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姑姑
米粉姑姑
关注数: 51
粉丝数: 221
发帖数: 5,086
关注贴吧数: 11
武汉啊武汉,我在等你啊』词:聂圣哲 唱.韩再芬
再芬黄梅抖音上线 六位名家直播教唱 新年伊始,正当万家团聚的时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疯狂肆虐,牵动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再芬黄梅人的心。近日,再芬黄梅人已积极行动起来,通过短视频、黄梅歌等形式投入到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
学起来!韩再芬分享疫情防护小常识 视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zsaq.aqnews.com.cn%2Fshare%2Fnews%2Fdetail_index.html%3FcontentType%3D5%26contentId%3D38511%26cId%3D0%26tencentShare%3D1%26from%3Dtimeline%26isappinstalled%3D0&urlrefer=7cdf80b566a5ebf578f6d785e61cfdf5
黄梅歌:这场阻击战,我们一定赢!
再芬黄梅:这一场阻击战我们一定赢(黄梅歌) 抗击疫情 韩再芬及再芬黄梅人时刻关注 作为戏曲工作者 在积极配合疫情防控的同时 响应党和政府及中国戏剧家协会的号召 肩负责任 迅速谱写黄梅歌 《这一场阻击战我们一定赢》 向广大群众科普防控知识 为前线工作者和患者加油打气 国家一级编剧何成结作词 再芬黄梅首席音响师马恒斐作曲 国家一级演员刘国平、余淑华演唱 再芬黄梅人用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 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面对疫情,我们愿尽绵薄之力 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 《这一场阻击战我们一定赢》。 作词:何成结 作曲:马恒斐 演唱:刘国平 余淑华 疫情突发势严峻, 防患防病记在心, 记在心。 不信谣言不慌乱, 不走亲戚不串门。 不信谣言不慌乱, 戴口罩最要紧, 勤洗手讲卫生。 严守两周观察日, 保护自己也为他人, 保护自己也为他人。 党和政府领导人民齐努力, 这一场阻击战我们一定赢。 一定赢!
韩女神为武汉鼓劲!
重要通知| 重要通知|再芬黄梅关于取消2020春节期间演出的公告 再芬黄梅品牌戏剧 今天 再芬黄梅关于取消春节期间演出的公告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展情况,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减少人员聚集,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接上级部门通知,我单位将取消春节期间所有演出,具体如下: 一、取消春节期间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1月29日—2月3日)所有演出,已购买演出票的观众,我们将于节后统一办理退票手续,具体退票方案后续发布,请及时关注“再芬黄梅·品牌戏剧”“再芬黄梅票务”官方微信,“再芬黄梅”新浪微博。 二、安庆再芬黄梅公馆暂停营业,具体开馆时间另行通知。 三、我单位将按照“安庆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求和部署,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做好一切防范工作,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并第一时间发布消息,请留意“再芬黄梅·品牌戏剧”官方微信、“再芬黄梅”新浪微博获取剧院最新消息。 感谢大家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给您造成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敬请谅解! 在此再芬黄梅呼吁大家尽量减少聚会和出行,出门带口罩,防控疫情,从我做起! 预祝您和家人度过一个温暖、安全的春节! 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1月24日
