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两千
幻象两千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15
粉丝数: 2,762
发帖数: 47,673
关注贴吧数: 11
1910年代建的“北京CBD”——香厂新市区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搞的模范新市区规划,大致的范围是以香厂路为东西轴线,东起留学路、西抵虎坊路,北至虎坊桥珠市口、南到先农坛。 一百多年前的香厂新市区,现在留下来的痕迹不太多了,但还能看到几处。 下图1:右侧有山字墙装饰的老房子是仁和诊疗所。 下图2:香厂路北侧留存下来的二层公寓建筑。 下图3:万明路。
有人说在这种地方长住会发疯,你觉得呢? 孤独的小镇!只有1.2万人口,坐落在远离世界主要地理版块的海岛上,岛上最大的城市(也仅40万人口)离它足有400多公里之遥……
怎么这评价这类建筑风格? 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些大型机关、院校的大楼多采用这种风格:琉璃瓦屋顶及门廊外檐,局部装饰汉白玉仿古栏杆。现代建筑结构与民族传统建筑元素相结合,时代特色鲜明。 近年很少再有这种建筑了,偶尔有,也难以复制50年代这些老建筑或优雅或威严的气质。建筑是有时代特性的,脱离时代、一味的仿古仿旧,没大意思。
旅游学地理:世界上最长的不设防边境线 美加两国之间的陆路边境长达8891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不设防边境线。但与欧洲申根区完全没有出入境管理不同,美加边境虽无军事设防,但有严格的边境管理。 下图1:美加边境象征性国门地标——和平之门。 下图2、图3: 美加边境界碑。
旅游学地理:加拿大,渥太华河 渥太华河的知名度,似乎不如渥太华这座城市高。但是从地理及历史角度,这条河还是值得一说。 渥太华河全长1271公里,流域面积14.6万平方公里,论长度在加拿大排不进前10。但这条河在加拿大的开发历史上很重要,它是早期欧洲殖民者前往五大湖地区的两条主要通道之一(北侧的渥太华河与南侧的圣劳伦斯河)。 渥太华河的大部分河段构成了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界河,安、魁两省分别是加拿大英、法两大不同的文化板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渥太华河是加拿大英法文化的分界线。 当初讲英语的“上加拿大”(安大略)与讲法语的“下加拿大”(魁北克)合并后,其首府一直在英语区的金斯顿、多伦多与法语区的蒙特利尔、魁北克城之间轮换。1857年维多利亚女王最终指定渥太华河畔的锯木小镇Bytown(今天的渥太华市)为加拿大的永久首都,就是为了在英法两大文化板块之间取得平衡。
旅游学地理:北美最便宜的住宅——船屋 北美的房子,除了极少数(比如大学校园里或印地安保留地的房子),绝大多数都是永久产权。所说的“永久产权”,主要是指土地产权。房子价值的最大部分,就是土地的价值。船屋(Float House)建在水面上,不占土地,所以船屋在所有的住宅形式中,是最便宜的那个。 本贴照片均拍加拿大BC省首府维多利亚市“渔人码头”,这里的船屋社区最早形成于二战后。
旅游学地理:西埃德蒙顿购物中心 埃德蒙顿市位于落基山以东的加拿大内陆,纬度高达53度37分,属于湿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最冷月1月份的日均最高气均零下10.4度、日均最低气温零下14.8度。 这么冷的天气,人们冬天大部分时间不得不呆在室内。但是室内空间小,娱乐活动受限。于是,埃德蒙顿于1981年9月建成开放了“西埃德蒙顿购物中心”(West Edmonton Mall,简称WEM)。
除了波音空客,还坐过哪款民航客机? 旅行记录显示,我曾经坐过一个叫“巴航E75”的机型,但没什么印象了。查了一下,是荷兰皇家航空的班机,从阿姆斯特丹飞法国尼斯时乘坐的。 这款飞机是由世界第三大商用飞机制造商、世界第一大支线飞机制造商(市场份额45%)——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研制的。 巴航的E系列支线客机在我国也有,应该有不少人坐过。
