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两千
幻象两千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15
粉丝数: 2,761
发帖数: 47,669
关注贴吧数: 11
旅游学地理:北美为什么盛行皮卡 以加拿大为例。在大城市还不太明显,到小城镇、乡村地区,几乎每三辆车里,就有一辆是皮卡,比例非常高。 加拿大人喜欢皮卡,自有其原因。皮卡可以说是最适合加拿大地理、人文环境的车型。
世界上最大的二战博物馆为何建在新奥尔良?原因竟与地理有关 在新奥尔良,花了半天时间参观“国家二战博物馆”,但只看了一半内容,另一半没来得及看。据说世界上以二战为主题的博物馆中,新奥尔良这个是最大的。 参观之余产生一个疑问:新奥尔良为什么建这么大一个二战博物馆?这座城市与二战有什么特别的渊源吗?细一了解,才知原因竟与新奥尔良的地理环境有关。
实拍:密西西比河(新奥尔良) 虽然多次去过美国,但之前从没到过密西西比河。这就像老外来中国没见过长江一样,是个遗憾。 直到后来去了新奥尔良,才见到这条大河…
木匠哥特式--北美的全木老建筑,怎么评价? 这个小礼拜堂在加拿大BC省的列治文市,建于1891年。它就属于是Carpenter Gothic风格,这种风格流行于19世纪后期北美的住宅和小教堂建筑。 在加拿大时,我经常从它旁边经过,熟视无睹。但前几天停下来仔细看了看,觉得这个小建筑挺耐看的:朴素,但不失精巧。
旅游学地理:日本千叶县航拍 千叶县位于东京都东部,是东京都市圈的组成部分。成田机场就在千叶县的成田市。 我是从太平洋海岸(下图1)、由东向西进入千叶县(下图2),飞往成田机场。因此有机会航拍到千叶县东北部的部分地貌。(下图3是千叶县位置)。
说到加拿大的秋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红枫叶。其实红枫主要是在加拿大东部的安省、魁省那边。西海岸这边的植被是以针叶林为主,枫树没有东部多。而且西岸这边的枫叶红黄紫绿都有,不像东部那样秋天漫山遍野红彤彤一片。 虽然不比东部,但是温哥华秋天也挺有颜色的。
温哥华的独栋House会越来越少…… 北美地广人稀,最传统、最大众化的住宅形式是独栋House。但这种情况正在一些大城市发生改变,一个最近的例子就是加拿大温哥华。 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温哥华是世界知名的宜居城市,人口增速较快,但温市的面积只有115平方公里,因此房价奇高,为加拿大之冠。 为此,温市政府修改建筑法例,允许原来一栋house的地块上,建最多8个住宅单位。即拆独栋house建townhouse和公寓。
旅游学地理:加拿大获转移支付最多的省是哪个? 为转移支付做贡献的省又是哪几个? 加拿大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只负责国防、外交、移民等“国家事务”。而教育、医疗、福利这些民生问题,都是联邦各成员(省)自己的事。联邦花钱的地方少、省里花钱的地方多,所以每年联邦会拿出一大笔钱来向各省做转移支付。2023-2024财年,加拿大联邦的转移支付总额是946加元。 加拿大的转移支付由三大项构成:健康转移支付(专用于医保)、社会转移支付(专用于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等)、均衡转移支付。其中这第三项,顾名思义,就是均贫富用的,只分配给穷省。 下图:加拿大联邦首都渥太华,国会大厦外观、百年圣火坛(上有各省省徽)、参议院议事厅。
参观美国“国家二战博物馆” 前阵子去了趟新奥尔良,这座博物馆是Tripadvisor上排第一的当地热门景点,而且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战博物馆之一。在里面呆了一下午,到闭馆时也就看了一半内容。 值得一看!
