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萧萧 山西萧萧
关注数: 20 粉丝数: 105 发帖数: 7,042 关注贴吧数: 5
借得佳句成华章——引用句 古今作家都十分重视引用。可以起到开拓与深化、突出与升华、锦上添花之妙用。 引用分明引与暗引两种。但无论是哪一种,它们都必须与所论证的观点或文章的中心相一致,并且在行文上自然和谐,能融为一体。 例1 在人类的语言中,有一个最神圣、最崇高、最永恒、最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不朽的价值的词,那就是“祖国”。屈原抱石怀沙,投身汨罗江时,想到的是祖国;文天祥过零丁洋,浩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想到的是祖国;岳飞发出“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的豪言时,想到的是“祖国”;谭嗣同面对刀俎,引颈就戮时,面不改色,“我自横刀向天笑”。他想到的还是“祖国”;陆放翁说:“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他梦魂为萦、念兹在兹的也是“祖国”;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就义时讲:“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甘洒热血,视死如归,所报者,也是“祖国”。 对祖国,他们有着浓烈、深沉、溶解不开的爱恋。为了祖国的命运,他们甘愿将血肉之躯献出,化入祖国的大地,“血沃中华肥劲草”。 例2 纵观天下有志者,总是夙兴而夜寐,百折不挠,孜孜以求,心甘情愿为社会奉献的。千百年来,奉献精神如同血液,在我们民族躯体中不息地流动;如同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灵魂;如同火炬,点燃了炎黄子孙的爱国赤诚。从为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从“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戚继光,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从“愿与人民共患难,誓将热血固神州”的朱德总司令,到“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南疆卫士,真是英雄万千!他们在奉献之时,从没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而是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智慧乃至生命献给了崇高的事业。 常用的引用句可分两种形式:①直引式,如例1,直接引用名言警句或诗句来证明文章的中心;②修饰式,即引语在文中作定语,以修饰语的形式出现。 例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的色彩,瑰丽、灿烂;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的形象,清新、明丽; “浅深春色几枝含,翠影红香半欲酣”,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是美好、馨香的;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还是自由、灵动的。 春天哟,春天,紫燕翻飞,柳丝吐芽的春天;万物兴盛,如花美眷的春天。走进春天,融进春天,你就会成为春天的一朵芽苞,一泓碧潭,一枝花叶,一个翩然欢翔的飞燕…… (《走进春天》) 在记叙、描写类的文章中,引用除了有与例1、例2相同的作用外,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文化意蕴,为文章平增几分诗情画意。本段文字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引用,才显得特别诗意盎然。 以上的直引式属明引,修饰式属暗引。此外,还有一种暗引的形式,它不是把引用的话作为定语出现,而是把引用的话,组织进了自己的叙述或议论,变成了自己话中的一部分。为了便于掌握和操作,我们不妨称其为“镶嵌式”,例如: 漫漫秋夜,冷冷秋风,你孤枕难眠,辗转反侧,“寒蛰不住鸣,惊回千里梦”,思念远方的明诚,你多情啊!再回首,那携手穿行于菜花间的快乐往事;再回首,那临窗共饮酒赋诗的闲情岁月;再回首,……更不会忘却,“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的那场离别啊……你追忆这一切,“欲语泪先流”。你日夜盼明诚至,相思成灰,离恨成草,以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面对你,面对你的多情,你的柔弱,我无语,只觉心痛,心如麻! 姑且起身,坐于院中。折一剪红梅,可“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泪痕红绝鲛绡透”,我不想再见你,愁了.拿来一壶水酒,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你“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啊!
