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零壹零零贰
玖零壹零零贰
关注数: 38
粉丝数: 304
发帖数: 68,212
关注贴吧数: 62
【草稿纸】《华夏吾之信仰》 华夏吾之信仰 沐浴著轩辕氏的荣光,华夏血脉在体内流淌。 伏羲女娲给我最初的模样,后羿射下了第九颗太阳。 夸父矢志不渝追逐著理想,始祖将一个不朽的传奇开创,走出蒙昧,告别洪荒。 司南之杓引导着先祖,一路光明前行乘风破浪。 纤细柔软的蚕丝编织霓裳,飘逸舒展世上最美的服装。 玄曛古朴的色彩凝聚而成,优美典雅的礼仪彰显出无比高贵神圣的礼仪之上邦。 仓颉创制文字图画般美妙。方寸之间记录历史短暂与漫长,洋洋洒洒浩瀚无双。 长江黄河流过我家乡,这片土地是古老的东方。 我们爱好和平并谦恭礼让,礼义廉耻都始终记在心上。 但敢犯华夏者虽远必诛之。我们的家园是威严神圣的土地绝不容任何宵小践踏。 华夏是我永远的骄傲,炎黄始终铭刻在心上。 往圣先贤的智慧理想冲破了千年的风霜,引导我们坚持信仰铸就今日无比辉煌。
【转贴】纪录片《货币》开头的散文诗。 她在今天人们的心中, 仿佛是空气,是水,是阳光, 是陪伴人一生的东西。 那么她到底是什么呢? 地球的生命是45亿年, 人类的生命是250多万年, 她的生命是五千多年。 她在美索布达米亚平原的泥板上, 她在亚西亚海边的贝壳里, 她在太平洋岛的石头上, 她在印第安人的珍珠项链里。 她阳光,成就了一切的一切, 让自由成为自由, 让财富成为财富; 她冰冷,定义了今天的格局, 让欲望成为欲望, 让战争成为战争。 如果将人类的250万年压缩成24小时, 那么她伴随人类不足三分钟。 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 但不知道她到哪里去, 她——就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
【转载】Paleobalado Paleobalado Mi rigardis mian amon mi flugis al apud ŝi Mi doni al ŝi la donacon kiu estas eta solida tempo La tempo havas belegajn striojn tuŝate estas mola kiel ŝlimo de malprofunda maro Ŝi ŝmiri korpon per la tempo Kaj post tio ŝi konduki min flugi al la rando de ekzisto La flugado estas spiritstata la steloj estas kvazaŭ fantomoj je niaj okuloj ni estas kvazaŭ fantomoj je la okuloj de la steloj ankaŭ 古歌谣 我看到了我的爱恋 我飞到她的身边 我捧出给她的礼物 那是一小块凝固的时间 时间上有美丽的条纹 摸起来像浅海的泥一样柔软 她用时间沁润心扉然后拉起我飞向存在的彼岸 这是奇妙的飞行 我们眼中的星星像精灵 星星眼中的我们也像精灵
『中秋拜月』《癸巳年中秋拜月之文》 二楼发文
『收藏』句子收藏 收藏一些个人认为还不错的值得品读的句子之类的文字
有个小问题想请教一下映山红前辈,关于三伏天的计算问题。 初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如果夏至日恰逢庚日则不含此日。第四个庚日是中伏。问题出在末伏首日的确定上面,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如果立秋当日逢庚日,算不算末伏第一天? 现在很多一天一张的日历上面,貌似也只有那种日历标注三伏和冬九九的日子,比如去年我们家买的通胜日历,上面就是立秋日逢庚日算作了末伏第一天。然后貌似电视台天气预报说伏天也说那日是末伏第一天。去年那日我们还特地弄了鸡蛋饼来吃,来进行这个民俗活动。然后前几日有事情翻日梭万年历网络版,看到四七一〇壬辰年立秋日,标着中伏第十一天。于是我疑惑了,不知道是去年出版的通胜日历和电视上天气预报对还是日梭万年历网络版对。不过幸好我在科普的时候就说立秋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没提及含不含的问题。难道去年末伏的鸡蛋饼早吃了十天吗?真的很疑惑,希望前辈解惑。祝好 念安
【原创】七夕节活动女子拜织女和男子拜魁星祝文各一篇
【转载】《华裳之望》 华裳之望 作者:汉家儿郎 换上汉服,走在大街上, 直面众人哪异样的目光, 脸上毫无异色, 心底,却涌起难言的悲伤。 当西装充斥了中国的会场, 当晚礼占领了华夏的厅堂, 在这个时代, 又有多少人还能记得: 华夏的服装,叫汉装! 那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衣裳! 还有几人能记起, 什么叫华夏? 什么又是炎黄? 为何堂堂的礼仪之邦, 而今却没有了自己的衣裳! 章服之美为华; 礼仪之大为夏; 这声震动四方的宣言, 如今又响在何方? 多少次梦回大唐, 看那宽袍博带在风中飘扬, 看那用狼毫墨笔写出的, 铁钩银划的汉唐。 午夜梦回,暗自流下清泪两行, 当我独自一人登高远望, 面对故国那凝重的目光, 心中涌出的是九曲黄河也载不动的忧伤。 为何历史最悠久的民族, 今天却丢掉了自己的文化? 为何我们的坚守, 却换不回国人理解的目光? 究竟何时才能再见到, 那久违了的, 炎黄!
