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帮问鹿帮
鹤帮问鹿帮
关注数: 182
粉丝数: 333
发帖数: 20,712
关注贴吧数: 39
@最上安室 今天刚刚从亚马逊入手的
真明黑在此,诸君可膜拜之
大明一年给蒙古八万两银子的帖子终于让某些人丧失理智了
没干货就乱黑一气的结果就是………… 诸君当慎之
【备份向】大明一年给蒙古8万8银子 上个礼拜,有明吹又乱黑宋,我发了个《神宗实录·卷五百·万历四十年十月条》的截图,后来某明吹摇唇鼓舌,连《明实录》都不科学了。既然人家认为《明实录》都不科学了,咱家就只好准备上其他资料,不过这资料不是白上的,不能你老人家肩不动膀不摇,别人就得做苦工去翻史料,咱家又不欠明吹啥,所以就要求他为自己的言论负责,看看付出点啥代价来。可是一动真格的,这位明吹就千呼万唤不出来了。咱家还真不是吓唬他,真是还有其他资料,既然这位明吹不敢回话了,就在这把另外的史料上个图。《明经世文编·卷之四百四十九·涂宗浚·请嗣封爵以顺夷情疏》 涂宗浚,万历朝的兵部尚书,响当当的重臣写给皇帝的奏疏,这要是再不认账,明吹就真没药医了。
我现在有点怀念成何了 http://tieba.baidu.com/p/2217212206?pid=30610706979&cid=30616835672#30616835672
小说:星云世界(1-2章试阅版) 第一章 紧急出击 注意!注意! 紧急通告!紧急通告! 3号空域发现敌机!距离65万! 3号空域发现敌机!距离65万! 预计12分钟后接触!预计12分钟后接触! 第23机甲团紧急出击!第23机甲团紧急出击! 这不是演习!这不是演习!再重复一遍,这不是演习! “那个家伙又出现了吗?” 耳机里传出的警报声令宋嘉惠在军官专用的由轻型橡胶制成的密封卧舱中倏然睁开了眼睛。5年的战争洗礼使得她早已习惯于在这种可以隔绝一切外部声光干扰的密封舱内,完全放松地浸泡在恒温盐水浴液中,麻木自己的每一条神经线乃至所有的潜意识。
那个啥,为新小说征集一下各种龙套和配角 龙套: 劣势:只能露一面,多半连台词也无。 优势:很安全,无性命之虞。 配角: 优势:有台词有剧情,露面比较多。 劣势:根据剧情需要有可能会死的很难看。 应征者请于回复中注明【龙套OR配角】
那个啥,为新小说征集一下各种龙套和配角 龙套: 劣势:只能露一面,多半连台词也无。 优势:很安全,无性命之虞。 配角: 优势:有台词有剧情,露面比较多。 劣势:根据剧情需要有可能会死的很难看。
自学意大利语的同时,兼怀神火肥鸭大叔 我是人,我也为我是有人性的而自豪。 说你是人,或不如说你应该是人, 我跟你说的是人性的事情;如果 你对人这个名字感到愤慨,你看, 在让你丧失人性的过程中, 你没有变成野兽,更不会成为上帝。 ——巴蒂斯达·圭尼亚《牧羊人菲多》 Uomo sono, e mi pregio d’esser più tosto esser dovresti, parlo di cosa umana; e se di cotal nome forse ti sdegni,guarda che nel disumanarti non divenghi una fera, anzi che un Dio ——Battista Guarini, Pastor Fido
正在自学意大利语,同时兼怀神火肥鸭大叔 我是人,我也为我是有人性的而自豪。 说你是人,或不如说你应该是人, 我跟你说的是人性的事情;如果 你对人这个名字感到愤慨,你看, 在让你丧失人性的过程中, 你没有变成野兽,更不会成为上帝。 ——巴蒂斯达·圭尼亚《牧羊人菲多》 Uomo sono, e mi pregio d’esser più tosto esser dovresti, parlo di cosa umana; e se di cotal nome forse ti sdegni,guarda che nel disumanarti non divenghi una fera, anzi che un Dio ——Battista Guarini, Pastor Fido
