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零壹零零贰 玖零壹零零贰
关注数: 38 粉丝数: 304 发帖数: 68,212 关注贴吧数: 62
历法与日历之异同 诸位看官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说历法和日历不都是一回事吗?这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呢?不都是一个东西吗?诸位少安毋躁,且听在下娓娓道来,这历法和日历还真不是一回事,区别可大着呢。 历法是制定日历之法,一般分为太阳历、太阴历、阴阳合历三种性质,每种性质都可以分别有很多种历法,比如太阳历有格里高利历(西历)、伊朗历等,太阴历有伊斯兰教历,阴阳合历有夏历、藏历、傣历、希伯来历等…… 这每种历法都是一种日历,称作各自的历谱。这里还得说我们生活中的日历,生活中一般在中国普遍都是那种阿拉伯数字下面加上汉字的日历,注意这种日历上面一共分别印有两种历法的历谱,并且是西历为主,夏历为辅。也就是说西历的历年、历月、历日为主,夏历的为辅。所以夏历一个月或者一年还没过完,台历挂历就得翻页或者换新的了。日历与历法有关,但又不等同于历法,一张日历上可以印上十种历法的历谱也无所谓,不过第一种是主,其余九种是辅。通俗说就是一种历法一整年的历谱与另外一种或几种历法的对照表。 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日历说白了就是西历一整年对夏历的对照表,但是请注意西历和夏历是没有一丝一毫关系的,比如二十四节气是夏历的太阳历成分,本质上和西历没啥子关系。传统节日是按照夏历计算的,冬九夏伏是按照夏历的节气和干支日计算的,这些和西历都没什么关系。 日历可以单印西历(西历历谱)西主夏辅(西历一整年的历谱对于夏历的对照表)夏主西辅(夏历一整年的历谱对于西历的对照表)单印夏历(夏历历谱)这都是完全可行性的,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比如西元1912年之前日历就是单印夏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市面上还都是夏主西辅的日历,再往后很多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逐渐变成西主夏辅的日历。 民国期间有过一段时期想要废除夏历,那时的官方日历就是单印西历的,因为格里高利历和夏历本来就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历法,不是说非得印在一张纸上的伴侣,谁也离不开谁,就像坊间说的“阳历”加“阴历”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儿,诸位看官可千万别认为“阳历”加“阴历”等于“阴阳合历”,那样可就大错特错了,夏历可是独立的阴阳合历,西历也是独立的太阳历呢。事实上是谁离开谁都照样全须全影的发挥其全部的作用,完整性一点儿也不打折扣。 所以说历法和日历有关系,没有历法就没有日历,但是历法和日历绝对不是一回事儿。这点还请千万不要混淆哦。 另外说一下,想当年民国当局一度非得废除夏历不可,官方出版的历书上只印西历不印夏历,但是民众一样年年都过夏历新年(正月初一日)官家不让过,偷着过也得过呀。但是历谱是哪里来的呢?这还得感谢满清留下的《宣统二百年时宪书》。 话说满清宣统元年岁在己酉(西元1909年)三岁的小娃娃坐上了太和殿的宝座儿,按照老规矩,钦天监将万年历从宣统元年推算到宣统二百年(西元2108年)便留下了这部《宣统二百年时宪书》。 这部历书,对于夏历可是立了大功了,要不然民国那时候一门心思的想要废除夏历,官方天文台不去编定夏历的历谱,夏历可就真玩儿完了,民间就是想偷着过夏历新年也不知道究竟要在哪天过呀。 因为夏历可是天文年历性质的定历,完全与天象吻合,历谱是按照天文学精密计算出来的,涉及日月合朔时刻、地球在黄道上的经度等等,这些可都需要精密的计算呀。话说咱中国天文历法历算学,可是世界遥遥领先的,领先世界几千年呀。 要说这《宣统二百年时宪书》别看它是满清那时候编算的,都一百来年了,精确性可是挺高的,按照现代最先进的算法比也就错上最多不超过两天,一百来年之后少数错误都是一天,两天的我还真没见。