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改个用户名吧
时间傾斜
关注数: 0
粉丝数: 28
发帖数: 3,256
关注贴吧数: 3
虹4的S0P太差了 等虹4来了辆S0P,我还以为闵行33A来了。 这辆S0P好差啊,刹车非常容易往前飞,然后路过轨交施工带速转弯也容易被甩出去,速度根本开不快。莘庄和后车差6分钟,颛桥没到已经被追上了。 S0M和S0P是同时期的吧,看长相应该是,S0M会比这个S0P好太多。
有哪些打钱改线改站的操作 虽然地铁本身就是投资建设的产物,但是也有一些区/机构/公司等,通过打钱了影响了线路。具体有哪些呢。 比如17号线的徐盈路站,是万科天空之城的配套,所以和徐泾北城站距离很近。还有15号线的上海南站,也是万科的选址配套推了一把,形成了健身换乘步道。 还有哪些呢?8号线南段这几个比较短的站距是不,浦江镇、江月路、联航路哪个是被加出来的?
现在还有哪些线,能改路线绕堵点 以前莘海和莘金还能小绕一下避开堵点,都市路也是右转上高速的老是挡住直行。挺好的其实,而且也不影响停站,可以说是很帅了。 19年的事了,之后就只能硬等了,莘海也没了。 现在好像梅家军走申嘉湖-沪金高速避开沪昆堵点都是要上级批示的。但有些线路还是一直能核定走加油站(南申也没了),就看公司野不野啊。
沪商为什么要调整 一共就三辆车,成本也没多高吧,关键是这种不都是有补贴的。青浦高速线必须有售票很搞,但是售票也都是中年了,基本就是调岗,工资依然是要付的。 那只能是区里不想补贴咯,唯一的解释了。就像南申专线售票说是奉贤区里来看客流,决定补贴多少,然后就成852了。可能说到底还是财政不想补了。 可以想办法优化成两组司售来运行吧。要动也不一次撤掉,搞了个徐商定班线,依然需要两组司售来运行。我甚至觉得开个类青浦36的线路得了,商塌连接西岑地铁站,也就沪商不是众兴的没法直接操作,这条肯定得众兴来开。 那这么算的话沪朱、沪青也快了?我确实没想到先走的是沪商。
青浦3X路,两年开了7条,太快了 37、38、39会是谁呢?太快了,两年不到青浦3X系列开出7条,6条由文字线调整而来 青浦30、31:23年6月30日,青凤徐专线拆分为青浦30路和青浦31路,算是挺成功的拆分,30承担了重固北青公路往返青浦城区,31是地铁至明珠路+北青公路重固,并且往闵行加了一段要通勤客流,这一段客流很好 青浦32: 23年12月30日,青泸线拆分,西段成为青浦32路,连接徐泾北城和青浦城区,青泸时期客流就没动段好,现在依旧一般 青浦33: 24年9月1日,青华专线直接改为青浦33路,去售票降价改名,也是班次很少,覆盖性质 青浦34: 24年9月1日,青黄专线缩线不去嘉定黄渡,改为去华新,变成了区内公交,班次和客流也是不多 青浦35: 24年12月26日,青枫专线缩线为青浦35路,金山段由金山开通DZ练枫线。这个调整就比较有口皆悲了,班次大幅缩减,直达变转车,给沿线通勤带来很大不便,甚至有过练枫线班次没接上青浦35要干等的奇迹排表 青浦36:25年3月8日,青浦DZ7线转正为青浦36路,作为唯一非文字线转生的青浦3X路,也是定制线转正先驱了,2块直接金泽对接新的西岑地铁站,不知道青商线还好吗
羡慕不在意票价的 能少花一块两块的就是不在意。如果是班次差很多或者很麻烦那也确实,但有些也很容易就做到了,依然是选了多花钱的,就很有意思。 1块花2块: 莘庄地铁南广场接驳。最边上二公司闵行41和143路,正中间后面莘金和莘南,二公司这两条依然客流很好,有时甚至一起发车的,但就是坐二公司的。 2块花3块:沪闵路段,有些长度虹桥枢纽4路就3块了,但是徐闵线肯定2块。就有选虹4刷3块的,两者班次都很好了,高峰更是车多。 2块花4块:莘庄公交站(凯德门口)往返东川路永平路,这一段刷4块的意外多,其实可以徐闵到江川路,然后走点路去江川东路沪闵路坐虹4,2+0就立省2元,这一个月不得省50块钱出来。两者车都很多的,换乘应该不麻烦。 虹4营收是真好啊,估计嘉闵线开了也不太会单一2。
缩线纪念:955路不再去上海火车站 955还是缩线了。缩的部分客流和堵车情况算不过来。打浦桥到火车站之间太容易堵车,打浦桥到淮海路之间客流还行,淮海路到火车站这段人就少了。 缩线还是比较支持的,但是具体缩线方法不理解。首先是蓄车问题,新客站位置停两辆没问题,陕西南路永嘉路新终点站,看着像到了就要走,没休息时间了,蓄车也难。然后到淮海路的客流就不要了,但是瑞金路和陕西路的堵点还是留了一部分。 总感觉是可以有更好的调整方案的…即到即走可能比开到新客站还累,要一次连开三小时了。而且多余的运能怎么安排呢,955的运能也是不需要加班次了。 最后一天有些牌子已经换上新的了