旅游学地理:此处号称“华夏第一座都城” 去过一次河北涿鹿。据《史记》记载,黄帝杀死蚩尤,服炎帝后,“邑于涿鹿之阿”,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涿鹿有个“黄帝城”,亦称轩辕城,位于涿鹿县矾山镇境内。据传,黄帝城即黄帝所建华夏之第一都城。 不过话说回来,京冀一带,辽代的古迹已属凤毛麟角,至于上古时代的黄帝城,只是存在于故事里。涿鹿黄帝城,外观看上去就是一片新建筑,令人没有进去参观的欲望,在外面看看得了。
雨中东三环
再早不知道,从70年代说吧… 70年代北京副食店里都卖“立新啤酒”,首都啤酒厂生产。其实就是五星啤酒、双合盛酒厂在特殊年代改的名字。好像是3毛一瓶,相当于两瓶北冰洋汽水钱。 80年代,五星啤酒、北京啤酒(俗称“北京白牌儿”)双雄争霸。那时候有板儿车拉着啤酒走街串巷哟喝:“换啤酒喽!” 当时燕京初出茅庐,与五星、白牌儿不在一个层面上,只能能靠价格拼市场,比那两家都便宜1毛。但忘了是从哪年起了,一不留神,市场上只剩下了燕京…
地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 海拔高度:约1380米。 时间:7月初。 气温:最高26度。
从27度的贡宝拉格草原,回到39度的北京
张北县城,海拔1380米,24度
16万人口的县城,有必要建这么密的高楼吗?
相距100公里,温差10度! 北京市区37度,河北怀来27度。 隔一道山,温度相差10度。在官厅水库边,晚上穿短袖还有点凉。
旅游学地理:漫水桥 百度上的解释:这种桥“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以传统石板架桥方式,作出的一种适应山区溪流交通的选择。”
旅游学地理:眺望加拿大最富的社区 下图半山坡上的房子,属于“西温哥华”(West Vancouver)。该区4.4万人口,据2019年Macleans杂志的统计,平均家庭净资产为445万加元,排在加拿大第一。 有钱人为什么欢住在这儿?环境好啊,坐山观海、森林环绕,面前的海湾隔开了温哥华市中心的浮躁喧嚣。
加拿大城市,90平方公里建成区,住多少人口? 坐飞机时拍到的城市全景。 查了查资料,这座城市总面积9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0.6平方公里。该市全部住宅套数中,高层公寓占比约30%,独栋house占比仅20%,其余为联排、双拼、5层以下公寓等低密度住宅。按这个数据,是加拿大人口密度很高的城市了。 猜猜这个城市大概有多少人口?给四个选项:25万、50万、75万、100万。
梁家园,慎业里 前些日子故地重游,走到了这里。 北京胡同叫“里”的不多。这些“里",多是民国初期搞的房地产项目。取名为“里”,是仿上海租界的里弄式住宅。 慎业里是1920年代一个天津商人投资开发的。据说初衷是想搞成八大胡同那样的生意场,但没弄起来,最终还是成了普通民居。
旅游学地理:美国最大的自认祖籍族群 既不是英格兰人,也不是爱尔兰人,而是德国人。 2015年的人口普查,美国有4640万人自认祖籍是德国,占总人口的14.3%,排在第一。 我曾去过密歇根州一个名叫Frankenmuth的小镇(下图)。这个只有5000居民的小镇有个绰号,叫“小巴伐利亚”。像这种的德风小镇,据说在美国的北部有不少。
旅游学地理:美国的官方语言是什么? 如题,我估计很多人会答错。 美国是语言文化的大熔炉。据统计,不同族裔美国人的母语约有350种之多。美国人的家庭用语排前10名的分别是:英语(2.45亿,78.5%)、西班牙语(4130万,13.2%)、汉语(340万,1.1%)、塔加洛语(172万)、越南语(152万)、阿拉伯语(139万)、法语(118万)、韩语(107万)、俄语(104万)、葡语(94万)。 但母语、家庭用语、工作用语等等这些都是人口统计中的概念。那么,美国有法律规定的国家官方语言吗?是什么呢? 下图:美国联邦首都华盛顿DC实拍。
旅游学地理:爱尔兰裙子风笛与苏格兰裙子风笛 昨天发了一图,是几个穿短裙、背着风笛的人站在街头的照片,请吧友猜这身装束是哪里的民族风格。除了极个别之外,回复几乎全部说是苏格兰。但这个答案是错的。正确答案是:爱尔兰。 虽然不如苏格兰的短裙、风笛的知名度那么高。但爱尔兰人也穿短裙、也有风笛。而且双方有着明显的不同:苏格兰短裙是方格呢的;爱尔兰短裙则是单色,其中尤以番红花色和爱尔兰绿为多。苏格兰风笛是用嘴吹奏的;爱尔兰风笛则是用手肘挤压气囊来演奏,所以也叫“肘风笛”。 下图1:爱尔兰短裙和爱尔兰风笛。 下图2:苏格兰短裙和苏格兰风笛。
旅游学地理:猜猜这是哪里的服饰和乐器?
