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两千
幻象两千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15
粉丝数: 2,762
发帖数: 47,696
关注贴吧数: 11
实拍分享:葡萄牙五百年前建的修道院(多楼贴) 葡萄牙里斯本的圣热罗尼姆斯修道院,1502年开始兴建,替代了原来在同一位置的老修道院。主要建筑材料为当地出产的名为“pedra lioz”的石灰岩。
旅游学地理:加拿大“穿制服的人” “双11”是加拿大的一个法定假日,但既不是“光棍节”,也不是“购物节”,而是国家纪念日。这一天,加拿大各个城市都会举办仪式(见下图),纪念在历次战争中阵亡的军人。 当地的驻军、警务、救援等机构,都会参加纪念仪式,走分列式、接受检阅。借这个机会,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加拿大这些“穿制服的人”……
多视角实拍:中国尊 10分满分的话,这个建筑可以打几分?考虑建筑本身的美感、与周边环境的搭配以及与北京城市文化的协调。
旅游学地理:为什么加拿大的基建那么差 加拿大不是发达国家吗?基建设施怎么这么烂? 答案可能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一条:基建投资远远不是加拿大各级财政支出的优先选项。下面就以BC省(也就是温哥华所在的这个省)为例,分析一下他们都把纳税人的钱花在哪儿了。 下图1:温哥华市的交通干道百老汇街,总在施工,道面修修补补。 下图2:城市里还有很多木头电线杆,满天飞电线。 下图3:加拿大最繁忙的横穿加拿大“高速公路”。部分路段一个方向只有一条车道,没有中间隔离带、没有防撞栏杆。
欧洲的足球文化,国内一些“球迷”可能难以理解 前几天在加拿大体育媒体上看到一篇报导: 两年前加拿大演员雷诺兹,就是演《死侍》那位,和另一个美国演员两人合伙花200万英镑买下了英国的雷克斯汉姆足球俱乐部。 该俱乐部成立于1864年,是英国最古老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之一。但小球会,没钱,一直在英国的三、四级联赛之间升升降降,08年之后更是跌落到了第5级的“全国联赛”。 新老板的投资给球队带来活力,上赛季获联赛第二,差点升到英乙。球市也更火了。据当地一个球迷讲:除非你买了季票,否则很难临时买到单场球票。该队的主球场是1864年俱乐部成立之时就有的,1万零5百个座位。雷克斯汉姆市的人口一共才14万。 像雷克斯汉姆这种一直踢低级别联赛,但它的球迷一代接一代不离不弃,花钱买球票去球场看球,这种事儿可能欧洲每个城镇都有。总说“足球文化”,我觉得足球只有玩儿到这个份儿上,才能称其为文化。 反观国内,大部分“球迷”只看国足,联赛也只追能获冠军的球队。而且从不去球场看球,看个转播、甚至视频集锦就抱个键盘喷。实话说,就这足球环境,还能有人踢球就不错了。成绩?甭想! 下图:雷克斯汉姆俱乐部队徽、吉祥物“红龙”;主球场“赛马场球场”。(图片来自维基百科“雷克斯汉姆俱乐部”条目)
实拍分享:今天白天和夜晚的天际线 昨晚下了今冬的第一场雪。远山一夜白头:
实拍分享:韩国首尔,昌德宫后苑 之前发过一贴昌德宫的宫殿部分,今天这一贴接着介绍昌德宫的后苑,请吧友们继续品评。 昌德宫后苑也称为“秘苑“,是韩国最大的皇家花园。始建于1405年10 月,1592年壬辰倭乱被烧毁, 1609年重建。现在园中的主要建筑多建于18、19世纪。 1997年昌德宫后苑与昌德宫一起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
旅游学地理:复杂的“加拿大时间” 今天凌晨,加拿大BC省的夏令时结束,时钟拨慢一小时,与中国的时差从-15小时,变成-16小时。 我们中国的时间很简单,全国就一个“北京时间”。加拿大的时间就复杂了,复杂到大部分加拿大人自己都弄不清楚他们不同地区、城市的时间差别。 怎么个复杂法儿?往下看…… 下图分别是加拿大BC省最大城市温哥华、首府维多利亚,以及太平洋海岸。BC省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加拿大的“太平洋时区”。
实拍分享:发达国家首都城市,什么水平? 这个城市百米以上高楼仅有3栋:最高楼是横条纹那个,116米,1991年建成的写字楼。第二高是右边那个黑楼,103米,1984年建成的写字楼。第三高101米,2003年建成,也是写字楼,被第一高楼挡在身后了。 这个城市是世界上最靠南的首都。它的名字是?
