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eaa
medeaa
关注数: 0
粉丝数: 524
发帖数: 22,491
关注贴吧数: 11
Ryzen立大功!CPU市场AMD份额翻身上扬:Intel泪 AMD Ryzen已经发布有段时间了,那么究竟有没有对Intel实质逆袭,最直接的例子可能就是市场份额了。 PassMark送上了2017年Q1的CPU市场占有率报告,显示AMD在经过数年被打压之后,首次增长了2.2%,相应的,Intel出现下滑。 于是,AMD在x86市场的占比终于攀升到超过20%,即20.3%。 另外这份表单可能也会勾起不少老PC用户的情怀追忆,其中2006年是个分水岭,原因是Intel的酷睿横空出世取得空前成功,而AMD在K7/K8后再也拿不出被市场特别认可的产品了,于是节节败退。 Ryzen真的会成为新的历史转折点吗?
3DMARK权威统计*最多人用的 CPU和物理分最高的CPU 大家认真分析一下,看出什么端倪了没有?难怪显卡吧里这么多关于AU和IU的撕逼帖和带节奏帖了。 物理分数最高的CPU(3DMark Fire Strike Physics Score ) 1. Intel Core i7-6950X 19410 2. AMD Ryzen 7 1800X18490 3. AMD Ryzen 7 1700X 17720 4. Intel Core i7-6900K 16850 5. AMD Ryzen 5 1600X 16500 6. AMD Ryzen 7 170016190 7. Intel Core i7-6850K 15290 8. AMD Ryzen 5 160015140 9. Intel Core i7-5960X 14620 10. Intel Core i7-6800K14290 过去30天最多人使用的CPU(统计时间截至2017年4月17日) 1. Intel Core i7-6700K9.84% 2. Intel Core i7-7700K8.73% 3. Intel Core i7-4790K6.04% 4. AMD Ryzen 7 17004.6% 5. Intel Core i5-6600K3.61% 6. AMD FX-83502.34% 7. AMD Ryzen 7 1800X2.24% 8. Intel Core i7-5820K2.18% 9. Intel Core i7-4770K2.07% 10. Intel Core i7-3770K1.98%
为什么RYZEN上市,INTEL的CPU居然还不降价? RYZEN上市,A粉一阵激动,终于翻身了!I粉也是一阵激动,有竞争对手了,我可以买到我心仪已久的INTEL高端处理器了。唯一心情不好的是刚刚买了INTEL处理器的那群人,害怕刚买的INTEL处理器会急剧贬值。 不过,上述讲的情况,其实到目前为止,根本没有发生。INTEL处理器还是没有真正大规模全线降价。 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INTEL还是不降价? 这要从INTEL的处理器的生物链说起。 生物链名词解释: 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又称生物链。 按照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将食物链分为捕食 食物链、腐食食物链( 碎食食物链)、和寄生食物链。 INTEL就是以它为中心,已经建立了一条庞大的寄生生物链。
2028年↹主流硅基CPU发展方向的预测与探讨 先说一个前提判断,到2028年时,主流CPU还依旧是硅基CPU,而不是别的CPU(例如石墨烯CPU,神经CPU,量子CPU等等概念CPU还没办法撼动硅基CPU的主流地位)。 接下来讲重点,在上述这个前提条件成立的情况下, 2028年的桌面主流CPU是酷睿I27系列,25核50线程,4纳米工艺,TDP230,4.0G主频。 2028年的笔记本主流是RYZEN6系列,20核40线程,5纳米工艺(三星被GF收购后吸收的工艺),TDP45,2.3G主频。 2028年的服务器主流是XEON T8800系列,48核96线程,4纳米工艺,TDP350,2.8G主频。 欢迎2028年时来打脸。本人最喜欢被人打脸了,超有快感的。特别是显卡吧的各位老哥,最会撕碧,最会打脸了,我超喜欢这里的。
Ryzen在IPC性能、功耗方面比Intel同级别处理器差 Intel宣布停办IDF会议,原因是IDF是PC时代的产物,Intel认为它已经不仅反映该公司现在的战略和优势了。IDF的退出诚然是PC时代变迁的一个标志,不过AMD、Intel两家公司都不可能放弃PC市场,今年AMD推出了Ryzen处理器,重返高性能处理器市场,Intel也挤出了Kaby Lake处理器,双方都使用了14nm工艺。那么明年呢?双方各自还会推出新一代桌面处理器,AMD这边是代号Pinnacle Ridge的Zen+或者Zen 2架构处理器,Intel则是Coffee Lake,双方都会停留在14nm工艺上。 PC市场这几年一直没什么好消息,想再高速增长已经没可能了,反而一直在下滑,Intel战略转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AMD则是在低迷多年之后重返高性能处理器市场,要比Intel更重视PC市场,只不过双方的实力悬殊过大,AMD今年推的Ryzen处理器在IPC性能、功耗方面依然要比Intel同级别处理器差一些,但是双方的差距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大了,AMD有能力一搏了。 Ryzen处理器今年还有Ryzen 3系列尚未发布,Intel已经推出了Kaby Lake处理器,今年还会有Kaby Lake-X、Skylake-X处理器要发,8代处理器也确定了。德国Computebase网站最近做了个AMD、Intel 2017-2018处理器路线图,概括了双方现有及未来要发布的处理器情况。 ▲AMD、Intel今明两年的处理器路线图 先说下双方现在的产品——AMD这边有两个系列:首先是Ryzen处理器,代号Summit Ridge,14nm工艺,Zen架构,AM4平台,支持DDR4内存。此前还有Bristol Ridge处理器发布,也是AM4平台的,但架构是上代的Excavtor,制程工艺还是28nm——这个处理器其实去年下半年就发布了,但是桌面市场一直没有零售,偶尔见到的产品都是OEM市场的。 Intel这边的Kaby Lake-S就不用说了,Core i7-7700K/7700早已经开卖了,今年中还会有Skylake-X、Kaby Lake-X两款HEDT高端平台,LGA2066插槽将取代LGA2011插槽,制程工艺也是Kaby Lake的14nm+。 在下一代处理器上,AMD、Intel分别准备了Raven Ridge、Pinnacle Ridge以及Coffe Lake、Cannonlake处理器,具体来说: Raven Ridge就是之前传闻的Zen架构APU,有桌面版及移动版,分别使用Zen架构CPU核心、GCN 5(Vega这一代的)GPU核心,AM4平台,支持DDR4内存,不过制程工艺方面Computebase给出的是16和14nm两种,14nm倒不意外,不过16nm应该是TSMC代工了,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高性能处理器方面,AMD还会推出Pinnacle Ridge处理器,使用的是Zen+或者说Zen2架构,之前它也曝光过了,预计IPC性能在Zen架构基础上好继续提升,不过制程工艺还是14nm LPP,AM4平台及DDR4内存也没什么变化,依然兼容现在的平台。 Intel方面,早前官方承诺过今年底推出10nm处理器Cannonlake,不过第一代10nm处理器会优先供应移动市场,Intel的桌面处理器主力还是14nm工艺,明年将推出Coffee Lake处理器,制程工艺升级到第三代的14nm++,根据Intel之前的说法,14nm++工艺性能比10nm还要好。 有点让人疑惑的是原文把Coffee Lake的问世时间放在了2018年Q1-Q2季度,但Intel今年又明确表态半年年还有8代酷睿处理器,SYSMark跑分比Kbay Lake提升15%。目前8代处理器到底是不是Coffee Lake依然没有权威定论(但肯定不是Cannonlake),如果Computebase的这里的爆料是准的,那么8代处理器就不是Coffee Lake了,Intel这一年内推的处理器就更乱了。
性价比CPU是G4560,1500X,1800X,E5-26 论性价比, 在最低端入门档,G4560完爆一切。 中端是1500X完爆一切, 高端是1800X完爆一切, 服务器是XEON E5-2602V4完爆一切。 在缺乏竞争的高端市场上,AMD的Ryzen 7以一半的价格带来了与Intel几乎相当的性能。 主流的Ryzen 5因为要和Intel同价位CPU直接对抗,因此需要提供更多的性能。 Zen架构的IPC基本和Intel的Broadwell持平,但主流市场上Intel有更新的Kaby Lake,IPC更高。 AMD目前使用单一设计(Zeppelin)覆盖全产品线的策略,就需要提供更多核心。 Ryzen的单线程性能与Kaby Lake差距并不太大,对于用户来说,能换来更多的核心则是更有趣的选择,特别是越来越多程序和游戏需要依靠多核心来提升性能的当前节点。Intel只给你4核心/4线程,而AMD同价位可以给你6核心/12线程,线程数+200%、核心数+50%,IPC只低10-15%【实际上没差这么多...】 看测试结果的话,多线程程序AMD大获全胜:2D到3D图片转换、光线追踪、Blender、Cinebench、加密、视频转码等测试取得了相当领先。 我们的新项目 - Chromium编译测试,使用了三月中旬的nighty版,测试一天内可以完成多少编译。 结果是:$250美元的价位上,Ryzen是唯一选择 AMD依然在IPC上落后Intel,单线程测试中,4.0GHz的Ryzen和3.5-3.6GHz的KabyLake相当。 游戏性能上,文明6这种能够很好利用多核提升性能的游戏,1600X+R9 Fury在1080P Ultra下只有0.92秒低于60FPS,而换成i5-7600就会增加到6.3秒。 中土世界:暗影魔多则更偏向于Intel的高IPC,DX11也很好地没法利用到多核。 火箭联盟在Ryzen+A卡下能提供与N卡相当的性能,但Ryzen+N卡就会出现性能下降的情况,可能是驱动有bug。 GTA5使用DX11,不同场景下Ryzen和IU互有胜负。 我有$250,该买什么 - i5 7600/7600K还是Ryzen 5 1600X? 平台方面,Z270比AM4的功能更多,然而AMD的B350价格更有优势。 性能方面,对CPU性能需求很高的人推荐Ryzen。这个价位的12线程处理器,无可非议。对于极端单线程程序,需要高频率i5才能体现Intel的IPC优势。 游戏方面,DX12游戏+CPU瓶颈的情况下Ryzen要强过Intel,比如文明6和古墓丽影崛起。电子竞技和大多数DX9/DX11游戏,Intel依然占有优势。
星际争霸2,史上最强一战!!! 45分钟的4V4。星空堡垒。矿全采光了。
晴天霹雳!RYZEN的拐点4.0GHz,XEON拐点3.6G 简单的说,以原生核心数量分类,最近几 代的Die分三等级:HCC MCC LCC, 民用类全部是LCC,进程越小频率越高,电子转移能力消耗越来越快,加上散热接触面积的问题,即便都是钎焊,LCC原生的4核或8核原来越没玩头,所以近5年来(从1366的U开始)有玩头的U都是为服务器定制的,从MCC顶级Die切割high binned而来,E5 1691v3从原生18核binned为14核可超,E5 1681v3从12核原生high binned为10核可超,基本可以肯定比下一代10核原生能超,传言中下下代的定制版官超4核 5.1G为何是ep系列的U,因为原生4核或8核的低端LCC是没法达到这个品质的基本要求的,只能从MCC甚至HCC品级的Die入手,成本自然高得多。同理,即便可用的都是8核,1680v2因为是从顶级MCC切割出来,而且服务器用途定位(支持大容量ecc reg之类的),而6950X只是LCC里的桌面级别定位,成本不是一个量级的,用途定位也不同,对玩家而言就是超频潜力的考量(MCC的肯定中奖概率高),理论上,如果Intel愿意,每一代都可以用MCC甚至LCC的顶级Die做出小批量稳超5G的high binned后的4核或6核U,问题是这种成本,消费级市场能卖出几颗?除非大客户定制。所以在hardocp论坛和xtremesystem这两个地方有一极小撮hardcore超频玩家,只能在每一代的特殊型号里捡宝了,Intel的人也经常出现在那里,所以其实他们很清楚这个市场已经非常niche了。显然技术上他们可以搞天价的至尊定制版,只是懒得理罢了。桌面平台别谈生产力,咱们也就是玩玩而已。 总而言之,只有乡村杀马特才喜欢用I3-7350K、I5-7500、I7-7700K或I7-6950X诸如此类的CPU。
Kaby Lake-X只是个笑话,凭什么和1800X去拼? Reste que c’est bien avec ces CPU qu’Intel compte rivaliser avec Ryzen. L’accélération du timing – ils sont désormais au stade de la validation finale – le démontre. Sans même se prononcer sur leurs performances, cesKaby Lake-Xressemblent pour l’heure à une blague de mauvais gout. Kaby Lake-X不过是Intel把Skylake-X改头换面一下,在营销上用来与劲敌Ryzen对抗的一个噱头而已。它连性能测试都不需要,直接就进入了最终验证阶段。 Kaby Lake-X,在至尊王者RYZEN 1800X面前,Kaby lake-X就是个笑话。
晴天霹雳!中国研制成功14纳米8核64位的芯片! 芯片不只关系到中国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还关系到国家相关产业的安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才的成长以及国内企业的崛起,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奋斗带来了曙光。”紫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伟国一边说,一边展示紫光集团的新成果——14纳米芯片。这颗14纳米8核64位的芯片,支持300M的传输速率以及2600万像素摄像头,也支持4K超高清视频拍摄和播放,是全球目前最先进的14纳米工艺。“这使我们和全球最顶尖的高通站在了先进技术的同一起跑线上。” 但即使是紫光集团这样大型的企业,也面临着艰难且残酷的竞争环境。“2012年,我们开始进军芯片产业,并且逐渐取得发展。正当小有成绩时,我们发现,紫光集团尽管在发展,但是这个发展的过程却是一山翻过一山难。”赵伟国说,对于挑战和竞争,紫光积极投入中国芯片事业研发,勇于攀登高峰。 赵伟国表示,下一步,集团将为中国科技实体产业提供基础性产品,努力做好芯片这样的基础性产业。
为什么只有乡村杀马特才喜欢用6950X或1800X之类的CP 为什么只有乡村杀马特才喜欢用6950X或1800X之类的CPU?