实拍:韩国釜山梵鱼寺 去釜山的时候,想看看当地的古建,就查到了这里。于是坐1号地铁再倒90路公交,到此一游。 下图1:第一道山门曹溪门,因韩国最大的佛教宗派“曹溪宗”而得名。此门由单排四棵柱子支撑,又称“一柱门”。 下图2:第二道山门天王门。 下图3:普济楼。
旅游学地理:韩国,釜山 韩国到目前为止我只去过两个城市,一个是首尔,另一个就是釜山。 釜山位于朝鲜半岛的东南端,距首尔大约400公里。从首尔站坐KTX高速火车,两三个小时就到。 下图1:釜山站。 下图2:釜山海云台。 下图3:釜山隔朝鲜海峡/对马海峡与日本相望。
美国是不是人均拥有居住土地和住宅面积最大的国家? 感觉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独栋House比例都没有美国高。欧洲就更甭说了。南美没去过,不了解。 ( 没记错的话,下图是在即将抵达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时拍的。)
旅游学地理:夏天最凉快的城市 北京这几天太热了,所以总想“凉快”这个话题,想起我去过的一些夏天凉爽的城市。其实还是挺多的,国内如拉萨、西宁、昆明,国外如一大票温海气候的城市。 但本贴说的这个城市,才是我夏天去过的所有城市中,印象里最凉快的。甚至说不是凉快,而是有一点点冷了。 这个城市就是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
旅游学地理:最宜居的气候 夏天不用开空调、冬天不用开暖气,而且是非高原地区。这样气候完美的城市有吗?至少我没去过。 二者不可得兼,只能取其一。取哪一个? 下面说说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说您喜欢的气候就好了。
“苏联医院” 南城70岁往上的老人,应该还记得友谊医院的这个旧名称。其实它当初的全称是“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但人们都习惯称其为“苏联医院”。 这所医院是1952年由苏联援建的。现在友谊医院的西院还基本保持着70年前“苏联医院”的老样子。
旅游学地理:温哥华端午龙舟节 中华文化在加拿大温哥华影响力巨大,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节就是一个例证。 划船运动在加拿大BC省是一项群众基础非常深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国的端午赛龙舟文化与当地的体育文化一拍即合、落地生根,成为温哥华每年夏季的盛事之一。 可惜,在温哥华多年,我从没去市内福溪现场看过赛龙舟。但是,没少在列治文菲沙河的UBC划船俱乐部看龙舟队训练(下图2、图3)。
旅游学地理:基督城的清真寺 基督城(Christchurch,音译“克赖斯特彻奇”)是新西兰南岛的最大城市,人口约37万,其中有超过36%的居民是基督徒,另有1.1%是MSL。 下图是位于市中心西侧的Deans街上的一座清真寺。2019年3.15 这里发生恐袭,一名澳大利亚枪手射杀数十人。 素以“世外桃源”著称的新西兰也不安宁。 事件发生后不久我刚好有机会去基督城,特意到此处看了看……
旅游学地理:航拍,菲沙河入海口 河流入海口形成的三角洲地区,不仅土地肥沃,更是河海交通航运枢纽,因此蕴育出了很多繁荣富裕的城市。比如加拿大菲沙河(Fraser River)入海口的温哥华。 下图拍照角度是从北向南。照片从下往上依次是: 温哥华市区南部; 菲沙河北支流; 海岛(Sea Island,温哥华国际机场所在的小三角洲岛); 菲沙河中支流; 璐璐岛(LuLu Island,列治文市所在的大三角洲岛); 菲沙河南支流; 三角洲市(City of Delta)。
