如人可能永生,如果科学先进到可以开发出一种抗衰老药物,那么在这个宇宙中你可以生存下去,而没有开发出抗衰老药物的世界中,你将死去。 平行宇宙中最令人恐怖的一幕是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永远是不真实的,由于宇宙可以衍生出无限的可能性结果,即便是一个微小的动作就可以导致宇宙“分裂”,比如你正在读这篇文章时就衍生出许多次级宇宙,有些宇宙中你没有看完全文,有些只看了一半。奥地利数学家汉斯·莫拉维克曾试图解释平行宇宙的可能性,由此开发了著名的量子自杀实验,一个人的生命与一个致命的武器相连,而武器的击发被关联到原子的衰变,如果原子衰变,那么武器就开火,人就死亡,反之亦然。 根据哥本哈根的解释,量子自杀中的实验者存活的几率和死亡几率各一半,无论多少次实验后,总会有存活的概率出现,所对应的实验者就永远不会死,因此这个人获得了永生。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819%2F013691.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3fb79c1c81bc5cef3fc45f4f4941541c
【干货】印度航空上演“高空惊魂” 副机长玩平板走神 [摘要]印度民航总局已经对飞行员进行了停职处分,并表示将就此事展开调查。腾讯科技讯 8月18日,印度第二大航空公司捷特航空(Jet Airways)一架从印度孟买飞往比利时布鲁塞尔的航班曾在上周末上演了一幕“高空惊魂”。据悉,当时该飞机的机长正在休息,负责驾驶飞机的女副驾驶却由于忙于摆弄手中的平板电脑而浑然不知飞机的高度已经下降了5000英尺。然后,空中管制员向该飞机的机组人员提醒了该问题飞机的高度才没有继续下降下去,并最终安全降落。 在获悉此事后,印度民航总局已经对这两名飞行员进行了停职处分,并表示将就此事展开调查。 据《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 Times)报道,当时执飞布鲁塞尔的航班是9W-228,机型波音公司的777-300(马航一架波音777客机此前就曾在乌克兰东部坠毁,机上298人全部遇难),但在飞行至非常繁忙的欧洲空域时却突然将飞行高度从34000英尺骤降到了29000英尺,而执飞这一航班的飞行员则已经接受了印度民航总局传唤。 消息称,印度民航总局建立了一个3人调查小组对捷特航空的飞行员训练项目和培训设施进行审核。据印度民航总局官员透露,该调查小组的调查报告将于本月31日出炉。同时,印度民航总局还要求捷特航空在本周内提交这起意外的全面报告和数字飞行记录器(Digital Flight Data Recorder)数据。 捷特航空发言人表示,公司已经针对这一意外事件展开了内部调查流程。 “捷特航空将就此事同印度民航总局展开全面合作,并为后者提供所需要的一切必要协助。乘客、机组人员的安全一直都是捷特航空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我们也一直在采取适当措施来确保实现这一点。”该发言人最后说道。(汤姆)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819%2F009566.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8dfe21500592ca5788f6ad82acdfb37c
【干货】自然或核爆炸电磁脉冲能够击垮现代信息社会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818%2F009677.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23p%3D1&urlrefer=89b58cb8451cc72744e378ae7fc51451目前,英国牛津大学安第斯-桑德伯格(Anders Sandberg)博士警告称,太阳风暴和核武器能够产生电磁脉冲,摧毁人造卫星、干扰GPS信号,使部分基础设施出现故障。这将造成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影响数百万居民的正常生活。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干货】美空间望远镜看见黑洞周围的“光” [摘要]美国宇航局核频谱望远镜阵列观测到Mrk 335黑洞系统光冕区所发出的“光”, 强烈的X射线将黑洞周围的时空照得通明。艺术家绘制的超大质量黑洞周围辐射环境,黑洞两极释放出现强烈的喷流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核频谱望远镜阵列已经观测到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罕见的X射线致密光源,位于黑洞附近,科学家将其称为X射线光冕,这是在黑洞周围出现的极端事件。如图中所示,艺术家绘制了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的辐射环境,强烈的X射线将黑洞周围的时空照得通明,这种辐射来自黑洞周围的吸积盘,科学家将系统命名为Mrk 335,但其实际的形状到目前为止仍然不是非常清晰。 