降价记录,973路改单一2元 最后一天刷了8块坐了个来回,我感觉改单一2没什么影响,大家本来坐的也就是2块钱的范围,甚至很少有刷3块的。不过低了总归是好事。 不知道是不是个例,我坐的这个973售票员态度很差,老是那个手持机器摔桌上,嘴上还骂脏话,刷不上还会很不耐烦,也不太愿意起来刷。如果都这样的话,那早点撤销乘务员改无人得了,像欠她钱了一样,很无语。 还是希望非售票线的乘务员早点取消掉,给一些配备售票的线路加点车也好。
又幻想了合集 不分开发了一次水完 1.速度:对于非高速车来说,奉客执行69也没感觉有什么问题,但是司机休息时间拉长了、整体周转效率提升很大。市区至少弄个60/40。并且响应式停靠,至少站台无人可以减速通过 2.命名:我一直觉得路名很能体现中文的美,两地各取一字来组成路名,比如七莘路 即七宝到莘庄,纪鹤公路 即纪王到白鹤。如果能单一2的同时保留原名就好了。178龙吴线,189莘纪线,闵行31路莘车线,865徐梅线,889徐泸线(拆分并改名)。站名也类似,现在全给双路名替换完了,至少留个括号标注吧 3.车型:大小车合理安排,新车交付后按照需求来决定去哪,加入置换的步骤。而非新车只能去替换报废车,换车只能等类似829路撤销的情况 4.线路:有的线路人多但是不加班次,有的线路复线客流也好但是必须骨干调整给撤销,有的线路几乎空车但是还在运行 5.补贴:现在是区里的线路补贴最多,那就会引导公司去往区域线路调整,跨区客流自行解决 6.调整:即使拆分、缩线、合并,按照客流来,而不是逆客流来把新线直接弄废 以上每一条想做到都是难度很高,只能停留在幻想了
852和海航,对调走向才合理 终于算清楚哪里奇怪了。奉贤客运把852弄成2块钱直达,海航3块钱但是绕路。贵的反而绕路。然后班次852是25分钟,海航20分钟,肯定等852啊。甚至离得近的也走过来坐852了,一天省2块钱呢。 就应该852去金闸公路绕,本来也2块的站,像汇南新村等三个站从3变2,但是这边人少。齐贤大居人多,引导他们赶时间去坐3块的,不赶时间2块钱去绕吧。 是不是奉客想动海航专线了才这样弄852。按理说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问题。852开通之后海航明显人少了,以前南申路过必站满的。
13的国展站是怎么回事 如果还是诸光路和徐泾东,其实这距离够建两个站了吧。如果真的是省预算,那其实贴着2号线来造更合适?肯定是闵行来坐2进市区多啊,而换17去青浦的少。 或许是第五层吗?直接这样设计防止13闵行段灌进2?引导他们直接坐13号线进市区了。
青浦公交问题太多了 1.高速线必须有售票。简单算一笔账,假如售票工资6000,我还没算社保,沪商高速专线全程13块,一车每个月要462个最高票价才能回售票成本。整条线路在养售票了,不赚钱就容易整抽象活,如果没有售票,青浦巴士不至于急着动一天双向18班的高速线。 2.强制空气门。郊区线路本来就是大部分人在几个大站下车的,有些站根本就没人,低速过去得了。每一站都要完全刹停,又要满足时刻表,安全问题难说。有些路公交没有专门凹进去的站点,后面全等着它空气门。 3.限速。郊区本来车就相对车少点,而且线路一般也长,就应该能开快的时候快点,堵的时候会平均下来的。 4.排表。从上青线来看,空气门限速还不重排表,全是靠牺牲司机休息时间来的。然后靠空放在填补,大晚上在往南站空放,太浪费资源了。 5.调整。全市来看,文字线调整在所难免。但是怎么调也是有讲究的。青枫专线能拆成这样子,也是不容易的。甚至还有练枫线接不上青浦35路,就差几分钟让乘客白等下一班,这种基本的事还要上新闻去报道。
奉浦快线二期还有必要吗 沈杜到东方体育中心这一段,查了一下闵行的号写着还在造,浦业路工程。 感觉二期不太行。1.是成本问题,路基本是新建的,不像奉浦还利用了浦星和南奉既有路改造。2.和8号线平行了,可能直接坐这个还没过去坐8号线快,客流有限。3.速度也不乐观,那边小路挺多的,路况来看会更像71路而不是奉浦。4.分流地铁更是不合理,C车再怎么拉,公交哪怕18米运能也很难谈得上分流。 不过按照快线通道引导城市规划,确实也行。然后部分人可以从家附近直接快线往返东体坐11了,也算能为8号线分流一点点。 进度感人啊,18年就在说了,官方进展也没怎么同步,7年都够高中加大学毕业了。奉贤更是好多年没提了(或者删掉了),反正客流带到沈杜就完事。
地铁开通后,一次调整和分开调整哪个更好? 17号线直接横穿青浦,曾经是多条线路往市区跑,地铁通车后就优先地铁了。 当时进行了一次公交全面调整,弄的很乱。之后按照实际需求又进行了一次大调整,才固定下来。 但实际上也没更好的做法了吧,如果隔一段时间动一部分,可能会更乱更分不清? 当时还有提前调整的,17年12月底通的地铁,8月北青线就缩成880路了,很有意思。
奉浦大桥开始旧桥改造 东桥24年底通车,3月现在进入旧桥改造阶段,奉贤部分需要旧桥引桥抬升。新桥跨西闸公路高架了,所以需要过去之后拐个U型弯回来。 莘南专线和891的实际里程都增加了一些,限点应该是不变的,坐的一次莘南在桥上开71了,抵消里程增加的影响。 等完全弄好,莘南和891往闵行方向就不用再绕一下了,单项里程减少,西闸公路会打通。上奉专线估计会继续绕,但之后南站普速完全搬入松江站,以及23号线通车龙吴路线路调整,上奉要大改了。
