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容扬古路 客瑞思
七处征心饶片舌,八还辨见负双眉
关注数: 70 粉丝数: 39 发帖数: 6,329 关注贴吧数: 43
在康德的认识论中,物自体不可知,可知的只能是物自体给予我们的 在康德的认识论中,物自体不可知,可知的只能是物自体给予我们的感觉,其实这个感觉是审美的材料,在感觉之外并不需要设立物自体,这是禅宗的态度和看法。一切见闻知觉都可以是美(有佛性的)的或美感的东西,或真实的东西。物自体是神秘的,在道德和审美中可以涉及到它,遇到它。而我们的知性与感觉的统一却不能达到物自体,于是在康德那里就限制了范畴性的科学知识,这知识并不真实,真实是我们在道德和审美活动中可以得到,特别是在审美活动中可以得到。道德是人的自由,知性知识只是自然界对于人来说的必然,在必然和自由之间要有审美来沟通,作为桥梁。道德还是在一个社会领域,不在自然领域,审美在自然领域。因此说,审美最能达到“物自体”。物自体是物甲,在感觉中出现的事物是物乙,在知性中是物丙。这个物丙并不真实。只剩下物甲和物乙是真实的。但禅宗认为,即使是物丙,也可以刹那性地存在,成为美的或刹那呈现之美物。这样无论物甲,物乙,物丙都可以成为有佛性的美物。但这个美物不是一种特殊的事物,而是事物呈现出的某种样子,在审美态度中呈现的生生动活泼的样子。禅宗的这种看法这就彻底了。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