【转载】《十年一剑汉服吟》 一楼祝所有善良的人一生安好。
小暑 夏历癸巳年五月三十日甲戌 西洋历2013年7月7日 是日小暑 天气真的很热 符合天时
‖欢喜七仙缘‖【时间】滴--滴--滴...北京时间21点30分整 我们大家都要按照时间生活,但是时间是怎么来的呢?我们都要珍惜时间,因为一寸光阴一寸金哦。
【華夏復興】《癸巳年端午诚祭三闾大夫屈子文》 一楼祭屈子
[端阳]《癸巳年端午诚祭三闾大夫屈子文》 一楼诚祭屈子
发个贴子为了老板娘 相信自己,你可以的。祝考的最好。
〖华夏祭典复兴方案之三献礼〗这个是同袍整理的,非我之功也。 华夏复兴 达于博远
【華夏復興】〔原创文章〕《回归华夏》 癸巳年上元节活动征文之二
【華夏復興】[原创文章]《身边的华夏》 癸巳年上元节活动征文之一。
历法与日历之异同 诸位看官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说历法和日历不都是一回事吗?这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呢?不都是一个东西吗?诸位少安毋躁,且听在下娓娓道来,这历法和日历还真不是一回事,区别可大着呢。 历法是制定日历之法,一般分为太阳历、太阴历、阴阳合历三种性质,每种性质都可以分别有很多种历法,比如太阳历有格里高利历(西历)、伊朗历等,太阴历有伊斯兰教历,阴阳合历有夏历、藏历、傣历、希伯来历等…… 这每种历法都是一种日历,称作各自的历谱。这里还得说我们生活中的日历,生活中一般在中国普遍都是那种阿拉伯数字下面加上汉字的日历,注意这种日历上面一共分别印有两种历法的历谱,并且是西历为主,夏历为辅。也就是说西历的历年、历月、历日为主,夏历的为辅。所以夏历一个月或者一年还没过完,台历挂历就得翻页或者换新的了。日历与历法有关,但又不等同于历法,一张日历上可以印上十种历法的历谱也无所谓,不过第一种是主,其余九种是辅。通俗说就是一种历法一整年的历谱与另外一种或几种历法的对照表。 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日历说白了就是西历一整年对夏历的对照表,但是请注意西历和夏历是没有一丝一毫关系的,比如二十四节气是夏历的太阳历成分,本质上和西历没啥子关系。传统节日是按照夏历计算的,冬九夏伏是按照夏历的节气和干支日计算的,这些和西历都没什么关系。 日历可以单印西历(西历历谱)西主夏辅(西历一整年的历谱对于夏历的对照表)夏主西辅(夏历一整年的历谱对于西历的对照表)单印夏历(夏历历谱)这都是完全可行性的,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比如西元1912年之前日历就是单印夏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市面上还都是夏主西辅的日历,再往后很多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逐渐变成西主夏辅的日历。 民国期间有过一段时期想要废除夏历,那时的官方日历就是单印西历的,因为格里高利历和夏历本来就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历法,不是说非得印在一张纸上的伴侣,谁也离不开谁,就像坊间说的“阳历”加“阴历”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儿,诸位看官可千万别认为“阳历”加“阴历”等于“阴阳合历”,那样可就大错特错了,夏历可是独立的阴阳合历,西历也是独立的太阳历呢。事实上是谁离开谁都照样全须全影的发挥其全部的作用,完整性一点儿也不打折扣。 所以说历法和日历有关系,没有历法就没有日历,但是历法和日历绝对不是一回事儿。这点还请千万不要混淆哦。 