安徽作为戏曲文化胜地,戏曲节目每年都是徽晚舞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韩再芬和孟广禄为观众联袂演绎独具韵味的《京黄有戏》。 舞台上,两位大咖配合默契,不仅各自演绎本专业脍炙人口的唱段,还大胆尝试,相互反串,带来京剧与黄梅戏的跨界演出。 韩再芬嗓音清丽婉转,韵味悠长,孟广禄嗓音高亢、气力充沛。黄梅戏旦角与京剧花脸的合作也让观众朋友们耳目一新。 黄梅戏《天女散花》《梦会》京剧《赤桑镇》《大保国》10分钟的大联唱,两位大师自由切换,衔接自如。 黄梅戏悠扬婉转,宛若江南佳人;京剧荡气回肠,为国剧之担当,两种戏曲的完美融合,着实成为2020年安徽春晚的亮点。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聂圣哲:《徽州往事》一路走来 渊源: 我与韩再芬 我是通过观看《徽州女人》这台戏认识黄梅戏艺术家韩再芬的。 我生在徽州,在徽州长大。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徽州人,对徽州女人故事自然感兴趣,因此,不仅自己多次观赏《徽州女人》的演出,也经常推荐该戏给朋友们观看。 提起徽州,最让人容易想到的是汤显祖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两句诗,独特的语言风格,很有意境,诱导人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徽州就如同梦中仙境一般。胡适先生无论到哪里,都自我介绍:“我是安徽徽州人。”这说明,他非常眷恋故乡徽州。 现在,徽学、敦煌学、藏学已并列为中国三大地方显学。所谓徽学就是徽州学的简称,是以徽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于此,我们可以领略到徽州文化的影响力。 中国戏剧史告诉我们,“徽班”的行成,与客居扬州的徽商有着很大的关联。甚至完全可以断言:没有徽商作为背后的推手,或者说没有徽商出于各种目的推波助澜,是无法形成“徽班”的。那时的徽商,是特指来自徽州的商人。 汤显祖是著名戏剧家,在普通百姓中流传的最广的不是他的代表作《牡丹亭》,而是“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两句诗。而徽班,作为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戏曲“文艺组织形式”,又和徽州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冥冥中,似乎中国戏剧史和徽州、徽州人、徽州文化有着天然的关联。 韩再芬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做事总是力求做到极致。记得有一次她让我坦率地对《徽州女人》这部戏发表一下看法。我说,作为艺术作品嘛,《徽州女人》是一部上乘之作。但是,这部戏不能到徽州去演。她问为什么。我说,徽州的独特之处之一,那就是没有上过学堂的徽州的女人,大部分都识字。你这部《徽州女人》里的女人不识字啊。如果徽州人看到这部戏以后,会认为这部戏讲的不是徽州女人的故事。我清楚地记得,我太外婆、外婆都是能读报纸的。我太外婆1890年出生,算清末的徽州女人吧,毛笔字写得很工整。韩再芬说,是啊,别人也提出过类似的质疑。 于是,徽州就成了我和韩再芬经常提及的一个话题。记得10年前,突然有一天,韩再芬对我说,你来写个徽州故事吧,最好直接写剧本,我再重演一个徽州女人,这次的这个女人,一定得识字啊。
玩双簧。
韩女神到上海,为小学生们普及黄梅知识。
戏曲进校园|韩再芬讲述“我与黄梅戏艺术共同成长”
正版韩老板的《梨花颂》。
韩女神反串京剧《梨花颂》,这水平不是一般的厉害*
美图
抖音:韩再芬新年**福!
韩再芬吧㊗️大家2020年红红火火!
“徽州女人”,一个时代的悲歌,永远热泪盈眶 2019年暖冬,原创黄梅戏《徽州女人》20年纪念演出分别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和原演地安徽大剧院进行。
韩再芬为安徽戏曲文物展做宣传
专题纪录片《创新的力量》——记黄梅戏《徽州女人》二十周年纪念 专题纪录片 《创新的力量》 ——记黄梅戏《徽州女人》 二十周年纪念演出20年!守正创新的《徽州女人》 安庆教育频道 今天 点击上方安庆教育频道,一键关注我们! 2019年11月12日至17日,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领衔主演的经典原创黄梅戏《徽州女人》在国家大剧院连演六场,为该剧首演20周年纪念演出。
韩再芬:二十年来数亲知 ——《徽州女人》和她的姐妹们 本文刊登于12月6日《安徽日报》 作为黄梅戏女演员,一般都演过《女驸马》的舞台版,我也一样。 幸运的是,我在16岁时,就得到了长辈的青睐与关怀,主演了当时极为少见的黄梅戏实景电视剧《郑小娇》。 那时电视剧很少,再加上黄梅戏的通俗性和现代性,我们的创作是以生活化的装扮和情景来设计制作的,完全不同于传统电影戏曲片的模式与表现形式。所以,《郑小娇》观赏起来与一般电视剧没有多大区别。何况,观众在观看故事的同时,还能欣赏到优美的旋律。 《郑小娇》故事感人,旋律优美通俗,当年播放该剧时,造成万人空巷的现象。可以说,《郑小娇》成就了我;也可以说,我通过《郑小娇》向全国大范围的宣传、展现了一次黄梅戏的魅力,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了黄梅戏。
黄梅戏《徽州女人》20周年纪念演出 1999—2019~安徽大剧院 沸腾了! 安徽大剧院!
今晚继续!
昨晚演出盛况!
