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索道 无极索道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艰且难兮,一往无前!
关注数: 306 粉丝数: 670 发帖数: 36,813 关注贴吧数: 27
太极拳一一惊天秘闻 在我们如火如荼争论太极拳起源的时候。国外对太极拳的研究却也如火如荼。但人家研究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太极拳老前辈们的那一种不可捉摸的东西? 类似于短打擒拿的东西,人家已经研究的很透。但是太极拳高深的,合于道的东西,他们现在还没有完全掌握。 而我们现在在干什么呢?还在刨自己家的根。人家外国人想干的事情没有干成的,我们自己人在那不停的刨,非要把这个根给断了。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有一天以陈式太极拳为代表的真正的统一了大家的时候。其他支系所表现出来的东西通通被抹杀掉以后。人家国外研究出来了。他可以给自己起个名字。什么太极道呀,无极道呀,和天道呀,地道呀,任何一个名字,人家说这是我发明的,你一点脾气都没有。 就像当年清军入关,西方人把我们的永乐大典盗走以后。造成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损失,然后就有了西方的文艺复兴所有东西都是人家发明的,跟你有什么关系?我们现在还在那里很短视的说这个说那个,给自己脸上贴金,有没有想过,这种文化入侵是多么可怕的? 你练陈氏拳的,你就认陈氏的祖宗,没问题。但是其他支系尊张三丰他也没问题。但像我这样的,我练出来以后我就发现这东西根本就不是哪个人创造的,那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我就不信奉张三丰是祖师,那就是个集大成者,那是个传承人。又怎么了?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吗? 给我们的老祖先留一点地方吧。留一点空间吧。有朝一日真的全没了,你哭都来不及。
太极拳一一清净精纯 这贴吧的讨论也已经进入到一个比较高潮的阶段。这起码是好事。让大家能够在比较理性的情况底下来去进行有益的探索。 那么我们说缠丝也好,抽丝也罢。他是刚开始就能做得到的吗?杨家有运劲如抽丝,陈家有缠丝精。 说明什么呢?你有了劲儿了才能做到抽丝啊。有劲儿,前提是要懂劲儿啊。都懂劲儿了,那就属于高级层次了。刚开始的没入门的,哪怕你到了中级层次,你抽个什么劲儿呢?上哪抽去呢?这缠丝精也是一样的。要精纯之后才有缠丝。你都没达到精的程度呢,哪有丝让你缠呢? 太极拳要都像大家所说的那么好练,这不早就高手满天飞了吗?问题现在没有啊。原因是什么呢?把结果当过承。还没到那份上呢,就都在那夸夸其谈。 学太极拳,你首先要清醒。要明白自己在哪个层次上,要明白它的要求的是什么,连这个都搞不清楚,你练个什么劲儿呢? 更要自己内心清澈。凡是抱着功利心,名利心去练的,他是练不出来的。 当你内心干净的时候,才能够明白太极拳真正要练什么。才能够不被动作外形所困惑。 慢慢的就会进入到精益求精的状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至于说什么时候开,交给时间去了。 等到有一天你突然开窍了。纯洁的就像那一潭清水。一片碧空。那个时候你就知道太极拳真正的内涵了。 天天在这里争这个,论那个,没有意义的,因为永远是别人的,不是你的。
太极拳一一百日筑基 这个百日筑基啊,好多人都把他给想岔了。这个是分人去的。不是千篇一律的。 下面我们就说说几种不同的表一下。 第1种呢,是什么基础都没有的。那你百日筑基,它就会产生各种体感。有人会觉得自己热了,有人会觉得自己长了,有人会觉得自己有飘的感觉。总之会产生跟以往不太一样的感觉,但都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人变精神了。 第2种。有点基础的。不说童子功啊,就是平常参加一些体育锻炼的活动能力比较强的。这类人的体感反而没有那么强烈。因为他本身身体打开的程度比较好,素质比较高,那么他的百日筑基呢,就不再是这种表面的提纲。他可能会感觉到身体内在有一些变化,比如说感觉到自己比以前更加集中了啊,以前对这个中没概念,它通过这个百日筑基把这个中能够有一点体会了。 