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雪空
小小雪空
……
关注数: 0
粉丝数: 1,127
发帖数: 24,293
关注贴吧数: 31
【搬运】【Lowe】可能世界:必然、可能与偶然 E. J. Lowe 在 A Survey of Metaphysics 介绍可能世界,由可能情境开始。一个可能境况 (possible situation) 可以包含空间和时间,其中三个维度 (dimension) 是空间,一个维度是时间。某些可能境况或许是由其他可能境况合并而成,例如,「苏格拉底是秃头」和「苏格拉底身高五尺七寸」合并会成为「苏格拉底是个身高五尺七寸的秃头」的可能境况。不过并非所有可能境况都有合并情况,像「苏格拉底是秃头」和「苏格拉底不是秃头」就没有合并境况,因为不可能有一个境况「苏格拉底既是秃头又不是秃头」。 可能世界 (possible world) 是可能境况的一种。更精确地说,可能世界是符合某个条件——极大化条件——的可能境况。令 PS 为任何一个可能境况,如果 PS 是一个可能世界,则它满足这个条件: (极大化条件) 对於任何一个命题 P ,要麼 P 在 PS 为真,要麼 P 在 PS 不为真。 举例来说,假如全部命题只有 P 、Q 和 R 三个,则以下四个可能境况就只有一个是可能世界:只有 PS4 是一个可能世界,因为四个可能境况里只有 PS4 才是所有命题都有真假值;在 PS1 命题 Q 和 R 都没有真假,在 PS2 命题 R 没有真假,在 PS3 命题 P 没有真假。因为可能世界里所有命题都有真假,所以可能世界又可说是「所有事物可能有的完整面貌」 (a complete way that everything could be) 。 可能境况并非一律互不相容 (mutually incompatible) 。两件事件不相容 (incompatible) 系指它们不能一同发生,一群事件互不相容系指当中任何两个事件都不能一同发生。同样地,可能境况一律互不相容即是,对於任何两个可能境况,都不会有一个境况是由它们合并得来。但「苏格拉底是个身高五尺七寸的秃头」就是一个合并境况,故可能境况不是一律互不相容。然而,可能世界就一律互不相容,因为每两个可能世界有至少一个命题的真假值不同,故任何两个可能世界的合并都会有至少一个命题既真又假,产生矛盾。举例来说,假设命题只有 P 和 Q ,因而只有四个可能世界,显然它们当中任何两个都不可以合并:譬如,不会有 PW1 和 PW2 合并的可能世界,因为会出现 P 既真又假的可能世界;不会有 PW2 和 PW3 合并的可能世界,以免 Q 既真又假,如此类推。 极大化条件和排中条件不同: (排中条件) 对於任何一个命题 P , P∨¬P 都在 PS 为真。 极大化条件是作为可能世界的必要条件,排中条件是作为可能情况的必要条件;一个满足极大化条件的可能情况才能是可能世界,而一个满足排中条件的情况才能是可能情况。如果对某个命题 P ,P∨¬P 在某个境况里没有为真,该境况便不是可能境况。也就是说,如果「苏格拉底是秃头,或,并非苏格拉底是秃头」在某个境况里不为真,该境况便不是一个可能境况。 在所有可能世界为真的命题,是必然真理 (necessary truth) ;在至少一个可能世界为真的命题,是可能真理 (possible truth) ;在至少一个可能世界为真,而且在至少一个可能世界为假的命题,是偶然命题 (contingent proposition) 。 P 是必然真理 ⇔ P 在所有可能世界中为真 P 是可能真理 ⇔ P 在至少一个可能世界中为真 P 是偶然命题 ⇔ P 在至少一个可能世界中为真,而且在至少一个可能世界为假 因为现实世界是其中一个可能世界,所以在现实世界为真的命题都是可能真理。相类的区分适用於存有物 (being) 上: P 是必然存有物 ⇔ P 存在於所有可能世界 P 是可能存有物 ⇔ P 存在於至少一个可能世界 P 是偶然存有物 ⇔ P 存在於至少一个可能世界,而且至少有一个可能世界 P 不存在 虽然同样分为「必然」、「可能」和「偶然」,但前者是以命题的真假作分类,后者则是靠东西存在不存在。传统认为上帝是必然存有物,但上帝不是必然真理,因为「上帝」只是一个东西,无真假可言。后来有段时间,哲学家一般相信有些抽象物件是必然存有物,例如数字「0」、「1」、「2」等等。到了当代,也有一些哲学家认为命题存在於每一个可能世界中,是必然存有物。注意,「命题是必然存有物」和「有些命题是必然真理」是两回事,譬如,即使 P∧¬P 存在於所有可能世界中,是必然存有物, P∧¬P 都是假的,都不是必然真理。
【外交】哲学哲学鸡蛋糕吧 介绍:「哲学」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到一些神秘难解、用字莫名的高深言论,或者生活智慧和算命这些事实上和学术哲学毫无关系的东西。作为一个哲学人,我没办法阻止宗教人士、算命师和励志作家用「哲学」来称呼他们的工作成果,但我希望藉由这里让大家了解其实很平易近人的哲学。我相信,当我们以浅白、易懂、清晰的探讨方式进入哲学,避免那些晦涩、神秘、模糊的用词,哲学思维内含的逻辑和批判能力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协助我们解析论述和议题,察觉错谬和悖论,在复杂的情境中做出正确的抉择。 连结:http://tieba.baidu.com/f?kw=%E5%93%B2%E5%AD%A6%E5%93%B2%E5%AD%A6%E9%B8%A1%E8%9B%8B%E7%B3%95
【外交】哲学哲学鸡蛋糕吧 介绍:「哲学」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到一些神秘难解、用字莫名的高深言论,或者生活智慧和算命这些事实上和学术哲学毫无关系的东西。作为一个哲学人,我没办法阻止宗教人士、算命师和励志作家用「哲学」来称呼他们的工作成果,但我希望藉由这里让大家了解其实很平易近人的哲学。我相信,当我们以浅白、易懂、清晰的探讨方式进入哲学,避免那些晦涩、神秘、模糊的用词,哲学思维内含的逻辑和批判能力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协助我们解析论述和议题,察觉错谬和悖论,在复杂的情境中做出正确的抉择。 连结:http://tieba.baidu.com/f?kw=%E5%93%B2%E5%AD%A6%E5%93%B2%E5%AD%A6%E9%B8%A1%E8%9B%8B%E7%B3%95
【外交】哲学哲学鸡蛋糕吧 介绍:「哲学」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到一些神秘难解、用字莫名的高深言论,或者生活智慧和算命这些事实上和学术哲学毫无关系的东西。作为一个哲学人,我没办法阻止宗教人士、算命师和励志作家用「哲学」来称呼他们的工作成果,但我希望藉由这里让大家了解其实很平易近人的哲学。我相信,当我们以浅白、易懂、清晰的探讨方式进入哲学,避免那些晦涩、神秘、模糊的用词,哲学思维内含的逻辑和批判能力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协助我们解析论述和议题,察觉错谬和悖论,在复杂的情境中做出正确的抉择。 连结:http://tieba.baidu.com/f?kw=%E5%93%B2%E5%AD%A6%E5%93%B2%E5%AD%A6%E9%B8%A1%E8%9B%8B%E7%B3%95