签售|爱心献学子 打卡中科大 嘿,学长,还没到饭点,食堂门口那么多人在排队,在干啥哩? 现在是12月份,肯定是韩再芬老师又双叒叕来咱们科大签售黄梅戏的爱心票了! 签售爱心票? 对。再芬黄梅连续9年年底都会来合肥演出,为了让咱们年轻人走进剧场,针对科大学子推出了5元的票价优惠政策;并且,每年韩老师和剧院的艺术家们都会来现场签售,与同学们近距离接触!我也因此而关注戏曲。 哇哦,666!机会难得,赶紧去排队吧! Let's go~ 12月5日,天气分外晴朗 上午10点的科大东区 师生活动中心广场 已经开启“长龙”模式
来来来!想要韩女神签名的。
品戏:再看黄梅戏《徽州女人》 // 《徽州女人》20周年纪念演出 // 11月16日,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再看韩再芬演出黄梅戏《徽州女人》,20年后,个体命运的加持,这部经典在今天演出了悲凉如水的况味,让人惊起,让人离魂,真剧,真诗。这个作品成就了她,她也成就了这个作品。 01 有内容的慢 与多年前观感一样,慢的精致是一种特殊的营建。那时候的艺术是会慢的,慢而不散、缓尤揪扯的节奏,疏有细密、单而不薄的线条,如静水,似光阴,在不经意中完成了把观众带进叙事抒情的基础逻辑,看起来是疏离的,甚至还有不真实感,但最终还是结结实实地打动了观众。戏无定法,这个作品不循常规。它是满的,但它“满”并不堆砌,它是慢的,我把它叫做“有内容的慢”。慢韵,成了这个戏的核心。拉长了看,它的行进慢到不能再慢,因为通篇就一个“等”字,或说一个“熬”字。仔细看,“熬心”虽无言,但外化到任一细节,细致而专注,能看到的一个手形或眼神,能听到的一个拖腔或嗲音。提起来是一条锋线,放下来是无法言讲的滋味。个中的妙处,非亲见所不能感受。有意无意之间,我相信这绝不是天然成就的,而是深厚积淀下的意识、反复甄别后的选择。现在的创作,离开了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了强烈直接的冲突,不表达精深强捍的思想,戏剧似乎一下子变得空白,快快快快到停不下来的时候,有谁能够回味一点慢的力量?虽然这是20年前几经沉浮的作品,我们的现在戏剧观念可能进步了,但是对戏剧表达的极致追求可能又差去太多。 02 中国式审美 这是纯粹的中国式的美。这个戏没有太具体的事件指向,只针对情感的合度。剧中人的表达甚至有脸谱感、符号感,这是诗的,不是故事的。剧中的人是为了抒情,剧中的事也是为了抒情,人与事一起构成了笔墨,人与事本身加上舞台晕染,绘成一幅徽州女人到徽州文化的图卷,朦胧,丰富,生动,让人看得真切,却又难解全部。剧中没有将情爱与封建礼教作为冲突与对立的根本,只是赋予一个女人以特殊情境,从一个新嫁娘的内心向外,浸润台上的人、景、物、光,又一步一步将她被徽州的、古典的情绪包裹着的心思轻轻剥开。我欣赏这样的效果、画面、氛围、情境,用一段故事与之相称,在滞与疾、明与暗、疏与密的辨证中获取审美力量,再加上表演的丝丝入扣。看完这台戏,才能真正领会“一生痴绝”的意外之旨,也才能从内心深处涌动出一种对“无梦徽州”的无限粘恋。这是剧诗的魅力,也是中国艺术哲学在戏剧舞台上的完美表现。 03 现代性追求 这个作品彰显的戏剧现代性,当代作品中实不多见。不取强烈的外部矛盾冲突,转向人的内心,用独白、用呓语唤起观众的若干共鸣、多样读解,这些误读带出的多义性让剧诗获得了丰富充沛的心理和情感体验的可能。这是剧诗定位的指向,更是创作者敏感细腻、步步精心的设计。它不去拷问对错是非,只指向戏剧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能性。女人的命运让人同情,男人的选择没有过错,公婆厚道,友邻良善,即便代表着宗族和封建的老秀才也是可爱而温暖的,但所有视为合理正确的因素在特定戏剧情境中拧巴起来,把合理正确拧成了无法言说与不得不说,拧成了心思,拧成了悲叹,拧成了深刻与生动,这才是戏剧,纯粹的戏剧,具有现代意识的、充分戏剧张力的现代戏剧!它用这种方式来诠释戏剧性和现代性,不能不令人无比感慨,无比回味。 作为一台舞台戏剧作品,它颠覆了很多,也成就了很多。