旅游学地理:海港的早晨 看得出是哪个港口城市吗? 下图1:进入港湾。 下图2:港城天际线。 下图3:停船入泊位。
旅游学地理:国内哪些城市夏天凉爽? 昆明、西宁、拉萨、乌鲁木齐,我都在夏天去过,确实凉快。 下图:拉萨。
鹞儿胡同5号:京师警察厅侦缉大队旧址 清末时建立警察制度,此院是外城巡警厅。再往前推,这里是清代都察院中城正指挥衙门。 据说“燕子李三”最后的归宿就是这个院儿。另外,话剧《茶馆》里的“二灰”,应该就是在这里当差领饷的。
两种截然相反的晋阶模式 我们:职业球员→踢出名堂→大学生 北美:大学生→踢出名堂→职业球员 今天早晨的中北美国家联赛,加拿大对巴拿马的首发阵容中,有5人都是起步于NCAA大学联赛。
旅游学地理:滨海自由城 Villefranche-sur-Mer 法国尼斯东侧有一个小海湾,海湾顶端坐落着一座漂亮的度假小城,叫做Villefranche-sur-Mer,中文意思是“滨海自由城”。 Villefranche的法语含意是“可以任意穿行的城市””。 这个词最早出现于中世纪。当时法国一些领主在城镇周边修建起“新城”,允许城镇内的居民迁居过去。因为领主治下的百姓原本是不得任意迁移的, 这些允许人们任意行走、迁徙的新城就有了“自由城”的称谓。 法国有多座城镇的名称中有Villefranche,尼斯旁边这个,只是其中之一。
旅游学地理:加拿大北部的印地安定居点 我旅行时到过加拿大育空地区的“卡克罗斯”(Carcross),这个偏远小镇是北美印地安人的“塔吉什人”(Tagish)和“特林吉特人”(Tlingit)的定居点。 2021年人口普查,卡克罗斯居民317人。除了塔吉什人和特林吉特人,也有少部分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和德裔居民。
“给点建议呗?” “好自为之吧!”
旅游学地理:猜猜是哪座城市 飞机即将降落时拍的,机场离市中心很近;有邮轮停靠(图2 );港口城市(图3 )。 15世纪中叶,一位与世界地理密切相关的人物出生在这座城市。
旅游学地理:地理环境独特的马尔代夫 有一些海滨度假区将自己比做马尔代夫。做这种宣传噱头的人,要么是他自己没去过马尔代夫,要么他是欺负别人没去过马尔代夫。 世界上碧海蓝天、水清沙幼的度假海岛多的是,但马尔代夫则与众不同,这是由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航拍片:这城市环境咋样?猜猜是哪里?
旅游学地理:加拿大的南北方分界线——北纬60度 加拿大一共有10个省,在加拿大南部沿加美边境从东到西一字排开。加拿大的北部被划为三个地区。加拿大西部诸省与北部三区的分界线,是北纬60度线。 加拿大10个省我到过9个,北部三区只到过育空(YUKON),而且只是将将迈过北纬60度线,进入育空境内不太远。北纬60.1度,是我目前在加拿大到过的最靠北的位置。
旅游学地理:世界上“最小的沙漠” 在世界各地旅行,我曾经去过一些偏僻、古怪的地方,比如本贴说的这个“沙漠”。上百度查“世界上最小的沙漠”,能查到它,其面积仅有2.6平方公里。 这地方叫“卡克罗斯沙漠”(Carcross Desert),在加拿大的西北部的育空地区,北纬60.1度,属于高纬度地区。 不难发现这个“沙漠”有点古怪:首先这里生长着不少针叶树木,谁见过沙漠里长针叶林的?另外,这四周的地貌是湖光山色、森林遍布,只见过沙漠里的绿洲,谁见过绿洲里的沙漠?