【外交】哲学哲学鸡蛋糕吧 介绍:「哲学」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到一些神秘难解、用字莫名的高深言论,或者生活智慧和算命这些事实上和学术哲学毫无关系的东西。作为一个哲学人,我没办法阻止宗教人士、算命师和励志作家用「哲学」来称呼他们的工作成果,但我希望藉由这里让大家了解其实很平易近人的哲学。我相信,当我们以浅白、易懂、清晰的探讨方式进入哲学,避免那些晦涩、神秘、模糊的用词,哲学思维内含的逻辑和批判能力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协助我们解析论述和议题,察觉错谬和悖论,在复杂的情境中做出正确的抉择。 连结:http://tieba.baidu.com/f?kw=%E5%93%B2%E5%AD%A6%E5%93%B2%E5%AD%A6%E9%B8%A1%E8%9B%8B%E7%B3%95
【外交】哲学哲学鸡蛋糕吧 介绍:「哲学」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到一些神秘难解、用字莫名的高深言论,或者生活智慧和算命这些事实上和学术哲学毫无关系的东西。作为一个哲学人,我没办法阻止宗教人士、算命师和励志作家用「哲学」来称呼他们的工作成果,但我希望藉由这里让大家了解其实很平易近人的哲学。我相信,当我们以浅白、易懂、清晰的探讨方式进入哲学,避免那些晦涩、神秘、模糊的用词,哲学思维内含的逻辑和批判能力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协助我们解析论述和议题,察觉错谬和悖论,在复杂的情境中做出正确的抉择。 连结:http://tieba.baidu.com/f?kw=%E5%93%B2%E5%AD%A6%E5%93%B2%E5%AD%A6%E9%B8%A1%E8%9B%8B%E7%B3%95
我的两个妈:多元家庭一样健全 许多人看过一个男生在爱荷华议院的发言,说他是两个妈妈养大的,并宣称这证明同性恋也一样能养出健全的小孩。 这个男生叫查克,基本书坊这个月出了本他写的书,就叫「我的两个妈」。我还没看完,不过我确定里面有些东西值得关心同志的人阅读。 首先,查克在书里详述第一手的同志家庭细节,包含乐趣和难处。这对处於尚未通过同性婚姻的社会的我们来说,很有助於想像此政策能达成的后果和可能造成的问题。 此外,查克的报告能让我们进一步回应台湾保守派常见的「家庭价值论点」: 现在就有一个同志家庭在我们面前,如果不看「两个妈妈」这一点,不管是这个家庭本身还是个别成员在社会上的表现(就算是依照台湾的保守观点来看)都还满不错的。现在,如果这个家庭的存在破坏了什麼家庭价值,那我们应该做的,似乎是重新省视这个「家庭价值」的内涵,搞清楚它到底是出了什麼问题,竟然容不下这个善良、宽容、活跃且快乐的家庭。 最后,我相信,这本书也能用来测试你是否真能为了别人的快乐而开心。我完全可以想像,有一些人声称关心同志,但翻这本书没翻几页就会大皱眉头,只因为他读到作者述及自己和两个妈一起(快乐地)做了某件传统家庭常做的事情。 在这个多元但彼此陌生的社会,「关心」和「价值观殖民」常常只有一线之隔。因此,在「为了他们好」而付诸行动影响别人的生活之前,我们必须先设身处地了解和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在多元性别这个领域,我相信,「我的两个妈」可以协助大部分人迈开第一步。
已放弃本吧 ……
【搬运】不一致的谬误 1「我这份能力的『替身名』就叫做『巧克力迪斯可』。我只讲这句话。说明到此为止,就这麼简单。」(取自《STEEL.BALL.RUN》) 帅气吧?这个笨蛋一边说「我只讲这句话」,嘴巴却停不下来,一连讲了三句话。整个言说配合内容,漂亮的自我推翻! 2 有时候小俩口吵架,稍一不慎亦容易脱口而出,自打嘴巴,例如 「哼!我不跟你说话!」(已经说了) 又或者是, 「你说甚麼都没有用,因为我根本不理你。」(已经理了) 3 不一致有时还可以制造笑果,《生活大爆炸》就常常对此加以利用。 扮成超人的笨蛋要去哄 Penny ,敲了一下门,叫她开门,结果里面传来一句话……Sheldon Cooper 在闹脾气时,这样对 Penny 讲:Raj 醉了, Penny 在开解他,但 Raj 却皱著眉对身为女人的 Penny 说……这些话在当下讲出来,都是不一致的,非但无害,还十分有喜剧效果。 4 读好逻辑,就是为了在受质询时避免因为自打嘴巴而被抓包,比如防止犯这种错误: 受逼问的男方这样回答:「昨晚酒喝太多,我完全忘记发生甚麼事。」女方不肯轻易放过,继续追问:「昨晚和你前女友在一起,你确定没有做出任何对不起我的事?」男方答:「当然没有啦!我们甚麼事情都没有发生。」 既然都忘记了,怎麼还记得甚麼事都没发生? 5 文学家也有相当理性的。相似的观点,在李广田的〈花潮〉已有指出: 我也没有说话。想起泰山高处有人在悬崖上刻了四个大字:「予欲无言」,其实也甚是多事。 李广田说得好:若是真的无言,还写甚麼「予欲无言」? 6 有时候,误以为自己获得大智慧的人,或者是辩无可辩被逼到绝处的人,会采取这种回避措施,但却在伤人之前先伤己: 某人说:「你说甚麼都没有用,因为不管用甚麼语言,人类都不能掌握真理,人类都不能用语言表达真理。」 这家伙说的是真理吗?显然不是。他说的话充分示范了甚麼是自打嘴巴。 7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些企图救民众脱苦海,立志打倒社会一切不公不义,但脑袋不灵活的笨蛋,这样宣称: 打倒所有二元对立! 他在做甚麼?他预设「二元对立」与「非二元对立」的二元对立,并企图推翻自己的预设。 8 我目前见过最厉害的不一致,是俗称的说谎者悖论: 这句句子不是真的 若为真,会不一致;若不为真,也会不一致。赤裸裸的不一致! 9 正如在墙壁贴上「此处不准张贴」有自打嘴巴的嫌疑,在黑板上写著「不准书写」也很可疑。订立规则时,不得不防啊。10 谦虚的作者在〈序言〉写著 本书疏漏难免 不仅无法避免出错,反而会使得该书难免疏漏。假如「本书疏漏难免」以外的地方确有疏漏,固然还好。但假如此处以外没有疏漏,便会与「本书疏漏难免」相抵触,因此「本书疏漏难免」会成为一个疏漏。 11 爆笑的法庭问答记录《Disorder in the Court》有则笑话: Q: 「和你住一起的儿子今年几岁?」 A: 「三十八或者三十五,我太确定。」 Q: 「他和你一齐住了多久?」 A: 「四十五年左右」 三十八岁,住了四十五年! 12 心爱的女神发了新动态,一众屌丝当然要膜拜。可是一看,头又痛了:要怎样才能成为「很像邻家女孩但又不是邻家女孩的邻家女孩」呢?「 X 是很像邻家女孩但又不是邻家女孩的邻家女孩」蕴涵「 X 是邻家女孩」,但同时也蕴涵「 X 不是邻家女孩」,这后两句显然互相矛盾,十足十的不一致。(解:「 X 是……的邻家女孩」蕴涵「 X 是邻家女孩」;「 X ……但又不是邻家女孩的……」蕴涵「 X 不是邻家女孩」。) 要为女神解套,只有一个方法:指出「邻家女孩」在「 X 不是邻家女孩」和「 X 是邻家女孩」的意思不一样。 13 话说,神探不愧是神探,逻辑真好!不放过丝毫细节!14 在《钢铁人3》,小男孩 Harley 对钢铁人说:由於他在提及「纽约」这个符号,所以要加上引号。正确的标点符号应该是:「我根本没有提『纽约』啊!」有了引号,自然一目了然——当他说自己没有提及「纽约」时时候,他就同时提及了「纽约」。 注:以上所讲,皆为字面意义。若脉络容许其他诠释,未必会有不一致。