有人说《史记》各种神话各种补笔造化,但为啥还是史家之宗 我来告诉你哦 《史记》体现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作者准确把握了时代转变的脉络 司马迁洋洋洒洒五十万言,总结起来,核心观点无非两句话: 1.知识改变命运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以孔子和陈涉的传记,都拥有了等同于王侯身份的世家体例 司马迁要告诉世人,要变天了,凭借贵族世家的血统来掌握权力的时代终将过去,武力与知识的结合将使平民在政治上拥有有更多的机会。
外国人翻译的《史记》片段 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 ==================================================================== 【译文】就这样,在那里我怀着敬仰的心情不能离开。世间有无数的君主和贤人,他们在活着的时候非常有名,一旦死去就被遗忘。孔子是一个出身百姓的普通人,他的学说却能流传几十代。从天子到王侯,都以这位大师来决断,以大师为准则。我们可以说他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中世纪欧洲城市的相关图 想写这方面文的人或许会用到,如有不明之处请留言,我会做出解释
为神马不能用“自古以来”呢? 当年,格老秀斯与塞尔登就公海自由航行权问题展开辩论的时候,不是都分别引用了古希腊罗马时代关于海洋航行权的法律资料文本了么? 为神马我们引用“自古以来”的文献证明一块土地的主权就有人跑出来加以各种耻笑呢?
若爱,要珍惜;不爱,要说清 最近有人高谈阔论说,那个婚内X行为只要俩人互相乐意就没问题 乍听之下,真是足以激起追求自由的中二骚年们的无边X情 但是,幸好本人还不算中二,对自由也有某些与中二骚年完全不同的理解 所谓婚内者,从定义上说是结了婚的人,也就是说当初也曾花前月下海誓山盟过的 当然,当初结婚的时候,想必也是互相有爱的 梁朝伟说,现在的爱情也像罐头一样有保鲜期了,所以说曾经爱的也是可以最终变成不爱了 爱,没问题,不爱,也没问题。不爱这个去爱另外一个,当然更没问题。 不过,这里面有个次序问题,就是从不爱这个人到去爱那个人之间,是需要一个过渡的。 这个过渡是啥呢?那就是先于不爱的人分手,再去追求你的爱。 也就是说,请先与不爱的人离婚,结束这段法律关系以后,就可以尽情去追求新爱了。 这样,才是一个成年人的正确行为方式 由此可见,所谓婚内X行为根本就是个伪概念,是一切缺乏忠贞品质的人在为自己的人格缺陷找借口,推卸自己对婚姻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而真正的成年人的所作所为则是:若爱,要珍惜;不爱,要说清。
嗨,你们这些人啊,到底把人家Валия童鞋肿么咧? 在别的贴吧里,正和那个大吧闲聊呢,Валия童鞋就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冲过来 我冥思苦想以前从未得罪过这么一号人物,干嘛跟我不共戴天啊,干嘛冲我破口大骂啊 最后人家Валия自己说我是冷吧的SB,是被派去捣乱的 我才恍然大悟,一定是你们这些人把人家Валия给肿么咧 你们肿么给人家Валия委屈受了? 肿么乌鲁人家Валия咧? 肿么肉淋人家Валия咧? 欠钱就还人家钱,欠命就还人家命,欠情就还人家情 男人嘛,做错事没关系,关于负责就好,别把人家Валия吃干抹净扭头不认账哦,这样会遭到鄙视的哦
世界历史文库貌似又出新本了 希腊史 非洲史 突尼斯史 索马里史
鲁迅也有不厚道的一面 无论他和杨荫榆女士在女师大问题上有多少分歧,也不该写信骂人家是“寡妇”。 难道他不知道杨荫榆早年那场错误的婚姻是父母只顾门当户对,没有发现男方是个低能儿,而杨女士勇于反抗旧式婚姻,毅然决然的拒婚,这不正是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行为么? 鲁迅骂她的时候唯恐口舌不够毒辣,却没想过这样反而是在打他自己的脸么?
五宝钞够买一只火腿的钱么?
