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556
U_556
。。。
关注数: 59
粉丝数: 462
发帖数: 19,517
关注贴吧数: 27
探索瓜岛沉没的舰队 这是巴拉德先生探索瓜岛的一个纪录片,可惜没有中文字幕。 但是英文字幕也没有,想用谷歌翻译凑合着看也不可能了。 大家仍是当作图贴来看吧。 ================================ 萨沃海战,三川已到。明显在吐槽盟军警戒性低炮雷齐加(不要在意这艘船的型号)中招的堪培拉这个应该是昆西
U556与俾斯麦号 U556号潜艇和俾斯麦号战列舰,这两艘船有着很深的羁绊。 当年U556和俾斯麦不仅都是在布隆福斯造船厂建造的,而在U556旁边的,就是俾斯麦号。 (U556于40年1月—12月期间建造,俾斯麦40年时也在这进行设备的安装,两舰夏季时就在一起) 1941年1月,当U556快服役时,艇长伍尔法思觉得要找个乐队来好好演奏庆祝一下。 于是他就去找了俾斯麦号的舰长林德曼来帮忙,林德曼也欣然同意了这个要求。 俾斯麦号的军乐队就这样特地的为U556进行了演奏,这是世界最大战列舰对一艘小小潜艇的祝福。 (1940.08-1941.12 ,俾斯麦级在这段时间是世界最大战列舰) 伍尔法思和林德曼伍尔法思对此感到非常的高兴,为了感谢俾斯麦号,他特地写了一份保证书给林德曼。 这个保证书的大意是, 无论是在海洋、湖泊、河流还是小溪,U556都将帮助她的姐姐俾斯麦,击退所有飞机和鱼雷的攻击。 无论是在任何地方,如果俾斯麦不幸受伤进水,哪怕是用拖,U556也要把她的姐姐拖回港口。 林德曼也笑着接收了这份U556给俾斯麦的保证书。 U556号潜艇和俾斯麦号U556号潜艇在参战前还和俾斯麦号的妹妹提尔皮茨号有过一小段故事。 一天,U556从提尔皮茨旁驶过,伍尔法思艇长和提尔皮茨号的舰长托普都站在各自的舰艇上互相致意,伍尔法思随后举起了一个大喇叭,对托普大声说: ‘’舰长,跟着我做!” 托普认为伍尔法思的小潜艇搞不出什么花样。 然后,然后U-556号开始了下潜了。气得托普舰长差点把望远镜扔出去。 与提尔皮茨见面的U556,可见托普舰长正举着喇叭喊话提尔皮茨号的军乐队,可以用其来参考一下俾斯麦号的情况 (不知作为俾斯麦妹妹的提尔皮茨给U556演奏过没)U556后来加入第一潜艇舰队,在伍尔法思的指挥下,于1941年2月开始了其第一次战斗巡航,战果还不错。 总共击沉了6艘敌船击伤1艘。但是,却用完了所有的鱼雷。 而U556绝对没有想到,她在海上马上就要和俾斯麦号再次相见。 不过这时的俾斯麦号已经受伤多时,特别是船舵的损坏,导致其即将被英国舰队追上。 至于U556,没有任何鱼雷的潜艇什么也做不了。 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俾斯麦走向最后的毁灭。 U-556号潜艇航海日志有关记录: 19:48分,注意!1艘“英王乔治”级战列舰和1艘航母——可能是“皇家方舟”号出现在东方,正高速航行。如果我现在还有鱼雷该多好!我甚至都不用接近目标。根本没有驱逐舰护航,敌舰也没有做例行的规避动作! (其实附近有英国驱逐舰,只不过当时浪大所以伍尔法思没有看见) 23:30分,注意!1艘驱逐舰突然出现!当她在我们上面驶去的时候,我才潜到90尺。在潜内我们可以清楚的听到她螺旋桨发出的噪音。但我们非常幸运,没有深水炸弹。 0:00; 出水。我能为“俾斯麦”号做些什么呢?我能看见她开炮时炮口的火焰,炮声震耳欲聋。我离她这么近,可是却什么忙也帮不上,这实在是一种非常痛苦的感觉。我唯一能作的事情就是联络其它有鱼雷的潜艇。 04:00; 海水在继续上涨。“俾斯麦”号仍然在坚持战斗。 就这样,在5月27日,俾斯麦号被击沉。而看着这一切,却没有任何办法的U556,最后只能返航。 6月27日,即一个月后,U556在海上被击沉。 后续,U556号的艇员还是比较幸运的,包括艇长在内的41人获救,只有5人阵亡。 