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bill
biobill
关注数: 0
粉丝数: 39
发帖数: 3,493
关注贴吧数: 17
蚁穴已然形成,溃堤只在旦夕。 长期不规律的作息,也许已经掏空我的身体,只是还没有表现出来。现在,必须必须恢复正常作息了。给自己的指令发送21次,才是最有效的,利用好这一点。在每个时间节点前5分钟,默念指令21遍。
学佛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放下,而不是为了得到。
便秘总结 每天蜂蜜30克 西梅、火龙果 豆腐渣、芝麻 清淡、多喝水 顺时针摸摸肚子 定时排便 不谈论大便
【早起必读】远离嗔恚 不孝顺父母是真正会天怒鬼神怨的 他们要怒要怨, 就是大事小事阻碍你, 绝不让你遂心容易, 因为他们瞧不起你的为人, 连父母师长都不敬, 你这个狂妄就让他们讨厌。 有什么话, 可以好好的说出来, 切不要用抵触顶撞嗔恨的方式向自己的父母, 上司, 长辈。表达大多数都是赢个口舌, 赢个文字, 你到底又赢了什么呢? 抵触顶撞父母, 对父母起一念的嗔恨心, 你就毁灭一千个大劫以来积累的功德, 你每天积福有用吗? 没用,全都被你毁灭了。 净空法师说:只有忍辱的人才能保持他的功德,魔要破坏你的功德,就是劝你发脾气,想种种方法让你发脾气烧自己的功德,发一次脾气,前面积累的功德就烧掉了。 所以佛陀说为什么有的人学了佛,就有富贵和美好的把伴侣,有的人学了佛却还是衰耗,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嗔恚,发脾气。 不顺父母师长的人, 不管大事小事, 周围的大鬼小鬼就是要来故意挪揄他,事事绝不让你遂心如意,因为他们看不起不孝顺父母的人。 你做事不顺, 就要知道你已经引起鬼神怨愤, 好好检查自己是否抵触顶撞父母,已经长期的引起天地鬼神的愤怒。 没福的人, 因为善根少, 所以常会做损福事, 所以常会做抵触顶撞父母这种损大福的事。 很多人身上都旋绕着戾气, 有这个戾气, 命运就不会通达,事与愿违。戾得大事小事就是不顺, 因为众鬼神讨厌, 所以都想来阻碍挪揄, 别人来做就是顺, 你来做就问题百出, 非常不顺。 并且戾气是伤害身家性命的, 就像一把白刃, 不但会伤自己, 还会伤到至亲, 乃至一切靠近自己的人。 大家知道怎样消戾气吗? 戾就是逆. 逆的反义词就是顺. 所以要消掉戾气, 必须要从顺父母, 敬先贤, 尊上司, 敬长辈, 礼平辈开始. 如果一个人不顺亲长, 他身上的戾气, 永远消不掉. 如果一个人肯用一年的时间, 顺父母, 顺上司, 顺先贤长辈, 顺一切众生, 他三十年的戾气也能灭除干净. 没有戾气, 做事就没有阻碍. 从现在开始悔改, 完全来得及, 一年就可以消灭这个业. 自己以后也是要生baby的, 如果你的baby从小就抵触顶撞嗔恨你, 耍脾气不理睬你, 你难过不难过? 有这样的baby, 自己的每一天都容易生嗔心, 烦躁, 心里哪有顺意呢? 如果不悔改, 继续抵触顶撞父母, 你生活中的各种工作,姻缘,办事上的痛苦会一直持续. 还会有一个抵触顶撞你, 高声大气吼着和你说话的baby, 他成长的三十年, 你会快乐吗? 但是只要你从此柔顺的对待父母, 好话哄着父母开心, 幽默一点, 柔软一点, 高兴一点, 那么你将来的baby从小就很爱你, 每天都是你的开心果, 你看到baby都开开心心, 烦恼走光光。
【自求多福】生气会带来的8种危害l 1、伤肝 生气时,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 建议:生气时喝杯水。水能促进体内的游离脂肪酸排出,减少毒性。 2、长色斑 生气时,血液大量涌向头部,因此血液中的氧气会减少,毒素增多。而毒素会刺激毛囊,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炎症,从而出现色斑问题。 建议:遇到不开心的事,可以做深吸气,双手平举,来调节身体状态,把毒素排出体外。 3、脑细胞衰老加速 大量血液涌向大脑,会使脑血管的压力增加。这时血液中含有的毒素最多,氧气最少,对脑细胞不亚于一剂“毒药”。 建议:遇到不开心的事,可以做深吸气,双手平举,来调节身体状态,把毒素排出体外。 