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逝去的生命 怀念逝去的生命
关注数: 0 粉丝数: 37 发帖数: 1,499 关注贴吧数: 1
【转帖】他山之石 于连像很多人,比如林黛玉 都很敏感多疑。敏感不只是对待爱情,黛玉拿着宫花对周瑞家的说:不是别人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呀,比较尖酸。于连在思维拐弯,在他以为别人看不起他之后就会勃然大怒。可能是国籍和性别不同导致的?但是都很像,那种几乎扭曲的自尊心。      其实和我也很像,昨天去画画,和同座的人闲聊,我问你以前画画也是这么自己画吗?她说,是啊,难道总让别人帮你改吗?因为我刚刚让老师帮我改了一下。当时我没什么感觉,但一分钟之后我发现这话其实是看不起我的意思。我这是什么破性格啊,既迟钝又敏感,先迟钝后敏感,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幸而我忘性也大,过去也就算了。      于连还很像高中班里的很多人,那个班没有一点校园单纯活泼的痕迹,为了分数的野心和不择手段,还配有一定量的才华,真是像极了。      这本书写的很好,但里面没有一个我喜欢的人物。虽然讲述了爱情故事,但会让人们希望自己就是其中的男女主角。玛蒂尔德到底又什么优点呢?那么冷酷,那么喜欢被别人羞辱?如果于连不听从那个俄国亲王的夸张的建议,玛蒂尔德会爱他?她根本不像人,尤其不像女人。比较而言,还是德莱纳尔夫人还能让我接受一点儿,可她又太完美了,因为没有缺点而不那么可爱。      我原先没看过这本书,也许如果我高中之前读这本书,我只会佩服于连的奋斗,只会觉得情节刺激。但现在,我看见的全是丑陋的人性,对自己这么一个性格软弱的人走向污泥般的社会更害怕了 来自: zinc
【菲迷看法】非专业的人说王菲的声音 王菲的歌难唱是众所周知的,我记得我唱《彼岸花》挑高音时都差点破了声,我想,她的声音和着美丽的音乐是相得益彰的,所以我想用拙笔来描绘王菲的声音给我的感觉。最有印象的是,是她唱《但愿人长久》流出来的意蕴,我好奇能将邓丽君的歌曲唱出另一番韵味的是哪个歌手,尤其是里面透出来的空灵意味,配上苏轼的词,相得益彰。有一句歌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她很随意的连起来了,唱得动人心弦的,仿佛要翩翩地掀起一袭迷雾,我承认是那时被她的歌声所俘获。她的歌曲流传范围比较广的,像《人间》、《红豆》、《流年》这类柔和温暖的歌曲,我比较喜欢《流年》,其中的萨克斯穿插得适度好处,王菲的嗓子在这里虽然没有过多的渲染出来,但是不否认,这是好歌,这首歌最打动我的是里面的歌词,“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手心忽然长出纠缠的曲线;懂事之前,情动以后长不过一天,那一年,让一生改变。”唱出了飘渺的流年,唱出了时间的流逝,不禁的会流出些许情愫来,想要感伤,又无可奈何,好似远处的一个人影,忽隐忽现,渐渐远去。之后就是王菲的比较“另类”的歌,相对歌迷来说,是叫做个性。我不知道《将爱》这首歌为何会遭到抨击,这是一首很酷的歌曲,至少我很喜欢,唱得会让身体里某一部分因子活跃起来,将爱情说出战争意味的只有王菲一人,我觉得失恋的时候与其听一些无病呻吟的软弱情歌还不如听听《将爱》,酷到底!还有我很喜欢的《四月雪》、《香奈儿》,都是王菲作曲,林夕作词,最大化的发扬了王菲声音的神秘意味,尤其是王菲的低吟,似毒品一般令人沉醉,悄悄踩入心底,欲罢不能。听了很多她的歌,我发现她的声音竟然有一种百变的张力,时而会分辨不出,如果听完《旋木》再听《百年孤寂》相信你会有类似感受,这就是好歌手吧,唱任何歌曲,都不会雷同得令人厌烦。我不能用专业术语形容王菲的声音,但我想,她的声音能够触碰人内心中的柔软,就足矣。
【娴吧】品小娴,叙心语 这几天重读了张小娴的小说,突然想要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全当是浅见好了。初读张小娴的文字,很凑巧。午后时分,翻开《读者》,看到她的文字,题目忘记了,只是记忆犹新的记得一句话:真正的那人,是触动你灵魂的人。因为这句话。我记住了这个精巧的名字。娴,在字典里是文雅的意思。那天逛书店,看到一角里,个性飞扬的名字《红颜露水》充斥眼间。那个微闭着眼睛的红颜,说不清的落寞与脆弱。买来读,读到结局以后,震撼得无以复加。因为是言情小说,我以为作者定是会给每个读者以爱情幻想和甜蜜,结局不是圆满便是歌颂爱情的永恒,可是我看到了什么?那个高贵的躯体,淌着满身的血液,死在了臭水沟里,她拼死护着的那枚戒指,被捡拾破烂的女子拿走了,死前,耳畔传来那个最爱的男子的结婚的消息,那个男人,不知道真相。邢露,如果不是出身高贵,或许以她的美貌可以找到一个有钱的男人,如果她铁石心肠,或许她可以拿着巨款,去英国,过她追求的生活,可是,她两者皆不。于是,我想着,写出这样悲凉的结局的人,是因为孤寂还是落寞?或者,是看尽了人间苍凉,抛出一个结局,让读者臆想。便看了许多她的文字,像《情人无泪》、《那年的梦想》《 我在云上爱你》等。我不太喜欢《面包树上的女人》这部小说,因为里面的爱情太过跌宕起伏,让人对爱情产生一种幻灭感,就林方文的性格来说,这个结局最终怎么样,都未可知。谈不上了解,但是总算熟悉了张小娴。她的爱情观,她冷静睿智的笔触,以及,她笔下多彩的人物。我时常会幻想自己是她里面的某个人物,不过,自始至终,我也只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看待而已,她笔下的人物,缤纷旖旎,瑰丽丰姿。我一直认为张小娴在做一个挣扎,是爱情重要还是尊严重要?谁也不知道,在爱情里,自己会选择爱情还是尊严。或许,选哪个都是错的吧,人是贪心的。时而的,会想起心中的某一段爱情。逝去的不可追,化作昙花一现。偶尔浮现脑海的,是多么的苦涩?逝去的爱,带来的只有凄凉,所以,只能坚强的拾起来,带着疲惫的心灵,继续赶路。爱情像是毒品,迷上了,一边又抗拒不了它的诱惑,一边又痛恨它的残忍,这便是,人生最大的玩笑吧。所以,张小娴写着,我们读着,以为自己懂得了许多,实际上,在爱情里,我们都是孩子,没有谁胜谁负,只剩感觉以及一个结局而已。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