旅游学地理:路过一个加拿大村庄 昨天刚发了一贴,介绍加拿大的市镇村区有什么区别。今天这一贴介绍一个我曾开车路过的加拿大村:克林顿村(Village of Clinton,下图1)。 克林顿村位于加拿大BC省的汤普森-尼古拉地区,97号公路穿村而过(下图2、图3)。
旅游学地理:加拿大的市、镇、村、区有什么区别 众所周知,在我国地方行政区有多个层级。但是在加拿大(仅以BC省为例,其它省可能有所不同),它的行政区只有两级:省(Province)和地方(Municipal)。 首先说这两级之间并不是上下级关系。省及地方政府各管各的事,分别只对自己的选民负责,彼此之间工作无交叉、行政无隶属。但这个不是本贴要说的重点。如题,本贴主要介绍加拿大地方行政区的市City、镇Town、村Village、区District的同与异。 下图1:BC省首府维多利亚市。 下图2:BC省最大城市温哥华市。 下图3:BC省内陆山区的霍普区(District of Hope)。
航拍:美国“贫困地区”小城镇的夜间灯光 常看到有人发城市夜间灯光卫星图片,以比较不同地区的发达程度。我也来凑个热闹,发几张在美国乘夜航班机时拍的航拍片。 这些城镇分别属于美国东南部和中部的“穷州”,最大的20万人口,小的只有几百人口。 下图:奥兰多机场。我从这里出发,往美国内陆西北方向飞。小城镇灯光图2楼起陆续发。
住奥兰多Drury酒店品尝到的当地啤酒 住美国Drury旗下的连锁酒店有个好处:提供免费的晚餐(含酒水),其中必包括一款最有代表性的当地啤酒。 我在奥兰多Drury 酒店,尝到了这款叫“雪橇”(Toboggan)的金色艾尔,奥兰多本地酒厂出品,酒精度5%。口感还不错,免费的就别高标准严要求了。 多说一句,奥兰多不以高品质啤酒闻名,而是以众多迪士尼和环球影城主题公园闻名。
美国之于加拿大,既不是国内,也不是简单的国外 而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温哥华机场有三个航站楼:一个是国内航站楼,一个是国际航站楼,第三个是哪儿不难猜——美国航站楼。 加拿大的经济、国防,都对美国有着巨大的依赖性。加拿大与美国之间的各种交往,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远远多于其它国家。 下图1:温哥华机场的美国航站楼候机区。 下图2:一架美联航的班机即将从温哥华飞往休斯顿。 下图3:从温哥华机场起飞后,窗外风景。
旅游学地理:美国为什么不建高铁? 我从新奥尔良坐Spirit航空的班机前往奥兰多,机票才24美元。当然,廉价航没有免费行李。无论托运行李还是登机箱,都是一件39美元,只有可以放到前排座位底下的小背包免费,而且只限一件。 约900公里、1小时40分钟的航程。一个人一件行李,一共63美元,约合460元人民币。 上午10点多的飞机,时间不算不好。一架100多人的空客A320,空了至少四分之一的座位。 下图1:新奥尔良布什机场。 下图2:Spirit的飞机是仿出租车的黄颜色。 下图3:奥兰多机场。
新奥尔良普及度最高的啤酒:Abita琥珀色拉格 在新奥尔良呆了两三天。当地的餐厅酒吧,最常见的就是这款本地产的啤酒。4.5%的酒精度,苦度17,用的是德国Perle啤酒花。但我喝着觉得口味偏谈,一般吧。 多说一句,新奥尔良这城市还是挺好玩儿的,有自己的城市特色,值得一游。
实拍:新奥尔良的高楼 新奥尔良以18、19世纪的老房子闻名,现代高楼不多,不过也还有一些。新奥尔良的高楼多是1960、70年代建的,最高的212米。
你能说出10个西班牙城市的名字吗? 不看地图、不问度娘,仅凭记忆。对西甲球迷来说此题太容易了。但球迷多半只知城市名,而地理迷还会知道城市的方位、特色、历史等等。 西班牙是我最喜欢的欧洲国家之一,去过它的十几个城市。这些城市的历史、建筑、文化、美食、音乐、足球……等等都非常有吸引力。 下面是我在西班牙几个城市拍的照片,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场景。其中图1至图4是西班牙人口最多的四大城市。第5至图8是历史古城、旅游城市。你能认出它们来吗?