伴侣法的婚约困境 在反伴侣法的故事论证解析里已经说明,保守派诉说的大多数故事都经不起考验。但下面这个故事满有趣的,值得一提。 「如果将来我的女朋友不愿意和我缔结婚约,只愿意和我成为伴侣,你要怎麼负责?」 这个想像老实说有点可爱又有点自私,因为当事人显然没把女朋友的意见放在眼里,只想著如何调整法条顺遂自己的人生计画。不过重点是,就算伴侣法没有通过,他的人生计画也不见得会成功,因为:
心跳完结纪念 於是我就怒水一贴…… 哲学哲学鸡蛋糕吧:http://tieba.baidu.com/f?kw=%D5%DC%D1%A7%D5%DC%D1%A7%BC%A6%B5%B0%B8%E2
同志心电感应冲击波! 在台湾,有一些人反对同性婚姻,因为他们担心同性成家会伤害家庭价值。然而,什麼是「伤害家庭的价值」?具体的某个家庭在一些情况下会受到伤害(例如成员过世、破产、不和),这很好理解。但在什麼情况下,「家庭的价值」会仅仅因为某些「非典型家庭」的出现而受损? 一类常见的说法诉诸宗教经典,它们会主张,例如说,因为上帝设计婚姻的用意是要给一男一女使用,只有一男一女够资格成家,所以当并非一男一女的组合组成家庭,家庭制度就被污蔑了。后面这种解释直觉上满容易理解,在其它地方也有类似的说法,例如「让那麼烂的人选上总统,根本就是污蔑民主的价值」、「他研究做那麼烂还可以升等,现在的教授越来越不值了」。 然而,上面那些说法都有自己成立的条件,说做烂研究的人升等是污蔑了教授这个职位的价值,这预设只有做好研究的人才有资格当教授。在我们关注的例子里,反同性婚姻的人,也预设了只有一男一女才有资格结婚。但是,为什麼我们该接受这预设? 根据上面的解释,同性不能结婚的限制,是基於上帝设计婚姻的初衷。但是,如果我在「为什麼宗教不该指导道德」提到的那些论点成立,这个解释就行不通:我们不能拿从教条诠释出来的理由来支持道德见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理解同性婚姻可能摧毁家庭价值这件事?以下我讨论另外两种可能的说法,并且解释为什麼我认为它们都很难成立。
矛盾推论一切 矛盾可推论出任何语句,过程十分简单,仅需使用三条规则: 简化律 (Simplification,Simp) 由 A∧B 可推论 A 由 A∧B 可推论 B 例子:「上海有火车,而且,香港有火车」可推论「上海有火车」。同理,「上海有火车,而且,香港有火车」可推论「香港有火车」。 附加律 (Addition,Add) 由 A 可推论 A∨B (同样:由 ∼A 可推论 ∼A∨B) 例子:「老陆是型男」可推论「老陆是型男,或者,老陆心地善良」。 选言三段论 (Disjunctive Syllogism,DS) 由 A∨B 以及 ∼A 可推论出 B (同样:由 ∼A∨B 以及 A 可推论出 B) 例子:「小九是棒球选手,或者,小九是足球选手」以及「小九不是棒球选手」,可推论「小九是足球选手」。 试考虑矛盾句「罗马是城市,而且,罗马不是城市」,并由此推论「2100是世界末日」。推论过程: 1.罗马是城市,而且,罗马不是城市 前提 2.罗马是城市 来自1, Simp 3.罗马不是城市 来自1, Simp 4.罗马不是城市,或者,2100是世界末日 来自3, Add 5.2100是世界末日 来自2,4, DS 当中的「罗马是城市」和「2100是世界末日」可替换成任何语句。换言之,此论证可推广至所有语句,形式如下: 1.A∧∼A 前提 2.A 来自1, Simp 3.∼A 来自1, Simp 4.∼A∨B 来自3, Add 5.B 来自2,4, DS 这个想法是 C. I. Lewis 为论证严格条件句 (strict conditional) 的前件和后件有某种关连而提出,不过整个思路也可用来论证矛盾推论一切。 如果您最近对食品安全有些疑虑,也担忧吃多了添加人工化合物的超译哲学商品有害大脑健康,诚心建议多吃点内容物标示清楚、完全在地生产的哲学鸡蛋糕,对身体蛮不错的:http://tieba.baidu.com/f?kw=%D5%DC%D1%A7%D5%DC%D1%A7%BC%A6%B5%B0%B8%E2
道德内在论与AMORALIST 道德内在论(moral internalism)就是指接受实践要求(practical requirement)的理论。 实践要求 如果A做出了「在情境C下做φ这件事是(道德上)对的」这样的判断,那麼要嘛A在C下会有动机去做φ,要嘛A是不理性的。 简单讲,实践要求主张,当一个理性的人做出了某个特定的道德判断,那麼,他在与这个道德判断的内容相应的情境下,必然也会有与该判断一致的行为动机,否则,他就不是真的在做道德判断。 David Brink举了不道德者(amoralists)的反例想推翻实践要求。根据David Brink,对於某一些丧尽天良的人来说,就算他们真的做出了道德判断,比方说,(在所有情境下都)不应该虐童,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依然不会有任何不去虐童的动机。
道德对自然的先验随附作为非自然主义的困难 后设伦理学(meta-ethics)里的非自然主义(non-naturalism)是描述论(descriptivism)的一支。相对於表达论(expressivism),描述论主张说,道德判断与道德命题的内容是对於世界的状态的描述,而非对於说话者的情绪或者态度的表达。而相对於自然主义(naturalism),非自然主义主张说,道德判断或道德命题的内容所描述的那些世界的状态和性质,并不是可以被自然的概念化约定义的状态和性质。因此,对於道德信念的生成,非自然主义者通常秉持一种直觉论(intuitionism),认为人们并非藉由检查一件事情具有哪些自然性质(例如说,造成最大多数人的最大效益,或者对自己最有利)来判断这件事情在道德上的好坏,而是依据某种直觉来做出道德评估,而且,这种直觉所依赖的那些判准,没有办法被自然概念所捕捉。 美国哲学家Michael Smith主张,非自然主义的主要困难在於没有办法说明道德对自然的先验随附。(Smith, p21-23)说道德先验地随附(supervene)於自然,就是说道德性质不但随附於自然性质,而且这样的事实是先验的(a priori)事实。 说道德随附於自然,就是说,对於两件事情(或行为)来说,如果这两件事情的自然性质完全一样,那麼它们具有的道德性质也会相同。换句话说,道德性质被自然性质所决定。在哲学上,我们使用随附性(supervenience)来称呼这样的决定关系。随附性是存在於两个由性质所组成的集合之间的关系。如果A是由性质 a1, a2,…,an所组成的集合,B是由性质b1, b2,…,bn所组成的集合,那麼A与B之间的随附性可以这样被定义∶ A随附於B(A supervenes on B),若且唯若对於任何两个东西来说,如果这两个东西所具有的B类性质(属於B的性质)是一样的,那麼这两个东西所具有的A类性质也会一样。 而如果A和B之间的随附性是先验的,就表示说,我们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观察,只需要理解A和B这两类性质的内容,就知道他们之间具有随附性。并非所有随附性都是先验的。当一个东西的组成分子剧烈运动,这个东西就会放热,因此,我们可以说,「热」随附於「分子剧烈运动」。然而,我们无法不依靠后天的观察来得知这样的随附性的存在,因此,「热」和「分子剧烈运动」之间的随附性是后验的(a posteriori)。然而,要让一个人知道「虐童」和「不道德」之间有随附性,只要让他知道什麼是虐童、什麼是不道德就够了,不需要让他观察好几次虐童事件然后自己归纳出「如果有人虐童,这个行为不道德」这样的结论。因此,不同於「热」和「分子剧烈运动」之间的后验随附性,道德和自然性质之间的随附性是先验的。 Michael Smith认为,秉持直觉论的非自然主义无法说明说明道德对於自然的先验随附。直觉论主张说,一个行为是不是道德的,端赖於我们在认知到这个行为后对它产生什麼样的直觉。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人只有在经历了很多次关於虐童事件的描述、体验或报导后,观察到「每当我认知到虐童事件,我都会有这件事是不道德的的直觉」,才有办法猜测归纳出道德性质和自然性质之间有随附性,而经由这样的归纳得到的知识并非先验知识,而是如同「热来自於分子运动」一般的后验知识。
