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kershotter jokershotter
关注数: 33 粉丝数: 76 发帖数: 3,516 关注贴吧数: 39
大阪·勘十里洋酒铺 还是一次带娃的旅程,只能抽出一天去过个瘾。 找了一家酒店附近,很多人推荐的老铺子——勘十里。 就在东心斋桥的小路上,离主筋街步行不过2、3分钟。 推门进店,主理人满头银发,身着干净整洁的白衬衫和黑色背心,胸口挂满了各色酒厂和品牌的徽章。 看到我们进店后,老爷子礼貌微笑地请我们入座。 环顾四周,地板上和酒架上都堆满了来自各个产区的威士忌,都快无处下脚了;而墙壁上则贴满了他到访各地酒厂及年轻时的照片。 酒铺没有menu,第一杯酒与其他首次到访的客人一样,点了他家高原骑士ib,65.3度,封面是他的爱猫;酒精抑制不错,但结构单调,只停留在了果汁、青草的阶段,没有更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内容了。 第二杯喝了秩父的红酒桶,忘了拍照,感觉无功无过,还是2023那款红酒桶好喝。 第三杯最难忘,请他推荐了一款乐加维林的ib,腿脚不便的老爷子慢慢挪到外侧的酒架,翻了半天,取出了一瓶蓝色标的威廉姆,9yo,我一看下面不是坎贝尔镇么…老爷子可爱的说:“据说这里面的原酒就是乐加维林!” 抱着怀疑,抿了一口,有点惊艳!熟悉的泥煤碘酒风味扑面而来,随后多汁的新鲜水果、厚重的烟熏都令我感到满足。(有熟悉这款Ib的老哥可以介绍下吗?回来以后各平台貌似都没搜到这款) 我太太喝了一杯白州12yo,一共四杯,埋单12400日元。 归程荷包和行李箱都不允许,最后只带回三支,bc限购税后1w日元的蓝叶(上次吧主送福利时有幸品尝,这次终于回购了),连锁店酒山买的9400日元的乌干达,还有橘子街附近威士忌专卖店20000多日元的三郎丸泥煤三号,应该都算好价。 最后希望新年能够有自己独立的酒柜,已经快没地儿放了,也希望新的一年吧友们越喝越香、越过越好、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15条入坑心得,祝更多人爱喝威士忌! 响应本吧新管理团队的号召,积极发帖参与竞赛,重在参与,抛砖引玉。最近开的酒还没喝完,无法写新酒评,作为新人入坑一年不到,走过弯路淋过雨,就在这里分享简短的15条我个人心得,希望能够帮助新威友成功入坑: 1、入坑要喝好,个人觉得至少300,最好500以上价位的口碑酒,太便宜的酒非常容易退坑。 2、多看少买,即买前做足功课,多看酒评和知识贴,找到可能适合自己口味的产区、品牌、桶型再下手。 3、对酒评真实性要有甄别力,尤其一些油腻、内容缺乏专业性的up主,试想一条挂着购买链接的酒评他会说不好喝吗,酒评内容也自然缺乏客观性。 4、无年份不一定比有年份差(如乌干达、稀印),调和、波本威士忌不一定比单麦差(如蓝方、帝王21、酩帝诗、布克斯)。 5、买对不买贵,尤其是溢价较高的日威、绝版款,不如多喝一些口碑酒。 6、品饮切忌“一口闷”,观色、闻香、口中停留细品、闻空杯(这步别忽略,酒后空杯的味道有惊喜),方能领略威士忌的神奇。 7、倒酒时瓶口溢出的酒液可以用干净的手掌擦拭,在掌心摩擦片刻后会释放出如香水般的气味,个人认为这也是威士忌的价值之一。 8、品饮更推荐凯恩杯、郁金香杯、洋葱杯等杯口小、杯肚大的杯子,更便于闻香、释放酒香。 9、分享瓶、酒展、酒吧是入坑时最适合“以少量的价格品更多酒款”的广撒网方式。 10、购买渠道要谨慎,远低于市场价的酒必有猫腻。 11、买到不对口味的威士忌别倒掉,可以做个highball,调个酒,再不济腌肉、烧菜当料酒用 12、开瓶酒精感强、“扎嘴”的酒可以放个把月再喝,可能有蜕变。 13、威士忌不同于红酒,一定要竖放、避光;遇到断塞不要怕,四根牙签施大法。 14、烟熏是烟熏,泥煤是泥煤,两者横评比较一喝就明白了。 15、所以最后,泰斯卡10没有泥煤味儿!一丁点儿都没的那种 以上,如有不对的地方也请大佬们指正,希望更多人能爱上威士忌,祝愿威吧在新吧主们的管理下越来越好!陪一杯🥃!
