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两千
幻象两千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15
粉丝数: 2,762
发帖数: 47,673
关注贴吧数: 11
旅游学地理:古巴最富小镇 古巴一直被美国封锁,但有两个城镇很“国际化”,吸引着大量来自外国的观光客、度假客:一个是首都、历史名城哈瓦那;另一个是加勒比地区最著名海滨度假地之一的巴拉德罗(Varadero)。 哈瓦那、巴拉德罗也因此成为古巴经济最好、发展最快的两个城镇。当然,巴拉德罗的规模无法和哈瓦那相比,这只是个2万人口的小城镇。
旅游学地理:以风暴景观著称的高纬度海滩 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加拿大有没有特别出名的海滩?有!就是本贴说的这个托菲诺长滩(Long Beach,Tofino)。 与其它海滩碧海蓝天、椰风海韵的卖点不同,高纬度且直面北太平洋的托菲诺长滩,以狂风暴雨、巨浪涛天的粗犷景观闻名。
旅游学地理:最佳都市海滩 海滨城市很多,但有一流沙滩的不多。 特别漂亮的沙滩多在海岛上,或是远离大都市的一些度假区。城市沙滩难免会受到城市生态的影响,。 在我去过的都市海滩中,我认为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是最好的。
旅游学地理:大圆航线的弧度降低了 这是我不久前乘长荣航空班机从温哥华飞台北的航线图。明显,图上这条航线的弧度比以前低了。 以前是按两地间最短距离飞(即“大圆航线”),会从美国阿拉斯加、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上空飞过。但现在俄空域对多国关闭,另如台地区的航司也选择绕开俄。 这样一绕,飞行时间至少多了一个来小时。这也是近期国内与北美之间机票上涨的原因之一。
旅游学地理:北纬49度城市,法律禁止封阳台 温哥华的公寓,户户拥有宽大的阳台。而且,城市法例禁止封闭阳台。 一项城市法例能够被通过且被遵守,说明这项法例被大多数居民所赞同。 建大阳台且不封阳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温哥华这座城市拥有舒适的气温、良好的空气质量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长荣的航班上喝的宝岛地产啤酒 长荣航空供应两种啤酒,一个是这个,另一个是台啤。
旅游学地理:看着像池塘,实际上是大海 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高桅帆船泊在这里? 这地方是加拿大温哥华岛西岸的尤克卢利特(Ucluelet)。冰川造成的峡湾和小海湾地貌。
旅游学地理:世界上最高的山 按海拔高度计算,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但如果按从山脚到山顶的高度计算,世界上最高的山是夏威夷大岛上的冒纳罗亚火山(Mauna Kea)。 下图:从大岛(夏威夷岛)东岸望向冒纳凯亚火山。
实拍分享:希腊雅典“新古典主义三部曲” 希腊1821年独立,那个时期正值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盛行,因此建了很多这种风格的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于雅典的“新古典主义三部曲”。这“三部曲”紧挨着,从宪法广场(下图)往北走不太远就是…
实拍:奥克兰女王大街,什么水平? 女王大街(Queen Street)是新西兰奥克兰市内一条主要的商业街,南北走向穿过奥克兰CBD区、直达海滨的渡轮码头,是该市最繁华的街道。 这条街上有高楼,也有不少历史老建筑。
北京最有烟火气的胡同之一:留学路 听名字应该是一条比较新的大街,其实是明代就存在的一条老旧胡同,与海外留学无半毛钱关系。 留学路原名“牛血胡同”,始于明,清沿袭,因多屠宰作访而得名。
世界上最漂亮的50座城市 旅行网站FlightNetwork曾向不同国家的1000多位旅游作家、旅游博主、导游征询,评选出全球最漂亮的50座城市。 从2楼开始,我倒序发布这50座城市,请吧友们品评。 贴照片的,都是我去过的城市,一共36个。
建于1920年的“京华大楼” 这座建筑位于北京虎坊桥路口西北角,原来是“京华印书局”,所以附近的老居民都称其为“京华大楼“。 京华大楼的设计者是清末民初的中国建筑师傅佰锐。傅曾留学英国,北京有他多个作品存世,他设计的建筑有明显的西式建筑风格。 京华大楼的平面被设计成不规则的矩形,以便让建筑的主立面正对十字路口的中心点。其立面设计有新古典主义的元素,但更多呈现的是现代建筑风格。
