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小珂 轩辕小珂
关注数: 23 粉丝数: 65 发帖数: 2,610 关注贴吧数: 62
没开过车的小白聊聊刹不住 没车,工作和软件有关,懂一点编程和数据库。 1.车速的问题。 假设实际车速73.63公里每小时,将数据上传到数据库,如果服务器的默认单位是英里没小时,就会记录为73.63英里每小时。等到读取数据的时候,就会读取为118.5公里每小时。 同理,车速30.13公里每小时,最后可能会被读取为48.5公里每小时。 可以根据车辆碰撞的损伤程度,来大概的判断车速到底是30还是近50公里每小时。 2.737-max的事情。 现在大家都知道这飞机因为一个迎角传感器给出错误的数据,自动飞行程序使用了这个数据,并且这个指令的权限高过飞行员导致的。 对空难有些了解的会知道。这不是第一次因为传感器故障,自动飞行程序错误判断出错导致的空难。也不是第一次因为飞行员无法退出自动飞行,操控不了飞机导致的空难。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纪录片《Mayday》(空中浩劫)。 不要觉得这么大的公司,怎么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也不要觉得那么多人都开这车,怎么就她刹不住。 BUG之所以成为BUG,就是因为只在极端、少数条件才会发作,通常情况是触发不到的。也是因为平时想不到的原因导致的,所以在测试的时候测试不出来。或者单测试某个模块就是没问题,合起来就是通不过。 电动车和飞机还是很像的,因为都是驾驶员发送一些信号给程序,程序再将这些信号给到硬件。
半成品的nas 去年开始玩pt的时候,先买了个威联通的453Bmini,后来盘位不够了,就想自己搭建一台,可惜那时候还没有蜗牛,也没找到合适的多硬盘机箱,不然能省好多功夫。 目前是下图的样子:最上方是电源然后主板,因为1U电源风扇太吵,所以用的台式机电源,一开始设计的时候,电源风扇刚好在cpu散热片上方,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 淘宝买的铝合金型材,量好尺寸请店家切好,配上螺丝等配件150的样子。主板是淘宝买的12sata集成cpu(J1900)的低功耗主板,装的win系统。只用来保种,还是够用的。不知道是cpu还是系统的问题,盘对盘考速度没问题(稳定170M/s左右),但是用千兆网络从威联通拷贝过来只有40多M/s,但是拷贝过去却是100M/s。 硬盘是淘宝买的希捷8T企业盘。 尺寸刚好够放,只是一直懒的弄个底板固定,就先凑合用了。再下面是12个硬盘,用钢板固定(4片钢板好像100零点),一开始考虑散热,就没用减震螺丝,后来发现散热不是问题,又懒的换了,而且换减震螺丝可能还要重新弄几根型材,现在的尺寸刚刚好放下硬盘。 最大的问题是后期调整很麻烦,拆硬盘不方便,当然了,比热拔插的要便宜的多。 而且,装好之后基本不会调整,热拔插的意义也不是很大。 电源线是用的原装线,淘宝买的“ 刺破头sata供电端子”2.67元5个还包邮,我多买了点备用。最下面是一个25cm的风扇(淘宝45元),全速转的时候也很静音,而且风量大。最巧的是可以用2个螺丝固定在底部,本来还考虑要多弄块板固定,顺便档档四个角,也省掉了。左边是没开风扇的温度,右边是开了风扇的温度。几个8T的是在一起,比较密,所以温度高,12T和2个4T的在另一边,温度就比较低。而插在威联通里的2块8T盘,温度都要42/44度,虽然风扇已经很吵了。还少个硬盘的固定板和侧面固定电源的。淘宝搜了下估计要100的样子。 会回头硬盘加满了,再弄几片塑料板在外面盖一下。就不这么难看了。 整个机箱完全弄好差不多要400。
组raid的误区 先放2个链接: 关于非企业磁盘做阵列RAID5的危险性讨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chiphell.com%2Fthread-1536078-1-1.html&urlrefer=75fbe26a29a999a82b5943cbb405b0cf 一次Raid5故障带来的教训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51cto.com%2Fthread-1021104-1.html&urlrefer=9c4090642c28572a2522be587a30b25d 简单的说,当raid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盘出现轻微、少量的坏道的时候,并不影响数据的读取。但是轻微、少量的坏道在数据重构的时候,是不能通过校验,会导致重构失败,进而数据丢失。非企业盘,容量越大,数量越多,购买时间近的硬盘,越容易出现重构失败。 raid是为了满足企业高可用的需求,为不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为的是数据持续可用,更换硬盘的时候不中断数据访问,数据安全是要靠备份保证的。而且组raid,不能等硬盘坏了才换,而是在检测到硬盘健康状态不良,有轻微错误时就换,为的就是避免同时多个盘出现坏道。 针对PT下载、家用NAS或者数据仓库而言,建议不组raid而是独立的硬盘。 将数据分级,重要的少量数据同时保存在2个或者更多个的硬盘上。一般的NAS都有自动同步或者备份的功能,例如手机拍的照片,自动同步到硬盘1,然后每天自动备份到硬盘2或者更多个盘。 不太重要,或者丢了可以重新下载的就不用管了 。即使硬盘坏道严重,硬盘挂了,恢复数据的费用比恢复raid的费用要少多了。
防御阵型的几个不足(PS,你的练习模式能拿多少分) 玩了好久的防御阵型了 ,去年玩英文版,今年升级到中文版了 只是因为各种原因,只玩通了故事模式,还有几个关的磨练模式(99波) 故事模式就不说了,各有各的过法。磨练模式,只要冲击塔配合时空塔,挺过前面布局的几波,就没有悬念了,难点在于开局。 回到正题,在我玩的过程,发现这个游戏的2个不足。 1.怪物的路线是入口进入地图后,朝基地的方向前进,然后朝出口的方向回去,如果路上没拿到能量核,也就不管了。如果怪物的坚持朝向能量核的话,难度上可能还会再提升一下。 2.积分的计算。要想得到高分,首先,不能丢能量,最好不要让能量离开基地;其次,尽量的少造、晚造塔;最后,尽可能快的杀怪。当然,还可以在最后一波杀完后,卖掉塔,骗一点利息。问题处在游戏胜利的判定上,最后一波全杀掉,就判定胜利。应该有人想到了,如果最后一波的最后一个怪,在接近出口的地方再杀掉。是不是可以让利息更高一些呢。 这个游戏,玩的应该是策略,那怎么样判定你的策略是不是好策略呢。得分高的,还是用塔少的?分数上,有很多“技巧”可以利用。同样3级塔,2机枪塔的费用和1个加农的费用是一样的,不是用塔少的,就是好的策略。而卖塔也是有惩罚的,频繁的卖塔,造塔,肯能要降低策略的评分。 我想,练习模式(固定资源模式)的得分,应该能更好的体现策略的好坏。现在唯一的问题是,除了第20关的练习模式卖塔没惩罚,其他都有。不知道是不是中文版的原因,要知道,英文版里,20关故事模式起始1000资源,而中文版是1500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英文版进不去了。要不还可以进去看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