新人Help新人 关于找寻味道的碎碎念 刚看到一篇关于“买酒前是否会买分享瓶尝试”的帖子有感,也碎碎念一下我的观点。 我喝威士忌有10多年了,一直都是瞎喝,大多喝的都是芝华士12。真正入坑是去年年中,一路跟着吧里大佬酒友们的推荐喝下来,也找到了自己的心意风味。 一、寻味的过程: 1、找准“大方向”,需要了解一些威士忌知识,例如各产地的风味、不同桶型的风味、各产区代表品牌的特点等,有助于找到自己喜好口味的“大方向”,例如我喜欢烟熏泥煤、波本桶,那拉弗格、泰斯卡、阿贝、乐加维林都可以锁定进行具体酒款的挑选。 2、缩小目标范围,尽可能认真阅读“大方向”范围内的每一篇酒评,尤其是大佬们(非网红带货up主,他们有销售目的,品评大多扬长避短,参考意义有待商榷),所以我一般都以吧内、某瓶app以及whisky base的为准绳。虽然百人百口,但80%以上都说不错的酒,那必定值得一试,例如上述品牌里的经典款:泰斯卡10、de,拉弗格qc、lore,阿贝10、乌干达,乐加维林16等等,我是没有踩过雷,甚至还找到了会复购的口粮酒。 以上,几乎没怎么走弯路、花冤枉钱。 二、不喝分享瓶的理由 1、卫生,分享瓶大多为私人开展的业务,你对Ta的健康状况了解放心吗?Ta如何保证食品卫生标准?我是不愿意冒这风险。 2、品质,分享瓶的酒就一定是真酒嘛?是否会以次充好、滥竽充数?这要打很大的问号。 3、风味,即便是真酒,分享瓶的原酒开瓶时间是你不清楚的,所造成的风味流失,对于酒的品评会有很大影响,例如稀印这种需要开瓶后尽早喝完的酒款,你如果花1.5元/ml的价格买了开瓶2个月以上的稀印分享瓶,那喝到的风味就大打折扣了。 4、价格,分享瓶的单价并不便宜,综上所述,我宁愿去靠谱的酒吧点上一杯,然后合理分配收入,攒1-2个月买一瓶自己确定喜欢的酒。 当然,上述只是我个人对分享瓶的看法,但它之所以存在必有其合理的地方,理解。 最后,建议新人入坑要喝好酒,尽量选择300元以上的酒款,否则很容易对威士忌产生误解或反感而退坑。 ps:非常推荐大家参加线下酒展,去年上海的威士忌酒展上,我就喝了差不多40多杯(5-10ml不等)的威士忌,和10多杯的鸡尾酒,一共60杯左右(图里是带回来的一半空杯,还有一半被媳妇现场扔了…),喝到了从未喝过但非常符合自己口味的稀印、艾雷元素、欧摩18等酒款,门票也不贵,绝对是“广撒网”的好去处。 在这里也再次感谢吧内大佬和酒友们的分享、推荐、建议,对我的威士忌旅程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祝大家生活美满,身体健康,越喝越精彩!
新人上岛初评:大鼻子2023岛节红酒桶烟熏屋 这是这次618入的最后一款酒,也是店铺里的最后一瓶,买完就下架了。看到很多酒友期待反馈,所以抓紧开了一尝为先!这款酒的外观极具设计感,将烟雾描绘得如同一卷水墨油画,同时也直截了当地介绍了他的故乡——艾雷岛。 作为新人,泥煤味的酒只在今天中午品尝了卡尔里拉12,品酒经验准度和对标范围有限,第一次写酒评,还请各位大佬和同样是新手的酒友们多多包涵。大鼻子2023岛节酒烟熏屋(红酒桶) 【酒色】麝香葡萄色,像德国小麦啤酒一般 【酒香】开瓶后消毒水、烟熏味扑面而来,夹带着丝丝葡萄酒香,十分浓郁;醒酒6-10分钟后,能明显感受到清醒淡雅的雨后泥土青草气息,好闻。 【酒味】入口顺滑度一般,有点点糙;入口烟熏味、酒精感比卡12浓一些,辣味随着酒液贯穿口腔;醒些许后再饮,能感受到葡萄、挤了柠檬汁的烤海鱼味,甜味中透着鲜咸。 第二杯试了冰块饮法,油脂感会变强,类似蜂蜜、果浆的甜味愈发明显。 后调方面,烟熏的余味持久度不如卡12和泰斯卡10,有点意犹未尽的意思。 【总结】这款大鼻子新作挺有意思的,在喝的时候听着黑人的烟嗓blue,仿佛推开了一家有年代感的海边餐厅的木门,扑面而来的既有餐厅招牌的烤鱼和葡萄酒香气,也有海风中独有的鲜咸气味,让我仿佛梦回斐济SavuSavu岛的岸边…甜香、泥煤烟熏(暂时还不能完全分辨清楚两者)和咸鲜味十足,虽然余味短暂,但也十分适合新岛民! 【购入价/渠道】432元/马云家高必林,目前是下架状态,替有兴趣的酒友咨询了客服,后续下周就会上架。 作为新人,在吧内酒友大佬们的帖子中认识了道格拉斯梁旗下的大鼻子品牌,极具想象力和应季的设计颜值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也有吧友说大鼻子是系列里最好喝的一个品牌,这次尝试后,我还会愿意继续入手大鼻子的其他酒款,也欢迎各位大佬推荐你们觉得好喝的大鼻子! 另外今天还收到了百富12单桶,就等最后一瓶艾伦雪莉桶强啦~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