4、胃溃疡 生气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并直接作用于心脏和血管上,使胃肠中的血流量减少,蠕动减慢,食欲变差,严重时还会引胃溃疡。 建议:每天多按摩胃部,缓解不适。 5、心肌缺氧 大量的血液冲向大脑和面部,会使供应心脏的血液减少而靠造成心肌缺氧。心脏为了满足身体需要,只好加倍工作,于是心跳更加不规律,也就更致命。 建议:尽量微笑,并回忆愉快的事,可以令心脏跳动恢复节奏,血液流动趋于均匀。 6、引发甲亢 生气令内分泌系统紊乱,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久而久之会引起甲亢。 建议:放松坐下,闭眼,做深吸气 7、伤肺 情绪冲动时,呼吸就会急促,甚至出现过度换气的现象。肺泡不停扩张,没时间收缩,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放松和休息,从而危害肺的健康。 建议:专注、深而缓慢地呼吸5次,让肺泡得到休息。 8、损伤免疫系统 生气时,大脑会命令身体制造一种由胆固醇转化而来的皮质固醇。这种物质如果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阻碍免疫细胞的动作,让身体珠抵抗力下降。 建议:回忆自己做过的好事,尽量平和心态。
【佛学入门】 悭贪的人追求财、色、名、食、睡五欲,莫知所止,便会造出种种罪业。
无我为人 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证悟一切万有都是从因缘所生起的,没有一件事物能够例外;所以“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就成为一条永久不变的定律;佛就叫这定律为“缘起”。 缘起的人生宇宙,是一个处处关联的关系之网。如像花园里的一棵树,要靠种子水分土壤种种因缘,才能够生起存在,这叫“缘起”。其实生长这棵树的种子水土等“因缘”,本身还是要靠别的因缘;因缘又要靠因缘,这样推广开去,可以牵涉到一切万有。反过来说,这棵树可以培植风景,长大后木材可以砍来做家器,而家器又可以供人应用;由因缘所生的树,又可以做别的东西的因缘,推广开来说,物物相助,又可以关涉一切万有。万物助长于一物,一物又可以关联到万物,宇宙万有,就是这么样一个互相关联的关系之网。 又如一个人的生存,小时要靠父母的养育,长大了要受学校的教育,还要靠朋友的帮助;衣食住一切生活物资,要靠农民、工人、商人的供给;生存的保障,要靠国家的组织,军警的卫护。必须要有这种种的“因缘”,一个人才能够生存。同时,一个人也必然的要尽他的智识能力,去替社会做事,给别人作“因缘”。“你种田,我织布,他盖房屋给人住”;人类是社会的动物,社会是群众分工合作的组合,它的相依共存缘起关系,是更明白的。所以,人生社会也是这么样的一个互相关联的缘起之纲。 万有都是缘起相关的,宇宙间没有一件事,可以离开别的事物而单独存在;社会上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其他的人而单独存在的。个人既需要社会群众的助力才能够生存,必然也就应该贡献自己的能力给社会群众,去帮助别人的生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切来自群众,一切还归贡献给群众。不要把私人的利益看得太重,而忘记了我所依存的社会群众。而应该将个人融化在社会群众中,去为社会群众服务谋福利,明白缘起的道理,才能真正的“无我为人”,互助合作。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自求多福】上网必读、上网计划 鼠标点点,蹉跎了多少岁月。好奇探探,虚度了几何光阴。不点则网站无法生存,故标题必使人好奇易点,不节制则大苦必至。 所以上网之前一定要有文字计划,必免计划外的点击。上网过程中有新计划,亦需有文字计划。
不可思议 如果精神基于物质,将来必然可以用计算机来模拟。那么精神就可以在计算机中永生,原来只能延续几十年的精神发展几十亿年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呢?
