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顺
穆顺
颿是海上的奔馬!
关注数: 35
粉丝数: 225
发帖数: 6,673
关注贴吧数: 350
东伦敦:南非唯一的内河港口 坐标:33°01′03″S 27°54′17″E 名称:布法罗港、雷克斯港、格拉摩根堡、水牛港(bufflo)。 物产:牛肉、奶酪、玉米、木材、橄榄油、鱼肉;咖啡、茶叶 东伦敦(科萨语:eMonti;南非荷兰语:Oos-Londen )是南非东南沿海的一个城市,位于东开普省的布法罗市大都会自治市。这座城市位于印度洋沿岸,主要位于布法罗河和纳胡恩河之间,拥有该国唯一的内河港口。截至 2011 年,东伦敦的人口超过 267,000,其中大都市区人口超过 755,000。 约翰·贝利 (John Bailie) 是1820 年定居者之一,他勘察了布法罗河口,并于 1836 年建立了该镇。信号山上有一座纪念该事件的纪念碑。 这座城市围绕着南非唯一的河港而形成,最初被称为雷克斯港。后来为了纪念英国的首都而更名为伦敦,东伦敦因此得名。这个位于西岸的定居点是东伦敦镇的核心,该镇于 1914 年升格为城市。 在 19 世纪早期至中期英国定居者与当地科萨居民之间的边境战争期间,东伦敦作为补给港为位于附近威廉王镇的军事总部提供服务,该镇距离酒店约 50 公里(31 英里) . 英国堡垒格拉摩根堡于 1847 年在西岸建成,同年并入开普殖民地。这座堡垒是英国建造的一系列堡垒之一,包括默里堡、怀特堡、考克斯堡、黑尔堡、杰克逊堡和博福特堡,位于后来被称为英国卡夫拉里亚。 随着港口的后期发展,永久居民开始定居,其中包括德国定居者,其中大多数是单身汉。这些定居者负责东伦敦附近一些城镇的德国名称,例如Stutterheim和Berlin。今天,Gehring、Salzwedel 和 Peinke 等德国姓氏在东伦敦仍然很常见,但定居者的后代迅速英语化。 现有港口位于布法罗河河口,毗邻印度洋,于 1870 年开始运营。1872 年,开普殖民地在其第一任总理约翰·莫尔特诺 (John Molteno) 的领导下,从英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独立。新政府于 1873 年合并了东伦敦、东伦敦东和潘穆尔这三个相邻的定居点,形成了现在的自治市的核心,并于 1876 年开始在该地区的铁路线上建设,从河的东岸开始。同时,开始建设东伦敦港。这一新的基础设施迅速加速了该地区发展成为今天繁荣的东伦敦市。 布法罗河上这座不同寻常的双层桥于 1935 年完工,至今仍是南非唯一的此类桥。现代景点包括 Gately House、市政厅、Cape Railways、Nahoon 博物馆、东伦敦博物馆,内有腔棘鱼,这是一种史前鱼类,被认为已经灭绝,1938 年渔民在东伦敦附近的查勒姆纳河口发现了它,和众多的纪念雕像。
以东经25度线为接缝,重新绘制大地图 为了太平洋航线,冲鸭! 东经25度线,贯穿欧洲、地中海与非洲。 在波罗的海,左边是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与俄罗斯的彼得堡。 穿越地中海时,左边是雅典、克里特的伊拉克里翁(或者甘尼亚)、班加西,右边是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塞浦路斯、贝鲁特、亚历山大。 在非洲南端,左边是开普敦,右边是伊丽莎白港或者科威港(阿尔弗雷德港)。 左右两边的港口,相距不远,手动就可以很方便地来回穿越。 但是,太平洋航线不一样,手动太麻烦了,会死在半路上。 我打算在日本把伊达政宗的仙台港弄出来,取代德川家康的江户。 在北美,把旧金山港弄出来,然后,在仙台和江户之间,拉一条航线。 在墨西哥,把阿卡普尔科做出来,在吕宋,把黎牙实比做出来,然后拉一条航线。 太平洋航线,从亚洲出发的时候,是沿着北纬38线去北美,回来的时候,沿着北纬10度线回来。
以东经25度为接缝,重新绘制大地图 为了太平洋航线,冲鸭!
