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帮问鹿帮
鹤帮问鹿帮
关注数: 182
粉丝数: 333
发帖数: 20,712
关注贴吧数: 39
从“明儿”到“满遗”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第十四集是讽刺文字狱的,有人说了句“明儿……”便被官差说他“要做朱明的孝子贤孙”,有人叫“保发”则是对抗“我大清”剃发之政,皆被拿去关了大狱,这些桥段各位想必还有人记得。 昨日,本人上线来便看到有人给我封了个“满洲遗民”的头衔,心中暗道侥幸。幸而此公并非官差,否则本人岂非早已被他下大狱了?可见某些网络反清复明人士,骨子里却是地地道道的“我大清”思维啊。
大明神宗事略
辽诗话 〈序〉 唐、宋、元、明俱有诗话,或专集,或散见,为风雅故实;惟五代与辽未备,士林有余憾焉。新城王尚书作《五代诗话》,以授北平黄侍郎昆圃先生,先生缀遗补漏,纂辑刊行,而辽犹阙如。辽自唐季基于朔方,虽地处北鄙,文墨非其所尚,然享年二百,圣、兴、道三宗,雅好词翰,咸通音律,有国乐、雅乐、大乐、散乐、铙歌、横吹乐。东丹王倍聚书万卷,平王隆先着有《阆苑集》。文学之臣,若萧韩家奴、耶律昭、刘辉、耶里孟简,皆淹通风雅,特以诗传者罕,故无人焉为之援述绪言申译遗句耳。海宁周生芚兮,博采群编,凡涉辽诗,无不摭入。以正史为宗,以志乘、说类为佐,上至宫廷,下及谣谚,事典而核,语赡而雅。白萧后、文妃之诬,着张孝杰、赵良嗣之奸,可备劝惩,可昭法戒。洵一代风雅之故实,辅张舜民《使辽录》、许亢宗《使辽行程记》、史愿《亡辽录》之略,芚兮可谓有功辽代者矣。昔吾乡顾太史秀野刻《元百家诗》成,梦元人之徒,俯拜床下。芚兮《诗话》,流布通都,吾知辽代君臣,必有感谢入梦者。乾隆己卯仲春,长洲沈德潜题。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评析
~~~~~~~~~~曝照~~~~~~~~~~~~~~ 曝照者,曝书照之简称也。 窃闻《四民月令》有云:“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 今值网络,不拘时令,曝书存照,诸君轻喷。
~~~~~~~~~~曝照~~~~~~~~~~~~~~ 曝照者,曝书照之简称也。 窃闻《四民月令》有云:“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 今值网络,不拘时令,曝书存照,诸君轻喷。
SUN长老好 走过,路过,飞过,飘过,爬过,游过,十五字
南宋丹青录 我又来刷分数了
阿狸党万岁 为了阿狸党的光荣,我要刷点分了
闲话诸子之闲话孔子 要对一位思想家的思想做出肯定或者否定,都要遵循一个原则:从该思想家的的经典文本入手。 总括而言,孔子之思想始于“礼”,进于“义”,最终归于“仁”。所谓“礼”,狭义上说是指仪式文物,广义上说则是节度秩序。孔子之“礼”便属于后者。摄“礼”归“义”进而摄“礼”归“仁”。所以孔子之“礼”非仪式文物,而是在于启发人的自觉心和价值观念。孔子所建立的“礼、仁、义”之理论体系,旨在摆脱原始信仰的形式主义,显现出人类对自我的肯定。接下来,我将利用孔子的原始文本,来粗谈一下孔子。 摄“礼”归“义”: 孔子的“义”是正当的意思,“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这在西哲之中是相当明显的正义论范式。孔子提倡正当的行为,而“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则是由“义”的正当性所衍生出来责任概念。关于“礼”和“义”的关系,孔子则做了如下论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说明义是实质,“礼”依托于义,是“义”的表现形式。礼,即秩序。一个有秩序的社会是建立在正当行为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历史、社会、心理乃至生理其本身都不能提供价值观念,只有自觉的意识才是价值观念的唯一根源。凸显人的自我自觉之心,是孔子为后世儒学奠定的基础。 关于孔子的“礼”,请千万不要理解成繁文缛节,因为孔子尊礼制,但反对繁文缛节的表面文章的,“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修》)。所以,孔子不是形式主义者。 摄“礼”归“仁” “仁”的观念是孔子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其思想脉络的终点。“夫人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论语·雍也》)这里,孔子明确的表述了“仁”的本义:视人如己,除蔽私累。“仁”到了这样的境界,即是自觉,不求于外,不受制约,由此人成为自我的主宰,而非私心贪欲的奴隶。