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一一真实不虚
太极拳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5
无极索道 楼主
无形无相,是谓太极。区分太极拳的根本在于内功体系,而不在于招式套路。
如果连这个都搞不清楚,还是不要谈论太极拳的好。因为不沾边。
内功是真实不虚的。虽然它看不见,却可以触摸的到,感受的了。也是区分各大派别武术的根本。
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虽然都是内家拳,但手上一摸,就知道是哪一家的了,不用拉开架式打什么套路。原因无他,内功的练法有差异。
当然这需要自己已经入门了,练到了可以区分劲路,劲根的程度。在此之前,练形意的打个太极拳的套路,说自己是练太极拳的,玩推手的时候,全是形意的劲。一般人还真分辨不出来。
陈家拳,杨家拳,是不是太极拳,不在套路上,也不在什么认证上。关键在于有没有内功,这内功是不是一路的。除此以外,没有别的区分标志。
2024年11月02日 22点11分 1
level 15
无极索道 楼主
形意心法正文
拳经云:“内功之传,脉络甚真。不知脉络,勉强行之,则无益而有损。前任
后督,气行滚滚,井(肩井),池(曲池)双穴,发劲循循。千变万化,不离乎本。
得其奥妙,方叹无艰。龟尾升气,丹田炼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
脉络为人体内真气运行的轨道,练气而不懂脉络,犹如兴修水利而不明白江河分
布,水势之大小,盲目行之,没有不出毛病的。人身脉络主要的有十二正经,奇经八
脉,其中最根本的则是前任后督两脉。任脉在前,起于承浆穴沿喉头,胸骨柄、剑突
、直下至阴前高骨。督脉在后,起于尻尾(尾巴骨),土至命门(与肚脐,前后相对),
再上至夹脊(背后两片扇子骨的正中)过大椎、泥丸(即百会穴)下印堂至人中而止。小
腹正中为气海,武术家也叫它丹田,它既是人体的中心,又是人体经络场的重要场源
,气聚于气海之后,就会沿经络运行。额上正中谓之天心。气自龟尾上升经百会沿任
脉而下聚于丹田,丹田气足则化而为神,自天心出,二目即芒可射人。崂山道士匡常
修有云,“神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即指此也。肩头正中为肩井穴,肘头分中为
曲池穴,此二者为周身发劲之所。散打中之所以有“点肩井”和“打曲池”等手法,
即以制止对方之发力也。
既明脉络之后,还须讲究姿势,此即气功中所谓“调身’是也。
正确的
姿势才能
有助于内气按正确的轨道运行。·对于姿势,拳经中有明确规定:“头正而起,背圆
而正,肩平而顺,胸出而闭。足竖而稳,膝曲而伸,档深而藏,胁开而张。”形意拳
内功虽有坐功,站功,行功之分,但仍以站功,行功为主。上边一段话主要是针对站
功讲的。可是无论练哪种功,在姿势上都应正头起项,壮面凝神,肩松胸出背圆,前
身微微有收敛之形,此乃练内功之真正诀窍。
形意拳内功的呼吸法,即“调息”,是用的逆腹式呼吸,也叫“后天法”。气路
是走的“混元气”而不是“经络气”。即并不按十二正经的顺序行气。这在拳经上也
有明确说明:“先吸后呼,一入一出‘先提后下,一升一伏。内收丹田,气之归宿
。吸入呼出,勿使有声。”又曰:“下收谷道,上提玉楼,或立或坐,吸气于喉,
以意送下,断至底收。升有升路,胁骨齐举,降有降所,气吞俞口。”所谓提,即是
引气上升,所谓下,即是导气下降。下降之气必会渐缩渐小,伏于丹田之内。耳后高
骨,拳家叫作玉楼,并不是针灸穴位;俞口位置在背后上部自大椎到夹脊这一段,拳
家统称之曰俞口,非穴位也现在先将坐功和站功(即站桩)的姿势与行气分别介绍于下
练坐功时,可以盘膝静坐于榻上,闭目绀口,舌顶上颚,两手内外劳宫穴相对,
置于小腹上。也可以坐在板凳上,以两脚踏地两大腿能放平为宜。两手可分别放在两
大腿上,掌心朝下。仍要闭目绀口,舌顶上颚。调息时,一出—入,皆从鼻孔,要均
匀细长,好似肺部不动只用肚脐呼吸一般。气定后,即吸气一口,以意领之自涌泉沿
