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踏破year 四海踏破year
青帛竹简书江湖仇怨,白宣硬毫刻侠骨风香
关注数: 118 粉丝数: 117 发帖数: 10,393 关注贴吧数: 59
关于辽获取平州时间的记载互相矛盾之处的疑问 辽史《太祖纪》《太宗纪》《耶律突吕不传》与《地理志》各处均写明契丹在天赞二年夺取平州: (平州)太祖天赞二年取之,以定州俘户错置其地。——《辽史地理志》 天赞二年,皇子尧骨为大元帅,突吕不为副,既克平州,进军燕、赵——《辽史耶律突吕不传》 (天赞)二年春正月丙申,大元帅尧骨克平州,获刺史赵思温、裨将张崇。——《辽史太祖纪》 明年(天赞二年),下平州,获赵思温、张崇。——《辽史太宗纪》 而《契丹国志》《资治通鉴》记载似乎于此有出入: 晋师入于幽州。太祖以卢文进为卢龙节度使,居平州,岁入北边,杀掠吏民,卢龙巡属,为之残弊。 先是,幽州北七百里有渝关[一○],下有渝水通海。自关东北循海有道,道狭处才数尺,旁皆乱山,高峻不可越。北至进牛口,中国尝置八防御军,募土兵守之,田租皆供军食,岁致缯纩以供衣。每岁早获,清野以待,契丹兵至,则坚壁不战,俟其去,则选骁勇据隘邀之,契丹常失利,不能轻入。及周德威镇卢龙,恃勇不修边备,遂失渝关之险,契丹始刍牧於营、平之闲。卢文进来归,常居平州,帅奚骑岁入北边,杀掠吏民,卢龙巡属,为之残弊。——《契丹国志》 初,幽州北七百里有渝关,下有渝水通海。自关东北循海有道,道狭处才数尺,旁皆乱山,高峻不可越。比至进牛口,旧置八防御军,募土兵守之。田租皆供军食,不入于蓟,幽州岁致缯纩以供战士衣。每岁早获,清野坚壁以待契丹,契丹至,辄闭壁不战,俟其去,选骁勇据隘邀之,契丹常失利走。土兵皆自为田园,力战有功则赐勋加赏,由是契丹不敢轻入寇。及周德威为卢龙节度使,恃勇不修边备,遂失渝关之险,契丹每刍牧于营、平之间。德威又忌幽州旧将有名者,往往杀之。(卢文进引契丹南来之前) (贞明三年七月,神册二年,李嗣源解围幽州后)契丹以卢文进为幽州留后,其后又以为卢龙节度使,文进常居平州,帅奚骑岁入北边,杀掠吏民。晋人自瓦桥运粮输蓟城,虽以兵援之,不免抄掠。契丹每入寇,则文进帅汉卒为乡导,卢龙巡属诸州为之残弊。 由这两个记载,卢文进似乎在周德威任卢龙节度使时就已经占据平州了,也就是不晚于神册四年。 查《辽史赵思温传》: 与梁战于莘县,以骁勇闻,授平州刺史,兼平、营、蓟三州都指挥使。神册二年,太祖遣大将经略燕地,思温来降。 此处又说是神册二年而不是天赞二年。 再查《旧五代史张希崇传》 守光纳之,渐升为裨将。俄而守光败,唐庄宗命周德威镇其地,希崇以旧籍列于麾下,寻遣率偏师守平州。安巴坚南攻,陷其城,掠希崇而去。 此处并没有写明阿保机南攻的时间。《卢文进传》同没有写明时间。《新五代史》亦同。 《赵思温传》有“及伐渤海,以思温为汉军都团练使,力战,拔扶余城。”《辽史百官志》恰好有 “赵思温,太祖神册二年为汉军都团练使。”《赵思温传》中是伐渤海时为汉军都团练使,辽太祖破扶余城是在天赞四年,《百官志》的神册二年应该是错的。 即使是这样,仍然有《契丹国志》《资治通鉴》《辽史赵思温传》三处可以支持辽于神册二年取平州的说法,如果说《辽史赵思温传》是错将天赞写成神册,也还说得通。可《契丹国志》和《资治通鉴》的记载怎么解释呢?