所以民国那时候可以说那部历书是不会存在错误的,幸好有它,夏历才没消失啊。 当然新中国官家可是编算夏历历谱的,这个任务归属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所以如今万年历要以紫金山天文台编算的为准,并以紫金山天文台每年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为最终版本。 《中国天文年历》与《宣统二百年时宪书》的区别主要是前者使用了现如今最最精准的数据,时刻可以精确到秒,这是民用的,航天也离不开这些数据,精准性可以达到毫秒。 子午线如今使用的是东经120度,过去《宣统二百年时宪书》是使用的东经116度北京钦天监作为坐标的,所以有些错误还不是真错误,是子午线更替产生的大约十四分钟时差闹的,如果日月合朔和节气时刻越接近子时正(0点)因为这大约一刻钟的时差,历日可能就会出现前后一日的偏差了。 今年有些朋友的手机日历上面端午节写成了西历2013年6月13日,夏历四月定为大月,应该就来源于这部《宣统二百年时宪书》产生与现行夏历有所区别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这短短一刻钟的时差啊。 现行夏历今年端午节在西历2013年6月12日,夏历四月定为小月。朋友们记得使用现行夏历为准哦。不过我说这些,主要是想说我们中国的天文历算可是很厉害的哦。我们的夏历是世界上最最精准的历法之一呢。 最后可能会有朋友问了,西历怎么不需要天文台计算呢?小学一年级就算掰掰手指算一算,历谱就出来了呀。 因为西历是平历,使用的是近似平均值,西历的法则就是数学公式模式,所以不需要也没有天文计算的成分。 西历只是大体上符合回归年,大约过去三千三百多年就会累积一天误差了,如果回归年基本不变的话这会在西元4900年左右出现,当然了我说一下就是讲明白历理,子孙的事情,子孙自有子孙福吧。 不过夏历别说是西元4900年,就算是西元100000年也都不会存在一天误差的,因为是天文算法计算出来的,天象变,历谱就跟着变,历谱可以永远做到完全符合天象。 所以朋友们啊,请千万别认为夏历是“老古董”“该淘汰”“真麻烦”“无所谓”“与世界接轨”什么的这些完全不成立的理由而忽视夏历,误解夏历,让夏历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这可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我们作为华夏的子孙,让我们一起使用这部我们用了最少已经有四千年的历法,让我们在这日历的方寸之间传承华夏文明吧。 夏历为主,西历为辅,我想这是很务实的做法。夏历用来生活与节庆,西历用来对外交流什么的。一点儿也不矛盾呢。 祝愿所有看完这篇贴子的朋友们日日安好,时时顺心,事事顺意,平安吉祥,喜乐安康!
【夏历癸巳年三月十九日甲子敬书】癸巳年诚祭大明毅宗烈皇帝之文 癸巳年诚祭大明毅宗烈皇帝之文 惟华夏黄帝纪元四千七百一十一年岁次癸巳三月丙午朔,越十九日甲子。甲申国难三百六十九周年之祭,吾辈华夏后裔净手焚香,素衣肃立,敬书此文,稽首泣拜。 谨祭大明毅宗烈皇帝在天之灵。愿帝之英灵保佑吾华夏文明复兴告成,再现大明盛世衣冠上国,礼义之邦之雄风。 文曰: 太祖皇帝,出身布衣。驱除胡虏,光复华夏。日月光华,繁荣富强。故国有明,吾族荣光。 帝初践祚,年少聪慧。智除阉党,剪灭祸害。年号崇祯,美好希冀。兢兢业业,为国为民。 处理国政,通宵达旦。勤俭节约,忧国怀民。一十七载,力挽狂澜。无力回天,奈何奈何。 闯逆无礼,空耗华夏。满洲蛮夷,窃据关外。袁氏崇焕,功过参半。群臣误国,中饱私囊。 奸佞小人,背叛华夏,认贼作父,千刀万剐,不赎其罪。帝之雄心,谁人可知。崇祯甲申,逆贼作乱,神京陷落,百业凋敝。每每忆起,发人长叹。 帝之心情,无以言表。帝之气节,令人钦佩。帝之痛苦,天公垂泪。九天之上,帝后团聚。爱女定能,理解慈父。惟愿在天有灵,护佑华夏万民。 后辈小民,躬行大礼,谨告大明毅宗烈皇帝陛下在天之灵:满清已覆,华夏当兴。吾辈后生,华衣夏礼,皇汉之学,身体力行,孜孜不倦。不敢懈怠,蹒跚前行。一生之愿,复兴华夏。 信仰华夏,矢志不渝。皇汉民族,如龙如凤,盛世再现,势不可挡。路漫漫兮,上下求索。坚持实践,切勿冒进。点点滴滴,小事入手。天下兴亡,吾之责任。 伏祈陛下,九天之上,护佑神州,威加海内,九州兴盛,文明繁荣,华夏复兴,达于博远。 伏惟鉴歆,尚飨!
