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零壹零零贰 玖零壹零零贰
关注数: 38 粉丝数: 304 发帖数: 68,212 关注贴吧数: 62
【华夏历书】《华夏黄帝纪元四七一三年岁次乙未天文夏历》实体书 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
【传统历书】《华夏黄帝纪元四七一三年岁次乙未天文夏历》 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b0d2e05600fedffaf28ad3ccbabc3493aa91685&urlrefer=9df7a98c11aaca681134bda9508e6861
关于农历今年甲午(马)年闰九月的六问六答 关于农历今年甲午(马)年闰九月的六问六答 今天我在央视新闻看到一条说今年农历闰九月的报道,然后报道说与吉凶祸福无关之类的,我凭直觉就想到是不是有人又在网络上瞎说八道了,然后上网的时候就用优酷搜索了一下,果真看到谣传了,还有几个媒体的类似辟谣,说的辟谣内容是好的,但是里面还是有不恰当的地方,所以今晚我就在这里开一讲来说一说这个问题吧。 几个问题主要来自于央视和几个省级卫视频道的报道,首先他们都说无关吉凶祸福是对的,但是在解释历法知识时有些是模棱两可,有些则明显存在并不太恰当之处。所以列出下列六个问题,我们今天就来着重谈一谈。 一:今年农历有闰九月,就是说有两个九月吗?九月一共有五十九天吗? 答:这个问题取自某媒体的报道,但是实际上是并不恰当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属于不正确的理解。农历是阴阳合历。设置闰月是来协调季节(回归年)与月相(朔望月)之间的关系。采用无中气置闰法则,这个后面我会讲到的。农历的闰月和前月是共用一个月建干支的,比如说今年九月建甲戌,闰九月与前月是一个月建干支,但是并不是一个月,而是两个相互不同的月。如果月建与历月的概念相互混淆掉了,就会出现那种理解偏差了。 所以说今年农历九月与闰九月是两个分别的月。九月大、闰九月小。九月大月是三十天,过完了就到了一个新的月就是闰九月,是小月有二十九天。可不能说“两个九月一共五十九天”那可是不对的,另外农历九月生日的人,在闰九月的时候可是没有第二个生日之说的(除非是闰九月出生的,那样的话九月的不能算生日,不过上次闰九月在西元19世纪,所以应该不会有健在的人,只是理论上说一下罢了),更没有第二个重阳节的概念的。 二:农历是十九年七闰吗? 答:农历曾经是十九年七闰,但是现在已经不是了。农历在古六历时代虽然建正更易,但是法术基本是一样的,用“四分法术”十九年七闰,到《太初历》时代固定建正,后来历经修订比如东汉《四分历》提高精度,注意这与古六历的“四分法术”不是一回事,别混淆。到了南朝祖冲之的《大明历》之前,农历一直是十九年七闰,《大明历》废除了十九年七闰,改行了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闰的百年大闰周,这是为了提高精度。再到了唐代《麟德历》彻底废除了固定闰周制度。改用实测天正冬至定岁实,当闰则闰的方式,并且是沿袭至今的。所以说现行农历是十九年七闰是不准确的,只能说大致每隔十九年有七个闰年。大致相符而已。现在的农历比十九年七闰要准确的多。 三、农历为什么要设置闰月,闰月位置是如何安排的? 正如前文所述,农历是阴阳合历的一种。这个我在真毅已经讲过很多次了,今天只简单说一下,不是“阴历”+“阳历”=“阴阳合历”的意思,阴阳合历是一个整体,是一种历法性质,农历不是惟一的阴阳合历,只是阴阳合历之一。农历的月相(朔望月)和季节(回归年)是一个整体,农历每个月都吻合月相,每年也吻合季节,为了协调这两者,就要设置闰月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至于闰月为什么位置不固定的问题,则是因为农历要保证密合天行,要追求每个月都与季节最大限度的吻合。所以农历从汉武帝时期开始采用无中气置闰法则。现在一般我们说的二十四节气,其实学名叫做二十四气,分成十二节和十二中,十二中气对应农历的十二月建,使用十二地支表示,另外与天上北斗星斗柄的位置是对应的。 十二节: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十二中: 雨水正月中(寅)、春分二月中(卯)、谷雨三月中(辰) 小满四月中(巳)、夏至五月中(午)、大暑六月中(未) 处暑七月中(申)、秋分八月中(酉)、霜降九月中(戌) 小雪十月中(亥)、冬至十一月中(子,天正)、大寒十二月中(丑) 完整的十二节和十二中在上面了。我就可以说今年农历闰九月是如何计算的了。 农历的岁实(回归年)是依靠测定天正冬至来测算的,因为最初使用的是圭表测影来计算二十四气,因为冬至日正午日影最长,最方便测定准确,所以设定冬至为天正,专用于历算中计算回归年的。另外冬至日在华夏传统哲学中认为是阴至极,阳使生的意思。所以这也符合传统哲学观。 今年农历为何有闰九月呢。因为从癸巳年年冬至所在月(子月)【包含】到甲午年冬至所在月(子)月【不包含】,其中一共有十三个朔望月,就是说月亮会圆十三次,所以决定是一个闰年了,那么就启动无中气置闰法则,九月建甲戌,之后的一个月没有中气(每月相对应的月建干支)了,所以就与九月用一个月建干支,设立为闰九月了。但是九月和闰九月的月建相同,但还是分别的两个历月。 