另外说一下,想当年民国当局一度非得废除夏历不可,官方出版的历书上只印西历不印夏历,但是民众一样年年都过夏历新年(正月初一日)官家不让过,偷着过也得过呀。但是历谱是哪里来的呢?这还得感谢满清留下的《宣统二百年时宪书》。 话说满清宣统元年岁在己酉(西元1909年)三岁的小娃娃坐上了太和殿的宝座儿,按照老规矩,钦天监将万年历从宣统元年推算到宣统二百年(西元2108年)便留下了这部《宣统二百年时宪书》。 这部历书,对于夏历可是立了大功了,要不然民国那时候一门心思的想要废除夏历,官方天文台不去编定夏历的历谱,夏历可就真玩儿完了,民间就是想偷着过夏历新年也不知道究竟要在哪天过呀。 因为夏历可是天文年历性质的定历,完全与天象吻合,历谱是按照天文学精密计算出来的,涉及日月合朔时刻、地球在黄道上的经度等等,这些可都需要精密的计算呀。话说咱中国天文历法历算学,可是世界遥遥领先的,领先世界几千年呀。 要说这《宣统二百年时宪书》别看它是满清那时候编算的,都一百来年了,精确性可是挺高的,按照现代最先进的算法比也就错上最多不超过两天,一百来年之后少数错误都是一天,两天的我还真没见。所以民国那时候可以说那部历书是不会存在错误的,幸好有它,夏历才没消失啊。 当然新中国官家可是编算夏历历谱的,这个任务归属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所以如今万年历要以紫金山天文台编算的为准,并以紫金山天文台每年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为最终版本。 《中国天文年历》与《宣统二百年时宪书》的区别主要是前者使用了现如今最最精准的数据,时刻可以精确到秒,这是民用的,航天也离不开这些数据,精准性可以达到毫秒。 子午线如今使用的是东经120度,过去《宣统二百年时宪书》是使用的东经116度北京钦天监作为坐标的,所以有些错误还不是真错误,是子午线更替产生的大约十四分钟时差闹的,如果日月合朔和节气时刻越接近子时正(0点)因为这大约一刻钟的时差,历日可能就会出现前后一日的偏差了。 今年有些朋友的手机日历上面端午节写成了西历2013年6月13日,夏历四月定为大月,应该就来源于这部《宣统二百年时宪书》产生与现行夏历有所区别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这短短一刻钟的时差啊。 现行夏历今年端午节在西历2013年6月12日,夏历四月定为小月。朋友们记得使用现行夏历为准哦。不过我说这些,主要是想说我们中国的天文历算可是很厉害的哦。我们的夏历是世界上最最精准的历法之一呢。 最后可能会有朋友问了,西历怎么不需要天文台计算呢?小学一年级就算掰掰手指算一算,历谱就出来了呀。 因为西历是平历,使用的是近似平均值,西历的法则就是数学公式模式,所以不需要也没有天文计算的成分。 西历只是大体上符合回归年,大约过去三千三百多年就会累积一天误差了,如果回归年基本不变的话这会在西元4900年左右出现,当然了我说一下就是讲明白历理,子孙的事情,子孙自有子孙福吧。 不过夏历别说是西元4900年,就算是西元100000年也都不会存在一天误差的,因为是天文算法计算出来的,天象变,历谱就跟着变,历谱可以永远做到完全符合天象。 所以朋友们啊,请千万别认为夏历是“老古董”“该淘汰”“真麻烦”“无所谓”“与世界接轨”什么的这些完全不成立的理由而忽视夏历,误解夏历,让夏历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这可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我们作为华夏的子孙,让我们一起使用这部我们用了最少已经有四千年的历法,让我们在这日历的方寸之间传承华夏文明吧。 夏历为主,西历为辅,我想这是很务实的做法。夏历用来生活与节庆,西历用来对外交流什么的。一点儿也不矛盾呢。 祝愿所有看完这篇贴子的朋友们日日安好,时时顺心,事事顺意,平安吉祥,喜乐安康!