转贴 险恶的巴黎小提琴比赛内幕!第一名=最后一名? 陈佳峰 2009年2月2日,还在中国过年的时候,我胸有成竹地冒着伦敦罕见的大雪出发去巴黎参加第二届Vibrarte小提琴比赛。比赛前一个月,我忽然得知,此比赛不提供住宿与伙食,这与前几次的国际比赛完全不同。在巴黎根本举目无亲的我,没有了方向,只能向身边的朋友求救。经过好几番周折,终于找到了一家能提供我住4天的住处,换句话说,我只能在那里住到第一轮比赛结束。之后的事,还是迷。 比赛前一天,我去看了看比赛场所,它只是一个很大的录音室,和以前几次比赛的音乐厅完全不同。我在那儿坐了一会儿,听了听声音。因为和别的专业比赛又不同,此比赛之前根本没有走台机会。这些都不能影响我,只是觉得很怪异。 我找到了比赛的组委会(才1个人),问了他是否需要报名,答案是“NO”。又问了我的比赛时间,答案是:“不知道,回家后打电话问我。”我的脑中充满了更多的问号!幸好我的老师是比赛评委之一,我问了他我的上场时间,他过了很久才打听到。 当天比赛,我发挥正常。结束后我很开心。等了2个小时后,比赛成绩出来了。组委会选了7位(本来6位)选手进入决赛,我不在其中。当时的我,难过了几秒钟,但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不正常。我的发挥很正常,而且结束后还有别的选手和观众跑来祝贺,怎么会这样呢?结果公布后,还陆续有人跑来和我说,我是第一。可我想,什么第一啊?我连第七都不是! 经过了几天的“想不通”,我的老师透露了比赛的内部消息给我。他说:“比赛负责人看到决赛名单非常生气,与他心目中的名单完全不一样,但他无法投票。”他还说:“排名出来后,你是第8名。多数评委投你第一名,但有一位评委投你第21名(总共22名选手),所以你被拉了下来。”他又说:“这次成绩和你发挥完全没有关联,你被‘抢劫’了(robbed)。” 事后,我想,我能理解评委不一样的口味,但是第一和倒数第二的差距也太大了吧?!这位评委是否需要自我充电,与世界接轨呢?值得庆幸的是,因为投票的不公,最后比赛决定不颁发第一名。可我怎么办?我能申冤吗? 以前的比赛,我总是在被遇到不公的待遇下先找自身的问题,这次知道内幕后,我的心凉了。那些人把比赛当做真正的战场,勾心斗角、利用职权通通都用上了。那这样就没有音乐的意义了。 今天正月十五,春节过了,也希望有个新的开始。 转自佳峰博客: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u%2F1262069954&urlrefer=8b252ad298ed210f3eec6622ef385dc7
《喜见光明》 李自立作曲并演奏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2532021o1p5.html由李自立作曲、洪必慈配伴奏的《喜见光明》,作于1972年。作者的灵感来自一幅题为《重见光明》的油画,画中表现了一位白衣女战士,双手搀着一位失明刚被治愈,两眼充满激动泪花的阿婆步出医院的情形,情景甚为动人。作者便以画中的寓意创作了这首以歌颂军民鱼水情为主题的小提琴曲。李自立在介绍这首作品时曾说:“《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对我创作这首乐曲启发很大,在创作时首先注意它的形象,第二是人物的内心世界,再就是风格的统一。高/潮中段用广东的乙反调,是悲剧性的,表现老阿婆回忆旧社会的情景,其创作的直接灵感来自油画《重见光明》。演奏上有其特殊处理,硬软揉弦、换把、上下滑音,还借鉴了琵琶的演奏手法。”这首作品1975年在北京参加全国调演时出版并灌制了唱片。  作品为复三部曲式。呈现示部主要包括三个主题及其发展。音乐一开始是钢琴以切分的节奏、强有力的力度、柱式和弦与快速十六分音符的交替所营造的热烈欢快的引子。引子渐弱、渐慢之后,引出小提琴声部慢速、歌唱性的主题A,好像是老阿婆开始讲述她的一生的曲折故事。主题A是并行进入的两句结构。接着是6小节类似戏曲音乐中过门音乐的音型化旋律,把音乐引入快速、欢乐的主题B。这是作品的主要主题之一,引子主题就是由它发展而来的。主题 B变化重复一次以后,音乐进入主题C。