它的音乐收敛着传统戏曲音乐对于抒情的恣肆,给出了色彩,给出了情绪,是弥散性的;文本也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下了身段,留身在戏的背后,只求给出揉进人物的妥贴的言语,丝毫没有端出文学的架子来,韩再芬不同于传统程式的舞台表演韵味无穷,单凭这些,一直以来纠结于像不像黄梅戏的声音,倒是显得没劲了。 END 文末小福利 为了感谢观众们对再芬黄梅的支持,韩再芬老师的粉丝小可爱们自发制作了200份精美应援礼品,将于12月6日和7日演出开始前在安徽大剧院前厅分发。每场各发100份,前100名进场的可以凭票领取,每人限领1份。在此敬告各位观众:数量有限,先到先得~数量有限,先到先得~数量有限,先到先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演出预告 01 ●演出时间:2019年12月6日至7日晚19:40 ●演出地点:安徽大剧院 ●领衔主演:韩再芬 ●演出票价:880 680 480 280 180 80 30元 ●订票电话:055162889901/055162884660
韩再芬:“嫁给”黄梅戏的“徽州女人” 说起黄梅戏,有一个人的名字为戏迷津津乐道。 她就是中国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韩再芬。
视频:央视文化十分 乡音本是黄梅调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2F-B3koXkEtJAt41DjiQ9dlQ&urlrefer=2091916334f9fdfd894f7a2b265ea231
再芬黄梅汪晨晨、谢军荣获新时代“黄梅之星”称号 汪晨晨荣登榜首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选拔黄梅戏表演人才,促进黄梅戏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安徽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安徽广播电视台主办,安徽、湖北、江苏、江西四省戏剧家协会与安徽广播电视台综艺频道承办新时代“黄梅之星”全国黄梅戏青年电视展演活动。 活动现场,集体合影 11月22日下午,新时代“黄梅戏之星”总决赛在安徽电视台如火如荼地进行,再芬黄梅青年团演员汪晨晨、谢军、王懿佳、马腾与其他院团的11名选手展开激烈角逐。最终,年仅18岁的汪晨晨获得评委老师们一致好评,以总分9.94的最高分荣登新时代“黄梅之星”榜首。 汪晨晨生活照 汪晨晨现场表演黄梅戏《罗帕记》选场“一见罗帕痛在心”,评委老师们评价道:“汪晨晨控场能力强,爆发力强,表演老练”、“她塑造的陈赛金成熟稳重,毫无年龄的违和感。”“汪晨晨的出现让我们眼前一亮。”
十九年后,徽州女人变身女驸马再来甬城 与每座城市相遇,再芬黄梅人都有心发现:“这座城市的观众爱戏、懂戏”,甬城亦不例外。“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宁波。”这句话流露出当地人对生活的热爱,就像迷恋戏曲一样,尽情地享受慢时光。 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老师就曾与甬城结下缘分。2000年,她领衔主演的黄梅戏《徽州女人》犹如一股清新之风吹进宁波逸夫舞台。暌违十九年,她再次踏上甬城,与观众赓续情缘,以黄梅戏《女驸马》(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唱响时代经典之音。“徽州女人”变身“女驸马”,全城众多市民翘首以盼。
宁波韩驸马
坚守20年的婆婆!
图图
时讯 | 刘奇葆、王晓晖、虞爱华在国家大剧院观看黄梅戏《徽州女人》 国家大剧院 11月16日晚,北京国家大剧院戏剧场内黄梅飘香,暖意融融,伴随观众热情洋溢的掌声,黄梅戏《徽州女人》徐徐落下帷幕。至此,“黄梅戏《徽州女人》20周年纪念演出”北京站第五场圆满结束。
这句话写得好:严凤英和韩再芬是黄梅戏山脉的两座山峰!高峰! 这句话写得好:严凤英和韩再芬是黄梅戏山脉的两座山峰!高峰!