I7-2600K当初的成本是200元?500元?800元?1 为了研究这个浩瀚的课题,我翻遍了整个显卡吧所有的相关帖子,发现了四个答案。显卡吧曾经无数次讨论过这个话题,得出了四个确切的答案,那就是,I7-2600K当初的成本是200元,500元,800元和1200元。 现在问题来了,到底哪个答案才是最接近真相的答案?
⊙史上最牛逼的CPU是哪一款?★ 是7350K吗?还是1800X?或是6950X?或是Xeon E5-2602 v4?又或者是X5698?
INTEL现在好比是得了痔疮 关于目前intel 处理器不降价,我来说说我的分析~ INTEL现在好比是得了痔疮 想割掉痔疮又怕大出血,不割,又天天难受。 主要跟各大品牌机厂商 价格保护【价保】 什么是价保? 这个是厂家对一级分销商给的政策, 给你举个例子, 一款电子相册AXX,一级分销进货价100,一次进了100台,厂家给价保1个月。 突然在这一个月内同型号产品出厂价降价了,变成90元/台,那这个时候分销商可以得到的价保就是 (100-90)*100=1000元 能看明白吗?不明白继续提问。 ----------------------------------------------------- 尼玛~~~一调整,全部要调整,烦死了 而且 现在 intel 阵痛期…… 产品线 不好调整,憋屈的 一b intel 这次 为什么 痛苦,是因为 intel 的多核高线程在高端的商用领域 在XEON领域 intel 不好把多核高线程挪过来到家用平台上,这样高端平台 就瞬间轰塌了。intel 在高端平台是拿来宰企业和正府的。放他们血。 所以说这次 amd 的ryzen 7 发布得非常妙!!! 其实 这些年 intel 划分就是这样的: celeron 单核,尼玛 一般人是不会选用的 【不要鸡蛋里挑骨头,celeron 也有过双核,我只是 粗线条 笼统的喷一喷】 Pentium 双核 顾名思义 2个核心,缓存相对 celeron 每一核的单核 可能会多一些 i3 依然双核,带个 没用的 超线程,核显相对提高些 i5 尼玛,最务实的选择,物理四核,但 intel 故意把 高频率的i5 价格搞的死贵,市场上 流通量大的一般都是 频率低一些的 i5 故意比i7缓存少一些,6M 8M 区别 i7 主要得益 频率的再次提升,就是靠频率的拉升 获得更高的性能,同时比 i5 多2m 缓存 安抚消 费 者 超线程 就算有益,尼玛3~5% 不得了 了。有的时候还起翻车作用。接近 皇帝的新装效果。 如果你不信服这个理论,你可以这么理解 i3 就是 双核4线程,i5 就是物理四核,超线程=物理核数 那么 i3就等于i5 ,显然不可能 超线程的作用类似起到心理安抚作用,再如: 一精神病人总是怀疑自己床下睡着一个人,为此睡不着觉。请了很多医生,各种方法,精神病人都不信服,后来问了一个医生: 医生建议他把床的四条腿全部锯掉,后来,精神病人的心头大患解决了。 超线程的作用 其实跟上面的心理暗示疗法是一样的。 超线程的作用 其实跟上面的心理暗示疗法是一样的。 在高端领域,intel 又暗示,把 i7 的一个核心2M 缓存,变成了 2.5 M 缓存,又心理暗示了一把大家 超 线 程 的作用 其实跟上面的心 理 暗示 疗 法是一样的。 在高 端 领 域,英 特 尔又暗 示,把酷 睿 7的一个核心2 M 缓 存,变成了 2.5 M 缓存,又心 理 暗 示了一把大 家。 所以,英 特 尔其实主要 通过2个重要 指标划分产 品 线:频 率 高 低、 物 理 核 心 数 量 想不到amd 的ryzen7 一下 动了 英特 尔的根 本,ht 这一套也学会了。也就是说 也会心理 暗 示了。 intel 无法应战,桌 面通 用领域 最多4 加 8 不能调整到多核高 线程这样,就动了自己的吸金 高端平台 不能 给民用领域 再加缓存了,这样 依然 触碰到自己 高端的赚钱的平台 不能提高频 率,一提高频率 整个产品 线全部同步提升频 率,触碰旧有的酷睿7 ,因为就是靠 频 率区分产品线 然后回到开始,跟各大厂 商他们的采有价格保护,一 动 牵动万千。 实际已经困 兽斗了。内心急得不得了。不动作,外人还以为英 特尔 泰然处之。 有的人 还说 那把高端商用产品线 下拉 就是了,这些 暴 利产品 都是赚 企 业 、来放 血的 有的人 说英 特尔 要猛挤一管牙膏出来,不是英特尔没有能力挤出这一管,而是不能 猛挤一管,眼睁睁看着 RYZEN7 蚕食自己的领域。 一下放,都是 牵动产品 一条线。百 足之虫 动一动 也不容 易啊。 英 特尔这 次 被 RYZEN7 搞惨了 在手机这领 域失 利的 英 特尔其实很后悔。同样的也有微 软。 你幻想一下,你是 intel 一把手,你现在如何调整 intel 产品线? 在调整之前,你必须估计一下,已经面对的这些问题。 我们把 Z270 的cpu 提高到 5G ,尼玛买x99平台的人更少了 我们把Z270 芯片组 cpu 支持 提到到 6C12T ,尼玛,x99平台的人更少了 我们 全部提,Z270 来 6C12T ,x99 平台 砍6c12t 普及8c16t,10c20t 再增加一个 12c24t 尼玛,这样一搞 e3 e5 e7 平台 全部都往上调整啊,有些企业 就不需要 采购 我们更高阶的产品了。怎么动一动,掉一身肉呢? 算了,我们出个 高频率的i3吧,卖i5 1299元的价格,也只能这样了。 我们到论坛上散步 单核性能。多核性能,我们不要提。价格我们不要提。我们继续Z170 Z270 卖的死贵。 不管他们B350 卖个小几百 intel 现在肯定死撑着,不动价格体系。避免 跟那些 oem 采购商 的价格 价格保护。要不 吃到嘴里的肉,还要 吐出来。 目前 intel 跟 amd ryzen 怼的产品线 也没出来,拖沓着办这事,也可以避免 价保问题的产生。就是 消极还可以止损,止损也就意味着“获利” 在 intel 拥趸面前,intel 现在 龙困浅滩,竟然 理解成 玄学了~~~ 尼玛~~~一块 Ryzen 1700 + B350 才 2000多元,oc 下,8个核心全部 3.8G 如果不需要8核心max ,1~2个核心 Ryzen 1700 尼玛可以冲到:4.5G 其他6~7个核心蜗居在 3.8G 多爽啊~~~还有 16个超线程。500元左右的B350 就可以 raid 了…… intel 天天拿刀捅你,血 噗哧的往外涌,你还说 intel 好 要知道 一个 高频 8c16t intel 要多少钱,关键 他还要 配套的贵主板,默认频率给你低,让你买 OC Socket LGA2011-3 的主板来超,太 j8坏了
为什么在科学计算方面RYZEN永远也比不上XEON? 其中的原因,不说不知道。原来,关键是,家用PC 系统在高负荷和好几十G的大内存运算环境下。无法像服务器系统那样做到高精准度和内存系统ECC。特别是科学运算。稍微出现错误。产生的数据误差。跑好几天出来的结果就白费了。最后用计算出来的错误数据来工业生产。产生施工的金钱损失比买好几个服务器都贵。而且服务器比家用PC在各方面做工都是要好不少。供电系统和数据传输稳定性上更是甩家用PC系统好几条街。
你们的第一次游戏,都是在什么机器上玩的? 那一年夏天,天气异常炎热。院子里的知了此起彼伏。我和邻居家的小姐姐正在高潮迭起,身体随着任天堂的手柄左右摇动。 魂斗罗。三条命。(那时候的我还单纯不知道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BA)。我和小姐姐总是卡在了第二关的大BOSS那里。对,就是一个上面会吐大泡泡的衣橱,时不时衣橱两边还会射出子弹的那个BOSS。
补贴1500亿,中国芯片业能否成功翻身? 3月28日消息,据悉今天紫光集团获得1500亿元投融资金的支持,分别来自国家开发银行和华芯投资。
INTEL发飚了:业界各位能不能诚实点? Intel今天发了一条很有意思的文章:让我们清理半导体工艺命名的混乱吧。文章的作者是Mark Bohr,Intel高级院士,也是处理器架构与集成部门的主管,可以说是资深的业界专家了,他在这篇文章中就指出了业界在半导体工艺命名上的混乱之态。 当然,他的重点不是批评现状,而是给出了一个更合理的衡量半导体工艺水平的公式,如下图所示:
Ryzen7为啥这么火?说说那些性能之外的博弈 AMD Ryzen处理器正式开卖超过3周,更多关于它的测试被不断放出,CHIP对Ryzen 7 1800X处理器正在收尾,很快就会释放出来。与此同时,在全球主要的电商TOP Sell排行榜上,Ryzen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攻占榜首的位置。在PC产业历经寒冬期的大背景下,这样的火爆销售场面更显得难能可贵。Ryzen处理器本身的巨大性能提升自然是一切的基础,但AMD为了重返大众视野,努力的绝不仅仅是技术团队。Ryzen的发布时间售价策略甚至是产品命名,都堪称是处理器产品历史上罕见的精彩营销案例。 ShroutResearch的数据表示,自从Ryzen开售后,某老牌电商的平均单日销量上涨了100倍,几乎所有与组装平台相关的零配件销量都有大幅上升,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新品上市、打折促销、黑色星期五等日子的销售量,稳居第一名。 精心计算的发布时机 作为AMD凝聚几年努力,意图重回高性能处理器平台的抗鼎之作,Ryzen的发布时机可谓精心计算。Ryzen本来计划在2016年底登场亮相,然而却一拖再拖到了2017年3月份才姗姗来迟。屡次的跳票却有意无意地促成了在老对手英特尔的新品面世后追着屁股反戈一击的巧妙时机。 可以想象,倘若Ryzen先于英特尔的Kaby Lake(KBL)发布,凭借英特尔深厚的技术储备,针对Ryzen的性能表现,适当调整KBL系列处理器的参数以赢得市场的声音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情。而如果Ryzen在KBL发布之后拖得太久,则会给英特尔通过售价等市场行为进行自我调节的机会。 Ryzen就恰巧选择了在KBL发布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正式出货,这个时间恰巧是市场对于英特尔再次挤“挤牙膏“的讨伐声达到顶峰的时机。而之前零星放出的Ryzen性能信息,更是让很多没有品牌“信仰”的用户坚定地选择了持币观望。Ryzen发布之后,刚刚发布月余的KBL几乎没有机会通过价格杠杆来重新赢得关注,毕竟新品就降价,更会让那些已经购买的用户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而如果不降价,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用户的流失。可以说,从“酷睿 2“降临桌面平台的这10年间,英特尔从未面临如此窘境。 出色的密保与适当的泄露 “推土机“架构发布前的张扬和发布后的落寞还历历在目,因此AMD这次在Ryzen上显得低调了许多。即使在Ryzen正式发布前2周,英特尔内部对于这个即将面世的竞争对手仍然毫无头绪,除了少数人表示担忧外,更多人还依然秉持着“i3默秒全,i5秒全家,i7轰成渣“的想法和心态。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AMD这次的密保工作可谓极为出色。