你能说出10个澳大利亚城市的名字吗? 昨天同样的问题问的是俄罗斯。地理吧果然大神多,回复二百多楼,有的吧友甚至一口气说出了四五十个,太厉害了!今天上点难度,如题,考验一下吧友们关于澳大利亚的地理知识。 我去过澳大利亚的五个城市,照片在下面,它们分别是该国第1、第2、第3、第6和第15大城市。如果各位能认出来,也算是给一点提示。
你能说出10个俄罗斯城市的名字吗? 提起一个国家,如果你能轻松说出这个国家一连串城市的名字,一方面说明你的地理知识好,另一方面也是说明这个国家的影响力大、城市知名度高。 俄罗斯是个大国,联合国五常之一,还是我们的邻国。从历史、政治、文化、军事、经济、地缘等各个角度来说,都于我国有着不小的影响。如题,不看地图、不问度娘,你能说出不少于10个俄罗斯城市的名字吗? 我试了试,勉勉强强能凑够。我觉得如果把题目换成英国、德国、意大利,可能都比俄罗斯容易一点。当然,我的地理知识很差,我是“旅游学地理”,去过的地方才会了解一点,没去过的地方知之甚少。我去过俄罗斯,但只到过它的两个城市:莫斯科(下图1、图2)和圣彼得堡(下图3、图4)。
旅游学地理:夏威夷考艾岛上的小县城 估计就是去过夏威夷的吧友,大概也没几个人到过这里。这地方叫“利胡埃”(Lihue),是考艾县的县治,居民只有8004人(2020年普查数据)。 利胡埃位于考艾岛的东岸南部,其行政区域滨海,有海岸线。但它的城市建成区并不在海边,而是建在离海边有两三公里的山坡上。所以利胡埃留给我的印象是个小山城,并没有那种椰风海韵的所谓夏威夷风情。
旅游学地理:温哥华西区 温哥华是加拿大房价最高的地区,而温哥华西区则是温哥华房价最高的区域。2022年温西的独栋House中位数价格是378万加元,约合两千万RMB。 温哥华西区不乏深宅大院,但也有不少建在4000平方英尺(约370平米)地块上的老破小,看上去比较新的房子也是房主近些年翻建的。 温西的house之所以贵,是因为这里是温哥华传统的“好区”,是在市中心之外最先发展起来的house居住区,有温市最好的教育资源;生活、交通相对方便;社区三面环水,地势相对平缓,到处是大树,环境清幽。所以很多人即使买不起温西的房子,租房也要住在温西。 下图:前几天在温西拍的街景照。
在北美怎么分辨哪里是富人区? 好像是矮大紧还是谁讲的,大意是: 如果一眼望去全是树,树下有房子。那就是富人住宅区。 如果一眼望去全是房子,房子之间有树。那就是普通街区。 下图:加拿大,温哥华西区。
还有人记得“艾德熊”吗? 记得早年间在北三环木偶剧院那儿有一家,好像没几年就关了。 个人觉得A&W的汉堡是北美几大连锁快餐里做得最好的,比麦、肯、王都强得太多了。另外他家的草本饮品Root Beer也很有特点。不知为何在中国没做起来。 A&W在加拿大非常多,大小城镇都有。下图是我在BC省一个叫Cache Creek的小镇拍的,该镇居民不到一千。
旅游学地理:这个地理环境怎么样? 那不勒斯湾,面宽约33公里,西通地中海,东靠维苏威火山,北侧是佛格莱利亚半岛和普罗奇达、伊斯基亚岛,南边是索伦托半岛和卡普里岛。 (下图1是从南边的索伦托向北拍那不勒斯湾。)
没挨过饿,才会有如此糟蹋粮食的习俗? 别的地方不了解,美国加拿大万圣节有制作南瓜灯的习俗。据统计,美国每年在万圣节后当垃圾处理的南瓜达到6万吨! 下图1:一个在万圣节期间展示的重达1003公斤的“南瓜王”被切碎,等待清运。 下图2:摆在超市外的南瓜。万圣节刚好是在南瓜收获季之后。 下图3:万圣节南瓜灯。
实拍:戈兰高地的联合国观察员部队 人在国外,消息就是闭塞。今早在贴吧上看到多个贴子,说“5000瓦格纳配合叙利亚军队攻占了戈兰高地”。这么大的事儿,这边的网上竟然查不到任何消息! 我去过戈兰高地,还在“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的哨位前拍过照。叙军攻击戈兰高地,首先得越过隔离区,那里的联合国观察员部队毫无知觉吗?联合国以及各路媒体也毫无反应?奇怪! 1974年叙以两国达成《脱离接触协议》,并在戈兰高地东部设立狭长的隔离区。联合国派出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进驻隔离区,维持停火、监督双方军队脱离接触。该部队一直保持到现在。这期间叙以双方有过违反脱离接触协议的行为,但联合国都会在第一时间发声谴责。 下图1:观察员部队哨位上的两名维和军人,一位来自挪威,一位来自芬兰。 下图2:观察员部分的车辆,上面有UN标识。 下图3:戈兰高地态势图。红点是本贴照片拍摄地点。