斯雷普尼尔,易安的船 斯雷普尼尔(Sleipnir),是北欧神话中奥丁(Odin)的坐骑,一匹八足神马。由洛基变成母马,与神马斯瓦迪尔法利所生。是世界上最好的马。名字的意思有“滑行”smooth 或 gliding之意。除了奥丁,唯一骑过它的神是奥丁之子赫尔莫德(Hermod)。它的后代是格拉尼(Grani)。
东经25度线可以完美划分大地图 这样就可以建立太平洋航线了
调查:大家还想增加怎样的装备物? 比如,我觉得应当增加麻将,作为甲船主管的配备物。
内河航运,东欧草原和鄂毕河可单独做一图。 如图。
只要没有拿到霸主之证,每个月就得上交一定的金钱 只要没有拿到霸主之证,就得上交一定的金钱。 上交的金钱数=(公会所在城市发展度+武装度)x所占份额
转贴:大地图中线,不应该从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_大航海mod吧_百度... 应该以东经25.5度,分割大地图 大地图中线,不应该从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_大航海mod吧_百度贴吧 来自:http://tieba.baidu.com/p/8357441925?sharefrom=tieba
转贴:【图片】游戏的终极boss是谁?跨越大西洋的西班牙官方【大航... 一个思路 【图片】游戏的终极boss是谁?跨越大西洋的西班牙官方【大航海时代吧】_百度贴吧 来自:http://tieba.baidu.com/p/7489776971?pid=140765791424&cid=0
转贴:【图片】大航海时代4最应该添加的交易物:啤酒,燕窝,甘薯…... 这是一个过去讨论过的话题 【图片】大航海时代4最应该添加的交易物:啤酒,燕窝,甘薯……_大航海时代吧_百度贴吧 来自:http://tieba.baidu.com/p/7475884979?pid=140605780301&cid=0
请大家在手机上关注我的号
调查:如果做一个MOD,你最想添加的物产是什么? 是不是还可以像《太阁立志传5》那样,合成新的物产? 有的物产,比如杂货里的纸张、大理石,奢侈品里的书籍……
大地图中线,不应该从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 大地图重新制作,地图分割线从欧洲、非洲穿过,这样,就可以完美体现跨太平洋航线,跨越太平洋时,就可以自动航行了。 里加还在北海的区域内。 地中海中的伊斯坦布尔、贝鲁特、塞浦路斯、亚历山大和原印度洋港口划为一个区域。 雅典、克里特和伊斯坦布尔、贝鲁特、塞浦路斯、亚历山大之间的航行手动操作。 在非洲南端,在开普敦东边不远处,设置一个新的港口:伊丽莎白港,开普敦和伊丽莎白港之间的航行可以手动操作。
做个调查:大家最喜欢让大航海时代4中哪个人物扶正? 扶正,我的意思是,就是原来是NPC,在做mod被当作主角了。 比如原版只有白毛、璐璐、小卡、画眉,到了加强版,印度洋的伍丁就也成了主角。伍丁就属于被扶正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想扶正的是红发女一家。这一家子,是有故事的人。已经有三个人物了。
如果做个mod,大家都希望实现什么样的功能啊 说说看? 我想有更多的剧情。 更多的港口。 港口有更多设施。 有更多的物产。 让NPC的行会也会去寻找宝物,这样就有了紧迫感。
一图说明中沙的位置有多咽喉 最中间那个白坨坨是中沙。绿点点是船。
转贴:【图片】HD版MOD华梅的英姿,难度超级【大航海时代吧】_百度... 一直关注 【图片】HD版MOD华梅的英姿,难度超级【大航海时代吧】_百度贴吧 来自:http://tieba.baidu.com/p/8314277631?sharefrom=tieba
转贴:【图片】把中沙和海峡中间这两个浅滩吹沙造陆如何?【地理吧... 增加一个港口 【图片】把中沙和海峡中间这两个浅滩吹沙造陆如何?【地理吧】_百度贴吧 来自:http://tieba.baidu.com/p/8315315807?sharefrom=tieba
大家还在玩这个游戏吗? 我觉得官方努力的方向错了
再过几百年,这些塑料会不会形成新的陆地?
北美洲的地理分界线 如图。
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在哪里? 请问图中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在哪里?