来自英国剑桥天文学研究所科学家迈克尔·帕克认为在黑洞的引力作用下,所有光线都被引导向黑洞周围的吸积盘上,一些物质则以螺旋状落入黑洞之中,由于光冕的位置较为靠近黑洞,在黑洞的引力作用下,X射线的行为变得非常怪异,似乎与引力之间产生了拉锯战,结果形成了罕见拉伸状的X射线,虽然这样的事件此前已经被观察过,但从来没有看到如此极端的X射线扭曲现象,而且X射线的细节比此前更加清楚。 超大质量黑洞被认为存在于几乎所有的星系中央附近,有些黑洞的质量更大、旋转速度也比其他黑洞要快得多,本次观测到的黑洞极端行为位于飞马座方向上,距离我们大约3.24亿光年,该黑洞的致密程度相当于将1000万倍的太阳质量集中在30倍太阳直径的空间中,由于其自转速度极快,周围的时空也被拖拽,形成了极端的黑洞周围空间环境。 美国宇航局核频谱望远镜阵列通过观测发现,尽管一些光会落入黑洞之中,无法逃脱黑洞的引力控制,但是黑洞仍然可辐射出高能量的“光”,其主要来自光冕和周围被加速至接近光速的物质,虽然科学家不确定光冕的形状和温度,但我们已经知道这些物质粒子的运行速度接近光速。 NASA的“雨燕”探测器已经对Mrk 335系统监视了多年,最近发现其X射电亮度出现了有趣的变化,其高能X射线位于3至79千电子伏,这个特殊的能量区间为天文学家提供了较好的观测时机,可以了解到黑洞事件视界边缘所发生的现象,核频谱望远镜阵列的观测表明,Mrk 335黑洞系统光冕区所发出的“光”被黑洞的引力拉回,并投射到致密的物质盘,就好像有人用手电筒照亮了黑洞周围。(罗辑/编译)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818%2F010740.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e940574336d217be1d8051e293b6baf2
【干货】土耳其海岸出现一具神秘双头独尾海豚尸体 摘要]目前,土耳其海岸最新发现一具双头海豚尸体,专家分析称它只有1岁,这种双头海豚非常罕见。近日土耳其海滩发现一具双头连体海豚尸体。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土耳其伊兹密尔西部海岸出现一具神秘的双头海豚尸体,这是体育老师图格鲁尔-梅廷(Tugrul Metin)发现的。 这具死亡双头海豚被认为年仅1岁,体长0.97米,虽然它拥有两个头,却只有一个尾部,今年39岁的图格鲁尔说:“我在海水中注意到这只奇怪的海豚,直至它的尸体冲刷至海滩。起初我认为自己眼花看错了,当尸体浮到海滩时令我完全震惊了!” 随后图格鲁尔报警,海豚尸体被送往实验室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之前专家表示,其中一个头部的眼睛和气孔未打开。 阿克登尼基大学海洋生物系副教授梅赫梅特-古科格卢(Mehmet Gokoglu)指出,像这样的海豚非常罕见,它类似于人类连体婴儿。(悠悠/编译)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818%2F010673.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b5aa96fcb7a7b45c27a323f017faacd4
【干货】科学家研制新型手机充电器将声音转变为电流 [摘要]目前,科学家最新研制一种新颖充电装置,可将人类谈话等声音转变为电能,对手机进行充电。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有时人们在拨打重要电话时会出现手机电量不足的情况,目前,伦敦科学家最新设计一种新颖手机充电装置,人们只需对着手机大声喊叫便能充电。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QMUL)研究人员使用声音实现手机充电,例如:操场上合唱或者咖啡店聊天,人们在不经意之间便能对手机充电。 这款充电设备原型大约一部手机大小,通过氧化锌将声音产生的振荡应力转换为电流,设计人员发现播放流行和摇滚音乐可以显著提升电池性能。 这是由于声音振动引发电池中材料的运动,从而提升40%电池效能。诺基亚公司和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研究小组研制出一个能量采集原型,可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背景噪声对手机进行充电。 研究小组利用氧化锌的主要特性实现声音手机充电,氧化锌被挤压或者延伸时将产生电压,以纳米棒的形式将声音振动应力转变成为电能。这些纳米棒在不同位置各种表面进行氧化锌镀膜,可以实现“万能型”能量采集,当其表面挤压或者延伸,之后纳米棒会产生电压。 纳米棒能够响应人类语言等任何声音产生的振动和移动,纳米棒两侧的电触头可用于采集电能,之后对手机进行充电。为了尽可能地规模化制造这些“纳米发电机”,科学家发现在生产流程中发现可减少成本的创新方法。 首先,他们研制一种方法对纳米棒进行涂层,就像是纳米棒涂鸦,在塑料薄片上覆盖氧化锌涂层,之后混合化学物质并加热至90摄氏度,纳米棒将遍布在塑料薄片上;其次,黄金通常用作电触头,目前研究小组采用廉价铝箔纸进行替代。 最终这种手机充电装置的大小接近于诺基亚Lumia 925手机,可产生5伏特电压,这足以对一部手机进行充电。来自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乔-布里斯科(Joe Briscoe)博士说:“为了保持手机工作更长时间,通过引入这种新颖充电技术将是一项令人兴奋的设计概念,我们希望这项技术将尽快投入应用。”(悠悠)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817%2F006635.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dc5b28f37bfaf958168e539ab1dd8caa