第3种啊,它是有童子功的。那他的百日主机要求会更高。要能够达到身体内在的质能转变,因为小孩对身体的感知力度是非常强的。但是他们的思想是比较单纯的,你跟他说很多的高深的学问他不懂。那么通过知识和身体力行的结合,能够让它在理论知识和行为上达到高度统一。 这就是每一个人他先天条件不一样,后天努力也不一样,等你接触太极拳的时候,他所能够达到高度也不一样。等到成年了你再去接触他再去练功,骨头都长死了,筋都短着呢,你说你也要跟人有童子功的人去比,那是没办法比的。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非常有大毅力的人,他通过刻苦的锻炼,他能够重新打开,但这种人太少了。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呢,禁欲是大多数修炼法门里面都要有的,为什么呢?它不是说是干别的事的,它是让你把身体和思想能够安静下来,能够相对的产生静的状态。但是也有一些他不禁欲的,他本身就很规律啊,没有过度的,人家也可以出东西,不是说不会出的。 但总的来说,百日筑基一定要找高明的老师,尽可能在短的时间里面把自己的身体机能和思想意识要把它尽可能的做到和太极拳的要求相统一。因为在这100天里,如果你做不到,那么在后面就算再长的时间,你恐怕也很难去触及到应该有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百日筑基是筛选能否进阶的一个关口。
太极拳一一自伤误人 今天我们就讲讲太极拳的伤。 为什么在民国以前很少有听到有哪位大师或者说传人弟子出现膝盖出问题呀,脊椎出问题呀,的现象。 那是因为在从前练武是要跳过的,不是你想练就练的,没有这个资质人家是不收你的。即便是有一些关系户或者说有钱人,他愿意学那也是一对一的,精心调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轻到重,一点点的,往上攀登的。 哪像现在,一窝蜂的都去了市场化经营吗,管你身体条件怎么样呢,只要你愿意学,愿意交票子那就来吧。 那有一些他条件达不到的,你按照那个强度去做,那不得出事儿啊。从前练功都要童子功。小孩子筋骨是开的,他立起爬倒,蹲下俯身,他很轻松,你要个成年人骨头都长死的去干那些活,不得出问题啊。即便是有一些家传有功底的。但是由于长时间剧烈的运动,磨也磨坏了。因为处处要显示出力量感。带劲儿。那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反噬的作用。 甚至于有一些大师。功成名就了,应酬多了他的体重就增加了。但是在练功的时间反而少了。那么这个时候,身体的自重就会影响他的关节的灵活程度,时间长了也会造成压迫和损伤。 以上种种。都是常见的,大家可以理解。下面我要说的就是内在东西的问题。陈氏拳为什么比较容易受伤,咱们说不是说绝对的,但是从我接触到的和整个市面上来说,陈氏拳练伤的人比较多。原因就在于光打架子了,内功系统没有。也就是说缺乏了内在的支撑,一味的寻求低架子,蹲着打坐着打。那么这样时间长了,你不坏谁坏呢。 不要说陈家的拳了,其他直系也是一样的,内在支撑越少,打的越低伤的就越多越重。 这就是内功的可贵之处,但即便是内功,也分三六九等高低上下。低层次的,除了能让你产生比这强大的整劲以外,他什么也干不了。用的好了还行,用的不好一样伤身。 到了中级以上才谈得到养练用能够尽可能的不损害自己。而只有真正到了高级阶段,才能够体会到逆反回去的效果。 但是现在市面上很多人,他自己没练好,他还要引导别人。说什么疼是正常的,必须要过的一个过程。多么可笑呀。真正练功所产生的抻拉的疼痛与你筋骨膜伤挫伤的疼痛是两个概念。连这个都没有一点认知,怎么可以去教人呢。 最后我们还是建议大家,没有正经师傅教的时候。取高不取低。取正不取偏。曲松不取紧。顺其自然,量力而行。
