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改个用户名吧 时间傾斜
关注数: 0 粉丝数: 28 发帖数: 3,256 关注贴吧数: 3
又幻想了:8号线延伸到鲁南路或许算得过来 首先8号线肯定是永久停在沈杜公路了,以下接为幻想,我是觉得如果10年前给8延伸到鲁南路是算得过来的。 1.沈杜公路站 本来不是终点站,因为8三期成了APM,沈杜公路被动成了终点站。附近的可开发行太差。东边是一些企业园区,西北是两所学校,西南是郊野公园。 本来大出站换乘站是自带客流的,完全可以做个购物中心。现在换乘想吃点东西非常不方便,只有往沈杜路上几家店铺,再有就是摆摊和早餐车了。而且大超市也没有,下顺路买菜带回家也不可能。本来很多该留在闵行的消费都没留住 2.公交成本 这一段的公交成本其实很高。浦江13路,这个高峰间隔,车一辆就是百万级别,还要定期换新,再有司机和调度成本。总成本不会低了。奉贤有奉浦快线(18米长车就更贵了),还有海沈/海航/江平/852的奉客宇宙在这里并线。虽然奉贤花的钱关闵行什么事,但是市里总账是算得过来的 3.地铁成本 从沈杜往南高架延伸,刚好南边是大片的农田,成本在地铁里算低的了。原8三期的轨道分岔留了空间,不过要确保不停运施工,有点难度。 4.客流组织 目前沈杜公路成宇宙中心了,公交加APM换乘都在这,其实压力很大。延伸之后可以沈杜对鲁南1:1安排,公交换乘都去鲁南,沈杜的车确保APM能用上。 其实如果10年前(2014年)弄好是个多赢,浦江地块开发能多卖不少价,预留奉贤出钱延伸到金汇的可能。现在公交接驳,就是又花了成本,地价也没抬升起来。 我其实不太认同因为8号线6C/7C,所以不能延伸了。本来都是要上8号线的,无非是早晚的问题。不如直接延伸增能,在高增长期借着能抬升地价给一起做了。 幻想结束。现在想想哪怕8号线三期直接隧道通到APM地段也比现在好?APM对房价抬升比较有限吧,好处就是没有地下隧道开挖了。还是房子建设与地铁建设先后没安排好。APM市内就一条(造价也不低…),国内也没多少,成功与否很容易看出来了。
刷了几次普南线 1.江月路 有不少乘客是这样的,坐到江月路站换8号线 刚好鲁汇和沈杜路附近没站,可以直着从左侧公交车道过来。反面例子就是浦江13路,中间有一站必须左右变道,经常被卡在中间。并且普南线必有座位,也避开了沈杜进站的大排队。6块算是加钱买了速度和舒适度 2.南北高架太堵了 第二班7点的,一般7:50附近到江月路,中环前开始爬行到下高架,到普安路要再开一个小时,8:45才到。非常离谱,因为全是车,完全没有加速和急刹的空间,很适合睡觉 3.等人 因为7点班次是同向末班,有个乘客是在后面喊等一下,但是太远了,司机就没有等。我是比较理解的,到车尾了等一下往前没问题,总不能无限等 4.效益 这块比较尴尬,工作日7点这班固定是15-20人,大概有90-120的营收。比起成本来说其实不算什么。抽去开852一车人营收大概会更好看,不过都是分海航和奉浦快线的客流。贤通估计不会允许852再增能?普南这个载客量也谈不上为地铁分流。 但是也确实解决了直达江月路和市中心的问题,一天也就五个班次,没必要再砍了 我是觉得留着和撤销我都能理解。 如果852需要增能,或许可以开金汇高峰区间,像地铁大小交路一样,直接就金汇大居后面选个站开小环线了,比普南线的车去开要强得多 主要还是太堵车了,如果能45分钟开完后半段,客流应该会再有些提升,这个普南线就能固定下来了,并且我认为以后高峰期南北高架会越来越堵…