孔恩VS.波普∶争夺科学之魂 群学的新书,书封真是太酷。关於书的内容,导读和序都应该能在线上找到,我就不多嘴了。
伽利略的思想实验 在16世纪之前,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亚里斯多德的说法,认为重的东西掉得比轻的快。后来,伽利略用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指出这个主张的怪异之处∶ 假想有两个哑铃,一个12磅,一个22磅。把这两个哑铃一起从高楼放下,根据亚氏物理学,22磅的那个会落得比较快,比较早著陆。 现在考虑另外一个情况,把一条绳子的两端分别绑在这两个哑铃上,再从高楼往下扔,这个时候会发生什麼事? A. 因为「两个哑铃+绳子」的重量比「22磅哑铃」大,所以它们会以超越原来22磅哑铃单独落下的落速往下掉,并且比原来的22磅哑铃还早著地。 B. 因为「两个哑铃」的重量比「绳子」大,所以会变成两个哑铃「拖著」绳子往下掉,而虽然两个哑铃的重量比单独一个22磅哑铃还大,但是因为绳子的拖累,不见得会比原来的22磅哑铃早落地。 C. 因为22磅哑铃的重量比12磅哑铃和绳子都大,所以变成22磅的哑铃「拖著」绳子和小哑铃往下掉,而因为绳子和小哑铃的拖累,它们会比原来的22磅哑铃还要晚落地。 嗯,不管是哪一个答案,都有点奇怪,不是吗?事实上,我们并不觉得把两个东西绑在一起,它们会因此落得比较快,也不觉得当两个东西被绑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会因此落得比较慢。 在这里,伽利略的论证可以整理成这样∶ 1,重物落得比轻物快(假设) 2,在前面的例子里,要嘛A,要嘛B,要嘛C(根据1) 3,A、B和C都不对(常识) 4,并非重物落得比轻物快(1~3,归缪) 历史上许多人相信伽利略真的站到比萨斜塔上做了这个实验,但事实上并没有相关的可靠记录。至少现在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要得出伽利略想要的结果,他不需要真的做实验,光靠上面那些推论,也可以做到。 这种不实际做实验,仅仅依据常识和直觉进行思考得出结论的方法,叫「思想实验」(thought experiment)。思想实验只有在资讯齐全,让我们光靠整理它们就能推论出有意义结论时才有用。所以在面对未知世界的经验科学里,思想实验并不常见。 然而,伽利略的例子告诉我们,不管身处什麼领域,我们最好随时对於自己使用的概念抱持一定程度的警觉和分析性,才不会一错一千八百年,而且这错误还是坐下来好好想想就能发现的那种。而这正是分析哲学家的工作,概念分析。概念分析旨在厘清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概念(例如「知道」、「指涉」),并找出合适的定义。在这里,思想实验可凸显我们关於概念该如何使用的直觉,在为哲学理论提供基础或反例上,是很方便的方法。John Searle的中文房间、Hilary Putnam的孪生地球、David Chalmers的僵尸世界以及Frank Jackson的黑白玛莉,都是使用思想实验来协助我们厘清自己的概念的好例子。
摧毁论证的两种方法 不知道是因为信仰会激发创造力还是上帝这类超乎常理的存在容易带来一些平常不会出现的想像,当你企图用逻辑讨论上帝,总是会遇到一些奇花异果的回应。 例如,在石头论证或是邪恶论证的场合,当信仰者无路可退,或者灵机一动,常常会出现类似这样的回应∶ 「上帝可以让你忘了这件事。」 「上帝可以让你的论证里的句子变成没有意义的句子。」 同情地理解,这些主张的理路应该类似∶ 「你企图做出一些结论和我对上帝的信念有冲突的论证,没关系,就算我没办法反驳,上帝也可以做一些事情让你没办法成功地完成论证,因此,你的论证是被摧毁的。」 我想这样的主张有点问题,不过我比较想要先知道,说一个论证被摧毁,到底是什麼意思。
「破君vs贪狼」这人真是莫名奇妙 一来哲糕吧就发了个水帖要当小吧主…… 我叫他自己申请,他又不去申请…… 因为他那帖是水贴,我正式警告了两次后,他又开始水了…… 我就删了他帖,他竟然直接取消关注了…… 这是我的常驻贴吧,加入哲学哲学鸡蛋糕吧:http://tieba.baidu.com/f?kw=%D5%DC%D1%A7%D5%DC%D1%A7%BC%A6%B5%B0%B8%E2
【外交】哲学哲学鸡蛋糕吧 介绍:「哲学」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到一些神秘难解、用字莫名的高深言论,或者生活智慧和算命这些事实上和学术哲学毫无关系的东西。作为一个哲学人,我没办法阻止宗教人士、算命师和励志作家用「哲学」来称呼他们的工作成果,但我希望藉由这里让大家了解其实很平易近人的哲学。我相信,当我们以浅白、易懂、清晰的探讨方式进入哲学,避免那些晦涩、神秘、模糊的用词,哲学思维内含的逻辑和批判能力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协助我们解析论述和议题,察觉错谬和悖论,在复杂的情境中做出正确的抉择。 连结:http://tieba.baidu.com/f?kw=%E5%93%B2%E5%AD%A6%E5%93%B2%E5%AD%A6%E9%B8%A1%E8%9B%8B%E7%B3%95
如果真有上帝,世上哪来那麼多邪恶苦难? 邪恶苦难论证是常见的反上帝论证,基本的想法是,如果威力无穷且和蔼可亲的上帝存在,何以世界存在这麼多邪恶与苦难。这类对於慈祥超级老人存在的怀疑论,可以追溯至古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希腊的手抄本,然而,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明确论证的人,据说是古希腊思想家伊比鸠鲁(Epicurus)∶ (著眼於事实上邪恶的存在,)要嘛神想要废止邪恶而办不到,要嘛他可以做到但是不想这样做。如果他想要做却办不到,那麼他便不那麼具有力量。如果他有能力做却选择不做,那麼他便不良善 我们可以将两千年来更加完整精练的论证表达成这样∶ 1.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前提) 2.如果一个东西是全能的,它有能力阻止无意义的或者不正义的邪恶或苦难。(定义) 3.如果一个东西是全知的,它会知道在什麼时间和地点即将有哪些无意义的或者不正义的邪恶或苦难发生。(定义) 4.