特殊地理环境的特殊交通工具:水上飞机 水上飞机不是哪儿都适用。光有水面还不行,水面得够大,满足飞机滑行起降;另外水面得平静,风浪太大了不行。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简称BC省)的地理环境,就特别适合水上飞机。500万人口的BC省,有多达78个水上飞机场在运营。
旅游学地理:英国海外领土中最大的城市 目前英国还剩下14个海外领地。你知道它的这些海外领地中,最大的城市是哪个吗?人口有多少? 恐怕你想不到,是仅有区区4.1万居民的乔治敦(George Town),开曼群岛的首府。
旅游学地理:以色列首都是哪里? 按实际来说,是耶路撒冷。因为以色列政府、议会都设在耶路撒冷西区的吉瓦特拉姆。按照以色列的国内法,首都也是耶路撒冷。1980年以色列通过了《耶路撒冷法》,称”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完整、统一的首都”。 然而以色列定都耶路撒冷定这件事,是违反国际法的。根据1947年的联合国181号决议,巴以分别建国。耶路撒冷作为国际城市,既不属于巴、也不属于以,由联合国管理。以色列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控制了西耶路撒冷,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拿下了整个耶路撒冷。但联合国的181号决议并没有撒销,根据该决议,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属于占领性质。 下图:耶路撒冷,吉瓦特拉姆区。 1、 以色列议会。 2、以色列议会的标志“七枝烛台”,英国议会送给以色列的礼物。 3、七枝烛台和大卫星组成的街头雕塑,远处是以色列内政部大楼。
旅游学地理:美国历史上仅有的两次失去领土 一次是割让,另一次是属地独立。 具体情况楼下细说。 下图:纽约、洛杉矶、安克雷奇、檀香山。美国地跨两大洲三大洋,国土面积从独立之初的80万平方公里,通过战争、购买、并入等方式扩张到现在的937万平方公里。历史上仅有两次失土经历。
今年秋冬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 昨夜雨疏风骤。今天雨过天晴,发现北山染白。 山下下雨、山上下雪,这是温哥华冬天最常见的天气。但感觉这个秋冬雪来得有点早。 看到山头雪,立即对新滑雪季有了期待。不过温哥华的滑雪场是以天然雪为主,要等积雪达到一两米深才行。往年都是圣诞前后雪场才开,不知今年会不会提前。
你知道哪些城市有重轨交通? 其实城市重轨交通在一些都会区还是挺活跃的。比如加拿大温哥华的“西岸特快”(West Coast Express)。这条重轨交通线全长68公里,共设8站,连接温哥华市中心与大温地区东部的7个卫星城,只在工作日的早晚高峰运营,单程用时约70分钟。列车采用双层车厢,日均客运量9800人。 下图1:西岸特快。远景高楼是温哥华市中心。 下图2:温哥华市中心的Waterfront车站,重轨西岸特快、轻轨Skytrain、海上公交Seebus在这里交汇。 下图3:西岸特快运行线路图。
温哥华随手拍(多楼贴) 下图1:Coal Harbour的公寓楼。 下图2、图3:Coal Harbour的高层风景。
在加拿大公路上最好别当“头车”,跟着前车走最安全 上个月我在BC省北部的97号公路上,前面的车突然急减速,我赶紧踩刹车,心想:有毛病啊!没人没车、一马平川的,踩什么刹车呀!然后,我就看到有一头鹿从路边的丛林里钻出来,从公路上横穿过去。惊出我一身冷汗:如果我是前车司机,我肯定观察不到这头鹿。 司机的安全意识往往都是长期驾驶经验养成的“下意识”。咱在国内开车养成的观察习惯是看人看车看信号灯,哪会意识到路边的密林里有一鹿正要窜上公路呢?!