两大腿而上升入丹田,再上升入两胁。胁骨即上举,将气送达耳后高骨——即上提玉
楼是也。再上达于百会。降气时,随呼气即以意领之,从百会降至印堂,经人中入口
内,再由舌而至喉。故必以舌顶上颚去接气。然后自喉通至后背,即所谓“气吞俞口
”是也。自后背直穿出前心,沿任脉降至丹田。丹田气足,则向下经会阴过尾闾,故
必须内收谷道以通气路,尾骨还要向前向上兜转,叫作“提肛缩肾”,则气可直上过
命门,夹脊,玉枕,而达泥丸(即百会,道家叫泥丸宫)。玉枕穴在脑后高骨稍后处,
也是内气不易通过之处,要以目内视头顶,慢慢引导之。如此循环,周流不息,这就
是小周天法。拳经上对这一段行气之法有如下的叙述:
“紧攫谷道内中提,尾间一起绉节骨,玉枕难过目视鼎,来到丹田存消息。悉心
搭通鹊桥路,十二时中降地池。镇住心猿拴意马,要立丹田海底基。一时快乐无穷尽
,返本还元心自己。久练自成全刚体,百病皆除如童予。”收功时,将气收于丹田,
觉气渐收渐小,如龙蛰虎伏而藏于斯。然后以意送下,直至涌泉。收住。
形意拳内功之站功,也叫桩功。一般人常练的有“三体式”(又名三才式)和“浑
元桩”(又名乾坤桩)两种;前者适用于青少年,后者适用于老年人。
2024年11月02日 22点11分 2
无极练过形意拳吗?这段文章是你摘录网上的,还是有老师传授给你?
2024年11月03日 21点11分
@halibing3 这个我的师傅里面有一个就是练三拳都练的,要不然我怎么会对形意和八卦的劲这么熟悉呢?[哈哈]
2024年11月03日 22点11分
level 15
无极索道 楼主
八卦掌的功理
八要
1.三形三势:三形即“行走如龙,动转若猴,换势似鹰”。三势即“步如蹚泥,臂如拧绳,转如磨磨”。
2.三空三合:三空即:“手心涵空,脚心涵空,胸心涵空”。三合即:“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意合”。
3.三圆三顶:三圆即“脊背要圆,两膀抱圆,虎口张圆”。三顶即“舌顶腭,头顶天,掌顶前”。
4.三裹三敏:三裹即“气要裹,肩要裹,两肘要裹”。三敏即“心要敏,眼要敏,掌要敏”。
九论
“九论”是:论身、论肩、论臂、论指、论手肘、论股论足、论谷道、论腿。
1.论身:头正身直,虚灵顶劲,以腰为轴,跨为先锋。
2.论肩:肩宜松,松则肩穴开,气贯全身。
3.论臂:前臂圆则内劲伸出,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曲如弓形其力无穷。
4.论指:食指勾眉,中指上指,无名、小指并拢,大指微扣。
5.论手肘:前手向外推,后手向下坠,前肘对准脚跟,后肘对准后脚尖。
6.论股:前股领路,后股坐劲。
7.论足:里足直出,外足微扣,足扣要小,足摆要大,足如趟泥,平起平走。
8.论谷道:股道上提气通督脉,接至任脉,气如丹田,此所谓提肛实腹。
9.论腿:上腿带动跨部,小腿后膝带动踝部。
歌日:十要九论理要明,生花变化妙无穷。
若能悟出此中妙,周身浑圆任意行。
2024年11月02日 22点11分 3
level 15
无极索道 楼主
太极拳就一个字一一松。松即是心法,也是功法。
2024年11月02日 22点11分 4
level 15
无极索道 楼主
我们现在很多人炼混了。把别的派系的东西混到了太极拳的修炼里面来。所以他的东西就似是而非的。
2024年11月02日 22点11分 5
level 12
太极、八卦、形意,这三家的内功是不是不一样啊?[滑稽]
2024年11月02日 23点11分 6
猜猜看[捂嘴笑][捂嘴笑][捂嘴笑][哈哈][哈哈][哈哈]
2024年11月02日 23点11分
@虚静圆融🌎 博导是诚心请教[笑眼]
2024年11月02日 23点11分
@ 吃好喝好 大师们终于等来解答的机会了[捂嘴笑][捂嘴笑][捂嘴笑][哈哈][哈哈][哈哈]
2024年11月03日 00点11分
八大行星都是行星,是一样的吗?[哈哈]
2024年11月03日 01点11分
吧务
level 12
那什么才是太极拳的内劲?请楼主明示[茶杯]
2024年11月03日 00点11分 7
绵软坚刚,虚无透空。
2024年11月03日 01点11分
level 9
看来你最近感悟挺多!
