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的多余动作? 转贴
小提琴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山西萧萧 楼主
有害的多余动作? 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两天招生考试,看到很多考生(外地考生居多)演奏的时候动作特别丰富。由此我开始观察他们的演奏动作,真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有一些是考生自己的问题,而另一些则是老师没有教好。一直以来获得公认的演奏原则都认为多余动作是有害的。 那么,怎样的动作才算是多余动作呢?包括哪些?为什么对演奏有害? 
2008年03月13日 15点03分 1
level 8
山西萧萧 楼主
安宁 发布于2008-03-06 12:17:59 楼主老师能否举个例子说说看到的多余动作。 是不是装酷,才有的多余动作? lowendal 发布于2008-03-06 12:20:17 好的,比如典型的一个多余动作:换弓的时候甩一下手腕。 liusichengyin发布于2008-03-06 14:25:04 我们总是“抽弓”--这算一个吧 lowendal 发布于2008-03-06 15:09:13 楼上说的例子是一种多余动作。还有一些多余动作,比如,总是怀疑自己的弦不准,练琴的时候老是要对音。比如,脚上打拍子,咚咚咚。或者喜欢在拉琴的时候摇头晃脑、拉16分音符的时候常常参与大臂运动等等。 xiaoyao 发布于2008-03-06 17:01:53 抽弓,是什么意思呢? lowendal 发布于2008-03-06 17:10:12 所谓抽弓,就是在换弓的时候突然用力加快弓速,并发出明显的运弓痕迹的演奏现象。这个在初学者当中常常可以见到。这个问题严重的时候,会影响音乐的分句。破坏整体的音乐形象。 xiaoyao 发布于2008-03-06 19:38:24 怎么会犯这个错误? 我老师告诉我,要从容,用不着那样的急迫,没有自信心了。 泛音 发布于2008-03-06 20:20:21 愚以为,如果想探讨这个问题,必须要具体讨论每一个动作本身. 斑竹大人显然是行家,对于动作的运动学合理性,俺只有向您学习的资格,也希望斑竹能多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就说持琴:愚接受了来自于老师的观点,认为放松的状态即没有多余动作的状态.俺老师曾经讲,持琴持弓的动作和太极拳的起式不谋而合,当你的双臂放松伸出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左臂向左上,右臂向右下时,就是最好的持琴持弓动作,后来我了解到持琴的动作在太极里有个几乎丝毫不差的动作,就叫揽雀尾. 如果生硬的说放松,很不形象,很难让人理解他的本质. 更具体的说左手,我记得有一次,一个朋友发了他的左手照片,让大家个点意见,那位朋友的左手腕向琴颈倾斜稍过,导致他的手型有点板,缺乏弧线.我费了半天描述他的错误,结果那位朋友还是很不解,但是另一位女士建议他去握鸡蛋,感觉我鸡蛋的感觉,然后再想像握琴的时候手心里有个鸡蛋.我深以为那位女士的高明. 俺就想,如果我们的专家研究出了否和运动学生理学原理的技术动作,而后能用类似上面的形象方法描述出每个细节的形象感受方法,那大概会是对小提琴巨大的推动吧.(比如斑竹大人的<<5区位训练体系>>.)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就像足球场上没有完全符合教学动作的标准进球,是不是在相对更紧张的环境里,演奏者也会出现动作变形,或者为了刻意显示什么而表露出的别扭动作呢?我觉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罗那尔多的许多动作并不漂亮,但是他对于球的控制力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按照这样的思维去分析,当演奏者的心态在某一个乐句发生了变化,他的控制力调节他的运动去弥补一些不从容心态造成的障碍,这个过程的确应该被当成整个演奏中的一个败笔,但是如果考虑到这个败笔挽救的可能是一个更大的破绽,那么我觉得这种变形也是值得的.如果一个演奏者只是偶尔的做了这样的挽救性败笔(比如传说中paganini在忽然断弦时还能完成演奏,那种情况下他也会有爆发性的动作.),那么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习惯性的明显不合理的动作,那么就应当批判. 俺这一管之见,恐怕要贻笑大方了. [ 本帖最后由 泛音 于 2008年3月6日 20:23 编辑 ] violin_sophy 发布于2008-03-06 21:42:41 我过去是多余动作很多的一个人,拉琴动作非常难看……那时候不觉得什么,后来开始拉比较复杂的曲子的时候,发现多余动作是实在妨碍自己的拉琴。(快的曲子拉不快,慢的曲子拉不美……) 然后我就被要求“老老实实”的拉琴,就是老老实实的站在原地,身体也不能动。。(似乎是有点过了),但是就在这种“强制”中我发现了简洁的魅力,拉琴的动作我现在发现就是怎么简单怎么来,能“少动”就少动,能“不动”就“不动”。最典型的例子是我的左手,过去动作极端不规范,要按到音,手肘要做很多动作,要动很大幅度,后来我把左手手型纠正了,然后发现手肘要动的幅度很小,然后左肩也开始舒服了…… (拉琴真是一种放松的享受,每天在烦劳的读书之余……拿起我的小提琴,感到是那般的舒畅!) 52violin 发布于2008-03-08 23:58:00 回复 9楼 的帖子 泛音说的很有道理,以前我拉琴很硬,但是有一天有一个老师跟我说,你要学学太极拳,其实拉琴有很多动作跟太极拳有相似之处。于是我就去学了一段时间,真是就好很多。 转自刘洪老师音乐空间:http://violinstudy.net/2/viewspace-340
2008年03月13日 15点03分 2
level 8
山西萧萧 楼主
想听听其他关于多余动作的一些看法,请老师们发表见解哦...