这一定是经过满遗篡改后的《明实录》 ○兵部覆宣大总督奏群酋合词请封言北虏三世受封疆场无耸者四十余年于名则称臣纳贡稽颡献琛于请求则乞恩求赏贡马互市国体可谓尊矣抚赏马价之费在宣府则抚赏五万二千两马价一十八万五千两在大同则抚赏二万二千两马价十万两在山西则抚赏一万四千两马价四万两费可谓省矣 ——《明神宗实录·卷500·壬午条》
如果这则传说是真的,那么康熙皇帝其实也够迷信的 一楼:这不科学
秀头像兼探望SUN长老 还在么?@sun_sherry
蒙席盖顶三观毁,信口雌黄见唐吹——横批:吹糖人儿的 吹糖人儿的大仙从此也属于有码的了 友情提示:在我的帖子未发完之前,请勿插楼
吧宠最新出炉的惊人言论 皇协军啊
瞜瞜分光
蒙席盖顶三观毁,信口雌黄见唐吹——横批:吹糖人儿的 首先遗憾的说一下,原帖被删了,所以没来得及截取下更多的“吹糖人儿”大仙的神论,之留下几个。到目前为止,“吹糖人儿的”也没给咱解释清楚,“渴水日之战”和所谓的“过路费”有何关系。当然,他解释不清,因为他根本是将两次战役搞混了。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渴水日之战的真实情况:王治来《中亚通史·古代卷》上。突骑施与栗特人合力击败了大食是不假,但这只是一场战役性质的胜利,拿来瞎吹毫无意义。真正决定性意义的战争的最终胜利者还是大食。王治来《中亚通史·古代卷》上张日铭《 唐代中国与大食穆斯林》巴尔托德《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
4级后路过
全是干货的文章为何要删除? 顺便请问一下,赤卫队赤果果的死亡威胁倒没人管,揭露一下也被删?爱护吧宠么?
这才是古往今来第一爱狗人士——五代德川幕府将军纲吉 一楼祭天祭地祭爱狗人士 和他相比,现代的爱狗人士弱爆了。
这才是古往今来第一爱狗人士——五代德川幕府将军纲吉 一楼祭天祭地祭爱狗人士
壮哉“我大唐”,伟哉“我大清” 公元734年,“我大唐”北庭节度使刘涣得密报,突骑施使者 阙俟斤实为刺探北庭镇虚实的奸细,遂将其杀死。突骑施可汗苏禄大怒,发兵进攻安西四镇。“我大唐”玄宗为息事宁人,下旨斥责刘涣,刘涣遂谋反叛,事败全家被诛。“我大唐”便将刘涣的首级送交苏禄,换取罢兵。 P.S.唐代玄宗时代节度使,出则为一方军政首脑,入朝则可拜为宰相。故李林甫多用不知文事的番将为节度使,以固其相位。 时间跨越1100多年后,到了“我大清”庚子年间,义和团起事,击杀德国公使克林德,山西巡抚毓贤响应,亦杀死多名洋人。庚子议和后,毓贤先被免职流放新疆,发配途中又被追加死刑,斩于兰州。 又及,1870年天津教案发,法国领事 丰大业横暴,引发民愤被击杀。事后,“我大清”将天津知府及县令罢官流放黑龙江。
理学概说 理学,别称朱子学或宋学,它既是儒家中最具影响的一大学派,同时也是中国哲学中最为完善的思想体系,虽然在朱熹之前早已经北宋之周敦颐( 1017-1073 )、程颢( 1032-1085 )、程颐( 1033-1107 )等人之发明,但真正将其理论体系发挥于极致,成就其宏大之架构者,则以南宋朱熹( 1130-1200 )居功至伟。因此,朱子学的称谓无论是从其发展历程还是学说内容这两方面来看,都是实至名归的。可以说,自朱熹以后,无论是在中国本土还是受其流播覆盖的朝鲜、日本乃至中南半岛等地,都很难再有任何创造性的发展,其各种流变却能从强调朱子思想的某一侧面,发挥出各自不同的作用,形成自身异于他人的特色,则是朱子学的一种开放式的理论形式,因而使之在近现代社会中依然呈现出旺盛的学术生命力。 理学的最大特色之一便是试图通过自始至终的一贯原理来解释宇宙(其生成及存在)、人性论以及实践哲学,规模宏大而又十分严谨,将古代中国人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 那么,儒家的这一极具创新性的思想体系为何会发生于宋代呢?还是要从当时的社会思想情况来找到揭示之源。