“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仁”是孔子追求的排除私念,树立公心的至高境界,而是否愿意达到这个境界,则全凭人的主观自觉。 孔子的“义”和“仁”在思想层面上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克己:去私;复礼:循理;先至于“义”,而后达到“仁”的境界。 孔子在给出人类至高境界的同时,也没有否定客观存在于人性之中的“私”,所以他论述了“亲亲”的概念。这个概念不是始于孔子,而是见于《诗经·小雅》,“亲亲以睦友”。孔子只是在先人朴素的伦理观上加以提炼,指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说明“仁”的本质来自人类的基础伦理观之中。而且孔子的“亲亲”不是狭隘的血亲,而是进一步提出“不独亲其亲”(《礼记·礼运》),“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综合看来就是告诉大家,家庭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此外,又引申出“亲亲相隐”的伦理与法制的问题。事实上,这种问题在法家而言也是恪守的,即使是商鞅那么逆天的人也不许儿子举发父亲。在古希腊也有“容隐”观念,苏格拉底就谴责过游叙利弗伦告发其父的行为。罗马法也同样有家长权下亲属不得互相告发的条文,《查士丁尼汇纂》明文规定未经许可状告家父者,任何人都有权对他提起诉讼。 最后,说一下孔子思想里的所谓封建等级观念,毋宁说是权分的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其实孔子在这里并无涉及君臣义务的具体内容,其意思无非是说明君主必须完成君主的任务,也只能享有君主的权利。“臣、父、子”皆同。考量于西方政治思想体系里的“绝对主权”观念,孔子显然是提出了限制主权的观念,避免人们进入“绝对奴役”的状态。因此说孔子拥护封建制度,显然又是脑补出来的。
申请成为大叔的友情贴吧 鹤帮问鹿帮吧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最上安室 @weiwang89757 @ak8821920 @简单小刀 @xinmiaomg95 @斥候轻骑兵 @姓单小名宁
我来看刀娘 顺便加为友情贴吧,顺便刷分,顺便喊一声小刀是贤妻良母型
我来瞜瞜
阿狸的逆袭
奉天承运,度娘召曰 在注册满200天后,终于申请吧主成功,我们终于有吧主了,因为我们爱智慧
奉天承运,度娘召曰 在注册满200天后,终于申请吧主成功
大萌宝钞考 其实我是来混经验的
鲁克丽丝受辱记
通往伟大之路——罗马-拜占庭史
天父地母,反塞复萌 地振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 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
青衣行酒的典故说的是啥啊
青衣行酒这个典故说的是啥?
基情啊
来看望传说中的大叔 大叔何时启程去博洛尼亚大学?
伊特鲁利亚人的灵魂 作者: [英]D·H·劳伦斯
瞎了——李白成哈萨克人了
恭祝各位吧友2012龙年新春快乐
对不久前那风云激荡的四天四夜,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命名?
通往伟大之路——罗马-拜占庭史 请别指望我的更新速度 如果你看到我在别的帖子里游手好闲 也请别追问我为啥不去更新 但,有人会追问吗
国际海德格尔研究的基本状况全集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普列汉诺夫) 一 已故的卡勃利茨在七十年代后半期写了《理性与感情是进步的因素》一文。在该文中,作者引用斯宾塞的言论,硬说在人类前进运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情感,而理性只起着次要的并且完全是从属性的作用。有位“可敬的社会学家”反驳卡勃利茨时,对这种轻视理性的理论表示了含有讥嘲意味的惊异。这位“可敬的社会学家”为理性作辩护,当然是正确的。但他如果不涉及卡勃利茨所提出的那个问题的实质。而单只指明问题的这种提法本身如何不可以和不容许,那他就较正确多了。事实上,“因素”论本身就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它随便挑出社会生活中的几个方面来,将它们看着独立的实体,变成是从各个不同方面并以不同的功效引导社会人类走向进步的一种特殊力量。这个理论在卡勃利茨那里所具有的形式,尤其没有根据,因为他不是把社会人类活动的某些方面,而是把个人意识的不同的领域说成为社会学的特殊的实体。这真是绝顶的抽象;无法再前进一步,因为再进一步就会走进显然妄诞无稽的境界。