【诸行无常】各种计划 每天保证7个半小时的闭眼躺床上时间,这是勤行而不累垮的关键。若预备6点起床,则10点半闭眼;若预备5点半起床,则10点闭眼。可早不可晚。今晚10点半闭眼。
请问归依三宝后,能否学习儒家、道家经典? 请问归依三宝后,能否学习儒家、道家经典?
【发现美好】阅读的快乐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AyNzIwOTIw.html&urlrefer=8a6b4d2bbf881f9462c9662a7b1df698 傅佩荣演讲视频。
【实践美好】随时记录 随时记录生活学习之点滴。
【发现美好】诗经中出现过的花鸟鱼虫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百度--您的访问出错了 内容来自:http://tieba.baidu.com/p/2165469179#10006-tieba-1-65795-bf6461719a993b4683f4212b1604e413
《中庸》之美 《中庸》的学习与实践。
《大学》之美 《大学》的学习与实践。
《孟子》之美 《孟子》的学习与实践。
《论语》之美 《论语》的学习与实践。
优越感是灾难的开始 优越感是灾难的开始
兮是好字 兮是好字
小人学道 以前说的话太嚣张了,好像自己不是凡夫俗子似的。如今看来,真是羞愧。不如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就是小人学道。每天记录所学,好像是为骄傲储备资本似的,真是贻笑大方了。我想放弃记录,但又想到,像我这样的小人,十目所视,比较容易坚持。 昨日背《公孙丑下》10、9、10。
享受真的是享受吗?快乐真的是快乐吗? 戒之慎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发愤忘食,为什么我一发愤就想睡觉呢? 我欲速成者也!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也!我可曾读出了古文之美?勿欲速!勿欲速!
见贤思齐,与人为善 大哉!
仁者如射,反求诸己 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四十不动心,乐正子为官则孟子“喜而不寐”,则动心否乎? 孟子四十不动心,乐正子为官则孟子“喜而不寐”,则动心否乎?
何尤最后之稻草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任何事情成或不成,不是一个人所能左右的。
何尤最后之稻草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任何事情成或不成,不是一个人所能左右的。
知其不可则止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邦有道…邦无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知其不可而为之只是别人的误解,孔子不认为不可,“谁能出不由户?”
博学于文的实践 言者,风波也。夸妍好洁,必有丑污之辱。然则自反而缩,吾何惧哉。吧中多理论贴,少实践贴,不才抛砖引玉,望诸前辈多发实践贴,以砥励后学。
超过2000万点击率的视频【色情泛滥对现代人的影响】 5分钟的时候开始讲座,讲座很好,前面的可以不看。
请教各位前辈,在生活中是如何实践“敏”的? “敏”字,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足见其重要性。望各位前辈不吝赐教啊!
匪夷所思的喜悦 昨天傍晚,开车上路,突然发现路上有一块木板,木板上有多枚铁钉。一阵紧张,幸而安全通过。大约过了十几米,我停下车,准备把木板捡到路边。结果犹豫了一下,就开走了。之后我又后悔,没有见义勇为。但再后来,反而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似乎是一种骄傲的喜悦,觉得自己的反省,不正是对《论语》的实践吗?但这不又落入自盈与自炫了吗?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想听听诸位前辈,如何在生活中落实经典。 诸位前辈的真实案例,是我等后辈,学习经典的重要借鉴。 @深圳陈嘉君 也希望陈先生考虑一下,能否提倡多发这样的帖子,以供我等后辈,学习借鉴。
【反省】见义不为,无勇也 昨天傍晚,开车上路,突然发现路上有一块木板,木板上有多枚铁钉。一阵紧张,幸而安全通过。大约过了十几米,我停下车,准备把木板捡到路边。结果犹豫了一下,就开走了。 我这是什么心理呢?为什么我当时不能见义勇为呢?
