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两千
幻象两千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15
粉丝数: 2,761
发帖数: 47,648
关注贴吧数: 11
为什么法国人这么喜欢马拉喀什? 马拉喀什是摩洛哥第四大城市,地处内陆。在这里我发现遍街都是说法语的白人游客。当然摩洛哥各地的法国游客都不少,但在马拉喀什这里绝对是个峰值。上网一查,有媒体称马拉喀什已经连续四年(2021至2024)成为法国人最喜欢的境外旅游目的地城市。 下图:马拉喀什,以法国时装设计大师伊夫圣洛朗命名的街道。
撒哈拉沙漠,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沙” 实际上,撒哈拉沙漠大部分地表是岩石和砾石,沙子覆盖的面积只占撒哈拉沙漠总面积的20%。 说到沙漠,很多人脑海里浮出的画面是无边无际、连绵起伏的沙丘。所以去到撒哈拉,也要找一片沙丘海拍照,好像这才算是到了沙漠。其实在看到沙海之前,早就已经置身于撒哈拉沙漠了。 下面几张照片是我在摩洛哥梅尔祖卡附近拍的。照片上能看到近景的沙地和远景的岩石地表。
旅游学地理:摩洛哥,托德拉峡谷 峡谷风景并不稀罕,用不着特意跑到北非去看。我是在摩洛哥旅行时,从瓦尔扎扎特去往梅尔祖卡,在这附近经过,于是稍微往北绕了一下,去看了看这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景点。 托德拉河(Todgha)穿过大阿特拉斯山脉的最后40公里,在石灰岩山体上冲击出这条深邃的悬崖峡谷。托德拉峡谷的壮观之处在于狭窄而陡峭,谷底局部最窄处只有10米,两侧几乎垂直的岩壁则高达一二百米。
旅游学地理:撒哈拉沙漠村庄——梅尔祖卡 梅尔祖卡(Merzouga)位于摩洛哥东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靠近阿尔及利亚边境(距边境50公里),只有400居民,稀疏的房屋,颠簸的土路。但这个村庄非常有名。如果某人说我去了摩洛哥撒哈拉沙漠,那十有八九他去的就是梅尔祖卡。
旅游学地理:沙漠、岩漠、砾漠、戈壁、荒漠…… 这些地理名词你能区分吗? 实话说,我原来也弄不清楚,直到去了趟摩洛哥撒哈拉。。。 具体区别以下各楼详述。
印度人超喜欢打板球,却不怎么踢足球 公园里的板球场,永远被印度人占据。旁边的足球场上,很少有印度人。 板球和现代足球都起源于英国。被大英殖民的印度,为何厚此薄彼呢?
撒哈拉沙漠的门户:伊尔富德(摩洛哥) 城市不大,人口只有2.4万。从这里往南大约50公里就是沙丘连绵的浩瀚沙漠。虽然沙漠边缘还有一些所谓的“镇”,但那些都是村镇,房屋稀落,连柏油路面都没有。所以,伊尔富德是离撒哈拉沙漠最近的城市。 伊尔富德主要吃沙漠旅游这一块,很多进沙漠的游客会在这里租越野车、采购补给。我的目的地是沙漠小镇梅尔祖卡,但在伊尔富德停车加油,也算是到过了这座号称“沙漠之门〞的城市。
摩洛哥产石油吗?汽油多少钱一升? 北非的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都是产油国,甚至突尼斯也有两三万桶的日产量。那么,摩洛哥呢? 在摩洛哥旅行时,我发现他们的汽油价格不便宜,一升95号汽油13.36迪拉姆,折合人民币大约10.4元。与司机聊天,他说摩洛哥不产油,全靠进口,所以油价高。 后来我上网查了一下,摩洛哥也不是完全不产石油,但仅有160桶的日产量(2020年数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摩洛哥是北非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在摩洛哥转了一圈,去了七八个城市,感觉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还不错,这在能源匮乏的第三世界国家里就算是不容易。 下图是内陆靠近沙漠地区的一个公路加油站,环境、设施、服务都很不错。喝一杯咖啡10迪拉姆,比一升油便宜。