割燕云十六州始末考2 (接上贴) 《辽史太祖纪》 八月,拔朔州,擒节度使李嗣本。勒石纪功于青冢南。冬十月癸未朔,乘胜而东。十一月,攻蔚、新、武、妫、儒五州,斩首万四千七百馀级。自代北至河曲逾阴山,尽有其地。遂改武州为归化州,妫州为可汗州,置西南面招讨司,选有功者领之。其围蔚州,敌楼无故自坏,众军大噪乘之,不逾时而破。时梁及吴越二使皆在焉,诏引环城观之,因赐滕彦休名曰述吕。十二月,收山北八军。 二年春二月,晋新州裨将卢文进杀节度使李存矩来降。进攻其城,刺史安金全遁,以文进部将刘殷为刺史。三月辛亥,攻幽州,节度使周德威以幽、并、镇、定、魏五州之兵拒于居庸关之西,合战于新州东,大破之,斩首三万馀级。杀李嗣本之子武八。以后弟阿骨只为统军,实鲁为先锋,东出关略燕、赵,不遇敌而还。己未,于骨里叛,命室鲁以兵讨之。夏四年壬午,围幽州,不克。六月乙巳,望城中有气如烟火状,上曰:“未可攻也。”以大暑霖潦,班师。留曷鲁、卢国用守之。剌葛与其子赛保里叛入幽州。秋八月,李存勖遣李嗣源等救幽州,曷鲁等以兵少而还。 《契丹国志太祖纪》 丁丑神册二年梁贞明三年。春二月,晋王之弟威塞军节度使李存矩在新州,骄惰不治,边人嗟怨,为小校宫彦璋谋杀[五]。其裨将卢文进,帅其众奔契丹   三月,卢文进引契丹兵马攻晋新州[六],刺史金安全弃城走。文进以其部将刘殷为刺史守之。晋王使周德威合河东、镇、定之兵攻之[七],旬日不克。太祖帅三十万众救之,德威大败奔归。太祖乘势进围幽州,扬言有百万,毡车毳幕弥漫山泽。卢文进教之攻城,为地道,昼夜四面俱进[八],城中穴地燃膏以邀之。又为土山以临城,城中鎔铁汁以洒之,**千计而攻城不止。周德威遣使告急于晋王   四月,晋王命李嗣源、李存审、阎宝来援德威。契丹围幽州且二百日,城中危困。晋李嗣源等步骑七万,会于易州。自易州北行,逾大房岭,循涧而东。距幽州六十里,与太祖遇。太祖行山上,晋师行涧下,每至谷口,太祖以万余骑遮其前,晋师失色。嗣源以百余骑先进,免胄扬鞭,胡语谓曰:「汝无故犯我疆埸,晋王命我将百万众直抵西楼,灭汝族类。」因跃马奋檛,三入阵中,斩酋长一人,后军齐进,太祖兵却,晋师始得出。李存审命步兵伐木为鹿角,人持一枝,止则成寨[九]。太祖骑环寨而过,寨中发万弩射之,流矢蔽日,人马死伤塞路。将至幽州,太祖兵列阵待之。存审命步兵阵於后,先令羸兵曳柴燃草而进,烟尘涨天,鼓噪合战,乃趣后阵起乘之。太祖大败,席卷其众自北山归,委弃车帐、铠仗、羊马满野。晋师入于幽州。太祖以卢文进为卢龙节度使,居平州,岁入北边,杀掠吏民,卢龙巡属,为之残弊。 先是,幽州北七百里有渝关[一○],下有渝水通海。自关东北循海有道,道狭处才数尺,旁皆乱山,高峻不可越。北至进牛口,中国尝置八防御军,募土兵守之,田租皆供军食,岁致缯纩以供衣。每岁早获,清野以待,契丹兵至,则坚壁不战,俟其去,则选骁勇据隘邀之,契丹常失利,不能轻入。及周德威镇卢龙,恃勇不修边备,遂失渝关之险,契丹始刍牧於营、平之闲。卢文进来归,常居平州,帅奚骑岁入北边,杀掠吏民,卢龙巡属,为之残弊。 《旧五代史庄宗纪》 (八月)是月,契丹入蔚州,振武节度使李嗣本陷于契丹。(辽史作朔州,通鉴、新史皆作蔚州。据《旧唐书地理志》“单于都护府 秦汉时云中郡城也。唐龙朔三年,置云中都护府。麟德元年,改为单于大都护府。东南至朔州三百五十七里。振武军在城内置。天宝,户二千一百,口一万三千。在京师东北二千三百五十里,去东都二千里。”据目前考古发现,确定振武军在和林格尔,距朔州三百二十多里,距蔚县六百多里。则应是朔州。)  九月,帝还晋阳。梁沧州节度使戴思远弃城遁去,旧将毛璋入据其城。李嗣源帅师招抚,璋以城降。