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7UGe42R 落梅残香
关注数: 109 粉丝数: 616 发帖数: 24,461 关注贴吧数: 240
车手不行?策略不行?别甩锅 法拉利就是车太垃圾了 梅赛德斯又双叒叕赢了!一支车队赛季开局前四站包揽冠亚军,这是F1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任何类型的赛道都不能阻止梅赛德斯统治F1,2019赛季似乎可以提前结束了…… 巴库这条街道赛道非常具备观赏性,容易超车,容易撞车,过去三年给车迷们留下了很多回忆。不过今年阿塞拜疆的欧洲站只是练习赛和排位赛事故多,正赛时车手都很谨慎,没有大事故,没有安全车(只有两次虚拟安全车),所以虽然超车仍然不少,但比赛还是略显无聊。 一场缺少意外的比赛,其结果基本是各车队实力的真实反映。很多车迷以及一些媒体对法拉利的比赛策略有非议,有人认为勒克莱尔本来有机会上颁奖台甚至争冠军,这真是想多了。勒克莱尔在比赛第一阶段表现非常亮眼,从起跑掉到第10位一路追到第4位,圈速不仅比队友维特尔快1秒多,也比领先的两辆梅赛德斯更快,这可能使很多人产生了他能够争冠军的错觉。然而这些人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勒克莱尔是用黄胎(中性胎)起跑的,他前面的车手都是用红胎(软胎)。红胎在巴库赛道可以说只适合排位赛,正赛表现非常糟糕,衰退速度惊人,对黄胎处于绝对的劣势。勒克莱尔在第一阶段的速度完全来自轮胎优势,并不是他比别人表现更好,看看维特尔进站换黄胎后速度提升了多少,以及后来勒克莱尔用新红胎被使用旧黄胎的维斯塔潘越甩越远,就是最好的证明。 很多人批评法拉利让勒克莱尔进站太晚,应该提前4、5圈在博塔斯超过勒克莱尔之前就进站。问题是如果他提前进去了,剩下的20多圈怎么办?勒克莱尔是第34圈进站的,离比赛结束还有17圈,这大概是红胎能够坚持的极限了,这场比赛红胎的最高圈数是雷诺的霍肯伯格跑了16圈。两位法拉利车手都有两套黄胎,勒克莱尔在排位赛撞车损坏了一套,正赛他只有起跑时这一套黄胎可用。而且根据F1规则,每位车手在一场比赛中必须使用两种不同规格的轮胎,即使勒克莱尔还有黄胎,他也必须随后再多进一次站换红胎,这点轮胎优势弥补不了多进站损失的20多秒。 如果不是最后阶段争最快圈速的1分,法拉利肯定不会考虑让勒克莱尔两次进站,大家都清楚这么做不划算。我相信法拉利本来是希望勒克莱尔用黄胎跑更多圈数,第34圈进站已经比他们的原计划提前了。勒克莱尔第一阶段的追赶和超车虽然赢得了很多车迷的欣赏,但也大大增加了他的轮胎损耗,红牛的加斯利也是用黄胎起跑的,直到第39圈退赛时轮胎也没有明显问题。提前进站的代价是,勒克莱尔必须放慢速度保胎,否则红胎撑不了17圈,所以他换胎后速度慢得离谱。或许会有人说,为什么不干脆换两停战术用两套红胎追回多进站的时间呢?勒克莱尔最后能刷出最快圈速,是因为他那套红胎只跑4圈,如果用这种速度跑,两套红胎都撑不了17圈。 还有人说法拉利应该在第30圈让维特尔二次进站,逼梅赛德斯跟着进去,这样勒克莱尔就有机会赢了。这种想法太低估梅赛德斯的智商了……梅赛德斯为什么要跟着进去?就算维特尔换了新黄胎后速度比他们快,能追回进站损失的20多秒吗?黄胎在巴库赛道性能极佳,不仅速度快,衰退率也非常低,两位梅赛德斯车手在比赛最后两圈还能刷出自己本场比赛最快圈速,当时他们的轮胎都跑35圈左右了。梅赛德斯根本不担心维特尔用新黄胎能比自己每圈快1秒以上,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很重要的一点,两位梅赛德斯车手都只有一套黄胎可用,第二次进站他们只能换红胎。比赛第一阶段的挣扎已经让梅赛德斯明白红胎有多糟糕,用红胎肯定跑不完剩余的20圈,这时别说维特尔进站,就算出了安全车,他们都不会回去换胎。如果法拉利让维特尔两次进站,除了把第三名拱手让给维斯塔潘之外不会有任何结果。 法拉利在欧洲站的比赛策略没有任何问题,失利只是因为赛车太慢,按照法拉利目前的实力,第三名和第五名已经是最好的成绩了(如果勒克莱尔排位赛不撞车,大概应该是第三名和第四名)。 作者:周爽