把《论语》落实到生活 学《论语》而不能落实的生活,等于没有学。 我发现论语吧中,联系生活的帖子很少,多是些讨论注释解说的帖子。 我希望各位吧友,能多发一些自己践行《论语》的事例或用《论语》反省自己言行的帖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前面四个功课,最后不还是要落实到笃行吗? 也望吧主能重视这个问题!
戒色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因缘际会,我去了戒色吧,被飞翔先生的文章深深吸引,飞翔先生的经验集名为《戒为良药》。 2楼下载地址
想请教“程子”与“玩味”,二词有何不妥,何以不容于论语吧 洗耳恭听!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当听到和我同龄的一个邻居考上博士之后,我的第一反应,居然是一种淡淡的忧伤。我这是在嫉妒吗?我这是在自惭形秽吗?子路“不忮不求”,“衣敝韫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是我的榜样啊!
没有所谓“开玩笑式的自夸” 自夸就是自夸,没有所谓“开玩笑式的自夸”。 平时我会偶尔自夸一下,自以为是只是和身边的人开开玩笑。 前几天,和隔壁一个五年级的小邻居也开了这样的玩笑,结果一句话被他问倒。“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要翻译成优美的现代文,还真不容易。好尴尬!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首先,当我开玩笑自夸的时候,听者并不觉得,你是在开玩笑,在他看来,你真的是在自夸。其次,自己觉得自己在开玩笑,其实内心深处,也有一种傲慢和优越感在里面,所以自己其实真的是在自夸。 所以,这样的自夸也是要不得的呀!
【问题求助】看见美女 《戒为良药》中说:“看到美女如果第一反应是喜欢,那就完蛋了,如果第一反应是白骨观和不净观,那就对了,久而久之,你定力自然变强。”是不是说,看见美女第一反应是没有反应太难了,如果做不要没有反应,那么厌恶要比喜欢好得多?那么我们修炼的最终目标,是不是要往没有反应靠拢呢?
减少不必要的比较 见贤思齐固然没错,但很多事情其实没有必要比较。 彭祖八百岁,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呀! 有时想想,古代一个普通读书人,读的书都要比我多得多。 想到连一个普通的古代读书人都无法超越,就会觉得自惭形秽。 其实,没有必要,一山更比一山高,事事追求超越,则殆矣。 不如回归到自身,日新日益,就是快乐。
慢慢读,欣赏啊! 以前,我读《论语》等经典都是快节奏;现在,则是慢慢读、慢慢读。以前,我总是把读书的结果作为唯一的目的;现在,我把读书的过程,也看成是一个重要的目的。我记得以前学过一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此刻就是目的,此刻就是完成。不重千里,而重跬步,则千里自达。不忧千里之谬,而忧毫厘之失,则千里无忧。
被封5年半,终于解封了。 有一种物非人非的感觉。
睡觉贴[精品] 朋友们,我先睡了!请转告浙江人民,明天我会在签到截止前5分钟起床。
天地人之道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夜绵绵无绝期。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周公造虎
真笨!何不到动物园租一只真的华南虎造假。
求陈道明饰蒋介石的图片,要大图
升级了,嘿嘿 好歹也算进士了,和曾国藩一样了,挖卡卡
zh
作者: biobill 2007-10-4 00:00 回复此发言 作者: biobill 2007-10-4 00:00 回复此发言
发送恶意网站,请处理 qq88030323发送恶意网站http://baidu.top.to/全文如下: qq88030323 您好!本公司为了回报广大玩家长期以来对百度的支持... 2007-10-03 08:53 您好!本公司为了回报广大玩家长期以来对百度的支持与热爱及庆祝百度!所以举办了一次(黄金周)双重送大礼;收到此消息!请登陆 http://baidu.top.to/ 领取奖项,幸运号码<5188>
【浙教版】刻度尺的使用 1)会认,即正确认识刻度尺的零刻度、最小刻度、测量范围;2)会放,把刻度尺的刻度尽可能与被测物体接近,不能歪斜;3)会看,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与刻度尺;4)会读,除读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数字外,还应估读最小刻度下一位的数字;5)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准确值、估计值以及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毫无意义的)。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科书目录 七年级上册(第一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第1节 科学在我们身边 第2节 实验和观察 第3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第4节 温度的测量 第5节 质量的测量 第6节 时间的测量 第7节 科学探究 第2章 观察生物 第1节 生物与非生 第2节 常见的动物 第3节 常见的植物 第4节 细胞 第5节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第6节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第3章 地球与宇宙 第1节 我们居住的地球 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 第3节 太阳和月球 第4节 观测太空 第5节 月相 第6节 日食和月食 第7节 探索宇宙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1节 熔化与凝固 第2节 汽化与液化 第3节 升华与凝华 第4节 物质的构成 第5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6节 物质的酸碱性 第7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七年级下册(第二册)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1节 感觉世界 第2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第3节 耳和听觉 第4节 光和颜色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6节 眼和视觉 第7节 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第2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运动和能的形式 第2节 机械运动 第3节 力的存在 第4节 力的图示 第5节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第6节 