【夏历癸巳年三月十九日甲子敬书】癸巳年诚祭大明毅宗烈皇帝之文 癸巳年诚祭大明毅宗烈皇帝之文 惟华夏黄帝纪元四千七百一十一年岁次癸巳三月丙午朔,越十九日甲子。甲申国难三百六十九周年之祭,吾辈华夏后裔净手焚香,素衣肃立,敬书此文,稽首泣拜。 谨祭大明毅宗烈皇帝在天之灵。愿帝之英灵保佑吾华夏文明复兴告成,再现大明盛世衣冠上国,礼义之邦之雄风。 文曰: 太祖皇帝,出身布衣。驱除胡虏,光复华夏。日月光华,繁荣富强。故国有明,吾族荣光。 帝初践祚,年少聪慧。智除阉党,剪灭祸害。年号崇祯,美好希冀。兢兢业业,为国为民。 处理国政,通宵达旦。勤俭节约,忧国怀民。一十七载,力挽狂澜。无力回天,奈何奈何。 闯逆无礼,空耗华夏。满洲蛮夷,窃据关外。袁氏崇焕,功过参半。群臣误国,中饱私囊。 奸佞小人,背叛华夏,认贼作父,千刀万剐,不赎其罪。帝之雄心,谁人可知。崇祯甲申,逆贼作乱,神京陷落,百业凋敝。每每忆起,发人长叹。 帝之心情,无以言表。帝之气节,令人钦佩。帝之痛苦,天公垂泪。九天之上,帝后团聚。爱女定能,理解慈父。惟愿在天有灵,护佑华夏万民。 后辈小民,躬行大礼,谨告大明毅宗烈皇帝陛下在天之灵:满清已覆,华夏当兴。吾辈后生,华衣夏礼,皇汉之学,身体力行,孜孜不倦。不敢懈怠,蹒跚前行。一生之愿,复兴华夏。 信仰华夏,矢志不渝。皇汉民族,如龙如凤,盛世再现,势不可挡。路漫漫兮,上下求索。坚持实践,切勿冒进。点点滴滴,小事入手。天下兴亡,吾之责任。 伏祈陛下,九天之上,护佑神州,威加海内,九州兴盛,文明繁荣,华夏复兴,达于博远。 伏惟鉴歆,尚飨!
新汉文化 期刊的事 筹备如何? 关于天文历法的内容可以找我(我为什么要给自己没事找事呢?因为不想看到错误的科普误导人)话说最近翻百度百科看到很多错,那个无奈啊。发完我得编辑词条去,然后就下了。诸位一切安好。
某某贴吧已经炸锅了,所以说贴吧还是华夏衣冠吧有爱。 我是来躲清静的。 宇谦专用水贴。
____Forever friend____[2013]相信你们会发挥好的。 一位名叫琳悦的姑娘(这好几年了,应该出落成个大姑娘了),一位名叫豆子的少年(一样的道理,这豆子也该长成帅小伙儿了)十七天之后你们就要走入那高考的考场,相信你们会发挥好,取得好成绩的。只是不知道豆子还会不会送给琳悦那个惊喜了。呵呵~多了不说,祝福你们。
【只是一个贴子】西历2013年5月20日星期一 这个日子很多人都过得非常热闹,真的就是一个节日了。 但是真正的节日呢? 无奈下 ……
【華夏復興】*加水属性--头像的事 改个头像,话说咋让楼中楼的头像和新头像统一呢?楼中楼还是原头像。
‖欢喜七仙缘‖【^_^】掌声祝贺,水晶中大奖了。 不过这和货币一点关系都没有呢。
【以文悼之】《癸巳年祭蜀州汶川强震罹难同胞文》 一楼祭罹难同胞在天之灵
【转载】《辛卯江阴祭》 今天在网易上找到的文,刚才吧内搜索一下这里没有,于是就转载于此吧。朝文兄你应该参加了那年的祭祀吧? 祭三公
【求鉴定】《宋代女子服饰之简介》(转载) 这篇简介是偶然之间得到的,不知道是否正确,不知道是否真的靠谱儿。甚至都不知道是否是纯属虚构的一派胡言。所以请诸位读者注意,阅读请仔细分辨。欢迎对宋代女子服饰有所了解的同袍指点一二。当然我只是转载而已,作者未知。本人声明:此简介纯属转载,作者不详。 求鉴定 求鉴定
【资料属性】《汉家衣裳·天下炎黄》(这是我整理的一篇资料) 这是给一部纪录片写的解说词,非我一人之功,特此声明。 小芹,你可以等考试完了再看。
『不知是否靠谱』《宋代女子服饰之简介》(转载) 这篇简介是偶然之间得到的,不知道是否正确,不知道是否真的靠谱儿。甚至都不知道是否是纯属虚构的一派胡言。所以请诸位读者注意,阅读请仔细分辨。欢迎对宋代女子服饰有所了解的同袍指点一二。当然我只是转载而已,作者未知。本人声明:此简介纯属转载,作者不详。