2024年11月03日 01点11分 8
十几年前的东西了
2024年11月03日 01点11分
你再开一贴,为什么太极拳又叫十三势
2024年11月03日 02点11分
@无翅天🌹 叫什么不重要,关键是看练到了没有。[呵呵]
2024年11月03日 02点11分
@无翅天🌹 这回答绝了[哈哈]
2024年11月03日 02点11分
level 11
岳不群叹了口气,缓缓的道:“三十多年前,咱们气宗是少数,剑宗中的师伯、师叔占了大多数。再者,剑宗功夫易于速成,见效极快。大家都练十年,定是剑宗占上风;各练二十年,那是各擅胜场,难分上下;要到二十年之后,练气宗功夫的才渐渐的越来越强;到得三十年时,练剑宗功夫的便再也不能望气宗之项背了。然而要到二十余年之后,才真正分出高下,这二十余年中双方争斗之烈,可想而知。”————感觉国师的口气与岳掌门越来越像,太极“松”功和紫霞神功也越来越类似,前34年公园水平都没有,第35年起,可玩虐泰森于股掌之间
2024年11月03日 01点11分 10
又犯癔症了[哈哈]
2024年11月03日 01点11分
@无极索道 但是你当时在公园起身后,说话时口齿清晰、思路敏捷[怒][怒][怒]
2024年11月03日 01点11分
@我形我意🐒 这就是咱的能耐,要不然怎么在场面上混呢?陪领导陪客户喝点酒就胡乱言乱语吗?[哈哈]
2024年11月03日 01点11分
@无极索道 所以肯定是玩得比易建联还花吧,原形毕露了吧[哈哈][哈哈][哈哈]
2024年11月03日 02点11分
level 1
楼主,请教一个问题,那孙禄堂形意八卦太极一起练,怎么做到的呢。我一直挺喜欢孙式八卦掌,只能看看女儿喜欢不喜欢了。
2024年11月03日 02点11分 11
这是很多人不理解的
2024年11月03日 02点11分
孙先生没有混着练
2024年11月03日 02点11分
可以去看看孙剑云先生所写的文章
2024年11月03日 02点11分
里面说的很清楚了。各是各的,互不相干。
2024年11月03日 02点11分
level 14
说的不错。
只是还没有明理。
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同理。
不但同理,而且同源。
其中的形意、八卦甚至共用同一拳谱。
三拳只是入手、侧重点不同。
这也正说明三丰内家之博大精深,
得其一羽、一鳞,皆能跃、皆能飞。
2024年11月03日 02点11分 12
这个问题,等你都练通了再说吧。如果都一样,那练一个不就完了吗。[哈哈]
2024年11月03日 02点11分
@无极索道 三拳是三个不同的人创的。怎么叫练一个? 后来人当然可以只练一个就行了。
2024年11月03日 03点11分
北方形、八、太同练,不分的人很多。 形、八、太可谓同出而异名。
2024年11月03日 03点11分
level 15
无极索道 楼主
太极拳合于天地之数。应于宇宙之理。为什么他难练的。就是因为它是向回返的东西。大多数练功有成的人,他舍不得丢下他那已经练成的功夫,这就很难再进入更高的境界。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因为丢的过程是很痛苦的,所以叫脱胎换骨。关键是即便你愿意去脱胎换骨,成功的依然是少数。
2024年11月03日 03点11分 13
这天地宇宙数理说的有点大了,太极拳毕竟是以武术的身份流入世间的,由这个缘起,主要挖掘其武术价值才是正途,于修道有无助益不应该是多数人的关注点。结个手印半座山就崩塌的事听说过吗?把比碗口还粗的柏树打个结听说过吗?天地宇宙的奥秘不是练几年世间所传的太极拳就能窥探的。
2024年11月03日 10点11分
@auvhahahaha 这种东西呢,目前不是我要考虑的。等哪一天我把家里的事都安顿好了,我就该去找我自己要找的东西了。但是现在我们就以太极拳来说,它的最终目的是要进入到道的阶段的,否则也就那样了。
2024年11月03日 10点11分
level 11
这个人眼泡也大,成就也大
2024年11月03日 04点11分 14
@我形我意🐒 [哈哈]这肯定不是天生的[哈哈]
2024年11月03日 05点11分
level 15
无极索道 楼主
这整天的争祖宗,但是这些祖宗有几个是正儿八经的跟太极拳有关的呢。如果是真有关系,不用你去说,后人会记得的。但没有关系,硬扯,这就是漏洞百出啊。
2024年11月03日 06点11分 15
level 15
无极索道 楼主
原版的温县县志里就没有那些有关拳术的说法,后来修订的咱就不好说了。
这添油加醋的不能反对,即便是民间传说的,但是有一些民间传说明显是后面的人添加的,这个不合适了。
2024年11月03日 06点11分 16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