旅游学地理:加拿大,中海岸区首府贝拉贝拉 加拿大的太平洋海岸,是这个国家气候最好的地区,冬不冷、夏不热。但由于西海岸高纬度地区特殊的海岛、峡湾地貌,这一带的交通极为不便,因此人烟稀少。 “中海岸区”(CCRD)是加拿大BC省的一个行政区,在温哥华以北直线距离约500公里处。土地面积 2.5万平方公里。2021年人口普查,该地区仅有3582名居民,其中2370人是印地安原住民。由于地广人稀,全区没有一个建制市镇,区内最大的居民点,就是区政府所在的“贝拉贝拉”(Bella Bella),人口1193。 下图1:中海岸区自然风光。 下图2:首府贝拉贝拉所在的坎贝尔岛。 下图3:中海岸区位置图。
旅游学地理:东耶路撒冷 现在的耶路撒冷,完全感受不到所谓的“东耶路撒冷”、“西耶路撒冷”之分,就是一座完整的城市,全部在以色列控制之下。但是国际上普遍将东耶路撒冷(包括著名的耶路撒冷老城)视为约旦河西岸地区的一部分,属于巴勒斯坦领土。 本贴照片全部是楼主在东耶路撒冷实地实拍。 下图1:从东耶路撒冷的橄榄山上俯看老城。 下图2:耶路撒冷老城街景。老城整个在东耶路撒冷界内。 下图3:东耶路撒冷地图。
实拍:“某大”集团海外注册地——开曼岛“阿格兰屋” 去开曼群岛首府乔治市旅行的时候,特意找到“阿格兰屋”(Ugland House)拍了一张外景照。 这栋5层高的小楼曾被奥巴马斥为“世界上最大的税务骗局”。据介绍有1.8万家企业在这里注册,其中不乏国际知名大企业。在国内欠下两万亿债务的那家“某大”集团,注册地就是这里。 下图1:“阿格兰屋”外景。也只能拍拍外景,这是私人物业,闲人免进。 下图2、图3:阿格兰屋所在的大开曼岛乔治市南教堂街街景。
足球是加拿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有100万小孩参加足球训练 加拿大调研机构SRG发布今年6月份发布一份报告,称该国3至17岁的少年儿童(约610万人)有67%定期参加某项有组织的体育运动,其中足球排在第一位,比例为16%(约100万人)。 加拿大青少年每年参加体育运动的花费,因年龄和参加的项目不同,人均在1227~2500加元之间。其中足球和武术是花销最低的项目,人均1400加元。
旅游学地理:认得出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吗? 照片是我在约旦亚喀巴拍的。这面大旗树立在亚喀巴港的海边上,非常醒目。旗杆高13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旗杆之一(能排进前十)。 亚喀巴位于红海亚喀巴湾的北端,是约旦唯一的出海口。这地方一眼望四国:约旦、以色列、埃及、沙特。这杆大旗如此高大, 据介绍从这个四个国家都能看到。
旅游学地理:加拿大有几个内陆省? 加拿大分为10个省和3个区,几个滨海几个内陆? 答案可能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诺大的加拿大,仅有两个内陆省,即:阿尔伯塔(下图2)和萨斯喀彻温(下图3)。其它的8省3区都有海岸线。 这仅有两个内陆省,却是加拿大的宝地。都知道加拿大是资源大国、农业大国。加拿大的石油、天然气、矿产,大部分都在这两个省;加拿大的农牧场,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省以及它们东侧的曼尼托巴。
旅游学地理:以色列在戈兰高地建立的第一个定居点 站在戈兰高地的本塔尔山上向西俯看,看到了下面这个场景。好奇这是什么地方,上网一查,才知道叫“梅伦戈兰”(Merom Golan),是以色列在1967年“六日战争”中占领戈兰高地后、建立的第一个戈兰高地犹太人定居点。 据介绍这里原来是叙利亚废弃的军营,以色列人在此基础上建成了“基布兹”。早期的梅伦戈兰就是个集体农庄,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综合经济体,其中旅游业占很大比重。2021年统计梅伦戈兰有754名居民。
