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见一 里见一
well play
关注数: 108 粉丝数: 139 发帖数: 20,827 关注贴吧数: 83
【Ajde Nole】关于事实及客观 近日又有球迷来德吧发帖(并同时在多个吧发帖)贬低95后了,还自诩就事论事,我真的有点看不下去 很多网友经常自认为自己客观,这种说法其实很不客观。因为大部分球迷根本不知道啥是事实,他们没有能力了解事实,谈何客观。比如很多三鹿口中的30岁之后不在巅峰的说法,就非常不客观,不符合事实。实际上球员的巅峰持续到35岁已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事情了(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如此),比如德费,不光是他们的表现证明了这种观点,实际上德费本人也持这种观点。德费相关采访见我的帖子“网坛现象学”(这个帖子同时汇总了很多的关键数据说明35岁及之前一直是巅峰完全是事实)。德费多次提到14、15是费德勒的巅峰期,18-21是德约的巅峰期 这里我们不妨探讨且定义一下事实:那些没有经过人类评价的事物本来的样子才是事实。凡是包含经过人类思考过的所谓高低、强弱、好坏的因素,都不是事实而是说法和观点 所以,那些从自认为的巅峰论出发的观点,远不是从事实出发。从所谓的巅峰论出发去比较异代球员的实力,是不可能得出符合事实的比较的。这也是我为什么提出网坛现象学第一原则的原因,决定球员水平高低的第一原则是技战术水平而不是年龄,技战术和年龄相关,但绝不体现为25岁一定大于35岁 嚯嚯嚯嚯嚯嚯嚯
【Ajde Nole】经典不需要重复——记2019温网决赛 对于网球迷来说,再也没有一场比赛能像2019年温网决赛这样扣人心魄荡气回肠的了,再也没有了。这一战彻底奠定了德约草地之王的地位,书写了德约温网统治的辉煌一页,之后费德勒再也无力逆转温网对阵德约的对战劣势,这也间接导致了其在当年美网的受伤失利及3年后的退役 此战后,德约温网对阵费德勒形成了3:1的H2H优势,鉴于这4次交时手德约基本上都在巅峰期(12年德约草地还没有达到最佳),而费德勒也稳定地呈现了高水平的发挥,贡献了其顶级的技战术水平,因此这个结果是对两人草地实力的最直接说明。总有人爱隔空比较球员们的实力,然而事实的丰富性就像19温决赛的剧情一样一波九折却又鲜明如血,远比球迷们的意淫精彩无数倍,这是只有体育才有的魅力。这场比赛仿佛重置了德费的年龄,老费全程高能,俨然32岁,大德却大起大落,更似38高龄。究其原因,德约由于当年澳网夺冠,主流GS数开始逼近老费,处在了NOT TOO BAD的位置上,然而这却给大德约带来了意外的心理压力。据德妈采访提供的信息,在19温决赛前,强大如德约,居然紧张地吃不下饭,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德约的身体状态,导致了比赛中状态的波动。反观老费则不然,其18年受伤休养了很久,19年爆发出了一波能量,尤其是半决赛一扫投机者,费德勒的状态和信心如同坐上火箭一般升到了3万6千尺高。果然,决赛中老费发球、正手、移动、节奏变化要啥有啥,一度占据了场面的优势,并在丢掉第一盘第三盘后,迅雷般连续破掉德约两个发球局,拿下了第二盘和第四盘。然而网球比赛的魅力和其记分制有相当的关系,网球不计总分,有关键分的设置,关键分能力是实力的一部分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比赛的结果。