旅游学地理:北极地区是无用的废地吗? 多次在地吧看到这种观点,认为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俄罗斯北极地区及北冰洋沿岸,太寒冷,无法耕种,无法居住,除了刷国土面积、岛屿数量、海岸线长度,没任何用处。 北极地区真的是无用之地吗?了解一点10月份美国刚发布的新版《北极战略》,以及我国2018年发布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就不会说这样的话了。 本人虽没有进过北极圈,但到过阿拉斯加、育空、冰岛等靠近北极的地区。本着“旅游学地理”的态度,学了一点儿关于北极的地理时政。理性讨论,不喜请轻喷。 下图:阿拉斯加,面积近172万平方公里,美国面积最大的州,但人口只有74万。
实拍分享:加拿大近代木制建筑(多楼贴) 北美的近现代民居,绝大部分都是全木制的。我在加拿大各地拍照了一些建于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的木制老宅。 各位怎么评价北美人在“木构建筑”方面的修为?
旅游学地理:值得一说的加拿大西部小城 这个小城叫“梅迪辛哈特”,位于阿尔伯塔省东南部、卡尔加里以东约300公里处。在加拿大西部旅行时,我曾到过这个小城。 梅迪辛哈特只有6.3万居民(2021年统计),却是阿尔伯塔省第六大城市。该市有着“阳光城”、“天然气城”、“西部匹斯堡”等称号。二战期间,此地还曾建有加拿大最大的战俘营。
旅游学地理:万圣节在加拿大不是法定假日 却是最热闹的节日! 其它的节日,要么和家人庆祝、要么和朋友庆祝,要么外出度假、要么宅在家里。只有在万圣节夜晚,人们才会聚在社区的某个地方集体嗨皮。
实拍分享:世界上人均喝啤酒最多的十个国家 网上有多个版本,但大差不差。去过其中的几个国家,基本上与我的印象相符,都是啤酒好喝又便宜的国家。 先猜猜看,哪个国家在这个榜单上?哪个国家排在第一? 2楼开始倒序公布排名。
实拍加拿大圣约翰斯:最高楼64米 圣约翰斯是加拿大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的省会,城市人口11万(2021年统计)、都会区人口约21万。 下图:站在市中心东北侧的信号山上俯瞰圣约翰斯港。
旅游学地理:喜欢玩儿船的国家 加拿大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水域面积最大的国家。所以,这个国家的人特别喜欢玩儿船。 下图:温哥华“福溪”港。
实拍分享:广州沙面,西洋历史建筑群(多楼贴) 广州的沙面岛历史上曾是英法租界,这里留下了诸多外国领事馆、银行、洋行、公寓、旅馆、俱乐部、教堂等西洋老建筑。 “广洲沙面建筑群”是1996年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值得一观。
旅游学地理:既避暑又避寒的加拿大城市 这个城市就是位于加拿大版图西南角、温哥华岛南端的维多利亚。 维多利亚的气候类型介于地中海气候与温带海洋气候之间,夏季凉爽、干燥、阳光充足;冬季温和、云量多、降水适中。
实拍分享:韩国首尔,昌德宫(多楼贴) 昌德宫是朝鲜王朝时代在首尔留下来的“五大宫殿”之一。这“五大宫殿”我只参观过景福宫和昌德宫。相比景福宫,个人认为昌德宫更漂亮且更有意思。昌德宫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遗产”,也是“五大宫殿”中唯一的世遗。 下图1:敦化门,昌德宫正门,两层门楼式木结构建筑,初建于1412年,1608年壬辰倭乱后重修。 下图2、图3:昌德宫内的建筑。
旅游学地理:再说“温哥华岛大桥” 昨天发了一贴,是关于加拿大温哥华岛建大桥的可能性。有多位吧友在回复中提到“温哥华岛人口太少”这个原因。 当然,是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个人反倒认为,岛上人口少,很大程度是因为与大陆之间的交通不便。如果有桥隧相通,温哥华岛人口一定会激增。 下图1是加拿大联邦政府官网上的截图。早在1980年,联邦政府就做过关于温哥华岛建桥隧的可行性研究以及环评。1990年代、2000年代,这个计划曾多次被拿出来讨论。说明加拿大人在这件事儿上是认真的。技术上的可行性先放在一边,至少在需求方面,是存在的。 下图2、图3: 温哥华岛上的Swartz Bay渡轮码头及附近海域。
旅游学地理:这地方为什么不建大桥? 温哥华岛位于加拿大西海岸南部,岛南端是BC省首府维多利亚,隔乔治亚海峡与温哥华市相望。 目前,温哥华岛与大陆之间不通桥梁、隧道,交通主要靠渡轮。那么,问题来了:这里不能建个跨海大桥吗?