众所周知,儒家在中国的流传时间可谓久矣,它是中国人在生活中形成的思想,是中国人社会实践的理论总结,是生活智慧的思想性表述。但是,宋初的儒学却进入了一种中衰阶段,受到了来自印度的佛教思想的有力挑战。由于出现了如法显、鸠摩罗什已经玄奘等等一大批勇于求法的高僧,还涌现出如智顗、慧能这样的创新者,使得佛教虽然在其印度源头处因战乱入侵等等原因遭到破坏,其主要经籍和思想却在中国得到了保存,其思想也更进一步得到了发挥。反观儒家,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众多经典遭到破坏,元气大伤,以至于自汉代以来的儒者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投注于文献索引和重新注释方面,于思想的发扬创新方面少有建树,儒家所回避的死亡与存在等等人类终极问题,佛教思想都可以直接面对,这种来自异域又壮大于本土的壮阔理论处处阐发着实践与存在的契机性与主动性,这就迫使儒家这种中国本土思想必须求新求变方能得以图存,在否定佛教的彼在与出世的同时,还有吸收其存在论的长处,又要以不同的方法来打造新儒学的集理论、实践于一体的新体系、新思想。 另外一个促成本土思想创新运动的原因则与当时汉民族的政治处境有关。大家也都知道,宋代始终受到北方强大异族政权的侵扰,无论是契丹人的辽、女真人的金乃至后来的蒙元国家,都与之前汉民族所面对的异族有所不同,不仅继承了扩展性的武力,同时又吸收了汉民族的政治经验,具备了稳定的组织结构,在 300 年间不断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冲击着宋朝,从而使得汉人的民族意识形成了名分论和华夷之辨,而理学思想体系的建立本身就是在民族危机之际作用于意识深层之中的一种民族意识。 此外,宋代商业资本的勃兴也直接导致了士大夫这种占据知识和政治领导地位的阶层接受甚至直接参与到其中,与宋学之形成也颇有关系,他们在摒弃了君子不言利的儒家传统观念后,便日益投身到这样经济活动之中去实践儒学的思想。将儒家道德与商业资本的运作有力的结合起来,进而对中国后世的商业文化的发展施加以重要的影响。
理学概说 理学,别称朱子学或宋学,它既是儒家中最具影响的一大学派,同时也是中国哲学中最为完善的思想体系,虽然在朱熹之前早已经北宋之周敦颐( 1017-1073 )、程颢( 1032-1085 )、程颐( 1033-1107 )等人之发明,但真正将其理论体系发挥于极致,成就其宏大之架构者,则以南宋朱熹( 1130-1200 )居功至伟。因此,朱子学的称谓无论是从其发展历程还是学说内容这两方面来看,都是实至名归的。可以说,自朱熹以后,无论是在中国本土还是受其流播覆盖的朝鲜、日本乃至中南半岛等地,都很难再有任何创造性的发展,其各种流变却能从强调朱子思想的某一侧面,发挥出各自不同的作用,形成自身异于他人的特色,则是朱子学的一种开放式的理论形式,因而使之在近现代社会中依然呈现出旺盛的学术生命力。 理学的最大特色之一便是试图通过自始至终的一贯原理来解释宇宙(其生成及存在)、人性论以及实践哲学,规模宏大而又十分严谨,将古代中国人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 那么,儒家的这一极具创新性的思想体系为何会发生于宋代呢?还是要从当时的社会思想情况来找到揭示之源。众所周知,儒家在中国的流传时间可谓久矣,它是中国人在生活中形成的思想,是中国人社会实践的理论总结,是生活智慧的思想性表述。但是,宋初的儒学却进入了一种中衰阶段,受到了来自印度的佛教思想的有力挑战。由于出现了如法显、鸠摩罗什已经玄奘等等一大批勇于求法的高僧,还涌现出如智顗、慧能这样的创新者,使得佛教虽然在其印度源头处因战乱入侵等等原因遭到破坏,其主要经籍和思想却在中国得到了保存,其思想也更进一步得到了发挥。