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之云 汉之云
諸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捨於清淨土,愍眾故生此。
关注数: 25 粉丝数: 137 发帖数: 11,007 关注贴吧数: 184
不管我求还是不求,佛菩萨的慈悲和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最近对扎西拉姆·多多的那首诗相当喜欢了: 《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 你见 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 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 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 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间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这首诗是描写菩萨对众生的爱的,有人误以为是描写爱情,但现在我想开了,世俗那带有深深我执的爱情,如何能与佛菩萨那无私的大爱相比呢? 佛菩萨对于信与不信的人,好人与坏人,智人与愚人,家人与外人,人与其他生命,都是平等无别的爱,这样的大爱,与执着于自己(及“自己的”)的自私之爱,怎可相提并论呢? 所以我们不用求,爱永远就在那里,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而已。 我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执着生死是苦、涅盘是乐,有什么不对?为什么总感觉到与“生死即涅盘”有很大抵触情绪呢? 现在才明白,生死非乐但亦非苦,涅盘离苦但亦非乐,生死非乐非苦,涅盘也是非乐非苦,生死即涅盘也是完完全全正确的啊。 现在才觉得爱憎分明多没必要啊,本来就是无苦无乐,无爱无憎的嘛。 以前我总是在找涅盘,现在才恍然大悟,当下即是涅盘,不用找啊。 最近还想猛批一下时下的一帮子耽着于家庭的人,让他们对家庭有出离心,现在看来也没太大必要了。 说“家是魔王,家是万恶之源”之类的话就能让别人有出离心?或者说“耽着与家的人我鄙视你们”? 呵呵,既然我不喜欢生嗔恨心的人,那么为什么我还要做我自己不喜欢的人? 不过还是想说,不但执着在“自己的家”是不好的,“自己的同学”、“自己的学校”乃至“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佛法”都是很有问题的。 我才发现,我只不过是把家换了个地方而已,根本算不上出离。 最近我把《金刚经》布施给一个求法者了,自己没经读了,心又定不下来了。改天到哪里看看能不能请一本去。
昨天我皈依了,法名心正,以后我就是心正居士了。 我昨天为什么愿意皈依,有一个阿姨问我愿不愿意,我开始觉得我返校必须要皈依,所以就同意了。但后来是我真正想要皈依不是为了返校。 我皈依的是佛陀尊重、关怀、爱护生命的情怀,至于理论思想这个可以商榷。 不管理论怎么样,生命是善良美丽的这个事实是不变的,尊重关怀生命也是我们都应该做到的。 荀子他说人性本恶,去真存伪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偏见,呃。 生命真正的本性是向往真善美的,而一切恶事不过是对真理的错误认识——真理本身也是真善美的,所以一切的恶都只是存在于自己的心里,世界是善的。 佛经上说“一切唯心造”,这话一点不虚啊。 我跟别人说,没有真理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就证明不了“自己”的存在。她说,证明不了自己别人砍你几刀你也不能怪别人了。我当时回答说,我深信因果,就算别人杀我也是我的报应,为什么要怪别人? 我现在觉得,当时的回答有点太消极了,我应该更积极一点——我只要知道生命是世界上最善良最美丽最可爱可敬的东西就行了,无需证明自己的存在。正是因为心里面有了“我”,才会流转生死的嘛。 常愿生死中,见佛得闻法。 昨天还把《天河传说》通关了,买来一直想通的,结果放在床底下一放就是几年。这款游戏在国产游戏中确实是佼佼者,结局也相当地好,改天再把另一个不打最终BOSS的结局通了吧。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