决胜盘8:7,费德勒在发球局中觅得了两个冠军点,此时,不论是在球迷还是德约费德勒的脑海中,过往的回忆难以避免的涌现了。在史上最佳硬地比赛2011年美网半决赛中,大德约在决胜盘3:5落后的局面下,同样出现过40:15的局面。其时,德约以一记天外飞仙般的超级强力正手将老费发Ace的企图变成了自己掷地有声的大斜线Return-Ace,接着大德约举起双手点头微笑沟通天地人,释放迷人风姿与魅力,在球迷漫天的掌声中一鼓作气赢下了硬地史上的最伟大比赛。时空轮转,历史的车轮驶入了最深沉的网球场地——温布尔登中心场,比分却昨日重现,给了当年的落败者费德勒赢取伟大的机会。然而冠军只垂青更强者,决定胜败的依然是大斜线穿越球而不是发球(这也是为什么我总说多拍是决定比赛胜负的第一大因素,发球是第二,这是从无数次的比赛关键事实中验证过的),费德勒终究与最强擦肩而过,精彩涌入了大德约的掌握 19温网决赛不仅对德约费德勒的草地网球地位有决定性影响,也对球迷群体的性质有翻天覆地的改变。对奶粉来说,这结果如同赛后德约的轻笑一般,冰冷似铁。本场比赛之前网络上到处弥漫的三鹿气息瞬间消失大半,而奶粉也一夜之间脱粉过半,此后再也没有形成气候。对于期待高素质观赛的球迷来说,这恰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从此,德粉站到了网球赛场的前排,为网球从饭圈回归理性的激情体育奠定了现实基础。对于体育迷来说,赢球、不停地赢球(即更高更强更快的体育精神)才是球迷真正追求并为之痴迷的目标和意义所在,而绝不是躺在过去的成绩簿上数数字高唱过往的滔天洪水来贬低当下情景意义上的比赛,更不是躲到某个畸角旮旯靠着场地减弱了别人的发球威力和快节奏击球来投机非主流。个中真味,非健康理性球迷不能知 同时,由于2018年温网半决赛两个非著名球员的非著名长盘导致了另一场著名长盘的经典半决赛延期,并勾起球迷群体对2010年那场毫无意义的超级长盘比赛的作呕记忆,温网组委会更改了延续几十年的温网决胜盘赛制,将长盘决胜改为12平之后的抢七决战。当时,并没有球迷可以想到,这一赛制立即在19年温网决赛中得到完美触发,并成为了历史上唯一的决胜盘13:12比分,因为22年温网再次更改决赛盘赛制,变成了决胜盘6:6抢十。球迷再也无缘13:12,就像再也无缘19温的精彩。冥冥之中,此有天意,经典不需要重复…… 仅以此帖,期待2023温网
【Ajde Nole】网球第一周数的绝对适用范围和相对适用范围 我去年有专贴探讨第一周数的价值,明确了第一周数是球员综合实力的数据形式,并提出了第一周数是衡量球员实力的第一标准的观点 现在我再补充并且明确一下第一周数的绝对适用范围,即:对于同一时代的球员来说,第一周数是衡量球员实力的第一标准,这是没有什么争议的,GS在这方面衡量性要低一级。因为任何一周都有且只有一个世界第一,但是同一周却有可能出现4个GS冠军;GS只是排名第一的一部分,是世界第一的子集,世界第一需要持续的高水平表现和多个冠军。因此排名第一的含金量高过GS是毫无疑问的 第一周数的缺点是难以比较不同时代的含金量,因为网球史上确实出现过水时代,尤其是01-04年间,这时候出现了休伊特的80周世界第一这样位居史上前十的现象,这显然是休伊特的实力所无法达到的,但是这并不能影响休伊特是01-03最好的球员这一事实。因此,这时候我们会说休伊特得第一周数是幸运的,他的周数含金量遭到了质疑。但是,那一时期的GS冠军同样也是很幸运的,那一时期同样出现了约翰森和高迪奥这样的史上最水冠军。相比起约翰森和高迪奥这样的GS冠军,同时期的世界第一(包括休、萨、蚊、罗以及老年阿加西、早年费德勒等)的含金量仍然是高出很多的。约翰森和高迪奥可以拿GS冠军,却不可能拿世界第一。因此,即使在这一时期,世界第一的含金量仍然是高于GS冠军的。因此比较不同时期球员实力,第一周数并不是相对适用范围,但即使如此,第一周数对球员实力的说明性仍然是远高于GS冠军的 也因此,对于同一时代的德费纳来说,第一周数是是衡量三人实力的第一标准是毫无疑问的事情。数据都如此明确了,见下图,不知道有些人还在争什么