黄梅再芬 黄梅再芬 中国青年报 2019-11-12 10:06 11月12日至17日,由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带来的经典原创黄梅戏《徽州女人》,再度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在合肥鲁彦周纪念馆的开馆仪式上,笔者偶遇韩再芬。与一众名人和商人走马观花的行色匆匆状完全不同,她步态娴静,神情专注,细细端详着一幅幅照片和文字说明,似在倾心向前辈大师请教和对话。她的粉丝当然很多,一些小女生瞅着她许久,然后怯生生上前搭话,请求签名和拍照。她则和颜悦色予以配合,完全没有明星的派头。但一登上舞台,她气场就特别足。 后来在香港会议中心,安徽香港联谊总会庆典仪式上,我再次遇到她。她上台演唱《女驸马》,一袭大红长袍,头戴珠冠,脚蹬筒靴,形象靓丽。因是庆典,会场内气氛热烈,觥筹交错,人声鼎沸。她轻抛水袖,唱腔扬起,金声玉振之下,瞬间偌大厅堂喧哗声如潮水退去,几近寂灭。黄梅调越过簇拥人头,像一片云彩似在大厅内旋转着缓缓飘落,又如水银泻地般渗透到会场的每个角落。她让所有的声音,甚至包括伴奏,都黯然失色。在香港这个车水马龙、浮华喧嚣世界,听到大江平阔、百草萌生,鸟儿啾鸣的乡村声音,别有味道。 传统戏曲的魅力在于,人会在时光的年轮中不知不觉悄然转向,在不经意时,某个曲调会突然地进入心底,轻易击败经过无数努力,无数轮幸福或痛苦的后天教育煎熬,苦心孤诣着意提升的所谓素养。被韩再芬的声音迷惑,便找她要她的经典唱段。很快她就托人给我捎来了。当代艺术家比以前历代前辈要幸运很多。现代科技高保真的录音录像产品,可以使艺术家的音容笑貌存世久远。 我对黄梅戏的印象,都是严凤英塑造的。上大学那会儿,正逢大批影片解禁,使我们能一睹她的芳华与精彩。时至今日,严凤英的形象仍清新如昨,始终是那个踏着清晨露珠、穿越于林间草地嬉戏的女孩,永远保留着苏醒的、新鲜的、初涉世事的味道。《老残游记》中对戏曲演唱有经典描写,字字清脆,声声婉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这些词语挪来用于描写严凤英,无比恰当。 与严凤英比较,韩再芬的声色味道已然变了。韩再芬的声音有清晰的辨识度。她的音质纯真,清新自然,甜美清澈。在《看灯》《打猪草》等一系列传统唱段里,她把黄梅戏特有的田野的乡土味道,变成清风,气息如兰,丝丝缕缕吹入人的心里。但韩再芬显然不止于此。她拓展了戏曲的传统音乐,在传统高胡、二胡上,增加使用了大量西方弦乐乐器,同时又兼备融合,极大地提正、提纯了自己的声音,每个音仿佛都在口腔中旋转多次,方徐徐吐出。使得每一字极富穿透力,在清新悦耳之上,平添清响激越。音域更宽,振幅更大,调高而清,清而厚,厚而醇,既保留春天江南的软风细雨,又多了秋天的高爽与辽阔。 所有的声音都是自由的,尽管戏曲的腔式板调还在。韩再芬乘风御气,任意东西。不知是声音驾驭着气流,还是气流鼓荡着声音,如黄山瀑布云一般,厚实绵密,却又轻盈无重,悠游于高山峻岭,峡谷深壑间。低回处细若游丝,高扬时裂帛突进,快慢强弱,收放自如,优美跌宕,自然起伏。 很多人喜欢把韩再芬与严凤英比较高下。我却觉得,她们是一条山脉,却已不是同一座山峰。她们分属于两个时代,韩再芬与严凤英相互守望,开辟了黄梅戏的新境界。 在安庆的再芬公馆,韩再芬细说着创馆、办馆的艰辛。每一支黄梅小调都与当地民生的实物场景有对应的关系,深度镶嵌着特定地域的历史地理人文风尚的神秘遗传。但黄梅戏自走上舞台,就开始了自我成长的进程。它从弋阳腔、青阳腔、徽剧、昆剧、京剧,甚至西方音乐中,毫不避讳地吸收一切能博取观众的因素。过去有一大帮子文人使之雅化,现在有一大帮子商人使之俗化。不论主观愿望如何,都客观说明黄梅戏在自身的发展中,必须不断对外界作出反应,同化吸收各种外来变量。 韩再芬说风格变化有经济原因,但在如今这区域一体化、甚至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大趋势下,必须争取在更大的空间里,把黄梅戏还给自己的观众,并去争取更多的观众。她说程长庚若不走出潜山,就没有今天的京剧。她也要到合肥去、到北京去。其实这是她在找自己的新大陆,也是在找戏曲的皈依。清音呖呖,显示着她的雄心斗志。 走出公馆,舞台上的灯火灿烂、离情悲欢瞬间散失在夜色中。突然发现自己的心境有些迷离。想到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又想到丰子恺的《访梅兰芳》的感慨:造物主既要造出艺术家,却不肯为其延长“保用年限”。是啊,艺术家的生命短暂,甚至也多少注定他们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生命的短暂。没有谁能复制或再现前一辈或者另一个艺术家的精彩,只能是精神的传承。衣钵传承可遇不可求,如严凤英和韩再芬,严凤英走的那年,正是韩再芬生的那年。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仿佛在问,这里面有定数吗?我不确定。这需要生命与生命的对接与缠绕。但如何珍惜每一代艺术家,却是给俗世凡人出的题目。