实拍分享:“新老结合”的加拿大建筑(多楼贴) 下图是加拿大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Irving中心”。不难看出这个建筑物中间是个老建筑,两翼则是后建的。 在老建筑基础上扩建、甚至是新建,保留老建筑的部分外立面,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效果,这种风格的建筑在加拿大还挺多的。我就实地拍到过几处,发贴分享一下。
旅游学地理:冬天在温哥华开车需要换雪胎吗? 加拿大的冬天冰天雪地,但是有一个地方特殊,就是BC省南部海岸地区,其冬季气候和我国长三角很接近。比如该地区的温哥华,冬天最冷月份的日平均最低气温是零上1度,这个数据和上海是一样的。 冬天在上海开车应该不必换雪胎。那么,在同样气候条件的温哥华,需不需要换雪胎呢? 下图:冬天的温哥华。
实拍分享:拉萨,罗布林卡 个人挺喜欢这里的。相比庄重威严的布达拉宫和几大寺,园林别墅风的罗布林卡显得活泼清新。 罗布林卡始建于1740年代,历代达L 消夏理政的地方,西藏规模最大的人造园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图分别是:园门、龙王殿、达旦久明颇章。
实拍分享:加拿大第五大城市埃德蒙顿 从人口、城建、经济这三个角度分别来说,各位觉得埃德蒙顿相当于我国几线城市水平? 多楼贴,具体介绍往下看:
旅游学地理:墨西哥,科苏梅尔岛 美墨这对邻居很有意思。两家都是人口过亿的大国,但语言、文化、宗教、民族都不一样;经济水平相差悬殊;历史上还打过仗,墨西哥输得挺惨。综合这些情况,按说墨西哥人应该仇美,甚至对美构成安全危协才合理。但现实中是,除了非法超境这点“烦恼”外,墨西哥这个邻居的存在,对美国来说更多的是红利:廉价劳力、商品市场、旅游度假“后花园”……。 墨西哥的海滨度假资源,又多又好,还便宜。本贴说的这个科苏梅尔岛(Cozumel),就是其中一个。
旅游学地理:加拿大BC省的山火 眼下,加拿大BC省大温哥华地区的空气里,正弥漫着浓重的烟雾。这是大温地区东部的山火闹的。 据当地媒体报导,截至上周日,BC省境内共有 210 处山火在燃烧。而今年BC省已经总共发生了 1700 多起山火。 下图1 是春天拍的。今天又特意跑去同一位置、同一视角又拍了一张(下图2 )。对比一下这空气质量。
实拍分享:关于欧洲古城“二战”后的重建(多楼贴) 曾与一位吧友有过一番争论。对方认为欧洲很多城市里的古建筑都是“假古董”,因为二战期间这些城市都被打得稀烂,现在这些建筑都是战后重建的。 本贴就以二战期间受损严重的法国城市卡昂为例,讨论一下战火对欧洲那些重要建筑究竟损毁到什么程度。以及这些战后重建的建筑,究竟是真古董还是假古董。 下图:法国诺曼底历史老城——卡昂。
旅游学地理:史上首次,华裔当选温哥华市长 网上有信息称(不确认真假),新当选的华裔市长受当地的亲钟社团支持,而落选的前任白人市长则受亲弯社团支持。 温哥华市的华裔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一,在所有移民族裔中高居榜首。当地的华人社团,在钟、岗、弯等问题上各站立场。 下图:温哥华市政厅。
实拍分享:高楼不多,但舒适宜居的城市 不知道各位高楼迷怎么评价奥克兰。 新西兰第一大城市,人口157万(2018年统计数据)。高楼不多,连在建的都算上,150米以上的大楼不超过10栋。已建成的最高楼也只有180米高。 下图:分别从奥克兰港、奥克兰大学南侧、使命湾望向奥克兰CBD区。