1978年, 63岁的伍尔法斯在德国威灵根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道:“我不应该去目睹俾斯麦号的悲剧,但我仍然去了,可是什么也办不到。一想到我无能为力的情形,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遗憾,这是我军旅生涯的遗憾。甚至在战俘营也没有这种感受。” 也许乌尔法斯认为,当时他的鱼雷都用在相对不重要的商船上,如果情况不是这样,结局也许会是另一种。 但历史永远不可能有第二次机会。 这也是U556号潜艇最悔恨的一件事。 莱茵演习态势图,U556就俾斯麦在不远处U556与俾斯麦,历代猎杀潜航德国战役都必有的一关。 关于U-556与俾斯麦号,猎杀潜航2可能是国内最早的记录。 前面的U-556号潜艇航海日志,就是取自猎杀潜航2中的任务介绍。最后看一下这份当年U556给俾斯麦的保证书。 让人感叹真是造化弄人,上面的那几架飞机,简直就是剑鱼的模样。 而海里的那枚鱼雷似乎也预示着对俾斯麦船舵的致命一击。 谁也无法想象,这份保证书的内容最后竟然成真。 再看看最下面那幅画面,U556哪怕是是拖,也要把她的姐姐带回港口。
架空:阿号作战对决 我也YY一下,信浓提前在阿号作战前服役,同时41年日本开工两条大凤 加强版的第一机动舰队登场 另,日本舰队设定有些微变化,瑞凤已提前战损,长门未参战,但多条三偎 (此帖非严谨的战史架空,本帖当作图贴看吧) 栗田舰队,大和三姐妹出击小泽本队的双凤双鹤城岛高次的乙部队(蓝脸) 对手,庞大的TF58登场(兵力同史实)李中将的战舰部队出师不利 6月19日,正在航行的栗田舰队遭到美军潜艇攻击,被命中4颗鱼雷,所幸损害在控制范围之内。 但舰上引发的火灾让信浓一半飞机损失掉了。随后日军机群开始了对美军舰队的突袭,但是,由于日机不仅要面对数量质量占双重优势的F6F 更大的难题是要面对小泽提督的 射程外战法
求教,41年之前德国有什么合适的舰载鱼雷机吗? 栗田舰队镇楼以及远道而来的德国友人
一战时期的德国战列舰图纸 摘自Marine Arsenal系列里的图片。
死不瞑目的Z舰队 前段时间看到的新闻,想想也无语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5日报道,由于“反击号”和“威尔士亲王号”沉没地距离马来西亚海岸仅几海里,近年来不断有废品商潜入残骸,窃取金属部件。“泰国技术”潜水公司发言人斯图尔特·肖称,“废品商们从‘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上卸走了两艘军舰剩余的螺旋桨推进器。”除了螺旋桨推进器之外,废品商还从残骸中偷取其他金属,这其中主要是铜、钢和铝。 据称,对废品商而言,沉没于海底的军舰简直就是一个宝库,仅磷青铜的废钢就值每吨3800英镑(约合37402元人民币) 马来海战中的Z舰队,沉了也没能安息。02年捞上来的舰种,可惜Z舰队沉的浅了一位吧友在战列舰吧发的类似消息,听闻这件事已经引起当事人水兵家属的严重抗议 http://tieba.baidu.com/p/3386040061
终于补看完雷欧,以及看完奈克瑟斯。 感觉圆古拍奈克瑟斯时已经没有拍雷欧时的魄力了,拍雷欧时圆古也是资金问题收视问题等等。 所以是各种砍,砍团、砍mac、砍百子,连雷欧也被砍一回。不过好歹拍完了。 然后再看奈克瑟斯,终于明白奈迷的含恨看完的意思了。 姬矢篇之后明显进度太快,一些剧情还没展开完就没了。 比如大结局,拍的也太快了,一集就匆匆结束了。没钱时的圆古真是各种砍啊(蓝脸)
【起风了】和【永远的零】 很希望大家能把这两部影片放在一起看一下。 这两部影片,同样的年代,不同的角度和故事。 看完后,却同样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沉思和感动。即将离别的人们分手了,不知还能否再见也许早已知道结局
德国队赢了!!! 大家一起庆祝吧!德国队胜利了!!