【自拍图】夏历癸巳年三月初四日己酉漫步樱花海
农历往首页的日历定朔错误,希望可以修订之。 否则过了四月廿九日,六月初一日之前的日期就都会错一天。 难道真的是传说中的《宣统二百年时宪书》吗? @中华农历网2 您是农历网的管理人员吗?望知悉。还有首页底下的节气日期和时刻都是多年之前的了,希望可以注意更新。
农历癸巳年立夏日我到古观象台参观 农历四七一一年岁次癸巳三月廿六日·农历癸巳年立夏日。古观象台之旅。发一些图片。与节气有关,圭表等就是测定节气的。
雪兄,上来了进一下。 中华万年历汉历藏历对照那个,藏历水蛇年的置闰错了,今年藏历水蛇年闰八月,不是闰五月。我就看了今年水蛇年的,没看其他年的,如果置闰弄错,跟着雪顿节的日期就会错一个月的。虽然我只用汉历,但是爱好天文历法自然也就了解藏历了,毕竟历法是文化的缩影嘛。 最好还是修正一下,不过我的藏历知识也有限,但是百度文库一下有今年的藏历西历对照表,可以看出藏历水蛇年闰八月,不闰五月的。祝好 念安
【祝福属性】将要参加高考的都加油。 夏历四月廿九日甲辰、五月初一日乙巳(西历6月7日、8日)是考试的日子。好好复习,淡定心情。因为临场发挥很重要,考前千万不要紧张。考试日前一天一定要好好休息,别紧张,饱饱睡一觉,第二天才有充沛的精力考试并且考出好成绩来哦。加油,相信自己,你可以的。
「宇谦茶话」玛雅预言传说2012末日纯属虚构,探究其根源之试论。 2012已经过去了,末日论纯属虚构,但是玛雅文明是被误读了,才会产生那个虚构的末日。 玛雅留下了一个寓言:地球非人类所有,人类乃地球所有。这个预言是有现实意义的。 至于所谓末日传说,起因和玛雅历法有关。因为玛雅历法被错误解读,才会产生那个错误的传说,已经永远被证明为虚构的故事。 玛雅历法是多轨并存制。先有一套不属于阳历、不属于阴历、不属于阴阳合历,只有计时功能与天象无关的卓尔金历。只用于宗教场合。一年分成13个月,每月20天,合计260天。然后还有一种属于太阳历的民用历法哈布历,一年分成18个月,每月20天,年底加上5天,闰年6天的空日(不属于任何一个月,但属于年的日子,据说玛雅一般在这些日子中举行祭祀仪式)。合计平年365天,闰年366天。然后这两套历法对照使用,拥有循环周期。玛雅文明的数学是二十进位制的,所以循环周期上还有循环周期,然后还有超级循环周期。2012年12月21日是北半球冬至日,南半球夏至日,据说这是哈布历的岁首。然后2012年的这一天正好是玛雅历法超级循环周期更易的日子,告别一个周期,开启一个周期。本来没有所谓末日的说法。但是西方有人误读了,才造成那个对世界造成一定困扰的乌龙。不过我们多了一部电影消遣,茶余饭后啊。 末日属虚构,切勿杞人忧天之。 祝各位一切安好
「浩瀚宏宇」「谦者为智」我给自己说,凡事细心点总是没有错的。 今日给人科普,犯下低级错误,长至短至说反,确切说是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日影长度说反了。惭愧啊。想我研习天文历法七载矣。竟然犯这低级错误,然后还是自己发觉自己说错了,不过过了一个小时时间,无可挽回。吸取教训,凡事认真吧。写出此贴,用以提醒自己。 来看看小玥,想你啊。想你啊。一直都挺想你的,一定要好好加油,为了自己的理想。 呵呵,念安。