太极拳一一说说全知道,做做做不到。 咱们现在一说起太极拳呢,总觉得这东西神神秘秘的。那有一些人呢,又觉得特别简单,所谓大道至简。这两种说法都不为过,但是都差那么点东西,差什么了呢? 差的就是具体的实施方法。 首先太极拳和任何一门技艺都是一样的,它都是由易到难。由难至简的一个过程。都没经过那个难,那么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声音。 一套拳架,再难再难变化再多,三个月学不会一年总学会了吧?但是里面内动的消息要把它完全掌握,不要说三年五载,10年8年甚至二三十年都有可能。 那更不用说,着内在的东西不断的在升华,极致到身体的心灵的深处。还会衍生出不同的东西。到最后,身与心的结合,完美统一后,就产生了那个灵。 当拳有了灵性。那就成自己的拳了。否则永远都是在打别人的拳,这句话可能很难懂,但是这才是我们习武的最终目标,要打自己的拳。 太极拳难就难在这里。而并不在于一招一式或者某一个套路,你打的有多纯熟。而这内在强大的能力是看不见的。他是通过多年对自我身心的把握和调控,不断的修炼提纯精炼的结果。 这也就成了我们现在的一个现象。看人家老前辈做得好,但是自己就做不到。做不到吧,还爱用自己当下的一些想法和身体的反应作出相应的解释。那你身体都没到那儿,你就要强行解释,那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歧义、误解,甚至于还要宣传给别人,造成更大的偏差。 其实这东西没那么复杂。找老前辈们去真真实实的切切深深的去摸一摸,听一听,学习学习,提高提高,一切就都明朗了。。就即便自己做不到,也不会在那里胡乱的猜想,这样是很有危害的。 太极拳被誉为传统武术皇冠上的明珠。不是空穴来风。那是多少代老前辈的心血结晶。至于说能不能往下传,不在嘴上在身上。
武术与太极拳之间的差别 总在说练武啊,要各种环境的叠加。 这个呢,放在从前是如此的。 因为以前的信息不够开放。不够发达。老百姓想要知道哪有好的老师,有好的师傅,信息渠道本身就少。 再加上呢,这东西是吃饭的根本,也不见得有多少老师愿意真心的去教。而且那个时候生产力低下。有几个人可能是有闲时间去学武术的呢? 同时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大多数人是没资格学武的。 现在把很多健身术或者说体操的编排,并入到了武术的范畴。动作要求漂亮。难度要高。但是这些和武术有什么关系呢?舞术还是武术的? ~~~~~~ 武术,武者,拼斗,术者,技能。武术,拼斗的技能。这是一种生存的手段。与动作花不花稍,没什么关系。只与对身体开发的能力和对技术掌握的高低有关。 ……… 太极拳为什么是武术之瑰宝?只是因为它能打吗?因该不是的。中华武术渊运流长,门派众多。怎么回只有太极拳能打呢? 那它还有什么奥妙呢?有的。 松,松不着一丝力,人体乃能自我修复。当然,只要能松,比自己从前松,都是能得到相印的修复的。 松,松不着一丝力,心神意气身方可合一。乃能产生巨大的内功,从而摆脱身体有形的拘束。 松,松不着一丝力,天地之间的能量才能为我所用。从而更新身心。 再往后,不知道了,还没有体悟。 这个松,不用你花多少钱,有多少时间。有心即可。
太极拳的真谛 暴雨初歇,雷电交加,惊醒梦中人。睡不着了,咱们就来聊聊。都在说太极拳。都在认为别人的不是,自己的才是。 殊不知。但凡只要在这世间的事物都在太极之中。但凡一举动乃至一思想,都是太极的作用。只不过能够称之为拳的,却需要符合大道,应之以拳道,显之于拳术。 昨日与几位爱好者玩了一下,有初练的。也有学习了四五年的。还有研究了数十年的。可以说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探索,但是又各自在自己的层次上,陷入了误区。 那你说他们不是太极拳吗?肯定是。但受制于层次上的限制,那依然是很初级的体证。太极拳难,难在哪里?不是比力气的,也不是比技巧的。而是我们身体松的开发程度。 太极拳一直在讲气,周身一气,气宜鼓荡的。在没有成为气态的状态下,说技巧,只不过是缘木求鱼。更何况于只是为了拼输赢争胜负而形成的拙力较量,那是连边都沾不着了。 在这儿呢,希望大家能够摒弃掉门派的分歧,不要把陈氏也好,杨氏也好,分的那么清楚。因为无论是哪一派哪一支,如果你用了力了,他都只是一个很初级的东西。如果在气态的状态下,打陈氏的招式,他不就是太极拳吗?反过来说,就即便你练的是杨露禅教的招式,身上满满的都是力,他又有什么层次可言呢? 太极拳与招式无关。与形式无关。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有气。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气态的势下完成的。一一抟气致柔能婴儿。大家共勉吧。