未探索的地方 未探索世界地图,1881 年。 出自儒勒·凡尔纳的《十九世纪的伟大探险家》。
把中沙和海峡中间这两个浅滩吹沙造陆如何? 中沙浅滩填平有8000多平方公里。
转贴:【图片】岚屿(Pulau Run)在哪里?【大航海时代吧】_百度贴吧 玩游戏,学地理.对一个地名的考证. 【图片】岚屿(Pulau Run)在哪里?【大航海时代吧】_百度贴吧 来自:http://tieba.baidu.com/p/7516949362?pid=141062728862&cid=0
转贴:【图片】西西伯利海!工程组的兄弟们,又来活了!【地理吧】_... 请看71楼的图 【图片】西西伯利海!工程组的兄弟们,又来活了!【地理吧】_百度贴吧 来自:http://tieba.baidu.com/p/8301903260?sharefrom=tieba
转贴:【图片】我感觉应该出一个基建版,把所有能开通的运河都开通... 工程组的兄弟们,冲鸭! 【图片】我感觉应该出一个基建版,把所有能开通的运河都开通【大航海mod吧】_百度贴吧 来自:http://tieba.baidu.com/p/7390384971?pid=139678812233&cid=0
游戏《大航海时代4》中的一个地理错误被我纠正了 沂州改为登州,杭州改为明州(宁波)。你们觉得呢?
如果做MOD的话,增加一个调整地轴的任务 如果把地球的姿势调整一下,让北极落在北太平洋,南极落在南大西洋,南极洲、格陵兰、加拿大、西伯利亚的土地就可以处于温带了,北冰洋沿岸就不再上冻了,就可以方便航运。北冰洋的面积太小了。
东边好邻居的二踢脚可以扔到哪里?
如果把地轴调整一下,让南极洲处于温带呢? 以上两张图可以很直观地显示,如果把地轴调整一下,让北极落在北太平洋,南极落在南大西洋,就能让格陵兰换和南极洲处于温带。 北冰洋的面积太小了,一结冰,就会把加拿大和西伯利亚的海岸冻住,影响航运。
截流黄河十年,制造塞外大湖! 工程组的兄弟们,我又给你们揽了一个小活! 古人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到半道被截流! 古人又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湖碧水一片帆! 古人还云:青山遮不住,除非我来遮。水深闻鹧鸪,就在岸边筑。 黄河上游在兰州的径流量是500亿立方米,黄河入海口的径流量是360亿立方米。 在乌海附近、巴彦淖尔附近、托克托附近合适位置,修建三个大坝,把黄河水截流十年,等到形成了一大片湖泊之后,再往下游放水。 在这十年内,整治黄河下游河道,恢复黄河从连云港入海,恢复济水河道。 黄土高原上有了水,就可以把黄土高原逐渐绿化,这样就能提高土地的蓄水能力了。 这样,北方的沙尘暴的天气就会减少了。 千万不能搞成埃及尼罗河那种样子,在有机会恢复生态的时候无所作为,最后,一亿多人口龟缩在尼罗河两岸的狭长地带。
咸海,你们的咸海! 问大自然要土地!
埃及,我们的埃及! 人口分布。
最孤寂的地方 尼莫点。
咸海,我们的咸海! 亚洲“大湖”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湖。但苏联将水用于灌溉,使其缩小到原来的一小部分。
大洋洲应该更名为猫洲,而东南亚应该更名为龟亚 如图,完美的猫咪和海龟轮廓。
菲律宾境内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航线 菲律宾境内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航线
一个小岛 一个小岛
西西伯利海!工程组的兄弟们,又来活了! 在西西伯利亚,开挖人工海
咖思咖迪亚:北美太平洋沿岸,这个国家有前途吗?
在北太平洋暖流、日本到美国的航线上,建造一块陆地会怎样? 第一,在北太平洋暖流、日本到美国的航线上,建造一块陆地,阻断北太平洋暖流,会对气候、渔业、贸易、政治产生什么影响? 第二、在南太平洋,造一块陆地呢? 第三、在印度洋上,在非洲、印度和澳大利亚之间造一块陆地,横在好望角到雅加达的航线上,会怎样? 第四、阻断围绕南极洲周围的西风带和环南极洲的洋流,南极洲会不会变得暖和一点?会对地球的气候、生物资源、贸易、政治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果在北太平洋造一块人工陆地,阻断洋流,会怎样?
要是让地球换个姿势,会不会把南极洲释放出来?
