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姑姑 米粉姑姑
关注数: 51 粉丝数: 221 发帖数: 5,086 关注贴吧数: 11
吴美莲:因为喜欢 所以坚持 新浪安徽网 《女驸马》中的“冯素珍”;《天仙配》中的“七仙女”;《罗帕记》中的“陈赛金”;《莫愁女》中的“邱彩云”……她的身影出现在各大黄梅戏剧目当中,她就是吴美莲,国家一级黄梅戏演员,新世纪五朵金花之一。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是周敦颐对莲的评价,也是著名黄梅戏演员吴美莲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我喜欢黄梅戏,我就想把戏唱好。” 吴美莲出生于芜湖南陵,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家乡的父老乡亲有不少人喜欢黄梅戏,吴美莲的父母也都很喜欢黄梅戏,她的母亲还很会唱黄梅戏,所以,吴美莲也称得上是在黄梅戏怀抱里生长出的女儿家。因为天生有一副圆润的好嗓子,吴美莲从小爱唱庐剧、唱黄梅戏,还通过听录音带学会了严凤英的许多唱段,她说:“那个时候从磁带里听到严凤英的黄梅戏,就特别喜欢,经常跟着后面唱。”由此也逐渐萌生了一个梦想:长大后成为一个黄梅戏演员。 但是,小山村里消息闭塞,农村生活也比较拮据,吴美莲到1995年才进入安庆安徽黄梅戏学校,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和第一名的过硬成绩顺利成为一名黄梅戏学子。但是,16岁对于黄梅戏演员来说,年龄其实有些偏大了,这个年龄段对练基本功来说有些稍迟。而且,她的口音对学黄梅戏来说是障碍,“当时感觉到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黄梅戏很多的演唱要用安庆方言才具备其独特韵味,而南陵话方言很重,跟安庆话差距还是很大的。”提到刚进入安庆黄梅戏学校时吴美莲这样说道。但是,因为对黄梅戏的热爱和喜欢,她从来没有放弃。 她说:“我喜欢黄梅戏,我就想把戏唱好。” “很感谢父母,给了我进入黄梅戏的先天条件” 1998年,吴美莲参加平生的第一次比赛——首届严凤英大赛就获得了“新苗奖”。“当时确实很紧张,因为是第一次登上比赛的舞台,当时胆子很小,舞台经验又不足。”回忆第一次登上舞台的心情时,吴美莲说道。2006年安徽举办“新世纪五朵金花”的评选活动,吴美莲带着她的《小辞店》来到合肥。《小辞店》是黄梅戏传统剧目中最具魅力的剧目之一,也是严凤英大师早期代表作之一。这一次,吴美莲凭借自身的优势和过劲的唱功,斩获“新世纪五朵金花之一”。她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努力。提到当时最大的感想时,她毫不犹豫的说:“当时什么也没想,就特别感谢父母,感谢他们给了我唱黄梅戏的条件、嗓音,形象,个条等等先天条件,没有他们也就没有现在的我。”
对话韩再芬,温润如玉的艺术家。 12月1号22点开始,《国家大剧院》带来品牌单元“无冕之王”:对话韩再芬,温润如玉的艺术家。 回到本周的《国家大剧院》节目收听预热吧,本周的“无冕之王”:对话的是安徽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领军人、中国戏曲家协会副主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知名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你将聆听到: 剧场的艺术,文明的角度,我会关注所有人的感受,跟戏迷是不一样的;分享国家大剧院文明观演礼仪话题,探讨戏曲是否能够找回原来老底子的韵味,挺难。 无法复制那个时代的气息,但是,我们要考虑是否可以在当下的作品中,投放出来的是不是温暖的,是不是有价值的。我希望它是温润的。可以让观众寻找到更美好的。 创作作品需要的是真诚,我们需要经历一个阶段,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尤其是精神产品,还需要一定物质基础,才能更好的创作。所以要满足生存的前提下,靠自己。 一方面必须活着,一方面必须坚守,二者要兼而有之,所以有新创的,也有传统的一起来国家大剧院演出。符合各种需求的观众要求。 而不同的戏曲剧种,是有不同的发展保护的。京剧也好,昆曲也罢,程式化的不能僵化,境界很难。黄梅戏的发展又不同,不是复制拷贝就行的,而是要有生活,有神采。 呼吁更多关注热爱戏曲的人来投入其中。需要高级的智慧才行,庸人是做不了的。 韩再芬希望,未来有人评价自己是一个真人。因为艺术就是需要把这些灰尘扫净,剔除不好的东西,表现真善美。一旦失去这个核心,你把艺术包裹得再华丽、再美好,那只是个外壳,它的灵魂深处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真诚的。 现在很多正能量的戏剧,还不如生活精彩。 而青年舞者黎星说,我们不做更多的炫耀,因为生活已给了很多精彩的。(原话,敬请收听下周“无冕之王”)竟惊人相似,两人跨年轮对话!一切尽在《国家大剧院》。 但是我们现阶段,是职责所在。 无冕之王:就是要承担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功能。 再芬:现在的艺术创作过于浮躁,过于应景,所谓艺术家、创作者的心也不够纯粹。现在这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但是一个戏剧戏曲的创作需要的是纯粹的创作者, 无冕之王:更需要像我这样买票看演出的记者,以一己之力来支持基层文艺创作院团更好的发展。 下午忙碌的制作过程中,我几度感动落泪,韩再芬的质朴话语,就像她热爱的黄梅戏一样亲切如己; 同样热爱生活的黎星,敏感细节的我,会喜欢独自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惊喜和美好!仿佛我又一次回到了,乌镇,2018戏剧节的观剧现场,水剧场的中午时光,微风吹来,坐在桂花树下的我,闻到了沁人心脾的桂花芳香,耳边不时传来动听的鸟叫,这是何等的美景啊! 温润如玉,其实更体现在我,又一次感受到爸爸妈妈关心的精神力量,让多天来的小小的不适,瞬间消失,其实真正的温暖,来自于亲人,那种与生俱来的无法代替的温暖。生活远比舞台精彩,看你如何提炼人生的美好,我要做温润如玉的自己,你也是! 所以敬请期待,2018年12月1日22点到24点,准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文艺之声,FM106.6,播出的《国家大剧院》,手机APP“中国广播”全球实时收听和点击回听! 不想做太多的标识,只希望明天晚上你的准时收听!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