engatoz的悖论 很长时间不想说这些问题了,但是有些人到处拉仇恨。 大家在和平友好的气氛当中去讨论是不是符合太极拳论太极拳经?是不是同一个体系的东西很正常。 我也和陈氏拳的朋友玩过很多。但没有谁非得给谁当祖宗去的。 特别是一些很内在的东西,大家都会相互直接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而不会动不动就谁跟谁打一下,谁跟谁弄一下,没有的。更不会有人说我们组个团去陈家沟,也不会有人说组个团去武当山。这种言论无异于在挑起我们太极拳内部的分裂。 还是那句话,陈家沟对太极拳的传承和发扬光大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把它作为发源地来看待,那也是目光极其短浅的。 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评价谁是祖宗。而是有没有尽可能的去继承前辈们的技能。 这儿呢,我就说这么几个问题。 首先作为一种技能,那它是没有止境的。松了还有更松。 其次,即便是把技能学到手了,也不见得能够打。因为每个人的心态不一样。有些人就喜欢动手动脚,有些人就喜欢安分守己,这个没办法的。 再次,太极拳的技能也是分层次的到哪一层说哪一层的事儿真正的想要跟所有的人都可以去玩,一定是把身体达到气态状态,否则的话就能只能拼力气了,那就是谁个大,谁身体魁梧,谁动作灵活。但那些东西跟太极拳没关系。 本是延年不老春,大家学这个东西要变得心平气和,那就是对的。
无极生太极 今天啊,咱们说说这个无极和太极。 我们现在看到的所谓推手竞技。有无极吗?有太极吗?肯定是没有的。因为他就不是太极拳范畴内所展示的东西。 只是为了一个输赢结果。在限定的规则内,所产生的一种游戏行为。 太极者无极而生,那么不知道太极没关系。你知道无极就可以,知道了无极太极自然就明白了。 但是这个知道可不是字面上的知道,要身体上也知道。否则那就只能是半拉子的心知身不知。 那无极究竟是什么呢?具象上说就是以无极桩入手,通过对无极桩的修习。体会自己身体的状态。这个状态随着层次的不断的提高。也是有变化的。一句话。就是不断感知自己身体松的状态。 每松一层。身体对前后左右内外上下的空间概念就会增加一分。对身体有形的肌肉,骨骼,筋膜,皮肤,血液等等物质对人体平衡的影响体会就会加深一分。进而转化为无形的气血,内气的感知,再往上走就感受外界空间能量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但是这得有明白师傅教你呀,否则自己怎么去体会呢?就算是明白师父他自己的层次不到那儿,他教也教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太极拳才难。难在了不单单是文字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身体的体会。1万个人中也不见得有一个可以做到。所以叫万里无一,凤毛麟角。 我们很多人对太极拳的理解,那建立在了招式套路上。所以对无极桩的理解也就是有形的东西,那无形的东西怎么办呢?就只能置之不理了。甚至是予以反对。 但这种情况下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自己的无知对太极拳形成的偏见。和太极拳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太极拳不会因为某些人练偏了而消亡。也不会因为某些人的偏见而偏离。因为还有正规的传承,还有好的体系,只不过真正愿意在这上面去探索研究追寻的人太少而已。
太极拳的推手 这两天很热闹。什么样的推手形式都出来了。 我们说对不对呢?都对。 因为在不同的层次上,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要求里它表现的是不一样的。 没有必要去问谁高谁低。因为不在同一个频道里。 但是又都不对,因为都是只站在了一个比较低层次上的运动形式。 用力,真的用全力了吗? 不用力,真的做到不用力了吗? 干什么都不干净,不纯粹。 用力的肯定不是太极拳。但是当力用到极致的时候,它依然是有效果的,而且威力也很巨大。 不用力,是太极拳。但是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真正的不用力。 对不用力的理解,现在大多数,绝大多数的爱好者是没有概念的。更多的只是通过视频文字去理解。甚至于有老师的,都搞不清楚什么是不用力。 这也就造成了大众对不用力的一种误解,认为不用力是无法对抗大力的,甚至是巨力的。 在这里我们一定要说明一件事情。前人是不会错的,古人是不会错的。那是几千年下来对天地之理的总结。 不用力就是不用力,身手极轻,但是人不能过。达不到这个标准,不要去推手,如果你认为自己练的是太极拳的话。 否则即便你认为自己练的是太极拳,那也只能是小范围里面去玩一玩,根本就走不出去,也不可能跟用力的人,甚至是不练的,身上有拙力,大力的人你都玩不好,玩不过。 为什么太极拳现在一代不如一代,就是因为缺少了这一项基本功的训练。为虚而虚,尽玩虚的了。长此以往,太极拳会失传的。
