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两千
幻象两千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15
粉丝数: 2,761
发帖数: 47,648
关注贴吧数: 11
日本球员从苏超转会法甲,其就读过的中学大学竟然还有分成?
如果古希腊古罗马是“伪史”,那古玛雅呢? 春节期间去了趟向往已久的奇琴伊察。奇琴伊察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始建于5世纪,是玛雅城市文化顶峰时期的重要遗址,2007年曾被全球网友票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玛雅文明形成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300年之间(前古典期),之后到公元800年为兴盛期(古典期),公元9世纪到16世纪逐渐势微至衰亡(后古典期)。其时间脉络几乎与中国的商代至明代、欧洲的古希腊古罗马同步。
你喝过的最小瓶的啤酒是多少毫升的? 前些日子我在墨西哥坎昆,酒店房间冰箱里的啤酒,190ml,像个花露水瓶。 Sol(西班牙语“太阳”)是墨西哥的大牌子啤酒之一。 坎昆的酒店都是All-Inclusive,一价全包,餐厅、酒吧里的酒随便要、随便喝,不限量。所以房间里这个就是懒得出屋时接个短儿,但这个包装也太小了吧。
这才是冬天该有的样子
晒晒春节期间的运动量
旅游学地理:墨西哥的巴拉多利德 昨天发了个“看街景猜是哪里”的贴子,今天给出答案:墨西哥的巴拉多利德,尤卡坦州的第三大城市(人口5.65万)。 西甲球迷都知道西班牙有个“巴拉多利德”。了解哥伦布生平的也对这个名字不陌生(他在西班牙的巴拉多利德去世)。没错儿,墨西哥的巴拉多利德,就是以西班牙城市巴拉多利德命名的。
小城街景实拍:这个调调,你觉得是哪个国家?
昨天在图1那里,今天在图2这里 两地纬度相差28度,气温也相差28度。
实拍: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 去了趟奇琴伊察,印象最深的是这个大球場。以前在电视上看过,这回到现场了。 有资料称,中美洲踘球历史可追溯到在公元前1650年。更有传说,球赛失败的一方会被斩首献祭。
在不过春节的地方过春节 墨西哥坎昆,All-Inclusive
尤卡坦半岛北部的植被 一眼望去,像辅了一层厚厚的绿色地毯。
亚洲以外,华人比例最高的城市 航拍加拿大BC省列治文市(Richmond ),该市华人居民占比超过50%。
气候反常:温哥华连续十几天没有降水 了解温哥华的都知道,这里的冬天一向是阴雨绵绵。气象资料显示,温哥华1月份的平均降水天数是20天、降水量174毫米。但我这次过来十几天了,这里竟然滴雨没下、片雪未飘! 下图:今天上午的菲沙河岸。近几天都是这种大晴天。
实拍:美洲唯一的皇宫,知道在哪个国家哪座城市吗? 这个问题换个问法就是:美洲哪个国家实行过帝制且留有皇宫?
现代与古典的混搭风 下图是温哥华Granville大街上的一座商业建筑。我觉得它这个大门挺有意思的,看上去像是真古董,不是仿古。不知道是从别的地方移植过来的?还是原来的老建筑拆除重建时保留了一个大门?
冷知识: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金字塔不在埃及,而是在墨西哥 墨西哥的“乔卢拉大金字塔”总体积超过445万立方米,远大于埃及的吉萨金字塔(250万立方米)。这座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直到公元9世纪建成最后的规模。与埃及金字塔是帝王陵墓的性质不同,美洲的金字塔主要作用是神庙、祭坛类的礼仪性建筑。乔卢拉大金字塔于12世纪后逐渐被废弃,西班牙人到来时,已泥土覆盖、杂草丛生。如今这座巨大的金字塔看上去完全像是一座自然形成的小山。“山”顶上的教堂是西班牙人在16世纪建的。从小山(大金字塔)顶上教堂平台上西望,可以看到远处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海拔5426米)。有没有可能,美州印第安人当初建金字塔就受到了火山锥形状的启发?