终于把风之谷的漫画版看完了。。。-- 感觉风之谷漫画版的更好一些,动画版的剧情是没展开完阿--
【架空】各位如何来进行这场苏里高之战。 背景:莱特湾海战 你现在的手头兵力如下 第二战队 山城 扶桑 伊势 日向 第二十战队 青叶 最上(水侦5) 第一水雷战队 阿武隈 第4驱逐队 满潮 朝云 山云 第27驱逐队 时雨 初春 初霜 第三水雷战队 由良 第7驱逐队 潮 夕暮 若叶 第18驱逐队 霞 不知火 曙 ============================================================== 注: 一, 伊势 日向 未改成航战。而且由于这是架空版的,所以,请不要在意某些军舰原地满血复活。 二,栗田舰队和小泽舰队将比史实更强大一些,所以你不必担心更多,你只需考虑冲进苏里高之后干什么。 栗田舰队 小泽舰队 6BB 6CV 12CA 4CL 2CL 14DD 20DD 舰载机240 三,作战时间和作战目标,以及美军兵力如同史实。 可以开始了
在太吧也玩了很久,献一图。 不用解释了吧
对日本海军玩特攻如何? 伟大的意大利万岁,生日快乐!!!
【游戏向】扶桑太强大了,怎么破阿-- 刚玩战斗位置太平洋,进决斗模式。 第一次对阵扶桑,用的声望,基本上是被虐杀。 第二次对阵扶桑,用的纽约,又是被一顿痛揍。 第三次对阵扶桑,用的乔五,结果竟然又挂了。 第四次对阵扶桑,用的南达,于是我终于终于。。。 终于勉强赢了阿,我泪流满面阿。┳_┳ 游戏里面的扶桑也太强大了吧。火力逆天,防护逆天,各种逆天 。-- 扶桑也太逆天了吧,这不科学啊。求教高手,怎么破啊。┳_┳
战列舰鱼雷防护系统概述 转自战列舰论坛 ================================================================================= 在战列舰的设计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设计出一套完善的水下防御系统,特别是针对来自鱼雷的威胁。 在现代战列舰发展之初,设计师们仅需考虑敌舰炮弹在战舰水线附近造成的伤害。他们的对策就是现在衡量战列舰防护强弱的必须指标:装甲带。但之后,设计师们认识到了水下命中的威力。于是,他们以较薄但更低的装甲带延伸或是增厚的防雷壁作为补充。 另一需考虑的是来自的战舰下方的破坏——自磁性引信的水雷与鱼雷出现后,这种威胁更加严重,但却从不曾得到过彻底的解决。炸药在舰底爆炸后,向上方的水面冲去的、充满高压气体并不断扩大的气泡会将能量完全释放到舰底上,从而可能重创一艘战舰最重要的龙骨。设计师们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只好使用带有轻装甲的多层舰底结构(一般是双层或三层),但即使能防止了大范围的进水,通过刚性承力结构传导的巨大震动仍可损坏动力系统与武备。 