如果一个东西是全善的,它会选择阻止无意义的或者不正义的邪恶或苦难。(定义) 5.如果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东西存在,它会阻止所有的无意义的或者不正义的邪恶或苦难。(根据2、3、4) 6.如果上帝存在,所有无意义的或者不正义的邪恶或苦难都不会发生。(根据1、5) 7.世界上存在有很多无意义的或者不正义的邪恶或苦难。(前提) 8.上帝不存在。(根据6、7) 在这里我们谈论的是「无意义的或者不正义的邪恶或苦难」。原则上大家都同意,当一件苦难的事情是为了达成更大的福祉而被执行的时候,这件事情的存在是可以被允许的,而即使这种事情存在,也不会构成我们对於上帝存在的怀疑。因此,要作为邪恶论证的基础,一件事情不但得是邪恶的或者带来苦难的,还必须是无意义或不正义的。 一个常遇到的回应是,前提7是错的,因为邪恶与苦难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良善与福祉,当我们说某个状况是邪恶的或苦难的,我们其实是在说这个状况缺乏良善、缺乏福祉。这个回应没有什麼用,因为我们依然可以用「全善的神不会允许良善与福祉的缺乏」来重新构筑一个论证。换句话说,这样的回应只是建议大家换一套词继续讨论而已。 另外一类没有道理的回应强调邪恶存在的必要性。根据这种回应者,邪恶的存在是必要的,因为如果邪恶不存在,良善也不会存在(或者,如果我们没有体验过邪恶,我们就没有办法认识良善)。这种「X与Y是一体的两面,如果X不存在,Y也不会存在」是很幼稚的想法,出自於对於概念天真的理解与浪漫简单的大脑。(我的老师Kevin把这类回应与上一段的那种回应列为「responses that are non-starters (very bad)」,另外,对於那些认为我们必须要借助邪恶来认识良善的人,Kevin建议,就算邪恶在认识良善上是必要的,「上帝也可以在造出一个良善的世界之后,写一本关於邪恶世界的小说来让大家知道什麼是邪恶啊!」) 一般来说,那些比较不天真的回应会著重於解释为什麼上帝会允许这些邪恶苦难存在。这些解释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企图说明邪恶苦难的重要性,例如可以营造有利於人类培养品性的生长环境、是自由意志的副产品等等;而第二类主张上帝的确有理由允许邪恶与苦难的存在,只不过这样的理由是我们无法理解的。第一类回应里有一些满有趣的论点,我希望自己能找时间把它们整理上来,而第二类回应大概不是太好的回应,因为虽然不管是什麼问题,我们都可以诉诸神秘主义来解决,但是神秘主义本身没有解释力,因而没有说服力。
孪生地球论证 语言的意义(meaning)是语言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哲学家们好奇,为什麼我们发出来的一些声波有意义,而另外一串声波没有。声波究竟是如何能够传达意义,以什麼样的形式传达,一直是语言哲学家们研究的课题。
大脑力100% 婊人很爽,但也请不要忘记理性讨论。
【其它】缸中之脑……容易理解版 http://tieba.baidu.com/p/2800971255 就这样……
PUTNAM的桶中脑 电影「骇客任务」中,原来是个上班族的尼欧与来自锡安的一夥人接触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生活的世界只是母体创造出来的幻影∶几百年前人类与失去控制的机械爆发战争,人类企图制造弥天浓烟遮蔽作为机器活动能源的太阳光,结果却被机器们反将了一军。机器捕获人类并大量养殖,利用人体产生的生化能源补给自己,而为了不使人类因为恐惧和沮丧而失去生产力,他们将电子讯号接上人脑神经,使养殖槽里的人类拥有如同活在真实世界一般的感官经验,相信自己依然活在真实的世界。
【外交】哲学哲学鸡蛋糕吧 介绍:「哲学」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到一些神秘难解、用字莫名的高深言论,或者生活智慧和算命这些事实上和学术哲学毫无关系的东西。作为一个哲学人,我没办法阻止宗教人士、算命师和励志作家用「哲学」来称呼他们的工作成果,但我希望藉由这里让大家了解其实很平易近人的哲学。我相信,当我们以浅白、易懂、清晰的探讨方式进入哲学,避免那些晦涩、神秘、模糊的用词,哲学思维内含的逻辑和批判能力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协助我们解析论述和议题,察觉错谬和悖论,在复杂的情境中做出正确的抉择。 连结:http://tieba.baidu.com/f?kw=%E5%93%B2%E5%AD%A6%E5%93%B2%E5%AD%A6%E9%B8%A1%E8%9B%8B%E7%B3%95
评 上帝不存在的石头论证 这个论证很有名,常常被拿来惹信上帝的人生气。 然而,它到底有没有道理?如果没道理的话,相信它的人哪里搞错了?如果有道理的话,它成功的秘方是什麼? 石头论证可以由不同的形式来表示,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1.如果「上帝可以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为真,那麼上帝不是全能的。(根据「全能」的定义) 2.如果「上帝不能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即「NOT上帝可以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为真,那麼上帝不是全能的。(根据「全能」的定义) 3.要嘛「上帝可以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为真,要嘛「上帝不能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为真。(根据排中率) 4.上帝不是全能的。(根据1 2 3) 这个论证只使用逻辑规则和公理,没有前提,所以如果这个论证是有效论证,这个论证的结论就不仅仅为真,而且是必然为真。 显然,信上帝的人会死命地想办法反驳这个论证,不过他们的机会有限,可能的攻击策略大概只有下面几种∶ 不承认某些逻辑规则有效 所有的论证中的每一步推论都仰赖逻辑规则,如果一个论证中的某个推论使用的逻辑规则是无效的,那麼我们就有理由主张该论证是无效的。 在这个论证里我们使用了Dilemma rule(如果P蕴含R,而且Q蕴含R,而且P和Q至少其中一个为真,那麼R为真)来从1 2 3导出4,如果我们发现Dilemma rule是不可靠的,我们就有理由可以主张说,虽然(1)、( 2)、( 3)都为真,但是这不保证4为真,所以这个论证是无效的。 不承认某些逻辑公理是必然真理 (3)仰赖排中律(一个句子和它的反面一定有一个为真),如果排中律不是必然真理,那麼「上帝可以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和「上帝不能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之中就不会必然地有一个为真。 不过这些攻击策略成功的机率微乎其微,因为不管是Dilemma rule还是排中律,都是被坚强的直觉支持、难以推翻的。 然而这是否就表示上帝必然地不会是全能的,而基督教的教义错得离谱呢?