街景实拍,猜猜是哪个城市? 城市不大,只有几十万人口,但名气不小,在网络媒体常被提及。
中国与北美西海岸地区有16个小时的时差,请问: 以下4个选项中你认为哪个正确? A:从中国飞到北美,倒时差更困难。 B:从北美飞到中国,倒时差更困难。 C:以上两种情况,倒时差难度是相同的。 D:因人而异,ABC都有可能。
发几张街景照,能看出是哪个国家吗? 这是该国第四大城市,人口约170万。这城市估计吧里没几个人知道,但国家还是很有名气的,能看出是哪个国家就够🐮
德克萨斯独立vs美国吞并加拿大,哪个可能性更大? 还记得去年的德克萨斯边境危机吗?当时很多吃瓜群众期待德州独立。今年风向变了,美国吞并加拿大的话题又成了国际地缘的热点。 如题,你认为哪个可能性更大? 我个人认为两者的可能性都是零以下。
一个简单的地理问题,但地理迷也不一定能答出: 秘鲁首都利马是内陆城市还是海滨城市? 答案是海滨城市。 主要是秘鲁离我们太远了,其首都利马在中国媒体上出镜的机会也少。 下面的照片除了图1是航拍,其余都拍自利马市区南部的Miraflores海滨,那一带是利马的富人区。
为什么这么多人开车没有打转向灯的习惯 情况1:前面一车,先是慢悠往右靠,我以为它要靠边停车,正要向左掰轮超过它,结果它突然向左猛打轮调头…… 情况2:准备左拐进小区,对面来一直行车,我打着左转灯停下让行。对方慢悠悠开过来,然后慢悠悠从我车前左转进了对面小区…… 上述两车都没打转向灯。 我发现大街上至少50%以上的车不打转向灯。什么原因?省电?省灯泡?还是省手指头?
欧洲的古典帆船战舰 下图这个19世纪早期的西班牙护卫舰模型,是我在墨西哥城的查普尔克佩特城堡里看到的。这种多桅、每根桅杆上挂多面横帆的木帆船,想必操作起来很复杂。从15世纪到19世纪,欧洲列强就是驾驶着这种大型帆船纵横四大洋、建立海上霸权。 时至今日,包括中国海军(破浪号)在内,很多国家的海军还都保有这种古老帆船作为训练舰船。前两天刷视频,刷到西班牙公主登舰训练、爬桅杆,那个埃尔卡诺号,也是一艘风帆训练舰。
实拍:在加美边境散步的印度人 从西雅图去温哥华时路过位于边境线上的和平门公园,看到有很多印度人在加拿大一侧散步。 网上说有很多越境者假装在这里逛公园,然后“不小心误入”到美国一侧。两边都有人开着私家车负责接送,一条龙服务。
中国滑雪小镇vs加拿大滑雪小镇 下图1至3是河北崇礼的太舞小镇,图4至6是加拿大BC省的太阳峰小镇。两者的建筑街景,画风很像:
航拍欧亚大陆最东部:楚科奇半岛东北海岸 欧亚大陆的最东端点是楚科奇半岛的杰日尼奥夫角。我曾坐飞机从杰日尼奥夫角的北部飞过,没有拍到该海角,但拍到了其北部的海岸线。 照片上这两个岬角叫什么名字?有知道的吗?烦请告知。
昨天小寒,崇礼风雪交加 今天晴了,现在(上午9点半)室外-16度。
中国品牌的家用车出口到哪些国家了? 我之前去过大约50个国家,但几乎没怎么在这些国家见到过中国品牌的轿车(大客车见过,比如在古巴见过很多宇通大客)。直到去年去了趟拉美三国智利、秘鲁、墨西哥,在圣地亚哥、利马、墨西哥城的大街上,见到了大量中国品牌的小轿车。我在这仨城市打Uber,直少打到过两次东风、两次奇瑞、一次比亚迪……也就是说,我每打三到四次Uber,其中就有一辆是中国车。 您在哪些国家见过中国品牌汽车? (配图:图1图2智利圣地亚哥,图3图4秘鲁利马,图5图6墨西哥城)
这光打的,有点瘆得慌
亚纳瓦拉:热带风情的秘鲁安第斯山区城镇 亚纳瓦拉(Yanahuara)是秘鲁南部阿雷基帕省的29个区之一、秘鲁第二大都会区阿雷基帕大区的组成部分。阿雷基帕省的版图从海岸一直延伸到安第斯山脉的高山区,其中亚纳瓦拉所在的位置属于山区高原,海拔约2400米。 这样一处安第斯山区的高海拔城镇,却有很多高大的棕榈树,显示出一派热带风情。
奔波的2024:开车117小时、飞机93小时 开车不多,飞机没少坐。
