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见一 里见一
well play
关注数: 108 粉丝数: 139 发帖数: 20,827 关注贴吧数: 83
【Ajde Nole】漫谈伟大球员的场地属性 本帖和成就无关,只是尝试根据球员成绩探讨球员的技术属性适宜什么场地。伟大球员的场地类别,凡是跨场地夺冠的,都可以算作跨场地球员 场地系数是指某一球员在某种场地的冠军数占其GS总数的比例,再除以该场地占GS总数的占比,这就得到了场地系数。场地系数尝试以数据说明球员技术的场地属性以及球员的场地类别。以大德约为例,硬地12冠,占其GS冠军比例为0.57,除以硬地GS占比0.5,得到硬地系数1.14。而桑葚的草地7冠,占其GS冠军比例0.5,除以当时的草地GS占比0.25,得到场地系数2。需要注意的是麦肯罗和比约伯格,两人都不参加澳网,但是期间美网变换了场地,因此,他们当时的硬地草地clay场地占比统一计算0.33,康纳斯的算法与二人相同。伦德尔维兰德,因为他们参加澳网,但是澳网在他的时代从草地变成了硬地。伦德尔的澳网因为全是硬地,所以他的算法就直接以硬地占0.5计算。而维兰德的澳网有两个草地一个硬地,所以他的澳网草地以0.5计算,澳网硬地也以0.5计算。场地系数越低,说明该球员本场地的技术属性越弱,反之越强。场地系数低于0.8的,我判定为该球员的技术不是这种场地的典型技术,说明该球员并非此种场地型球员。场地系数高于1.6的,则该球员体现了该场地典型技术属性,并且,数值越高,说明其场地典型性越高。数据没有完美的,我一直试图探讨的都是数据对网坛事实的说明性有多大,并且寻找最适合的数据体系。具体数据见下表
【Ajde Nole】草地网球性质之里见 近日看到不少球迷从唯GS的观点吹捧老衲,有这个必要吗?而且GS不等于法网,红土是网球的小部分,并不等于网球,即使是唯GS也不是唯法网,很多球迷都区分不了这是两件事情。老衲只是个非主流红土球员,硬地捡漏德费。吹捧他的非主流属性和捡漏属性有意义吗?我是使用深刻网球观——网坛现象学、红土非主流来评论他的成绩的。网坛现象学是更合理性、更接近事实的评价系统 自从我提出红土非主流,我从世界范围的事实层面关注到北美亚太澳洲英伦球员都是红土酱油,只有南欧南美及其他个别球员才认真玩红土,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同时,德吧吧友也开辟了使用UTS的场地等级分来研究各场地的含金量这条研究道路。这证明了05-20年间红土比赛的含金量是远低于硬地的。红土相较于硬草,犹如法甲相较于欧冠,不论是竞技范围、还是竞技难度,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淀粉开始攻击草地。但是,草地性质和硬地近似度很高,也是主流场地。从物理上说,场地性质有三种,硬草土。但是从性质上说只有两种,即快速低弹和慢速高弹。而且草地和硬地拥有完全相同的高手群,德费桑雷波串休萨罗等等等等,所以草地是无可争议的类主流或者主流场地。我在提出红土非主流时,早就论证了这一点。奈何淀粉理解能力有限,看不到这点。然而淀粉攻击草地的图谋是不合理也不合乎事实的 红土赛季已经结束,清新的草地网球结束了,希望大德约今年多打一站草地赛事,哈雷或者女王杯都可以,现在德约的技战术体系很主动,侧重发球与正手,反手和接发的地位下降,我很想看看德约目前的打法在草地上的威力