旅游学地理:加拿大人的假日 加拿大很多法定节假日都是人为地定在某月的第几个星期一,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日期。这样的好处是不用调休,连上周末,自然构成一个3天的小长假。 加拿大人喜欢户外,假日不是在湖边海湾,就是在山野森林里…
京城这处“新建历史景区”,不少北京人都不知道 我说的是“三里河公园”。 北京有两个“三里河”:一个在西城,是1950年代建的“新区”,很多部委机关都在那边;另一个在老崇文,是前门外的老旧胡同区。本贴介绍的“三里河公园”,就是后者升级改造工程的产物。
旅游学地理:俯看温哥华港 每次去松鸡山滑雪,都会在山上俯看温哥华港。 温哥华港位于温哥华市区北侧的巴拉德湾内,这条海湾狭长如江河(下图1)。斯坦利公园所在半岛是港区入口的天然屏障(下图2)。港区外总有列成两队的货轮等待进港(下图3)。 温哥华港是加拿大最大港口,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小麦出口港之一。
北京这条街,仿佛让人穿越到1950年代… 北京近二、三十年大拆大改,很多街道都已旧貌换新颜。但有一条街,与70年前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就是北京南城的永安路。 永安路得名于明代古桥“永安桥”,但是桥早已不存。永安路沿街建筑是1950年代兴建的,至今都还在那里,只有小修小改,没有大动。走在这条街上,可以感受到1950年代北京新建城区的风貌。
旅游学地理:直面大洋 看过大海的人很多,但直面过大洋的相对要少得多。 要看大洋,得跨过边缘海(陆缘海)。别抬杠,我知道东海南海等边缘海也是太平洋的一部分。我说的是边缘海之外的浩瀚大洋。 下图:加拿大温哥华岛西岸的托菲诺,Long Beach。这个海滩以直接面对太平洋的惊涛骇浪著称。
京师警察厅侦缉总队旧址 北京南城,鹞儿胡同5号院,清代曾是都察院中城正指挥衙门;清末建立警察制度,外城巡警厅设在此院;民国初年,这里是京师警察厅侦缉总队所在地。 现在是个大杂院。
北京“九湾胡同”,以拐弯儿多、狭窄著称。 这条胡同在北京小有名气,以前老北京人多称之为“九道湾儿”。 我N多年前走过这条胡同。这些年大拆大改,以为这胡同早没了。前几天走到附近,发现它还在。
一所医院名称的变迁 1952年苏联在北京援建了一所医院,初名“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该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大型综合医院。 1957年苏方将医院移交给中方。医院更名为“北京中苏友谊医院”。 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变成“苏修”,医院名称也跟着变为“北京反修医院”。 1970年,医院定名“北京友谊医院”至今。 下图:有70年历史的友谊医院内科楼,建筑本身也是苏式建筑风格。
教训:仓促换人+变阵造成的混乱导致丢球 1、换下一个后腰、换上一个中后卫,传递的信号是摆大巴防守。中前场球员瞬间的松懈,导致对手异常顺畅地通过了大半个球场,没受到一点干扰。 2、对方在禁区前最后那一下直塞,本应该是后腰顶上去的。但后腰德索萨刚被中后卫换下,谁该顶替他的位置还没弄清楚,瞬间的混乱导致那个位置空位。 3、恩加德久可能还在琢磨张呈栋上场后那一番指挥是什么意思:这个人要顶替我打中卫、难道让我往中场顶?瞬间的短路致使他防守失位。 4、被换上场的张呈栋不是正宗中后卫,前面一串都被打穿了,最后只望他这个刚上场、连球还没碰一下的客串中后卫完成补位卡位,也确实难了点儿。
旅游学地理:荒野太平洋步道 Wild Pacific trail是一条总长8.4公里的海岸森林徒步线路,位于温哥华岛的西岸、面向太平洋的一侧的“太平洋沿岸国家公园”内。 这条步道以崎岖的岩石海岸、浩潮的太平洋以及茂盛的温带雨林景色著称。
旅游学地理:疫情给北美小镇带来机遇 我在温哥华认识的一个人,在市中心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疫情期间一直居家办公。疫情结束后,他们事务所的几个合伙人都觉得这种工作方式不错,索性退租写字楼,改永久居家办公了。此人喜欢户外运动,远程办公,不用再住温哥华,于是搬去了BC省内陆的山区小镇“霍普”。 “霍普”的英文名是Hope,在温哥华市以东150公里处,是个仅有6千人口(2021年)的山区小镇。