这才是“可敬的社会学家”应该叫卡勃利茨及其读者们注意的地方、这位“可敬的社会学家”发现卡勃利茨因极力探寻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因素”而走进了怎样一种抽象的迷宫时,也许会在无意中对因素论本身做出一点批评吧。而这在当时对于我们大家都会是很有益处的。但他却没有胜任。原来他自己也是站在这一理论的观点上,他与卡勃利茨不同的地方,只在于他具有折衷主义的倾向,所以在他看来,一切“因素”都同样重要。后来,在他攻击辩证唯物主义的言论中,他的头脑中的折衷主义本性更是表现得特别明显,竟以为辩证唯物主义是为了经济“因素”而牺牲其他一切“因素”,并根本否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一种学说。这位“可敬的社会学家”连想都没有想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因素”论是毫不相干的。所以只有完全不能进行逻辑思维的人才会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替所谓无为主义作辩护的。不过,应该指出,这位“可敬的社会学家”的这种落空丝毫也不新奇;过去有,现在有,并且大概将来很长一个时期也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会这样落空的······
大明宝钞考
优西比乌斯的《教会史》
异端的权利——卡斯特利奥反对加尔文史实
这是霍布斯翻译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史》扉页上的一幅寓意画 我们看看它会发现,译者在鼓励我们去横看文字,竖看图 去冥思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之际的阿希达穆斯与伯里克利——交战双方的领袖——之间的对峙,同时去反思他们两人迥然不同的统治之道 在阿希达穆斯(左)图像的下方,我们看到斯巴达贵族们在同他们的领袖主动商讨国是 而在佩里克莱斯(右)图像的下方,雅典人民在被动聆听(有人干脆不听)居高临下的长篇演说 正如霍布斯日后在他自己的著作《法的原理》中,民主政治下“根本无法商讨和咨议国是”,因此“实质上不过是一种演说家们的贵族政体,间或穿插着其中一位演说家当政的短暂君主政体”。
喊泯柱的各位,你们知道这世界上有几种泯柱么? 如果没人能说得上来,明天我公布答案
彭小瑜博士著《教会法研究》摘要
历史的本质【附:我的疑问】 选自菲利普·李·拉尔夫等合著的《世界文明史》第一篇。前三部分我基本赞同,因为它们多少也可以对目前贴吧内混乱的争执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但对第四条的结尾部分颇有疑问。这些疑问见附于第四部分之后的【】内。
历史的本质【附:我的疑问】 该问节选自菲利普·李·拉尔夫等合著的《世界文明史》第一篇。前三部分我基本赞同,但对第四条的结尾部分颇有疑问。这些疑问见附于第四部分之后的【】内。
这两天终于见识了何谓“四拍主义者” 所谓四拍主义: 一拍脑门就这样 一拍胸脯没问题 一拍大腿出事了 一拍屁股走人了 遥祝某公异地为官,再续《四拍惊奇》
我投不了票。。。。 因为六日从来不上线。。。。。。 布熊和神父原谅我吧。。。。。。 祝福你们能早日当选。。。。。。
周五晚上和我妈耍贫嘴来着。。。。。 周四-周五两天连轴转,和我们公司的活动执行人员跑校园招聘 周五晚上,我妈立逼着我周六去相亲,她认为我需要购置一批化妆品来进行自我“装修”。 素面朝天习惯了,可是母命难违,只好跟着去百货大楼,里面搞买200返40的活动 我看着店员巧妙的利用还差一点600了,还差一点800了,一步一步忽悠我妈钱包,忍不住说: 这唇膏最好买三种颜色,眼影也要三种颜色,我可以来个一日三变色 早上:绿眼影配红唇膏,被学生家长骂回来,说我吓到了上学的小盆友; 中午:蓝眼影配粉唇膏,被街道大娘骂回来,说我吓到了遛弯的老爷爷; 晚上:黑眼影配紫唇膏,直接被JC开车送回,说我吓到了他们的联防队员。 以上,我妈大笑,顿悟,烧钱遂止。店员对我怒目而视,但亦无可奈何。 六日假借加班,逃过相亲,不亦快哉。。。。。。
南宋丹青录
罗马法在中世纪的成长
伽利略受了多少迫害
布鲁诺是因捍卫科学被烧死的吗
发帖庆祝一下,800余刷我粉的僵尸号终被清空 “想你系列”以及“我妻”系列,合计约800余,经过数日随手删除,已尽灭之 各留其一,以纪念此次有趣的网络经历
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 译者: 徐波等 作者: (英)汤因比
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
【英】J.K.罗琳:神奇生物在哪里 魔法部(M.O.M.)分类 XXXXX 已知的杀害巫师的动物/不可能驯养或驯服的 XXXX 危险的/需要专门的知识/熟练的巫师才可以对付 XXX 有能力的巫师可以对付 XX 无害的/可以驯服的 X 惹人烦恼的 在有些情况下,我觉得对某种特别动物的分类作一个解释是必要的,因此我额外增加了一些脚注。