反观儒家,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众多经典遭到破坏,元气大伤,以至于自汉代以来的儒者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投注于文献索引和重新注释方面,于思想的发扬创新方面少有建树,儒家所回避的死亡与存在等等人类终极问题,佛教思想都可以直接面对,这种来自异域又壮大于本土的壮阔理论处处阐发着实践与存在的契机性与主动性,这就迫使儒家这种中国本土思想必须求新求变方能得以图存,在否定佛教的彼在与出世的同时,还有吸收其存在论的长处,又要以不同的方法来打造新儒学的集理论、实践于一体的新体系、新思想。 另外一个促成本土思想创新运动的原因则与当时汉民族的政治处境有关。大家也都知道,宋代始终受到北方强大异族政权的侵扰,无论是契丹人的辽、女真人的金乃至后来的蒙元国家,都与之前汉民族所面对的异族有所不同,不仅继承了扩展性的武力,同时又吸收了汉民族的政治经验,具备了稳定的组织结构,在 300 年间不断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冲击着宋朝,从而使得汉人的民族意识形成了名分论和华夷之辨,而理学思想体系的建立本身就是在民族危机之际作用于意识深层之中的一种民族意识。 此外,宋代商业资本的勃兴也直接导致了士大夫这种占据知识和政治领导地位的阶层接受甚至直接参与到其中,与宋学之形成也颇有关系,他们在摒弃了君子不言利的儒家传统观念后,便日益投身到这样经济活动之中去实践儒学的思想。将儒家道德与商业资本的运作有力的结合起来,进而对中国后世的商业文化的发展施加以重要的影响。
博得之门系列之中一代若干NPC在二代中的结局盘点 一楼谨献给那一段青葱的博得岁月,献给我有生以来体会有限的几个游戏之一,当然,它无论在何时都是人类PC游戏史上最经典的。
看完这个视频,希望那些天天抱怨高考和教育资源分配的人好好想想 我看,能来贴吧里高谈阔论的人,生活水平和学习环境要比他强一大截。除非你承认你的智商和他差一大截。
定义文明的十个条件 伟大的敏感字啊。。。。。请点击图片放大后阅读
定义文明的十个条件
大家帮忙来鉴定一下,这是神马样的身啊又是神马样的魂 他的小宇宙为何就这样熊熊燃烧了。http://tieba.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25075053313&z=1829364804#25075053313 这不过是一个揭露11区窃土,觊觎钓鱼列岛的帖子,有理有据的,也没喊口号啥的。更没挖这位仁兄的祖坟,他肿么就激动成这样了? 他是神马样的身啊,里面装的又是神马样的魂,就这么燃烧起来,就这么破口大骂起来。就算真的祖坟被挖,以网络所能赋予的最大功能来看,反应程度也不过如此吧。 所以,只好劳烦各位帮我鉴定一下了,知道的请举手发言。
路过。。来看看神马…… 提前祝国庆节好
喜闻乐见小将扯,躺枪膝箭孔文举 民有赵宣葬亲而不闭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余年,乡邑称孝,州郡数礼请之。郡内以荐蕃,蕃与相见,问其妻子,而宣五子皆服中所生。蕃大怒曰:“圣人制礼,贤者俯就,不肖企及。且祭不欲数,以其易黩故也。况及寝宿冢藏,而孕育其中,诳时惑众,诬污鬼神乎?”遂致其罪。——《后汉书·陈蕃传》
噗,高粱也穿越——见识一下清朝以前东北有高粱的神论吧
大家来见识一下为了替倭人张目,不惜谎造地图的是个啥水平吧 噗,这位大仙真的见过清代法国传教士蒋友仁的《坤舆全图》么?还是来看看真正的《坤舆全图》吧。用截图的方法来替倭人找钓鱼列岛的证据,好像还是义务的?真是主动卖身的典范啊。
唉,看来“钓那个鱼那个岛”的问题还得我出手啊 混个贴吧都不省心 先上《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天皇的《投降诏书》、《承诺履行<投降文书>之诏书》以及《投降文书》有关部分 1、《开罗宣言》有关部分2、《波茨坦公告》有关部分3、《投降诏书》有关部分4、《承诺履行<投降文书>之诏书》5、《投降文书》