韩再芬领衔主演黄梅戏《徽州女人》20周年纪念演出再登国家大剧院舞台 11月12至17日,由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带来的经典原创黄梅戏《徽州女人》即将再度登台国家大剧院。从1999年至2019年,黄梅戏《徽州女人》经过二十年的岁月淘洗,以深刻的人文内涵,诗化的舞台呈现,成为久演不衰的舞台经典。 1996年,韩再芬随《徽商情缘》剧组来到黄山,她被明清时代留下的徽州古民居迷住了,高大的牌坊、精巧的马头墙和深深的古巷,无不渗透着森严与凝重的色彩,无不闪烁着徽文化的光华,也由此触发了她的创作灵感,有意将古民居、徽州女人和徽州故事搬上黄梅戏的舞台。于是,她请来陈薪伊、刘云程等戏剧界名流多次赴西递采风,构想出一位美丽、善良的徽州女人苦苦等待出外的丈夫穷尽了一生的动人故事,1999年6月,黄梅戏《徽州女人》首演获得成功。 该剧运用标新立异的创作手法,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淡化了戏曲的故事情节,通过“嫁、盼、吟、归”四种情境转换,演绎一曲生命颂歌。对历史的苦难作出一种诗化的处理,用美的形式表现了当时的封建道德观念和时代风貌。领衔主演韩再芬通过演绎“徽州女人”这一典型形象的命运跌宕和内心浮沉来发现美善、看取光明、凝聚时代精神,她塑造的“女人”形象深入人心。而《徽州女人》一反传统黄梅戏小、巧、轻、喜等风格,代之以深邃、凝重,催人泪下,启人思辨,产生无与伦比的震撼力量和艺术效果。 恰逢黄梅戏《徽州女人》首演20周年,“黄梅戏《徽州女人》20周年纪念演出”将于11月12至17日在国家大剧院连续演出六场,为观众再现这部经典剧作。据悉,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3月15日,国家大剧院东展厅还将策划推出“皖声徽腔——安徽戏曲文物展”,展览由国家大剧院与安徽省文化与旅游厅联合主办,是国内首次举办的全方位展示安徽戏曲文物及戏曲艺术历史发展的专题展览。展览以安徽戏曲文化为切入点,通过集中展示安徽博物院等省内外20余家博物馆藏近200件(套)戏曲文物精品,向观众展示安徽戏曲艺术的历史面貌和发展历程。 经典原创黄梅戏 2019/11.12-17 ●演出时间:2019年11月12日至17日晚19:30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领衔主演:韩再芬 ●演出票价:580 480 400 320 200 100 元 ●演出场次:连演6场 ●订票电话:010-66550000 汪老师13705563790 张老师13665694543
韩驸马驾到金陵,戏迷请就位10月29日晚,由著名黄梅戏表演艺 韩驸马驾到金陵,戏迷请就位 10月29日晚,由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主演的《女驸马》应邀参加2019年紫金文化艺术节。韩驸马驾到金陵城,江苏大剧院戏剧厅座无虚席,掀起了古都南京的黄梅戏热潮。 《女驸马》演出阵容依旧豪华,由韩再芬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吴美莲、余淑华、马自俊、刘国平等人共同呈现,名剧、名角、名院团的联合效应,《女驸马》一开票就被戏迷一抢而空,票房早已售罄,演出前更是一票难求。 演出前厅 作为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古装戏,讲述了冯素珍为救未婚夫李兆廷,女扮男装进京应试中魁,被强招为驸马。花烛之夜,素珍冒死陈词感动公主。在公主帮助下,皇帝收素珍为义女,又释兆廷,并招素珍之兄冯益民为驸马,两对新人喜结秦晋之好的故事。 下半场状元府,大幕还未拉开,字幕上出现的“韩再芬”三个字时就全场轰动,一个背身出场引得掌声雷动,紧接着的正面亮相更是满堂喝彩。 韩再芬在驸马爷和冯素珍两个角色间自由切换,时而英姿飒爽,时而大家闺秀娇羞典雅。在舞台上的一颦一笑,观众们都不愿错过。到“谁料皇榜中状元”“名女本叫冯素珍”等选段时,台下的观众们看的聚精会神,有些跟着小声的哼唱,而到了金殿选场,大家更是被曲折离奇的剧情所吸引,笑声和欢呼声在剧场久久回荡。 再芬黄梅与南京颇有渊源,近几年更是频频亮相。韩驸马再次驾到,自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戏迷,他们不远千里,从上海、浙江、湖北、四川、山东、河南、安徽等地齐聚一堂,他们自发组织韩再芬粉丝团,送花篮,定制各种应援物品为演出加油助阵。 演出谢幕,全场观众更是无比热情,纷纷举起手机留下难忘的瞬间,韩再芬也在舞台上对大家挥手致意,对戏迷朋友们依依不舍,也对这座热爱戏曲的城市充满了好感。 演出结束,韩再芬没有立即离开,在舞台上召集工作人员开会总结:“今晚演出总体感觉很不错,看得出来大家都很用心。舞台部门对于戏曲演出非常重要,希望每个人都能把自己手头工作做好,最大程度的追求完美,做到极致。认真对待每一场演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观众。” 正因为这种认真对待演出的态度,得到了观众的反馈:“今晚的演出经典再现,精彩、出彩、多彩。每位演员的表演都很细腻,服装、道具都很考究,整台戏很完美、很棒。