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挡跑山比FSD快 海子德令哈一夜
自动挡是工具,莫有意思
关注数: 87 粉丝数: 300 发帖数: 32,424 关注贴吧数: 97
对穷人来说,二手油车,远比23万的特斯拉省钱! 就算特斯拉充电费用0元,手动挡油车,综合油耗算7.3,92号7.5元,那么每公里0.55元好了。 我的帖子一个核心观点就是——折旧也是钱,折旧也是钱!!!!这里统一默认特斯拉每公里0元,在这个前提下,纯电比起二手油车,每年的费用,仍然保守高出2.5万元,下面按我的计算,是接近高出3万元了!(纯电省油,但不省钱!) 穷人买啥二手车好?当然是自然吸气1.4,1.5,1.6的手动挡了,1万块钱的车,再开5年一般都没啥问题。 以下是我具体观点:然而高速工况,即使手动挡也和自动挡差不多。我1.3万淘了个手动挡1.6自吸的斯柯达明锐,买完保险1.55万,CD坏了,买了CD机,连人工花费应该1.7万以内了。后排改找平,床车,应该1.72万了。重点来了,我55L油箱,高速120,6--6.3个油,7.5元的92。我拿52L油来跑,一箱油妥妥的850公里。我想问问,同价位的二手电动车,你能不能跑一次性高速850公里?又敢不敢120持续巡航?同价位二手电车,你只能买到风冷电池吧!我1.7万的二手油车,长途随便跑,高速120巡航随便干,你就算我手动变速箱落后,但好歹我变速箱油都不用换,再干个3--5年没有问题。而且高速上75--120,我都用定速巡航,脚不用踩油门的。而且甭管你20万还是30万的全新纯电动车,和我跑高速长途,效率上都不是我的对手。如果赶时间,我可以130巡航,一箱油续航保守也有750公里。电车确实省油,但并不省钱。穷人开二手手动挡自然吸气油车才是王道。市区加速让给20万以上的电车们去表演。上了高速,1万价位的二手手动挡油车,丝毫不虚25---30万的电车,除非是短途,纯电动还能开120蹦跶几下,瞬间超车130时速也没问题,甚至超车加速度仍然比我1.6自吸油车好不少。但是综合下来,现阶段的电池技术,电机技术,高速上油车综合表现还是比电车好的。电车也就特斯拉的AP在高速上的确好用。但我手动挡二手油车,1万出头,也有定速巡航,一般情况75---120我根本不用换挡,都在5挡里面。除了双手要把方向盘以外,我想不出比电车差哪里了。哦,当然,我的车没有冰箱沙发大彩电,仅此而已。我两个手机,导航的同时,是既能听音乐,也能刷抖音,扶手箱虽然不大,但也有空调冷气。至于大屏幕,平板电脑可以替代(停车高温最好随身携带)。当然,原车的空调出风口,要夹平板电脑,要稳固,不容易,原厂确实没考虑到这些。作为一个交通工具,我真的觉得,纯电作为一个交通工具的属性,比我手动挡油车,并没有本质上的提升。? 首先,我们来看看其保值率的数据。Model 3前五年的平均保值率分别为69%、57%、48%、47%和42% 。23万的特斯拉,第三年亏掉一半的价格,亏掉11.5万元。 每年亏3.8万元。前三年每年特斯拉折旧的部分,就已经够我的二手油车每年跑7万公里了!!!作为日常家用用户,显然一年1万公里,5千多油费足以。就算我油车每年1.5万公里,油费也才8千元。你特斯拉前三年每年折旧的3.8万元,我算你充电0元成本好了,我油费比你多8千,你折旧抵我油费以后都还比我每年多耗费3万元。当然。我的车搞下来1.7万,如果整备下底盘,可能要去到2万。我的车,就算还能开5年,2万/5年=4千,我每年折损4千好了,都还比特斯拉减去我油费后,每年折旧的3万,再减我二手油车折旧的4千,都还比我多花2.6万每年。特斯拉保险,每年比我二手油车贵3千不过分吧!因此每年特斯拉比我二手手动挡油车,又多花费2.9万元了。我必须强调一下我的观点——折旧的部分也是钱!折旧的部分也是钱!车子不是房子,折旧起来挺厉害的!如果一年只跑1--1.5万公里,你买个一万块的二手的手动挡油车,恐怕是最省钱的方案。
同步器对于挂挡,不是万能的 日常驾驶大家,包括我,可能还不觉得。前段时间我去了折多山,下山的时候,我烧油,降档补油就很好做,回头弯前多次在60的速度3降2,补油转速补到4000转了,都没问题。60时速3降2,还蛮好挂的。(烧油的情况下,补油转速上升的幅度更大)后面我切气了,同样的55--60的速度3降2,瞬间地板油补油,转速都只补得到2500不到3000这样,到不了目标转速4000转。因为马上要转弯了,也就不再像平时去补第二脚了,在低于目标转速1000多转的情况下,我去挂2挡,挂不进去。(补油了,转速没补到位,差了1000多转。)就挂不进去。2挡按理说有同步器的,这点大家不反对吧。然而挂不进去。烧气有点不爽的就是,气比较满的时候,无论动力还是补油的脚感,和烧油区别不太大。而气罐只有2/5以下的气的时候,补油转速容易补不足。机油用的紫皇冠5W--30的,下坡补油的脚感挺好的,能补的转速也高。但这个油中低速粘滞感强,提速有点肉,爬坡的时候不容易拉转速,油门偏沉。我2月份上折多山,用的美孚一号0W-20的机油,这个机油的DEXOS认证是对应同通用旗下的大部分汽车的,也包括我这个车。这个机油爬坡拉转速更容易,速度更上得来。只是拉转速的时候脚感有点空而不真实,总体上,感觉它更适合爬坡一些。 除了机油的变量,还有气温的变量,也许冬天动力是要好些。