乃以李存审为沧州节度使,以李嗣源为邢州节度使。时契丹犯塞,帝领亲军北征,至代州北,闻蔚州陷(此处应亦为李嗣本陷于朔州之佐证,因为九月蔚州才陷落),乃班师。 是月,贝州平,以向任沧州降将毛璋为贝州刺史。自是,河朔悉为帝所有。帝自晋阳复至于魏州   天佑十四年二月,帝闻刘鄩复收残兵保守黎阳,遂率师以攻之,不克而还。是月甲午,新州将卢文进杀节度使李存矩,叛入契丹,遂引契丹之众寇新州。存矩,帝之诸弟也,治民失政,御下无恩,故及于祸。帝以契丹主安巴坚与武皇屡盟于云中,既又约为兄弟,急难相救,至是容纳叛将,违盟犯塞,乃驰书以让之。契丹攻新州甚急,刺史安金全弃城而遁,契丹以文进部将刘殷为刺史。帝命周德威率兵三万攻之,营于城东。俄而文进引契丹大至,德威拔营而归,因为契丹追蹑,师徒多丧。契丹乘胜寇幽州。是时言契丹者,或云五十万,或云百万,渔阳以北,山谷之间,毡车毳幕,羊马弥漫。卢文进招诱幽州亡命之人,教契丹为攻城之具,飞梯、冲车之类,毕陈于城下。凿地道,起土山,四面攻城,半月之间,机变百端,城中随机以应之,仅得保全,军民困弊,上下恐惧。德威间道驰使以闻,帝忧形于色,召诸将会议。时李存审请急救燕、蓟,且曰:「我若犹豫,未行,但恐城中生事!」李嗣源曰:「愿假臣突骑五千,以破契丹。」阎宝曰:「但当搜选锐兵,控制山险,强弓劲弩,设伏待之。」帝曰:「吾有三将,无复忧矣!」   夏四月,命李嗣源率师赴援,次于涞水;又遣阎宝率师夜过祁沟,俘擒而还。周德威遣人告李嗣源曰:「契丹三十万,马牛不知其数,近日所食羊马过半,安巴坚责让卢文进,深悔其来。契丹胜兵散布射猎,安巴坚帐前不满万人,宜夜出奇兵,掩其不备。」嗣源具以事闻。 秋七月辛未,帝遣李存审领军与嗣源会于易州,步骑凡七万。于是三将同谋,衔枚束甲,寻涧谷而行,直抵幽州。八月甲午,自易州北循山而行,李嗣源率三千骑为前锋。庚子,循大房岭而东,距幽州六十里。契丹万骑遽至,存审、嗣源极力以拒之,契丹大败,委弃毳幕、毡庐、弓矢、羊马不可胜纪,进军追讨,俘斩万计。辛丑,大军入幽州,德威见诸将,握手流涕。翼日,献捷于邺。九月,班师,帝授存审检校太傅,嗣源检校太保,阎宝加同平章事。 则可知契丹于神册二年二月时已占据朔、蔚、新、武、妫、儒六州。次年旧五代史庄宗纪又记载: 秋八月辛丑朔,大阅于魏郊,河东、魏博、幽、沧、镇定、邢洺、麟、胜、云、朔十镇之师,及奚、契丹、室韦、吐浑之众十余万,部阵严肃,旌甲照曜,师旅之盛,近代为最。 则契丹退兵后,至少朔州重回后唐(晋)控制。
读新五代史随记 五代霍彦威(李绍真)为梁北面行营招讨使时间考 事情起因在于读到新五代史,梁本纪第三中有如此记载: “(贞明五年)秋八月乙未朔,开封尹王瓒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冬十月,刘寻阝克兖州,张守进伏诛。十二月,晋人取濮阳。天平军节度使霍彦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 及“(龙德元年)三月丁亥朔,禁私度僧尼。陈州刺史惠王友能反。夏五月丙戌朔,德音改元,降流罪已下囚。秋,赦友能,降封房陵侯。天平军节度使戴思远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冬十月,思远及晋人战于戚城,败绩。” 乍一看是没什么问题,然而读到新五代史杂传中王重盈传所附王瓒传时却发现记载如下: “贞明五年,代贺瑰为北面行营招讨使。是时,晋已城德胜,瓒自黎阳渡河攻澶州,不克,退屯杨村,扼河上流,与晋人相持经年,大小百馀战,瓒卒无功,末帝遣戴思远代,瓒复为开封尹。” 