今年农历甲午年,九月戊戌朔,闰九月戊辰朔,这也是史家干支,廿四史遇到闰月也是这种格式,足以可见虽然闰月与前月是一个月建干支,但是还是分别是两个不同的历月的。 四、关于二十四节气归属哪种历法?洋历和阳历的区别。 答:二十四节气是属于农历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回归年和朔望月是一个整体,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农历用二十四节气表示四季与决定平闰年和月序的。 我们所说的公历,只是阳历的一种,而不是惟一的阳历,学名为格里高利历,是西元1582年罗马天主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古罗马儒略历的基础上修订得来的,所以说是洋历一点也是不为过的。民国时期盲目西化,洋历不雅,固写成了阳历,但是阳历是一种历法性质,世界上有非常多的阳历,格里高利历只是其中之一,绝非惟一。所以那样写为今世酿成乌龙埋下了伏笔。 公历中其实没有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只有二分二至(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并且还不是精密天文计算出来的,而是平均节气的办法(固定在一个日期上,不一定吻合天象) 现在你们在中国印制的日历上看到的节气,都是按照农历计算的,农历是按照精密天文算法,保证密合天象,但是为啥节气的日期在洋历上看每年最多前后波动一两天呢?因为洋历是阳历的一种,农历廿四节气是农历中的阳历成分,所以都是表示的同一个太阳视运动而已,是巧合,也仅此而已。 五、农历闰九月的年份真的克子女吗?一定要父母给孩子买红衣服吗? 答:我看到媒体出来说闰九月无关吉凶之类的,直觉想到是不是又有人造谣生事了。所以在优酷上一搜索,果真是。纯属瞎说八道。就跟什么“寡妇年”一样的无稽之谈。 上一次闰九月在西元19世纪,下一次在西元22世纪,这没什么稀奇的,地球公转,月相周期,章动、岁差,这些都是天体运行的自然现象,是天文学天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农历是最彻底的天文历,每年大月和小月的确定,闰月位置的安排,都是密合天行,人为因素最少了。农历反映的是最直观的日、地、月这三个天体的运动,另外农历传统上是有五星运动内容的,叫五星行度,比如大行星对地球公转的摄动等等内容,现在也有,在《中国天文年历》里面。民用的日历可能觉得非专业人士用不上,就没印。有人说农历是“迷信”他们可是说反了。农历是科学,最彻底的科学天文阴阳合历。父母买件衣服表达对孩子的爱真心没啥,但是可千万不要让谣言影响了。女孩子穿红衣服很美,但是穿不穿是个人自由,闰九月真心与吉凶祸福之类的无关哦。一点事情没有,大可放心。 还有最近有地区气候反常,这可不是农历的事情。农历管的是天文,但是现在气候与天文相关,但不全是天文管的,有温室效应,厄尔尼诺之类的事情,人类活动中排放了大量化学气体,包括但不限于温室气体,臭氧层空洞就是那些闹的,这些和气候反常是一个道理。一部历法真心还没有什么神奇,历法只能管天文的。仅此而已。 六、农历闰九月出生的宝宝,注定过不上农历生日了吗? 答: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每年都能有农历生日过。我在优酷上看到某卫视说今年农历闰九月出生的小宝贝可能一辈子也过不上一次农历生日,那种说法可是大错特错的呦。按照传统,闰某月出生的孩子,在没有那个闰月的时候就在前月过生日,所以闰九月出生的孩子,来年九月过生日就可以了。每年都可以过。如果孩子足够高寿,赶上了下一次闰九月,那生日就在闰九月过,九月的就不算了。 每年都能过哦。年年都有的。并且一年只有一个农历的生日哦。不过如果你想过一个洋历一个农历的,那是个人自由,我可不干涉。不过我只能说传统上一个人一年是只过一次生日的。 幽州宇谦 华夏黄帝纪元四七一二年岁次甲午八月三十日丁酉秋分 夜述于真毅学社 整体成文时略有删修
‖欢喜七仙缘‖【中秋】月饼美味,勿失本源。 四时交替,斗转星移,自然之法也。吾华夏之文明。自成周时代便有春季祀日,秋季祭月之传统。但乃国家祭典,尚未普及民间。到唐一代,物质文明之发展,文人雅士首先于秋八月十五日赏月,玩月,雅聚怡情,后慢慢普及至庶民百姓,此中秋节之雏形焉。 及至南宋,方有月饼之名,为中秋之夜拜月之礼的祭品,用以奉月神也。 明肇建之时,有民间故事言,月饼为传递信息之工具,但不见典册,仅为传说。但亦对月饼的普及起到了作用。但始终是属于祭品,还有就是节令小食。中秋之夜,祭月之礼完毕,分月饼而阖家食之,寓意阖家团聚,生活甜美之意。月饼乃一小食,而绝非中秋佳节之全部内涵矣。 祭月之礼,女子行之。因月亮学名称太阴。固传统有女不拜日,男不祭月之规矩。表达的则是华夏文明中很朴素的哲学观。人与自然之和谐。 中秋节是诗意的,从赏月雅聚,与礼仪中细细品味,会别有一番风味。这是语言所无法表达的。至于月饼则是应景的小食品,祭月礼毕,分而食之。甜蜜的味道伴着秋季特有的凉意,别有一种感觉。中秋是静谧的,雅致的,这种感觉只属于华夏文明与华夏之传人。文不足以达意,因为每个人都会品味出各自的想法。但品味月饼,还望勿失本真。 祝所有耐心读完这段随笔的人,中秋佳节愉快。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