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ur~ 佛山时达办公
关注数: 114 粉丝数: 268 发帖数: 22,873 关注贴吧数: 14
第11课跑步.为什么坚持跑步? 跑步.为什么坚持跑步? 也许有人为了减肥,有些人就是打发一下时间,则有些人身体出现信号,需要运动,那就选择跑步. 每个人的目的都不一样.所以坚持的方式也不同。 我而坚持的目的无他,能让我思考,至少让我遇到问题时,不会第一次时间就逃避。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方式,享受更多的过程。 如果说跑步像什么?我是像在种花,而过程就足以让人思考下去了。 说像种花的过程很贴切,比如什么时候该浇水,该施肥,该上营养液等等总会有大大小小的问题。把这么东西都完美的处理好的,那相信开出来的花一定是最飘亮不过了。 而跑步中的天赋者,就好像有个好的土壤一样,不需要做基础就直种上就好了。而大众跑者则需要将自己的土壤焙育好,才种上,所以就需要把基础打好了。同样的浇水,施肥,营养液等天赋者还有进阶者会知道什么时候该上什么东西,也敢尝试,所以往往事半功倍,而大众跑者则没那有幸运,则只能靠自己摸索着前进;幸运的大众跑者遇到前辈,能分享些东西给你,稍微消化后,也能慢慢地成长的。 所以没有一个好的基础,而不能坚持的话,那花期一过,那花就还只是叶子。 不过说到底,跑成啥样,跑步中追求什么?取决于你自己,因为对不跑步者来说,即便你是6分,3分那只是数据来的,倒不如好好享受跑步的过程更好。 而想要跑得更快的跑者,可以搜一下教程,消化成适合自己的东西,稍微坚持就是自己的。 是的,适合自己的才是自己!再好,再坏要试过才知道。 加油。期待各位种出心目中的独一而二的! 就这样子,来来来,兄弟滑稽币有么?
第10课 提速,变速跑又称**莱特跑. 跑步是为了取悦自己,当然每个人出发点不一样.. 有些跑者都会问,跑了这么久,速度还是那么慢,什么时能跑得更快一些.当然提速会让人更快些,系统的训练,力量的加持,跑一段时间后,你就会适应新的节奏.也会明显的提升.而这时再加入节奏跑,或者间歇跑,那提升无疑会更快些. 但有些人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练力量,或者又担心节奏大,跑间歇就容易受伤了。 这是时候可以加入变速跑,不会一下子把速度提得很高,容易出现伤病。 该如何跑变速跑,**莱特跑才更好的收获效果呢? 比如你经常用630跑,你可以尝试以时间30秒用630配速,接下30后用615配速,然后循环地跑下去,当你身体基本习惯这个节奏,那就增加快的时候。比如30秒630配速45秒615的配速,(或者30秒630配速30秒600配速)继续循环跑。跑2-3月,应该就会提快配速了。 提高配速无疑就是打破当前的节奏,所以前期肯定会不适。 或者你也可以,一天用630配速跑10K,或者610-615配速跑7-8K,这也是一种提升的方法。 进阶跑者同样也适用。当然你的控速能力好的话,这个时候渐速卡对你的提升就更高了。 精英跑者几乎可以整个渐速过程可以从1区跑到5区。 进阶跑者不想跑间歇的话,渐速卡也一种进阶的方式。 当然也适合大众跑者,但跨度不要搞太大,那强度就不会那么大。 这也就为什么大佬,精英跑者整个跑步的过程都很稳,那是他们掌控节奏很牛。 节奏控制好,每一秒,每一步,每一公里都经济,省油。堆跑量无疑就是让身体各部分(呼吸,跨步 ,抬腿等等)磨合很好,油耗少了,那自然就跑得更快,更远,更久了。 好的!!就这样子,长期免费回收滑稽币。 不努力,那山永运停留在那里,努力即使爬,说不定那天山就只是在脚下。 来干了这么鸡汤,后面还有~
第9课跑者的力量 哈哈,有人说我就跑个步,有必要搞得复杂吗? 当然了你只是跑一段时间,那就怎么舒服怎么来了. 但如果你想长久跑下去的话,那力量练一下,即便对你的配速提高不大,但是有力量的加持起码受伤的几率会降低. 这才能保证你跑下去. 所以练练无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一次力量30-60分钟就可以. 而跑者的力量来源更多是核心力量,下肢力量. 核心力量则可以通过平板,卷腹,俄罗斯转体,90度卷腹等等动作,简单就是练腰腹的力量. 下肢力量则练股四,大腿,小腿,动作就深蹲,静蹲,箭步蹲,保加利亚蹲,各种蹲. 核心和下肢一起可以练到,冲是可以通过身上冲楼梯. 也有人说,我每天都有练,但感觉没什么用? 如果你每次都是用固定的量去训练,那确实没有,就像每天吃同样饭量,即想要长成肥胖一下. 胖子不是一口气吃成,所以力量也不是一次,两次就练成的.需要一个堆积的过程. 而力量增长需要刺激才会成长,训练有没效果可以在第二天看到效果.一次好的训练,酸痛的过程会持续24-48小时. 所以你固定量去训练,还怎么谈增长力量.肌肉也需要休息.所以正常隔天训练会好,每次量是不同的, 还有组间休息不是越长越好,每次最好15-20秒,才会很好的刺激.你可以通过变化组数的数据,或者单组数量. 好吧!就这样子... 成功不是偶然的,你只看到别人发的数据,就忽略别人训练的过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走过路过留个滑稽...