I/A疯狂 Skylake-W/X战Ryzen/Naples 按照正常的路线图,代替目前X99 发烧i7的Intel X299 LGA 2066 Skylake-X系平台将在今年夏天发布。此前,有外媒汇总消息指出LGA 2066平台将不再兼容E5 至强系列双路处理器,至强系列的Skylake-SP/F将采用LGA 3647接口,对应双路E5和E7,以Platinum、Xeon Gold、Xeon Silver等代号区分(白金、黄金、白银、青铜等)。与之不同的是,Skylake-W系列单路至强处理器将同样采用LGA 2066插槽。 继周末AMD 与Ryzen同架构的Naples桌面版12核处理器在戴尔Alienware 测试中现身之后,LGA 2066平台Skylake-W系列的10核、6核、4核处理器也得到了确认,目前还不清楚他们是否能完全兼容桌面Skylake-X系的X299主板,但可能性很大。 下一代的Skylake-X/W/FP等系列共同的特点是加大了二级缓存,缩减了三级缓存,据称频率将比目前的Broadwell-E系列i7和Broadwell-EP系列E5 26XX V4/16XX V4系列高很多。目前已经流出的信息确认最顶级的白金至强Skylake-SP XEON Platium 旗舰型号拥有28核心、六通道DDR4内存,在硬规格上与AMD Naples系列的32核、八通道型号相比略显弱势,其Sisoftware跑分表明单核睿频高达3.8GHz,功耗高达246瓦,还不知道全核满载睿频会是多少。
AMD处理器的套路,Ryzen靠啥在萎靡市场中反扑英特尔 AMDRyzen 处理器正式开卖超过3周,更多关于它的测试被不断放出,CHIP对 Ryzen 71800X处理器正在收尾,很快就会释放出来。与此同时,在全球主要的电商TOP Sell排行榜上,Ryzen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攻占榜首的位置。在PC产业历经寒冬期的大背景下,这样的火爆销售场面更显得难能可贵。Ryzen处理器本身的巨大性能提升自然是一切的基础,但AMD为了重返大众视野,努力的绝不仅仅是技术团队。Ryzen的发布时间售价策略甚至是产品命名,都堪称是处理器产品历史上罕见的精彩营销案例。 Shrout Research的数据表示,自从Ryzen开售后,某老牌电商的平均单日销量上涨了100倍,几乎所有与组装平台相关的零配件销量都有大幅上升,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新品上市、打折促销、黑色星期五等日子的销售量,稳居第一名。 精心计算的发布时机 作为AMD凝聚几年努力,意图重回高性能处理器平台的抗鼎之作,Ryzen的发布时机可谓精心计算。Ryzen本来计划在2016年底登场亮相,然而却一拖再拖到了2017年3月份才姗姗来迟。屡次的跳票却有意无意地促成了在老对手英特尔的新品面世后追着屁股反戈一击的巧妙时机。 可以想象,倘若Ryzen先于英特尔的Kaby Lake(KBL)发布,凭借英特尔深厚的技术储备,针对Ryzen的性能表现,适当调整KBL系列处理器的参数以赢得市场的声音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情。而如果Ryzen在KBL发布之后拖得太久,则会给英特尔通过售价等市场行为进行自我调节的机会。 Ryzen就恰巧选择了在KBL发布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正式出货,这个时间恰巧是市场对于英特尔再次挤“挤牙膏”的讨伐声达到顶峰的时机。而之前零星放出的Ryzen性能信息,更是让很多没有品牌“信仰”的用户坚定地选择了持币观望。Ryzen发布之后,刚刚发布月余的KBL几乎没有机会通过价格杠杆来重新赢得关注,毕竟新品就降价,更会让那些已经购买的用户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而如果不降价,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用户的流失。可以说,从“酷睿 2”降临桌面平台的这10年间,英特尔从未面临如此窘境。 出色的密保与适当的泄露 “推土机”架构发布前的张扬和发布后的落寞还历历在目,因此AMD这次在Ryzen上显得低调了许多。即使在Ryzen正式发布前2周,英特尔内部对于这个即将面世的竞争对手仍然毫无头绪,除了少数人表示担忧外,更多人还依然秉持着“i3默秒全,i5秒全家,i7轰成渣”的想法和心态。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AMD这次的密保工作可谓极为出色。 AMD的聪明还在于在产品基本定性后,对Ryzen的性能开始了真真假假的可控性泄露。回想下从去年底就开始出现的各种测试成绩,不仅迷惑了竞争对手,同时也让Ryzen保持了足够的市场关注度。如果没有这些泄露出来的性能表现吊起了消费者的胃口,恐怕不少消费者早就选择KBL处理器作为自己的下一代平台了——Ryzen的火爆销售场景,这部分用户恐怕也是贡献多多。
INTEL现在好比是得了痔疮 关于目前intel 处理器不降价,我来说说我的分析~ INTEL现在好比是得了痔疮 想割掉痔疮又怕大出血,不割,又天天难受。 主要跟各大品牌机厂商 价格保护【价保】 什么是价保? 这个是厂家对一级分销商给的政策, 给你举个例子, 一款电子相册AXX,一级分销进货价100,一次进了100台,厂家给价保1个月。 突然在这一个月内同型号产品出厂价降价了,变成90元/台,那这个时候分销商可以得到的价保就是 (100-90)*100=1000元 能看明白吗?不明白继续提问。 ----------------------------------------------------- 尼玛~~~一调整,全部要调整,烦死了 而且 现在 intel 阵痛期…… 产品线 不好调整,憋屈的 一b intel 这次 为什么 痛苦,是因为 intel 的多核高线程在高端的商用领域 在XEON领域 intel 不好把多核高线程挪过来到家用平台上,这样高端平台 就瞬间轰塌了。intel 在高端平台是拿来宰企业和正府的。放他们血。 所以说这次 amd 的ryzen 7 发布得非常妙!!! 其实 这些年 intel 划分就是这样的: celeron 单核,尼玛 一般人是不会选用的 【不要鸡蛋里挑骨头,celeron 也有过双核,我只是 粗线条 笼统的喷一喷】 Pentium 双核 顾名思义 2个核心,缓存相对 celeron 每一核的单核 可能会多一些 i3 依然双核,带个 没用的 超线程,核显相对提高些 i5 尼玛,最务实的选择,物理四核,但 intel 故意把 高频率的i5 价格搞的死贵,市场上 流通量大的一般都是 频率低一些的 i5 故意比i7缓存少一些,6M 8M 区别 i7 主要得益 频率的再次提升,就是靠频率的拉升 获得更高的性能,同时比 i5 多2m 缓存 安抚消 费 者 超线程 就算有益,尼玛3~5% 不得了 了。有的时候还起翻车作用。接近 皇帝的新装效果。 如果你不信服这个理论,你可以这么理解 i3 就是 双核4线程,i5 就是物理四核,超线程=物理核数 那么 i3就等于i5 ,显然不可能 超线程的作用类似起到心理安抚作用,再如: 一精神病人总是怀疑自己床下睡着一个人,为此睡不着觉。请了很多医生,各种方法,精神病人都不信服,后来问了一个医生: 医生建议他把床的四条腿全部锯掉,后来,精神病人的心头大患解决了。 超线程的作用 其实跟上面的心理暗示疗法是一样的。 超线程的作用 其实跟上面的心理暗示疗法是一样的。 在高端领域,intel 又暗示,把 i7 的一个核心2M 缓存,变成了 2.5 M 缓存,又心理暗示了一把大家 超 线 程 的作用 其实跟上面的心 理 暗示 疗 法是一样的。 在高 端 领 域,英 特 尔又暗 示,把酷 睿 7的一个核心2 M 缓 存,变成了 2.5 M 缓存,又心 理 暗 示了一把大 家。 所以,英 特 尔其实主要 通过2个重要 指标划分产 品 线:频 率 高 低、 物 理 核 心 数 量 想不到amd 的ryzen7 一下 动了 英特 尔的根 本,ht 这一套也学会了。也就是说 也会心理 暗 示了。 intel 无法应战,桌 面通 用领域 最多4 加 8 不能调整到多核高 线程这样,就动了自己的吸金 高端平台 不能 给民用领域 再加缓存了,这样 依然 触碰到自己 高端的赚钱的平台 不能提高频 率,一提高频率 整个产品 线全部同步提升频 率,触碰旧有的酷睿7 ,因为就是靠 频 率区分产品线 然后回到开始,跟各大厂 商他们的采有价格保护,一 动 牵动万千。 实际已经困 兽斗了。内心急得不得了。不动作,外人还以为英 特尔 泰然处之。 有的人 还说 那把高端商用产品线 下拉 就是了,这些 暴 利产品 都是赚 企 业 、来放 血的 有的人 说英 特尔 要猛挤一管牙膏出来,不是英特尔没有能力挤出这一管,而是不能 猛挤一管,眼睁睁看着 RYZEN7 蚕食自己的领域。 一下放,都是 牵动产品 一条线。百 足之虫 动一动 也不容 易啊。 英 特尔这 次 被 RYZEN7 搞惨了 在手机这领 域失 利的 英 特尔其实很后悔。同样的也有微 软。 你幻想一下,你是 intel 一把手,你现在如何调整 intel 产品线? 在调整之前,你必须估计一下,已经面对的这些问题。 我们把 Z270 的cpu 提高到 5G ,尼玛买x99平台的人更少了 我们把Z270 芯片组 cpu 支持 提到到 6C12T ,尼玛,x99平台的人更少了 我们 全部提,Z270 来 6C12T ,x99 平台 砍6c12t 普及8c16t,10c20t 再增加一个 12c24t 尼玛,这样一搞 e3 e5 e7 平台 全部都往上调整啊,有些企业 就不需要 采购 我们更高阶的产品了。怎么动一动,掉一身肉呢? 算了,我们出个 高频率的i3吧,卖i5 1299元的价格,也只能这样了。 我们到论坛上散步 单核性能。多核性能,我们不要提。价格我们不要提。我们继续Z170 Z270 卖的死贵。 不管他们B350 卖个小几百 intel 现在肯定死撑着,不动价格体系。避免 跟那些 oem 采购商 的价格 价格保护。要不 吃到嘴里的肉,还要 吐出来。 目前 intel 跟 amd ryzen 怼的产品线 也没出来,拖沓着办这事,也可以避免 价保问题的产生。就是 消极还可以止损,止损也就意味着“获利” 在 intel 拥趸面前,intel 现在 龙困浅滩,竟然 理解成 玄学了~~~ 尼玛~~~一块 Ryzen 1700 + B350 才 2000多元,oc 下,8个核心全部 3.8G 如果不需要8核心max ,1~2个核心 Ryzen 1700 尼玛可以冲到:4.5G 其他6~7个核心蜗居在 3.8G 多爽啊~~~还有 16个超线程。500元左右的B350 就可以 raid 了…… intel 天天拿刀捅你,血 噗哧的往外涌,你还说 intel 好 要知道 一个 高频 8c16t intel 要多少钱,关键 他还要 配套的贵主板,默认频率给你低,让你买 OC Socket LGA2011-3 的主板来超,太 j8坏了
INTEL现在好比是得了痔疮 关于目前intel 处理器不降价,我来说说我的分析~ INTEL现在好比是得了痔疮 主要跟各大品牌机厂商 价格保护【价保】 什么是价保? 这个是厂家对一级分销商给的政策, 给你举个例子, 一款电子相册AXX,一级分销进货价100,一次进了100台,厂家给价保1个月。 突然在这一个月内同型号产品出厂价降价了,变成90元/台,那这个时候分销商可以得到的价保就是 (100-90)*100=1000元