【我错了属性】说真的,凡事都得细心,不细心可不行。 今儿去了趟古观象台,然后当了会儿“义务讲解员”当然是我为了科普自愿的行为,帮助游客讲解讲解天文历法知识。然后我讲圭表的时候,我把冬至日和夏至日日影的长短弄反了,虽然原理我说对了,但是最短和最长弄反了啊。回家之后做沙发上喝口茶,突然想起来的,短至节、长至节、坏了,我说反了。惭愧啊。负罪感啊。虽然我也说了好多对的知识啊。但是这个日影长短确实说反了啊。说成南半球的了……皇天上帝原谅我吧。真不是故意的。游客们,抱歉,如果你们听了我的讲解对天文历法产生兴趣了,来查资料就会发现我不小心说反了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日影长度。不管你们能否看见这个贴子,我都得道个歉。毕竟是我说反了。抱歉,抱歉。唉,我最讨厌误人子弟的人了,我自己还给说反了,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接受教训吧。张宇谦。凡事都得细心,绝不让这件悲催的事情重演了…… 不过复制仪器上有篇铭的干支纪年写错了,当时我吐嘈了半天呢…… 吸取教训,做事一定要仔细认真。嗯。
【华夏文明】夏历月份大小为什么年年不同,因为都与实际天象吻合 图片来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2b62985e7608f83b70cb34a154749736c1c343fe&urlrefer=16dafddf8d0b8817a616254196ee19e6
【闲谈属性】最近在和一位朋友谈黄帝纪元 前辈帮我勘误,我明知他认知有误,但要如何描述才好呢。详情见下。
百度给我站内信说要关闭这个贴吧 所以重要资料请备份。我是懒得管理贴吧的,也无很多时间上网。雪兄还是申请下吧主吧。否则这个贴吧可能被百度关闭掉。
【整理属性】夏历版汉服运动大事记 一楼向前辈们致敬。
【汉服运动大事记】华夏夏历为主版。 一楼给原作者致敬。
【旁盏杯茗属性】突然很想品茗浮白畅谈思想 然后这儿有几位朋友想了解汉服和华夏复兴,二位也知道,我说话喜欢掉书袋,说好听叫引经据典,其实可不就是掉书袋,不太通俗易懂,所以我召唤二位过来,来点儿茶话,一起为华夏复兴尽绵薄之力也。 @败叶子 叶子老弟,近来可好? @闺中奇女子 老板娘啊。又打搅你,主要是你比较会科普啊。喜欢你的老板娘茶话系列。然后你看,上面我叫来了叶子。呵呵~ 祝天天快乐。
【日历属性】夏历癸巳年日历图一张。 所有日期均为夏历。
【停电属性】“五·一”假期第一天在停电中度过 施工会把电缆弄断,传说中的野蛮施工么? 吐嘈完毕
【增加一贴】历法性质、名称、版本等概念不可混淆 太阴历、太阳历、阴阳合历是历法性质;农历、公历、回历、伊朗历、希伯来历等是历法名称(每部都是不同的历法,分属各历法性质)三统历、四分历、太初历、大明历、授时历、时宪历、紫金历等是农历的各个时期版本。 阴阳合历是协调朔望月与回归年的一个整体,不容分割,不能简单的理解为阴历加阳历。气、朔、岁实、置闰构成完整的阴阳合历。 太阳历注上朔望周期也不是阴阳历,而是太阳历。太阴历注上节气也不是阴阳历,而是太阴历。因为不论何种性质的历法都是按照历年、历月、历日制定的。太阳历是阳历年(回归年)、太阴历是阴历年(朔望月的整倍数,通常是十二个朔望月),阴阳历是阴阳合历年(历月符合朔望月,平均历年符合回归年)
【甲申国难三百六十九周年祭】《癸巳年诚祭大明毅宗烈皇帝之文》 一楼祭毅宗烈皇帝在天之灵
我很好奇这种日历是怎么出来的?难道是早年间留下来的万年历么? 关于今年端午节的西历日期问题。错误的日历是定朔错误,我很好奇,难道这是清朝时留下来的万年历吗?链接来自百度知道: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zhidao.baidu.com%2Fquestion%2F510368986.html&urlrefer=4e2209cdce11020ae48958aa0845d5be @映山红_0
‖欢喜七仙缘‖【穿越】我来转载一篇短篇的穿越文 这是一个女孩子,确切的说是一个少女,穿越回到明朝末年的故事。