旅游学地理:行驶在落基山脉“黄头公路”上 加拿大西部的“黄头公路”(Yellowhead Highway,编号16号公路),是加拿大横贯公路的一部分,横穿加拿大西部四省,全长2960公里。这条公路穿越落基山的路段,景色十分壮美。 落基山脉的分水线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与阿尔伯塔省的省界,分水线以西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下图1),以东是阿尔伯塔省(下图2、图3)。
温哥华酒铺里买的7度德国黑啤 标价2.59CAD,打折价2.39,另加15%税,折成RMB是14块多一听。想对比一下国内的价格,但没查到。
实拍分享:布达佩斯的近代仿古城堡 这个城堡叫Vajdahunyad,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市内英雄广场后面的公园里。 严格来说Vajdahunyad并不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堡,因为建它并不是出于军事防御目的,而是1896年为庆祝匈牙利自895 年征服喀尔巴阡盆地一千周年而建的大型展会的展馆。 虽然是个“仿古建筑”,但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布达佩斯人看起来挺喜欢这个地方,我去的时候正赶上有人在这里拍婚纱照。
旅游学地理:欧洲历史名城的另类画风 下面的照片可能与很多人印象里的欧洲历史名城有较大出入,但它确实是欧洲历史名城,猜猜是哪个国家的哪座名城? 各位先边看边猜,7楼之后公布答案。 下图1:这个大教堂,与你印象中的欧洲不一样吧? 下图2:这画风,像是欧洲城市吗? 下图3:这个小港湾还有点地中海的感觉。
多角度实拍:摩天楼的故乡芝加哥 芝加哥不仅是摩天楼的发祥地,在我去过的城市里,我认为芝加哥也称得上是“最佳摩天楼都市”。 在汉考克中心俯看芝加哥:
旅游学地理:美国剑桥市 英国有个剑桥市,美国也有一个剑桥市。美国剑桥是为了向英国剑桥致敬而起的名。
旅游学地理:再水一贴加拿大萨省 在萨斯喀彻温的公路上旅行,感受什么叫地广人稀! 之前的“旅游学地理”发过两贴萨省,说到萨省地跨两种自然地貌:南部的草原地貌、北部的森林地貌。本贴就实图对比一下萨省南北地区不同的公路风景。 先看南部:
实拍分享:法国圣米歇尔山 我去过一次法国西北部。那次旅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去看圣米歇尔山。 更早的时候,曾在一本旅游杂志上看到一篇对圣米歇尔山的介绍,标题叫《法国的“泰山”》,形容圣米歇尔山在法国文化中的地位,如同泰山之于中国文化,印象非常深刻。
旅游学地理:卡尔加里的空中步道系统 Plus 15 人性化的城市建筑设计! 在卡尔加里,我对这个系统的印象最深刻。所谓“Plus 15”是卡尔加里市中心由60多座封闭式的天桥、串起一百多栋建筑、总长达18公里的室内步道系统。 卡尔加里冬季严寒。Plus 15能让行人走遍市中心而始终在温暖的室内,不致暴露在寒风之中。
旅游学地理:萨斯喀彻温只是“草原省”吗? 萨斯喀彻温是加拿大“草原三省”之一,是加拿大有名的“粮仓”。如果你去过萨斯喀彻温,会有这种旅行经验:在那里开一天车,窗外的景色不变,全是平坦坦的、一望无际的农地。 但是,草原、农地并不是萨省的全部。事实上,萨省南部的草原地貌只占其全省面积的36%,而在萨省北部、占全省面积64%的地域,则是被广袤的森林、湿地和湖泊所覆盖:
实拍分享:在山顶看城市天际线 这个城市即以市中心的这座小山为名,猜猜是哪座城市? 这座小山海拔高度233米,相对高度227米。该市法规禁止任何建筑物超过小山的高度。因此,这座城市的最高楼是226.5米。 小山顶的观景台是欣赏这座城市风景线的最佳位置:
旅游学地理:“加拿大粮仓” 萨斯喀彻温 前不久开车在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省(Saskatchewan)跑了几天。该省是加拿大的农业大省,有“加拿大粮仓”、“加拿大面包篮”之称。 在萨省南部的公路上旅行,从早走到晚,两边的风景不会有多大变化,满是一望无际的农地。
实拍分享:始建于公元2世纪的古罗马剧场 看过不少古罗马剧场,土耳其安塔利亚市附近的“阿斯潘多斯剧场”是保存最完好的一个。这座直径 96米、可容纳7000名观众的剧场,由希腊建筑师 Zenon 于公元 155年建造。
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小镇酒铺里买的 拿回酒店房间里晚上喝。酒好不好另说,这个包装图案很容易让选中了它:枫叶、冰球,鲜明的加拿大符号! Mountain Crest,加拿大型拉格,酒精度5.5,阿尔伯塔本地生产。8听(355ml)10.5加币。喝着很一般。
多角度实拍:卡尔加里第三高楼,怎么评价? Telus Sky,222米高,写字楼+公寓,2020年竣工,由丹麦BIG和加拿大Dialog公司联合设计,首席建筑师是丹麦知名建筑师Bjarke Ingels。
实拍分享:海外建筑混搭中式攒尖顶 各位怎么评价这个仿古大屋顶? 这是加拿大卡尔加里市唐人街的“中华文化中心”,主体是平淡无奇的现代西式建筑,但上面扣了一个仿天坛祈年殿的圆形攒尖宝顶。 查了一下,这个建筑是1992年9月竣工的,宝顶按中国古建传统工艺施工,从中国进口的蓝琉璃瓦。 进去一看,四根描金红漆大柱支撑着21米高的圆形藻井,油漆彩画、描龙绘凤,色彩浓艳、气势宏大。
实拍:加拿大萨省第一大城市最高楼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第一大城市萨斯卡通,城市人口26.6万(加拿大第19),都会区人口31.7万(加拿大第17)。 萨斯卡通虽然是一省之最大城市,但最高的楼只有88.5米。这座去年刚建成的写字楼也是萨斯喀彻温省的第一高楼(下图)。
旅游学地理:加拿大落基山最高峰 罗布森山(Mount Robson)海拔3954米,是落基山脉在加拿大境内的最高峰。 罗布森山的地形突起度(topographic prominence)是2829米,是整个北美落基山脉最独立突出的山峰。 从温哥华开车去落基山的贾斯珀,会迎面见到这座大山(下图)。
旅游学地理:“一市分两省”的加拿大城市 这个城市叫劳埃德明斯特(Lloydminster),刚好坐落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和萨斯喀彻温省的分界线上。城区一半属于阿省、另一半属于萨省。 下图:两省以劳市的第50大道为分界。沿线这排橙色高杆,就是省界纪念地标。
在“科恩啤酒共和国”喝的加拿大IPA “科恩啤酒共和国”(Cohens Beer Republic,下图1)是加拿大萨斯卡通市中心的一家啤酒餐厅。餐厅名称中的“科恩”是个传奇历史人物,此人与中国有很深的渊源,这个2楼再说,先说啤酒。 店里的啤酒有20多种,我挑了一款萨省本地出产的IPA(下图2),酒厂在萨省小镇Nokomis,这酒就叫Nokomis IPA。6.5%ABV,IBU是68。我要的是最大杯,34盎司(966ml),标价16加元。结账时要再加上税和小费,这杯酒差不多就是20加元了,合人民币1百出头。当然,酒还是不错的。
实拍分享:窗外风景,夜与昼 猜猜哪个城市?(照片上有答案)
旅游学地理:加拿大,梅里特 梅里特(Merritt)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内陆地区的一个城镇,位置在温哥华市东北方向约270公里处。 这个面积26平方公里的小城市,人口只有7100多人。其中67%是白人,23%是土著民族。少数族裔中最多的是南亚人,有400左右。中日韩菲律宾,各有五、六十人。