【干货】乐观估计埃博拉病毒至少半年后才能得以控制 [摘要]据医疗慈善机构无国界医生组织(MSF)称,非洲西部爆发的埃博拉病毒至少需要6个月时间才能得到控制。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无国界医生组织(MSF)负责人Joanne Liu在日内瓦发表讲话称,埃博拉病毒的爆发和传播都远超我们的估计。早些时候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声称这次危机爆发的规模被严重低估了,而且需要特别的措施进行应对。 埃博拉病毒是通过与感染者体液的直接接触传播的。最初会呈现流感一样的症状,然后会出现眼睛和牙龈等部位的外出血,而且会出现能导致器官衰竭的内出血症状。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称,埃博拉病毒空气传播的几率很低,因为这种病毒并非风媒的。 这种传染病最早是2月份出现在几内亚,随后传播到了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周五时,世界卫生组织称新增加了76例死亡案例,至此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了1145人,目前的感染总人数也已经达到了2127人。 Liu女士称:“尽管几内亚是病毒发源地,但是那里的传播已经减缓,其它国家,特别是利比里亚现在是病毒爆发严重的地区。我们需要数月时间才能控制,非常乐观的说,至少需要6个月。”Liu女士也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更多的行动,世界卫生组织也需要展现更强大的领导能力。她声称:“所有的政府都必须行动起来。如果我们想要控制这种传染病,现在就必须采取措施。”(过客)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817%2F006627.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114db84598c1f1f3c16eb076175809d8
今天晚上参加新阵地联军签个到,发下成绩 不用说是哪个吧,直接发图
【新阵地联军】爆吧
【新阵地】爆吧
【新阵地联军】爆吧贴 为科学和真理而战!
【新阵地联军】爆吧贴 为科学和真理而战!
【新阵地联军】爆吧贴 为科学和真理而战!
个吧进入阵地 准备攻击月球吧,007已经开始报复,各吧进入阵地,重复,各吧进入阵地。
【干货】“机场瘟神”低空风切变 摘自腾讯新闻百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qq.com%2Fnewspedia%2Fwind.htm&urlrefer=e50345bd8299287cfca40025eeb2208a
【干货】谷歌地球发射对地观测卫星:可分辨31厘米物体 [摘要]DigitalGlobe公司成功发射了WorldView-3卫星,这是一颗拥有极强观测能力的卫星,可分辨地面上长度为31厘米的物体。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DigitalGlobe公司近日发射了一颗WorldView-3卫星,这是第三颗WorldView系列探测对地观测卫星,可从轨道上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其观测能力非常强大,分辨率达到了十厘米级,可分辨地面上长度为31厘米的物体,这是谷歌(微博)数字地球公司打造的超级对地观测卫星,在轨使用寿命有望达到10年以上,可透过较薄的云层干扰,拍摄到高清晰度的地面照片,可以认为WorldView-3卫星的出现让地球表面没有秘密可言,一切都在谷歌的观察之下。 目前WorldView-3卫星已经发射升空,轨道高度为617公里,大约为383英里,比国际空间站的轨道上高一些。WorldView-3除了拥有极强的观测能力外,还具有非常快的数据传输能力,可达到每秒1.2GB,该卫星长度为5.4米,宽度2.4米,是一具巨大的望远镜,即使地面发生火灾,出现尘埃、烟尘或者烟雾,WorldView-3也可以透过烟尘看到地面的情况。WorldView-3卫星使用了太阳能电池板作为能量源。 谷歌地球公司试图通过WorldView系列实现对地球表面的全方位观测,根据谷歌数字地球的产品总监马尔•纳乌鲁尔介绍WorldView-3有着先进的自我检测技术,可在轨检测仪器的工作情况。WorldView-3在轨运行时每97分钟绕地球一周,可对地面进行拍摄,并将数据传回地面控制中心。(罗辑/编译)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816%2F010750.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f18ad9812f950257d46520d140891cf1