洪都拉斯现在这么水了吗?小马丁大马丁那个年代挺强的呀
西海岸的教练组配置很适合中国足球现状 聘请洋帅、再塞俩国产助教进教练组,这是中超以及各级国字号球队最常见的搭配。这种配置容易出现一个问题:洋帅固执自负,中国球员能力不足,一旦双方产生矛盾,国产助教很难起到积极作用,甚至作用相反。 青岛西海岸的教练组是洋助教辅佐土帅。而且德国助教毛雷尔曾是主帅邵佳一在慕尼黑1860的主教练,两人有师生之谊,彼此信任。邵可以将技战术层面的工作交给昔日恩师负责,自己主要精力放在对球队全面掌控以及上下沟通。两人可以各施所长,保障训练场与更衣室内的和谐氛围。
实拍:摩洛哥荒漠里的绿州 阿特拉斯山脉的东南部,干旱荒凉,几乎没有自然植被。但居住在这里的柏柏尔人,利用地势修建水渠引水,在一些山谷、盆地种植棕榈树、果树、蔬菜,造出一片片绿州。这些生机盎然的绿州与周边荒凉的地貌形成强烈反差,令人印象深刻。
旅行时拍的一组照片,用AI识图辨认…… 结果显示:图1是帕米尔高原;图2是菲什干河谷;图3是吐峪沟;图4图5没给出具体名称,只说是荒山河谷。 其实,它说的那三个地方我都没去过。照片是我在摩洛哥拍的。
国泰航空Betsy:35000英尺上的啤酒 据说人在高空味觉会下降,但这款淡色艾尔精酿真喝出好味道来了 空姐介绍说这是世界上第一款专为航空酿造的啤酒。
实拍:摩洛哥,大阿特拉斯山脉东南侧的戈壁风光 山脉西北侧郁郁葱葱,东南侧却是如此荒凉。这算是不错了,再往南就是撒哈拉沙漠。
这算是草原吗? 照片是我在摩洛哥伊夫安省13号公路上拍的,这里是中阿特拉斯山脉的腹地。 地貌上看,这里就是草原。但从卫星地图上看,这部分草原地貌的范围很小,图上测距,纵横两个方向大概都只有20到30公里。 资料上介绍,这一地区海拔大约1800米,气候比较恶劣,而且还有几个火山锥,图4那个山包就是其中之一。
以后碰到马来西亚是不是也难打了
别国球员成长模型是金字塔型的,我们是烟囱型的 对比央视专题片《和中国足球对话》第一期《差距》中披露的这两个数据:日本有71万青少年球员,我们只有9万多一点。 9万青少年运动员,如果是举重、跳水、乒乓球这类项目,可以培养出世界一流运动员,因为别的国家玩这些项目的人很少,也没有巨大的资金投入。但足球不行,因为人家有几十万、上百万孩子踢球,而且有成熟的商业支持模式。 欧洲几千、甚至1万青训小球员才出一个职业球员,我们呢?可能几十个就出一个,因为没的选,就那么点人。所以我们总盼望有天才出现:这小孩不错!练两年就可以去五大!将来必带领国足打进世界杯。早年有世青赛潜力新星小海豹,后来有追风少年、曼联小子,可结果呢?话说现在又有U19新网红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旅游学地理:非洲最冷的城市、北非小瑞士——伊夫安 摩洛哥伊夫安(Ifrane),保持着非洲城市的冬季最低气温记录:零下23.9度。该市是法国人于1930年代开发建设的,从整体规划到建筑风,高度模仿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度假小镇。