也是我看过戏曲演出中,观众人数最多的、热情最高的!” 也正因为这种对艺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女驸马》才能走到哪儿火到哪儿。 台下观众 (文中部分图片由江苏大剧院屠景清提供) 号外号外 神仙姐姐下半年很忙,已经开始“疯狂营业”,以下是演出日程和相关活动,全体韩迷请就位…… 《徽州女人》 主演:韩再芬 演出时间:2019年11月12日-17日 晚上19:30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演出单位: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国家大剧院讲座 主题:“听黄梅一曲,品‘徽州女人’” 主讲人:方可 地点:国家大剧院新闻发布厅 时间:2019年11月16日14:30 《女驸马》 主演:韩再芬、吴美莲、余淑华 演出时间:2019年11月21日 晚上19:30 演出地点:宁波逸夫剧院 演出单位: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徽州女人》 主演:韩再芬 演出时间:2019年12月6日、7日 晚上19:40 演出地点:安徽大剧院 演出单位: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女驸马》 主演:吴美莲、余淑华、江敏 演出时间:2019年12月8日、9日 晚上19:40 演出地点:安徽大剧院 演出单位: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徽州女人》二十周年纪念演出 《徽州女人》二十周年纪念演出 致敬时间, 致敬令人难忘的1999…… 致敬艺术, 致敬为创造而集合在黄梅戏旗帜下的艺术家! 11月12日—17日,相约国家大剧院。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央视11台正在播出
2019年教育部 文化和旅游部 财政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又要 2019年教育部 文化和旅游部 财政部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又要继续啦 再芬黄梅仍然选择黄梅戏经典剧目 《女驸马》
大师合作。
表白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女神……韩再芬
快看!聂圣哲抖音现在直播再芬黄梅公馆演出! 韩老师今晚最后压轴演出,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安庆十 一黄梅戏演出周 演唱会
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演唱会
新戏开排|现代黄梅戏《鸭儿嫂》投入排练2019年9月初,随着 新戏开排|现代黄梅戏《鸭儿嫂》投入排练 2019年9月初,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再芬黄梅的排练场也活跃起来。经过两年的剧本修改和精心筹备,反映农村现实题材、书写新时代农村“最美奋斗者”故事的黄梅戏《鸭儿嫂》正式投入排练。
投票,47号 再芬黄梅公馆宣传片 报送单位: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简介: 再芬黄梅公馆,坐落于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公园南大门旁。她集名家、名剧、名所、名流于一体,是戏曲文化与商务、旅游、会聚、休闲等完美融合的独特艺术空间。私密与开放并存,舞台与厅堂同在,除了可以欣赏经典黄梅戏,还可以简聚雅集、喝茶聊天、读画品书、低吟浅唱。乡风野趣纯朴,手工打造奢华,名流雅士咸集,商旅文化融合。极致体验,非同一般;艺术风景,无以伦比。 自2013年开馆至今,每周二至周六晚八点半,都会为全世界的观众与来宾奉献原汁原味的黄梅戏表演。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女驸马·状元府》《天仙配·路遇》等这类传统剧目中的精彩一折,还能欣赏新编及原创的黄梅歌舞。此外,像《打豆腐》《夫妻观灯》《戏牡丹》等耳熟能详的黄梅戏小戏,《白蛇传·断桥》《荆钗记·投江》《窦娥冤·斩娥》等涉及高难度表演的折子戏,穿插其间,更让观众赞叹不已,直呼过瘾。 再芬黄梅公馆是中国黄梅戏传承基地、安庆师范大学黄梅戏实践教学基地及“安庆市文化会客厅”。她的诞生,提升了黄梅戏之乡的品质品味,也为安庆打造“中国戏曲之都”吹响奋进号角。
聂圣哲:浅谈现代戏创作的教训与出路 天空之成 2015-06-02 编者按:严格地讲,这不是一篇学术论文,是作者演讲的录音文字整理稿。所以,文法比较自由,力争简明扼要地分析问题,使读者尽可能在短的时间内阅读完该文,且完全理解作者的观点。 本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表述,把道理讲得十分清楚,以便更多的人能轻松悦读,从中受益。