摩擦的利和弊 第7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8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第3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1节 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2节 新生命的诞生 第3节 走向成熟 第4节 动物新老个体更替 第5节 植物的一生 第6节 植生殖方式多样性 第4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 第1节 地球的自转 第2节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第4节 日历上的科学 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第6节 地球表面的七巧板块第7节 地形和表示地形图 八年级上册(第三册) 第1章 生活中的水 第1节 水在哪里 第2节 水的组成 第3节 水的密度 第4节 水的压强 第5节 水的浮力 第6节 物质水中分散状况 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第8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第9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 第2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 第1节 大气层 第2节 天气和气温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第4节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第5节 风 第6节 为什么会降水 第7节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因素 第9节 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候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环境对生物行为影响 第2节 神奇的激素 第3节 神经调节 第4节 动物的行为 第5节 体温的控制 第4章 电路探密 第1节 电路图 第2节 电流的测量 第3节 物质的导电性 第4节 影响导体电阻因素 第5节 变阻器的使用 第6节 电压的测量 第7节 电流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8节 电路的连接 八年级下册(第四册) 第1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第1节 模型、号建立与作用 第2节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第5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 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 第7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第2章 空气与生命 第1节 空气 第2节 氧气和氧化 第3节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第4节 生物是怎样呼吸的 第5节 光合作用 第6节 自然界中氧和碳循环 第7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 第3章 植物与土壤 第1节 土壤中有什么 第2节 各种各样的土壤 第3节 植物与土壤 第4节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第5节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第6节 保护土壤 第4章 电和磁 第1节 指南针为什能指方向 第2节 电生磁 第3节 研究影响电磁弱因素 第4节 电动机 第5节 磁生电 第6节 家庭用电 第7节 电的安全使用 九年级上册(第五册) 第1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第2节 探索酸的性质 第3节 探索碱的性质 第4节 几种重要的盐 第5节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第6节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1节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第2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 第3节 常见的材料 第4节 材料的发展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1节 能量的相互转化 第2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第3节 认识简单机械 第4节 动能和势能 第5节 物体的内能 第6节 电能的利用 第7节 电热器 第8节 核能的利用 第9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第1节 动物的食物与摄食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4节 能量的获得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6节 代谢的多样性 九年级下册(第六册) 第1章 演化的自然 第1节 宇宙的起源 第2节 太阳系的形与地球的诞生 第3节 恒星的一生 第4节 地球演化生命的诞生 第5节 生物的进化 第6节 进化与遗传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1节 种群与生物群落 第2节 生态系统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3章 人的健康与环境 第1节 健康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3节 身体的防卫 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第5节 照顾好你的身体 第4章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第2节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3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举报 初中科学 吧 吧主长期不在
紧急情况 ferrari623在学习帮助中疯狂提问。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