太极拳的本质。 太极拳这三个字具有太大的包容性。各种各样的运动,严格意义上说都是太极的运动。所以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太极拳没错。但是我们总在说一件事,叫人无我,有人有我强。那么大家都有的,你有他就不稀奇了。只有别人没有的,而你有,而且你有的还是别人一般学不到,那才是物以稀为贵。太极拳的本质。就是让我们摆脱后天的桎梏。返回到先天的状态。但是由于夹杂了过多的功利性。使得太极拳的传播走向了角力的方向。因为大家都在后天的范畴里运动。返先天就成了一种独立特性,甚至于怪力乱神的说法。但换一个角度来说。是不是恰恰说明这种方法的独特性和他的高难度性。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要表现出来的恰恰是比别人强。要胜过别人。在这种心态下去学太极拳,无异于缘木求鱼。刻舟求剑。太极拳表现出来的是弱,求的也是弱。为什么要求弱呢?弱了才能够敏感才能够清晰。但这个弱不是一味的弱。是建立在内在不断强大的基础上的弱。那么现在难就难在内在强大的这一块,我们大多数人没有机会去接触到它。就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思路。那就是要先发制人。要发力,力要强于对方。前人说得很好。什么是旁门呢?力大胜力小,手慢让手快。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或者说没有明白的人,让大家在身上具体感受到。那么要在太极拳的道路上向前得到深入的探索,是很难完成的目标。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希望大家真正的静下心来去感受太极拳的柔弱之美。并在其中得到真正强大内在的方法。接续太极拳的传承。
太极拳的本质 太极拳这三个字具有太大的包容性。各种各样的运动,严格意义上说都是太极的运动。所以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太极拳没错。但是我们总在说一件事,叫人无我,有人有我强。那么大家都有的,你有他就不稀奇了。只有别人没有的,而你有,而且你有的还是别人一般学不到,那才是物以稀为贵。 太极拳的本质。就是让我们摆脱后天的桎梏。返回到先天的状态。但是由于夹杂了过多的功利性。使得太极拳的传播走向了角力的方向。因为大家都在后天的范畴里运动。返先天就成了一种独立特性,甚至于怪力乱神的说法。 但换一个角度来说。是不是恰恰说明这种方法的独特性和他的高难度性。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要表现出来的恰恰是比别人强。要胜过别人。在这种心态下去学太极拳,无异于缘木求鱼。刻舟求剑。太极拳表现出来的是弱,求的也是弱。为什么要求弱呢?弱了才能够敏感才能够清晰。但这个弱不是一味的弱。是建立在内在不断强大的基础上的弱。那么现在难就难在内在强大的这一块,我们大多数人没有机会去接触到它。就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思路。那就是要先发制人。要发力,力要强于对方。前人说得很好。什么是旁门呢?力大胜力小,手慢让手快。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或者说没有明白的人,让大家在身上具体感受到。那么要在太极拳的道路上向前得到深入的探索,是很难完成的目标。 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希望大家真正的静下心来去感受太极拳的柔弱之美。并在其中得到真正强大内在的方法。接续太极拳的传承。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