「宇谦茶话」玛雅预言传说2012末日纯属虚构,探究其根源之试论。 2012已经过去了,末日论纯属虚构,但是玛雅文明是被误读了,才会产生那个虚构的末日。 玛雅留下了一个寓言:地球非人类所有,人类乃地球所有。这个预言是有现实意义的。 至于所谓末日传说,起因和玛雅历法有关。因为玛雅历法被错误解读,才会产生那个错误的传说,已经永远被证明为虚构的故事。 玛雅历法是多轨并存制。先有一套不属于阳历、不属于阴历、不属于阴阳合历,只有计时功能与天象无关的卓尔金历。只用于宗教场合。一年分成13个月,每月20天,合计260天。然后还有一种属于太阳历的民用历法哈布历,一年分成18个月,每月20天,年底加上5天,闰年6天的空日(不属于任何一个月,但属于年的日子,据说玛雅一般在这些日子中举行祭祀仪式)。合计平年365天,闰年366天。然后这两套历法对照使用,拥有循环周期。玛雅文明的数学是二十进位制的,所以循环周期上还有循环周期,然后还有超级循环周期。2012年12月21日是北半球冬至日,南半球夏至日,据说这是哈布历的岁首。然后2012年的这一天正好是玛雅历法超级循环周期更易的日子,告别一个周期,开启一个周期。本来没有所谓末日的说法。但是西方有人误读了,才造成那个对世界造成一定困扰的乌龙。不过我们多了一部电影消遣,茶余饭后啊。 末日属虚构,切勿杞人忧天之。 祝各位一切安好
【只能说说】媒体关注传统节日是好事情,但也不能误人子弟啊。 今日北京电视台傍晚黄金时间的新闻节目,介绍了什刹海地区举行的寒食节文化活动。本来挺好的呀。但是在介绍寒食节时说了是冬至之后第一百零五日,这是对的。但是有资料说清明节前一两日,是因为满清之前使用的是平气法推算节气,满清之后使用定气法,寒食节实际上就在清明节之后一两日了。好吧,不能要求所有人都通晓天文历法,但是数数总会的吧。上过小学就应该会从一数到一百了吧。应该说上幼儿园时就该会了。好,就简单数一数去年冬至西历2012年12月21日,次日12月22日算第一天,一直数到第一百零五日,结果很明显今年寒食节是西历2013年4月5日(冬至之后第一百零五日)。但是那个新闻的编辑却说“今日,2013年4月3日是寒食节。”真的是不会数数还是懒得数数呢?我要说寒食节还没到呢。编辑你懒得数数就算了,干脆介绍一下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得了,往下就别说了,要说就先数数数学,小学一年级数学,真的不难。 还有还提到了上巳节,说上巳节是一个洗浴的节日,很多民族的泼水节就是从上巳节衍化来的,话说首先上巳节不仅仅只是洗浴,然后这话傣族朋友看了要不高兴得好不好,泼水节可是按照傣历计算的,这是人家的文化。我们都应该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好不好…… 唉 只能说说 说完了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