汉密尔顿:克服起步弱点是救赎 这个周末很艰苦 刘易斯·汉密尔顿在第六次赢得中国大奖赛后,把克服起步弱点并发车制胜形容为 “救赎”。 汉密尔顿虽然在巴林赢得了2019赛季的第一场胜利,但更多是得益于查尔斯·莱克勒克遭遇引擎问题。而在墨尔本的揭幕战上,从杆位出发的他起步并不理想,被博塔斯抢走了领先位置并获得了胜利。 中国大奖赛上的情况恰好相反。博塔斯虽然起步程序比较标准,但在距离非常近的标明比赛开始的白线上轮胎打滑。就是这个间隙,汉密尔顿趁势领先进入一号弯,就次统治了比赛。 赛后,汉密尔顿对这次“以牙还牙”感到满意,同时也承认起步是自己的弱点。 “这显然是一个我挣扎的地方,不只是今年,”英国人说,“已经有几年都是如此,2016年是最糟糕的赛季之一。可能2007和2008年也是起步比较糟糕的时期,特别是与法拉利相比,他们在这方面非常非常强。” “去年其实是我表现不错的一年。我想认为我是全年起步第二快的车手。好像最快的是卡洛斯·塞恩斯。前二场比赛,我在离弦时遇到的困难最多,所以能够完成救赎让我很高兴。接下来的18场比赛可能还会有起伏,我需要继续练习。” 事实上,巴林的比赛起步时,汉密尔顿也被超过。上海是他本赛季第一次在第一圈结束时领先队友。不过,他不认为这是他需要着重注意的方面。 “我不这么认为,第一场比赛里我有很好的速度,第二场比赛我在巴林的速度更好一点,而这个周末只是很艰苦,但仍然拿到了成绩。墨尔本对他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周末,但是他完成了很好的起步。这场游戏就是如此。” 中国大奖赛的整个周末对汉密尔顿并不利,他在周五对赛车缺乏感觉,相反博塔斯的手感更好。但是,五届世界冠军用胜利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瓦尔特利今年真的进步很大,他完成了不寻常的工作,所以这个周末我们都拿出了应有的表现,”梅赛德斯车手说,“这个周末很艰苦,但是进入排位赛后,我在驾驶方式上做了一些调整,让我能够把赛车更多的潜力激发出来,就像瓦尔特利那样。之后就顺利很多,与第二节练习相比,我今天的比赛速度更好。” “你可以看到我们之间差距是多么的小,非常微妙的细节决定了整个表现,让我们得到了应有的成绩。”
堪比还珠格格! F1无聊剧情再重播1年,法拉利又打脸 经历了四个月的等待之后,车迷们终于迎来了2019赛季F1大奖赛在澳大利亚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的揭幕战,然而这场比赛就像是老片重播,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梅赛德斯还是那个梅赛德斯,法拉利还是那个法拉利,就连更换了引擎供应商的红牛也还是那个红牛。 巴塞罗那的赛季前测试曾经给所有期待改变的车迷带来希望,法拉利的新赛车表现强势,一副即将翻身做霸主的姿态。梅赛德斯老板沃尔夫称赞法拉利是全方位的强大,博塔斯说梅赛德斯落后了,汉密尔顿更是精确指出与法拉利的差距是0.5秒。伯尼·埃克莱斯通认为维特尔和法拉利将成为新赛季的总冠军,前F1车手德拉罗萨则担心法拉利会统治2019赛季让F1继续无聊。事实证明,如果你太相信赛季前测试以及对法拉利期望过高肯定会被打脸的,测试只是测试,正式比赛是另外一个故事。 