最后一点是炸药在战舰侧面的水下爆炸的情况。在这种时候,大部分的能量随着冲出水面的气泡形成巨大的水柱,只有小部分作用于战舰上。厚重的装甲——比如装甲带——可以抵御这种冲击,但一般的水雷与鱼雷定深都会低于装甲带覆盖的地区。其实,在出现装甲带被直接击中这种较少见的情况时,后部的舱室也常常会进水。由于重量的限制,装甲带也无法延伸到舰底。此时,战列舰就需要另一种防护结构,以抵御鱼雷、水雷以及近失弹对装甲带到舰底的这段舰身造成破坏。 这就是本文的主角:TDS——Torpedo DefenseSystem——鱼雷防护系统。鱼雷防护系统通常布置于从装甲带到舰底、从最前弹药库到最后弹药库之间的区域。在舰首与舰尾,战舰的宽度使之无法布置这一结构。因此,鱼雷防护系统并不能完全保护战舰的舰首、舵机以及传动轴。 在无畏舰诞生的时代,鱼雷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稳定高速的自航鱼雷已经出现。因此,第一批无畏舰就成为了最早装备TDS的舰艇。而时代的开创者,皇家海军的无畏号战列舰,仅仅在局部藏段装有鱼雷防护系统。不过比起几乎没什么可称得上是“鱼雷防护系统”的前无畏舰,这已经是一大进步了。
再议德日海军合作 德国海军&日本海军镇楼
战场架空:多少架剑鱼可以干掉大和。 考虑到攻击的一方是老旧的剑鱼飞机,那大和的防空火力仍是按41年状态来计算。 设定每波都用15架剑鱼来攻击大和,每波全部攻击一舷。以41年大和悲剧的防空火力+悲剧的防空火控,那么可以估计: 前二波为3~4雷命中,第三波为4~5雷命中。 也就是说,45架左右的剑鱼,就可以干掉41年状态的大和。
俾斯麦号防空缺失之因。 在大西洋上,俾斯麦号的防空火力,竟然连英国人老掉牙的剑鱼飞机都没能打下来哪怕一架,一直是为众多德粉所吐槽。 那么,我们就大致看看俾斯麦号的防空火力,到底是什么样,又有哪些缺陷。 先看一下俾斯麦号的防空火力构成 8座双联10.5 cm/65 SK C/33 高炮 8座双联3.7 cm/83 SK C/30 机炮 12挺20毫米/L65 MG C/30(单管)机炮 2座四联装20毫米/L65 MG C/38 机炮 ======================================= 以下的详细数据转自 战列舰论坛 海武译制区,感谢 Henschel 的翻译。 (偷偷说一下,他就是战列舰吧大吧之一的 H中士 ,资深BB党哦)
欢迎吧友们到战列舰吧作客。 嗯,时隔五年了,战列舰吧终于解封,很高兴的说。不过,目前此吧也算是百废待兴,正在建设之中。 但是嘛,战列舰吧的底蕴毕竟还是在滴~~~~战列舰吧里可是有不少的BB党资深人士哦,如果吧友们有对海军特别是大舰巨炮感兴趣的话,欢迎过去常作客。
毛国神舰苏联级挑的过大和??? 大和什么时候沦落到谁都可以辗压了?