超有趣的哲学期中考题
【外交】哲学哲学鸡蛋糕吧 介绍:「哲学」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到一些神秘难解、用字莫名的高深言论,或者生活智慧和算命这些事实上和学术哲学毫无关系的东西。作为一个哲学人,我没办法阻止宗教人士、算命师和励志作家用「哲学」来称呼他们的工作成果,但我希望藉由这里让大家了解其实很平易近人的哲学。我相信,当我们以浅白、易懂、清晰的探讨方式进入哲学,避免那些晦涩、神秘、模糊的用词,哲学思维内含的逻辑和批判能力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协助我们解析论述和议题,察觉错谬和悖论,在复杂的情境中做出正确的抉择。 连结:http://tieba.baidu.com/f?kw=%E5%93%B2%E5%AD%A6%E5%93%B2%E5%AD%A6%E9%B8%A1%E8%9B%8B%E7%B3%95
【外交】哲学哲学鸡蛋糕吧 介绍:「哲学」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到一些神秘难解、用字莫名的高深言论,或者生活智慧和算命这些事实上和学术哲学毫无关系的东西。作为一个哲学人,我没办法阻止宗教人士、算命师和励志作家用「哲学」来称呼他们的工作成果,但我希望藉由这里让大家了解其实很平易近人的哲学。我相信,当我们以浅白、易懂、清晰的探讨方式进入哲学,避免那些晦涩、神秘、模糊的用词,哲学思维内含的逻辑和批判能力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协助我们解析论述和议题,察觉错谬和悖论,在复杂的情境中做出正确的抉择。 连结:http://tieba.baidu.com/f?kw=%E5%93%B2%E5%AD%A6%E5%93%B2%E5%AD%A6%E9%B8%A1%E8%9B%8B%E7%B3%95
【外交】哲学哲学鸡蛋糕吧 介绍:「哲学」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到一些神秘难解、用字莫名的高深言论,或者生活智慧和算命这些事实上和学术哲学毫无关系的东西。作为一个哲学人,我没办法阻止宗教人士、算命师和励志作家用「哲学」来称呼他们的工作成果,但我希望藉由这里让大家了解其实很平易近人的哲学。我相信,当我们以浅白、易懂、清晰的探讨方式进入哲学,避免那些晦涩、神秘、模糊的用词,哲学思维内含的逻辑和批判能力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协助我们解析论述和议题,察觉错谬和悖论,在复杂的情境中做出正确的抉择。 连结:http://tieba.baidu.com/f?kw=%E5%93%B2%E5%AD%A6%E5%93%B2%E5%AD%A6%E9%B8%A1%E8%9B%8B%E7%B3%95
骇客任务养鸡场的道德问题 我相信许多人看过WIRED翻译的这个点子,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的学生André Ford发想能使用最少空间养殖最多鸡肉,同时又兼顾鸡只权益的方法,就是把移除脑子的鸡像骇客任务发电系统那样固定在层层架子里。 根据Ford,鸡少了脑子之后,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对人来说,无脑鸡不会运动,所以成长所需的空间成本降到最低:差不多就是它的体积。对鸡来说,去除了大脑之后,它们就再也不会感到痛苦、恐惧或压迫。 WIRED的报导刊出后,不论在中文还是英文页面,都引起争论。显而易见大部分人觉得把去掉脑子的鸡叠起来养实在有够恶心,也有人认为Ford并非认真提出这个方案,而是要藉由可怕的假想情况来讽刺牲畜在现实中其实好不到哪去的处境。
哲学是学问之母吗? 「哲学是学问之母」这句话,常出现在一些「需要说明哲学的价值,但是好像又举不出什麼好说法」的场合。 哲学是不是学问之母,这有待讨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厘清「学问之母」到底是什麼意思之前,真正的哲学爱好者不会对任何YES或NO的答案满意。毕竟「学问之母」不是具有约定俗成的明确意义的日常词汇,也无法依照字面理解。然而,至少我们可以知道:不管这里的「学问之母」是什麼意思,它都必须包含一些很厉害的性质,能说明哲学有其价值。不然的话,说「哲学是学问之母」,就没有意义了。 以下,我将考察三种「学问之母」的可能意涵,然后说明为何它们都没办法拿来替哲学的价值辩护。
为什麼宗教不该指导道德? 关於同性婚姻,市面上有许多种反对意见。有一些反对者诉诸几乎普世在乎的价值,例如健康的重要,这种人可能会主张说,因为同性性行为染性病的机率很高,所以我们不该施行任何鼓励同性性行为的政策,包括将同性婚姻合法化。 要检视这种意见,我们通常会把重点放在其中的科学根据和方案的有效性上。辩护同性婚姻的人会质疑,例如说,同性性行为真的比较危险吗?这是事实,还是统计偏误?1 或者,他们也可能质疑,就算同性性行为比较危险好了,让同性婚姻合法化,到底是会加剧此危险,还是纾缓?考虑到杜绝性病的常见方法之一是固定性伴侣,这种说法似乎也有道理。总之,在性病这类主题下,比较少人会质疑提案背后的价值预设,因为大家普遍都觉得健康满重要的,虽然他们对於该如何维持人民的健康,可能有不同意见。 然而,有一些反对同性婚姻的意见,很容易受到价值层次的挑战。例如有些人主张家庭必须由一男一女为首组成,因此反对同性婚姻。这种想法带来的争议点通常不会落在同性婚姻是否逾越「家庭必须由一男一女组成」的原则(因为答案太清楚了),而是落在这个原则有什麼正当性、为何两男或两女的婚姻就会危害「家庭的价值」等等。 那些以家庭价值为出发点反对同性婚姻的人,在遇到这类挑战时,可能选择再度重申传统家庭的观念,也可能沿用某些教义来支持自己,例如他们可能主张: 婚姻和家庭是上帝设计给一男一女使用的,因此在一男一女之外的任何组合,都会毁坏婚姻和家庭的价值。 并且强调说,他们这些虔诚的信徒也是社会的一份子,社会有责任要尊重他们的信仰,因此,当未来政策可能逾越重要诫令,我们必须慎重考虑。 对於这种想法,反对的人有一句很方便的话可以用,就是「政教分离」:我们在讨论公共议题、决定政策时,不该把这类来自宗教教义的意见列入考量。然而,为什麼政教必须分离?既然宗教信仰也是社会成员终极价值观的可能来源,我们为什麼不该照顾它?以下我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因为完美,所以存在 本体论论证(the ontological argument)是我看过最秋的哲学点子之一,这个论证第一次被提出,是在11世纪教士安瑟伦(Anselm)的书Proslogion里。Proslogion是Anselm冥思与祷告的纪录,用意是赞美神,并没有做哲学讨论的企图,不过在出版之后,其中一些隐藏的论证架构引起许多讨论,本体论论证就是其中之一。 Anselm的论证目的是要证明上帝(或者完美的存在物,对他们来说完美的存在物就是上帝,所以没差)的存在,他的思路是∶我们可以在脑子里想像很多东西,例如会飞的马或是闪亮亮香蕉船,我们当然也可以想像上帝这种超级的存在,我们可以想像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最完美的东西,他具有所有良善的、好的性质。因此,我们想像的这个东西会具有很多像是「是最美丽的」、「是最高大的」、「是最聪明的」、「是跑得最快的」这类完美性质(perfection)。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问一个问题∶ 我们所想像的这个最完美的东西拥不拥有「存在」这个性质呢?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不,答案必须是肯定的。为什麼呢?因为如果这个具有了很多完美性质的东西不具有「存在」这个性质的话, 他就不会是我们所想像的那个最完美的东西了。因为,如果这个具有很多完美性质的东西不具有「存在」这个性质,我们可以另外想像一个具有跟他一样多的完美性质而同时又具有「存在」这个性质的东西,而这个东西会比前面那个东西来得完美,因为它存在,而前面那个东西不存在。所以,一个最完美的东西必定拥有「存在」这个性质,所以一个最完美的东西一定存在。 