为什么我还是用X5698,而不用RYZEN1800X? 一,AMD在制程和架构上还是略为落后INTEL。虽然AMD和Intel处理器均为FinFET技术,但 是却完全不同。 AMD的FinFET技术来自三星,(AMD的14nm订单都给了GF公司,而GF的14nm源于三星授权)由于三星直接从28nm制程一口气转进14nmFinFET制程,技术积累不足,直接导致14nm工艺不成熟(iPhone 6s Plus所采用台积电16nm处理器无论功耗还是性能均优于同机型的三星14nm处理器)。英特尔在14nm制程工艺上,明显领先AMD的GF工艺。制程先进,超频就更强。7350K和X5698都可以轻松超频到5GHz,而1800X才超频到4.0GHz频率以上,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 二,RYZEN的模块化设计有着天生的缺陷。INTEL的6950X,它有10个核心,就是10个核心,它不忽悠人。而RYZEN1800X的8个核心,其中4个核心组成一个模块(CCX),另外4个核心再组成另一个模块(CCX),两个模块组成一个8核心的处理器。光听这过程,就知道这种结构有多么坑爹了。三级缓存有16MB,但这其实是由两个8MB的模块拼接而成,而且这两个模块之间的数据并不共享。注意了!并不共享!而INTEL的三级缓存是全部共享的。在任何时间,每个四核心模组的L3的访问上限都被限制在了8MB,所以即便是两家的处理器拥有相同的16MB L3缓存,但实际容量却相差一半。 三,RYZEN应用的优化非常差,这点主要是INTEL造成的。因为INTEL占领市场这么久,多数系统和软件都是针对INTEL的处理器进行了优化。而全新的RYZEN得不到太多的优化。目前人气最高的游戏《英雄联盟》是非常典型的双核游戏,Core i3-7350K都能轻易战胜Ryzen 7 1800X。 在需要深度优化的行业软件方面,英特尔10年来建立的优势更是根深蒂固。例如在Solidworks 2017的基准测试中,Ryzen 7 1800X在渲染和仿真应用上的性能表现都远不如Core i7-6950X,而在SketchUp Pro这样的单线程建模软件中,Ryzen 7 1800X更是毫无用武之地。 四,主板缺货,虽然Ryzen7货源充足,但很多用户买不到主板。另外,主板翻车,开机时各种蓝屏黑屏,主板换货时间过长。 五,RYZEN横空出世,力挽狂澜,绝地反击,势不可挡。虽然RYZEN有着种种的小缺点,但是我看好它光明的未来。
X399大战 X299!16核/32线程的Ryzen预计10 几周前AMD发布了Ryzen 7系列处理器,同时还有配套的AM4平台。 现在大家应该都很清楚目前AM4的定位了:以主流平台的价格,提供高端桌面HEDT平台的性能。 AM4平台在I/O拓展上和Intel LGA1151(SKL/KBL)平台相差不大,内存也均为双通道DDR4,不过Ryzen处理器原生支持Unbuffered ECC,这是个优势。 PCIe方面,AM4的X370为1x16/2x8/2x8+1x4(2.0),Z270/Z170也为1x16/2x8/2x8+1x4(3.0) 都能够满足一般到专业用户的需求。 当然,AM4作为高端/主流平台,领导了八核的进一步普及,这使得AM4平台拥有长达四年的生命周期。而LGA1151最多只有四核。 如果不看HEDT近乎翻番的价格,AM4与Intel的HEDT平台相比,还是有一些短板:PCIe数量不足,没有四通道内存 这些特性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都没有什么影响,双卡交火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三卡及以上效率感人。 四通道内存对于性能的提升也极为有限(BDW-E上已经证明) 即便如此,AMD还是准备了与Intel HEDT对位的平台:X399。 即将展开的高端桌面平台HEDT之战:X399 vs X299 众所周知,Intel正在测试新的HEDT平台X299,换下目前的X99 查看原图 X299为LGA 2066接口,搭载Kaby Lake-X和Skylake-X处理器 Skylake-X处理器是正统高端,6/8/10核,TDP 140W,当然可能还会有12核。内存支持四通道DDR4。PCIe 3.0在顶级产品上有44条,低端点的阉割到了28条 至于Kaby Lake-X,之前已经介绍过,就是LGA1151的马甲产品,只有4核,只支持双通道DDR4,TDP 112W。PCIe也只有16条。 那么X399又会如何呢? 先来介绍一下目前AMD都有哪些规划下的接口 Zeppelin家族 Socket FP5:仅供内部测试,搭配Polaris/Vega Socket SP4:服务器,BGA封装,代号Snowy Owl,最多16核/32线程 Socket AM4:桌面版,uPGA 1331封装,代号Summit Ridge,也就是目前的Ryzen 7/5/3,最多8核/16线程,双通道DDR4 Socket SP4r2:服务器,也就是SP4+,同样是BGA封装,和SP4 pin to pin兼容,代号Snowy Owl,最多8核/16线程 Socket SP3:服务器,LGA封装,可能是LGA4094(具体尚未公布),代号Naples,最多32核/64线程,4xMCM,八通道DDR4,128条PCIe3.0 Socket SP3r2:服务器,也就是SP3+,LGA封装,最多16核/32线程,2xMCM,四通道DDR4 RavenRidge家族 Socket FP5:移动版BGA Socket AM4:桌面版,uPGA 1331,最多4核心/8线程,VEGA核显 11CU - 704SP 据CanardPC称,AMD在4-6个月内会带来X399平台,采用Socket LGA SP3r2插槽,四通道DDR4 搭载的Ryzen处理器最多达到了16核/32线程 目前的工程样品16C/
[email protected]
/2.8GHz,~150W TDP,正式产品应该会有更高的频率。 X399采用的是SP3r2接口,可能会和服务器的SP3兼容(仅为个人推测,不要抱任何期待) 16核/32线程的规格比顶级的SKL-X要高出33% 同样为四通道DDR4 而I/O方面,我们知道Zeppelin die可以提供32条PCIe,而Ryzen因为各种原因只提供了24条 可以预计X399会有48-64条PCIe3.0,高于X299的44/28条 价格方面:目前6950X为1700$,而16核/32线程的Ryzen预计只有1000$左右。 今年的服务器之战也会有好戏登场 SP3接口Naples 目前的B0步进Naples,32核/64线程@1.9/2.5/3.0GHz下TDP仅为180W 和之前的预测基本相同,Zen架构在理想频率下能耗比惊人。 如果想的话,AMD完全可以打造一款32核,频率提到3GHz+的怪物,当然TDP可能就上到200+W了。 之前的预测,和AMD演示的性能基本吻合,预计32C Naples能达到目前顶级E5约1.75倍的性能。
请卡吧大神和世外高人拯救小女子罪恶的灵魂吧 ★★★ 事情是这样的。 大约是五年前,我当时的男朋友买了一块主板放在我这。 (中间省略7350个字) 现在这块主板静静地躺在角落。仿佛在诉说着这些年来它所经历过的一切。 这块EVGA出品的双路LGA1366主板“Classified SR-2”(Super Record 2),拥有一般双路主板所不具备的独特功能:可以将两颗同架构、同系列、不同型号的处理器放在一起使用,比如Xeon E5698、Core I7-990X就可以和平共处;可以混合使用四核心和六核心,当然也必须是同一架构的。
宁可裁员绝不降价 ★我,就是有逼格的英特尔 ★★★ 智能手机大行其道、VR设备又参与不上,反倒是PC业务愈发惨淡了。就在这样的压力下,有消息称英特尔将会在今年进行1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而此次裁员范围将涉及到其全球的1.2万名员工,这可是英特尔11%的人力啊。 此次裁员后,英特尔将加速转型动作,该公司曾指出他们将把重心从PC业务转移到数据中心与物联网市场上,CEO Brian Krzanich曾向媒体透露了公司长远的发展蓝图,他相信云科技已经成为创造“智能化互联网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有分析师曾指出过“PC市场已经是个位数增长的时代了,终端市场不可能再像原来那样增长了”。而这或许也就是英特尔裁员的一大契机吧。
Intel领导层束手无策,股东已经表达了担忧 AMD Ryzen上市两周后:Intel终于坐不住了 因为AMD Ryzen一改往日颓势的强劲表现,外界期待Intel会因此“畏惧”,比如通过减价的方式应对。但Intel官方随后明确表态,未来可期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对处理器调价。 当然,一些零售商的促销行为被Intel认为是“自主激励”,他们的出货价其实并未做调整。 据Fudzilla站长披露的幕后消息,Intel领导层的第一手“竞争情报”尽管运行良好,但决策层缺乏合理的措施回击。 换言之,他们并未考虑到Ryzen发布造成的事态严重性,显得束手无策。 报道称,投资者和股东已经表达了担忧,毕竟在物联网和其他生态未能成长成坚实的部门时,PC处理器尤其是i7高端依然是重要的利润支撑点。 而AMD看到了消费者对高端CPU和DIY平台的需求增长,所以首波就直接对标,大家认为形势非常不利。
逆天神器!绝世珍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Xeon X5698 逆天神器,绝世珍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引领尖端,却不曾被超越 史上唯一一颗双核四线程占12M缓存的cpu,越快的u,频率越高的u三级缓存越大,出于1366,却站在X5690的肩膀上。秒杀I7-6950X。 它的速度可想而知,所有程序均是秒开,别人在走路,你可是在坐灰机啊, 顶级游戏玩家必备,枭雄的利器, 口水膏药没用,您亲试后绝对爱不释手 别提i3 i5,论单核性能超频后的I7-6950x也得老老实实跟在屁股后面 Xeon X5698隶属于32nm LGA1366 Westmere-EP家族,最多六核心十二线程,和桌面上的Gulftown Core i7-900系列是一家人。该系列之前的顶级型号是Xeon X5600,原始主频3.46GHz,Turbo Boost动态加速最高3.73GHz。Xeon X5698则一下子提升到了惊人的4.4GHz,成为x86历史上的频率之最,Supermicro还曾经在六月份的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展示过将其超频到4.8GHz,但始终不确认是否也支持动态加速,而且它屏蔽掉了四个核心,只剩下两个。除了高频率、双核心,Xeon X5698的其它规格参数和Xeon X5690几乎完全一致,也是12MB三级缓存、6.4GT/s QPI总线频率、SSE4.2/AES-NI指令集、130W热设计功耗、LGA1366封装接口,没有整合图形核心。现在,惠普和戴尔均已在旗下服务器产品中提供这款高频双核。惠普的是ProLiant DL380 G7,标配两颗Xeon X5698,同时还有4GB内存、SATA DVD-RW刻录机、两个750W电源、无硬盘,起价43842美元,最高可选288GB内存、八块1TB硬盘、存储备份系统、两块PCI-E扩展卡。 戴尔的则是Everest系列机架服务器PowerEdge R710,并已在中国内地上市,标配一颗Xeon X5698、6GB内存、300GB硬盘,售价160016元人民币,如果再加装第二颗处理器的话要加钱135067元。Intel官方网站和价格表中都没有列出Xeon X5698,毕竟它只是一款为OEM厂商定制的特殊产品.