战列舰吧解封了!?庆祝一下! 战列舰,终于回来了。
大和号战列舰改造方案 本架空以菊水作战为基础,假设大和号并没有被美军飞机打沉,而是成功的突破美军防线,并在冲绳抢滩成功。 然后,美军经过不断的作战,最终完整缴获大和号,并于1946年将其拖入珍珠港,经过数年,将其改造为 大和旅馆,为世界人民造福 可做的还有其他用途,比如 日本方面在拍摄《男人们的武藏号》时,可提供全景服务 而美国在拍摄《超级战舰》时,也可和密苏里号战列舰一样,友情参加
老匪为你科普旧日海火控 我先保持沉默 我曾问过一个问题,15架剑鱼攻击大和会如何。 于是,老匪为我详细的科普了旧日海火控
战列舰论坛对苏系战列舰的评价。 嗯,咳咳。 看来苏系战列舰的神话还是要多感谢瓦利亚阿 好了,下面是正文 ================================================================================= 苏联级防护评价垂直防护:苏联级的主装甲带采取了渐变厚度,前部弹药库处的厚度为420mm-390mm,轮机舱处为375mm,而后部弹药库处则为380mm,倾斜角为5度。 苏联级采用的装甲,其抗弹性能优劣未知,但考虑到苏联当时的工业水平,其性能应当不会超过日本装甲。结合其较小的倾角,可以认为其舷侧装甲的抗弹性能并不出众。 水平防护:第一层甲板为25mm,第二层甲板为155mm,第三层甲板为50mm。 25mm厚的第一层甲板并不具备剥离被帽的功能,也无法抵御高爆航空炸弹的攻击,没有任何价值。而第三层甲板的厚度则颇为尴尬,50mm不足以挡住最大的炮弹破片,作为防崩落装甲则厚度过剩。如果将第一层甲板的装甲取消,将第三层甲板的装甲削薄,然后加强主水平装甲的厚度,理应能获得更好的防护效果。 水中弹防护:仅有普列赛系统与薄薄的舱壁,基本不具备水中弹防护能力。 火炮防护:炮塔正面495mm/倾斜,侧面230mm,后面410mm,顶部230mm,炮座425mm(主水平装甲以下为50mm的装甲围筒)。 鱼雷防护:缺乏有效资料,但鉴于普列赛系统的实战表现较为欠佳,可以认为苏联级的鱼雷防护水平较差。 防护区域:主装甲带较长,且具备艏艉装甲带。艏部的舷侧装甲厚度为220mm,水平装甲厚度为100mm。艉部装甲带厚度与主装甲带一致。此外最靠近艏艉两端处还设有薄装甲。艏部装甲带有厚度过大,浪费重量的嫌疑;而艉部装甲带完全可以向内收缩,节省重量。 抗损性能:轮机舱采用交错布局,受到攻击后同时丧失所有动力的可能性较小。防崩落设计一般。 评分:垂直防护 C(前部弹药库 B),水平防护 A-,水中弹防护 D,火炮防护 B,鱼雷防护 D,防护区域 B,抗损性能 C。 总体评价:B 补充说明 苏联级的奇葩设计颇多,如:舰艏装甲带防护过剩,水平装甲布局奇葩等。 其中 最为失败之处,是其古怪的横向装甲隔壁设计。舰艏处的两道纵向装甲隔壁,分别厚285mm和230mm,其厚度能够抵挡斜向射入的主炮炮弹,但却无法抵挡从正面笔直射入的主炮炮弹。艉部的装甲隔壁,则分别厚180mm和365mm,且第二道装甲隔舱位于艉部主炮塔的中轴线附近,这种设计纯属浪费装甲重量。若将舰艏第一道和舰艉最后一道装甲隔壁的厚度削薄,加强舰艏第二道装甲隔壁的厚度,并将舰艉第二道装甲隔壁移至炮塔之后,无疑能在保持防护水准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节省大量重量。 苏联级空有6万吨级的排水量,其防护性能却只能达到4万吨级欧洲新锐战舰的水平,可谓是十足失败的设计。
比较一下俾斯麦与大和的战力。 我先吐槽一下,俾斯麦PK大和,如此如此 喜感的海军话题, 怎么是经常性的能在各种地方见到,这不科学阿。。。 ================================================================================ 先比较一下防护, 模拟炮弹可以对俾斯麦造成的不同伤害 【击破主装,击中宆甲】【击破主装,击中主水平甲板】【击破上部甲板,击中主水平甲板】【不解释】