旅拍:秋天的巴尔克利河,景色像哪里? 巴尔克利河(Bulkley River),加拿大BC省北部的河流,河长257公里,流域面积12400平方公里,部分河段与16号公路平行。 照片拍摄地点的纬度接近北纬55度。
旅游学地理:北美最亚洲最近的大港 不是安克雷奇。安克雷奇难以幅射内陆主要经济区域,并非东亚货轮的主要目的地。从上海、釜山等东亚港口出发的货轮,进入北美后的第一停靠港,往往是加拿大BC省北部太平海洋海岸的“鲁珀特王子港”。 (本贴照片,均在鲁珀特王子港的港区内船上拍摄)
旅游学地理:以色列的哈瑞迪犹太人 本贴照片是我在耶路撒冷街头拍的。当时并不知道这些黑衣黑帽、留着长须的男子是什么人,只是觉得他们这个装束、扮相,配上古城的老街老巷,更增添了耶路撒冷浓郁的宗教气氛。 然后上网去查,才知道这些人是哈瑞迪(Haredi)犹太人,属于犹太教中最传统、保守的派别,自称“犹太教正统派”。正如他们这身特立独行的装扮一样,哈瑞迪人在很多方面都与当今的世俗社会、甚至其他犹太教派格格不入。
旅游学地理:天然良港,却难以发展 哈迪港(Port Hardy)是位于加拿大温哥华北端的港口城市,坐落在哈迪湾内,是天然深水良港。虽然纬度高达50度43分(相当于黑龙江北部),但这里是温海气候(Cfb),冬不冷夏不热, 最冷月12月份的平均最低气温1.5度,最热月8月份的平均最高气温18.4度。 条件这么好的港口城市,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2021年),仅有3902名居民。
旅游学地理:以色列,本•古里安机场 随着哈马斯以色列战事的相关新闻,近日“本·古里安机场”也频频出现在媒体上。我去过这个机场,印象还比较深,今天就聊聊它。 本·古里安机场(IATA机场代码TLV)是以色列最大、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位于特拉维夫市区东南20公里处,距耶路撒冷约50公里,距海法约110公里,距哈马斯所在的加沙约90公里。 我去以色列,进出都走的是这个机场。
旅游学地理:“自行车王国” 荷兰 中国曾经是自行车大国,但现在骑自行车的人少了。从人均拥有自行车的数量、骑自行车出行的比例、与自行车相关的基础设施,以及自行车运动水平等多个角度来说,荷兰都称得上是自行车王国。 荷兰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再加上人口相对稠密,大多数人的出行距离都不算太长,所以非常适合骑自行车。在阿姆斯特丹、海牙等城市,超过70%的人日常出行方式是自行车。 (本贴照片是楼主在阿姆斯特丹拍的)
旅游学地理:哪里还有这种“飞海”? 首先说“飞海”不是个专有名词,是我参照“飞地”一词胡乱取的,说的是那个意思。 边界湾(Boundary Bay)是加拿大温哥华都会区南部的一个海湾。这个海湾的南边界就是加美边境线。所以湾内的船只想去往加拿大的其它港口,必须先进入美国海域,然后再回到加拿大海域,穿越两次国际边境线。就像它西侧的美国“飞地”罗伯茨角(Point Roberts)一样,那里的美国居民要想从陆路回美国本土,也必须先进入加拿大、再进入美国。 下图2:边界湾东岸,加拿大白石镇。 下图3:边界湾东岸,美加边境附近。
实拍:以色列耶路撒冷,安息日 10月7日清晨,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动突袭。这一天是犹太教的“安息日”。 这当然不是巧合。安息日是犹太教的圣日,这一天以色列犹太人绝对不许工作,企业、商家、政府,甚至军队都放假休息。 (本贴1至4楼照片是我前些年去以色列,某个安息日在耶路撒冷街头拍的。)