闵行地铁的错位 现在的问题是松江快线在闵行没有合适的穿过线位了,如果贴着顾戴路12搞复线,那闵行不会出钱建的。 放射线与棋盘线网的优劣势之比。现在的放射线无疑是留出了大量骨干空白需要公交来接驳。 从北往南 通道一:吴中路通道,九亭北沿吴中路至宜山路。航华龙柏有10支线了,建设必要性就下来一级。 公交生态位:87贯穿高客流,其他吴中路干线如776、149等也受益 通道二:九号线,线位完全没问题,6A当8A用了。9号线常年稳在地铁线客流榜第三,仅此于2和1,没错第四位是11 通道三:我认为12顺着东兰路-农南路至九亭南更合适,填补中间空白。现在这个位置空着,并且漕宝路、顾戴路中间无横向通道(都不是路窄的问题,是没有),交通受阻 公交生态位:七莘路宇宙,向北接9、向南接12、新镇路几线一样。还有漕宝路线位92、186、198,735也有受益 通道四:顾戴路通道。现在12西也不错了,1也有贴着铁路的通道只是5给卡死了。但是顾戴路东段带上徐汇,大片的轨交空白 如果能沿着顾戴路,从顾戴路站-中环路站-上海南站-龙启路站-东体-再向东,形成类15、18的南侧东西切线,市区客流压力会有一些释放 公交生态位:顾戴路干线803高客流,南站向浦东的860、761、755等 通道五:莘松路通道、或者沿着铁路建设。8A的1号线卡在莘庄站是比较可惜的,总长只有9号线的大致一半。如果能沿着12西的走向,再带上莘松路段,莘庄西部交通压力会小很多,本来也都是去1号线的 公交生态位:莘松路宇宙如莘庄1路、150、松江125、松莘、松莘B,其中有不少是高客流线路 通道五B:贴着铁路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参考锦江乐园至莘庄段,建设成本低、通车快,副作用几乎没有因为本来也有铁路阻隔交通了。莘庄西部和新桥就公交接驳1,看着很近,实则很耗时间
松江站的配套 现在就纯靠9号线硬扛啊,首班车之前站外就全是人了,也没有提前首班车,也没有加班次,全靠既有运能来消化。公交跨区的就一条南松专线,嘉定青浦勉强还能换9号线往返,金山朱泾和石化过来就很折磨了。 配套差太多了,理论上应该是配套建好了再把普速迁移到松江站。 几个解决思路 公交 1.在9号线首班车之前,开行通往市区的高速线,不过公交给这么大的客流疏散,杯水车薪了但至少比没有好,公交资源绝对能调出来一些去配套 2.莲松有没有可能把汽车东站改为经过,然后去松江站,本来客流就不太行,刚好合理利用资源 3.金山应该有配套松江站的线路,不行先开个定制看看呢,行就转正加班次,不行就撤校,很灵活。乐松有没有可能延伸一下 轨道交通 1.嘉闵线代建到松江站得抓紧,甚至觉得可以永久到松江站,过莘庄工业区+马桥直街拐过去,原计划的奉贤西侧能有多少人呢。直接嘉闵线到七莘路站导入12,又疏散客流,又充分利用12的运能 2.目前9号线运能问题在哪,维护时间要保证,还是没车,又或者最小间隔已经到了,9号线首班车提前+增加早间班次才是化解这个问题的好方案。松江站现在还是大交路上,以后还有22号线,9号线早晚需要增能的 3.幻想系列。9号线南延到朱泾东可行吗,可以把客流尝试往南直接导入,组合15南、在纸上的奉贤线、16来分散对应客流,不用再市区地铁绕行了 发点暴论,1号线8A只停在莘庄是比较可惜的,运能用的还不够充分。闵行太会了,5号线直接给它卡住。
远郊的通勤需求是什么样的 真有这么多人每天从这么远到市区上班吗,顶级折磨啊。这种一般都是家里的房子所以这样吧,租房应该不至于这么折磨自己? 嘉定:挺好的,因为上海市区在整体的北侧,不算远,哪怕江苏昆山花桥到曹杨路才55分钟。这么看上海太多地方通勤不如花桥了,一小时还不能到4号线的地方太多,轨道交通设计不行 奉贤奉城:到新场地铁站就要50分钟了(公交是这样的,郊区16公里50分钟其实算还行了),到世纪大道100分钟。等南枫线通了可以望园路换15,整体能快很多,以后南枫线+奉贤线,那就很快了,不过至少2040吧 奉贤海湾:海沈线到沈杜公路就快90分钟了,这才到申嘉湖,到西藏南路就130分钟了。等奉贤线有希望40分钟到三林南,那一下省出90分钟 金山石化:金山高速线多,整体时间还行,石梅线+1号线,100分钟能到上体馆。赶巧能坐上金山铁路直达的话,60分钟就能到,其实非常快了。金山铁路是目前最强远郊通勤,30分钟金山卫到上海南,就是得人配合班次来坐 崇明:应该没多少人每天来回上海主体和崇明岛吧,单程一次就多久了,这么算22号线的客流应该不太行?就是浦东工作的崇明本地人或许能每天来回了。也不行,22只到岛东部,这才到哪啊,只能说不用再节假日卡桥隧上了 这么看22对申崇各线的影响很有限了,也就二和四非常危险,其它直达还是难替代啊 说到底是快线设计建设没跟上,最高160的线路各种远郊到市区可以很快,现实是地铁站站乐,还别挑,大部分远郊只能公交接驳,就更慢了,票价一般都是多级售票也很高(绝对价格来说,34公里7块其实不贵)