不同的末班车时间风格 1.准点开完下班:私企比较常见,末班固定时间。比如太阳岛客运,706、797、872双向末班21点,之后到的班次全空放回场,还要空放不少的。以前还想为什么不晚点结束,坐过很多次发现倒二和末班人真的不多,逐渐理解。 2.不空放:一个方向的末班开过来,刚好开这边的末班。众兴客运880路 尚泰路19点,到蟠龙路20点开过来,直接回场。奉贤客运852路 贤文路20:30,到沈杜21:30开末班,也直接回场。 3.深夜接驳:常见于近郊往返郊区城区的线路,以及虹桥枢纽等火车站。奉贤巴士 莘南专线 莘庄地铁南 23:50,虹桥枢纽5路 虹桥西 0:15/ 奉贤客运 江平专线/海航专线 沈杜 23:45。类似还挺多的。神奇的是松江找不到类似线路,虹10及区间的23点勉强算吧,就没了? 4.远郊模式早下班:近郊但远郊末班 浦东上南 873路 莘庄地铁南 20点,东泰林路19点;真远郊 金山巴士 南金线 朱泾和南桥双向19点。
上南873路:高客流过江骨干线 1.算是很成功的拆分。18年1月,南汇鹤莘线拆分为873路与浦东34路,西段的873改走地面,成为春申路-华泾路-徐浦大桥-浦东干线,客流很好 2.拿走了759路不少客流。759的问题①不进莘庄地铁南枢纽②宝城路绕行③速度慢。873①进枢纽②都市路直达地铁站③速度比较快 赢的太多了。759还剩下进澜沧路和夜间班次优势 3.客流主要在凌兆新村地铁站(济阳路凌兆路)+浦西段。早上晚上都如此,这画面就很有意思,上南公交,但是要出浦东了都上来了,反向进浦东第一站,全下完了。这个地铁站上下车非常集中,高峰期下车就要花三分钟,然后一起过马路进站 4.跨江地铁接驳通勤。因为龙吴路长期没地铁,车多+红绿灯多,而8号线直穿市中心,选择公交过江坐地铁在时间和价格上都很划算。23号线开通对873影响也不大,断在4号线这了,不巧的话需要23-12-横向线,不如直接873换8,华泾路沿线更是没理由选23 5.近郊线开出了远郊末班时间。往莘庄末班19点,必堵在徐浦大桥上,往三林末班20点。末班客流依然好,不理解为什么收车这么早,同样上南的闵行20路都是双向21:30末班 6.闵行20路和873,应该是浦西闵行所有浦东线路了吧?深蓝色车挺好看的,开门声音很好听(?)
有些线首班车好早啊 徐闵线 4:30 178路 龙华 4:40/ 虹桥枢纽5路 4:35、上奉专线 4:30,南团快线 4:30,奉贤49路 4:20/ 虹桥枢纽6路 4:45/新芦专线 4:40/ 上石线 4:40 莘金专线 4:35 莲金专线 4:30 所以大早上真的有这么多人吗?就4点半要进城出城有事的。那应该都早才对,很多线路都是5点甚至6点的。 一些线路应该是司机上班坐的,坐这个去场里把车给开出来,比如徐闵线的二汽,178路的吴泾,这样理解特别早的首班车就合理了。
奉贤曾经的夏令时末班车 考古想起来了,以前奉贤x路有几条是分夏令时冬令时的。夏令时末班车会晚一个小时多。不知道什么时候给改掉了,其他区应该没这样的吧。 夏天和冬天出行习惯确实会不太一样吧。但是末班车时间不一样会比较麻烦,刚切换提早收班了可能不知道。还有司机的考勤和工资问题。
线路能否路过停入松江汽车东站?类似南桥 现在旁边的铁路不再使用,可以按照画的来加一组出入口吧。这样就可以又去汽车东站,又去松江枢纽了。(红色为现有走向,绿色是我认为可以增加的走向) 或者直接就参考宇宙中心南桥汽车站,浦卫线就是路进去停站,然后再出来继续开。那南松专线也可以进来停一下东站,再去松江枢纽,线路价值起飞。
遇到机场九线换的小车 还是以前的方车帅,不过这个车应对现在的客流依然是过大了。发动机听着像加油跑的? 机场九线可以怎么救啊,去老闵行、马桥、颛桥、莘松,这些离景洪路更远的地方有没有可能。像闵虹1线那样停两站也可以考虑一下吧。现在这样下去也是离撤销不远了。
也没调度啊 前面的车晚了,那这班应该也晚一点开,本来人少反而更快了,如果两车隔很近,那相当于一趟白开了。 所以调度没有这个权限吗?那调度个什么啊。直接制定一套脱班操作规则就完事。 而且为什么限速不改表啊,到了就走的情况越来越多。上青和莘金大晚上在空放就夸张,有枢纽站蓄一两辆完全没问题。别改线路才能重新排表吧。
23号线注定到不了徐家汇 因为能造的话,11号线早就徐家汇-上海体育场了。除非这些年技术进步了,不太可能。 但是有没有可能接别的地方呢,比如游泳馆换11/体育馆换1和4等等,现在是幻想时间。 那23号线价值就低很多了,一车人进市区只能换12,3和4还是绕着走的。不知道会不会6A灌6A。如果能接上徐家汇,1、9、11,23号线一下就四通八达了。