旅游学地理:荷兰的农产品出口世界排名惊人 荷兰总面积4.15万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只有3.35万平方公里(和海南岛陆地面积差不多);人口不到1800万(和深圳市常住人口接近)。 根据瓦赫宁根经济研究中心的数据,2021年荷兰农产品出口创纪录,达到1050亿欧元(约合1084亿美元),是该年度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仅次于美国)。 去过两次荷兰,但都是在城市,没怎么去过他们的农村。只知道荷兰的花卉、乳制品很有名。阿姆斯特丹有不少花卉市场和面向游客的乳制品店(下图)。
一个国家的人口统计,包不包括长期居住在该国的外国人? 至少有的国家会包括,比如加拿大。 加拿大每5年做一次人口普查,最近一次是2021年,统计出该国总人口3699万,这其中包括近320万非加拿大国籍人口,约占该国总人口的9%。也就是说,加拿大的人口数据,是该国的居民人口,而不是国民人口。 居住在加拿大的这320万外国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加拿大永久居民,也就是持有枫叶卡的,约为230万。另外就是是持其它种类长期签证的,比如留学生、工签持有者、难民……等等。 下图:加拿大三大城市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街景。
旅游学地理:世界三文鱼之都 我去过两个被称为“世界三文鱼之都”的城市,一个是美国阿拉斯加的凯奇坎,另一个就是本贴要说的加拿大温哥华岛东岸小城坎贝尔河(Campbell River)。
旅游学地理:你知道哪些窄而深的海峡? 格兰威尔海峡(Grenville Channel)位于加拿大BC省北部港城鲁珀特王子城的南边,隔开皮特岛(Pitt Island)与大陆。 这条海峡长83公里,平均宽度不足千米,最窄处仅370米。而它的深度则超过了490米。从地图上看,它就像是一道裂缝。
旅游学地理:加拿大的灯塔守护人 乘船从温哥华岛的纳奈莫港出发,出港不远在右舷外看到这个小岛(下图)。 上网查了一下,小岛叫Entrance Island,岛上所有的建筑物都属于灯塔站。灯塔站由两人驻守。其中一名守护员叫Spence,他在油管上发了很多关于Entrance岛以及关于灯塔守护人生活工作的视频,很有意思。 加拿大有人值守的灯塔都有两名守护人,以便倒班工作并相互照应。两名守护人在岛上各有一栋独立的居所。
葡萄酒有新旧世界之分,我觉得啤酒也有。 德比捷荷这些欧洲老牌儿啤酒大国代表“旧世界啤酒”,美加墨澳等就是“新世界啤酒”大国。新世界啤酒源于旧世界,但不墨守成规,花样翻新、口味新奇。 个人认为最能代表“新世界啤酒”水准的,是美加啤酒作坊生产的IPA、淡色艾尔、金色艾尔。美加任何城镇,几乎都有这种酒厂、酒吧、餐厅一体化的老酒作坊。 前几天去了趟加拿大BC省北部的鲁珀特王子市。在老港口的这家老酒厂餐厅尝了两款IPA和一款果味啤酒,真不错!
不比中国月亮更圆,但也是该圆时圆、该缺时缺。 照片是在加拿大温哥华拍的,但不是中秋,只是某个月圆之夜。 千里能共婵娟,但万里就共不了了。相隔万里,人在地球两面,国内赏月时,加拿大这边还是大白天;等加拿大看见月亮时,国内早已日上三竿。
旅游学地理:自驾横穿“尼查科高原” 加拿大BC省16号公路,乔治王子城至史密瑟斯路段,长约370公里。这段路自东向西模穿过尼查科高原(Nechako Plateau)。
旅游学地理:温哥华岛的森林经济 加拿大的温哥华岛位于北美太平洋海岸温带雨林生态圈中。该岛是植物学家孟席斯首次记录道格拉斯冷杉的地点。该岛也是记录一些最高花旗松的地点。岛上森林树种主要包括西部铁杉、西部红雪松、太平洋银杉、黄雪松、花旗松、大冷杉、锡特卡云杉、西部白松等。
旅游学地理:遮天蔽日的温带雨林 本贴照片拍自加拿大BC省太平洋海岸,北起鲁珀特王子港、南至哈迪港的渡轮航线中。这一带拥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原始温带雨林。
首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