从雍和宫桥上南望雍和宫 王府-潜邸-行宫-寺院,首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照片上的万福阁是雍和宫最后一进大殿,建成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旁边稍矮的是西侧配楼延绥阁。
张玉宁恢复之前,国安会很困难 没有外援强力中锋,王子铭无首发实力,杨立瑜是影锋,阿德本罗是边锋… 首场首发,阿代米被推到了锋线上。但显然这不是他擅长的位置,没显出太好的效果。
旅游学地理:UBC大学与温哥华市 加拿大的温哥华市,有一所很有名的大学,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因为名字太长,人们更习惯以其英文缩写UBC来称呼之。 这是地理吧,得聊地理问题。本贴要聊的就是一个城市地理问题:UBC的校园其实并不在温哥华市,而且它不在任何城市。这是怎么话儿说的呢?往下看…… 下图:UBC校园。
旅游学地理:这里会建芬兰湾大桥吗? 芬兰正式加入北约后,就有不少自媒体讲这个事儿:芬兰如果与爱沙尼亚联手建一座横跨芬兰湾的大桥,就会锁死俄罗斯西出波罗的海、大西洋的通道。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自媒体自说自话?还是芬爱两国确有建桥的意向甚至计划? (下图2图3分别是芬兰赫尔辛基港和爱沙尼亚塔林港)
旅游学地理:占一项“世界之最”的芬迪湾 “芬迪湾”是大西洋西岸的一处海湾,位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和新不伦瑞克省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 芬迪湾占着一项“世界之最”,而且是自然地理方面的,你知道是什么吗?
芝加哥街拍:历史年代感及风格多样化 个人认为,楼不一定越高越密越好看。风格的多样性、整体的协调错落感,也很重要。至于有历史年代感的老楼,这个只好有就有、没有也没办法了。现代新建筑搞成复古风格,总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儿。
旅游学地理:华盛顿大学樱花季 华盛顿大学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DC,而是在华盛顿州,具体说是在华盛顿州的最大城市西雅图。 北美重复的地名特别多,不知道的很容易造成误会。
收拾屋子发现的老物件 用过这个的,至少得七十往上了…
外国的月亮与中国的月亮 同一部华为手机拍的。图1、图2是加拿大的月亮,图3是中国的月亮。 哪一个更圆?哪一个更亮?
北京鼓楼,各位古建迷怎么评价? 北京鼓楼元大都时代就有,但眼前这个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不久即毁于雷击,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重建并留存至今,只在清嘉庆五年(1800年)和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行过大修。真古董,第四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曾经每天从鼓楼前路过,但从来没有停下来认真欣赏过,更没上去过。时隔多年,今天偶然至此,拍了这张照片:
山门窥视:北京和平寺 门口有告示,正在修缮,暂停开放。 上网查,得知是维修寺内的壁画。昌平区文物所先后上报了两次维修方案,都被北京市文物局驳回了。市文物局官网上有这两次的批文,信息量不小。尤其是第二次的批文,从现状调查、病害分析、工艺筛选、现场试验,到修缮中的保护、工艺、执行规范、工作建档等等一一予以详细指导。从中可见,现在文保部门对文物古建的保护、修缮真是重视,而且很专业。
旅游学地理:芬兰堡 今天的国际热点新闻是“芬兰正式加入北约”。 芬兰放弃中立国地位、加入北约,当然是为了防俄罗斯。 早在1747年,芬兰还是瑞典一部份的时候,为了防御沙俄,在赫尔辛基外海上建了一座军事城堡,就是本贴说的这个“芬兰堡”。
评价一下台啤 拉格,酒精度5度。 图1是长荣班机上提供的330ml听装,感觉口味偏甜。 图2是桃园机场环亚贵宾厅里的鲜啤,明显要更清爽一些。
中外皆有的一个习俗: 往水池子里扔硬币! 照片拍自加拿大温哥华国际机场,国际航班候机大厅。