逐渐理解889走北翟路 客流确实好,首先淞虹路站很多去北翟路沿线几站的,另一个是协和路应该是写字楼的,会上车很多。这两个加起来大概能占到三四成,很多了。 还是侧重点不一样吧。889回北翟路是客流好、都是2块人越多越好、以及想并掉880。青泸想的快速通过,小站通过招呼站收2块不太好看;如果收1块堵半天又没必要。两者选择了不同的路。 不过北翟路太堵了,平均下来12,灯多+车多,受高架影响还得经常走最右侧单车道,非机动车+转弯+慢车挡道。诸翟的乘客也是亏麻了,快速通勤线没了。 所以青泸是怎么收费的。看考古站牌是泸定路1,后面剑河路是1,联友路直接3了。不至于吧,是不是漏写了一个2。这中间全是一块就太慈善了。
逐渐理解,地铁开通文字线就缩线 文字线面对地铁的降维打击,真的难顶。松莘线B线高票价一般从外环路地铁站/莘庄地铁站,到长兴路沪松公路,票价是4块,平峰47分钟,高峰有莘松路怕是一小时都到不了。这还只是到地铁站的通勤。12西通车后,同样到徐家汇,现在是单程7元,以后只要5元。这段路地铁来开大致是25分钟,立省一半时间。除了公交迷或者单一2,基本都会选择地铁了。 速度:地铁平均30算慢的,非高速公交夜间起飞平均也就20出头 票价:地铁0-6公里3元,往后每十公里加1元。多级票价大致是4公里1元,具体优惠看线路 班次:公交10分钟一班算班次好的,地铁10分钟一班是要挂到吧里讨论的 运能:即使4C车,也是吊门公交完全无法比的 稳定性:地铁主要问题是可能挤不上,公交主要问题是排队堵车 只能说时代在往前走,没有地铁的日子里,文字线承担了几个地区的通勤工作,地铁来了也是该缩线了。或许可以学一下徐闵单一2,差异化竞争+短途接驳,长线就别想了不可能。
奉贤客运的沈杜公路出站,绕圈与调头 从奉客那边的停车点出来,有两种选择,要么是旁边路口直接调头,要么去旁边往北或者往南绕一个口字进浦星公路。主要是往北,往南圈子太大了很少见。 观察下来。海沈是必绕圈的,我怀疑这个走向被核定进去了不能随便动。而海航之前大部分是绕的。但是25年南申变成852也进来之后,必调头根本不绕,然后海航也学会了,基本不绕了。江平就不太清楚,印象是对半,不知道852有没有影响到它。 闵行客运也是把绕圈核定进线路走向了,那个路口完全不需要调头。
青纪线的营收好吗? 闵行的纪王段其实人很少,到重固的赵重公路人多了,然后到赵巷地铁站就下去很多,再汇金路上来接驳回家的。 1.这没什么长途客啊,通勤性质被赵巷地铁站一分为2,哪收得到什么高票价,线位比白徐差太多了。2.闵行段更是看不懂,华新、重固哪有什么去纪王的需求,只到纪王根本不够啊。早该延伸到13号线金运路站了,文字线延伸又不亏,也不去跟嘉定谈,或者找个路边也行吧。 3.如果去青浦城区,这也不到漕盈路啊。 各种看不懂,线位问题很多,高票价乘客也不多,居然活到现在了。我猜以后就是缩到青浦区内单一2?
浦江线还西延伸吗? 搜了下文章很多,但都是卖房号写的。搜了下闵行的号很久没相关消息了。 他们写的西延伸到15号线南延伸的兰香湖南路站,还要跨江感觉不现实。但我觉得沿着鲁南路再往西,延伸覆盖还是可行的。就是这么坐还没有直接坐公交开浦星公路来得快…也没什么必要了。 估计最后不会动了。
青浦官方考古公交线路 25年1月发的内容,旅游景点的交通线路,直接考古现场了。 青枫专线,现青浦35路,24年12月 青凤徐专线,现青浦30路/青浦31路,23年5月 沪青盈专线,现851路,23年6月 沪朱专线,已撤销,22年3月 青泸线,现889路,23年12月 青黄专线,现青浦34路,24年8月 青华专线,现青浦33路,24年8月 还有地铁徐泾东站,诸光路站,已改为国家会展中心站,24年9月。 但是新的地铁西岑站就有写,剩下估计是直接复制来的,不过这类网页其实也没人看…就我考古沪朱专线给搜到了,借着防控撤销的,留念资料都很少。 这么看的话这几年青浦文字线调整好多啊。
松江区内多级票价合集 松江6路 15.7公里 1-4元,车墩-松江火车站 松江11路 20.9公里 1-5元,洞泾-汽车东站 松江16路 23.1公里 1-6元,客运中心-小昆山 松江20路 15公里 1-3元,新城地铁站-小昆山 松江29路 7.3公里 1-2元,石湖荡-汽车西站 松江31路 16公里 1-4元,叶榭站-汽车东站 松江33路 17.9公里 1-3元,佘山汽车站-汽车东站 松江36路 18.8公里 1-4元,叶榭站-汽车东站 松江67路 21.4公里 1-4元,佘山地铁站-小昆山 松江68路 17.4/20.9公里 1-5元,春申枢纽-九里亭临时枢纽 松江76路 24公里 1-3元,新浜汽车站 单终点站 松江91路 12.4公里 1-3元,佘北大居-佘山汽车站 松江92路 9公里 1-2元 佘山地铁站-佘山汽车站 松江94路 24.3公里 1-3元 九里亭临时枢纽-佘山汽车站 1-2和1-3是挺创新的,营收根本算不过来吧。剩下的多数是顶格收费,1-4三个1-5两个1-6一个,这些都是高票价很多吗,营收依然算不过来吧?真想留着售票还不如去找一些有价值的长线来开。