2008年03月13日 15点03分 3
level 8
山西萧萧 楼主
刘洪,网名Lowendal。主要教学及研究方向为小提琴演奏与教学,室内乐与管弦乐队训练,音乐表演美学等。现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008年03月13日 15点03分 4
level 6
我觉得不要影响演奏,多于动作还是很有意思的.艺术嘛,就是要好看好听
2008年03月13日 17点03分 5
level 6
你看温格罗夫那个脸....
2008年03月13日 17点03分 6
亮点在眉毛[哈哈]
2013年01月23日 11点01分
level 8
山西萧萧 楼主
ding !
2008年04月24日 08点04分 7
level 0
好...
2008年04月25日 05点04分 8
level 6
不影响音乐本身的动作~~都不是多余动作~~~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肢体习惯~~我们只认音质~~不认肢体~~!比如:弓走不直~~不好`~对不对??为什么不对??因为它影响了发音~~有人愿意跳着拉琴~~也行~~~只要他能保持手的稳定~~~不走音`~就好~!全世界很多最尖端剧团考核演奏家~~为了考核的公证性~~~都是在舞台上用黑帘挡着演员的~~~评委是凭琴声来
打分
~~`不是看谁动作好坏打分~~~
2008年04月25日 10点04分 9
level 6
补充:小提琴~~打动作分~~~是一种歧视行为~~~帕尔慢走路还难看呢`~因为他是残疾人~~~很多大师拉琴~~动作都不“规范”~~~事实说明了~~根本就没有“规范动作”的说法~~老师教育学生~~~规范动作的最终目的`~是规范音质~~不是为了动作而动作~~~在教学生的时候~~只能提醒学生:“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声音好~”~~学生带自己的肢体习惯~~是正常行为`~~只要音是对的`~~就不要再去规范他的肢体~~~那样只会画蛇添足~~~!我们培养的是演奏家~~不是形体家~~舞蹈家~~~~肢体好不好~~跟个人的审美观有直接关系~~~你没有权利~~也不可能去改变一个人的审美观~!
2008年04月25日 10点04分 10
level 0
摇头晃脑龇牙咧嘴,还有谁能超越问格罗夫和李传韵呢。虽然音色极棒,但确实看得不爽。诡异的姿势还有古尔德,朗朗,两个极端,服了~哈哈还是老一辈的例如老海,老米,老奥他们的台风比较严谨。
2008年04月26日 21点04分 11
level 8
山西萧萧 楼主
再顶!
2008年05月15日 02点05分 12
level 7
感谢```我正在为这个问题苦恼
2008年05月16日 12点05分 13
level 0
古尔德姿势是挺诡异的,但出自他自然的流露,而且也没对他弹琴有害呵呵
2008年05月23日 07点05分 14
level 8
顶下。
2008年06月09日 19点06分 19
level 5

2008年07月25日 05点07分 20
level 1
呵呵!讨论的气氛好浓啊!
2008年07月25日 06点07分 21
level 8
14:古尔德弹钢琴的,他再怎么动弹下去还是键。 (话说古尔德不是为公认的“钢琴家“,而是“艺术家“《--从钢琴系那边听到的(古尔德学院的))有时候看到有人拉到很重或者重要的一弓时身体一抽,但反而降低了音质(sarah chang)
2008年07月25日 13点07分 22
level 1
顶啊
2008年07月25日 16点07分 23
level 0
我喜欢摇晃身体,我觉得这是个坏毛病
2008年07月26日 05点07分 24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