一些城市无法造地铁,公交如何补位呢? 审批更严格之后,不少城市就不让造地铁了,甚至建造的部分都要拆除。那么公交如何补位呢,上海的71/奉浦快线/松江有轨电车,对那些城市有没有参考意义,还是学不了一点? 71路 中运量:平均时速能在17-18,对公交来说算是很强了,高峰期也差不多维持这个速度,还是很不错的。还有支线进入的同台换乘。但是能否建设比较看有没有合适的线位,它正好是利用高架下面,站台就可以做比较大,像沪青平段站台就受限制了。 奉浦快线 快速公交:本身也是郊区,开始几个站距很大,再结合专用道。平峰50分钟附近,高峰各种情况加上非专用道堵车,大概60分钟。时速21-24,效率挺高的,地铁均速慢的也才31(12号线)。这个我感觉是可学的,找干路划专用车道再设大站距加快速度。大居多设站配合导入居民。并且站外刷卡提升效率。如果沈杜公路出站口有条件加大点就更好了。 松江有轨电车:可以算是地铁的“平替”?单列车的载客量大不少,并且真的有轨道了。均速16附近,其实就一般了。不过沿线客流倒是还不错。如果速度能提起来,整体思路也是值得学习的?就是部分线位设在了本就很窄的路上,直接剩双向两车道了,过于夸张 三者对公交来说,属于都挺不错(能解决高峰堵车问题就好太多了),但是对补位地铁可以说是还差挺远的,没有地铁就是没有地铁,厦门那个快速公交也是造不了地铁改的。
露虹957路:居民区里弯绕进城,高客流线路 1.弯绕线位:进城的好线位基本都被市里的公司拿下了,957算是不同的选择,专门路过交通不太方便的居民区 2.速度挺快:空气门比较干脆,超车变道这些很果断。一般能60+,路口限速相对松一些。右转必停不用完全刹停。减速也会提前,不太会急刹。整体水平是很高的 3.全天高客流:这样的线位显然老年人是很多的,主打一个2块钱去徐家汇/中山医院,平峰客流也不错,下午也有10分钟的间隔,算很不错的间隔了,特别是考虑私企的话 4.错位竞争:不知道为什么,附近市里的线路只到体育馆,也没想办法停一辆(157/718选一个)到徐家汇,其实徐家汇才是大家第一个目的地,这部分客流就被957拿到了。梅陇地区是竞争不过218的,它直达打浦桥 5.高客流点:汇成新村附近,因为上一条原因,再加上去龙川路也要走,这一站就能占到3成客流 6.单向调度:中山医院的终点站,基本是到了过一会就走的。而外环路起点,会提前5-7分钟到,停到出发时间再开 7.只坐一站:有不少只是映象阳城往返外环路地铁站,就一站一天多刷2块钱。如果是我的话,等车加开车时间,早走到了 8.不惧地铁:957这样的弯绕线位是很稳的,地铁很难有影响,可以长期营收。隔壁号码的956和958过于笔直,容易被地铁降维打击 9.三个车型:同时存在156同款旧车,最后一排中间还有座位的,一共五个座,很少见了。还有万象新车也比较常见。申沃的新车是最少的,露虹就没几辆这个车 10.两辆一组:也是一种规律了,固定间隔的话,一开始第一辆因为各种原因,比如堵车、高客流来了,导致和前车甩开距离,攒的乘客就更多,被前车甩更远。后车因为前车被动往后了,乘客少就开的快,导致两车很近。同时每一组之间隔开很远。这个问题貌似是无解的,靠很近的第二辆乘客会很少,相当于白开了 11.换乘报站:会有本站能换乘轨道交通几号线的报站,金球也有,都可以学一下的,避免有乘客问司机,就不太安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