三种情况你会怎么选 只有这一条线路的前提下。 情况1:2007年通4C小车,无加编组可能,后续有无平行线路分流未知。现实里与6号线近似 情况2:2017年通6A地铁,比较适中,编组通车时间还可以。现实里与17号线近似 情况3:2027年通市域线,编组和机场线相同。票价会高很多,但是站距更大,速度很快。现实里与嘉闵线近似 感觉我会选2,比较平衡。但1确实已经坐上地铁小20年了。5号线虽然4C很小之前还不连通,但是对闵行带动作用很大。
售票就该有一套词吆喝 只说线路名和终点站其实不合理。售票成本都花了,喊一下关键站名才能拉高营收。也就像虹桥枢纽5路这类知晓度很高的,可以随性点。 默认的就是“虹桥5路,方向虹桥火车站”。不一样的有海沈线,直接说5号线8号线。还有莲金专线直接新桥叶榭车墩一套。 莘团线就是典型的例子,只说奉城的话,很多闵行的就觉得这是奉贤的车跟他没关系。直接“春申颛桥北桥剑川,肖塘金汇泰日奉城”,把闵行段给利用起来,营收还能再多不少。缩线前还有在莘庄问去不去颛桥的,比较离谱。 又不让吆喝,营收算不过来只能调整了,这下没机会喊了
离地铁站不远,但公交很花时间 浦江20路挺摇的,低峰全程25分钟。而奉浦快线25分钟已经到南行港路了。奉浦还停地铁站门口了。看着浦江20终点站离地铁站近很多,实际上跟南行港路站一桌了。 两边房价,浦20这里是2.5万到2.8万,南行港路这边是2万-2.3万,差不少了。
松莘线为什么要去报春路绕一圈? 覆盖报春路新梅不是松江的义务,而且这里只有1站报春路虹莘路,并且直线走过去远比等车加坐车快。也导致莘庄地铁北广场站停在了水情路上,离地铁站本体非常远。 如果是为了加票价的话,反向是32.9公里,往上也是能收9块的。难不成两端票价不一样,为了松江方向多收点?
奉贤公交退出闵行的历史 2015年11月,奉贤巴士莘邵专线缩线为南邵专线。曾经是走奉浦大桥,贵都路转弯。奉贤巴士莲庄专线同步调整为庄莘线,走奉浦大桥不变,原来一直沪闵路至莲花路站,改为替代莘邵走向。 2019年7月,奉贤巴士庄莘线缩线为奉贤28路。庄莘线区间取消。 2019年7月,奉贤客运莘海专线缩线为奉贤19路。原走向为闵浦二桥-沪闵路-银都路-都市路-莘庄地铁南。 2019年12月,奉贤巴士西莲线撤销。原走向奉浦大桥-剑川路-莲花南路-莲花路地铁南。(和闵行关系不大,提一下) 2020年8月,奉贤巴士南江线缩线为奉宝线,北段终点站改为秀文路园文路。 2021年12月,奉贤巴士奉宝线撤销,带着资质转生成了458路。沪闵路-七莘路-华江路中站车消失。原走向为奉浦大桥-剑川路-沪闵路-七莘路。 2023年12月,莘南高速线撤销,刚好十周年。原走向为都市路-春申路-沪金高速。反向走春申路-宝城路-莘朱路(和闵行关系不大,提一下) 2025年1月,奉贤客运南申专线缩线调整为852路。浦星公路少了一条大站快线。双向浦星公路盐铁路站也取消,仅沈杜地铁、闸航路两站在闵行内。 2025年2月,奉贤巴士莘团线缩线调整为奉贤49路。沪闵路大站线再减一。原走向为闵浦二桥-沪闵路。 目前仍在闵行境内的奉贤线路:452路、虹桥枢纽5路、891路、莘南专线、上奉专线、458路、457路。海沈线、海航专线、852路、江平专线。虹桥枢纽5路B线,南梅线(单向莲花路下客站)。奉贤定制2线国妇婴就医线。 下一个会是谁呢?会不会有一天没有任何奉贤线路进闵行?
郊区公司的纯数字线路(不讨论四位数) 奉贤客运: 南申缩线后的852,目前就这一个。查了下发现曾经有过临泥线改的635,所以奉客第一条是16年1月。一条 奉贤巴士: 第一条应该是19年7月的891。再有就是452、457、458了。643前段时间被改成奉48了。四条 松江公交: 到莘庄的125、153,走漕宝路的186。第一条是186吧,11年?三条 青浦巴士: 865、710、194、773。应该865是最早的,14年3月徐梅线改名而来。四条 青浦众兴客运: 880、851、889。第一条是880、17年8月北青线偷袭调整为880路,现在880号码被原880B给夺舍了。三条 青浦太阳岛客运: 706、797、872、801、895、191。第一条是706,我记得是12年,居然搜不到。六条 青浦京申大众,没有。 闵行客运:就一个956啊。怀念下816,都三年多了。一条 闵行露虹汽服:156、957。两条 闵行金球巴士:196。一条 嘉定公交:891、892、802。三条 金山和锦山应该是都是没有的。浦东那就太多了。 看下有没有什么错误,我感觉是没有。郊区纯数字线(非四位)真挺少的,都是区内线或者文字线了。
为什么松江第二条地铁隔这么久? 松江在07年12月底通车9号线一期,这在整个上海郊区是很靠前的。做个参考,西部几个郊区,嘉定09年底,青浦17年底,奉贤18年底。更早的只有1-5号线了。同样是9号线,东段在17年底才开通,晚了10年整。 按理说07年底通地铁是很有实力的,总不能市里专门补贴松江吧。这么早通地铁,导入的人口、产业应该能快速积累起财政收入,更早有能力造第二条地铁。 但是12号线西延伸预计在27年底开通,要隔了20年。而12号线15年底通到七莘路,早可以推动设计和施工西延伸了。确实看不懂。