【活跃气氛】“冰桶挑战赛”走红美国:科技大佬为慈善湿身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816%2F016077.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c29be62af31f2b1d70d51de91ced0457今日,硅谷大佬们兴起了一项新活动,他们为了募集善款,不惜让其他参与者将一大桶冰水浇在了自己身上。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也不甘示弱,不过好像被“冰”到了。 活动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参加完活动后,还得再指定一个人接力进行。
【庆祝】 关注60,帖子800。 祝咱吧越办越好\(≥▽≤)/
【干货】科学家完成家猫全基因组测序 [摘要]猫患有与人类一样的疾病,目前,科学家首次完全排序家猫DNA序列,未来有望治疗白血病和艾滋病患者。目前科学家首次对家猫进行DNA完全排序,未来有望治疗白血病和艾滋病患者。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首次对家猫进行DNA完全测序,猫自从进化以来其基因变化很少,这使得科学家对其特别关注,研究分析其DNA变化性。猫患有与人类相同的疾病,例如:白血病和艾滋病,通过研究分析猫基因,有助于医学专家更好地提出治愈这些疾病的方案。 此前科学家进行了若干尝试,对家猫DNA进行排序,但这是首次成功绘制家猫完全的基因图。一支国际研究小组对“辛娜蒙”进行基因排序,它是美国哥伦比亚密苏里大学的一只阿比西尼亚猫。 “辛娜蒙”曾于2007年进行基因排序,但是当时的技术仅能采集60%的DNA。这支研究小组还对俄罗斯圣彼得堡的“鲍里斯”和欧洲野猫“希尔维斯特”进行了基因排序。 目前,科学家希望将猫的基因与人类基因进行对比,观察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以及两者为什么都会患有类似的疾病。 一项独立研究计划——“活猫创新完整基因组测序”,对全球各地的猫进行DNA采样分析,这项研究要求对绝育猫DNA采样,提取猫体内残留卵巢、子宫和睾丸中包含的DNA。 他们希望完全绘制不同品种2万只猫的基因,从而有助于发现导致区别性标记的基因,例如:皮毛和眼睛颜色,以及猫的健康问题。据统计,美国宠物猫主人一年护理猫健康的总费用达到260亿美元;英国家庭中,平均每只宠物猫一生所需费用为28500美元。(悠悠/编译)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814%2F013260.htm&urlrefer=893cd8bbc3a90374fb0677cab7b4eb6f
【干货】科学家寻找外星人兴致勃勃 政治家不给力 [摘要]资深天文学家塞斯·肖斯塔克认为银河系内存在大量支持生命存在的星球,因此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政治家似乎对寻找外星人不感兴趣。艺术家眼中的外星世界,事实上我们的银河系内拥有庞大的宜居星球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搜寻地外智慧文明计划的资深天文学家塞斯·肖斯塔克称我们的银河系内拥有多达400亿颗行星,其中拥有生命的行星数量巨大,外星生物很可能是存在的,但我们的政治家对这项探索似乎不太用心,因为寻找外星生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需要发射先进的空间望远镜来探测外星文明的信号,很遗憾目前大部分的观测都处于计划之中,很少能实现。 虽然我们一直在科幻电影中看到外星生命可能的模样,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过它们,即便一些星球上可能存在液态水,外星生命的踪迹仍然不明朗。对于寻找外星生命的计划而言,低级生物存在的可能性更大,而高级文明的可能数量也不少,许多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认为地外智慧生命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寻找此类外星文明会导致地球的灭亡。图中所示的为艺术家眼中的外星世界,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外星智慧文明的存在需要恒星的光照和液态水,因此科学家几乎都在恒星周围可居住带上寻找外星生命的踪迹。 美国宇航局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的观测发现,宇宙中充满了宜居世界,几乎每个恒星周围都存在行星,位于可居住带上的行星数量非常庞大,在过去的20年内,我们已经发现了数千颗系外行星,几乎可以认为一天就有一颗系外行星被发现。由于开普勒望远镜出现了故障,系外行星的观测步伐开始减缓,最新的数据分析表明,五分之一的恒星周围存在行星,比如大小与地球类似、表面温度接近地球环境的行星。 