【Ajde Nole】德约对网球技战术的贡献(系列之一) 作为网球最佳,德约科维奇不仅仅只是成就最佳,他对网坛技术的贡献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今天我只说一点,就是德约科维奇的反拍技术及其在网球史上的技战术意义 在历史上,在现行的球拍和球线科技现状下,德约科维奇首先极大地提升了反手抽球的稳定性和威力,使得反手不再是可以被压迫的半边,这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之前大量球员技战术体系中的缺陷,颠覆了之前的经典技战术体系,使得球迷经常YY的两个正手的可能性成为了现实。德约科维奇的反手综合能力是历史最佳,是反手的天花板,这没什么争议 在之前的顶级球员中,桑普拉斯、费德勒都因为反拍方面的问题导致了一些重要比赛的失利,比如克拉吉塞克在采访中直言不讳地提出压制桑普拉斯的反拍战术、穆雷老衲等人压制费德勒反拍的战术获取多场胜利等,这些都是经典案例。反拍问题不但导致了这些球员的多拍中会出现失误,而且导致了脂代谢球员的站位往往偏向于反拍,进一步形成了球员们正手位的空档过大的问题,这是个很大的缺陷。老衲通过调动费德勒的反手位形成正手空档,在综合实力低于老费的情况下赢得了不少比赛。即使是老衲的反拍,也一度存在缺陷(17年以前),很多球员对老衲也会采取压反打正的战术,老衲的站位也是倾向于他的反拍位。可见顶尖球员的反拍缺陷已经十分突出,以至于形成了历史性的难题,影响了比赛的胜负 很多人研究德约科维奇的反手技术,从他的移动方式、握拍方式、击球时机、挥拍速度、变线能力着手,虽然有些成果,但是似乎并没有特别的明确提出德约反拍强大的关键因素。胡立涛甚至认为德约科维奇的反拍持拍有点过于开放,这导致了德约科维奇反拍的一部分失误。当然,德约反拍位的滑步抢点击球是他的独门绝技,虽然这种球在关键分上很有用,而且确实也提升了其反拍的能力,但是毕竟是少数,不具有普遍意义。胡立涛曾经提出德约反拍是高速相持,我觉得这对德约反拍技术能力的意义的认识和阐述是不充分的。网络上网球迷的部分讨论也比较零散,不够完整,我还是想自己总结一下 我认为德约科维奇反手的强大体现在他首先极大地提升了反拍的平均抽球速度、稳定性以及变线能力,并解决了反拍高位击球的问题,这使得球员反手性能在平均上向正手靠近了一大步,这保证了他可以基本不使用反拍切削而全是抽球(草地除外)来完成整场比赛,当然这对体能也提出了要求,因为双反到位比单反要多半步,球员持续移动距离要大一些。要知道在德约之前没有人可以拥有如此高速而稳定的反拍击球。很多球员为了缓和反拍的节奏以避免失误,都使用切削进行过度。切削虽然在部分场地尤其是草地上非常有用,但是切球的速度较慢,实际上容易遭受对手的攻击。高速稳定的反手抽球就没有这个缺陷。德约通过他的天赋和训练,在历史上首先达到了如此高手水平的反拍抽球,他在比赛中可的反拍可以使用90%以上的高速抽球。在重要比赛的时候,德约的反拍位可以提升到接近正拍的水平,这极大地提升了球员在整个场地上的攻防水平,迫使对手必须更加冒险击球才能获得制胜分,也从而提升了网球比赛的精彩程度和激烈程度。当然,现在也有个别在速度上达到了德约的反拍击球水平,比如紫薇的反拍就很强大,这是在德约的影响下产生的。德约的反拍极限球速和关键比赛的平均球速都处于历史的顶级水平,其反拍极限速度可以达到170km,平均速度可以接近120KM,在他需要的时候。尤其是在95后、00后这波球员起来之前,德约的反拍能力更显得出类拔萃。这两拨球员的反拍水平都是在德约的影响下产生的 吹毛求疵的话,德约反拍的切削还未尽善尽美,距离费德勒有些差距,这是德约还可以提升的一个方面。同时,其反拍攻击性也没有正手稳定、没有正手威力大,很多时候德约也会采用侧身正手解决问题,这是人类的发力结构决定的。不知道以FAA、阿尔卡拉斯为代表的的00后球员能否继续提升反手击球的等级,我们拭目以待。就目前为止,德约的反拍能力是历史之冠,这是球迷们公认的,也是有数据说明的。他由此颠覆了之前的过度依赖正手的经典技战术体系,从而把网坛的整体网球技战术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也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