大德意志级战列舰VS日本海军战列舰舰队 德方,两艘【巴掌】的大德意志级战列舰 三号舰----巴掌 四号舰----拍七
海战法则:珍爱生命,远离T阵。 老匪不容易阿,有时他为了大清,那是把蝗蝈都给黑了。……话说老匪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大书特书T字阵,老匪先说甲午对马两大海上战役,蝗海皆因T阵神威大破敌军。然后,老匪又说,苏里高蝗海大败之原因,其真相也是T阵!……T阵,真乃火炮时代海战第一杀器。怪不得大清会输,原来是因为T阵。怪不得苏里高海峡海战,西村会败的那么惨,原来也是因为T阵阿。
真是刷分的极品! 亮点在第16楼 http://tieba.baidu.com/p/1994312124?pid=26411005581&cid=0#26411005581
设想:德国海军向日本海军订购舰载机。 先娱乐一下 1940年某月某日,雷德尔元帅正在为齐柏林号的舰载机问题而感到不高兴,这时,突然,他看见了一份广告…… 广告: 你还在为没有舰载飞机而苦恼吗? 你还在为缺乏空中掩护而忧心吗? 不用担心!不用害怕! 日本海军舰载机特价销售,只需XXX!只需XXX!九六舰战带回家。九七舰攻带回家。 九六舰战,速度快火力猛机动性高,国际一流舰载战斗机,为您的舰队撑起天空的保护伞。 九七舰攻,攻击力高灵活性好,可携带威力强大的鱼雷和炸弹,是航母出海作战的必备战机。 还等什么? 九六九七,你,值得拥有。
感觉长门的穹甲是不是过剩了些。。。 长门弹药库最厚处的穹甲也太最厚了吧,话说其最厚处都快赶上主装了。。。
二战德日海军技术交流。 德日两国在二次大战时虽为同盟之邦,但是碍於地理位置相隔遥远,交通十分不便,再加上於战争期间正常交流管道多被封锁切断,两国间能互相帮助的程度实在非常有限。不过,由於战事激烈,两国间仍以各种方法,尽可能的达到互通有无。相较於盟军,特别是英美之间交通之方便,物资输送之容易,德日间要达到如同英美间般的物资技术交流量是难上加难。在当时,位处东北亚的日本与中欧的德国间交通的管道有三: 第一,经由空运; 第二,经由西伯利亚铁路; 第三,从日本走海路经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到达德国占领下的西欧,或是经苏彝士运河到达地中海再由义大利陆运到德国。 其中,第一项跟两国空中运输能力有关,德日双方虽都有超长距离联络机的构想和计划,但是始终无法实现,加上空运在一定技术水准下,具有运载能力的限制,而且,两国都无法在战时拥有大规模的超长程运输机,所以此一项目完全无法实现。 第二项,经由西伯利亚铁路陆运,在德苏开战后也告无法通行。 第三项,经由海运,在运载量上较前二者更为余裕,而且也是唯一可行的运输模式,不过,在英美掌握海权的状态下,也无法达到成功有效的大规模运输,其中,经过苏彝士运河的路线由於德军迟迟未能攻克埃及而永远无法实行;绕过非洲南部好望角的路线也因为盟军的海上势力,以及对印度洋的控制而危机重重。要在物资上达到量上面的互通有无实在是没有可能,所以两国间的交通顶多只能达到在技术上的交换。 本文参考日本防卫厅公刊战史丛书海军军战备中第四章「日德海军技术交流」一文,详细的探讨两国间在海军部分的技术交流。
改造扶桑的脑袋。 众所周知,因为扶桑的脑袋造型比较奇葩,而脑容量也比较小(关于此句请参看老匪言论) ,所以被甚为诟病。 因此,现决定,对扶桑的脑袋进行改造。 ================================================================================= 【马来小脑】
二战大英被击沉的舰船(← ←)
【号外】老匪的脑容法其实是对的。 注:此法仅限于旧日本海军 【马来】==========【蛮夷】===========【侧大头】===========【正大头】