若此处所载戴思远接替王瓒属实,本纪中霍彦威接替王瓒当属讹误,那么龙德三年秋的戴思远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又是谁的讹误呢?怀着这个疑问去查其他史传,如下: (贞明五年十二月)晋王乘胜遂拔濮阳。帝召王瓒还,以天平节度使戴思远代为北面招讨使,屯河上以拒晋人。——《资治通鉴》 (贞明五年)十二月,逻骑报汴之馈粮千计,沿河而下,可掩而取之。庄宗遣徒兵五千,设伏以待之,使骑军循河南岸西上,俘获馈役数千。瓒结阵河曲,以待王师,既而兵合,一战败之。瓒众走保南城,瓒以小舟北渡仅免。是日,获马千余匹,俘斩万级,王师乘胜徇地曹、濮。梁主以瓒失律,令戴思远代还。——《旧五代史王瓒传》 则可知贞明五年十二月确为戴思远代王瓒为北面行营招讨使。 再查霍彦威传: 乾化末,邠州留后李保衡背李茂贞以城归梁,梁以彦威为邠州节度使。其年五月,茂贞遣将刘知俊率大军攻之,彦威固守逾年,竟不能下;或得其俘,悉令放之,秦人怀其惠,遂无侵扰。转滑州节度使。移镇郓州,兼北面行营招讨,总大军于河上。师徒屡败,降授陕州留后。庄宗入汴,彦威自陕驰至请罪,诏释之。——《旧五代史霍彦威传》 李茂贞遣梁叛将刘知俊攻邠州,彦威固守逾年,每获知俊兵,必纵还之,知俊德之,后不复攻。徙镇义成,又徙天平,兼北面行营招讨使,与晋军相持河上,彦威屡败,降为陕州留后。庄宗灭梁,彦威自陕来朝——《新五代史霍彦威传》 则可知霍彦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在刘知俊退兵之后,与晋军相持河上,屡败,降为陕州留后之前。查旧五代史如下: (贞明元年)五月,晋王率师赴魏州。节度使牛存节薨。是月,凤翔李茂贞遣伪署泾州节度使刘知俊率师攻邠州,以李保衡归顺故也。自是,凡攻围十四月,节度使霍彦威、诸军都指挥使黄贵坚守捍寇,会救军至,岐人乃退。六月庚寅,晋王入魏州,以贺德伦为大同军节度使,举族迁于晋阳。是月,晋人陷德州。——《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上》 则刘知俊退兵不早于贞明二年六月(贞明元年五月加十四个月)。 (贞明二年)三月,刘鄩率师与晋王大战于故元城,鄩军败绩。先是,鄩驻于莘,帝以河朔危急,师老于外,饷馈不充,遣使赐鄩诏,微有责让。鄩奏以寇势方盛,未可轻动。帝又问鄩决胜之策,鄩奏曰:“但人给粮十斛,尽则破敌。”帝不悦,复遣促战。鄩召诸将会议,诸将欲战,鄩默然。一日,引军攻镇定之营,彼众大骇,上下腾乱,俘斩甚众。时帝遣偏将杨延直领军万余人屯澶州以应鄩,既而晋王诈言归太原,刘鄩以为信。是月,召杨延直会于魏城下。鄩自莘率军亦至,与延直会。既而晋王自贝州至,鄩引军渐退,至故元城西,与晋人决战,大为其所败。追袭至河上,军士赴水死者甚众,鄩自黎阳济河奔滑州。己巳,制以鄩为滑州宣义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晋人攻卫州,陷之;又攻惠州。——《旧五代史末帝纪上》 则可知与晋军相持河上的时间不早于贞明二年三月。 又 “(龙德元年五月)丁亥,诏曰:“郊禋大礼,旧有渥恩,御殿改元,比无赏给。今则不循旧例,别示特恩。其行营将士赏赉已给付本家,宜令招讨使霍彦威、副招讨使王彦章、陈州行营都指挥张汉杰晓示诸军知委。” “冬十月,北面招讨使戴思远攻德胜寨之北城,晋人来援,思远败于戚城。”——《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下》 (贞明)五年五月,迁许州两使留后,军职如故。