工信部的油耗征求意见稿,我谢谢你哦 这个大概是工信部的征求意见稿,世界销量第一的丰田,第二的大众,油车都达不到它这个油耗标准。油混,比如丰田双擎,本田的Immd,都达不到。插混车型,比亚迪DMI车型,亏电油耗也达不到。如果按亏电油耗算的话,市面上所有带发动机的汽车,都达不到它这个油耗要求。是严格按标准一刀切呢,还是对达不到油耗标准的汽车收碳排放税呢,现在不得而知。这两个征求意见稿还没有开始实施。2.6的油耗,天呐,感觉只有125跨骑摩托能做到。国六B刚实施没多久,大部分汽车都装上了颗粒捕捉器,作为消费者,又多了一个故障点,而且颗粒捕捉器价格贵,更换费用高。这才多久,工信部出的这个油耗标准,看起来是要将燃油车赶尽杀绝啊!!!打个比方,这就如同行刑者对死刑犯说,只要你能用手抓住我的子弹,你就可以不死。(功夫里的火云邪神能办到)。这个标准在我看来,远远超出地球人类的发动机油耗控制水平,还不如直接说,不准卖燃油车了,强行让车企转向纯电车的生产。要强推纯电,基础设施,充电桩跟得上吗?现阶段电池的续航,电池的安全性有质的提升吗?(如果这些问题都得到妥善解决了,我觉得强推纯电还情有可原)。另外,如果一刀切,油车的生产线工人,油车的零部
成都7月份的两起电车撞燃夺命事故 一起市区高合高速行驶失控,撞燃,司机卒。 一起高速路口,下高速的时候,宝马IX3车主撞隔离墩,车子很快燃烧,司机卒。 车内有无其他乘客我不清楚,欢迎各位补充。 两起事故有共同点:电车碰撞后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 两款车的最慢车型零百也在7秒内,高合的最快款型是零百4秒。 速度过慢,确实有超车困难,对向来车的危险。或者水泥罐车侧翻,加速快的车的确能更容易脱险。 但我要说的是,工具三大妈(轩逸雷凌卡罗拉),普遍零百在12秒开外,公路二大爷(朗逸宝来的1.5自吸),零百普遍13秒多了。三大妈和二大爷的保有量,加起来比高合,比宝马ix3大了很多很多吧。包括去年的成都百万级蓝牌特斯拉轿车款Model S还是X哦。那个车是撞城市匝道的隔离墩。 三起事故共同点:所开电车加速性能都比较好,发生碰撞后都起了火,驾驶员都无法自行打开车门。(高合那个,有好心人尝试从外面救助,也未成功,好像只敲碎了后窗玻璃) 高性能脱险,与高性能造成操作失误之间,平时媒体是否太过倾向宣传前者了?从实际案例来看,高性能车的碰撞事故,恶性事故,似乎比保有量更大得多的马路三大妈,二大爷还多的哦。 油车也有性能车,领克03+,凯迪拉克ATSL,高尔夫GTI,老款的君威GS。但我印象中这类车碰撞起火,烧死人的案例,几乎没有。(有被玛莎拉蒂130时速醉酒女追尾的宝马,有被出租车飙车别车的宝马1系,这两起油车燃烧致死事故,严格说来是其他车造成的,而且玛莎拉蒂追尾那个事,是多年前的了)。
油车与纯电竞争,太受打压了 一、油价。一半都是税,贡献很大,很光荣。(如果油价3块多,还有那么多人买电车吗?) 二、排放标准。国六B全球领先。绝大多数车型不得不上颗粒捕捉器,颗粒捕捉器堵塞,只是时间问题。(不排除少量不堵的车型。给后续的维护保养,带来头疼的问题。动辄油耗升高,动辄让你没事上高速去拉练。导致油车用户多烧油,又费时间又费精力,还费钱。最后车主被折腾得没脾气了,只好早早卖车,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而过短的燃油汽车生命周期,使汽车的生产活动变得更频繁,生产阶段产生的污染,排放,资源消耗,大大增加。 三、排量税。基本上,开着3.5的自吸凯美瑞进城,乡下福特F150 3.5T干活,这样的事只能发生在别国。现在油车厂家入门低端车型,限定1.5排量是个较低的纳税门槛。(这个政策的不科学性,在油电混动车型大当其道的今天,有些不合时宜,2.0的不插电混动,很多综合油耗才5.5而已,2.5的油电混动,综合油耗也才6.0。而一些1.5T的SUV,油耗动辄8, 9个。很多2.0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轿车,综合油耗也才7个而已)。所以以排量定税,不太科学了。是不是可以考虑以实际油耗为基准定税呢? 当然3.5的排量,这样的排量已经与穷人无源了。感觉油车追求动力的幸福,已经被扼杀了。 四、限牌限号政策,部分城市油车牌照动辄8,9万,你还不一定拿得到指标。 五、绿牌的购置税减免,油车享受不到。 六、国家对电车车企的补贴,油车享受不到。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