同为前西班牙殖民地的两个邻国,为何族群构成差异如此之大? 2024年最重要的旅行是去了秘鲁、智利两个南美国家。一个很直观的印象:秘鲁是南美印地安国家、智利则更像是个欧洲的白人国家。 上网(Nations Encyclopedia)查了一下数据:秘鲁大约45%的居民是美洲印第安人,37%是白人和印第安人混血, 15% 纯白人;智利人口接近95%是白人以及白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美洲印第安人仅占3%。 什么原因造成如此明显的差异? 下图1图2:秘鲁利马 ;图3图4:智利圣地亚哥。
真没少规划,但要么不中用、要么不好用、要么不能用 糙糙一数:阿兰、艾克森、费南多、洛国富、高拉特、蒋光太、李可、侯永永、萧涛涛、德尔加多、钱杰给、郑图罗……一个阵容都拐弯了,没比印尼少几个。但这些人有几个为国足出过场?起到了多少关键作用?与规划他们的成本相比,其贡献貌似可以忽略不计。 个人观点,规划这条路不太适合中国,原因有四: 1、单一国籍限制。 2、成本太高,经营艰难的中国足球难以承受。 3、海外华裔球员可用之人非常有限。 4、非血缘规划,受各种因素影响和限制,状态往往严重下降。
新奥尔良国家二战博物馆:中美友好合作故事(多楼贴) 近日看到某两大官媒在搞“中国友好合作故事”征集。想在我在美国新奥尔良“国家二战博物馆”里看到的一些内容,应该符合这个主题…… 下图:国家二战博物馆。我在里面呆了半天,连一半内容都没看完。只看了战争前期和中国战场部分,太平洋、欧洲基本上没来得及看。
旅游学地理:秘鲁有条“智利河”,它与智利有关吗? 秘鲁第二大城市阿雷基帕,有一条名为“智利”的河流,自北向南流过市区,水量不大,但水流湍急、河谷幽深(下图)。 问题来了:秘鲁境内怎么会有条“智利河”?阿雷基帕市区海拔2300多米,智利又在秘鲁南边,显然这条河不可能是从智利境内流过来的。
这地方是哪儿?可以开发出来搞旅游啊 电视剧《我是刑警》中的一个场景,看上去像是个古村落。牛的是这地形:四面都是深堑,只有一桥与外界相通,易守难攻、天然堡垒。 这地形让我想到曾经去过的西班牙悬崖小镇——隆达,那是欧游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个不遑多让,不搞旅游可惜了!
滑雪,是我喜欢冬天的唯一原因 玉石梁,海拔2160米,北方滑雪胜地崇礼的最高峰,也是太舞滑雪场的最高点,因此也被称为“太舞顶”。
旅游学地理:远早于印加文明的“利马文化”遗迹 参观了秘鲁利马的Huaca Pucllana考古文化遗址才知道,美洲除了玛雅、印加、阿兹特克三大文明,还有其它文明或文化存在。 Huaca Pucllana是公元200至700年间利马文化时期的行政和仪式中心,其年代远早于印加文明。
发个与足球无关的:女子修道院,估计大多数吧友没进去过吧 我在秘鲁参观过一座女子修道院,印象深刻,称得上是那次旅行主要的收获之一。介绍给各位看看…… 圣卡塔莉娜修道院(Santa Catalina Monastery)位于秘鲁南部的阿雷基帕市,始建于1579年,由一位富裕的寡妇创办,修女均来自富有的西班牙殖民者家庭。
最近在追一部英剧,除了剧情好看,该剧也堪称欧洲城市风光片 先后在剧中出镜的欧洲名城有慕尼黑、伦敦、加的斯、布达佩斯、塔林……,这里面除了加的斯,另外几个城市我都去过。所以看剧时有故地重游的感觉。 剧中一段关键剧情发生在爱沙尼亚塔林。这个城市可能小众一点,但在旅游圈里还是很有名的,很值得一游。 差点忘说了,剧名叫《豺狼的日子》。 下图:塔林街拍。
你会支持自家孩子练体育吗? 这周在崇礼太舞雪场滑了一周雪。2160的华尔兹雪道上,有一群十来岁的孩子在训练。在缆车上和其中一个孩子聊了几句。这孩子六岁开始学滑雪,今年十三,前不久刚在一项全国比赛中拿了第三名。他向学校请了长假,考试时才会回学校,平时白天滑雪,晚上学功课。而且家长支持他滑雪,并不是想让他将来当专业运动员,只是当个爱好培养。问他会不会因为滑雪耽误了学业?他说不会。 我觉得,所说不耽误学业,就是能跟上学习进度、正常升学毕业吧。大概这些家庭原本就没打算让孩子靠苦读书、拼分数上大学。但走这一步,一是得想得开、二是得有家底。 得说,如今就连培养孩子这块儿,也是多元化了。