换句话说,银河系内可能拥有数十至数百亿颗与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但我们目前的观测所发现的系外行星世界都是毫无生机的,这倒反衬了地球的存在是一个奇迹,地球拥有的动植物是其他星球上所没有的。虽然地球有其特殊性,但是科学家认为宇宙中与地球类似的星球数量仍然庞大,因为仅仅银河系内的宜居行星数量就达到数亿数量级,即便生命出现的概率很低,在庞大基数的前提下我们仍然可以得知银河系内拥有相当多的智慧文明。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是在火星上寻找可能存在的生命,科学家希望发现生命化石或者现存的细菌,除了火星外,太阳系内还有几颗行星的卫星可能存在生命,但这些星球我们都没有深入探索,因为经费有限,许多前卫的探索计划仍然处于纸面上而没有付诸实施。(罗辑/编译)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815%2F013873.htm&urlrefer=fe9e26a8e85b63cb39ba8e004fde409f
【干货】科学家首次采集“太空灰尘” 将揭太阳系身世 [摘要]目前,“星尘号”飞船首次采集到太阳系之外的7个太空灰尘微粒,它们可能源自数百万年前超新星爆炸,科学家称,这些灰尘微粒有助于理解太阳系如何形成。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美国宇航局“星尘号”飞船首次采集到太阳系之外的7个星尘微粒,并将它们带回地球。 太空灰尘微粒非常小,一些质量仅是1微克的百万分之一,它将帮助科学家解释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认为,太空灰尘微粒形成于数百万年前的一颗超新星爆炸,并在太空极端环境中发生了变化。 自然历史博物馆微量分析专家安东-凯斯利(Anton Kearsley)说:“此前从未在太阳系之外捕获任何太空物质,并携带至地球。” 这些微型太空灰尘是花费6年时间发现的,恒星爆炸将释放大量星际灰尘,科学家认为这一过程在星系中散射生命必需的重元素,例如:碳、氮和氧。历经数百万年的循环,这些太空灰尘促进行星的形成,成为星系进化的关键元素。 从这层意义上讲,地球上每个人从一定程度上都是由太空星尘构成的,研究报告负责人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安德鲁-韦斯特法尔(Andrew Westphal)博士说:“它们是非常珍贵的微粒,从本质上讲,太阳系的形成来源于星际气体和灰尘云。目前我们研究这些太空灰尘,就像在研究太阳系是如何构成的。” 这些太空灰尘的化学成份和结构与之前科学家的预想相差较大,例如:较大的太空灰尘具有类似雪花的“蓬松结构”。 韦斯特法尔博士说:“事实上,两个较大的蓬松太空灰尘含有晶体物质——橄榄石,暗示着它们来自于其它恒星周围的灰尘盘,并且受星际介质的影响发生了变化。” 这是首次探测到星际灰尘微粒的惊人多样性,仅通过天文观测是无法单独完成的。凯斯利指出,知道太空灰尘的构成成份,及其独特结构,将有助于理解太空灰尘和气体是如何形成恒星和行星的。目前,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悠悠/编译)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816%2F010630.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36b099d9d352e8974673208ef6a7ad0d
【干货】WHO报告称埃博拉病毒的规模被严重低估 [摘要]随着埃博拉病毒的致死人数上升到1069人,联合国卫生机构称,埃博拉病毒爆发的规模似乎被严重低估了。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声称,自己的工作人员已经找到证据证实,埃博拉病毒感染案例和死亡数量无法反应这次危机的规模。WHO在一份声明中称需要特别措施对抗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于2月份出现于几内亚,而且随后传播到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WHO称埃博拉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的风险仍然很低,因为这种疾病并非空气传播的。埃博拉病毒是通过体液的直接接触传播的。感染埃博拉病毒最初的症状类似于流感,随后会出现眼睛、牙龈等部位外出血,以及能够引发器官衰竭的内出血。 WHO在一份声明中称:“埃博拉病毒的爆发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爆发地区的信息已经证实我们严重低估了爆发的等级。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在于爆发地区存在极度贫困、医疗系统失效、医生严重短缺以及恐慌蔓延的问题。” 尼日利亚爆发的埃博拉病毒与前利比里亚政府官员Patrick Sawyer有关,他在7月份将疾病带入了拉各斯市(尼日利亚首都)。