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7UGe42R 落梅残香
关注数: 109 粉丝数: 616 发帖数: 24,461 关注贴吧数: 240
2003年的比赛概述 2003年的比赛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澳大利亚站到巴西站的3站比赛。在赛季初的三站比赛中,莱科宁拿到了冠亚季军各一个,在积分榜上建立了相当大的领先优势。反观法拉利,则是一片愁云惨雾,舒马赫前三站比赛未能登上一次领奖台(一站第4,一站第6,一站退赛)落后莱科宁16分,巴里切罗更是三站两退!人们一度以为法拉利本赛季已经没有希望了! 第二个阶段是从圣马力诺站到加拿大站的5站比赛。随着比赛回到欧洲,法拉利开始触底反弹,特别是西班牙站法拉利推出了新车F2003GA,一举扭转了赛季初不利的争冠形势!舒马赫5场比赛拿下了4站冠军,帮助自己和车队夺回了积分榜上领先的位置! 第三个阶段是从欧洲站到匈牙利站的5站比赛。威廉姆斯车队强势崛起,拿下了这5场比赛的3站冠军,法拉利除了由巴里切罗在英国站拿下一站后就再无建树,舒马赫更是只在法国站拿到了一个季军。到匈牙利站结束后,威廉姆斯已在车队积分榜上反超法拉利,舒马赫在车手积分榜上也只分别领先蒙托亚和莱科宁1分和2分。 第四个阶段是从意大利站到日本站的3站比赛。赛季的最后3场比赛,法拉利又找回了速度,一举包揽了赛季的最后3场比赛的冠军(舒马赫2场,巴里切罗1场)有惊无险的守住了车手和车队的“双冠军”!
2006年舒马赫被阿隆索追上是故意“装慢”的么? 最近在虎扑上与一个网友争论“2005年圣马力诺站阿隆索是否是凭一己之力守住了舒马赫的进攻”的问题时,我提出阿隆索2005年圣马力诺站能够守住舒马赫10多圈的进攻当然说明他水平不差,但是圣马力诺站赛道窄超车难和雷诺赛车加速快的特性才是阿隆索能够成功防守的根本原因!比起阿隆索2005年守住舒马赫10圈,舒马赫2006年圣马力诺站守住阿隆索20多圈(包括一次进站)不是更厉害?此时对方说,2006年阿隆索之所以追上舒马赫,是舒马赫为了报2005年的仇故意“装慢”的结果。理由是舒马赫在一停后速度骤降一秒,到阿隆索进站二停后又恢复了正常速度,目地就是让阿隆索追上来耍他!我提出,首先,舒马赫没必要把自己放到这么危险的境地,因为这么做风险很大,做为积分追赶者,尽量比对手多拿分才是最重要的,舒马赫不可能为了“秀一把操作”故意给自己增加难度!而且就算这样做,也没理由在二停以前就开始故意减速,如果被阿隆索战术翻掉,那岂不是自讨苦吃?对方说,那是因为法拉利预估到阿隆索的油没有舒马赫的多,舒马赫故意放慢速度,引诱阿隆索加速追赶,可以加快他的燃油消耗速度,使其不敢晚进站。我说如果这样,那么舒马赫只要跑出和阿隆索一样的速度就可以了,没必要每圈慢阿隆索一秒让他追上来。何况法拉利也没必要在领先的状况下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考验雷诺策略组的智商,否则一旦玩脱了可怎么办?舒马赫在一停后之所以圈速下降,是为了保护轮胎,最后一圈提速,是因为轮胎保护的还不错,外加油量减少的缘故!
居然有人拿05年来黑kimi的水平不行! 众所周知,2005年莱科宁凭借出色的发挥证明了自己拥有强大的争冠实力,可惜由于赛季初迈凯伦赛车的速度不佳和稳定性的缺乏,莱科宁并没有能够在05年夺取wdc。可笑的是,居然有人(一个阿隆索的nc粉)拿05年来证明阿隆索天下无敌,莱科宁水平太低!理由是莱科宁在澳大利亚站和马来西亚站输给了队友蒙托亚,并且在欧洲站因为锁死轮胎导致退赛!我看了之后感觉真是无语!且不说能不能用一两站比赛的表现来判定一位车手全年的表现如何,蒙托亚可是当过当时还算三大车队之一的威廉姆斯车队的主力车手,并且参与过wdc争夺的人,水平自然不用怀疑,莱科宁偶尔输给他一两场有什么好奇怪的?相比之下,阿隆索在澳大利亚站输给常年混迹于中小车队的费斯切拉,又怎么解释?至于欧洲站莱科宁的退赛,且不说这次退赛究竟是车手还是车队的责任更大,05年加拿大站,阿隆索也一样在领跑比赛的情况下撞上了围墙退赛(不知道与今年德国站维特尔的领跑上墙相比,谁的水平更高呢?)可不可以以此为由说阿隆索不配拿2005年的世界冠军?(对方这时却以一场比赛不能掩盖车手全年的表现为由为阿隆索辩护,只是到了莱科宁那里,为什么就不适用了?)通过这件事,我充分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千万别给自己的偶像败人品!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