雪场里的三类人: 1、猎奇尝鲜的。节假日这类人最多,但大部分来一两次就再也不来了。 2、练习滑雪的孩子及其家长。就像前些年很多家长逼孩子弹钢琴似的,近些年玩体育的越来越多了。 3、真正喜欢滑雪的人。这部分比例在逐年增高。 共同点:基本上都是北方人
来崇里滑4天雪,现在室外零下11度 躲开周末还挺便宜的。4星级酒店,滑进滑出,双人标准间每天700元,含雪票和早餐。
活火山于人类是利大还是弊大? 最近在读《地缘看世界——大航海时代》,其中讲到印尼苏门答腊岛的面积相当于 3.5 个爪哇岛,但其人口(约5000 万)只相当于爪哇岛的 1/3 强。火山灰是热带农业的关键。苏门答腊岛上的活火山的数量只有爪哇岛的十分之一不到。没有更多活火山周期性的补充土壤肥力,使得苏门答腊岛的整体农业、人口潜力都不如爪哇岛。 回想起来我曾到过的一些活跃火山地区,当地的农业还真是发达。下图1至3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东部的埃特纳火山,这组照片拍完两三天后该火山就有一次大喷发。下图4至6是墨西哥中部高原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拍照时它还在冒烟呢。
旅游学地理:斯里兰卡的主体民族是什么人?来自哪里? 斯里兰卡是南亚次大陆南端的岛国,与印度隔保克海峡相望。保克海峡最窄处只有67公里,而且海峡中有断续小岛和沙洲形成的罗摩桥。所以,很容易认为斯里兰卡的主体民族是印度南部的泰米尔人(属达罗毗荼语族)。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本贴照片均为楼主在斯里兰西部港城卡尼甘布拍摄。)
墨西哥航空提供的三款酒:你怎么选?
航拍墨西哥城:2000多万人口、三只墨超球队…… 墨西哥首都城市的这三支球队还都是墨超的传统强队:美洲、美洲狮、蓝十字。临近机场快降落时看到下面有个球场(图3),一查地图,是蓝十字的主场“体育城球场”。问题来了:你能看出来它旁边那个“大碗”是什么场地吗?
发现新大陆的意义:玉米对旧大陆的贡献 玉米与土豆、甘薯并称粮食界的“美洲三宝”,很多媒体文章认为,这三种来自新大陆的高产作物为旧大陆的人口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之前的贴子聊过土豆甘薯了,这一贴说说玉米。 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等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玉米被带到欧洲。此后,这种高产且能在山地种植的作物迅速传遍旧大陆。17世纪后玉米成为欧洲仅次于麦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在非洲的东部和南部,玉米至今仍是当地的主粮之一。 实拍:墨西哥中部高原地区的农村风光。
街拍:美国新奥尔良法国区 法国区是新奥尔良的原始城区,于1718年建立。这里的建筑风格辨识度很高,在美国城市中独一无二。 我去过的美国城市中,风格面貌特色鲜明、绝不雷同于其它,一个是拉斯维加斯、一个是新奥尔良。此外像纽约、洛杉矶、芝加哥、波士顿、旧金山、迈阿密、西雅图虽然也都属于很有特点的,但不像这俩这么特别。
发现新大陆的意义之一:土豆红薯对旧大陆人口增长的贡献 在秘鲁阿雷基帕,我参观了当地的农贸市场,摊位上品类繁多的土豆、红薯令我大开眼界(下图)。 土豆原产于秘鲁、智利的安第斯山地区。红薯原产于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等美洲热带地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这两种易种植、高产、营养价值高的农作物被引进到旧大陆。它们的引进,使得旧大陆人口在1700年至1900年间迅速增长,为推动工业革命提供了所需的财富和人力。 有资料称,在土豆和红薯没有进入中国前,土地养育人口的极限是4到7千万人。明清时期这两种农作物的引进带来人口爆发式增长,并随之促进新的土地开垦。道光十四年中国人口突破了四亿,土豆红薯的贡献巨大。