奉浦快线闵瑞路站开通 地图上奉浦快线闵瑞路站标出来了,去坐了一下果然是开通了。 上次新闻报道了闵瑞路站闲置问题,站台挡住车辆通行,没标识引导容易出事。没想到两个月后给开通了。 但是完全没必要吧,附近是公园,没什么大的居民区,真有人也不会七年没开通,反而奉浦快线又要慢了。
25号线还有希望吗 我确实看不出哪个区有动力推。而且本来地铁预算就在收紧。 逐段看: 1.闵行纪王+诸翟:有13可以了,顺着北上能进城。还可以往南去换17和2,换2还能超长步行锻炼身体 2.青浦诸光路和松江北九亭。本来郊区就不爱给非城区修地铁,出钱别想了 3.闵行航华:有10支线了,直达核心区。古北或许需要吧 4.徐汇:只是蹭了一下,而且本身地铁网络够丰富了。但是有说它要把25往滨江引入,不知道打算哪里拐弯 这么看的话,都不是很有动力出钱吧,主要看闵行?另外打算终点设在哪呢,接虹桥路还是宜山路,如果能宜山路换9,那还是不错的。
为什么南团快线需求很大 不理解,一般郊区到市区是去上班和玩乐。四团和奉城为什么要去南桥啊,南团的高票价还挺多的,班次也非常好。而且这很远啊,四团过去一小时,奉城过去45分钟。每天去南桥上班吗,还是南桥百联什么的去习惯了? 类似的还有漕盈路宇宙,青X线(青金、青小、青商、青蒸、青枫),通了地铁去市区也很方便了吧,为什么要去漕盈路。甚至重固都有好多人往西坐青浦30路(青凤徐专线拆分而来)来漕盈路。
华漕社区班线2路 比较独特的线路,票价1元,全长10.5公里,由顺祥电巴运营,连接纪王和金运路站。这肯定补贴很多了。 应该不是公交资质吧,不理解为什么不直接开条公交线路,一天34班很多了。 这里的交通像有隐形屏障。金运路12年底就开通了,就没有公交连接纪王和金运路,21年春才开通这个社区班线。这个方向青浦的车完全不去嘉定,而青纪线延伸一下就能到。一般附近通地铁了不都是抢着对接的。
高客流才是硬道理,外区也给带上 去年底889和老880合并,按理说少走的那段北翟路和众兴有什么关系,那完全是闵行区内,不管也没事。 但是这里客流不错的,所以新889专门给这里绕了一小圈给带上了,晚高峰新站繁兴路季乐路下车很多。 所以没什么独家走向,就看有没有客流,真的多哪怕在外区调整也给带上。上青的桂林路-虹桥路就不是了,没什么人。 北青线和青泸线就这么合并成一条了,还是比较感慨,如果能留一条走天山路的能快很多,但是合起来对众兴来说更有效率吧。
163路可以怎么优化? 大居旁边还能有这个客流也是不容易的。就前半圈有几个人,然后加工区站有几个人。现在太运椅子了。 之前还说要和915合并的,有点难度,虽然符合综合效益,但是和世博家园的居民利益很矛盾。 不如去三林南站绕一下得了,做个配套或许客流就好了,负责芦恒路站接驳机场线,把1022给并掉。大居还有点难调整,闵客已经布局很多了,再找出个有客流的线位挺难。浦江镇地铁站可以停一下,做个地铁到大居接驳。
松江的机动车 是不是只有松江喜欢这样,代车写个机动车,然后前面放个线路名的牌子。出现频率挺高的,看到好多次了。各种线路都能看到。跨区的松莘线B线、186路,区内的松江xx路都有。而且写机动车的貌似都是红色的老车。
闵行25路的超强间隔 高峰期有5分钟间隔的。而且客流不错,上一辆站很多人,我这辆5分钟后发还能坐满。实时地图数出来是双向一共13辆。 客流和725一样,就集中在莘庄地铁南出来两站,一过基本就没几个人了。或许可以考虑抽两辆车专门跑这两站来回。全程车固定15分钟一班就行。 不知道为什么露虹选择都跑全程。金都路这里堵起来挺夸张的,一点路开15分钟。这段前后五辆车堵在一起,奇观了。
改名纪念:江川7路 这条线因为低客流被我多次在吧里提起,本来以为要改线了,没想到是改名,以后叫“大零号湾1路”了,非常难绷。 所以很多公交调整说优化资源就离谱,与其补贴这样的线路运椅子,不如把补贴给到真实的客流。 没法进交大之后江川7路客流骤降,改到剑川路天街也没人,居然还能半小时一班。该整合一下江川3路、闵行26路、闵行41路这些,这几条这片都有点运椅子。 江川7路如果能南部延伸至老闵行,北部再拐弯上闵浦二桥去西渡绕一下,填补过江需求就好了,可惜闵客不爱跨区,二公司也不去奉贤。现在891路才是真大零号湾线路了,老闵行和西渡的都定点坐车来剑川路这上下班。
776路为什么这样来回调整? 2018年9月22日起,776路改为高峰运营,联民路出发10个班次,中山公园出发12个班次,双休及节假日停运。同步开通776路区间,金汇南路吴中路往返联民路,全天运行。 2023年7月29日起,撤销776路区间,恢复776路为全天运营。 没看懂当时为什么这样调整,客流也挺好的,吧里旧帖和老POV都能看出来。五年后又给调回来了,但客流却没恢复。776路现在人不多,速度很慢,晚高峰也20-30分的间隔,全程奔着两小时去了,很夸张。 这是否说明一些不合理的调整也有恢复的可能性?当然青枫专线不太可能,毕竟有售票员这个因素。
