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索道 无极索道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艰且难兮,一往无前!
关注数: 304 粉丝数: 678 发帖数: 37,440 关注贴吧数: 27
无极生太极 今天啊,咱们说说这个无极和太极。 我们现在看到的所谓推手竞技。有无极吗?有太极吗?肯定是没有的。因为他就不是太极拳范畴内所展示的东西。 只是为了一个输赢结果。在限定的规则内,所产生的一种游戏行为。 太极者无极而生,那么不知道太极没关系。你知道无极就可以,知道了无极太极自然就明白了。 但是这个知道可不是字面上的知道,要身体上也知道。否则那就只能是半拉子的心知身不知。 那无极究竟是什么呢?具象上说就是以无极桩入手,通过对无极桩的修习。体会自己身体的状态。这个状态随着层次的不断的提高。也是有变化的。一句话。就是不断感知自己身体松的状态。 每松一层。身体对前后左右内外上下的空间概念就会增加一分。对身体有形的肌肉,骨骼,筋膜,皮肤,血液等等物质对人体平衡的影响体会就会加深一分。进而转化为无形的气血,内气的感知,再往上走就感受外界空间能量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但是这得有明白师傅教你呀,否则自己怎么去体会呢?就算是明白师父他自己的层次不到那儿,他教也教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太极拳才难。难在了不单单是文字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身体的体会。1万个人中也不见得有一个可以做到。所以叫万里无一,凤毛麟角。 我们很多人对太极拳的理解,那建立在了招式套路上。所以对无极桩的理解也就是有形的东西,那无形的东西怎么办呢?就只能置之不理了。甚至是予以反对。 但这种情况下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自己的无知对太极拳形成的偏见。和太极拳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太极拳不会因为某些人练偏了而消亡。也不会因为某些人的偏见而偏离。因为还有正规的传承,还有好的体系,只不过真正愿意在这上面去探索研究追寻的人太少而已。
太极拳的推手 这两天很热闹。什么样的推手形式都出来了。 我们说对不对呢?都对。 因为在不同的层次上,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要求里它表现的是不一样的。 没有必要去问谁高谁低。因为不在同一个频道里。 但是又都不对,因为都是只站在了一个比较低层次上的运动形式。 用力,真的用全力了吗? 不用力,真的做到不用力了吗? 干什么都不干净,不纯粹。 用力的肯定不是太极拳。但是当力用到极致的时候,它依然是有效果的,而且威力也很巨大。 不用力,是太极拳。但是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真正的不用力。 对不用力的理解,现在大多数,绝大多数的爱好者是没有概念的。更多的只是通过视频文字去理解。甚至于有老师的,都搞不清楚什么是不用力。 这也就造成了大众对不用力的一种误解,认为不用力是无法对抗大力的,甚至是巨力的。 在这里我们一定要说明一件事情。前人是不会错的,古人是不会错的。那是几千年下来对天地之理的总结。 不用力就是不用力,身手极轻,但是人不能过。达不到这个标准,不要去推手,如果你认为自己练的是太极拳的话。 否则即便你认为自己练的是太极拳,那也只能是小范围里面去玩一玩,根本就走不出去,也不可能跟用力的人,甚至是不练的,身上有拙力,大力的人你都玩不好,玩不过。 为什么太极拳现在一代不如一代,就是因为缺少了这一项基本功的训练。为虚而虚,尽玩虚的了。长此以往,太极拳会失传的。
太极拳的本质。 太极拳这三个字具有太大的包容性。各种各样的运动,严格意义上说都是太极的运动。所以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太极拳没错。但是我们总在说一件事,叫人无我,有人有我强。那么大家都有的,你有他就不稀奇了。只有别人没有的,而你有,而且你有的还是别人一般学不到,那才是物以稀为贵。太极拳的本质。就是让我们摆脱后天的桎梏。返回到先天的状态。但是由于夹杂了过多的功利性。使得太极拳的传播走向了角力的方向。因为大家都在后天的范畴里运动。返先天就成了一种独立特性,甚至于怪力乱神的说法。但换一个角度来说。是不是恰恰说明这种方法的独特性和他的高难度性。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要表现出来的恰恰是比别人强。要胜过别人。在这种心态下去学太极拳,无异于缘木求鱼。刻舟求剑。太极拳表现出来的是弱,求的也是弱。为什么要求弱呢?弱了才能够敏感才能够清晰。但这个弱不是一味的弱。是建立在内在不断强大的基础上的弱。那么现在难就难在内在强大的这一块,我们大多数人没有机会去接触到它。就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思路。那就是要先发制人。要发力,力要强于对方。前人说得很好。什么是旁门呢?力大胜力小,手慢让手快。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或者说没有明白的人,让大家在身上具体感受到。那么要在太极拳的道路上向前得到深入的探索,是很难完成的目标。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希望大家真正的静下心来去感受太极拳的柔弱之美。并在其中得到真正强大内在的方法。接续太极拳的传承。