六年正月,正授许州匡国军节度使,充散指挥都头都军使,进封开国侯。未几,授北面行营副招讨使。——《旧五代史王彦章传》 自梁失魏、博,与晋夹河而军,彦章常为先锋。迁汝郑二州防御使、匡国军节度使、北面行营副招讨使,又徙宣义军节度使。是时,晋已尽有河北,以铁锁断德胜口,筑河南、北为两城,号“夹寨”。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用事,大臣宿将多被谗间,彦章虽为招讨副使,而谋不见用。——《新五代史王彦章传》 则可知王彦章在龙德元年之前当过北面行营副招讨使,则龙德元年五月诏书所言“招讨使霍彦威、副招讨使王彦章”似乎就是北面行营招讨使与招讨副使。 然而资治通鉴的记载推翻了这个猜想: (龙德元年四月)陈州刺史惠王友能反,举兵趣大梁,诏陕州留后霍彦威、宣义节度使王彦章、控鹤指挥使张汉杰将兵讨之。友能至陈留,兵败,走还陈州,诸军围之。——《资治通鉴》 则此时霍彦威已为陕州留后,所谓招讨使招讨副使是指陈州行营招讨使招讨副使。 关于此战,《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下》是这样记载的: “四月,陈州刺史惠王友能反,举兵向阙。帝命将出师逆击,败之。友能走保陈州,诏张汉杰率兵进讨。敕开封府太康、襄邑、雍丘三县,遭陈州贼军奔冲,其夏税只据见苗输纳。”只有张汉杰的名字,对霍彦威、王彦章只字未提,霍彦威、王彦章、旧史朱友能三人传记中竟也不载,新五代史朱友能传中也只是提到“贞明四年,友能以陈州兵反,犯京师,至陈留,兵败,还走陈州,后数月降,末帝赦之,降为房陵侯。”,连张汉杰的名字都没提,而张汉杰两史皆无传。缺载如此,无怪乎会忽略此事了。 在龙德元年四月霍彦威已经是陕州留后,则霍彦威任北面行营招讨使时间可锁定在贞明二年(916)六月到龙德元年(921,即贞明七年)四月这不到五年的时间里。
【招人贴】江湖客栈金庸吧分店 这是一个文字扮演游戏,(所有的武侠行动都以小说形式表达), 规则如下: 这里是 创建一个角色,想好名字、外貌、身份。 这个角色可以正派:武当,少林,华山,峨眉。。。。。。 反派:昆仑,崆峒,连云庄,鹿山,清水宫。。。。。。。 大家提供的人物可正可邪,或亦正亦邪,但你一定要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你的功夫、地位在这里统统不作数…… 假设设定:这里的老板在白道黑道都有交情,无论是皇帝还是武功天下第一,都不敢在这里打架犯事,这里官管不到,匪劫不了,这里是混乱中的和平之地,和平中的混乱之地。这里有罪犯,高官,武侠,地痞等等三教九流。 店里有琼浆玉液,也有女儿红,杜康,也有廉价的麦酒,甚至做菜的料酒。有美味的牛肉,也有羊肉鸡肉,想想三教九流需要的东西都有,从几文钱到几百千两的东东,客官尽管点吧。 PS:1.不要把自己当做主角,因为在这里没有人是主角。 2.不要把自己不当做主角,因为在这里没有人不是主角。 江湖客栈原帖:http://tieba.baidu.com/p/2963682487?pn=1 江湖客栈新帖:http://tieba.baidu.com/p/3146336389 江湖客栈QQ群: 156092682 您的每一次回复、收藏、都是对客栈默默的肯定与支持,阅完记得回复啊! ( 提高人气,这就是这个贴存在的意义,欢迎大家参与)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