逆天神器!绝世珍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Xeon X5698 逆天神器,绝世珍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引领尖端,却不曾被超越 史上唯一一颗双核四线程占12M缓存的cpu,越快的u,频率越高的u三级缓存越大,出于1366,却站在X5690的肩膀上。秒杀I7-6950X。 它的速度可想而知,所有程序均是秒开,别人在走路,你可是在坐灰机啊, 顶级游戏玩家必备,枭雄的利器, 口水膏药没用,您亲试后绝对爱不释手 别提i3 i5,论单核性能超频后的I7-6950x也得老老实实跟在屁股后面 Xeon X5698隶属于32nm LGA1366 Westmere-EP家族,最多六核心十二线程,和桌面上的Gulftown Core i7-900系列是一家人。该系列之前的顶级型号是Xeon X5600,原始主频3.46GHz,Turbo Boost动态加速最高3.73GHz。Xeon X5698则一下子提升到了惊人的4.4GHz,成为x86历史上的频率之最,Supermicro还曾经在六月份的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展示过将其超频到4.8GHz,但始终不确认是否也支持动态加速,而且它屏蔽掉了四个核心,只剩下两个。除了高频率、双核心,Xeon X5698的其它规格参数和Xeon X5690几乎完全一致,也是12MB三级缓存、6.4GT/s QPI总线频率、SSE4.2/AES-NI指令集、130W热设计功耗、LGA1366封装接口,没有整合图形核心。现在,惠普和戴尔均已在旗下服务器产品中提供这款高频双核。惠普的是ProLiant DL380 G7,标配两颗Xeon X5698,同时还有4GB内存、SATA DVD-RW刻录机、两个750W电源、无硬盘,起价43842美元,最高可选288GB内存、八块1TB硬盘、存储备份系统、两块PCI-E扩展卡。 戴尔的则是Everest系列机架服务器PowerEdge R710,并已在中国内地上市,标配一颗Xeon X5698、6GB内存、300GB硬盘,售价160016元人民币,如果再加装第二颗处理器的话要加钱135067元。Intel官方网站和价格表中都没有列出Xeon X5698,毕竟它只是一款为OEM厂商定制的特殊产品.
Ryzen5-1500X-4C/8T-3.5GHz基础频率- Ryzen 5将于4月11日发布,规格如下: . . . Ryzen 5 1600X 6C/12T,3.6GHz基础频率,4.0GHz加速频 率,XFR+100MHz,95W TDP,原装散热为Wraith Spire。 . . . Ryzen 5 1600 依然是6C/12T,3.2GHz基础频率,3.6GHz加速频率,XFR+50MHz,65W TDP,原装散热为Wraith Spire。 . . . Ryzen 5 1500X 4C/8T,3.5GHz基础频率,3.7GHz加速频率,XFR+100MHz,95W TDP。 . . . Ryzen 5 1400 4C/8T,3.2GHz基础频率,3.4GHz加速频率,XFR+50MHz,65W TDP,原装散热为Wraith Stealth。 . . . 估计基本都能够超频至4.0GHz左右(按照目前R7的体质预计),再加上Broadwell级别的IPC,完全碾压暴打7700K之流。
RYZEN的1700 oc4ghz VS牙膏厂的6700k双 看了那么多评测,还是自己测一下吧
AMD Ryzen 5:四核频率最高3.7GHz。性价比超高 官方发布的两款中端旗舰规格信息: Ryzen 5 1600X 6C/12T 3.6GHz/4.0GHz Ryzen 5 1500X 4C/8T 3.5GHz/3.7GHz
AMD Ryzen 5:四核频率最高3.7GHz。性价比超高 有部分国内媒体报道Ryzen 5四核没有超过3.2GHz的情况,并给出了各种毫无根据的猜测。 消息来源是CPC,声称Ryzen 4C频率没有超过3.2GHz,然而CPC Hardware根据的只是当前ES工程样品的频率情况。 1400 4C/8T 3.4GHz Boost 1200 4C/4T 3.4GHz Boost 很多媒体看到这里,压根没有看完评论就开始瞎编。 下面的评论可以看出,目前频率较低的都是不带X的产品,带X的产品还没有到来。 而且CPC并不知道官方早就已经发布了中端旗舰1600X和1500X的规格信息,Ryzen 7 1700在发布之前也并没有任何ES。 官方发布的两款中端旗舰规格信息: Ryzen 5 1600X 6C/12T 3.6GHz/4.0GHz Ryzen 5 1500X 4C/8T 3.5GHz/3.7GHz
神级主板Maximum IX Extreme Z270主板 想要高性能和水冷但是又不会自己搞怎么办?华硕旗下的子品牌玩家国度日前就针对那些懒得自己动手但有足够预算的高端玩家推出了Maximum IX Extreme Z270主板,其最大特色就是预装有完整的水冷系统,而且还是来自于专门的水冷设备制造商Bitspower的哟!不过,高达755美元(约合人民币5213元)的售价真是够贵,有钱就是好! 在参数方面,Maximum IX Extreme Z270基于英特尔Z270芯片组所打造,可适配最新的第七代和第六代酷睿、奔腾以及赛扬处理器,基本所有14nm工艺英特尔处理器用起来都没问题,Turbo Boost 2.0睿频也能全面发挥性能。另外,Maximum IX Extreme Z270主板支持双M.2 PCI3 3.0 x4(NVMe SSD RAID)、802.11AC WiFi、蓝牙4.1和Thunderbolt 3.0标准。 至于硬盘的选择,Maximum IX Extreme Z270提供了相当大的定制空间。主板上设有两个PCI3 3.0 x16插槽、一个支持x4模式的PCI3 3.0 x16插槽和一个PCIe 3.0 x4插槽,同时该主板还支持英伟达和AMD的显卡交火技术,基本不用担心显卡性能不够用,多装一块就是。音频方面则有SupremeFX S1220编解码器、ESS Saber Hi-Fi ES9023P数模转换器和德州仪器RC 4580运算放大器加持,玩家无需再多操心。 如此之强的性能,没有水冷怎么行。Maximum IX Extreme Z270的水冷系统可对CPU、VRM模块以及M.2插槽进行冷却,同时还集成有八个散热风扇,而传感器则可实时监测水冷系统流量、漏液情况以及温度等数据并反馈给用户,放心玩,不用担心因为过热造成元件损坏。
深入剖析AMD的Ryzen和Intel的I7各自适合的受众群体
GTX-1080-Ti和谁过更幸福?I7还是Ryzen? Joel Hruska为大家带来了全球首发测试。既然是全球,当然要用英语发帖才显得有逼格。请大家不要慌,我以前上体育课时,碰见下雨天,体育老师就会在教室里放英语电影。所以下面我会帮大家稍微翻译一下。英语好的同学直接看英语,不要看我的翻译。
★★★Ryzen 2,下半年横空出世!力挽狂澜!★★★ 按照AMD的说法,Zen 2/3都将继续使用AM4封装接口,保持平台兼容性。 AMD此前也已确认,集成Zen架构的新一代APU也将在下半年面世,代号“Raven Ridge”。
AMD发32核Naples处理器 靠性价比杀回服务器市场 据外媒(PCWorld)报道,之前在戴尔担任服务器业务总经理,以直言不讳性格著称的AMD的现任服务器业务主管Forrest Norrod表示:面向企业级市场的Naples(那不勒斯)高性能服务器处理器终于正式亮相后,将重振芯片大厂AMD在服务器领域的辉煌,该处理器采用最新Zen架构,拥有32个核心。这是AMD回归服务器市场的第一个大动作。 Naples芯片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正式上市,直接瞄准被英特尔牢牢占据的服务器市场。AMD高级副总裁兼企业、嵌入式和半定制(EESC)事业群总经理Norrod毫不掩饰同英特尔一争高下的战略意图。 如今英特尔占据着超过90%的服务器芯片市场份额。而AMD的目标是逐步地吸引客户。 价格因素或将成为AMD的秘密武器。英特尔的芯片因高昂的价格著称,其中最贵的芯片售价8898美元。廉价AMD产品的出现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和议价空间。 Insight 64首席分析师Nathan Brookwood认为,从AMD以往的定价策略来看,Naples芯片肯定也会比英特尔同类产品更有竞争力。AMD去年末发布的Ryzen桌面处理器就比英特尔同级别产品便宜很多。 AMD曾经是英特尔的头号敌人,但一系列的运作失误让其服务器业务落后于对手。5年前,AMD推出的Bulldozer芯片架构以失败告终。随后AMD开始提供ARM芯片,但因需求不济而让AMD在服务器市场逐渐式微。 Naples并非唯一的基于Zen架构的新片。Norrod称,在服务器芯片的推出之后,更多的芯片产品也会相继亮相。由于并非每个人都会购买32核的芯片,因此AMD也有可能会发布更少核心的产品。 迄今为止外界对Zen芯片的反应“令人愉快”,Norrod说。 这一代Naples仅面向单插槽以及双插槽市场。双插槽系统最多支持八个内存通道,适合数据库等对宽带有更高要求的内存应用程序。 Naples比同级别的英特尔芯片提供更多I/O和内存容量。这一特性将为机器学习带来方便,特别是在芯片与GPU等协处理器协同运行时。AMD希望将Zen芯片与即将推出的Vega GPU配对,打造专为机器学习而生的芯片组合。 芯片中连接两个插槽的高带宽架构独一无二,这使得它成为双插槽服务器的理想选择。 AMD已授权中国天津海光先进技术投资有限公司(简称THATIC)生产Zen芯片。 Naples芯片将同英特尔Skylake服务器芯片进行直接对决,目前谷歌云服务使用的便是Skylake。高性能应用是AMD的弱项,而英特尔一直在高性能计算领域领先AMD。Skylake支持AVX-512指令集,而AMD芯片只支持AVX-128。一部分算法在AVX-512下能实现更优表现。 Norrod对此也并不避讳。他表示虽然一些应用程序在英特尔芯片上运行更好,但AND的Naples有其独特的特性帮助AMD杀回服务器市场。 如果性能相差无几的同时又价格低廉,那么即便速度稍慢一些,仍然有客户会考虑使用这款产品。