经验丰富的老车迷们对此应该都有心理准备,不过法拉利在澳大利亚站的表现还是让大家跌了眼镜——比梅赛德斯慢不奇怪,但慢这么多就有些匪夷所思了,不仅车迷难以理解,维特尔也在无线电通讯中质问车队:“我们为什么这么慢?!”从排位赛圈速到正赛的长距离表现,法拉利被梅赛德斯全方位吊打,比上赛季的差距更大。 维特尔表示在巴塞罗那测试中新赛车的抓地力和平衡性能给予他充足的信心,然而到了澳大利亚这一切荡然无存,赛车在大部分弯道都表现挣扎。考虑到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的特殊性,希望法拉利的问题主要在赛车调教上,这并不是他们的真实水平。然而无论如何,赛季前很多人预测的法拉利一骑绝尘是不可能看到了,能不能阻止梅赛德斯一骑绝尘赢得太轻松才是更现实的问题。 除了赛车的表现,法拉利的比赛策略也一如既往地稳定,维特尔进站太早是失去颁奖台位置的重要原因,面对轮胎比他新11圈的维斯塔潘毫无抵抗能力,如果不是车队指令,轮胎比他新14圈的队友勒克莱尔肯定把他挤到第5位去了。既然不让勒克莱尔超车,而他领先身后的车手超过30秒,比赛最后阶段法拉利为什么不让勒克莱尔再次进站换上新软胎冲击圈速记录呢?是没有想到还是瞧不上这1分? 或许我们应该把阻止梅赛德斯的希望从法拉利转移到红牛身上了,维斯塔潘确实是一位天才级车手,随着年龄和比赛经验的增长,他的驾驶水准还有很大进步空间。红牛换用本田引擎之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这让用雷诺引擎的迈凯轮非常尴尬,虽然你可以说本田引擎不是前两年的水平了,但当初把锅全部甩给本田、对合作伙伴各种抱怨嘲讽的迈凯轮换用雷诺引擎也没有任何起色,这该怎么说呢?赛车和引擎是相辅相成的,出色的赛车也能为引擎研发提供很大助力,红牛和本田的合作可能会帮助双方再次登上顶峰。
武侠剧为何越拍越没有灵魂 来源:齐鲁晚报 近年来,每一版金庸武侠剧的开播都会引发书迷、剧迷的吐槽和揶揄。“80后”“90后”甚至“00后”都有各自热爱的版本,且互不服气,而一旦出了新版,又都觉得新版不行,全是缺点,还是自己记忆中的那一版最完美。所以,新版《倚天屠龙记》一开播就被口水淹没了。其实,除去“怀旧滤镜”在作怪,新剧确实越来越重视技术、服化道、画面滤镜等外在东西,反而对武侠中人物的侠义、情义这些灵魂性的东西有所削弱,整体少一点劲头和滋味。武侠拍成玄幻剧或悬疑剧都无所谓,但人物刻画、武侠精神世界的呈现不足,让人感到遗憾。 新版《倚天屠龙记》最大的槽点是慢动作镜头泛滥,几乎所有武打动作都采用慢镜头,不仅英雄大侠在空中飞得慢,瓦片、刀剑、桌椅、木头等各式武器飞得也慢,以至于网友二倍速观剧。该剧导演解释之所以大量使用慢镜头,是因为运用了新技术,让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动作过程。但这种技术优势反而严重削弱了观剧体验。看武侠剧,观众期待的是雷厉风行的打斗以及变幻莫测的身手,慢动作则消解了观众的期待,让武打变得枯燥无味。这不仅让画面失去武侠韵味,更不利于塑造武林英雄快意恩仇的性格特色。 武侠翻拍之所以出一部被吐槽一部,与很多观众的观剧经历有关。新版《倚天屠龙记》与之前新翻拍的《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一样,除了滥用慢镜头,画面采用“万花筒调色”、过度运用滤镜以及过于精致服化道都让老观众产生不适感。而武侠剧缺乏该有的江湖气概,很大程度上还与过多的影视城、棚内拍摄有关,与十年前武侠剧大量使用实景拍摄不同,新剧服化道、外景已非常精致,美则美矣,缺少了真实感。 再者,剧中精致而缺乏个性的装束,也让女性角色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缺乏辨识度。