多次换乘合集 超多换乘 3与4:宜山路站通道换乘,虹桥路-宝山路同台换乘 三次换乘 1与12:漕宝路、陕西南路、汉中路 9与12:洞泾(12未开通)、嘉善路、金海路 示范区线(未开通)与17:虹火、青浦新城、西岑 2与10:虹火、虹2、南京东路 2与14:静安寺、浦东南路(如换)、陆家嘴 两次换乘 1与3:上海南、上火(出站) 1与4:上海体育馆、上火(出站) 2与4:中山公园、世纪大道 2与7:静安寺、龙阳路 2与21(未开通):广兰路、浦东3号(未开通) 2与机场线:虹2、浦东1与2 4与6:世纪大道、蓝村路 4与7:镇坪路、东安路 4与9:宜山路、世纪大道 4与10:虹桥路、海伦路 4与12:大木桥路、大连路 4与14:曹杨路(如换)、浦东大道 4与19(未开通):塘桥、海伦路 7与13:长寿路、长清路(出站) 8与10:老西门、海伦路 8与19(未开通):凌兆新村、东方体育中心 10与12:陕西南路、天潼路 11与14:真如、曹杨路(如换) 12与13:南京西路(出站)、汉中路 19与机场线:景洪路、三林南 南汇线(未开通)与机场线:浦东1号2号、上海东站(未开通) 还没确定的线路就没写了,应该没缺吧。
一些问题合集 1.19号线。怎么和3、8交而不换,保护建筑/单位打钱/类红宝石路拆迁问题,是哪个还是别的事。有没有可能西藏北路、东宝兴路这样串起来? 2.嘉闵线。南延伸并代建东西联络线到松江站,有大致走向图不,银都路之后怎么拐,和东西线交在哪 3.南枫线。为什么没庄行站,而造个环城西路站,那边开发很成熟了吧 4.线路出钱。这个理解对吧,市里很想要的它出大头,比如示范区线、南枫线,进度也会快一些。剩下就各区自己出钱凭本事? 5.南枫线。为什么重要,因为临港吗,但是金山奉贤去临港,很急吗,都开始建造了 6.18号线。要穿过大场机场很难吧,有没有可能直接往北拐,在薀藻浜的北面造。别卡住了就好玩了 7.嘉定。隔壁吧听说公交补贴都快发不出来了,那14号线西延伸、嘉定快线更是别想? 8.奉贤线。如果真造的话,会不会真卡在三林南了,并且15号线也就卡在望园路不再延伸了 9.线路优先级。接下来还有哪些线路是比较能早开工的,什么24、27、浦南线、曹奉线、松江快线、嘉青松金线等,至少是三期再再调整吧,那还早得很?哪些大概率能入选呢。 10.平庄公路站是不是长期搁置了。感觉没什么造的动力。新城站还开了天街,自然要把客流留在新城站 11.市域线速度。其他市域线这个站距,能跑满速吗,别票价跟机场线一样但速度没法比。 求解答,轻喷,一次都问完不水帖。
为什么要限速? 吧里有讨论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理解吗。我认为是增加规矩来多一些扣钱操作。刚好和财政收入情况是对得上的。 现在限速太夸张了。运行效率很低,周转起来慢。司机休息时间被压缩,很多到了就走,连着开三四个小时只会更危险。路口很慢+右转必停反而容易被追尾。大桥隧道高架高速上做移动路障也是,后排车都在变道超车,是更危险的。 会不会有一天全市公交都要50/30/空气门,再从硬件上给锁死,这太离谱了。
奉贤线直接去上海南站得了 1.北边有19,三林南再往北重复建设快线概率不大,而浦西市区很难有空间造市域线。别停在三林南了,那到时候通勤全灌19,市域线灌6A太美了,还要再换乘一次去浦西市区,不合理 2.三林南-东方体育中心-上海南站,东体设站提升交通条件,也能快速换上机场线。也能直接换11直达浦西核心市区 3.合并掉机场线的南站支线,否则班次难安排,还有引导问题。直接做个便捷点的换乘得了。抬高奉贤线的作用,让市里多出点 4.方便浦东快速前往南站,11或者6来东体换一次就行 感觉是比较多赢的,各位怎么看
再见,莘团线 之前21年公示过一次后来没动,25年初还是动了。 莘团本质是个算账问题,5号线通到奉贤前它营收拉满,西段大叶公路去1号线,一次能收个4块5块的;新奉公路那片去1号线,都是7-9块。 现在去萧塘地铁站的多了,很多就1块2块3块,只靠新奉公路那片7-9,还有偶尔往返颛桥北桥的4-6,不够支撑莘团线了。售票成本也挺高的,要算进去。 和青泸线很像,都是地铁通车6年整后拆分/缩线的,算不过来账就要动了。 这次调整算是利弊各半吧。弊:1元的要多花钱了,没法直达1号线外环路;闵行区沪闵路少一条低价大站快线;无法直接换虹5要去对面;过江1元只能挤虹5了。利:2元以上的省钱了特别是萧塘到奉城以前6现在2;末班车时间更晚;可以直接换地铁不用过马路;班次间隔应该会更好。 我作为闵行的,就非常难受了,奉贤的选择又少一条。会不会嘉闵通车之后虹5也要动呢,本来觉得不可能,现在难说了。