【Ajde Nole】23澳洲赛季德约的技术特征之里见 本来不打算开这个贴,不过一冲动,还是写一段吧。我在我的帖子里也零星提到过德约近期的技术特性,不过比较分散,这个帖子集中说一下我的想法 首发是发球。21美网结束后,当时的综合讨论帖里,有人(我记得是人无敌归来和一个头像是大嘴笑的为代表)大肆抨击伊万,认为德约的发球下降了,二发得分率不行了,我当时即用各种数据反驳了他们,因为数据说明德约21年发球水平是生涯巅峰,但是我当时也感觉到,德约的一区外角发球还有不小提升空间。在刚刚过去的23澳洲赛季里,我感觉德约的一区外角发球效果有了不小的提升,尤其是在阿德莱德对阵老梅的比赛中,这一招直接导致了老梅丢分无数,最后德约轻取老梅。但是,之后的柯达和迪米接德约的一区外角球却接得很好,所以,这一招并不是无敌的。这点还需研究 关于正手的攻击性,澳网决赛中给了速度和落点的数据,这方面德约比之21澳是有大幅的上升。这当然跟增肌有关,但也跟战术设定有关。其实21年巴黎大师赛决赛中,德约已经开始提升了正手攻击性,那场比赛的正手侧身攻我印象很深刻。同时,在22红土赛季,德约正手侧身的视觉印象也很强烈,这都是德约加强正手的表现。我当时也和吧友讨论过,见我当时的帖子。当时德约一度减少了反手的使用,但是在今年澳洲赛季,德约比较好地平衡了正手侧身和反手直线的使用频率,没有过度使用正手,我是认为这点很重要。在我看来,强行侧身正手弊端多多,并不可取。时间不够充裕的时候,就用反手就行了 最后一点,是控制击球节奏的能力。我有专贴探讨德约控制击球节奏的能力是网球史上独一无二的,这里不再细说。今年澳洲赛季最典型的是对阵保罗那一场。本来德约第一盘5:1大比分领先保罗,但是德约第一盘一直跟保罗拼快节奏,大量折返跑迅速地笑好了德约的体能,导致一盘没结束德约就气喘吁吁了,而年轻10岁的对方却脸不红气不喘,使得比分迅速来到了5:5。这时德约采用了慢节奏高弧线干扰了保罗,美保罗并没有适应这种节奏,还在玩快速平击,因而送上了不少失误,德约再度拉开比分并取得完胜
【Ajde Nole】GOAT、世界第一周数和GS散论 我认为,三者关系是这样的。GS一定要有,没有不行。同时GS也有数量级,每5个一个级别吧,同一个数量级种,GS总数越多,单个GS的重要性越低。对于同等GS级别的人来说,世界第一的重要性比GS重要。一个世界第一连续两年、3GS的球员,远比零零散散5GS、世界第一20周的球员厉害多了,因为这100周第一代表他真真正正地当了两年球王。历史上著名的贝克尔和埃德伯格的争论就是这个情况的恶典型反映。众所周知,两人均为6GS,但是贝克尔有23个大赛冠军(指GS+年终+大师赛),而埃德伯格只有14个,贝克尔VS埃德伯格的H2H也是完全一边倒的25:10,按照冠军论的说法,埃德伯格是无法和贝克尔相提并论的。但是,埃德伯格有72周世界第一,而贝克尔只有12周,这完全就逆转了贝克尔。他多出的这些第一周数,让贝克尔多出的那些大赛冠军和头对头的领先化为乌有 因此,即使是4GS的维拉斯,也很难碰瓷2GS的纳斯塔塞,因为,世界第一就是这么重要。当然,维拉斯没有登上第一也有冤案,这是当时积分制度的不合理。但是,在伦德尔时,积分制度已经非常合理了,所以伦德尔以后的球员无法登上第一或者第一周数少就没有任何借口了 从难度上讲,世界第一大于GS,这没有什么疑问。因为要登上世界第一需要52周的高水平,而拿GS只需要两周的高水平。