如新《倚天屠龙记》中的赵敏、周芷若与一众峨眉派女弟子都是瘦长脸、大眼睛、小鼻梁,让人脸盲,分不清谁是谁。不知是缺乏表演训练还是整容所致,女性角色脸部普遍缺乏灵动感,很多欢喜、悲伤的复杂表情做不出来,角色辨识度很低。 最要命的是,主演一旦选错,全盘皆输。去年的新《笑傲江湖》只有2.6分的评分,与选角关系很大,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演技甚至没怎么演过戏的明星,该如何塑造一个爱憎分明又追求自由灵魂的复杂江湖人物令狐冲。新《倚天屠龙记》之所以播出后评分不佳,也与张翠山、殷素素两位开场人物演技有关,二人的表演直接被港版老剧中的刘松仁、米雪辗轧,简直是负分。新版中,张翠山自刎身亡时,殷素素那呆木的表情,让很多人弃剧。这本来是一场情绪饱满、爆发力强的戏,但是演员演得没劲。 再加上剧中为迎合观众而增加的一些矫情肉麻的台词,直接把金庸武侠照着地摊文学改编,拍成了偶像剧,既无武侠文化,也无武侠精神。 当下,“明星 爱情 特效 武打”的模式,越来越成为翻拍武侠剧标配,新剧越来越注重技术,注重画面美感,但在人物塑造和武侠精神表达方面有所欠缺,更别说金庸武侠立意上的高度。这些新剧很难带给观众英雄卧薪尝胆后报仇雪恨、历经坎坷后终成眷属的那种精神满足感,缺乏与观众深层情感上的共通。“美人在骨不在皮”,只有足够丰富的精神世界做支撑,才能使整个作品饱满鲜活。 当然,这些偶像武侠剧也并非失败,只是时代的产物而已。一波波年轻观众成长起来,总会有满足他们观赏特色的产品。十多年前,黄晓明版《神雕侠侣》等剧出来时,观众也是不满意的,但不耽误这些作品捧红明星,赚得盆满钵满。但那些让观众长久不忘的武侠影视经典,长久留在观众心目中的,都是对武侠小说中的文化内涵、精神根源深入挖掘的作品。
其实相比原著,古天乐版《神雕侠侣》里郭芙的形象已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修正。首先删去了原著里面郭芙伙同武家兄弟在桃花岛上欺负杨过的所有情节,改成武家兄弟因为嫉妒杨过(因为郭芙喜欢杨过)而欺负他,郭芙倒是经常明里暗里的维护杨过。其次,原著里面的郭芙一直是看不起杨过的,直到结尾的时候才在心里表露出对杨过的喜欢。剧里面改成了郭芙一开场就对杨过“芳心暗许”,在桃花岛上还经常做点心给杨过吃,反到是杨过拒不接受郭芙的好意,还经常说些冷言冷语,有点不识好歹。后来杨过被送到重阳宫,郭芙还经常打听他的消息。再就是归云庄英雄大会上,郭芙与杨过重逢,已经多年未见杨过的郭芙竟然还对杨过一心一意(这份情意我觉得不亚于杨过等小龙女16年)杨过力退金轮法王一行人,郭靖要把郭芙嫁给杨过,剧里面的郭芙是很高兴的,其实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的郭芙是很不情愿的。杨过拒婚以后,郭芙找杨过算账,说了几句对小龙女不敬的话(其实我觉得郭芙这个时候有这种反应很正常,毕竟自己多年等待的心上人为了另一个女人拒绝了自己,任谁都得发点脾气,何况郭靖听说杨过要娶小龙女的时候,气得差点杀了杨过,郭芙有这种反应也正常。)杨过竟一把将她推倒,看到这里,我倒觉得杨过做的有点过分,郭芙值得同情。应该说,95版神雕电视剧里塑造的郭芙到这里为止都是正面的,善良(不欺负弱小的杨过)、痴情(肯等杨过这么多年)就是有点大小姐脾气。当然,后来她还是按原著的设定伤了小龙女和杨过,使他们分别16年,所以她还是躲不了剧迷书迷们的骂声。不过我觉得还是比原著里的她强了不少。杨过伤在这样的郭芙手下,要比伤在原著的郭芙手下好的多。