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结构主义的解释
虽然对这方面一点也不懂,还是跑来支持一下 因为不懂,说不出啥来,只好用这样的水贴来表示支持啦 英雄加油
找到一篇硕士论文——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评析 作者:河北师范大学 赵丽伟
【玩笑贴】这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约翰·洛克《论宗教宽容》 尊敬的先生: 蒙您向我询问关于不同信仰各教派的基督徒之间互相宽容的想法,我必 须坦率地回答您,我把那种宽容誉为纯正的教会基本特征的标志。因为不论 一些人如何夸耀其出生地和名字的古老,或其外部仪式的华丽;而另一些人 则以其宗规改革相炫耀;其实,他们都无非是为了标榜其信仰的正统性—— 因为每个人都以自己为正统——这些和其他诸如此类的东西都不是基督教会 的标志,只不过是人们互相争夺统治他人的权力和最高权威的标记罢了。任 何人尽可以郑重其事地以此相标榜,然而,倘若他缺乏仁爱、温顺以及对全 人类乃至对非基督徒的普遍的友善,他自己当然也就不配为一个真正的基督 徒了。救世主曾对他的门徒说过:“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但你们不 可这样”(《路加福音》第 22 章第 25 节)。真正的宗教完全是另一口事。 它并不是为了制定浮华的仪式,也不是为了攫取教会的管辖权或行使强制 力,而是为了依据德性和虔诚的准则,规范人们的生活。不论是谁,如果他 愿意置身于基督的旗帜之下,对他说来,首要的和高于一切的,就是向自己 的邪恶和私欲开战。任何人若没有圣洁的生活、纯洁无瑕的行为,缺乏仁爱 和忍让精神而僭取基督徒的美名,都是徒然无益的。“凡称呼主名的人,总 要离开不义”(《提摩太后书》第 2 章第 19 节)。我们的救主曾对彼得说过: “你口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兄弟”(《路加福音》第 22 章第 32 节)。
贴吧涂鸦是符合人文主义的 坤体良指出,我们打动和说服一群受众的最有效手段,永远是向这群受众的全体成员提供一个意象式图画,描绘我们希望他们牢记不忘的东西。 弗朗西斯库斯·尤尼乌斯也指出,虽然一位雄辩的演说家和一位娴熟的画家都可以被说成“具有打动和驱使我们思想的潜在力量”,但视觉意象的影响力是如此巨大,以致它们总能比语言意象更加奏效。 今日初次使用贴吧涂鸦后有感而联想到的。。。。。。。。。
我在世界历史吧说了这里的坏话咧,肿么办 我说L8这里:论事者少,扣帽者多;理智者少,YY者多;灌水者多,实知者少。 不知会给定个啥罪过。。。。。
布罗代尔史学思想新 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介绍和研究法国年鉴学派的理论与方法的大量论著,均涉及到了年鉴学派第二代宗师布罗代尔的治史理论与方法。其中一些论著的评介,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进入90年代以来,布罗代尔的著作已渐次译成中文出版。在研读其主要著作并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对总体史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是布罗代尔史学思想的精髓。 近20年来,随着中外尤其是中法学者互访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日益密切,随着当代中国史学研究现代化转型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对于法国年鉴学派理论与方法的介绍和研究成了中国史学界西方史学流派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热点。 费尔南布罗代尔这位饮誉国际史坛的年鉴学派第二代宗师的史学思想,也经由这些评介年鉴学派的理论与方法的论著的涉及遗稿的《法兰西的特性》、《法兰西的特性》。
哥白尼是被烧死的吗? 译者按:很多人仍然以为哥白尼是被天主教会烧死的,尽管在大学里可以查到很多文献,足以证明哥白尼受到天主教会的高度评价,而且还是天主教费琅堡教区的教区长(相当于主教之职)。本人特此将《天主教百科全书》中对哥白尼的评价翻译过来,让读者明了天主教会对哥白尼的态度。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日心说理论的奠基人,于1473年2月19日生于波兰托伦,于1543年5月24日卒于波兰费琅堡。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