旅游学地理:诺曼底登陆与卡昂战役 今年的6月6日是诺曼底登陆八十一周年。我想起我曾到过法国城市卡昂(见本贴照片),在那儿知道了一些关于诺曼底登陆以及随后发生的卡昂战役的事儿。 诺曼底战场分为东线和西线两部分,在西线攻击的是美军,在东线攻击的则是英军和加拿大军。其中东线登陆场是位于巴约与卡昂之间的海滩(自西向东):英国第30军第50师在黄金海滩(GOLD)登陆;加拿大第1军第3师在朱诺海滩(JUNO)登陆;英国第1军第3师在宝剑海滩(SWORD)登陆。 按照原作战计划,英加联军应在登陆当日攻占诺曼底地区主要城市卡昂。但是,联军在卡昂城外与德军精锐的12SS装甲师不期而遇,后者竟然在没有任何增援补给的情况下顽强抵抗了一个多月,直至7月18日英加军队才攻克卡昂。 战前6万人口的卡昂,战后城中只剩下1.7万人(大部分撤离到农村)。这座中世纪古城75%的建筑被毁。二战后卡昂重建,大部分建筑按原样恢复,现在去看,仍是欧洲老城的样子。
他俩曾经是队友
其实这次18强赛国足总体还可以,他们就是这个水平! 除了0比7那场是个事故,客场赢巴林有运气成分,其它都算是正常。论真实实力,国足在这个小组就是与巴林争夺谁不垫底。 有人说印尼那么烂,国足都没拿下来。 印尼烂吗?尤其是在他的主场,澳沙巴都没能赢他,国足哪来的实力客胜印尼? 我原本预计18强赛国足最多6分,现在看6分保底,不错了。
雅加达湿热的天气,显然荷兰人也很不适应 到下半场基本上都跑不动了。昨天场上最活跃的是那几个印尼本土球员,真能跑,但水平确实差点,7号浪费了两个不错的机会。 昨天克鲁伊维特的用人很成功:右中卫没用最大牌的希尔格斯,而是用了转身快、有回追速度的本土球员里多,后者对王珏栋的防守很到位。下半场国足派上多名攻击型球员,克鲁伊维特的应对之策是连续派上三名在印尼踢球的前锋,虽然这几人的能力不如罗梅尼,但他们在这种湿热气温下如鱼得水,不断的高速冲刺逼抢,比赛的最后十分钟竟然将比分落后、急于进攻的国足压制在了后半场不得动弹。
路过一个摩洛哥山区小镇,看上去还挺富裕的 我乘车从伊夫兰去非斯,公路从伊穆泽尔坎达尔(Imouzzer Kandar)镇穿过,拍了几张车窗片。 这一带是中阿特拉斯山脉,属于山区,这个小镇看上去还挺不错的,应该是有旅游度假资源。上网查了一下,伊穆泽尔坎达尔的人口只有1.3万,海拔1370米,冬夏两季都有不少人来这个山区小镇度假,冬天滑雪、夏天避暑。
看了一圈印尼媒体,他们预测的印尼首发基本一致 门将奥代罗;三中卫里多、伊泽斯、胡布纳;左右两翼维尔东克、迪克斯;双后腰哈耶、佩鲁佩西;锋线罗梅尼、萨尤里、维克里(或利利帕利、斯特鲁伊克)。 队内身价最高、前几场的后防大漏勺希尔格斯被排除在外。
摩洛哥古城非斯的新市区:法国城建思维的体现 这种思维就是:老城保持原样不动,在旁边另建新市区。不仅在法国本土,在北非摩洛哥也是这么做的,古城非斯的“新市区”(Ville Nouvelle)就是个例证。
印尼过去的八场世预赛的控球率 只有两场高于对手,就是分别在客场输国足和袋鼠那两场。其余六场低控球率的比赛,除了对日本是实力被碾压之外,另外五场非胜即平。显然,印尼这个队守强攻弱,它要是立足防守,澳沙都拿它没办法。而一旦它攻出去打,对手就会有机会。 反观国足的八场比赛,都是低控球率、被压着打。这大概不是主动的战术选择,而是实力不济。但根据一些Ji者近日从国足训练营传出的消息,这场对印尼,伊万要采用“搏命”的打法了。怎么个搏命法儿?是以攻代守、压上去打?
难怪摩洛哥街头到处可以看到阿什拉夫的球衣 这人确实厉害,成为了第一个在欧冠决赛中出场、进球并夺冠的摩洛哥人。 在摩洛哥经常见到这个2号HAKIMI的球衣,心说谁呀这是,一查才知道是前国米、现大巴黎的阿什拉夫。按说对外国人正式的简称应该是姓,为什么到他这,中文媒体都用名(阿什拉夫)而不是姓(哈基米)呢?