尼日利亚已经有四人死于病毒爆发,从7月份也爆发了全国范围的医生大罢工。BBC记者Chris Ewokor称,由于对埃博拉病毒爆发的恐惧,政府当局提出应急计划,让军医进入医院工作。 与此同时,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公司称,埃博拉病毒的爆发对于受感染国家有着重大的经济影响,因为经济和运输混乱预计至少还要持续1个月。埃博拉病毒的爆发也对即将在中国举办的青奥会产生了影响,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做出规定,来自埃博拉病毒爆发国家的运动员不允许参加格斗项目和水上项目的比赛。目前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已经退出了比赛。(过客/编译)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816%2F010935.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c9e3c88d9870d6fc38d8f3ae8f17624a
【讨论】我们要不要给重名的内容多留些空间 今天我在搜索Jool时发现了这个游戏,后来思考了一下。这个吧既然叫做Jool吧,我们就应该给这样的通着多留些空间,我想在吧规里点上两笔,大家认为呢?@小乌的雷霆之枪 @VBN2000J @aaaaaaaaaa传a @小学应试王
【重点】新阵地计划 新阵地计划旗镇楼
【干货】神秘信号可能来自暗物质? [摘要]天文学家在观测本地星系团时发现一个神秘的信号,有研究人员指出这可能是暗物质的信号。英仙座方向上的气体物质,科学家认为星系周围可存在大量的暗物质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发现在遥远的星系团附近存在一个神秘的信号,目前科学家对这个信号的解释仍然没有进展,由于信号强度非常微弱,因此有研究人员指出这可能是暗物质的信号。我们的宇宙中暗物质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其和暗能量一起构成了宇宙绝大部分的质能,暗物质的特点我们已经有所觉察,比如银河系周围就存在暗物质晕,暗物质可以通过引力作用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我们知道暗物质的存在,但是并不知道其由什么样的粒子构成。 当我们观测星系团时,其周围可能充满了暗物质,如果周围的物质质量足够大,那么其的光线就会被扭曲,科学家就是通过这个方法来估算质量,但计算结果却暗示可见物质的质量无法匹配计算结果,暗示了这里还存在很大一部分无法被观测到的质量,这些物质就是暗物质。暗物质可以与外界发生引力作用,但我们察觉不到暗物质粒子的构成,根据目前我们对暗物质的研究成果,暗物质被认为是由非重子物质构成,由于这种物质不参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无法通过射电望远镜看到它们。 本次出现在遥远星团中的神秘信号主要以X射线辐射为主,具有特定的能量,似乎这里没有目前已知的反应过程,因此科学家推测其可能与暗物质有关。事实上星系可以通过引力作用形成星系团,比较著名的要数本地星系团,其中包含了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而本地星系团中还存在大约三十多个其他星系,因此其内部拥有较复杂的引力环境。 其中就存在庞大的暗物质群,科学家认为星系等“宇宙岛”周围弥散着大量的暗物质,星系与星系之间并不是虚空的,实际上充满了一些气体,其形成于数十亿年前的超新星爆发,因此我们通过X射线观测手段也能有所收获。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天文学家已经探测到X射线的信号,其存在不同的强度,其中一种辐射可能来自暗物质,能量范围在3.56 keV左右,科学家为了揭开这个谜团,预计在2015年会发射新的X射线空间天文台,研究暗物质的性质。(罗辑/编译)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814%2F014817.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6f5357035df14b6c878f7b2d79fd7375 讨论区: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ral.qq.com%2F1011790823&urlrefer=04c0455dbb9ea9eab9877a2d230d1e39
此吧已经成为坎吧新阵地之一 RT
【道歉贴】同学对不起,我不应该这样 今天在我们班班qq群差点没控制住自己和同学吵起来。经过大概是这样的: 今天早上,他发了以下几张图然后我问:入不了轨吧? 他说:入的了。 我想起之前被扔到一边的航天飞机,之后开始自己尝试。
【求图】求一张柚子服铁道平面图 RT,请帮忙标注重要地点和地标性建筑,施工用。@mule8019