万元DIY装机也成了AMD的天下!!! 如今的高端显卡性能已经相当强劲,但是即将出现的新款旗舰级显卡仍然有非常大幅度的性能提升,并非像以往CPU被笑称挤牙膏的状态。由于现实性能不仅表现在游戏帧数,还有分辨率和抗锯齿等等一大波因素,对显卡性能形成多维度夹击,加上VR也对显卡性能有相当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童鞋们也能想象到,新款显卡性能大幅度提升,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显卡性能不断飞速提升的同时,CPU也不能够落后,在开启高画质和4K分辨率等高压状态,多线程CPU或许在未来更有优势。 玩家戏称的牙膏厂称霸多年后,AMD终于卷土归来,最新锐龙AMD Ryzen系列处理器正受到游戏玩家的追捧。 CPU:AMD Ryzen 7 1700X;主板:华硕X370-pro AMD Ryzen 7系列处理器在售有1800X、1700X和1700共三款型号,都为8核16线程设计。其中,性价比较为合适的当数1700X,比1700主频多0.4GHz,贵600元,而比1800X低0.2GHz,低900元。 相信追求性价比的玩家们都懂得如何选择,本次装机推荐自然选AMD Ryzen 7 1700X。由于京东商城中的X370主板普遍没货,所以选择了CPU+主板的套装。 主板:华硕X370-pro 主板是华硕X370-PRO,单是外观就能够展示出高端性能和豪华用料,上图也基本介绍了这款主板的各种接口和功能,相信也无需再解释什么了。 显卡:映众GTX1080 显卡依然选择目前开始降价、进入高性价比状态的GTX1080,本次推荐具有3风扇散热设计的映众 GTX1080 X4冰龙超级版,单看外观就知道性能有多给力,预售价格为3999元,是目前京东商城最低价的GTX1080显卡之一。 内存:芝奇DDR4-3000MHz 8GB*2 由于最新AMD X370主板BIOS需要更新后,对内存支持频率才能够更高,与最初只支持2666MHz频率内存不一样,并且据说插满4根内存,频率只能运行在2400MHz,综合各方面新闻,当下选择3000MHz内存套装或许比较合适,对比2666MHz和2800MHz的内存价格,基本没有差价,所以3000MHz内存的性价比较高。本次推荐芝奇(G.Skill) Ripjaws 4系列 DDR4-3000频率 16G (8G x 2)套装,能够满足大型游戏的需求。 系统盘:三星960 EVO 250GB 高端游戏主机的硬盘选择基本上都采用SSD+HDD方案,除非是土豪直接选择大容量SSD。而SSD中,高端游戏主机也基本搭配M.2接口、支持NVMe协议的产品,三星960EVO是这类SSD中的佼佼者,读取速度高达3200MB/s,写入速度高达1500MB/s,IOPS性能超过30万,250GB容量售价过千,对比同类产品性能更高,价格也贵出几百元,但足够令游戏主机更加行云流水。 存储盘:希捷3TB 高端游戏主机自然要装入各种大型游戏,动辄几十GB容量的3D游戏大作不可缺少大容量硬盘支持,所以HDD硬盘选择容价比较高的3TB容量,京东一般售价都为599元,经常有促销活动会在550元以下,希望入手硬盘的童鞋们可以趁低价促销之时出击。 电源:Tt智能电源 额定650W 之前装机推荐选用的电源都以高性价比为主,本次挑选质量更好,并且功能更加新颖独特的Tt(Thermaltake)DPS G 650电源,额定650W,京东商城售价759元,是通过80PLUS金牌认证的款,另外还有功率相同,价格稍低,是通过80PLUS铜牌认证的款,选购时需要区分清楚。这款电源犹如给主机带上了智能手环,能够监测主机内多数硬件的功耗和温度,并有云技术支持,给出节能省电的建议等,喜欢DIY硬件的童鞋应当觉得更加好玩。 机箱:航嘉MVP LAND P1 最后机箱推荐航嘉MVP LAND P1,DIY玩家可能都知道航嘉的MVP LAND系列较为独特高端,例如这款机箱号称内架采用高品质铝板材,厚度达到1mm,顶面有阳极铝拉发丝工艺,另外3面钢化玻璃加持,充满高端设计和用料。 散热器:安钛克水星240 其实还没完,依然缺少了一个硬件,没错,就是散热器,因为通常带有超频能力的CPU,都不会标配盒装散热器,需要用户自行购买CPU散热器,以发挥出最佳性能。从本次的装机方案出发,选择240冷排的一体式水冷较为合适,继续推荐安钛克水星240。 装机小结: 从整套配置的总价上看,貌似与前一期的i7-7700K处理器+Z270主板的主机相当,相比之下,本期推荐的最新款AMD Ryzen 7处理器拥有8核16线程,主频高,超频能力据说也不俗,在处理器端有优势。尽管目前许多游戏的优化只用到8线程,但随着处理器更多核心线程的普及,未来自然是8核16线程甚至更多核心的天下。 另一方面,最新AMD X370主板对内存的支持不够成熟,需要等待日后更新BIOS之后才知道真正功力,这部分比上一期旗舰级技嘉Z270主板支持高达4000MHz内存有所差距。喜欢更多核心线程处理器的童鞋们可以参考这套配置。
AMD锐龙处理器该不该买 锐龙 AMD Ryzen系列处理器已经正式上市近一个星期了,现在各大电商平台的Ryzen产品都处在热销状态中,其中旗舰型号锐龙 AMD Ryzen 7 1800X更是出现了“一U难求”的局面。在我们的处理器首测文章中(一骑绝尘 锐龙 AMD Ryzen处理器首测),已经对处理器的新特性及性能表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单纯的凭借测试数据很难确认自己是否需要这款产品,因此本次我们对十个Ryzen系列产品的热门问题进行了汇总,相信能够帮助大家解答关于Ryzen处理器选购方面的疑惑。 问题一:Ryzen处理器目前一共出了几款?价格分别是多少? 答:Ryzen处理器官方全称为锐龙 AMD Ryzen处理器,目前已经正式上市的仅有最高端的Ryzen 7系列,该系列共有三款产品,分别为Ryzen 7 1700、Ryzen 7 1700X、Ryzen 7 1800X,官方定价分别为2499元/3099元/3999元。 问题二:Ryzen 7系列产品相比AMD之前的处理器有哪些改进,对于用户而言其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答:本次AMD推出的Ryzen系列产品采用全新的14nm工艺打造,全新的制程带来了更低的功耗和发热量,并且首次支持DDR4规格内存。对于用户来说,使用体验中最为明显的则是8核心16线程设计带来强大的多线程运算能力,相比AMD以往的8核心8线程产品有着一倍左右的性能提升。 问题三:目前Ryzen系列处理器的竞品有哪些? 答:从产品定位、综合性能等因素分析,目前Ryzen 7 1700的对位产品是酷睿i7-7700K(2649元),Ryzen 7 1700X的对位产品是酷睿i7-6800K(3249元),而旗舰型号Ryzen 7 1800X对位的产品则是酷睿i7-6900K(8049元)。 问题四:Ryzen处理器的性能表现究竟如何?是全面超越了Intel,还是依然被对手“默秒全”? 答:从首测的跑分成绩来看,Ryzen系列产品已经全面超越了AMD自身的前几代产品,但在与Intel产品直接对比的项目上,可以说是各有胜负。Ryzen在多线程运算能力方面略超过Intel的对位产品,而在单核心运算能力和部分游戏性能表现上还有待优化。具体的单向跑分成绩可参考我们的Ryzen处理器首测文章一骑绝尘 锐龙 AMD Ryzen处理器首测。 问题五:Ryzen处理器的超频能力如何? 锐龙 AMD Ryzen Master Utility 超频工具 答:目前Ryzen 7 1800X的液氮超频记录已经超过了5.8GHz,即便是风冷超频,也有大神达到了5.0GHz以上的高频率。从Ryzen处理器的各项参数上来看,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超频先决条件,同时本次AMD官方还推出了Ryzen Master Utility超频工具,使玩家可以在系统中直接对处理器的参数进行调节,大大简化了超频的流程。 问题六:AMD 300系列芯片组对于内存和磁盘的性能提升有多少呢? 锐龙AMD Ryzen7 1800X(左)、i7 6700K(右) 答:全新的AMD 300系列芯片组可支持DDR4 3000MHz+高频率内存,最大64GB内存容量(16GB x4)。同时本次AMD还增加了对USB 3.1及NVMe SSD等高速设备的支持,相比上几代产品的存储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具体的测试结果请参考瑕不掩瑜 锐龙AMD Ryzen存储性能首测。 问题七:哪类人群最需要Ryzen平台? 答:Ryzen最大的特色就是高主频、多核心、多线程。对于用户而言,日常使用的应用程序对于8线程以上的处理器支持度越好,就越适合选择Ryzen平台。比如一些大型3D动画及建模软件在多线程的支持下,都可以使运行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 问题八:除了目前已经上市的Ryzen 7系列产品之外,Ryzen家族还有哪些规划中的产品将于我们见面? 锐龙 AMD Ryzen台式机处理器全家族 答:AMD接下来要发布的产品是Ryzen 5系列处理器。通过AMD正式发布Ryzen处理器现场提供的资料来看,锐龙 AMD Ryzen 5系处理器家族定价在300美元以内,折合人民币约2000元以内,主要受众为追求高性价比的游戏玩家和内容创作者。无论从产品的定价还是定位来看,锐龙 AMD Ryzen 5系直接对标的竞争对手就是英特尔的酷睿i5。Ryzen 5系处理器目前共有两款型号,他们分别为1600X与1500X。其中Ryzen 5 1600X采用6核心12线程,频率高达3.6GHz/4.0GHz。而Ryzen 5 1500X则为4核心8线程,频率为3.5GHz/3.7GHz,TDP仅为65W。以上两款Ryzen 5系处理器均在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正式发售,并且搭配了散热器。与此同时,AMD还为主流用户准备了锐龙 AMD Ryzen 3系列处理器,有望在下半年与大家见面。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当2004年的Intel CEO贝瑞特当众跪下并且宣布4GHz版的奔腾4彻底流产时,对于广大AMD粉丝来说是相当扬眉吐气的,由于奔腾四超长的流水线带来巨大的热量与极低的效率,奔腾4处理器无情地被AMD速龙处理器碾压,而AMD也在市场份额上首次超过了Intel。 ▲就是这张图让无数A粉兴奋,I粉心碎 当时市场上,无论是旗舰版本的速龙FX还是中高端的Athlon 64都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只是没想到AMD的再一次辉煌已经等待了超过13年。 在推出相当失败的奔腾D处理器之后,Intel开始将赌注全部押在了Core上面,精简的流水线,65nm的先进工艺以及大幅增加的效率让Intel绝地反击,成为了经久不衰的产品,而这一繁荣已经持续了整整十年,也是Core架构让Intel在这十年之中处于压倒性的领先。 