在钢琴声部流动的分解和弦衬托下,主题C主要在小提琴高音区进行,节奏宽广,富有歌唱性。接着主题C转入低音区,在G弦上演奏,感情显得更加深厚。音乐突然放慢,代表老阿婆形象的主题A变化出现,作为呈示部与中部的过渡。  中部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在情绪上分别代表和体现了老阿婆对旧社会的“控诉”、“义愤”和 “反抗”。第一阶段是先后在G弦、D弦上演奏的主题D,运用乙反调,富有悲剧性。乙反调也叫乙凡调或者苦喉,是粤剧唱腔中的一种基本调式,用 sol、re弦,强调si(乙)、fa(凡) 两音。第二阶段是主题D的变奏,小提琴用八度演奏,音乐情绪从哀婉、悲凉转向激愤。第三阶段以动机的模进、弱位上强音与和弦所形成的重音错位以及越来越快的速度处理,使音乐情绪激烈、 冲动,表达了被压迫的人民对黑暗势力强有力的抗争。再现部做变化处理,主要再现了主题B与C 的材料。音乐的最后是无穷动式快速的十六分音符与和弦震音,情绪热烈欢腾。音乐的速度再次突然放慢,主题A的音调短暂出现,然后以强有力的主和弦拨奏结束全曲。  这里提供的是李自立70年代的老录音版本,明显刚劲有力一些,多了一股年轻和时代的激/情。
练琴中的慢练与快练 练琴中的慢练与快练 当你准备提高进度时,当你学习新的技巧时,当你面临着演奏中的难点时,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慌乱,这时,只要将新的难的内容放慢速度进行练习,你就会发现这些难题要简单和容易的多。慢速联系是器乐练习的基础,慢练可以缓解心理和生理上的畏惧和紧张,使心理从容不迫,双臂放松通畅,有利于掌握方法、巩固方法,减少不必要的紧张。 慢练是检查毛病、改正毛病的好途径。慢速练习就像一面镜子,使你用批评的眼光审视自己的症结所在,找出技巧方法和乐曲的难点,便于纠正和克服,如音程大跳、双音练习等技巧,采用慢练利于逐步掌握和稳固。 慢练是提高速度的前提。当你要提高速度进行演奏时,心理上、方法上、技术上掌握不牢的问题都将出现,比如:音位的准确,手指独立性,双手配合以及音乐的流动性,等等。 当然,慢练不是目的,它是让你有充分的时间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你的双手做好充分的准备,去完成技术上的要求。慢练时,手指不能懈怠而漫不经心,要果断而快速的运动,以训练鸡肉快速动作的控制力,使每个音保持稳定性及充满活力,为快速训练的均匀和流畅打好基础。 快速练习是训练心理控制力、手指反映力、敏锐感应及良好弹性的好方法,没有快速的训练,练琴的程度难以提高。有一定难度的技巧训练和器乐作品都有一定的速度作保证。快速训练可以使音乐的连贯性、流畅感、节奏律动、气势和张力都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琴友们,结合自己的情况好好练琴吧。大家一起加油!!!
自然跳弓怎么练呢? 问:自然跳弓怎么练呢?我为什么老是跳得太快而且控制不住? 答:快速跳弓是跳弓技巧中的其中一种,跳弓的练习一般先从快速跳弓练起比较好,快速跳弓通常习惯被称之为自然跳弓,但我觉得用快速跳弓来命名比较准确。在练习前先用分弓练习,把练习曲的左手问题解决后,可尝试在空弦上练习快速跳弓,方法是:右手中、食指施加间歇性的压力,采用向下+略带向前的两个运力,弓毛是平的,在演奏同一根弦时,手臂的动作是水平的,动作是由手腕和手指关节(食指带动,非常放松)开始的,下臂只是被动地跟随着,弦上不要有压力。弓段先采用弓的重心点偏弓尖的位置(中弓靠上一点),并迫使弓子跳起来,要注意手臂放松、有弹性的手肘和比较放松的握弓,并注意打开手肘,待熟悉了跳弓的状态后,可运用到练习曲中,先尝试1音4跳、1音2跳,等熟练后按谱练习。另外,左手抬指勿高并注意放松。 演奏活泼的快速跳弓,要用弓的中段;较慢的跳弓,用靠近弓根的弓段和较大的水平动作;比较柔和的跳弓,弓杆要向琴头倾斜45度。在自然跳弓中,食指关节的柔韧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跳弓的上弓,是靠食指关节的向上动作来演奏的。 对于需较长时间使用自然跳弓这种弓法演奏的非常柔和的乐句,最好使用中弓以上的弓段,这样手臂就不易疲劳,而且拉出来的声音犹如天鹅绒般的柔和。 在靠近弓根演奏自然跳弓时,用手和同少许的下臂动作;中弓靠手运弓,有时只用手指动作;中弓偏下,用手指和手的联合动作。 转载何仲德提琴教学网