历史上有大量的一满贯甚至两满贯三满贯但是没有世界第一的球员,但是登上世界第一却没有GS的只有里奥斯。而且,众所周知,里奥斯没有GS还是因为对手服药了。因此累积世界第一周数的难度也大于累积GS数 世界第一本身就是最佳球员的代名词,但GS肯定不是。因为一个记分周期有4个GS,一旦同一个周期出现两个及以上的GS球员时,甚至4个GS球员时,难到就没有最佳球员了吗?显然不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第一一定存在。显然,排名世界第一的那个球员就是最佳,比如2012和2014的德约,这毫无疑问。同时,网球有3种场地,硬地、草地与土地。在这三种GS冠军在不同球员手里时,难道在此时此刻就没有最佳球员了吗?显然不是。任何时候都存在且只存在一位最佳球员,这就是世界第一。一周的世界第一就是一周的球员最佳,因此,第一周数的多少其实就是评选历史最佳的第一标准,这没有疑问 现在是个好时候,老衲通过捡漏,GS数超过了史上最佳德约。这迫使球迷开始反思,以前奶粉建立并获得了部分球迷认可的唯GS论合理吗?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时刻,球迷才能认识到唯GS毫无合理性可言,球迷才会反思,原来世界第一周数如此重要。我非常开心见到这样的一个时刻,因为如果历史最佳德约一直处于所有数据都领先的话,那就不会触发网坛的深刻思考,球迷也不会意识到世界第一周数是多么重要
【Ajde Nole】关于德衲对阵费德勒的交手分析 前段时间楼主在菜🐦论坛虎扑上发帖时遇到有很多淀粉菜🐦声称定定对费德勒的战绩优于德约对阵费德勒,楼主对这种痴人说梦的做法嗤之以鼻。列举了三人的交手纪录,淀粉再也不敢提定定对费德勒的战绩。但是贴吧球迷好像还不清楚这事,这里再写帖分析一下 众所周知,费德勒是硬地菜地选手,这是费德勒擅长的场地。如果对费德勒有打击,则一定是这两种场地对费德勒有所打击。德约硬地菜地10胜费德勒,总体战绩10:5,对阵胜场倍于费德勒,这也在奶粉心中种下了永恒的阴影,尤其19温网4015的胜利方式,更是让网络上的奶粉数量减去一大半,奶粉声势一夜间落到低谷。(我本意是不想提这点的,不过鉴于淀粉的球盲式自吹,到现在还敢拿费德勒垫脚,此举真是无知,且有不懂球的德粉被洗脑,因此需有说明)可以说德约是唯一的对费德勒有致命伤而费德勒无法反击的球员。交手纪录如前二图 而淀粉拿费德勒来抬轿的老衲呢?硬地草地仅仅4:4费德勒,而且08温是在费德勒有很大心理问题的情况下赢的,09澳是在费德勒有背伤一发进球率只有50%的情况下赢的,这两场费德勒都不是巅峰水平。而14澳由于费德勒刚刚更换97拍面,尚在适应期,也不是费德勒巅峰。费德勒适应了97排面后,送了一波硬草6连败给老衲。老衲硬菜gs赢的唯一巅峰的费德勒就是12澳网,而12澳网是历史上速度最慢的澳网。目前为止,老费硬地草地交手纪录全部领先老衲,淀粉脸皮得多厚才敢吹老衲对费德勒优势呢?交手记录如后二图 淀粉球盲式自吹就罢了,德粉可得清楚怎么回事
【Ajde Nole】德约科维奇对网坛技战术的贡献(系列之二) 作为网球史上最佳,德约科维奇不仅仅只是成就最佳,他对网坛技术的贡献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今天我只说一点,就是德约科维奇的多拍能力及其在网球史上的技战术意义 众所周知,综合实力是决定比赛胜负的最大因素。可是单说综合实力,很虚,谁综合实力强?谁综合实力弱?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很多球迷以过往的成就来判断一个球员的综合实力,这是一个参考,但是这通常是过往性的总结,无法反应现时的状态,也无法判断不同时代球员巅峰程度的高低。