实拍分享:16至19世纪的奥斯曼清真寺(多楼贴) 多年前在伊斯坦布尔拍的。古典奥斯曼式建筑,各位怎么评价? 先看一座最有名的。 蓝色清真寺,又名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建于 1609 年至 1616 年间。蓝色清真寺有五个主圆顶、六个尖塔和八个次圆顶。该设计融合了拜占庭和传统的伊斯兰建筑元素,它被认为是两个世纪奥斯曼清真寺发展的结晶,是古典时期最后一座伟大的清真寺。建筑师穆罕默德·阿加继承了其导师米马尔·希南的设计理念,以压倒性的规模、复杂的结构、威严辉煌的视觉效果取胜。
旅游学地理:俄罗斯,圣彼得堡 早年间去过一次圣彼得堡,印象挺深的。隔了这么多年,这座城市应该有不小的变化了。 圣彼得堡的城市风貌与莫斯科完全不同。苏联时期的建设重点是莫斯科,所以莫斯科的城市建筑有着浓重的前苏联风格。失去了首都地位的圣彼得堡则保住了十月革命前的大量欧式建筑,使这座城市看上去更欧洲化。
实拍分享:没有高楼的世界名城,猜猜是哪 一条河流从城市中心穿过。以其它滨河都市的经验,市中心沿河段应该是高楼林立、欣赏城市天际线最佳位置。但这座城市的市区河滨是这个样子的:
实拍分享: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 伊丽莎白二世葬礼的举办地。之前她的婚礼、加冕礼也是在这里办的。 威斯敏斯特教堂(又译“西敏寺”)始建于1042 年至 1052 年间,原是一座罗马风格的教堂。1245年重建,并改为现在的哥特式建筑,其中大部分工程完成于14世纪后期。西侧的两座塔楼则建于1722至1745 年间。1987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下图1:北侧入口。 下图2:西侧双塔。
旅游学地理:三个月前刚结束的“威士忌战争” 这场从1973年持续到2022年的边境领土纷争,地理迷们应该了解一下。因为“战争”的结果使得加拿大拥有了第二个陆地邻国——丹麦。以后不可再说美国是加拿大唯一的陆地邻国了。 (我没去过丹麦,更没到过两国之间新划的边境,但多次出入过加美两国的陆路边境。下图是我走过的几个加美陆路关口。图1是从温哥华去往西雅图的和平门关口;图2是加拿大小镇措瓦森与美国飞地罗伯茨角之间的关口;图3是加拿大育空地区与美国阿拉斯加之间的关口。)
旅游学地理:温哥华,海湾群岛与“猪战争” 从大温哥华地区的措瓦森码头坐渡轮去温哥华岛,先行驶过约18公里宽阔的水域,然后就会“钻”进一片密集群岛之间曲折狭窄的水道里。这一片群岛,就叫“海湾群岛”(Gulf Islands)。 我无数次乘坐过这条渡轮航线。但每次行进到海湾群岛时,还会走出船舱、站在甲板上观景、拍照。因为这里的景色确实好,运气好的话,还有可能看到鲸鱼。
实拍分享:列入世界遗产的比利时法国钟楼 中国有“钟鼓楼”这种古建筑,建在三种地方:1、宫廷;2、寺庙;3、城市中心。有意思的是,一些欧美国家也有“钟楼”古建筑(他们一般没有鼓楼),而且也是建在三种地方:1、城堡及宫殿;2、教堂;3、城市中心。 中西方同类古建,连建在什么地方都一样。 不一样的是,我们的钟鼓楼建得四平八稳,而且不能喧宾夺主、高于正殿。但西方的钟楼,则是建得又细又高。西方文化以这种高高在上的形式,来代表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其中:城堡的钟楼象征封建领主的权力;教堂的钟楼象征宗教的权力;而城市的钟楼则象征市政权力。
旅游学地理:苏格兰 英女王驾崩,进一步引发了苏格兰脱英的议论。我去过苏格兰,虽然走的地方很少,但对这个地区印象很好,今天“旅游学地理”就聊聊苏格兰。 下图:苏格兰首府爱丁堡。
首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