推荐大家去一个地方。 战列舰论坛,海军爱好者的福音。 如果谁对海军特别是战列舰有兴趣的话,欢迎过去哦。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zhanliejian.com%2F&urlrefer=698ae2e27c01374513df5d440fa02a7d
联合舰队之普通、文艺、2B。 普通大和文艺大和2B大和
德国舰艇结构图
日本海军【舰种】划分。 鬼畜,洋夷野种,血统低劣不堪,肮脏至极,身体也是更加的垃圾。================================================================================= 马来,马来种典型特征,脑袋小,脑容量低,身体素质低下,比较瘦弱。================================================================================= 蛮夷,但是其拥有少量的神族血统,脑容量也较大,足以压制马来,身体也比较强壮。
试着进行一个架空----德日赫尔戈兰湾海战 背景 1917年,一次大战期间,英日两国达成协议,日本将派遣4艘金刚级加入大舰队。(本架空中日德兰海战并未发生)同年11月份,因英国战巡分队多艘战巡发生机械故障问题。英国遂决定将攻击赫尔戈兰湾德国扫雷舰艇的任务交给日本。 双方舰队在11月18于赫尔戈兰湾发生交战 双方兵力 战巡分队:金刚、比睿、雾岛、榛名 轻巡洋舰分队:天龙、龙田、卡利登、加的夫 四支驱逐舰分队,共20艘驱逐舰 战巡分队:德弗林格尔、吕佐夫、兴登堡、塞德利茨 轻巡洋舰分队:柯尼斯堡、纽轮堡、皮劳、埃尔平 四支雷击舰分队,共20艘雷击舰
德国潜艇要是放到太平洋,那就是个bug。 就二战时期,谁能真正有效的对付了XXI。
用SpringSharp还原的俾斯麦数据。 船称 俾斯麦 国籍 德国 类型 战列舰 下水日期 1936 排水量: 40,064 吨 轻载; 42,084 吨 标准; 46,674 吨 正常; 50,346 吨 满载 尺寸: 全长 / 水线 x 最大宽度 x 吃水 820.21 英尺 / 792.49 英尺 x 118.11 英尺 x 30.51 英尺 (正常装载) 250.00 米 / 241.55 米 x 36.00 米 x 9.30 米 军备: 8 - 14.96英寸 / 380 毫米 火炮 (4x2 火炮), 1,763.70磅 /800.00千克弹, 1934 式 后膛炮 安装 在旋转炮塔内 (在炮塔座上) 在中心线艏尾, 均匀分布 , 2 升高的炮座 - 背负式 12 - 5.91英寸 / 150 毫米 火炮 (6x2 火炮), 102.98磅 /46.71千克 炮弹, 1928 式 后膛炮 安装 在旋转炮塔内 (在炮塔座上) 在两侧, 均匀分布 16 - 4.13英寸 / 105 毫米 火炮 (8x2 火炮), 35.32磅 /16.02千克 炮弹, 1933 式 防空炮 安装 在地井改速射炮架上 在两侧, 均匀分布 , 全部升高的炮座 16 - 1.46英寸 / 37.0 毫米 火炮 (8x2 火炮), 1.55磅 / 0.70千克 炮弹, 1930 式 防空炮 安装 在甲板炮座上 安装 在两侧, 均匀分布 , 全部升高的炮座 16 - 0.79英寸 / 20.0 毫米 火炮 (10 炮座), 0.29磅 / 0.13千克 炮弹, 1930 式 防空炮 安装 在甲板炮座上 安装 在两侧, 均匀分布 , 14 升高的炮座 舷侧重量 15,940 磅 / 7,230 千克 每炮备弹,主炮组: 120 装甲: - 装甲带: 宽度(最大) 长度 (平均) 高度 (平均) 主要: 12.6英寸 / 320 毫米 562.34 英尺 / 171.40 米 16.40 英尺 / 5.00 米 艏艉: 2.76英寸 / 70 毫米 229.33 英尺 / 69.90 米 9.51 英尺 / 2.90 米 0.82 英尺 / 0.25 米 非装甲艏艉 