学英语其实太简单了《转贴》 先别急,这是真的,今天没什么时间就简单说说。。 首先我的英语水平:讲纯正美语,看英文原著,看英文原声电影不需要字幕。。。告诉大家我的一些心得。。 因为英语和汉语太大不同,让很多人看着一个个字母太有距离感,,总觉得自己一辈子也学不好,说不顺。。。其实生活中鬼佬用的句型只有2到3个而已。。。。掌握了规律。。可以不变应万变。。 句型主要是: be doing (have been doing ) have done 美国人每句话都是这2个句型,,可以表达各种情况各个时间的事情。。只要你掌握它们的用法。。万事OK --关于背单词。。有人说不会背单词,背了也记不住。。。。我要告诉你千万别背单词。。不要C-U-T-I-E cutie这样的背。。。。单词不是背出来的,而是用出来的。。毕业后我没背过一个单词,,,你只有运用才能记住!背是记不住的 --怎么学好英语 首先,有的人觉得自己学了N多年也没有长进,很打击,,,我告诉你英语水平的增长不是像上台阶一个,一层一曾的上。。。。。。而是先像挣扎在泥潭中不得脱身,而突然就超脱了掌握了。。。所以现在如果你还在泥潭里不要着急。。因为你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每一分钟都没有浪费,,大脑这个精密的仪器忠实的记录了你看到听到的每一点点。。它们会在将来某一天突然爆发。。你会突然发现自己英语上了一个大台阶! 想学好英语的办法其实很简单,,4个字多听多说。。。要注意顺序,是先听后说。。。如果你都没听过正确的英语是不可能说出来的。。。就像婴儿学说话一样。。。。。 想学好英语必须做到一点,,如果做不到你永远不可能学好英语。。那就是让纯正的英语每天在你耳朵边响着!。。。原声电影,电视剧很容易找到,,一开始你会觉得太快太不清楚听不懂,别着急,,就让它们响着。。你不需要太专注的听,不要听到一个词就去想怎么拼是什么意思,甚至可以去做别的事,比如看书上网,就让英语在响着。。。。。很短时间后的一天你会突然发现,本来根本没注意,却听懂了,是那么自然。。然后你会发现,无意中一张嘴英语就冒出来了! 如果你生活中没有外国朋友陪你天天说。。那么上面说的是你唯一的方法,如果做不到就彻底放弃英语吧。。因为这是唯一的道路。。。我常看的是成长的烦恼英文原声这样有趣,又生活化口语化的碟,,,,,很好买到。。。 最后说一点---心态 如果你认为难的,它就会变的很难,,如果你把它想的简单,,它就是简单,,,要相信心态对你学习的影响是巨大的。。。。既然学英语是必然的,逃不了的。。为什么还要给自己增加难度呢?。。。在打开书的时候,就告诉自己英语太简单了(因为确实太简单,虽然对你这个阶段来说还感觉不到)。。。。看着那些字母小蝌蚪越看越亲切。。。。要把它们看得生动。。BOY 就是个活泼调皮的小男孩,,,TREE 就是高大笔挺,棕色树干,,茂盛绿叶的大树。。。RED 一看到就觉得它发红光。。。HEAVY 好沉重。。LIGHT 很轻很亮。。。。培养对这种外文字母的感觉,,发挥你的想象,让它们在你的眼前生动,,活起来。。。你会觉得简单好学的。。。。 不要把英语作为功课,任务来学。。。我总认为想新生儿学自己的母语一样学最简单。。。把词和生动的事物结合起来,在脑中建立连接。。。。干脆就把英语当成我们自己的母语看待,,让它从冰冷刻板的功课,,变的鲜活生动充实起来 不知道我说的大家能不能理解,,和做到。。但相信我绝对是对的。。。。我也学过德语,在学丹麦语和印地语,,,我很有感触,,无论从发音还是语法组成,英语这门语言太简单了,我们聪明的中国人没道理学不好。。。其实更多的人是把它想的太难,把自己禁锢住了。。。希望大家都能更早解脱出来。。:)