再见,奉贤20路 奉贤20路以前在南港路那边。当时班次还算行,车也是常规的。后来抽能剩一天几班,车也上了柘林3线的小车。这车不知道为什么脏得很,设计问题吗还是没人打扫。 撤销倒是没有很不舍,类似走向的线路太多了。海沈/海湾快/奉18/奉9也算半个。我是觉得奉贤客运可以做得更好,对于海湾大学城往返校的需求。海沈就30分钟一班,往返校不增能,不开常规的海沈区间,也没有临时车来应对。这么多年就靠几条公交撑着。高峰期一车人,来回3块钱,营收很好看了,还有补贴拿,在自己大本营海湾也不管,就给奉贤巴士开出来海湾快线。 还别说,如果是锦山地盘的话,早就开好奉贤新城接驳海湾三校的线路了,甚至莲海专线都要开好了。
725路定班是最差的调整方法 725路有客流,而且很多,但集中在莘庄地铁站南广场到高兴路,过了之后没人了,就两站接驳地铁的需求。 改定班就离谱,那闵行25路的小车不是要挤爆了。 合理思路:1.高峰加密725路区间,来回这个区间开,全程车30分一班 2.直接缩线,闵行xx路,到老年医学中心门口就行,如果去机场线景洪路门口也行,剩下部分735路完全覆盖了。 真不懂后面运椅子的部分开着做什么,又没人坐的,最后选了个定班车。
为什么没有纪王到国展的线路? 纪翟路上的线路,很多都过诸翟站再回北翟路去2号线淞虹路站。但是因为2号线拐了大弯去虹桥,公交到淞虹路很远。而且北翟路高峰很堵车;诸翟的地道也是很堵;公交限速后效率低很多。 所以为什么没有沿着纪翟路直接去国展站呢。仅773路过的一两站闵行段客流就很好了。真这么开客流也会好吧,反正都是去坐2号线。 市里不开、青浦不开、闵行也不开。众兴也不去,新880其实也没什么人,889就能去华山西院了与其运椅子,不如纪翟路-保乐路-金丰路-诸光路-17号线-2号线。 13号线要来了,不知道纪王诸翟这片的公交会怎么改。
松江快线新规划 把吴中路给让出来了,但是槽点有些多。 1.新松江站没去,去了个醉白池 2.千帆路到七莘路的走向,感觉和12号线重复了 3.闵行区内,顾戴路段和12号线完全重复,这线位我感觉闵行区不想出钱 4.上海南站还有空间造吗,要穿沪闵高架又要穿火车站,地下已经有1和15了 5.松江哪来的钱造这个快线,真有这实力12号线西延也不会23年才开始造 真松江快线:嘉闵线代建东西联络到松江站,快速到七莘路换上12
奉贤配套地铁末班车一直可以的 莘团线改奉贤49路,奉浦末班车时间23:30,奉城末班车也到了21:30。原来是外环路21:00,奉城19:00。 奉贤配套地铁末班车一直可以的。奉贤巴士:莘南专线 莘庄地铁南 23:50,奉浦快线 沈杜公路23:50,奉贤28路 奉浦站 23:30。奉贤客运:奉贤17路 奉浦站 23:29,海航专线 沈杜公路 23:50,江平专线 沈杜公路 23:50。再看看隔壁松江 所以莘团线的售票、多出来的司机和车是怎么安排的,以及奉贤49路会换新车吗。
青浦嘉定没必要去上海南站了 如果最终普速全被迁出上海南到上海松江站,那青浦嘉定直接去虹桥了,都是高铁虹桥近太多。上石线好在金山通勤也是这个方向,多开一点去南站顺手的事。上青和上嘉的意义就是上海南了,去上海南的高票价少了很难支撑。 上青估计会成两条2元线,一条类851,漕盈路出发走沪青平最后去蟠龙路,或许还能合并起来,本来851不去漕盈路也是照顾上青。另一条类865,徐泾大居出来走沪青平虹桥路桂林路去南站,或者直接865加个尾巴去上海南站,2元带去上海南就不挑绕路了。上嘉估计要真缩到西站;上奉也是,还有地铁23影响会很大。 所以嘉松线和松青线,能不能借松江站再提升,南松专线已经改好了。
高速线的售票 现在是两个极端了。 一些线路根本没有售票的必要。陆安线高速/高速B,短途客没必要考虑了,743大致能覆盖,班次没法比。去售票后陆安线高速/高速B单一5都不是问题。类似的还有虹桥枢纽6路B线,新府中路这几站也要售票啊,坐773/华新1路不就行了。反而得单一票价,筛选掉短途客来提升高速客体验。 另一个极端是中短途客一律不要。锦山客运非常喜欢去售票。新开的莲亭专线、莲张专线,以区间单独成线的形式给单一票价了,少了很多成本。还有莲浜专线单一票价,只能说锦山确实没义务照顾松江的中短途乘客。我还比较支持,因为赚少的话容易做出类青枫专线的抽象事(不顾客流硬缩线拆分,另一半成定制线),那问题就更大了。
以前有没有正规一点的多级文字线 我这2元线一直很多,对上个版本的文字线只能看不同平台的记录了。 翻下来曾经一些私企多级文字线的问题。这些一组合起来真成黑车公司了。 1.乱收费。坐一点路收3块。最经典的是沪青盈单一8元。收钱不给票,钱进售票的口袋。承包制问题吗还是都这样,搜到说国企线路乱收费的也不少 2.售票服务态度差,坐短途就爱搭不理,对于多收费问题能吵起来 3.班次。末班车直接不开。赶人下车直接下班 4.驾驶。开车玩手机,马路杀手 所以过去文字线多,可以乱收费能不多吗。众兴以前全都是文字线,从880开始才有的数字线,那段时间应该是赚麻了。逐渐理解很多人不喜欢众兴,现在889我就觉得线位不错、速度快、班次也还行。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