从秦皇岛到罗布泊,修一条管道运送海水如何? 不知道地理吧有人发过没有,如果发过了,请不要嘲笑我。
最近好吗?人好少 好吗?诸位
在steam上发现了一个高仿的大航海的游戏 名字叫《梦回大航海》
在steam上发现了一个高仿的大航海的游戏 是这样的
新武将:刘备,群,三血,大家觉得这个设计怎么样? 三国杀新武将:刘备 势力:群 体力:三 技能 【易主】锁定技。濒死时,减一点体力上限,选场上另一存活的武将为“主”,体力恢复至满,并获得技能【三顾】与【受命】。 【三顾】摸牌时有三次机会;摸牌后不满意,可弃置并重新摸牌。 【受命】若之前选定为“主”的武将死亡,则可与该武将交换身份牌,并获得该武将的技能之一。 这个将的特点是,体现刘备枭雄特色,不断逆袭。 起初他是个白板将,什么技能也没有。 他是要想办法继承别人的技能,但是在继承之前——触发技能之前,他可以死,别人不能死,这样,岂不是很符合刘备一开始到处当义勇军,给人家帮忙的历史? 我是想尽量贴近刘备这一生的起起伏伏,给他设计技能。
在《天空商人》中,您是一名飞艇的船长!出售物品,收集资源,并在云端建立自己的贸易帝国!《天空商人》是一款贸易游戏,同时具有基地建造和模拟经营元素。您开始时是一辆小型云船的船长,然后逐步建立发展自己的贸易公司。
在《天空商人》中,您是一名飞艇的船长!出售物品,收集资源,并在云端建立自己的贸易帝国!《天空商人》是一款贸易游戏,同时具有基地建造和模拟经营元素。您开始时是一辆小型云船的船长,然后逐步建立发展自己的贸易公司。
终于把印度洋的胖子赶到班达亚齐了,可真是不容易啊!
岚屿(Pulau Run)在哪里?
斋藤龙兴的复兴
所有的吧女里面,这个最为宜室宜家
南美西南的补给村:法尔巴拉索 瓦尔帕莱索湾的景色(1830 年)瓦尔帕莱索湾可能首先居住着以农业闻名的皮昆奇人,或者是致力于捕鱼的游牧民族昌戈人,他们在现代的火山口和康塞普西翁之间穿梭。西班牙探险家,被认为是智利的第一批欧洲发现者,于 1536 年乘坐圣地亚哥·德·阿尔马格罗( Diego de Almagro)派来的补给船Santiaguillo抵达。在胡安·德·萨维德拉( Juan de Saavedra)的指挥下,桑蒂亚吉略号为阿尔马格罗的远征队运送人员和补给,他以他在西班牙昆卡省的家乡瓦尔帕莱索德阿里巴村命名该镇。 在西班牙殖民时期,瓦尔帕莱索仍然是一个小村庄,只有几座房屋和一座教堂。在某些情况下,她遭到英国海盗和私掠者的袭击,例如弗朗西斯·德雷克( Francis Drake)于 1578 年乘坐他的船Golden Hind,后来他的堂兄理查德·霍金斯( Richard Hawkins)于 1594 年乘坐他的船Dainty。 1810年,一位富商建造了智利历史上的第一个码头,也是殖民时代的第一个码头。瓦尔迪维亚(西班牙语发音: [baldiβja] ;马普切:Ainil)是一个城市和公社在南部的 智利,瓦尔迪维亚通过的市政府管理。这座城市以其创始人佩德罗·德·瓦尔迪维亚( Pedro de Valdivia ) 的名字命名,位于Calle-Calle、Valdivia和Cau-Cau河的交汇处,距离沿海城镇Corral和Niebla以东约 15 公里(9 英里)。自 2007 年 10 月起,瓦尔迪维亚一直是洛斯里奥斯大区的首府,也是瓦尔迪维亚省的首府. 2017 年的全国人口普查记录,瓦尔迪维亚公社有 166,080 [引证需要]居民 ( Valdivianos ),其中 150,048 人居住在该市。[4]瓦尔迪维亚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旅游业、木浆制造、林业、冶金和啤酒生产。这座城市还是1954 年成立的智利南方大学和Centro de Estudios Científicos 的所在地。 瓦尔迪维亚市和奇洛埃群岛曾经是西班牙帝国最南端的两个离群点。从 1645 年到 1740 年,这座城市直接依靠秘鲁总督府资助建造瓦尔迪维亚堡垒系统,使瓦尔迪维亚成为新世界最坚固的城市之一。[5] 19世纪中叶,瓦尔迪维亚是在该市及周边地区定居的德国移民的入境口岸。