今天课后的反思——也致我的一个喜爱的学生“小老虎 作者;刘洪 今天课后的反思——也致我的一个喜爱的学生“小老虎 前一段时间,我把班上的一个小学生介绍给了附中的一位老师,希望能够有所进步,并顺利考入一个著名的音乐专业学校。但是,后来这个学生回来了。原因是,我所介绍的那个老师动不动就“动手”责罚孩子,甚至会用脚踢。这把我吓坏了。但孩子回到我班上这件事已经是将近一年之后的事情了,孩子的个性和性格开始有些微妙的改变。我发现这个孩子已经似乎开始不像原先那样喜欢表现内心的情感,不像原先那样“喜爱”小提琴,不像原先那样拉琴既大胆又洒脱,她还是那个我原先特别喜爱的学生“小老虎”吗?(因为她拉琴特别可爱,有感于表现自己,从来不怯场,所以我给了她一个外号“小老虎”。)后来了解,那位经我介绍的老师在很长一段时间中,给小老虎教了大半年的手指练习,以及少量的几首练习曲。乐曲和“音乐的东西”几乎没有碰过。如果不按时按量地回课,就会遭到极其严厉地批评和教训,孩子看到她就要发抖——这位老师以严厉而著名。几乎一年时间内,都在做所谓的“基本功”训练,这令我大为惊讶!于是,我下决心要把孩子热爱音乐、用于表现自我的“老虎本性”(我坚信她仍然有这个能力)激发出来。所以,我从美国回来之后,每一次上课都期望用自己的热情、用即刻的示范来唤起她的内心激情。但是,起初似乎还有些作用,但两个月下来,我渐渐发现自己开始力不从心,发现那种效果似乎渐渐不再很有效了。孩子又逐渐开始返回到那种完成任务即可的情绪状态。今天课上,我对孩子说:“你愿意跟我多说说话吗?”(原来她的话可多了,多得我都嫌烦——但是我心底却很喜欢)我接着说,如果你愿意,可以跟我说“是,我明白你的话了”。我自想她应该会像小时候那样爽快地回答我——当然,孩子也这样回答了,但声音如同“应声筒”,仅仅按照我的“要求”重复了我的话。听到“回声”的那一刹那,我真的非常地灰心。我想说,不管怎样,小老虎,咱们都不放弃。那个曾经的“小老虎”,你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你本应去做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去做一个“指挥官”(这句话你今天课上听到的,应该知道我的意思),去做一个富有朝气和激情的人。把你对生活最真挚的情感和理解用手中的小提琴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你可以不回答我的问题,也可以选择沉默。但是在你的内心中,万万不可选择无动于衷,或被迫服从。你可以选择任何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但决不能够选择“不去选择”。我要你成为一个真正的小老虎,将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乐坛“大老虎”。而不是只没有感情的“纸老虎”——因为你有极好的音乐才能和艺术天赋,不要忘记你本来是一只惹人喜爱的“小老虎”!私底下,我曾经怀疑过目前的情况是否是那位老师一年“教训”下来的结果,但我还不能做这样的断语——也许还有更深刻的原因。但无论如何,我想有必要提醒那些特别强调“基本功”的教师们,所谓的基本功训练是不能以牺牲孩子天真本性和对音乐的热爱为代价的。这种代价可能是极其“不人道”的,是一种损害性的教学。因为过分地强调这一点而无视作为人类艺术的音乐之“本意”,即便随手可以获得那种“技术”,我宁可不要。实际上,我们有无数种方法可以学到那些东西。
5月12日14点27分的 那一刻 转载 吃过午饭,稍事休息后,已经是下午1点30分。孩子开始像往常一样练琴。可由于持弓的问题,孩子的爸爸一遍一遍的给孩子讲解,孩子还是没有理解到。这时,孩子的爸爸已经失去了耐心,开始了咆哮。我听到声音后,赶紧跑出来,想给孩子再讲解以及缓和一哈气氛。刚说了几句,突然感觉地在震动,这种震动是比较大的震动。由于自己有生以来从来没有过地震,我想是不是外面马路上有压路机路过造成的震动。但是紧跟着一下地开始晃动,有过唐山地震经历的孩子爸爸立刻做出反应:“地震!快到厕所!”—由于我们家住在六楼,要马上跑出去是不可能!孩子爸爸马上一把把孩子捞起来就往厕所冲,我也紧跟他们后面。地还在晃动,更厉害的晃动。此时我的心开始剧烈的跳动。