武侠剧为何越拍越没有灵魂 来源:齐鲁晚报 近年来,每一版金庸武侠剧的开播都会引发书迷、剧迷的吐槽和揶揄。“80后”“90后”甚至“00后”都有各自热爱的版本,且互不服气,而一旦出了新版,又都觉得新版不行,全是缺点,还是自己记忆中的那一版最完美。所以,新版《倚天屠龙记》一开播就被口水淹没了。其实,除去“怀旧滤镜”在作怪,新剧确实越来越重视技术、服化道、画面滤镜等外在东西,反而对武侠中人物的侠义、情义这些灵魂性的东西有所削弱,整体少一点劲头和滋味。武侠拍成玄幻剧或悬疑剧都无所谓,但人物刻画、武侠精神世界的呈现不足,让人感到遗憾。 新版《倚天屠龙记》最大的槽点是慢动作镜头泛滥,几乎所有武打动作都采用慢镜头,不仅英雄大侠在空中飞得慢,瓦片、刀剑、桌椅、木头等各式武器飞得也慢,以至于网友二倍速观剧。该剧导演解释之所以大量使用慢镜头,是因为运用了新技术,让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动作过程。但这种技术优势反而严重削弱了观剧体验。看武侠剧,观众期待的是雷厉风行的打斗以及变幻莫测的身手,慢动作则消解了观众的期待,让武打变得枯燥无味。这不仅让画面失去武侠韵味,更不利于塑造武林英雄快意恩仇的性格特色。 武侠翻拍之所以出一部被吐槽一部,与很多观众的观剧经历有关。新版《倚天屠龙记》与之前新翻拍的《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一样,除了滥用慢镜头,画面采用“万花筒调色”、过度运用滤镜以及过于精致服化道都让老观众产生不适感。而武侠剧缺乏该有的江湖气概,很大程度上还与过多的影视城、棚内拍摄有关,与十年前武侠剧大量使用实景拍摄不同,新剧服化道、外景已非常精致,美则美矣,缺少了真实感。 再者,剧中精致而缺乏个性的装束,也让女性角色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缺乏辨识度。如新《倚天屠龙记》中的赵敏、周芷若与一众峨眉派女弟子都是瘦长脸、大眼睛、小鼻梁,让人脸盲,分不清谁是谁。不知是缺乏表演训练还是整容所致,女性角色脸部普遍缺乏灵动感,很多欢喜、悲伤的复杂表情做不出来,角色辨识度很低。 最要命的是,主演一旦选错,全盘皆输。去年的新《笑傲江湖》只有2.6分的评分,与选角关系很大,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演技甚至没怎么演过戏的明星,该如何塑造一个爱憎分明又追求自由灵魂的复杂江湖人物令狐冲。新《倚天屠龙记》之所以播出后评分不佳,也与张翠山、殷素素两位开场人物演技有关,二人的表演直接被港版老剧中的刘松仁、米雪辗轧,简直是负分。新版中,张翠山自刎身亡时,殷素素那呆木的表情,让很多人弃剧。这本来是一场情绪饱满、爆发力强的戏,但是演员演得没劲。 再加上剧中为迎合观众而增加的一些矫情肉麻的台词,直接把金庸武侠照着地摊文学改编,拍成了偶像剧,既无武侠文化,也无武侠精神。 当下,“明星 爱情 特效 武打”的模式,越来越成为翻拍武侠剧标配,新剧越来越注重技术,注重画面美感,但在人物塑造和武侠精神表达方面有所欠缺,更别说金庸武侠立意上的高度。这些新剧很难带给观众英雄卧薪尝胆后报仇雪恨、历经坎坷后终成眷属的那种精神满足感,缺乏与观众深层情感上的共通。“美人在骨不在皮”,只有足够丰富的精神世界做支撑,才能使整个作品饱满鲜活。 当然,这些偶像武侠剧也并非失败,只是时代的产物而已。一波波年轻观众成长起来,总会有满足他们观赏特色的产品。十多年前,黄晓明版《神雕侠侣》等剧出来时,观众也是不满意的,但不耽误这些作品捧红明星,赚得盆满钵满。但那些让观众长久不忘的武侠影视经典,长久留在观众心目中的,都是对武侠小说中的文化内涵、精神根源深入挖掘的作品。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