上部: 5.71英寸 / 145 毫米 562.34 英尺 / 171.40 米 7.22 英尺 / 2.20 米 主装甲带覆盖 109% 的正常长度 - 鱼雷防护壁 : 1.77英寸 / 45 毫米 562.34 英尺 / 171.40 米 30.05 英尺 / 9.16 米 - 火炮 装甲: 正面 (最大) 其他 炮室 (平均) 炮塔座/地井改速射炮 (最大) 主炮组: 14.2英寸 / 360 毫米 7.09英寸 / 180 毫米 13.4英寸 / 340 毫米 二级: 3.94英寸 / 100 毫米 1.30英寸 / 33 毫米 3.15英寸 / 80 毫米 三级: 0.79英寸 / 20 毫米 0.39英寸 / 10 毫米 0.79英寸 / 20 毫米 -装甲甲板: 5.02英寸 / 128 毫米, 指挥塔: 13.78英寸 / 350 毫米 轮机组: 燃油锅炉, 蒸汽机, 齿轮传动 , 3 轴, 137,994 轴马力 / 102,944 千瓦 = 28.67 节 航程 8,525海里 在 19.00 节 最大排水量下燃料仓载重 = 8,261 吨 人员配制: 1,587 - 2,064 耗资: £18.680 百万 / $ 74.720 百万
如果你是一名日军潜艇的艇长。
可能是又一部神剧 《铁甲舰上的男人们》。。。 这片名我已经跪了。。。
世界上最早的特摄电影阿。。。 42年拍的《夏威夷·马来海海战》
各位感觉谁更像
一战德国战列舰、战巡结构图。 没找全,只找到超无畏及以后的,大家先将就着看吧国王级战列舰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
二战德日海军交战,德国海军最终可以获胜。 当然,太吧贯例,先来个超时空转移,得把二战时的日本挪到英国的位置来。-------可以预见,要是二战中的德日海军发生交战,把德国海军所有的主力舰都绑一块,能顶住日本海军航空战队攻击两个小时,那就算德国人祖上烧高香了。另外,用狼群消灭联合舰队,除非给邓尼茨开挂密籍,否则累死他也不办到。潜艇灭船队可以,灭联合舰队?还是一边歇着去吧,哪凉快哪去。--------但是,德国海军终能取得最后胜利。其实很简单,狼群根本无法消灭日本海军(也用不着消灭),还是通过吨位战,来不断的攻击日本商船队,摧毁日本的海上交通线。当日本的海上运输彻底崩溃以后,这场海战,德国其实已经赢了。
俄军唱海绵宝宝算什么?看看大美利坚的军队。 这个必须顶
原来日本人民早在1967年就改造大和号了 爆炸沉没然后.....
苏联设计24型战列舰干什么。。。 不科学啊,23都还没搞完
【老匪语录】 镇楼
大英的加拿大号战列舰。。。 战列舰论坛上看到的。。。
此图略喜感
好好的问一下。。。 这个这个。。。要【手动】引爆战列舰的弹药库,具体该怎么办--
日本战争大片剧照 《吴军港》
海战架空:大和VS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 设定:大和及其护航舰(雪风、时雨、野分)在A海区遭遇欧根亲王,随即大和展开攻击。欧根亲王马上电告附近友舰并与大和保持一定距离,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则分别从A海区附近的B海区和C海区高速增援,并同时抵达战场,出现在大和左舷和右舷方向。------声明:本架空不会也不允许各种“意外”情况出现,比如,大和弹药库里有人抽风了,或者有谁不小心手滑~~~~再比如,德方的指挥官是阿尔泰人种,而大和的指挥官是一马来~~~~
日本海军对待被俘船员或落水平民怎么样? 问一下,对这方面的情况不太了解。
【大改造】
国军如果能得到II型潜艇,抗战时能有多大作用。 II型潜艇虽说性能谈不上先进,但当时日军的反潜能力
【胡思乱想】日本的老式战列舰,是否需要大改造。 扶【桑】镇楼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