【Ajde Nole】德约VS阿尔卡拉斯三盘的状态变化 全部看正手速度第一盘130km,第二盘116km,第三盘没给,第一第二盘平均是123km,那第三盘应该是125km。这个球速的变化也完全可以解释15法决赛德约是因为自己前两轮消耗太大导致决赛后半段无力才输球,只是当时没有球速统计,只能从视觉上感受了 很显然,在德约体能充沛的第一盘,德约占了很大优势,如果不是第一盘司线搅局,德约再抢七之前应该就赢下了 第二盘德约打得有点放松,并不是体能问题,而是德约打得懒洋洋,球速下降太多,有点太松懈了。同时,由于第一盘德约破发是因为一个意外的后退接二发破的,导致德约错误的以为他的后退接二发有效果,实际上德约二三盘后退接二发完全部失败,出现了局面上的被动。阿尔卡这段时间的狂暴进攻和大量小球的成功和德约站位靠后息息相关。德约盘末破发点也很保守没有变线,反而接下来发球局被阿尔卡找到了机会拿下 第三盘德约是真的体力下滑了,但是并没有出现萌卡和贝尔格莱德的崩盘,因为德约的精神力没有消失,这说明澳网事件的影响确实在消融,这是最大的好事 总体上看,德约的接二发战术时而抢点接发,但是最后第三盘后半段全部改为了抢点接发,说明德约意识到了他的后退接二发水平还不行。依我看,德约的力量不足以支撑他的后退二发,尤其是在红土上,不过德约会不会继续加强后退接二发的练习,这很难预料,因为德约对技术的追求非常执着,希望他能尽快练好这项技术吧 说点精彩的,德约的发球实在是太棒了,两个发球直接挽救两个赛点。尤其第一个,发得阿尔卡直接底下了头。我还看到有人说德约的二发差,这太夸张了。德约的二发变化莫测,落点十分丰富,旋转变化也很大,只是不追求球速而已。阿尔卡抢二发好像只抢到两个,抢失误的有七八个,到最后阿尔卡完全不抢二发了,全部是后退接发
【Ajde Nole】关于唯gs论 唯gs论是当年奶粉推动提倡的,这个论点波及了一部分小白球迷,但在资深球迷那里完全不值一哂。奶粉推动这个观点是出于很大的利己主义,即为了让费早日超越桑葚登基。众所周知,2009温,费以15gs超越桑,但费第一周数还差桑49周。奶粉不愿意多等一年,所以极力推动唯gs。但是我听我表哥说,当年桑葚及其他球迷的粉丝并不乐意这个观点,纯桑粉很多时候只要拿出第一周数,奶粉也没话讲。况且当时桑粉经常拿出H2H来噎奶粉,奶粉也无可奈何 世异时移,12年后,21温一战,德约完成了对费德勒的全面超越。这时候当年推动唯gs的奶粉呢?很喜感,不见了。剩下的奶粉则开始改口称要看综合能力,甚至包括场外影响力,从费吧的情况可见一斑。事实上奶粉很善于修改标准以利于费德勒,唯gs就是奶粉根据当时情况制定的有利于费德勒的标准,这并不是什么圣经 网球分场地,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别。gs更是偶然性很大。比如以穆雷之强,居然只有一个硬地gs,而瓦林卡反倒有两个。谁敢说瓦林卡硬地有穆雷强呢?任何人都不敢。而大赛冠军则完全可以将穆雷和瓦林卡分开,穆雷20个大赛冠军,瓦林卡只有4个,两人的级别一目了然。德约目前以62个大赛冠军遥遥领先史上所有人,这不是什么拾荒捡漏者可以奢望的