布劳威尔航线 这条路线由荷兰探险家亨德里克·布劳威尔( Hendrik Brouwer)于 1611 年设计,与之前的阿拉伯和葡萄牙季风路线相比,从欧洲到爪哇的航程缩短了一半,后者包括沿东非海岸向北航行,穿越莫桑比克海峡环绕马达加斯加,然后穿过印度洋,有时途经印度。到 1616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水手必须走布劳威尔航线。 看到阿姆斯特丹岛或圣保罗岛是船只改变方向和向北行驶的唯一线索。航海家亨利(约 1430-1460 年)在世期间的“ Volta do mar ”机动:大西洋风(绿色)、洋流(蓝色)和近似葡萄牙航海路线(红色):船只越往南航行,航行越宽需要返回。请注意,西风和信风之间的边界在夏季向北移动,在冬季向南移动。
地球表面距离陆地最偏远的地点 尼莫点(英语:Point Nemo,或译尼摩点),正式名称为海洋难抵极(Oceanic Pole of Inaccessibility),是地球表面距离陆地最偏远的地点,位于南太平洋中央48°52.6′S 123°23.6′W之处的海面上,最近的陆块与当地相隔2,688千米之遥。本点孤离于陆域、船舶航线及洋流之外,其所处海域的人类活动及其他生物踪迹稀少。 尼莫点在1992年由加拿大克罗地亚裔测量工程学家赫尔沃耶·卢卡泰拉(Hrvoje Lukatela)所发现,他自行设计出一套称为“喜帕恰斯”(Hipparchus)的地理空间程序来对该点进行定位。考量到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属性,海洋的难抵极必须与最近的三处海岸线等距,且其采纳的距离需为测地线距离。海岸线的地图资料则以1992年7月发行,由美国国防部国防制图局(DMA,现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同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合制的世界数字图为基础,再进行部分校正,以用于距离计算。 实施定位之后,卢氏的喜帕恰斯程序发现了海洋难抵极的所在位置,以法国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角色尼莫船长命名,而“尼莫”一词则来自拉丁语的“Nemo”,直译为“无人”。尼莫点最近的陆地为三座遥遥相望的南半球岛屿——皮特凯恩群岛中的迪西岛、复活节岛西南角的莫图努伊岛,及南极洲外海的马厄岛,三者分别位于其北方、东北方及南方,至尼莫点的距离均远达2,688千米,以此长度为半径、尼莫点为中心,将上述三岛以圆周串连起来,可圈出一片与整个北美洲面积相当、毫无任何陆块夹杂其中的汪洋大海。 尼莫点所处的偏僻海域与世界上的其他聚落相去遥远,距其最近的迪西岛和马厄岛均罕有人烟,最快的船舶也需耗时15天才能从陆地航行到当地。在此情况当中,距离当地最近的人类,往往是身在地球之外400千米高处的空间站人员,相较之下,最近一个有人居住的陆地还要历经2,700千米方可抵达。由于该区域为全球人口和行经船只最少的地带,故各国航太机构称之“南太平洋无人居住区”(South Pacific Ocean Uninhabited Area),将其作为航天器停用后的坠落地点,避免残骸伤及人类。 此外,由于尼莫点包夹在南太平洋环流所围海域的中间,因此阻挡了营养物丰沛、温度较低的外部海水流入,而陆块与当地的漫长距离,也表示该点欠缺陆上冲刷入海的有机物,亦无从形成海洋雪来维系深海生态系统,称为蓝色荒漠。上述因素使尼莫点周边的海洋环境不足以供养大量生物,惟部分海底细菌可在附近的东太平洋海隆一带依赖深海热泉存活。
游戏的终极boss是谁?跨越大西洋的西班牙官方 游戏应该有两个设置: 1、作为西班牙的官方势力——八路diss应该是不能轻易被打散的,应该通过事件定期给它补充金钱与舰队,而且,八路弟弟应该和英法荷兰都是敌对关系,大家都以能打劫它为荣。它应该是一个终极大boss。 2、它的势力应该是跨越大西洋和太平洋的。 @夺命快意刀 ———————————————————— 西班牙珍宝船队(西班牙语:Flota de Indias)是指从16世纪开始,由西班牙西印度交易所组织的,定期往返于西班牙本土和其海外殖民地之间,运送贵金属和其他特产品的大型船队。运输的货物包括金银、宝石、香辣料、烟草、丝绸等。 珍宝船队通常包含有两支:一支是加勒比珍宝船队,由西班牙本土前往美洲新大陆(主要停泊港口包括哈瓦那、韦拉克鲁斯、波托韦洛、卡塔赫纳)。