在秘鲁智利喝的两款啤酒及其地理背景 图1图2是秘鲁的“库斯科尼亚”啤酒,产地是秘鲁古城、世界遗产库斯科,酒标上的图案是印加古迹马丘比丘。库斯科-马丘比丘是秘鲁首屈一指的旅游胜地、《国家地理》评出的“一生必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但库斯科海拔3400米,之前在西藏经历过的高原反应给我留下了心理阴影。犹豫再三,还是在行程单上划掉了库斯科。 图3图4是智利的“巴塔哥尼亚-奥斯特拉〞啤酒。巴塔哥尼亚是南美洲的一个地区,地跨阿根廷和智利,以壮美的自然地貌闻名(见酒标图案,我上一贴发的百内国家公园就属于该地区)。Austral是西班牙语“南方”的意思,其酒厂号称是世界最南端啤酒厂。有多南?注意酒标上缘的小字Punta Arenas,那是该酒的产地蓬塔阿雷纳斯,该市是智利麦哲伦-南极大区的首府,也是地球人前往南极的两个主要港口之一(另一个是阿根廷的乌斯怀亚)。
比瑞士新西兰北美落基山更漂亮:智利百内国家公园 百内(Paine)国家公园位于安第斯山脉南端,在巴塔哥尼亚中部。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一生必去的五十个地方” 之一。
航拍亚利桑那州的铜矿,回来查了一下中美铜矿资源储量 美国已探明的铜矿储量5100万吨,在智利、澳大利亚、秘鲁、俄罗斯、墨西哥之后排世界第六。我国以3400万吨排世界第七。 亚利桑那州是美国铜矿最为集中的区域。
周末发个闲贴:秘鲁街拍 之前去了趟秘鲁。回来常被问:那边治安怎么样?安全吗? 看照片!这场面让您觉得有安全感还是没安全感? 你要说安全,致于街上摆这阵式?你要说不安全,这阵式还有人敢为非作歹? 所以,说不清楚。但我觉得还行吧,没碰上不好的事。
秘鲁安第斯高原城市的热带风情 没去之前,这种画风还真没想到。想象中的秘鲁安第斯山区,植被应该类似我国西北地区。 照片拍自秘鲁南部城市阿雷基帕,该市位于安第斯山脉西坡,市区平均海拔在2300米以上。
旅游学地理:秘鲁的农业条件怎么样? 秘鲁的农业历史悠久且对人类贡献非凡,该国是土豆、蕃茄、藜麦、土薯等如今全世界都在食用的重要农作物的原产地。那么,现代秘鲁的农业条件如何呢? 我只去过秘鲁的两个主要城市利马和阿雷基帕,没到过它的农业区。但乘飞机往返于这两个城市时(线路见图3地图),途中看到了一些农业社区。
高原机场:秘鲁阿雷基帕机场,这风景地貌像国内哪里? 前不久去了趟秘鲁的阿雷基帕。一下飞机就被这里的山地高原风光所吸引:跑道一侧是白雪皑皑的查查尼峰(6089米,下图2),,右前方是巨大锥体的米斯蒂火山(5821米,下图3)。 阿雷基帕机场的海拔高度是2335米。按照有关标准,海拔1524米(5000英尺)至2438米(8000英尺)的机场被定义为“高原机场”。世界上的高原机场主要在中国、尼泊尔、墨西哥、埃塞俄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国。截至2020年我国共有19座高原机场。
世界尽头的风景:实拍智利麦哲伦-南极大区 麦哲伦-智利大区位于智利最南端、也是南美洲的最南端,宛如“世界尽头”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其壮美的自然风光。
旅游学地理:欧美人吃米饭吗? 吃!但他们的主食确实面包和土豆更常见,米饭相对少一些。 饮食习惯与当地的气候物产有直接关系。像西班牙、美国南部,以及一些拉美国家,吃大米还挺多的。
雪山与棕榈树同框的城市 雪山风景只能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看到,棕榈树是热带和亚热带的植物。同时拥有这两者的城市应该不会太多吧?能够出现在同一个取景框里就更难得了。 图1图2是在智利圣地亚哥拍的,图3拍自秘鲁阿雷基帕。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