值此暑假即将结束之际,就说说我曾经的暑假吧 印象里,那时候的夏天没现在这么热,也不懂得啥叫防晒,何谓美白,越热越往外跑,顶着大太阳在城里到处逛——用现在的文辞说——探索城市的各个角落。 印象里最深的是如下几条街道: 1.河沿路——位于和平区与南开区交界处,与中环线一河之隔。在没有图书大厦之前,这里是零售书刊的集散地。记得当时最流行的是《王朔文集》、《苏童文集》、《废都》、《白鹿原》、《争鸣小说选》之类的,貌似是中国新生代作家们的黄金时代。但这个时代不久后便无可奈何花落去了,代之而出现就是田中芳树、罗德斯岛战记、龙枪、黑暗精灵三部曲以及各种盗版日漫神马的。 2.枫林路——属于小海地。在没有改造之前,这里是租书店的集散地。在这里,金庸与琼瑶并列,古龙共席绢一排,此外认识了若玄小、三毛、严沁、梁凤仪等台湾言情作家,也认识了卧龙生、慕容美、司马翎、独孤红等金古之外的武侠作家,还有些比较可疑的如“古龙巨”、“吉龙”、“全庸”、“金庸巨”等等。总而言之,只要你想看书,这里都能找到,不同层次不同爱好者尽可各取所需。所以,这里是那时的“坏女孩”和“坏男孩”的天堂——所谓“坏”,千万莫想歪,只不过是上课的时候偷偷躲在下面看租来的闲书而已。 3.辽宁路——紧邻现在的“金街”和平路,当年是所谓的文化一条街,说穿了就是卖各种礼品贺卡的一条街。我送给同学的生日贺卡和节日贺卡主要都来自于此。至于“一帆风顺”船模型、“大吉大利”花瓷瓶则只是看看而已,过过眼瘾。 4.古文化街——围绕着北方最大的娘娘宫(南方叫妈祖庙)兴建起来的仿古建筑群,也是商业一条街,我的很多小玩意都是在那买的,如:空竹、陀螺、折扇、团扇、手串、吊坠、粘画等等。 张爱玲说过啥来着,大致是城市人先看到海的画,然后才看到真的海。所以城市人很不幸的凡是与自然有关的都只能先接受二手货。那个时候,电子游戏貌似才刚刚兴起,网络游戏几乎没有(大概刚有“三角洲”吧,CS、星际、红警神马的还不普及),男孩女孩们可以尽情地在暑假里去探索城市的犄角旮旯。现在的暑假党们,大概很少有这种雅兴了吧。
跟风贴照5连发——而且深信这些都是L8群众所喜爱的
从无聊的怛罗斯之争引出的一种现象——不看起码的史料就瞎说 有人拿李广利征大宛兵将多死,试图说明唐军十万出征怛罗斯缺乏补给,那么很遗憾,这个举例完全是因为他不看起码的史料,非但未能证明补给问题,反而恰恰是一个证明沿途补给毫无问题的有力证据。 下面,引《汉书·李广利传》若干相关内容: 第一次征大宛失败的原因写的很明白,“既西过盐水,当道小国各坚城守,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比至郁成,士才有数千,皆饥罢。”因为沿途的西域各城不肯供应粮食,所以失败了。 第二次征大宛成功的原因也写的很明白,“于是贰师后复行,兵多,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至轮台,轮台不下,攻数日,屠之。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兵到者三万……军还,入玉门者万余人,马千余匹。”某些人据此认为即使沿途就地取食也供应不起大军,试图否定怛罗斯之战唐朝能够以就地取粮的方式解决十万军队的补给。 但是,我之所以说这种人根本不看起码的史料就在于他根本不知道后面还有一段话是对第二次大宛之战损失惨重的原因的解释:“后行,非乏食,战死不甚多,而将吏贪,不爱卒,侵牟之,以此物故者众。”。也就是说,不是西域供应不起大军的粮食,而是自李广利以下的将官们不恤士卒,贪污克扣,侵夺军饷粮草,所以导致出征的士兵大量死亡。这是汉军自己内部的问题,不是西域农业水平的问题。