【不知Duna否】烧毁存档复原技术攻克 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5e4edf3f63ca0e93bffd1aa125cb6edd8e3dfb6c&urlrefer=2e0824300304b63bde628a316a14712b 镇楼图:我的第一个空间站便是因为无法读档,让我把存档删除了,特祭。 因为操作不当,导致死机,再导致无法读档的问题我终于解决了。不知道Duna没有,希望前辈见笑。本帖转自Jool吧我的帖子已经完成更新,希望大家多提提意见。 传送门在楼下。
【致新手方法贴】教你如何修复烧毁存档 救命稻草镇楼
【吧务】@全体小吧@全体相当小吧主的同学 作为小吧主,大家应该负起责任,现在我们需要4个小吧主:外交宣传×1 吧内管理×1 精品更新×2 ,希望现有的小吧主能选择自己的责任,如果不选,那就五天水到六级(开玩笑的)。并希望再找一位尽职尽责的小吧。
【新闻水】科学家计划把维基百科写入苹果树DNA中 [摘要]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计划将一个译码版在线维基百科添加在4000年前苹果树DNA中,美国一位生物艺术家将在线维基百科前5万页内容DNA编码注入4000年前苹果树中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基因实验室的乔伊-戴维斯(Joe Davis)设计一种数学公式,将数据层添加至DNA中。目前,他计划将一个译码版在线维基百科添加在4000年前苹果树DNA中,这将培育出最接近《圣经》中的禁果。 戴维斯培育的禁果命名为“马吕斯教堂(Malus ecclesia)”,Malus是拉丁语苹果的意思,意味着这是“魔鬼苹果树”, ecclesia是拉丁语中教堂的意思,具有一些宗教色彩,同时这是戴维斯实验室的名称。 今年63岁的戴维斯和同事们对4000年前苹果树的根茎和树叶进行深入研究,意识到可以进行这项研究工作,他说:“我提出一种方法不仅将信息层放置在基因结构中,还能以多层形式大量添加,就像头巾娃娃一样。” 每个DNA分子具有3页维基百科信息数据,这是因为DNA可以由3个不同数字来表达,一个数字是DNA自身,蛋白质转换成为另一个数字,还有一个多余的密码子。 戴维斯称,他希望培育出“诱惑魔鬼”的水果。由于维基百科具有庞大的信息量,他和研究小组仅选择性地译码在线维基百科前5万页信息数据,这是用户经常访问的50%内容。 这些数据相当于350MB,戴维斯指出,禁果基因像是一个7.5亿个字母构成的书籍,由四个DNA字母构成——A,T,C 和G。这些字母使用一种数学代码翻译成文字,类似于机械莫尔斯代码和速记精简字法。 一旦编码成功,这些字母将由细菌“编入”苹果之中,经过细菌壁植入基因组,通过在DNA间隙输入这些信息,戴维斯表示不会影响苹果的口味和纹理。据悉,戴维斯之前使用相同的方法将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著作编码在一只苍蝇的基因中。 转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731%2F013408.htm&urlrefer=a30e9fd60a7f369254f09bc7556a285f
这个吧多少年没人了? @mule8019
【水】恭贺本吧帖子数量破200! 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初升的、生气磅礴的气态行星
【外交贴】Jool吧前来申请建交 我是Jool吧实习吧主欢迎大家来水楼水贴^_^
Jool吧已经建立,又一个新阵地!欢迎大家到Laythe楼水贴传送门:http://tieba.baidu.com/f?kw=jool
【吧务】小吧申请贴 需要请申请,选不选你不一定
【开疆拓土】 本吧由 @Steven20001018 建立,是坎巴拉太空计划吧的前沿阵地,主要负责打酱油!找到本吧的同学请顺便关注jool吧、laythe吧、duna吧、kerbal吧、moho吧
【庆贺】我吧关注超过5人 实质是水啦,不过希望我吧继续发展,再立新目标:关注10人
jool吧已建立 欢迎参观
jool吧前来拜吧 层出不穷的新阵地
大家随便扔点Jool的美图 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5e4edf3f63ca0e93bffd1aa125cb6edd8e3dfb6c&urlrefer=2e0824300304b63bde628a316a14712b Jebediah.Kerman镇楼
官方Laythe楼 Laythe的表面大多被水覆盖,让着楼和Laythe一样吧。 注:不允许出现无意义的水。
猜猜我去哪了 RT
我也要走啦! 今天晚上十点十五去呼和浩特的火车,来早了一个小时,现在在八号候车室等着呢
【简报】【求别删】台湾客机高雄附近迫降 据悉,台湾一ATR72型客机今天在高雄附近迫降。目前事故已造成51人遇难,多人受伤。营救和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事故疑似由发动机绞盘故障引发。