巴林157万人口的小国,有自己的职业联赛,国家队打进18强 人口也就相当于北京一个中等规模的区。 而且巴林国足基本上都是本土球员,只有两名归化:一个摩洛哥人和一个尼日利亚人,都是后卫。
各位见多识广的吧友,猜猜这是什么 它叫Dar Al-Magana,是我在摩洛哥古城非斯见到的。据介绍制造于14世纪,是科学、工艺、艺术、工程的综合体。
旅游学地理:北非的第一座伊斯兰城市 北非这地方,腓尼基人、古罗马人、西哥特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轮流在这里坐庄,留下很多历史悠久的古城。那么这些古城中,哪一座是最早由伊斯兰教建立的? 答案就是本贴介绍的这个摩洛哥古城非斯(也译成菲斯、福兹)。
换个口味,看个北非伊斯兰古建:建于14世纪中期的神学院 摩洛哥古城非斯的阿布·伊南神学院,建于1350至1355年间,目前对游客仅开放一个方形庭院。
发个闲贴。去了趟摩洛哥,觉得挺不错的,值得推荐。。。 1、旅游资源很好,多种不同的自然地貌,城市历史人文气息浓厚。 2、安全,当地人对中国游客普遍友好。 3、物价不高,我觉得比北京便宜。 4、免签。 5、交通方便,北京大兴机场可直飞卡萨布兰卡。
实拍:摩洛哥北部山区农村,看着挺富饶的 在摩洛哥,我曾沿着N13、N2公路从南向北穿越了里夫山脉,沿途看到的农村风光令我印象深刻。 里夫山脉靠近地中海,降水量相对较多,而且这条山脉也不太高,平均海拔在三百米左右。很早以前,当地的柏柏尔人就利用山谷中相对平缓的地带发展农业了。
地理位置好是福也是祸?位于商道要冲的小城曾被迫锁城三百年 说的就是我前两天发贴介绍过的摩洛哥“蓝色小镇”舍夫沙万。但就像我在那个贴子里说的,大多数到访舍夫沙万的游客只热衷于摆pose拍照、发朋友圈,探究其独特历史的少……
戈壁与沙漠的衔接处:界线分明、互不侵犯 照片拍自摩洛哥东部N13公路、梅尔祖卡附近。 远处(东向)是撒哈拉沙漠,连绵起伏的沙丘;近处是平坦的、表面是黑色碎石的戈壁。 照片是早晨拍的。当时我正乘车沿公路从南往北走,逆光,路又颠簸,照片不是太清晰。
街拍:摩洛哥“蓝色小镇”舍夫沙万 昨天发了一贴:一个自然环境并不出众、也没有著名古迹的小镇,有无可能成为国际知名旅游景区?答案是肯定的。摩洛哥的“蓝色小镇”舍夫沙万就是例证。
有成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潜质吗? 自然环境就这样,也没有特别重要的古迹。
世界遗产 —— 得土安麦地纳 得土安( Tetouan , 又译 “缔头万”)是摩洛哥城市名。 麦地纳( Medina ) 是阿拉伯语 “ 城 ” 的意思,现在特指阿拉伯人聚居的历史老城区。 下图: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得土安城,城墙总长5公里,有7座城门。
关于“西属摩洛哥”,以及西班牙为什么占有休达、梅梅利亚 说到“西属摩洛哥”,可能有吧友会联想到西班牙在摩洛哥的飞地休达、梅梅利亚。但是,本贴说的这个“西属摩洛哥”是存在于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概念,与那两个现实中的西班牙城市没有关系。 具体怎么回事,往下看…… 下图:西属摩洛哥(1912-1956)首都得土安,本贴配图全部拍自该市。
考考你的眼力和阅历:这个城市是哪个大洲的?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能看出是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就更牛了!
世界上有哪座城市的历史比这个更复杂多变? 该市公元前6世纪由腓尼基人所建,先后曾隶属于迦太基、罗马帝国、汪达尔人、拜占庭帝国、阿拉伯王朝……直至1471年被葡萄牙占领。 继续往下看,后面更乱……
北非大西洋海岸的罗马古城舍拉 舍拉(Chellah)位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市区东南,建于公元前1世纪,是罗马帝国向北非扩张的一个组成部分。14世纪,柏柏尔人的马林王朝将该其改建为皇家墓地。 我在此经过,看到眼前簇新的城墙(显然是后修的),听说里面只剩下了废墟,又想到“伪史论”的说法(古希腊古罗马遗迹都是伪造的),于是只拍了拍外观,没进去
酒桌上尝的两款进口啤酒 德国麦士汀啤酒和越南西贡拉格啤酒。 对比着喝,两款酒的口感区别非常明显:麦士汀有浓郁的麦芽香,以及奶油、巧克力的丝滑感;西贡拉格则有清新的花草香和水果香,略有一点点甜口。 两款酒都不错。但相比之下我喜欢这款西贡啤酒更多一些。
实拍摩洛哥北部沿海农业区,看起来这里的农业条件挺不错的 照片拍自5号公路,拉巴特至吉丹吉尔途中。
旅游学地理:摩洛哥首都 摩洛哥首都是哪里?卡萨布兰卡?马拉喀什?都不对,是拉巴特!