一家人蹲在厕所一角,孩子的爸爸使劲把孩子护在了身下。此时感觉我们就像是站在有块薄薄的木板的几只竹子做的架子上。地在剧烈地晃动,楼开始跳舞!(后来孩子说:妈妈!我觉得楼好像是比萨斜塔!)我脑子里不断地浮现出各种电影里房子倒塌的场面。心想:我们楼跨了会怎样啊;还有一个剧烈的想法就是:要是在乡村有间茅草屋多安全啊!就在这时,突然地不晃动了。或许发怒的上帝只是为了惩戒一下不爱护生态环境的我们。——后来才知道剧烈的晃动持续了2分多钟,那一刻,感觉就像是过了一年,不!是一辈子!孩子爸爸立刻喊:“快!冲出去!”。我当时楞了一下,没有想到还会突然停——这是上帝给我们难得的生存的机会啊!女儿第一个冲出了门,我赶紧找我的包(因包里有门钥匙和车钥匙等)。拿到包的时候才看见鱼缸里的水也被倒出来了,和电视一样高的落地音箱倒在了一旁。此时耳朵里听到的是孩子的上课录音,孩子的老师还在循循善诱地给孩子讲课。我脑子里一个念头一闪:不知道孩子老师(两位尊敬的老人怎样了?)眼睛迅速往屋里一瞟,笔记本电脑就放在茶几上。心想:先冲下去再说了。随女儿冲到了一楼,第一个反应就是赶紧离开这里。这时老公已经冲下来,赶紧上车准备夺路而逃。由于太过于紧张,手有点颤抖,心噗通噗通地跳着,点然火后紧跟着我就倒车。没有注意到停在车后的一辆车身着迷彩车罩的新的雅阁车,一下撞到了车的后部。这时楼下已经有很多人了,他们都看到了,很理解的说了句:“先走!”我往车窗一看,一位50来岁的女士已经晕过去了(三楼的邻居),被几个人架着半躺在路边。冲出小区的时候,发觉街上已经有好多人、好多车。几乎所有的人都仰望我们小区的电梯高楼,生怕高楼倒下。我一抬头,还好我们小区的楼相当的结实。高楼没有出现裂缝-再次证明了开发商把好的质量关。我们把车停在路边时,我才发现我们一家三口都穿着拖鞋,孩子爸爸只穿了背心和短裤。赶紧在路边的小商店买了几瓶矿泉水以备用。又等了一会儿,看到没有震动了,孩子的爸爸说:“我回去取一些东西!”。由于有些东西时我放的,怕老公找不到而耽误时间,我说:“我回去取吧”!对身边的老公说:“照顾好孩子,要是有事你们先走,不要等我!” 未完待续----------先发一些,我继续写!
黄滨谈小提琴演奏(转贴) 演奏小提琴怎样才能发出悦耳的声音?这是几乎每一个学习小提琴的人都会问的一个问题,也有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反复想过怎样回答,后来发现,这可能是小提琴演奏中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一位演奏家在演奏一个乐曲时,发音好不好,虽然需要从很多方面来评判,但基本还是:声音的穿透力、力度的掌握、音色是否符合乐曲的要求。而这些,都必须掌握在演奏者手中。其实,小提琴是最有灵气的乐器,如果你掌握得好,它就像有生命一样,能发出你真正需要的声音。一般以为,只有好琴才能发出好的声音,但是如果只有那些价值连城的名琴才算好琴的话,那么,世界上也没有几个小提琴家能自己拥有一把那样的琴。其实,只要不是太差的琴,所用方法正确,也可以发出很不错的声音。用不正确的方法拉琴,很好的琴,也只能发出难听的声音。而且,一个好的小提琴家,经过较长时间,可以将一把一般的小提琴"拉成"一把很不错的琴,而一把很好的小提琴,被不对的方法长期乱拉,可能会变成一把不怎么样的琴,所以,对那些特别好的琴,总要说明它曾经由哪位(些)小提琴家使用。所以,我们说小提琴通人性。有人问我:"你是怎么发出那样的声音的?"其实,我认为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小提琴的发音很奇怪,你得自己先搞清楚,你到底需要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你不能只满足于音量、音准和节奏。如果没有好的音色,即使音量很大,它也没有穿透力,声音会显得"混浊","涩"和"不透明"。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自己想要的声音是不是小提琴应该发出的优美的声音呢?我想,不同的人对什么是美的声音有不同的感受,小提琴家也是一样。