旅游学地理:加拿大小城里的修道院+神学院 米逊(Mission)是温哥华以东70公里处的一座小城市,人口4.2万。从地理区域上说,米逊已经不属于“大温哥华地区”,而是属于“菲沙河谷地区”(又译“弗雷泽河谷地区”)。 “米逊”的名称源于教会,Mission这个词有传教的意思。从旅游角度说,米逊市里没有什么可看的,唯有一座“西敏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可以参观一下。
旅游学地理:“富有四海”的温哥华市中心 温哥华市中心建在一个半岛上,被温哥华港湾(图1)、巴拉德湾(图2)、英吉利湾(图3)、福溪湾(图4),四个大小不一的海湾围绕。 市中心的这些高楼,只要足够高,无论哪个朝向,几乎都可以看到海。
旅游学地理:看着像东南亚,其实是澳大利亚 提起澳大利亚的地理环境,很容易想到沙漠、草原、干旱、半干旱这些字眼儿。其实澳洲东北部海岸地区,有一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 本贴说的这个“绿岛” (Green Island),就是一个完全被热带雨林覆盖的青青珊瑚岛。
夜景实拍(多楼贴):加拿大第三大城市,什么水平? 卡尔加里,城市人口131万,排加拿大第3,仅次于多伦多、蒙特利尔;都会区人口148万,在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渥太华之后,排加拿大第5 。 参照国内的分类方法,如果说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是加拿大一线城市的话,那么,卡尔加里和渥太华、埃德蒙顿大概可以算是加拿大的“新一线城市”。当然,加拿大城市的规模要小得多,而且“城市”的概念也与我们不同。
列入“美国国家历史遗迹名录”的水上商业老街 猜猜当年这条街是做什么生意的? “溪街”(Creek Street)是美国阿拉斯加州凯奇坎市的一条历史老街。整条街用木桩、平台架设在“凯奇坎溪”上,故此得名。 溪街兴起于1903年。当时凯奇坎下达一项法令,将在市中心经营的某类“商家”统一归拢到此处。鼎盛时期,溪街上有30多家同类型商铺以及上百名从业人员。
旅游学地理:温哥华岛上的“壁画镇” 一些城镇本身并没有太好的旅游资源,但他们可以发掘出一个噱头,花大力气将其渲染、包装,于是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城镇。这种例子中外都不少见,比如本贴介绍的这个“壁画镇”——加拿大温哥华岛上的“彻梅纳斯”(Chemainus)。
温哥华观山:从松鸡山望向大教堂山 松鸡山(Grouse Mountain)是温哥华北岸山脉中的一座山峰,海拔1232米,也是一座高山滑雪场。 在松鸡山滑雪的时候,从峰顶往东北方向,看到一座山体陡峭的山峰,挺有气势,随手拍了下来。 上网一查,得知此山叫“大教堂山”(Cathedral Mountain),海拔1737米。这座山峰的绝对高度虽然不算太高,但以其山体陡峭上升而闻名。 另外,加拿大落基山脉也有一座“大教堂山”,但那座山要高得多(海拔3189米)。两座大教堂山都因山体陡峭突起、形似高耸的大教堂而得名。
实拍分享:伦敦的一栋二级保护建筑 欧洲很多城市看上去比较古典,其实构成这种“古典风貌”的,主要是近代建筑。真正的古代建筑,也不是很多。 在伦敦切尔西桥北端,我多次路过这栋顶部有弗拉芒式山墙的红砖老楼,觉得挺好看的,就查了一下它的履历。 这个建筑是“李斯特医院”,建于1894至1898年间,英格兰的二级保护建筑,是设计过曼彻斯特市政厅的英国多产建筑师阿尔弗雷德·沃特豪斯的作品。 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虽然算不上很“古”,但是存量多,而且保护得好,就构成了伦敦等英国城市的“古典”底色。
旅游学地理:猜猜这段海岸附近有多少岛屿? “内湾航道”(Inside Passage),南起西雅图、北抵阿拉斯加的斯卡圭,航程约1500公里。沿途岛屿密布,船只航行于这些海岛之间,可以避开开阔海域的恶劣风浪。
旅游学地理:灯塔还有用吗? 在外旅游时,我拍到过不少形态各异的灯塔。一方面,这些灯塔都有点儿历史,毕竟现在很少再建这东西了;另一方面,有些灯塔是很重要的地理地标。 现代科技这么发达,应该用不着灯塔了。但是有资料介绍目前世界上仍有约1500座灯塔有人值守,据说部分原因是灯塔看守人可以在必要时提供海事救援服务。
10万欧,这身价估得也太低了 本赛季葡超中游球队绝对主力,场均评分6.8,队中第一点球手,6进球(5点球)。 卡塔尔世界杯代表加拿大队打满3场小组赛,个人认为是加国足最稳的中后卫,比那个身价400万欧的米勒稳多了。 虽说35了,但也不至于身价10万欧吧?