彭小瑜《教会法研究》摘要 伯尔曼的《法律与**》的确通俗化了关于11世纪教会改革的知识,不过他主要是综合概括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有些是比较陈旧的(他从1938年就开始写作这本1983年出版的著作了!),得出的有些结论现在看是经不起推敲的。他的著作应该是法律学学生和学者方便的富有启发性的参考书,不过对历史学者来说就相当粗糙了。克吕尼改革是否应该被看成10世纪和11世纪早期教会改革的主流?以教会法为重要内容的西方法律传统真的是因为“教皇**”而发源的吗?由于强调“**”,伯尔曼对教会法历史的连续性注意不够;因为不是专业的中世纪法制史专家,他也很难仔细分辨教会法源流的来龙去脉。彭小瑜的论述对于梳理思想史非常有帮助,淡化了教皇格里高历七世的个人作为,彰显了中世纪教会法学家和奥古斯丁之间的思想传承——虽然正如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出自对奥古斯丁的误读。 摘抄相关要点: P87 格兰西编著这一著作(格兰西《教会法汇要》是中世纪法制史划时代成就,经院哲学方法与罗马法复兴是其产生的两大条件。格兰西生平不可考,只能确定他在1140年左右在意大利波伦尼亚完成《教会法汇要》原稿。)的用意乃是将上帝之国这一超现实的存在转变为尘世的、可以为信徒们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的现实。格兰西接受了奥古斯丁和其他教父所建立的范式,将教会法界定为教会所赖以存在的“爱的秩序”的一个方面,也就是把教会法看成是源于爱上帝和邻人这一爱的诫命。 P92 遵守法律条文不足以让人获得拯救,只有神恩才能拯救。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神恩没有善工的配合难以持久。神恩不仅内化于教会本身,也内化于教会的法律。施行教会的法规是实现拯救所不可少的善工。良善的基督徒爱上帝,基于上帝的爱爱邻人,出于爱心努力地纠正异端分子、向异教徒传播信仰。所以托马斯•阿奎那将基督教的律法等同于神恩。
外国砖家一发话,从此身价百倍增 可惜,外国砖家很忙,没空发这话,肿么办,自己造呗。 先看尼采有多忙:人家尼采忙着看印度人的《摩奴法典》咧,没功夫看中国哲学,人家以为老子的东西是从印度人的法典那来的咧。 然后咱一想,虽然尼采很忙,但空穴来风,其来有自,便随便网上一搜,乖乖不得了,一搜吓一跳,百度首页就涌现出三个尼采盛赞《道德经》的言论,有鼻子有眼的。后面还有一堆,咱就不展览了。不信?你自己去百度引擎输入关键字“尼采 道德经”就看到咧。这话咱看着还真眼熟,咱表示咱好歹也是看过尼采的,便根据记忆中有类似言论的书名临时在爱问共享下了尼采的自传《瞧,那个人》,序言第四部分,果然找到咧。哈,哪里是称赞道德经的,分明是人家尼采夸自己的《查特拉斯图如是说》呢。那些渴望外国砖家称赞的人们啊,前面加了“道德经”三个字,就轻轻松松制造出了“尼采盛赞道德经”。另一个译本的《瞧,那个人》,对照看吧,尼采真的很忙,没空去夸道德经。没人夸,肿么办?大仙自己们造。接下来,该黑格尔了,不得了啊,又是个西哲大牛,论“蔓”还在尼采之上,哲林之中成名更早的前辈英雄咧。咱就根据记忆又下了个TXT版的《哲学史演讲录》。一瞧,果然黑格尔也很忙,没空夸《道德经》。 黑格尔认为道家的道德来自孔子,“与这种自然宗教相结合,就是从孔子那里发挥出来的道德教训。”(《哲学史演讲录》,P148)而且黑格尔又说,“老子的著作也是很受中国人尊敬的;但他的书却不很切实际,而孔子却更为实际”(同书,149) 说实话,黑格尔根本瞧不起中国哲学,拿出来讲只不过是因为他认为这是哲学的原始形态,就像历史教科书会讲元谋人一样,字里行间充满了蔑视。 “中国是停留在抽象里面的;当他们过渡到具体者时,他们所谓具体者在理论方面乃是感性对象的外在联结;那是没有〔逻辑的、必然的〕秩序的,也没有根本的直观在内的。再进一步的具体者就是道德。”