黄梅戏领军人——韩再芬 原创:吴志和 韩再芬,1968年出生安庆市潜山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中国剧协副主席,安徽省剧协主席,安庆市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4年,16岁韩再芬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娇》,获中国第三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从艺40年,先后主演黄梅戏影视剧《桃花扇》、《孟丽君》、《生死擂》、《徽商情缘》和黄梅戏舞台剧《女驸马》、《莫愁女》、《徽州女人》、《公司》、《徽州往事》等多达50多部。先后两次获得中国戏曲梅花奖,两次获得“文华表演奖”、还多次获得“飞天奖”、“金鹰奖”、“白玉兰奖”,连续两次获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颁发的文艺家“德艺双馨”称号。
五场《徽州女人》11月北京精彩演出 2019年11月12日 ~11月17日北京国家大剧院精彩上演。大麦网
少女韩再芬(摄影,张银旺) 摄影一词源于希腊语的“光线”和“绘画”,它的本意就是“用光线描写”,所以,摄影是“光影的艺术”。光与影是摄影艺术独特的表现手段。光还能渲染画面气氛,产生意境、强化情感表现。能动而巧妙地应用光线,能为你的画面增添无穷的魅力。(下图为:青春少女韩再芬。张银旺摄)
高端访谈 | 韩再芬:为黄梅戏而生 (安徽画报) 她10岁登台。16岁时一部《郑小姣》,让她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黄梅戏演员。 她风姿绰约、嗓音圆润,塑造了冯素珍、孟丽君、杨贵妃、西施、徽州女人等形象,深受全国观众喜爱,被誉为“黄梅戏领军人物”。 她曾唱响国家大剧院、长安大戏院,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维也纳等地演出,蜚声海内外,为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不断努力。 她,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韩再芬。 韩再芬接受安徽画报记者专访 01 深情 安庆是戏剧之城 安庆菱湖景区内。正值盛夏,满湖荷叶,在微风中摇曳。 “你们来得正是时候,莲叶田田,满湖清香。”韩再芬也随我们看着窗外。二楼,看莲湖真美,近在咫尺的是黄梅戏博物馆,安庆市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 这次采访约了许久。她刚刚从北京回来。“北京再芬黄梅艺术传播中心”正式进驻京城核心文化地标位置的东苑戏楼。 《郑小姣》剧照 “我的家乡是安庆,安庆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是戏剧之城。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安庆都有着与戏剧如同血脉一般的联系。”这次活动上,韩再芬深情致辞。她对安庆满怀深情。也可以回答坊间一直以来的疑问:韩再芬那么出名为什么舍不得离开安庆? 韩再芬出生在潜山,母亲和姐姐都是黄梅戏演员。10 岁那年,她陪同学去参加黄梅戏招考,招考老师看到她时眼睛一亮,她被安庆黄梅戏剧团录取了,成为班里年纪最小的学生。 黄梅戏《打猪草》剧照 母亲深知演员的辛苦,告诉说唱戏“一生只睡半生觉,一生要洗两生脸。”意思是演员因为训练和表演,比别人睡得少,而因为不断化妆,要洗别人两辈子的脸。韩再芬内心向往,这时的安庆在心里很遥远,但她幼小的心里,感受到的是灿烂。 韩再芬不怕苦,不怕累。练功、练唱、练表演,艰辛程度是可想而知的。麻彩楼、万迪汉、姚美美、王凤枝等老一代演员悉心传授,精心辅导她成长。张文林曾在部队文工团工作,把舞蹈带到练功里,万迪汉扎实的武生功底,都让韩再芬受益匪浅。 韩再芬饰演的西施、貂蝉和杨贵妃 古城安庆,曾云集南来北往的客商,繁华一时。黄梅戏在这里发祥,走向世界。如今,戏剧的因子还散发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公园里、菱湖边、江畔,每天傍晚,都会聚集许多草台班子唱戏。灯光下的黄梅腔,融在江风里,融在夜色中。韩再芬很喜欢这种氛围,她发起的安徽韩再芬黄梅戏艺术基金会还曾为民间社班捐赠了音响。 有一段时间,韩再芬出演了不少小品和电视剧。许多单位挖她,有一次手续都在办理,但反复思考后她还是选择留下来。 在韩再芬看来,戏剧是城市的活体文化。黄梅戏让安庆有了自己的品质,满城尽是戏中人。她喜爱安庆大街小巷的柔音软语,喜爱老百姓对黄梅戏浓浓的感情。
靓丽舞台40年——韩再芬 图文:吴志和
腾讯视频上新发了六段“清风明月佳人”的视频 链接无法贴出来,娘度秒删除。原来的消息也被删除啦,再发一次。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