旅游学地理:加拿大“劣地” 关于“劣地”,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劣地(badland)是暂时性水流强烈冲刷切割,冲沟分支繁多、错杂零乱的地貌。其上有重重叠叠的树枝状沟壑,沟壑间分布着高度和形状极不一致的丘地。它是干旱气候条件下由于植被稀少,侵蚀割切作用强烈,水土流失显著形成的。在半干旱区任意开荒,亦易造成劣地。劣地由于寸草不生,故又称“恶地”。 下图: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劣地地貌。
旅游学地理:加拿大中西部最好的大学 欧洲人在加拿大的殖民过程,首先是从东海岸沿圣劳伦斯河进入到安大略湖周边,即现在的魁北克和安大略省;另一路则是绕到西海岸,开发现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因为开发得早,经济底子厚实,人文历史相对悠久,加拿大最好的三所大学麦吉尔、多伦多、UBC就分别在这三个省。 加拿大的中西部,开发时间相对较晚。但是这一地区盛产石油、天然气,矿业资源十分丰富,是近几十年加拿大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而且未来的潜力无穷。有钱了,大学也就牛了。阿尔伯塔大学(下图)因此成为了加拿大传统三强之外最好的大学之一。
首发11人来自10个国家,猜猜这是哪个国家的哪个俱乐部?
旅游学地理:夜晚的惠灵顿 惠灵顿是新西兰首都,也是该国的第二大城市,城市人口21万,都会区人口42万。 城市虽小,但惠灵顿夜晚街上还是挺热闹的,有个繁华都市样儿。
旅游学地理:贫瘠的西班牙地中海海岸 本贴照片拍自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大区、马拉加省,从小镇龙达居高南望地中海海岸地区。 这一带海岸是丘陵地貌。除了居民区绿树成荫之外,乡野地带植被稀疏、草色枯黄,很干早的样子。
旅游学地理:尼泊尔的热带地区 在我去过的国家里,仅就地理及气候而言,尼泊尔是个很神奇的国度。这个面积14.7万平方公里、比我国辽宁省还略小一点的国家,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有5个不同的气候带,从高寒的极地气候,到热带、亚热带气候。 下图:尼泊尔南部地区的热带风情。
旅游学地理:西西里岛上的慢生活 G7国家我都去过,其中最穷的是意大利;意大利最穷的是南意;南意最穷的是西西里。 但是另一方面,G7中意大利人的日子过得最滋润!尤其是南意人,更尤其是西西里人。
看房子造型和周边植被,猜猜当地是什么气候类型?
旅游学地理:以色列第一大港——海法港 站在巴哈伊空中花园往下看,正前方就是海法港。 海法的海水是浅蓝色的,感觉应该不太深。查了一下,其港区内沿岸泊位水深多在7至10米之间,最深的是14米。 海法港是以色列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也是地中海东部地区主要的港口之一。 海法这座港口城市挺漂亮的。
旅游学地理:华盛顿DC为何要求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 华盛顿DC就是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的首都。 当首都不香么?干嘛非要成为一个州?
美国各州名气最高的企业品牌,知道几个?
旅游学地理:高高原机场 国际民航业将海拔标高在5000英尺(1524米)至8000英尺(2438米)的机场定义为“高原机场”;将海拔标高8000英尺(2438米)以上的机场定义为“高高原机场”。 高高原机场中,我只走过拉萨的贡嘎国际机场(下图),海拔3570米。
旅游学地理:铁路总里程世界第五的国家 世界上铁路总里程排名前四的是美中俄印,都是国土辽阔、人口过亿的大国。那么排名第五的是哪个国家? 这个国家人口只有3700万,但国土面积大。所以他们的铁路总里程达到了4.66万公里,紧随美中俄印排第五。这个国家就是加拿大。
加拿大街头,络绎不绝的老爷车 加拿大这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汽车品牌,但却是个汽车工业大国,而且有自己的汽车文化。 加拿大汽车文化的现象之一,就是在他们的街头,经常会看到有各种各样的老爷车。这些车看上去至少有30年以上的高龄了,但仍然可以上路驾驶,其中有一些还非常炫酷。
风暴中的加勒比海,海水颜色仍然很漂亮! 照片拍自古巴Varadero。
首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