世界最大牙膏厂 2012年4月24日,Intel正式发布了第三代酷睿处理器Ivy Bridge,将工艺升级至22nm,同时采用了最先进的3D晶体管。Intel宣称实际应用性能提升20%,3D显示性能提升1倍,实际情况确实是这样子的吗? 从测试结果来看,采用ivy Bridge的3770K处理器相比较于上一代仅仅提升7.16%,开始了挤牙膏的恶劣行径,原本以为Intel在第三代只是降低了工艺,那么第四代的Haswell就应该有着巨大的提升,毕竟架构制程提升了不少,可无情的事实告诉着大家,Intel的牙膏从Ivy Bridge开始到最新的Kaby Lake连续挤了5代! 每一次首发新架构的处理器大家都翘首以待,但是每每测评数据出来却满是失望。于是大家寄希望于AMD给力,治一治Intel挤牙膏的歪风邪气,但是AMD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全新的APU采用的是台积电的28nm制程工艺,但是面对Intel还是毫无还手之力。 于是大家只能忍气吞声地接受Intel挤牙膏的事实。更令人愤怒的是,Intel在第三代Ivy Bridge上面取消了广受好评的钎焊而改用廉价的硅脂。于是之后的CPU一代比一代热,超频能力也是大大不如,甚至老旧的Intel i7-2600K因为其高超的超频能力以及钎焊涂料成为了发烧友们追捧的对象。 “2600K战三年、2600K战五年”的声音不绝于耳,于是到2017年正好是i7-2600K推出第六年,是要对手头的老旧CPU进行更新换代了。 展翅翱翔的锐龙 2017年2月22日晚上10点,AMD全新的Ryzen“锐龙”处理器终于展翅翱翔。R7 1700、R7 1700X、R7 1800X,这三颗成为了AMD Ryzen处理器的先锋,而三颗处理器的性能以及售价也同步公开。半价斩旗舰的神话终于实现,IPC同比增长52%,不输Kaby Lake的同频性能,碾压般的多线程性能,在这一刻已然成为事实:AMD K8的辉煌指日可待。 从Zen计划曝光到Ryzen处理器成品出现,AMD遭受的嘲讽、挖苦、调侃相信不少人都做过,甚至当初许多人都不相信Ryzen处理器真的能够提升这么明显。而现在Lisa Su和AMD用这三款产品告诉世人们他们做到了。
游戏性能偏弱问题不在Ryzen本身 而是缺乏优化 AMD新公布的Ryzen处理器游戏性能偏弱的原因不在于其本身,而是游戏没有针对它进行优化。未来经过优化的游戏在Ryzen上运行的表现会远好于现在。 据Digital Trends网站报道,略低的游戏性能影响了许多用户购买AMD新款Ryzen的热情,不过,问题并不出在Ryzen本身,而是优化不够。 AMD对评测人员的担忧做出了回应,即新款Ryzen——尤其是顶级Ryzen 7 1800X,在游戏测试中表现低下,特别是在全高清分辨率下。AMD称,其新款旗舰处理器游戏性能不如英特尔,原因是软件没有进行优化。 在多线程支持方面,AMD新款Ryzen处理能力绝对强大。在许多能利用其众多内核和线程的场景中,1800X表现堪比英特尔处理器,而价格只相当于后者的约三分之一。但其单核性能不够强大,游戏受影响尤其大。AMD称,这种情况很快会发生变化。 Digital Trends 表示,AMD营销副总裁约翰·泰勒(John Taylor)在一份声明中说,“在以全高清分辨率运行部分游戏时,Ryzen处理器性能不如竞争对手,原因在于游戏针对英特尔平台进行了优化。” AMD表示,即使没有优化,Ryzen处理器游戏性能仍然相当出色,“在对GPU(图形处理器)要求高的游戏中,它能提供流畅的帧率和出色体验”。 AMD称,AMD向逾300名开发者提供Ryzen开发硬件,到2017年年底,逾1000名开发者将针对AMD硬件优化他们的游戏。他指出,Oxide Games和Creative Assembly等游戏开发商发表声明,称经过优化后的引擎在Ryzen硬件上运行会导致“性能大幅提升”。 虽然针对特定游戏对新硬件进行优化被证明是有用的——AMD和英伟达都经常通过发布新版显卡驱动程序这么干,要确定过去数年开发者曾针对英特尔硬件进行了很多优化很困难。诚然,过去10年,英特尔处理器一直被认为是游戏玩家的最佳选择,但这并不是说没有游戏玩家喜欢AMD处理器。 AMD称,另一方面,Zen是一种全新架构——很长时间以来AMD推出的第一种新处理器架构。游戏很少针对多内核和线程进行优化,关闭AMD的同步多线程(SMT)会对游戏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由鉴于此,AMD的说法似乎是可信的,但我们无法进行严格的证明。如果未来数月Ryzen游戏性能有重大提升,我们就会明白影响其游戏性能的原因了。随着新游戏的发布,我们会发现Ryzen的游戏性能将远远好于现在。
AMD Ryzen7正式上市,第二季将再推出两款 Ryzen 众所期待的 AMD Ryzen 处理器,今天正式开卖了,并且同步宣布两颗新的处理器,以及未来处理器的计划。两颗新处理器分别是 6 核 12 执行绪的 Ryzen 5 1600X(3.6~4.0GHz),及 4 核八执行绪的 Ryzen 5 1500X(3.5~3.7GHz),从名称来看,很明显是瞄准了中端市场,而稍晚还会有 Ryzen 3 系列的推出。 与 AMD Ryzen 开卖同时的,是各大硬件评测网站的解禁。总体而言,Ryzen 一口气冲到了能与当代 Intel 竞争的位置,但却难说是否能取得决定性的领先。具体来说,Ryzen 在可以轻易多任务化的工作 -- 视频编码、3D 渲染(AMD 超爱 Cinebench)等 -- 拥有极大的优势,虽然说英特尔顶阶的 i7-6900K 似乎还能保持运算能力上的压制,让 AMD 无法称王,但 i7-6900K 售价是 1800X 的两倍还有找,所以事实上是 AMD 在这里大获全胜,预期英特尔也必需在售价上有所回应才行。 然而,游戏通常是用不到这么高的多工能力,四核就绰绰有余了。这时候就能看出在单核表现上,AMD 还是有不短的路要走,在许多游戏上都输英特尔顶阶产品 10%,甚至 20% 的 FPS。这意味着单论游戏表现,连 i5-7600K 都能赢过 Ryzen 7,也使得 Ryzen 的「定价优势」无法发挥。AMD 一方是宣称这是因为英特尔多年来强势主导中高端市场,让各家游戏都以优化英特尔为优先,他们也正在努力说服游戏开发商替 AMD 优化当中。 原因估且不论,对当下的游戏玩家来说,Ryzen 似乎是还不能与 Intel 竞争。但先前提到的 Ryzen 5 推出后,或许情况会有所转变 -- Ryzen 5 1600X 的频率与 1800X 相仿,1500X 的基本时脉也高于 1700X,只差在核心数而已。在多工情境下它们会输 Ryzen 7 系列的产品些许,但在游戏环境下可以预期差别应该不会太大 -- 只要定价诱人的话,主流市场还是有很大的竞争力吧。
★★★AMD Ryzen7 1800X 全球首发测试★★★ 序言 还记得上一次AMD发布新品CPU是什么时候吗?就我自己而言,回想起早在2014年底参加某厂商媒体会时就已经被告知”AMD的Zen’又’延期了,2015年将不会有新品,只有针对现有产品推出预设主频小改的型号”.也就是说AMD已经足足两年多没有发布过新品,而核心架构代号为Zen的新一代CPU原本则在更早之前就宣称要上市发售.正当几乎所有人都认为AMD已经是咸鱼的时候,Zen以”锐龙AMD Ryzen”这一正式品牌名称登场,并最终在2017年2月正式发布并开启了预售.发布会上宣称堪比Intel高端桌面平台处理器的性能以及预购时接近Intel主流桌面平台的价格,一时间也让已经不温不火了很久的PC DIY讨论重新热闹了起来.而AMD憋了多年释放出来的”大招”是否能像他宣传的那样助他”翻身”,这一谜底今天终于要揭晓了,不过这一切,还是要先从一段小视频开始说起,因为事实上这是我们Chiphell创办的十年里第一次评测AMD的CPU,而这段视频很好地解释了这十年里AMD在CPU领域曾经的努力.
AMD Ryzen 7 1700X 全球首发测试
AMD Ryzen发售在即,英特尔如何反击? AMD Ryzen(锐龙)即将开售,而“老对手”英特尔可能有点按耐不住了。 在MWC 2017开幕前,AMD提前在美国发布全新架构的Ryzen处理器。整场发布会有两个信息比较引人关注,分别是核心效能提升52%和极具性价比的定价。AMD想凭着新处理器的这些优势,狙击英特尔旗下的同等级产品。 而现在有一些迹象显示,国外第三方零售商开始调低部分英特尔处理器产品的售价,外界都在猜测英特尔是否要跟AMD打“价格战”。外媒 Hot Hardware对第三方电脑配件零售商Micro Center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 *. 面向高端市场的六核英特尔酷睿i7-6850K(时钟频率为3.60GHz)价格由700美元(约合人民币4817元)下调至550美元(约合人民币3785元),i7-6800K(时钟频率为3.40GHz)由500美元(约合人民币3441元)下调至360美元(约合人民币2477元); *. 而面向中端市场的i7-6700K(时钟频率为4.0GHz),价格由400美元(约合人民币2753元)下调至260美元(约合人民币1789元)。 i7-6600K(时钟频率为3.50GHz的四核),价格由270美元(约合人民币1858元)下调至180美元(约合人民币1239元); *. 值得一提的是,英特尔最新的Kaby Lake i7-7700K,价格也由380美元(约合人民币2615元)下调至299美元(约合人民币2058元),它在亚马逊和新蛋网的价格为349美元(约合人民币2402元)。 英特尔与AMD大打“价格战”,这其实是老套路了。如果你曾关注过半导体市场的动向,会发现这两家公司早在2003年、2006年、2009年就用过类似的竞争手段。不过“价格战”打得越火热,用户的受益就越大,因为他们能够以比平时更低的价格购入处理器产品。 英特尔担心自家处理器的销量会受到Ryzen开售的影响,这也在情理之中。但打“价格战”可得谨慎,如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很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指控存在不正当竞争。一旦核实,公司就会触犯有关法律法规,后果还是很严重的。英特尔就曾在这个问题上栽过一次,2009年欧盟以不正当竞争为由,给这家公司开出了14.4亿美元的天价罚单,这个数字相当于英特尔在2008年净利润的30%。 不过按照以往的情况来看,第三方零售商调整价格之后,英特尔官方也会出台相应的政策。但截止到目前为止,英特尔官方还没有发布任何公告,所以还无法确定第三方零售商的调价行为是否跟英特尔有关。另外,亚马逊上暂时还未看到英特尔处理器降价的迹象。 Micro Center的调价行为也让我们更加好奇,英特尔到底会如何反击AMD呢?