如同音准问题,有些人天生有很好的音准判断能力,而有些人不幸没有这种天生的判断力,他们误以为自己发出的音是准的,但实际上却是不准的,他们要经过专门训练,才可能解决音准问题。类似的,可能有些人对音色的判断也会有问题,因此,他们拉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别人听来不美,但他们自己以为是美的。对音色的判断能力,或者更准确一些说,对音色的感受,比音准更难训练,因为,不像音高可以用多少赫兹来定量判断,没有一个数据可以作为判断音色美不美的标准。那么,解决判断音色问题的唯一办法可能是多听那些公认发音特别好的演奏家的演奏,仔细感受和体会,逐步形成自己内在的一种品质。这样,你会逐步形成一种自己内在的对一种美的声音的感受和追求,然后,你才有可能通过不断改进自己的演奏技术,去摸索、寻找和找到那种声音。这个过程,有些人很快就可以完成,有些人会慢一些,可能还有一些人永远也体会不到。一般而言,对优美的声音的描述总是用"有穿透力"、"清澈透明"等形容词,要发出这样的声音,小提琴演奏有一些基本的技术要点,这对每个人都是一样。例如手指按弦,一定要有一定的力度将按弦到指板上(泛音除外),抬起来要干脆利索,要有弹性,弓子的接触点应该根据左手手指的位置进行调整。如果做不到这些,则肯定发不出有穿透力的声音。我们以后再逐步谈这些基本方法。但更多的是必须通过自己摸索找到自己想要的声音。如果老师对学生说,这个声音不好听,要什么什么样的声音才对,其实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为,每一个学生其实都在尽可能发出自己认为好听的声音,而且,一般都认为自己发音的方法是正确的。可能最好的办法是给学生示范,让学生感受应该发出什么样的音,同时说明应该用什么方法拉出那样的声音。基本技术要点请参考本网站基础知识栏目中关于持琴、握弓、左手等姿势的图片说明。从基本技术角度看,演奏小提琴怎样才能发出悦耳的声音。首先,从初学开始,就要牢牢记住,拉小提琴时,身体任何部位,不能有别扭的感觉。所有常见乐器中,只有拉小提琴和中提琴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它与人的基本自然姿势很不一样,所以,拉小提琴很容易感到别扭,如果不通过长期专门练习和锻炼,身体总会有某个部位紧张。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不可能拉出优美的声音。
谈谈你是如何练琴的? 转贴 练琴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为了解决技术上的困难,那么大家又是怎样来练习的呢?音阶是我们每天练琴的必经之路,它能够提高我们的音准质量,节奏的平均,各种弓法的训练等等.著名小提琴家海菲兹曾说道:学生应该花3/4以上的时间在练习音阶上.我们可以从海菲兹那精确的音准中听出,他对音阶下的功夫有多深.小生在练习音阶时会使用的弓法大多为全弓,分弓,断弓以及连弓.全弓主要是为了解决手臂的放松,让声音在全弓中越来越顺畅,分弓,断弓主要放在弓尖练习,用来增加手碗的力量.连弓则用来检查平均度.当然做这些的时候,放松一定是第一位的!音阶的练习我认为至少要持续一个小时,不要放过任何一个不满意的音符,这样的练琴才是最有效的. 我非常重视克莱采尔的练习曲,因为它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弓法和中级难度的左手技巧.如我上述所讲,最有价值的几课练习曲我觉得是1,23,8,9,13,15等等这些练习曲包含了我上述所讲的这些弓法,我认为是极具价值的.每天我会选其中的一到两课进行练习,来加强左右手之间的配合. 乐曲的练习范围十分广泛,一般我以练习奏鸣曲为主,充分做到里面的表情符号,体会音乐给我带来的美感,每当这一刻来临之时,基础练习的枯燥就忘得一干二净啦. 希望大家把自己的练琴方式贴出来一起交流,或许你正在寻找什么,相信我的这个版块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