太极拳的本质 太极拳这三个字具有太大的包容性。各种各样的运动,严格意义上说都是太极的运动。所以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太极拳没错。但是我们总在说一件事,叫人无我,有人有我强。那么大家都有的,你有他就不稀奇了。只有别人没有的,而你有,而且你有的还是别人一般学不到,那才是物以稀为贵。 太极拳的本质。就是让我们摆脱后天的桎梏。返回到先天的状态。但是由于夹杂了过多的功利性。使得太极拳的传播走向了角力的方向。因为大家都在后天的范畴里运动。返先天就成了一种独立特性,甚至于怪力乱神的说法。 但换一个角度来说。是不是恰恰说明这种方法的独特性和他的高难度性。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要表现出来的恰恰是比别人强。要胜过别人。在这种心态下去学太极拳,无异于缘木求鱼。刻舟求剑。太极拳表现出来的是弱,求的也是弱。为什么要求弱呢?弱了才能够敏感才能够清晰。但这个弱不是一味的弱。是建立在内在不断强大的基础上的弱。那么现在难就难在内在强大的这一块,我们大多数人没有机会去接触到它。就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思路。那就是要先发制人。要发力,力要强于对方。前人说得很好。什么是旁门呢?力大胜力小,手慢让手快。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或者说没有明白的人,让大家在身上具体感受到。那么要在太极拳的道路上向前得到深入的探索,是很难完成的目标。 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希望大家真正的静下心来去感受太极拳的柔弱之美。并在其中得到真正强大内在的方法。接续太极拳的传承。
有吧友问为什么讨论太极拳的内容太少了。 这个问题由业已久,在我12年,来太极拳吧的时候,虽然有也有争论,但那个时候,还是能看到对功法的讨论的。 那时候,老练虽然有广告之嫌,但大家的发言总体还是正向的。经历了这么多年,贴吧的问题没有改善,反而趋于极端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咎其原因,无外乎这么几种: 一、党同伐异,对自己认同的,没有原则的维护。不认同的,不择手段的打压。不管是普通吧友,还是一些管理。不在功法理法上做文章,只要是不对自己路子的,就没有下限的攻击。 二、认知体系不同,没有共同语言。太极拳运动自从国家大力推广以来,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各支系,就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证标准和要求。那大众的认知也就不可能统一,甚至意见相左,而产生分歧。素质高一点的,还能和平共处,稍一极端,就是无尽的相互伤害。 三、无是生非,刻意制造话题。有的人,并不是他不知道,只是想要引起他人注意,故意的制造一些矛盾的话题,来引发大家的议论。 四、太极拳真入门了,是不会主动攻击别人的,不管是在功法表现上,还是语言文字上。这是太极拳的宗旨所决定的,所以很多老人在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就不再发言了。甚至离开贴吧。 太极拳吧现在需要的不是重新选什么吧务,而是吧友们对太极拳的认知是否能有效的提高和统一。如果做不到这点,那一盘散沙的局面是不会得到改善的。
太极拳小常识(一)一一跌倒不用手 在我们还没有开始有资格推手的时候,老师会让尝试着,被各种方向劲力击打的情况,在不同的条件下,有向后跌出去的,也有像侧面,或是向前面,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方式,手是不能主地的,要用身体与地面形成尽可能大的接触,来防止受伤,但是大部分人没有经过这种训练,所以经常会出现用手,胳膊来撑住自己,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形成错位或者断折,当然了,大部分人也只是在并不激烈的推操中,形成的受伤,养一养十天,半个月就好了,但是真正的老前辈,身上有功夫的,内力高超,草率的用手臂支撑,极容易引起严重的伤害,但是现在能打出这样劲力的人并不多了,很多的传统训练项目也就变得可有可无,无人问津,甚至是无从听说了。 刚开始对这种方式的见识是96年,在黄龙体育馆,两位老前辈下场,其他人都不推了。两人个子都在一米八以上。身材魁梧。站姿不丁不八,刚开始一搭上,四只手就跟捧着一朵云一样,上下翻飞,但身躯安静异常。直到一方突然一静,对方直接原地腾空而起。那不是被打出去的,是被自己弹出去的。老头儿落下时,身体跟个大虾一样。倦在一团在地上滚了半圈,悠然站起,连个停顿都没有的。又上去和对方玩起来了。没一会儿,又是一下,他又飞起来,落下。又和个大虾米一样的在地上翻起来。这样玩了五六回,两个人才下场。 石明先生有一段录像演示演示的这个方法当然了用了护垫,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保护。但也让学生失去了一些自我调节的机会。 在这里还是那句话,无论什么条件下的交流都必须以保护自己,保护对方为基础。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