第8课 最大心率和心率 随着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大众都加入跑步的行列. 智能跑表的盛行,也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跑步时的心率。毕竟科学的跑步才是我们追寻的目的。 但无论手环还是手表因为各种因素,出现或多或少的偏差,比如佩带的方式,紧和松测出来的心率则又不同了。 正确的佩带方法如图。佩带松紧状态如图。保证手表或手环不会影响手臂动作时出现松动,那测试出来的心率则会精注些。 当然了,心率也受天气,个人体能状态的影响。 所以良好的睡眠和体能得到很好的恢复,心率表现出来就更为精准些了。 再者因个体的差异,你所表现出来的心率跟别人所表现的心率值不能说明谁高谁低。 这个时候,个人表现的心率值低高,就取于你自己的最大心率。 而你最大的心率没有测试出来的话,那现阶段的心率只能说明你跑步体现出来的心率,很难判断处于那一个阶段。 如果是慢跑者的话,前提体能是很好的状态,那可以根据体感表现判断是不是处于有氧跑。 慢跑者心率飘,体感的依据是,正常节奏状态下还能聊天。就说明你处于有氧跑。 进阶有氧跑的话,体感则表现能正常节奏跑能说3-4个字。 而进阶跑者,则需要测试出最大的心率值,测试方式如图有了最大心率值,你才能更好的达到训练的效果。 所以,不要再纠结你的心率比别人高或者低了。那只是个数据 高低的标准是你自己的最大心率,才知判断高低。 而所谓的降低心率,压低心率,除非心脏出现病理性问题,或长期让心率处于高速运行状态(大众跑者还没到职业状态,所以心率不会出现很大问题)或者随年龄而下降,但事实上有一定运动基础的跑者心率影响很少的。 正常作息和规律的运动心率很少出现波动的。而初跑者表现出心率高,那是身体还没有适应那种节奏,当你身体适应节奏时候,你可以看成心率降了,配速高了。而事实是你身体体能上升了,所以心率还是那样,只是你更熟练了,消耗热量更少了,所以认为是心率降了。 也就是你要降心率,那就只能通过慢慢堆有氧的跑量。而有了最大心率值,你才会有依据让自己每一次的训练都处于系统的训练。 就这样子~来来来,滑稽留一个! 奔跑吧骚年,每一步的前进,都说明我们离目标就不远了。
致初跑者,大体重者 跑步说简单也简单,有腿跑起来就是了.说难又难,想要跑的更久更远,又要注意这个,注意那个. 我以为一般有时间跑步的人,应该会多少了解一下理论知道,即便为了减肥,那应该需要知道更好的避免受伤的机率才的. 但吧里一搜,都说伤膝盖,各种伤.但究竟结果,跑步没有对,错的是以错误的方式在坚持,结果慢慢的伤了. 所以初跑者,和减重者首先要知道,跑步之前要先了解如何才能跑的更好,避免受伤. 良好的作息习惯.还有合理的跑休,然后饮食.再之后就是跑起来. 作息习惯好,身体体能才处于最好的状态.同样道理跑休也一样,跑休是为了跑得更好,更远.你忽略了一个疲劳指数.你可以连续跑,但那会一直处于负荷状态.体能和肌肉得不很好的恢复,姿势或变形,没有肌肉的支撑,那身体的重量就直接用膝盖去缓震,如果这时间你没有一双好的缓震跑鞋,那对膝盖的负荷更重.都知道跑步时候,身体重量是平时的N倍,所以你长期处于负荷,没有身体肌肉支撑,仅用膝盖去缓震,到头来不伤才怪. 所以大体重,和初跑者,首要的不是跑起来,而且改变当然的习惯.良好的睡眠,饮食. 大体重者,你不控制饮食,调整摄入量,就算你跑断脚依然也是一样. 所以别等到伤到膝盖才后悔. 如果你想跑得更远,更久,更好.那你首先,改变当然的习惯,饮食.充足的睡眠,然后,再跑起来. 初跑者和大体重跑步需要充分的热身,所以热身是不可必少.跑后拉伸,也是必不可以,可以帮助你身体更好的恢复. PS有点理论知识才能让我们跑的更好. 切记,良好的习惯.饮食,跑休.可以抽空做一下力量(核心力量+下肢力量)避免受伤.力量不足,一双缓震好的跑鞋是必须的. 加油!!坚持不一定得到最好的.不坚持就什么也得不到.