AMD沉浮全景:为何从巅峰跌入深谷? 提起AMD,科技行业人士恐怕都会想到两个关键词:绿巨人和小弟."绿巨人"是由于AMD有着上万的员工规模,曾经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市值;"小弟"则是因为它一直勇敢地与英特尔抗争,但市场份额与对手一直相差很远.从1969年创立以来,AMD公司已走过近44年历程,该公司经历过哪些辉煌与沉浮?包括处于劣势地位的AMD是如何逼宫英特尔的,目前又在面临哪些问题和处境?本篇将详细为您讲述. 美女瑜伽—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TM4OTQ5NjY0.html&urlrefer=ed1a95292dd064751d767ec03c23c099
INTEL胆颤心惊魂飞魄散!!! AMD锐龙的给力通过之前的 官方解禁已经让我们非常惊喜,Ryzen 7 1800X能以一半不到的价格略胜酷睿i7,使得我们都非常期待。而它们的完全评测其实也已经完成了,文章也正在全速推进,大家坐等就好。 但今天想说的是,锐龙 AMD Ryzen系列CPU将会有官方预超频的型号,也就是全部核心规模参数都相同,但体质更好,出厂频率更高。 英国零售商就上架了这几款默认超频的锐龙大杀器,其中Ryzen 7 1800X为4.2GHz(官方Boost最高为4.0GHz),而1700也提升至3.8GHz(官方为3.7GHz)。 而且这些提频的型号依然只需要盒装的散热器即可压住温度,如果使用更高端的第三方风冷或水冷那频率超至更高也是可以预见的。 首发的三款分别为1800X、1700X以及1700,对标的都是Intel的至尊级平台产品,而且超频方面也沿袭了AMD一贯的特点,绝大多数的U和板都开放超频,X370、B350都能超频,而CPU无论带不带后缀都是可以超频的,只不过带X的型号体质会更好,而且支持最新的超频技术。 这是国外玩家偷跑的各型号超频频率,频率能够精确到0.05GHz为一档,8核的型号能够超至4.40GHz稳定使用。频率飙到这么高对战6950X也有得一战了吧。 这是国外论坛玩家的偷跑对比成绩,左边为i7-6900K(8000多元),右边为Ryzen 7 1800X(3999元),游戏结果表明各种场景下,Ryzen 7 1800X都打败了更贵的i7-6900K,太给力! 看到了AMD的各种攻势,Intel也终于有所动摇了,已经在国外的电商开始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调整价格,如下图—— 最高档的至尊i7-6950X价格下调了300美金,其他型号都下调了几十到三百不等,看来Intel这次真的开始重视起和AMD的战斗了,从这个信号也能看出来,AMD的锐龙真的能对Intel造成不小的威胁。 这种竞争对于DIY用户来说无疑是极好的,所以Ryzen的中低端型号也赶紧出来吧,让Intel全系列的产品有所压迫,届时无论是I粉还是A粉,都能得到受惠~
AMD Ryzen 1800X跑分,创世界纪录!!! 其实任何一个行业的良性竞争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最收益的,毕竟竞争的结果就是你能以最合适的价格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 近来AMD Ryzen曝光率非常之高,一个原因在于产品的确是不错,另一个原因则是无论是业界还是市场都希望能够打破英特尔一家独大的局面,虽然单凭一款出色的产品可能还无法撼动英特尔的王者地位,但最起码让人看到了希望。 当然大家最兴奋的还是Ryzen处理器的问世让八核处理器变得不再那么高不可攀,而近日Ryzen处理器旗舰型号Ryzen 7 1800X处理器日前在Cinebench R15多线程测试当中凭借2449分的成绩创造一项新的世界纪录,而这一成绩的取得是以大幅度的超频以及极限的散热方式为前提的。 在测试当中,Ryzen 7 1800X的所有8个核心都达到了最高5.2GHz的时钟速度,电压也增加到了1.875v。与此同时,液氮的使用也把温度控制在了零下200摄氏度左右。Ryzen 7 1800X八个处理核心的基础时钟速度为3.6GHz,并可升频至4GHz。如果使用常规风冷,它应该可以超频到4.4GHz左右。 在Cinebench R15多线程测试中的成绩,Ryzen 7 1800X的表现要明显好于英特尔酷睿i7-6900K,但价格前者却仅为后者的一半为499美元,对于广大玩家和游戏爱好者来说的确是个好消息。
Ryzen 你们怎么读??? 日歪朕? 日外甥? 乳歪整? 乳爱震? 赖怎? 日神? 瑞珍? 撸歪针? 露外贞?
Ryzen系列处理器各型号参数
Intel将要推12核Skylake-X,绝地反击Ryzen AMD已经推出了8核16线程的锐龙Ryzen处理器了,顶级型号Ryzen 7 1800X售价还不到Intel同级别Core i7-6900K的一半,多线程性能甚至更好,性价比优势明显。对于Ryzen处理器的到来,Intel是否会担心AMD侵蚀自己的份额,会不会降价?——很多人恐怕都很关心这个问题,会不会降价没人能说准(极大概率不会),但是Intel是高性能处理器市场的老司机了,指望AMD就用一款产品就把Intel掀翻是不可能的,Intel手里还有很多牌可打,比如推出12核24线程的 Skylake-X处理器压制AMD的多核优势。 Intel今年8月份将推出Skylake-X处理器 在顶级桌面平台上,Intel的XX-E架构处理器从早前的4核、6核已经发展到了8核、10核, 今 年初发布的Broadwell-E中就有Core i7-6950X这样 的10核20线程处理器,这也是全球首个桌面10核处理器。按照之前公布的路线图,今年下半年还有Skylake-X处理器,接口升级为LGA2066。 Intel Skylake-X平台处理器基本规格 此前传的路线图中Skylake-X处理器也是6、8、10核架构的,不过意大利 bitchips网站称Skylake-X可能有新变化,Intel有可能在桌面处理器中商业化12核24线程的处理器——尽管在服务器市场这个早就不新鲜了,但是桌面版此前还没有12核处理器出现过。 PS:Intel是否真的会推出12核版桌面处理器还不一定,不过对Intel来说,真要推出这样的产品其实并没有技术难题,12核24线程处理器在服务器市场都是现成的,Skylake-X除了桌面发烧级及入门级工作站之外,后面还会有针对服务器的Skylake-EP产品,核心数可达32个。
中端Ryzen5将在第二季度到 来,低端Ryzen3在下半年 根据reddit传出的RYZEN发布会照片来看 8C/16T的高端RYZEN 7系列,众所周知将会在3月2日到来,覆盖 3999-2499的价格范围,与Intel高端HEDT的6900/6800系列竞争 而更主流的6C/12T以及4C/8T的RYZEN 5系列将延后到Q2(第二季度) RYZEN 5 1600X:6C/12T,3.6-4.0GHz RYZEN 5系列将在Q2到来 RZYEN 5 1600X:比i5 7600K多核性能高出了69%, 而根据此前曝光,这两者价格差不多。 低端的RYZEN 3只有4C/4T,延迟到H2,也就是下半年。 同时RYZEN的官方超频工具也曝光了 图中显示可以调整单个核心的频率以及各项电压,同时还有内存的设置 非常类似当前的Wattman。
★★★神级处理器Kaby Lake i3-7350K ★★★ Intel 的第七代酷睿 ( Kaby Lake ) 虽然变化不大,但也有不少亮点,比如奔腾系列全面开放超线程,比如史上第一款开放超频的 Core i3-7350K。
★★★Intel奔腾溃不成军!AMD锐龙力挽狂澜!★★★ ★★★Intel奔腾溃不成军!AMD锐龙力挽狂澜!★★★ 日本美女教体操(水岛姐)—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jMzNTUwNDc2.html&urlrefer=2c2b40a3ef07d6cb4a3e734edb60251f
8核AMD Ryzen平台性价比逆天!!! 肩负着“The One”的历史使命,Ryzen终于来到了发布前的“临门一脚”。从不断泄漏出来的爆料来看,AMD Ryzen的性能、功耗、价格都颇为良心,不少看客也直呼AMD不再PPT翻身。相信不少玩家和小编一样,都在静待AMD发布Ryzen的时刻。 无论你最近有无充值AMD信仰的打算,多年习惯Intel统治高端CPU市场的我们,要重新认识AMD平台还是很不容易。趁着AMD Ryzen发布之际,我们认识下AMD Ryzen平台的组建与搭配。
瑜伽对健美的好处是你们这些俗人想象不到的! 从瑜伽的起源来看,瑜伽起源于印度佛教的鼎盛时期,作为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一项运动,其发明者便是男人,因此,在瑜伽的体位法中有许多动作对男性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现代男人压力大,身体耗损加速,许多人在30岁的黄金年龄,就开始体验到"体力大不如前"的窘境. 除了保持健康的体态,瑜伽的最大贡献就是帮助男人远离压力,心脏病和抑郁症;呼吸调息的练习,则可让躁动的心情沉静下来.说到练瑜伽,人们总会认为它更适合女性.其实,瑜伽是一种讲究自然平衡的养生健身法,对于男性来说,瑜伽是一种非常好的减压方法,可以帮助改变浮躁的性格,提高自控的能力,修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日本美女教体操(水岛姐)—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jMzNTUwNDc2.html&urlrefer=2c2b40a3ef07d6cb4a3e734edb60251f
AMD:Ryzen只需i7-6900K一半价格性能却相当 AMD Ryzen处理器从曝光已来,一直表现的比较神秘,再加上AMD一直在夸耀Ryzen处理器的性能,让不少A粉激动不已.这条消息恐怕会让A粉更加开心,AMD表示,Ryzen处理器顶级规格的性能媲美i7-6900K,但售价仅仅不足500美元,相比之下,i7-6900K国内售价接近8000元.AMD:只需一半价格 Ryzen媲美i7-6900KAMD:只需一半价格 Ryzen媲美i7-6900K根据泄露的消息,Ryzen 1700处理器的定价为316美元,Ryzen 1700x为381美元,最顶级能够与英特尔Core i7-6900k对抗的Ryzen 1800X,报价为490美元. 日本美女教体操(水岛姐)—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jMzNTUwNDc2.html&urlrefer=2c2b40a3ef07d6cb4a3e734edb60251f
AMD 6核12线程Ryzen惊喜曝光:性能彪悍 CPU-Z尚未完全支持Ryzen,所以检测信息残缺很多,但是能看到Summit Ridge的开发代号、14nm的制造工艺,而型号检测为“AMD K17”(这应当是家族编号)。 型号字符串“ZD3201BBM4KF4_34/32_Y”表明它依然是工程样品,不过其中的F4步进代表零售版已经没什么不同。 此前有消息称,Ryzen的模块设计使得六核心不可能存在,但这确实是一颗六核心,支持十二线程,二级缓存6×512KB=3MB,三级缓存2×8MB=16MB。 主频为3.45GHz,按照此前曝光的信息或许是主流型号Ryzen 5 1600X。 性能方面,单线程1888分、多线程12544分。 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找两个Intel处理器对比对比: Core i7-6800K超频到4.0GHz,单线程1935、多线程11588。 Core i5-7600K 4.2GHz的得分则是单线程2130、多线程8206。 这意味着,Ryzen在频率低很多的情况下,单线程性能距离最新的i7/i5已经不远,多线程更是完胜。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