【原创】《祭高禖文》 一楼祭祀高禖之神。 上巳节帮同袍举行活动而作,就写了开头和结尾,中间引用的《诗经》。
【上巳佳节】赏樱花 今日一共拍了一百九十九张风景图,主要是花卉。所以需要整理甄选一下,选好之后就会把最好看的风景图片发在这个贴子里啦。这张图片我起了个文题曰《樱花园记》呵呵,玩笑玩笑。话说这张图的原图是我照的今日之蓝天呢。
【转载】记癸巳年上巳 记癸巳年上巳 作者:向葵织梦 上巳芳辰百姓忙,祀神祓禊沐兰汤。 女娲太昊祈儿盛,王母蟠桃祝寿长。 溱洧情人羞赠芍,长安丽女喜凝妆。 古来节俗多烟散,惟梦兰亭咏曲觞。
【转载】上巳赋 上巳赋 上巳有佳节,祓禊东江上 素纱金丝裹,曲裾随风扬 石青压新绿,葱花戏桃郎 莺燕齐变色,百华争相放 青玉壶中酒,乌木盘中藏 投壶复雅歌,悠然现惆怅 何时增芍药,结发共佳酿
‖欢喜七仙缘‖【上巳节】你们喜爱的七仙女献舞之日。 想知道为什么就点进来。
『诗词』《舞夕阳》与《执手天涯》(转载) 一楼祭溪山琴况君。
【赏析】《清明节与寒食节复兴方案》溪山琴况前辈整理 一楼缅前辈。
【只能说说】媒体关注传统节日是好事情,但也不能误人子弟啊。 今日北京电视台傍晚黄金时间的新闻节目,介绍了什刹海地区举行的寒食节文化活动。本来挺好的呀。但是在介绍寒食节时说了是冬至之后第一百零五日,这是对的。但是有资料说清明节前一两日,是因为满清之前使用的是平气法推算节气,满清之后使用定气法,寒食节实际上就在清明节之后一两日了。好吧,不能要求所有人都通晓天文历法,但是数数总会的吧。上过小学就应该会从一数到一百了吧。应该说上幼儿园时就该会了。好,就简单数一数去年冬至西历2012年12月21日,次日12月22日算第一天,一直数到第一百零五日,结果很明显今年寒食节是西历2013年4月5日(冬至之后第一百零五日)。但是那个新闻的编辑却说“今日,2013年4月3日是寒食节。”真的是不会数数还是懒得数数呢?我要说寒食节还没到呢。编辑你懒得数数就算了,干脆介绍一下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得了,往下就别说了,要说就先数数数学,小学一年级数学,真的不难。 还有还提到了上巳节,说上巳节是一个洗浴的节日,很多民族的泼水节就是从上巳节衍化来的,话说首先上巳节不仅仅只是洗浴,然后这话傣族朋友看了要不高兴得好不好,泼水节可是按照傣历计算的,这是人家的文化。我们都应该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好不好…… 唉 只能说说 说完了
饭吃的真香,狼吞虎咽的代价,以后一定要细嚼慢咽。 不然会疼,是真的疼啊。西历2013年4月2日这顿午饭我想我会记住的,本来一顿丰盛的一餐。但是吃排骨的时候嗓子就那么稀里糊涂的让骨头渣子划破了,出了好多血啊。无奈去医院,一番检查之后说是嗓子被划伤得很厉害,好在没有卡住东西。医嘱说以后几天只能吃奶、粥等流食了,这样还好,主要是嗓子疼的难受得厉害,真的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呃,我要乐观点,吃一堑、长一智。人生路上,小心谨慎真得没错,小心驶得万年船啊。我这贴就是想倾诉一下,另外朋友们以后吃东西一定要小心,狼吞虎咽有隐患,还是细嚼慢咽有滋味儿。 现在是就连最基本的咽唾液都疼得厉害,明天应该就会好点的吧。下了,吃一堑,长一智。 嗯。
【发新贴】小芹,我来做客了。 话说《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在你那本书里有署作者名么?问一下,好奇。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