本体论论证的内容可以整理成这样∶ 本体论论证 1.「上帝」被定义为最完美的东西。 2,最完美的东西拥有所有的完美性质。 3,「存在」是完美性质之一。 4,上帝拥有「存在」这个性质。 5,上帝存在。 反过来说,也可以整理成归谬式论证: 本体论归谬论证 1.上帝仅存在於脑海里,并不实际具体存在。 2.实际具体存在的上帝,比脑海里的上帝更美好。 3.(2)会引起矛盾,因为根据定义,不可能有任何东西比上帝更美好。 4.上帝不仅仅存在於脑海里,而是实际上具体存在。 有些人可能会问:为什麼实际具体存在的上帝,比脑海里的上帝更美好?因为在这个讨论里,上帝被定义成美好的东西,而对於美好的东西来说,它存在比不存在来得美好。想想看如果有人跟你说「有一个超赞的证法,可以两行就证出不完备性喔!嘿嘿,可是这个证法不存在!」,你不会觉得很干吗? 本体论论证长久以来不断受到攻击,常见的质疑例如∶ 。为什麼「上帝」一定得被定义成最完美的东西?你说了就算吗? 。如果「最完美的东西」意指一个具有所有好的性质的最高级的东西的话,那麼「最完美的东西」这个概念并不存在,没有办法被任何人掌握。因为有一些性质没有最高级,我们可以说某幅画比另外一幅画美,但是并不存在有一幅画是最美的,因为对於每一幅画,我们都可以想像有另外一幅画比 它更美。 。存在并不一定是完美的性质之一,有时候不存在反而比存 在更好,因此3不为真。 不过,这三个反驳都为本体论论证留了余地∶ 。对於第一个反驳∶当一个人说自己把「上帝」定义成最完美的东西的时候,他其实是在对自己的用词的指涉作宣告∶「当我使用『上帝』这个词的时候,我指的是最完美的东西」。不喜欢这样定义法的人当然可以不要这样定义,但是如此一来讨论就会鸡同鸭讲,而且就算不这样定义,我们还是可以用本体论论证证明出有一个最完美的东西存在,只是这个最完美的东西在这场讨论中除了「最完美的东西」之外,没有其它被所有人认同的名字。 。对於第二个反驳∶我相信在适当的修正之下,论证的支持者依然可以经由厘清后或是重新定义过的「最完美的东西」导出想要的结果。 。对於第三个反驳∶说实在的看不出有什麼说服力,因为直觉 上,一个存在的好东西当然会比不存在的好东西来得完美。而就算有人somehow有办法说服大家其实「存在」并不是「完美性质」之一,支持本体论论证的人也只 需要定义一个「最完美的东西*」使得最完美的东西*拥有「最完美的东西所拥有的所有性质+存在」然后拿来放在前提里就行了。
【外交】大型哲学文章转帖中心:哲学哲学鸡蛋糕吧 介绍:「哲学」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到一些神秘难解、用字莫名的高深言论,或者生活智慧和算命这些事实上和学术哲学毫无关系的东西。作为一个哲学人,我没办法阻止宗教人士、算命师和励志作家用「哲学」来称呼他们的工作成果,但我希望藉由这里让大家了解其实很平易近人的哲学。我相信,当我们以浅白、易懂、清晰的探讨方式进入哲学,避免那些晦涩、神秘、模糊的用词,哲学思维内含的逻辑和批判能力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协助我们解析论述和议题,察觉错谬和悖论,在复杂的情境中做出正确的抉择。 连结:http://tieba.baidu.com/f?kw=%E5%93%B2%E5%AD%A6%E5%93%B2%E5%AD%A6%E9%B8%A1%E8%9B%8B%E7%B3%95
【丧心病狂】开始吹百合系作品的小雪空 正如标题所言…… 「双撞椅子=最强」小雪空<
[email protected]
> 22:05:58 我也想跟风吹一吹日本的百合作品战力。 这个是起因…… 「双撞椅子=最强」小雪空<
[email protected]
> 22:16:04 百合作战力分三个境界(认真排):凡人、人型高达、神。 这个是搞笑的,但认真想想后,却觉得很有道理,那就说明之前就先打上「名字」和这个境界划分…… 准备吹百合系作品的小雪空<
[email protected]
> 23:19:56 这世界有百合侧吗? 然后别人吐槽我,说有轻音……虽然轻音是百合作,但我心中的百合侧应该是「透过互动,战力会莫名奇妙地加减」,给人「两个人是一体」的感觉,这才是最理想的状况…… 最后,我将自己的QQ名字改为「开始吹百合系作品的小雪空」。
最近在玩一个免费RPG游戏中毒 最近在玩一个免费RPG游戏中毒,名字叫「帽子世界」,结果连BLOG也没更新了,现在突然想起,「帽子世界」的世界观有些特别,但总觉得在哪裏见过类似的世界观,只不过忘记了…… --------------------------------- 小尾巴提提你:此帖内容有可能被转载到小雪空博客,留言请三思。
对於轻小说来说,设定和剧情那个更重要? 设定过多会影响创作进度,例如背景资料、系统与技能都是设定的一种。 小说一般也是以剧情为优先,因为创作故事才是最后呈现出来的内容,虽然设定也是创作的一部份。 而且有时堆砌的设定没有以故事形式表现(即没有演出来),引入或自创的名词也没想像中的引人入胜,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反正这世上没有光看设定就会满足的观众。 有时候看同人小说,抱著「如果我要改良某某作品」的人也是有的,但最后却和原本的设定相差甚大,实在令人苦笑呢…… 给我一个留言也好(づ ̄3 ̄)づbilibili吧少有的正经向小说:http://tieba.baidu.com/p/2650702280
【西哲】孪生地球论证(我要经验) 遥远的宇宙,有一个星球,他的名字是Twin Earth。 NASA的研究人员发现Twin Earth之后,非常地兴奋,但是他们也担心Twin Earth上的居民知道地球之后,会对地球不利,於是他们派遣研究员小囧潜入Twin Earth偷偷作调查。 Twin Earth在所有地方都和地球一模一样,只有一个微妙的不同:在Twin Earth里,人们每天喝的那个东西,虽然他在每一个方面都和地球上的水一样-会流动、无色透明、可以溶解盐、4度c时会膨胀…但是他的组成成分是XYZ,不是H2O。 小囧发现了这一点。同时他也发现,虽然如同地球一般,Twin Earth的科技也很发达,但是Twin Earth的人没有分子概念-他们不知道自己所喝的水的分子式是什麼。也就是说,任何一个Twin Earth上的居民,都不知道Twin Earth上的水是XYZ,也不知道地球上的水是H2O(他们根本不知道有地球这玩意)。对Twin Earth上的居民来说,水,就是那种「会流动、无色透明、可以溶解盐、4度c时会膨胀的东西」。 Twin Earth上的居民不晓得自己喝的水的分子结构是XYZ,地球上也有很多人不晓得自己喝的水的分子结构是H2O。小囧的爸爸,老囧,就是这样的人。老囧不知道自己喝的水是H2O,对老囧来说,水,就是那种「会流动、无色透明、可以溶解盐、4度c时会膨胀」的东西。也就是说,Twin Earth上的水和地球上的水只有一个地方不一样,而这个地方,Twin Earth上的人和老囧都恰好不知道。因此,我们可以说,Twin Earth上的居民对水的认识,和老囧对水的认识,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当一个Twin Earth上的居民想到Twin Earth上的水的时候,和当老囧想到地球上的水的时候,他们会有一模一样的mental state。所以,当一个Twin Earth上的居民说出「水」这个字的时候,和当老囧说出「水」这个字的时候,他们要表达的mental state是一样的。这时候,根据内在事物理论,我们必须说,Twin Earth上的居民说的「水」这个字,和老囧所说的「水」这个字,他们的meaning一样。 「但是他们的meaning不一样啊!」Putnam会这样说。 显然地,当Twin Earth上的人说出「水」这个字,他所要表达的是Twin Earth上的水;而当老囧说出「水」这个字,他所要表达的是地球上的水。Twin Earth上的水是XYZ;地球上的水是H2O,这两种东西不一样,所以那两个「水」字的meaning也不会一样。 所以,Putnam说,内在事物理论,错了。 ------这是讲述:在概念史上最大最恶劣的事件发生三年后,「实验个体一号」少女泽越零回到了私立甲寅年女子中学,由诸多强者掌控的干支纪年学园阵中六十个阵眼之一,从零开始调查一切的故事……
【新人报道】这里有这种传统吗? 运气好的话,这会是我第五个常驻贴吧…… ------这是讲述:在概念史上最大最恶劣的事件发生三年后,「实验个体一号」少女泽越零回到了甲寅年中学,由诸多强者掌控的干支纪年学园阵中六十个阵眼之一,从零开始调查一切的故事……