180步频跑法被称为经济跑法.那只是相对来说的. 众所周知,汽车在均速行驶时,肯定会比忽略忽快更省油。 所以经济跑法也必须是在匀速的状态下完成的,在这种匀速状态下,身体的能量都能跑得时间更久些,更远些了。 如果做到匀速跑些,那就是要求跑者跑得更有节奏,配速更稳定些。更具体些就是每一次跨步距离都是差不多,不过忽快忽慢。 而在核心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就可以找一些有节奏的音乐,或者步频器,跟节奏就跑得更舒服些了。 你会发觉进阶跑者,精英跑者,职业跑者,即使在没有配带音乐的情况下,也跑得很稳。那也就是他们早已经有固定的节奏。 所以经济跑法就是要自己的节奏,跑起来才是最舒服的。 如果当然不是180步频的,就只能慢慢通过音频器改变,慢慢加(每一次加5,比如160加到165) 而想要进阶的会,通常就加强核心力量,和下肢。利用核心发力,才能更稳定控制好每一个节奏。 也常常听跑者提高配速,加强核力量,和下肢力量步频稳地的情况下,加步幅,配速就慢慢上。 那如果懒得练的话,那就多下点功课。比如平时跑10公里,可以一周加10%跑量,慢慢堆。然后降距离提速的方法,8公里配速提一下。依然是一周加10%跑量。慢慢你的配速也会上来了。 加油!!不跑不会受伤,但跑了会遇到最好的自己。 你是最棒的,同时也是菜。 就这样子,来来来,走过路过留下个滑稽币!!
第六课前脚掌和脚后跟的着地 我之前也曾经纠结,但可能我的下肢力量可以,所以一开始就前掌跑法,所以经常练力量,所以也避免了受伤的几率 也得过足底膜和胫骨膜.久病也老中医.哈哈 所以有了力量的支撑,无论是什么跑姿才能很好的避免受伤 其实无论什么跑法,前脚掌落地还是脚后跟落地.多多少少跟鞋子,配速,体重基数,力量,落地时间都有关系的. 前脚跑步小腿肌肉和有跟踺力量不足的话,也容易足底膜,跟腱膜,胫骨膜,各种问题. 脚后跟落地,如果鞋子不好,或者力量不足,就直接用膝盖去缓震,再加上你的大体重基数.膝盖的冲击力会大一些,所以造成膝盖伤病的概率大一些,但是对小腿、脚后跟的压力就要小一些,因此这两个部位产生的伤病就会少一些。 不管是脚后跟着地跑法还是前脚掌着地跑法,最重要的是在落地后迅速滚动到全脚掌着地,这样才能最有效地缓冲地面反作用力。 所以初跑者或者大体重跑者,这时对鞋子要求就是缓震要求.练练核心力量,和下肢力量,大体重跑者则从快走练起减重然才慢跑.也要注意休息,体能恢复,肌肉恢复才避免动作变形. 再者就是跑步时的重心.过前会造成膝盖伤盖,脚的落地重正下方.什么跑法不重要.重要是减少落地时间,脚和地面接触的时候,才会更好的避免受伤. 所以想要跑得更远更久的话,核心力量和下肢力量练练还是必须的. 对于初跑者,或力量不足,一双缓震跑鞋也能避免受伤.. 好吧!!就这样子..兄弟留个滑稽币不..
小菊花大叔第二课--心率和配速,来狡辩一下,哦不,讨论讨论. 如果只是慢跑的话,可以不用考虑心率的问题.身体感受能轻松聊天就可以. 但如果配速去了7或者8,甚至9的话,那就可能你的体重、你的体能、你的呼吸节奏、你的睡眼、天气,伤病都会直接影响到你的心率波动的。那接下来无非就是继续堆有氧.超重体重的就优先考虑减重.体重减下来,有氧提高的,那就会提升了。再者就是呼吸节奏,跑步本身就是全部需要有氧参加,如果的你摄氧能力差的话,那也会导致你的心率直飙。有手表的直观地看一下自己的摄氧量,而提高摄氧无非也就堆有氧,节奏跑、间歇跑。 天气也会影响,所以通常跑马比赛都多少安排2-3或者10-11月。温度过高或者过度都会导致心率的波动的 所以每个人的心率值也不一样,年青和大叔的心率更不一样。 而且心率的高低不能单单从一个数据去判断,不过过份追求133-144的低心率。 你的心率去到220的话,那160那就不算高。除非你的心率最大值是170-180那才算高了。 所以心率参考一下就好,毕竟不是专业跑者。 当然那也取决你的自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仅个人而言,跑步享受更多的过程,毕竟你跟不跑步的人吹多牛13,无乎对牛调琴。呵呵 好了,就这样!觉得讲还行的加鸡腿,不行就留个滑稽币。 怎么舒服怎么来,做为跑步一年,2000+公里的孤独跑者,一点点经验。 天赋党那就不用说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