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两千 幻象两千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15 粉丝数: 2,761 发帖数: 47,655 关注贴吧数: 11
解读美国的三种教育模式,快乐教育不是唯一 以前弄不明白,从傻玩傻乐的快乐教育、到培养出大批高智商人才,中间这条巨大的鸿沟美国人是如何跨越过去的?后来在加拿大呆了十来年,也十几次去过美国,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其实,快乐教育不是美国唯一的教育模式。我总结了一下,他们有三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分别对应三个不同的社会阶层,教育出三类不同的人才。第一种:快乐教育。这是美国公立中小学所采用的模式,也是占比最大的部分。之所以快乐,是因为这部分教育的培养目标只是“合格的美国公民”,所以他们公立学校里除了数理化英外,还有厨艺、手工、社会实践等这类在我们看来匪夷所思的课程。 美国地大物博、地广人稀,又有美元霸权收割世界,所以他们有快乐的资本,当一个蓝领也能过得不错。第二种:精英教育,也被称为贵族式教育。进入这个模式的,要主要是豪富之家、名门望族的子弟,他们从小上的是高端私校,大学上的是藤校,学的专业主要是法律、金融、国际政治等社科类,将来的目标是进入美国政商两界的上层。 总说美国的阶级固化,说的就是这个阶层的存在。进入这个模式不是有钱就行,也不完全以学习成绩论,还要看出身、家族背景。所以美国藤校没有明确的录取标准。第三种最特殊,主要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子弟以及部分外国留学生,尤其以东亚人、南亚人、以及东欧的犹太裔为多。渗透在骨子里的本民族文化基因,以及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梦想,使他们的刻苦好学程度远超美国本地孩子。即使他们起步于快乐教育的公立中学,但凭借对未来的高期望和自身的努力,会升入高排名的大学,进而读硕读博,所学专业也多是自然科学类(因为语言和社会人脉是他们的弱项,学社科类成功的机率要低很多)。他们是构成美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主力军。上述第二、第三两个部分的存在,解释了贴子开头那个疑问,即:接受并享受快快乐教育的,是美国的普罗大众。但想进入华尔街、进入硅谷,光快乐可不行,那些人同样是从小就“卷”出来的。而进入华尔街顶层、乃至华府高层,光卷还不够,还得看祖坟上有没有那根蒿子。(本贴配图,是楼主分别在华盛顿、芝加哥、哈佛大学、落杉矶、纽约拍的。)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