比如2011年伊始,当时费德勒16GS,285周世界第一,而德约科维奇只有1个GS,世界排名只到过世界第二,用这种过往成绩判断当时的德费水平,显然是不着边际的。因此,怎么衡量现时的综合实力呢?有人认为是正手,说正手不是顶尖就达不到顶尖,有人说是正反手均衡,有人说是攻防必须均衡,有人说是底线网前必须均衡,有人说是移动必须一流。比如有不少三鹿说,因为费德勒的正手水平最高,所以费德勒只要正手发挥出来,对方就没有办法,所以费德勒正手水平的发挥决定了费德勒是否处在巅峰。这种说法纯属胡诌,比赛是两个人的,不是你想打正手就能打正手,也不是你想发挥就能发挥,别人限制你的办法多的是。又有人说,老衲的移动是决定比赛胜负的最大因素,只要老衲的跑动在,那老衲就是无敌的。这种说法更是fart,以这种理论来说,那博尔特打球无敌了,因为谁也没有博尔特跑的快。同时,据众多球员反应,移动速度最快的是孟菲尔斯,然后孟菲尔斯的成绩怎么样,只能说尔尔。总有人吹嘘老衲移动地快对手就不行,这种低级论断真是彰显了可怜的低水平。2006罗马,老衲跑的快吧?有人知道那场费德勒有多少制胜分吗?70个。老衲你跑那么快为啥还让对方打出那么多制胜分?反而在之后的比赛中,从来没有人能在红土上对老衲打出那么多制胜分。所以,跑的快能有多大作用呢?有一点,但是认为跑得快就能赢球就彰显智力了。总之,球迷各持一端,争得不可开交。然而种种说法均未达一间,惜也。实际上,上述说法的最大缺陷就是用单项技术去衡量综合实力,用主观目测去判断实力值,这本来就属于思路上的误区,因此而带来的球迷间的各种龃龉也就自然而然了 我在去年就提出,多拍能力是决定比赛胜负的最大因素。多拍能力本身就是综合能力,也能体现在数据统计上,这就完美地避免了球迷间的各种争议。可以说,这个观察结果足以定乾坤。我曾在2020法网结束后判断德约科维奇仍能在法网战胜老衲。当时网上的说法一边倒,全是认为德约在法网完全无法对抗老衲的,当时认为德约能在法网战胜老衲被认为是傻AC。然而事实呢?2021法网,德约通过一场麦肯罗认为拥有史上最精彩一盘的经典比赛击溃巅峰老衲,完美地验证了我的预判。而我预判的标准就是2020法网决赛中,德约在多拍分数上与老衲旗鼓相当,参见当时的技术统计。而德约科维奇在2021年对阵两大硬地高手梅德紫薇的比赛中获得6:3的领先优势,主要原因就是德约在多拍能力上领先于二人。经过我的统计,2021德约对阵梅德的多拍优势是116:100,对阵紫薇的多拍优势要更大一些,为121:100,这种能力也反应在了结果上。另外,史上多拍能力最强的德约在面对前三板能力最强的费德勒时,获得巨大的优势,因此可以判断,只要拥有足够的多拍能力,就能在最大程度上赢得比赛的胜利 多拍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主要特征表现在正反手没有缺陷、接发能力强、网前没有短板。因为如果正反手有一方缺陷,对手就会不停地攻击缺陷一方,己方就无法维持多拍。也必须有接发能力,因为强力接发是进入多拍的前提,不然对手可能通过发球三拍拿分。网前也不能有短板,不然对手会利用小球来结束这一分。紫薇帕斯就因为对小球的判断和处理不好,被对手多次利用,也导致多拍能力低一些。另外,多拍能力和底线能力不是一个概念,多拍包含网前能力。德约现在上网的概率约是15%,平均7个球一个上网,大部分都是随机上网,这和德约目前的网前能力是相适应的,费德勒的网前能力好一些,应该能到20%多,我没有仔细统计过,大家有兴趣可以统计看看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