(《哲学史演讲录》P156) “从起始进展到的进一步的具体者就是道德、治国之术、历史等。但这类的具体者本身并不是哲学性的。这里,在中国,在中国的宗教和哲学里,我们遇见一种十分特别的完全散文式的理智。——人们也知道了一些中国人的诗歌。私人的情感构成这些诗歌的内容。中国人想像力的表现是异样的:国家宗教就是他们的想像的表现。但那与宗教相关联而发挥出来的哲学便是抽象的,因为他们的宗教的内容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内容没有能力给思想创造一个范畴〔规定〕的王国。”(同页下一段) 当然,黑格尔的看不起根本没啥大不了的,他看不起咱咱就不哲学了?但可怕的是,偏偏有这么一种人,恨不得让外国砖家们像韦小宝拍吴之荣后脑勺一样拍拍自己的头,这样他才会自觉一身宽松,骨头节到汗毛孔都舒坦万分,然后施施然走出门去,犹如“革(囧)命”的阿Q一样神完气足,身价百倍。 殊不知,黑格尔要是泉下有知,难免会笑醒过来的——因为他曾经说中国人善于撒谎,而咱们看到的这类土产大仙的表现,简直就是在给黑格尔的中国偏见做活注脚嘛。真想问大仙们一句,尔等何以卖得如此之贱?
苏格拉底死因考 一楼送给各种图样
噗。。这个,这个,这个评价我实在是受之有愧啊 不带这么变相夸人的,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我自问还远不能达到翦伯赞,俞平伯,季羡林等等诸位老先生的水平。
其实孔子不仅能劳动,而且有一定的真才实学 别说我是跟你们的风,其实是你们跟我的风而不自知罢了 这种谈孔子的东西,咱写的比较早了 http://tieba.baidu.com/p/1432083710?pn=1
各位这两天的节日心情如何? 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古代就是个体育主题的节日嘛,要享受体育带给我们的快乐,别发散思维出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攀比、牢骚、感慨、荣誉感爱国心神马的。 至于节日嘛,创造出来就是为了让大家享受快乐的,何必有福不会享,常怀千岁忧呢?
麻烦大家一起来算一下这道题,看我的得数对不对(初中程度即可) 汉制1斛=10斗=今天的13.5公斤 2.4斛米+8斛麦×30天×200000人×13.5公斤=842400000公斤
虽然明知把这个发出来会得罪一批人,不过我还是决定发出来
通往伟大之路——罗马-拜占庭史 第二篇 1楼献给把我们分类到体育版的度娘
通往伟大之路——罗马-拜占庭史 第二篇 1楼祭司度娘 没看过第一篇的请点下面的链接 http://tieba.baidu.com/p/1378169374
4个会员,3个L8权限 你们是在这里密谋策划打倒塞文白取而代之么?
私纂大明神宗事略 序 慎史氏曰:先人著史,留取后世,其意者或为照鉴,或为效尤,后人待之,敢不慎焉?故名慎史氏也。又闻史官尝云,“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不敢决然以为非,亦不敢逐波而为是。盖帝少有奇识,冲龄践祚,敏而好学,终日不倦,承欢两宫,洵洵纯孝。及江陵去后,乾纲独断,其间虽有朋党奸佞用事,不及三载乃去之;苛比江陵之身后故有过甚,然江陵生前亦未尝无自取之祸,行节亦未尝无亏损之道,莫可尽谓帝之以寡恩。顾宪成辈,为帝所罢黜之人,衔恨于心,假讲学东林之名,謆谤君父,以道听途说之论谓帝怠政,然则在野之人安知帝自万历十四年即身罹痼疾,缠绵病榻,以至未能常朝,然犹自批阅不辍,总揆朝政,未有一日敢懈怠云。嗣后辽事兴起,大军挫败之余,尚启用良将熊廷弼者,委以节钺,信之不疑,惜油尽灯枯,龙驭宾天,岂非天命不与哉?读史至此,感怀无极,遂据正史为宗,以志乘、说类为佐而做事略焉。
私纂大明神宗事略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