轻小说和小说有甚麼不同? 刚才有个人劝我改写轻小说……(竟然又一个人看完了中二气息浓度MAX了的小说) 但是我对这方面没研究,所以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这是讲述:在概念史上最大最恶劣的事件发生三年后,「实验个体一号」少女泽越零回到了甲寅年中学,由诸多强者掌控的干支纪年学园阵中六十个阵眼之一,从零开始调查一切的故事……
【其它】「进步退步光线~」 哆啦A梦里有一个道具,形状像枪,会射出可以让东西进步或退步的光线。你可以用它随意把收音机变成五零年代,或者一百年之后的款式。 这光线枪也可以用在生物身上,把生物变回它演化上的祖先的样子,或者再演化几千年后的样子。根据哆啦A梦,事实上这种光线枪在未来就是用来考古,让科学家知道某些生物以前到底是什麼样子。 这种道具,应该比时光包巾要更软科幻,因为至少我想得到时光包巾的运作规则:让被包住的东西时光倒流。如果连时光机都发明出来,要让一个空间时光倒流应该不困难。 然而,进化退化光线枪就复杂多了。你当然可以想像这把枪连著一个大资料库,资料库里拥有关於所有从古到今以及未来所有东西的结构的详细资讯,当你按下扳机,光线枪会将侦测到的目标资讯传回资料库做比对,然后根据你调整的时间,传回正确的结构资讯,改变目标的结构。不过,这应该不会是卡通中的设定,因为这预设了科学家本来就知道自古到今所有东西的资讯,跟哆啦A梦讲的话(那种光线枪对考古有帮助)不符。 所以,这种光线枪的运作原理中,似乎就预设了比时光包巾更奇怪的东西。它不能只是把照到的东西的时光倒流,因为这样只会让收音机慢慢变新,然后变回原料,以及让生物越来越年轻,最后变回一堆四散的物料和原子。要把老鼠变成哺乳类的祖先,光线枪必须知道哺乳类的祖先长什麼样子,而这个资讯,根据哆啦A梦,就连开发光线枪的科学家自己(以及那个时代的所有科学家)都未必知道。 进步退步光线枪是怎麼知道那些必要的资讯?如果不是从其它地方(例如连线的大资料库)取得,就只能藉由分析被它照到的东西的结构。这听起来有点扯,因为这等於是在说,光线枪只要能知道现在的收音机的结构,就能推得以前的收音机的结构。事实上这不单单只是有点扯,而是逻辑上不可能,因为逻辑上结构相同的收音机可能依循不一样的「演化」轨迹被发明出来,你不可能光看一个收音机的结构,就确定他的祖先是哪一个。 如果被照到的不是收音机,而是老鼠,就更有趣了:进步退步光线枪不但预设只要知道老鼠的生物结构就能知道它的组先的生物结构,而且还预设,只要知道老鼠的生物结构,就能知道它在演化上的后裔的生物结构。可是我们都知道,演化上,一个先祖可以有好几种后裔啊。 ------本故事是讲述:在概念史上最大最恶劣的事件发生三年后,「实验个体一号」少女泽零回到了甲寅年中学,由诸多强者掌控的干支纪年学园阵中六十个阵眼之一,从零开始调查一切……
【妹纸求认证】主人们喜欢动漫吗?! 有好帖不回的主人是笨蛋!(指
【其它】我又回来了……先整理一下…… 大家应该又忘记了我…… 先放首BGM: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ilibili.tv%2Fvideo%2Fav672368%2F&urlrefer=70af11420a20cf57b63a9de59aa65576 我现在去挖我约二星期前发的帖……
如果我想写一本宅系小说娱乐一下,有甚麼需要注意? 如题……
【西哲】我现在看不到自己帖子的留言 求救……百度又bug了?
【交流】啊,统计一下…… 你们高中选科时选了甚麼?
【话题】关於死刑的讨论 我不确定自己对於死刑的立场是什麼,也从未在哪篇文章里宣称自己支持废除或维持死刑,但我相信市面上许多人面对死刑讨论的态度和论点是错的。所以在这篇讨论死刑的帖子,我希望能厘清议题,破解没道理的论点上,有一些帮助。
【西哲】画文式图(Venn diagram)的时候发现,这个论证是无效的 前提:所有的X都是Y。 结论:有些X是Y。 前提的意思是,如果有个东西是X,那麼它会是Y;而结论的意思是,有些东西既是X也是Y。 当X不存在的时候,会出现前提为真(因为条件句前件为假)而结论为假(因为X不存在,所以没有东西可以既是X也是Y)的结果,所以这是个无效推论。
【交流】关於小鱼的全删了…… 大概就是这样……
【交流】流言终结…… 一、这是一个永远都在补充中的帖子,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加以交流…… 二、这是一个有关近年常见的流言合集,如有下列内容有强烈兴趣以至有新的重要观点题出,甚至讨论,本帖起始目的就是减少月经文…… 三、☆☆☆☆☆☆☆☆☆☆☆☆☆☆☆
【剧透】光之美少女「再一周目」感想 基本上就是由「Q娃」第一集看到最新进度,另外每集都写点东西…… 本来想发在病栋,但工程量很大,不想打扰他们…… 我可能剧透得很严重,不建议有些未看完Q娃的人来看…… 如果没和这帖有甚麼重大关系,建议去病栋留言…… 附病栋网址:http://tieba.baidu.com/p/2358158465
【交流】我在「恶魔之谜」吧被人封了一天…… 我现在该怎办?
【诚意满满】如果光之美少女中的六花大人能过二轮就发学术帖。 要先在这里领取CODE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cn%2FzOc6AQ9&urlrefer=81aa857e45facecc455c8ee539a32956 然后就在投票地址里回复(加上CODE)
【交流】要命的传统 传统价值绵延久远,但是在多元社会里,它们的影响有时并非无伤大雅。这些影响,可能来自传统价值本身,也可能来自人对传统价值的滥用或误用。但不管如何,我主张,要是传统价值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牴触了人应得的福祉或权利,那麼,传统价值(或者人对传统价值的某些诠释)就应该被修改或抛弃。这种修正型的态度会激怒一些人,但对社会有正面帮助,它在历史上出现过好几次,不但把政治权力从皇帝手里拿走,也让中国的女人从缠脚布中解放。
【其它】古文的优良性质作为文言文教育的理由 有些人比较古文和现代文章的平均水准,发现前者比后者好(精鍊、优美……等等)。於是他们主张说,虽然我们平常使用的是白话文,但是,熟悉文言文的遣词语法,将有助於让我们把想法表达得更好或更有效率。因此,他们建议,就算不考虑文化传承等理由,单单就语言教育培养沟通能力的目的,我们就应该让文言文进入义务教育。 这个论证有一点问题。古时候有机会写文章的都是万中挑一的读书人,而我们平常有机会看到的古文也都是经历史筛选万中挑一的作品。这些写手和作品呈现的优美语言,自然不是你好友的动态能比的。 前一阵子曾经流行过另外一个说法,也有类似上面的问题: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的平均素质根本比不上20年前,因此我们的教育(成长环境……等等)一定出了问题。 或许什麼问题也没有,唯一的差别就是,20年前并非人人都可以念大学。
【问题】为什麼网路上难有深度思辩? 对於我们这种哲学人来说,在真实生活中有很多面对面、一对一仔细争辩问题的经验,虽然这种方式很考验我们的临场反应能力,不能像在网路上可以先在脑子里好好想过再发言,但是只要平时确实好好思考过争论的议题,或是可以不只一次反覆论辩,面对面的交锋才是最有利思辩的方式。我想大家应该多少都看过,网路上的笔战很容易陷入「越打越乱,没完没了」的境地,不仅讨论早已失焦,甚至也常陷入意气用事,双方后来都充满了情绪性的用语,常见的结果之一就是大家各自回去自己的地盘寻求支持与温暖,写几句消遣对手的话,各自获得情绪上的纾解,於是雨过天晴,准备迎接下一次(通常又是新的对象)的战斗……
【话题】遇到骚扰,我们当然有权不礼貌 礼貌是为了表达尊重,而尊重是双向的,若法律无法阻止政客官腔敷衍、转移话题,它凭什麼不许民众当面表达自己的不屑?我们不应该谴责无礼的学生,正好相反:我们应该想想,对於政治台面上的官腔和谎言,这个社会是否确切表达出了充分的不屑?
【拉票】『大腿萌』打扰了,这里为《光之美少女》求票~ 今晚七点到明天,百度贴吧大腿萌四强赛,请为<塞巴斯&绿川直>组合投上一票,鞠躬致谢!投票链接:http://tieba.baidu.com/tb/datuimeng.html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