【图片水】NASA公布鲜为人知的“阿波罗”登月照片 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首次实现人类登陆其它星球,为了庆祝人类登月45周年,美国宇航局历史研究所挑选了一组鲜为人知的“阿波罗11号”照片。图中是阿波罗11号“鹰登陆舱”,携载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抵达月球表面。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在阿波罗11号接近月球轨道时,宇航员拍摄到月球表面一些奇特的表面结构,图中是拍摄的碰撞陨坑。宇航员拍摄到地球从月球地平线上缓缓升起。照片拍摄到尼尔-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表面之前的微笑面容。巴兹-奥尔德林在登月舱另一窗口观看外面的“宁静基地”着陆点。奥尔德林在阿姆斯特朗之后从登月舱中走下来,图中是奥尔德林即将登陆月球表面。两位宇航员从“鹰登陆舱”抵达月球表面共需30分钟。从登月舱角度拍摄月球表面,此时阳光照射在相机镜头上。在宇航员登陆月球之前,人们很少知道月球表层土壤的属性。图中是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留下的清晰脚印。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跳跃,负责送递“阿波罗初期科学实验装备(EASEP)”至部署地点。奥尔德林正在设置被动月震实验仪(PSE),该设备用于收集月震波如何穿过月球内部。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插入一个岩芯管,用于收集表面之下月球土壤样本。从近东陨坑拍摄阿波罗11号着陆地点。奥尔德林在登月舱外部进行检测。阿姆斯特朗拍摄奥尔德林在登月舱附近安装太阳风实验仪。奥尔德林站在阿波罗11号登陆支架旁。近距离拍摄登月舱外部“阿波罗11号”纪念牌和梯子。近处是登月舱的一个支架,远处是太阳风实验仪。宇航员在舱外活动时拍摄到月球空中的地球。从月球登陆舱拍摄到的美国国旗,月球登月舱推进器喷口位于图片前景。转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722%2F010271.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23p%3D1&urlrefer=2760fc1b4ded2a1aae03622c8a90f066
【新闻水】火星沟渠可能不是液态水流淌形成的 [摘要]火星轨道探测器的观测结果显示,火星上存在的一些沟渠与液态水关系不大,可能是目前火星表面上二氧化碳霜冻作用的结果。美国宇航局火星飞船拍摄的沟渠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位于火星轨道上的火星勘察轨道飞行器再次发现新的火星“沟渠”证据,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称这是探测器拍摄到的火星沟渠照片,表明火星上存在某种由季节性引发的变化。有趣的是,火星轨道探测器发现的沟渠可能并不是液态水,来自探测器上搭载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仪的观测结果认为这是火星表面上季节性出现的冻结二氧化碳,不是液态水构成,因此沟渠的存在可能与液态水关系不大,这也让一些火星液态水调查人员感到困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液态水活动直接证据。 本来沟渠的出现让科学家非常兴奋,从2000年的一份调查报告开始,科学家就对火星沟渠的来源非常有兴趣,当时他们认为沟渠的形成来自于液态水的冲刷,这就说明火星表面存在液态水,而且是现存的,不是以前存在,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认为这些沟渠与冰冻的二氧化碳有关,来自美国地址调查局太空地质学中心的科学家弗拉格斯塔夫称就在五年前我们还以为火星上的沟渠与流淌的液态水有关,并推测季节性的冰冻融化形成了如今在火星表面上存在液态水。 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仪是部署在火星轨道上的望远镜,从2006年开始,就对火星表面进行观测,科学家选择的356个观测站位中有38个存在较为活跃的沟渠现象,认为这可能是冰冻的液态水融化之后的现象。根据日前观测的结果,研究人员确定了二氧化碳霜冻与这些沟渠存在明显的关系,季节性的变化使得火星表面的二氧化碳霜冻作用形成了沟渠。 冰冻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地球上并没有自然状态存在的干冰,但是火星上不仅有,而且量还挺多,科学家发现二氧化碳霜冻可能是火星沟渠的形成原因之一,但也不排除的数千万至数亿年前火星上存在液态水河流的可能性。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塞里纳等人认为目前关于火星沟渠的观测结果认为其形成与液态水过程没有太多的关系,二氧化碳霜冻作用促进了沟渠的形成。(罗辑/编译) 摘自腾讯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719%2F008754.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8b1a2e5e28e03a89f211b535d2831bbf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