去摩洛哥转了一圈…… 2030世界杯的主办国之一,有点像北京刚申奥成功那会儿,到处都在搞基建、整治环境。 他们确定了六个比赛城市,这一趟走了五个:第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图1)、首都拉巴特(图2)、南部中心城市马拉喀什(图3)、历史古城非斯(图4)和北方港城丹吉尔(图5)。唯一没去到的是南部港城阿加迪尔。
靠近直布罗陀海峡的大西洋海岸线 照片拍自摩洛哥丹吉尔,这里靠近非洲大西洋海岸的最北端。从这里再往北约5公里,就是直布罗陀海峡的西端。
今天下午北京周边景区都清静了吧 河北怀来桑干酒庄
旅游学地理:丹吉尔市港 即使从未听说丹吉尔这城市的,给他张地图并指出丹吉尔的位置,也不难判断出在这里建港口的重要性。 丹吉尔港被认为是从欧洲进入北非的主要门户,并扼守从地中海进出大西洋的出入口。
旅游学地理:扼守河口的古城堡 在河口建军事堡垒,一是防御来自海上的敌人溯河而上侵入内地;二是限制河流上游的内陆势力顺流出海。 本贴介绍的这个乌达雅城堡位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扼守布雷布雷格河的河口。
开心:关注的两支球队,最近都在连胜
旅游学地理:拉巴特麦地那 这次去摩洛哥学到一个词:麦地那。 以前听到的麦地那,是沙特的那个伊斯兰教圣城。另外伊拉克战争期间看新闻,共和国卫队有支精锐叫麦地那师。这次去摩洛哥发现,他们每个城市都有个区域叫“麦地那”,而且还有围墙和大门。上网一查才知道,麦地那在阿拉伯语里是“城镇”的意思。这些现代城市里的“麦地那”,就是该市的历史老城。 (本贴照片均拍自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的麦地那)
如今有国王的国家不多,国王掌握实权的更少,摩洛哥是其中之一 阿拉维王朝从1666年开始入主摩洛哥,快360年了,苏丹/国王延续了21代,至今仍掌握着摩洛哥的实质权力。摩洛哥虽说是二元制,但首相的话语权不大。 下图:首都拉巴特的王宫,里面不让进,只能在王宫前的广场上看看。就这还得在外围的入口处登记护照号。
一座城市两个名:达尔贝达与卡萨布兰卡 前者是这个城市的官方正式名称,后者是其在国际上更广为人知的名称。其实,这俩名称是一个意思。 卡萨布兰卡的建城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只是当时它既不叫达尔贝达,也不叫卡萨布兰卡,而是叫"安法",这是柏柏尔语,意为"高地"。 下图:卡萨布兰卡老城。
实拍:摩洛哥第二大港——卡萨布兰卡港 卡萨布兰卡是世界名城、摩洛哥最大城市,也是摩洛哥主要的海港城市。卡萨布兰卡港的港区面积是摩洛哥最大的,但吞吐量只能排在第二。 猜猜摩洛哥第一大港是哪里?
坐过的最差劲的国际航班 摩洛哥皇家航空的班机,卡萨布兰卡直飞北京大兴机场。飞机上的影音娱乐系统是坏的,连飞行地图都无法显示。12.5小时的航程干坐着,太难熬了。 可能因为是穆斯林国家,供应饮料时,啤酒藏在小推车里面,得主动要,空姐才会掏出一罐来给你。而且存量很少,再要就没有了。该说不说,这款摩洛哥啤酒相当不错的,口感不逊法啤1664。 劣质塑料咖啡杯裂了,咖啡倒进去,洒了我一身。 空乘个个板着脸,没个笑模样。 卡萨布兰卡机场还可以,地中海热带风情。值机、通关略慢,安检不算慢。
北非的乡村风光,有没有颠覆你的认知? 我承认我的认知被颠覆了。去摩洛哥之前,对北非的印象还停留在埃及,黄沙漫漫那种,没想到摩洛哥有这么绿的乡村。 车窗片,拍自摩洛哥北部、从非斯到丹吉尔公路沿线。
多视角实拍:摩洛哥最高楼“穆罕默德六世塔” 这座250米高的摩天楼位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Bouregreg河岸边。undefined
旅游学地理:卡萨布兰卡“新城” 在卡萨布兰卡,我住的酒店在麦地那老城东南侧。这一区是欧洲人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建造的所谓“新城”,满是欧风建筑。
街拍:FIFA世界排名第12的国家 满大街都是他们头号球星(国家队2号)的球衣。 球场多、踢球的人多。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