【Ajde Nole】GOAT的含义 是从什么时候goat从最伟大的含义被替换成了gs数字最多了?估计是从费费打不过老衲时三鹿意淫开的。又从什么开始从gs最多变成非主流场地也可以滥竽充数了?是从淀粉意淫千年老二开始的。太TMD搞笑了,菜的不可理喻 瓦林卡有3个gs,但是总共只有4个大赛冠军,最高排名只有第三,纳斯塔塞2个gs,但是有十几个大赛冠军,第一周数40多。会有谁会把瓦林卡放在纳斯塔塞前面?估计只有智障才会 最近论坛中大多是攻击德约的三鹿淀粉,还有很多发现可以捡漏而沾沾自喜的淀粉。就没有一个像德约那样明知道老衲法网强却偏要在法网战胜老衲的球迷。这些三鹿腚粉完全缺乏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这些人真的配看球、配谈球吗? 有些假球迷现在看比赛的目的既不是为了看到精彩的比赛,也完全不顾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只是完全是为了搜集数字,以为某项数字好一点就可以称为goat,这纯粹是搞笑。goat永远是最强的那个人,而不是捡漏的人,捡漏的数字永远都不会被真正的球迷承认 网球是个体系,包含三种场地。goat理应成为三种场地的最强者。但是现实中没有这样的人,那只能求两种场地的最强者了。同时,场地有主流非主流之分,GOAT必须是主流场地的最强者。以体系观来看,目前最完善的就是下面这个网站的统计了。https://www.ultimatetennisstatistics.com/goatList显而易见,GOAT非德约莫属
【Ajde Nole】一些感想 最近又去费吧逛了一下,发现仍然有很多人在吹嘘费德勒的0407和萨芬野兔。我还挺无语的 吹嘘0407也罢、野兔萨芬也罢,其中的关键词就是吹嘘年轻无敌,却完全不考虑球员及时代的技术能力。众所周知,野兔萨芬在05年还是有些成绩的,06年后一落千丈,当时野兔25,萨芬26,这比他们口中的费德勒还早衰。但是反观罗迪克则不然。罗迪克0910还有一波巅峰,甚至可以说这段时期是他战力最强的一段时间,他0910不仅赢过德纳穆,还和费德勒温网打得难分难解。用年龄或者伤病解释野兔萨芬是非常扯淡的,而且它无法解释罗迪克的0910巅峰,所以年龄说纯粹是扯淡,是一种菜的不能更菜的说法 最重要的解释当然是技战术水平的解释。野兔萨芬的球我看的不多,但是我注意到野兔萨芬基本都是玩平击球的,不会打上旋球,这就导致了他们无法控制住自己的失误。一旦他们碰上稳定性强的高手时,他们就无能为力了。众所周知,上旋球对击球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不会打上旋球就无法控制失误,尤其会导致关键分上的不确定性。两个上旋大师德约和老衲多年来号称多拍之王,这和他们的技战术打法是密切相关的。德约科维奇的正反手收拍都在肩部以上,他的击球是带有明显的上旋特征的。至于老衲,更不用说了,他的绕头随挥带来的上旋效果更是无与伦比的。这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击球稳定性,也可以说他们对上旋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网球水平。当然,他们本身都拥有史上最强大的移动能力,以及各自所特有的柔韧性及力量条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他们是上旋大师,这肯定是最重要的。因为同样具有移动能力和柔韧性力量等条件的孟菲尔斯则不具备这种水平 另外,萨芬移动中的击球不太行,野兔在00-05靠跑动拿分,他们本身都是有技术缺陷的,碰到比他更能跑、击球更稳定的德纳穆等85后集体就完全没了优势。野兔06以后的gs输的大多数仍然是德约罗迪克老衲费德勒等人,可以说一直到12年以后他才经常性的输给一些不知名选手,对他的老对手他仍然没问题,这说明他并不是因为年龄大而输球,而是因为技术落后输球。费德勒也一样。由于费德勒对上旋使用不够理想、移动能力不如德纳穆,导致他底线击球的稳定性不够,因而在07后和85后的对抗中迅速地落入下风了,扯年龄纯粹是菜鸟借口。在23-36的年龄中,决定球员成绩的第一要素永远都是技战术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