旅游学地理:关于“火烧白宫” 网上关于“火烧白宫”的说法,有一些是不准确的,甚至是以讹传讹,比如“白宫原来不是白的,是为了掩盖被烧焦的痕迹,才刷成了白的”,等等。 旅游学地理,旅游也学历史。本贴就聊聊这个话题。
实拍分享:布达佩斯的三座新古典主义建筑 新古典主义可以说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的“仿古建筑”吧…… 图1:匈牙利国家博物馆,1847年建成。 图2:布达佩斯艺术宫,1896年建成。 图3:布达佩斯美术馆,1906年建成。
旅游学地理:温哥华岛上有客运铁路吗? 有!但目前处于无限期停运状态。在加拿大这种国家,干点事儿太难,联邦、省、地方、原住民,四方角力,谁也管不了谁,扯不完的皮。 温哥华岛3.2万平方公里,形状大小都与VV岛相近,但人口少得多,只有86万人。岛上的城镇主要分布在岛东侧南半段儿海岸线上,人口也都集中在这条线上。串起这条线上城镇的铁路线,被称为“岛上铁路走廊”。
如果美国入侵加拿大会怎样?加拿大人的回答够狠! 有美国人在网媒上如此发问,一位加拿大人这般回答。答案获得了2.5万个赞。觉得挺有意思的,译其大概,分享给大家: 美国将在几周内席卷整个加拿大,就像2001 年攻打阿富汗那样。虽然加拿大的国土辽阔,貌似需要更长的时间,但由于接壤,更利于美国进攻,因此仍会在几周内完成占领。 但是接下来…… (2楼继续。本贴配图全部是楼主在加拿大拍摄,与贴子里引用的问答无关)。
实拍分享:雅典,古“阿哥拉”遗迹 阿哥拉(Agora)是古希腊城邦的中心公共空间,字面含义是“聚会场所”或“集会”,是城市运动,艺术,政治、商业生活的中心。 雅典的这个古阿哥拉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1931年由“雅典美国古典研究学院”主导发掘。古阿哥拉遗址在雅典卫城的北侧,离得不远,门票含在雅典卫城与考古遗址通票里。 下图1:遗址中最醒目的建筑,赫菲斯托斯神庙。 下图2:阿格里帕剧院入口处的立柱。这个剧院建于公元前1世纪,公元267年被赫鲁利人摧毁。 下图3:哈德良雕像,公元2世纪。
旅游学地理:新苏格兰 美洲历史上有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新尼德兰……,但是,有新苏格兰吗? 有!不但有,而且这地方现在还叫新苏格兰。加拿大有个省叫Nova Scotia,中文半音半意地译成“新斯科舍”,其实Nova Scotia是拉丁文,直译就是“新苏格兰”。 下图1、图2:“新苏格兰省”首府哈利法克斯。 下图3:“新苏格兰”的位置。
这算是稀缺资源吧 1、华葡混血,姥姥姥爷是中国人,有代表国足的潜在资格。 2、当打之年,速度、技术都不错的左边路球员。周中的中北美冠军杯八分之一赛1传1射,入选最佳11人。 3、美职联薪酬不高,他2022年收入11.4万美元。 4、温哥华白浪是个穷俱乐部,而且在这个位置上有葡超老将马丁斯和加拿大国脚古铁雷斯,他应该不属于非卖品。
日出东方,江山如画! 今天发贴反复被删,说是“包含违规内容”,并被责令“下次注意”。但实在不知道哪些内容违规、应该注意什么,怎么修改都通不过。 改发我在某建筑内拍的这张画试试,看违不违规……
旅游学地理:这城市的人居环境能打多少分? 西温哥华,人口4.4万。地理环境:北面靠山、西南两向临海,东侧是湖。 气候:最热月(8月)日均最高气温21.9度,最冷月(2月)日均最低气温-0.6度。 住宅形式:公寓占比21.5%,主要建在海边;House占比78.5%,大部分位于半山坡的森林中。
旅游学地理:欧洲中世纪名城,貌似在国内知名度不高 看得出这是哪个城市吗? 历史上汉萨同盟南北贸易的十字路口、重要商港,欧洲文化之都。
旅游学地理:盎格鲁美洲 文化地理概念上的美洲,有“盎格鲁美洲”和“拉丁美洲”之分,两边大小差不多,都是1900多平方公里。但前者只有两个大国,美国加拿大,而后者则由30个国家和地区组成。 从16世纪到19世纪中,先后曾有西、法、英、苏、荷、俄等国家在北美地区殖民,但最后统归盎撒。话说盎撒人何德何能,得以独占半个美洲?而且远比另外半个美洲发达富裕? 下图: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美国首都华盛顿,号称“拉美之都”的迈阿密。
首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