另一支则往返于亚洲菲律宾的马尼拉和墨西哥西岸的阿卡普尔科之间,被称为马尼拉船队,负责将亚洲的货物送到墨西哥。亚洲的货物到达墨西哥后会被集中运送到韦拉克鲁斯并最终由加勒比珍宝船队运回西班牙。 从哥伦布1492年的第一次远征开始,西班牙就开始源源不断地从新大陆获取贵重资源和特产品。1520年后,为应对逐渐增多的私掠行为和海盗攻击,西班牙决定将分散的运输船组织成两支定期航行的大型船队并为之配备了重武装。这两支船队皆从塞维利亚(1707年后是加的斯)出航,由西印度交易所监督,装载着欧洲的货物(有时还载有非洲奴隶),其中一支前往古巴和墨西哥,另一支前往南美大陆(主要停泊在卡塔赫纳和波托韦洛)。完成贸易和货物装卸后,两支船队在古巴的哈瓦那会合并返回欧洲。 通过派遣定期船队,西班牙官方控制了本土和殖民地之间的贸易。西班牙法律对私人贸易限制严格,殖民地自身只能与一个指定的本土港口(塞维利亚)进行贸易,且西班牙皇室向私人货物征收20%的税,因此不少西班牙和其他国家的商人为了逃税经常进行走私,使得实际上运到西班牙的货物要远多于记录在案的数量。 这样的垄断持续超过两个世纪,也使得西班牙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利用这些财富在16和17世纪进行了频繁的战争,其对手囊括了奥斯曼帝国和大多数的欧洲主要国家(除了神圣罗马帝国)。但是,从殖民地大量流入的贵金属终于在17世纪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并逐渐摧毁了西班牙的经济,同时也造成了美洲贵金属的减产。 珍宝船队1550年时只有17艘船,到了16世纪末已有超过50艘西班牙式大帆船(Galeón,又名盖伦帆船)。17世纪中后期,船只的数量减少到了巅峰时期的一半并继续萎缩。不过在17世纪的最后十年间,因为贸易和经济的恢复,船队得以再次扩大,并一直持续到18世纪西班牙波旁王朝期间。 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叶,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和西属西印度群岛不断受到其殖民对手的侵袭,使得西班牙的航路一直受到威胁:英国于1624年取得了圣基茨,1655年占领牙买加;法国1625年夺取圣多明戈(法属圣多明戈,即现在海地);荷兰1634年占领库拉索。1739年,英国海军上将爱德华·弗农袭击了波托韦洛。1762年英国占领哈瓦那和马尼拉更迫使西班牙暂时放弃了组织大型运输船队的模式。不过随着哈瓦那和马尼拉1764年重归西班牙控制,珍宝船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恢复了航行。 1765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开始逐渐放松贸易管制。1780年后,西班牙开放了殖民地自由贸易。1790年,负责管理殖民地贸易的机构关闭,这一年也是珍宝船队定期出航的最后一年,之后的运输任务则由海军船只单独、分散承担。 尽管很多人认为有大量的西班牙运输船只被英国或荷兰摧毁或夺取,但实际上只有很少的船只遭此命运。只有荷兰人皮特·海因(Piet Hein)于1628年马坦萨斯湾海战中成功夺取了西班牙珍宝船队并将货物安全运回了荷兰。1656年和1657年,英国海军上将罗伯特·布莱克(Robert Blake)在加的斯之战中曾摧毁过该船队,不过船上大部分货物已被西班牙人运上岸。1702年,珍宝船队在维哥湾海战中再次被摧毁,但大部分的货物同样也被西班牙人安全运到了陆地上。所有这些战斗全都发生在近岸海湾,没有一次发生在外海。至于马尼拉船队,历史上只有四艘船被夺取。虽然战斗和风暴(1622,1715和1733年船队遭遇过大风暴)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总的来说,珍宝船队仍然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大型海军行动。 那些由于战斗或风暴而沉没的西班牙宝藏船一直是现代寻宝者和打捞者的主要目标,其中部分船只和宝藏已经被成功打捞并重现于世。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